溧阳市平桥小学图片宣传
- 格式:ppt
- 大小:44.57 MB
- 文档页数:1
溧阳市教育局文件溧教体卫艺〔2012〕16号关于举行2012年溧阳市中小学生田径比赛的通知各学区、中小学:根据2012年溧阳市中小学生体育竞赛计划,为积极开展中小学体育锻炼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经研究,决定举行2012年溧阳市中小学生田径比赛,现将比赛规程发给你们,希各校积极组队参赛。
附:1.2012年溧阳市中小学生田径竞赛规程2.初中、小学田径比赛学校分类情况一览表3.各代表队号码布编号表4.溧阳市中小学生田径比赛报名单二○一二年九月十二日主题词:中小学生田径比赛通知溧阳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2年9月12日印发校对:郜立青共印5份(网上发布)附12012年溧阳市中小学生田径竞赛规程一、主办单位:溧阳市教育局、溧阳市文广体局二、竞赛地点:江苏省溧阳中专三、竞赛日期:10月18—20日(周四—周六)四、参加单位:全市高中(含中专)、初中、小学。
五、竞赛组别和项目:高中组(含中专)、初中组: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100米栏(女)、110米栏(男)、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
小学组:6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80米栏、跳高、跳远、铅球、垒球、三项全能(100米、跳高、铅球)。
小学组参赛运动员必须1999年1月1日后出生;初中组参赛运动员必须1996年1月1日后出生;高中组参赛运动员必须1993年1月1日后出生。
六、参加办法:1.运动员必须身体健康,必须着比赛专业服装且服装上有代表队标识参赛,如不符合要求,临场裁判必须作出取消该生该项比赛资格的判罚。
2.参赛人数:高中组男女各报4人;初中、小学组男女各报3人。
3.运动员必须是在籍在校学生,输送的运动员按溧教体卫艺〔2011〕6号文件执行。
双边记分运动员,在赛前办好相关手续。
4.各校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2人。
5.各项目报名人数不限,每人限报两项,报全能项目不得兼报单项。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视角的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实践——以《圆的认识》单元为例发布时间:2022-11-12T17:46:55.94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0月3期作者:周慧[导读] 从单元整体上考虑单元作业的设计、分析及评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融入到作业设计中,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作业评价的有机结合,则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减负增质”的最终目的。
周慧江苏省溧阳市平桥小学摘要:从单元整体上考虑单元作业的设计、分析及评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融入到作业设计中,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作业评价的有机结合,则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减负增质”的最终目的。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10-199-02作业是落实“双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业包括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辅导与评价这几个方面,其中作业设计居于核心地位,它深刻影响着学生的素养发展。
而实际教学中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依赖教材、练习册等已有的资料,不会去费时费力设计作业。
但伴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试题命题的导向以及指向核心素养的评价盛行,原有的题型已不能满足教师的作业需求,学生也不能灵活应对。
这样的现状就促使老师们不得不重视起作业设计,构建以学生发展为轴、指向核心素养、发展学科能力的作业体系,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同时,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融入到作业设计中,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作业评价的有机结合,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减负增质”的最终目的。
崔允漷教授曾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之“家”,即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了本学科知识之后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
它意味着教学目标的升级,“逐个”知识点的“了解”“识记”“理解”等目标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百舸争流”求发展“合衷共济”谋新篇——江苏省溧阳市汤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系列(一)汤桥小学位于溧阳最西部边陲的农村,学校因校制宜在原有“绿色学校”理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提出了“儿童自然生态学校”的建设愿景。
以“让儿童在田园中自由生长”为办学理念,以“百合”文化统领,着力构建南京都市圈视域下的新时代田园课程。
一、文化积淀,“合美”的环境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而校风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文字凝练和集中体现。
学校注重校园人文底蕴积淀,引导全校师生、邀请教育专家及社会人士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来,并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提炼出学校的美好教育文化特色和精髓,用精炼质朴、通俗易懂的文字进行表述,以此来激励、感染、引领全校师生。
我们以“百舸争流、合衷共济”为校训,以“知行合一”为校风,“融合通达”为教风,“合作合享”为学风,培养自信大方、自强不息、自由生长的汤小学子,努力做到“学校知行合一的生活样态,教师融合通达的幸福工作,学生合作合享的自由生长。
”注重校园物理空间美化。
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学校以“书院气息、园林风格”的徽派建筑进行主题设计。
首先是外部环境优雅宜人。
进入校门,是我们汤小人自主设计、参与建造的小桥流水、假山凉亭、长廊围墙,构建了“百合农场”“百合牧场”“嬉戏园”“百舸池”“共济桥”等点位,给予学生的学习生活以美的体验。
学校入门的假山水池组合,因毗邻南京而以“鸭子”的造型取名“您好鸭”,体现文明礼仪;更深寓意是在疫情背景下,“宁好桠”是对南京及桠溪一百多名孩子的欢迎和祝福。
其次是人文环境健康和谐,“红色教育广场”“儿童成长乐园”“红色情景天台”等,使师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形成爱党爱国的意识形态启蒙。
文明成长乐园构建了“一廊一亭两墙两门”,“两门”分别是“入学之门”和“成长之门”,代表“八礼四仪”中的“七岁入学仪式”和“十岁成长仪式”;“两墙”分别是“入队仪式墙”“毕业仪式墙”,是小学非常重要的两项组织仪式;再加上紫藤飘飘的“初心长廊”和“思源亭”,将“文明成长乐园”与学校日常活动进行巧妙结合,再次凸显了校本文化、地方文化、生本文化。
2014年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基本功竞赛考试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 A D A D B C C D D C D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8分)1.动画与视频都可以用来表达事物的动态发展过程,但又有各自特色,请简要描述动画与视频在信息表达效果上的差异。
(4分)参考答案:(1)动画是对事物的模拟表达,可以采用幽默、夸张、突出细节等手法,使要表达的思想或意图更形象、深刻、有趣味(1分);而视频是对现场的真实记录,使观众有如身临其境之感(1分);如有其他回答酌情给分。
(2)动画的画面不会因为拉伸而失真,显示效果一般不受分辨率影响(1分);而视频的画面在拉伸时会有模糊或失真,显示效果受分辨率影响(1分);如有其他回答酌情给分。
注意:若回答的是动画与视频在制作方法、实现方法、文件大小等方面的差别,不给分。
2.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通常都有指法练习的内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感觉指法练习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
请问:(1)你会因为学生厌倦打字而放弃指法练习吗?为什么?(2)如果坚持指法练习的教学,你会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减少学生打字练习的枯燥感,请列举出2条合理的方法。
(4分)参考答案:(1)否定的回答(不会放弃)(1分),理由合理(1分);(2)游戏教学法(1分),竞赛教学法(1分),如有其他回答酌情给分。
三、操作题(每题10分,满分20分)1.在素材“2012年案例大赛评审结果最终通知.doc”中含有一个“附件2:案例获奖名单”,请根据下述要求重新排列形成一个新的案例获奖名单(保留原有WORD表格样式不变),请将重新排列后的Word文档命名为“第1题.doc”提交。
重新排列要求:凡“案例名称”中有“动画”关键词的案例为一类,排列在最前面,然后是“案例名称”中有“图片”关键词的案例,接下来分别是“案例名称”中有“程序”关键词的案例和有“网络”关键词的案例,最后排列的是没有上述关键词的案例;且每一类案例内部需按1、2、3等奖排序。
校本课程教学——位于天目湖源头的江苏省溧阳市平桥小学是江苏省中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课程基地。
十余年来,学校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致力于“竹文化”特色建
设,用心打造独特而亮丽的办学名片。
学校以竹子为载体,以“竹文化”为内涵,以强化育人功能为目标,着力建设
“竹韵特色”的校园场域文化,营造多
维空间下的育人环境。
为充分发挥
特色文化的育人价值,提升课程建设
和实施的水平,学校从校情特点和学
生成长需要出发,开发并出版了校本
教材《青青竹园》,把“竹文化”根植于
课堂教学,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教
师“扶持”为特征的教学模式。
同时,
学校围绕竹之精神,以“做一个有气
节的人”为育人目标,以激发学生积
极参与课程学习的兴趣为抓手,积极
开展“竹乡研学”“竹艺创编”“竹趣童
玩”等体验活动,着力培养“虚心、有
节、向上”的竹乡少年。
(江教报道)。
乡村小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育作者:何俐来源:《祝您健康·成长》2024年第08期近年来,学生心理危机频发,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幸福感势在必行。
要增强乡村学生的幸福感,必须依托家校社协同共育,强化对乡村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从而切实提升乡村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界普遍认为,社会与情感能力是21世纪的核心素质,它们对个人的幸福和成就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社会与情感能力并非仅仅是人格特质,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可培养、可塑造的能力,现已成为当代教育关注的焦点。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基于大五人格理论,明确了社会与情感能力的5个方面:任务能力、情绪调节、开放性、协作能力,以及社交能力。
位于乡村的常州市武进区坂上小学(简称坂上小学),学生群体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超过90%。
这些孩子往往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他们在学校表现出的主要问题包括: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包容性;感到不安全,缺少归属感,容易产生自卑情结;心理逆反出现得较早,导致人际关系相对紧张。
鉴于此,对于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言,提升自信与幸福感、责任与担当、开放性与交往技巧、合作与互动能力变得尤为迫切。
针对乡村小学的特点,坂上小学采取了以下举措培育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
● 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建立和优化一支健全的组织机构,是有效开展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
在常州市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和高品质项目的引领下,由校长及分管德育的副校长负责,学校协同开展各项教育和辅导活动。
(图1)● 向阳而生——打造求真的培养队伍为使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活动顺利开展,坂上小学成立了“向阳心语”心理工作室,同时组建了4支队伍,分别是:①专业的兼职心育教师队伍;②全员的心理保健师队伍;③热心的家长义工队伍;④暖心的朋辈互助队伍。
这4支队伍相互合作,为学校全体师生提升社会与情感能力保驾护航。
● 多方协同——构筑赋能的对话空间“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坂上小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抗逆力、人际交往等方面。
竹文化:引领学校不断发展溧阳市平桥小学溧阳市平桥小学位于天目湖的源头,地处南山脚下,倚傍平桥石坝。
这里群山环抱,翠竹青青,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学校竹文化校园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学校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及当地政府的支持,先后投入近400万元,改造了食堂内外环境,铺设了校内沥青马路和塑胶场地,打造了“理念大厅”及“竹之韵展示厅”,建成了小型“竹博园”,2015年暑期又新建了“竞秀楼”和“养正楼”的竹楼长廊,进一步改善了教师办公条件、添置了学校各功能室的硬件设施设备和营造了室内文化布置。
学校十分重视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
通过多年的探索,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编写了校本课程系列教材——《青青竹园》。
科任教师认真研讨并加以落实,每一学期举行“校本课堂教学集中展示周”活动,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我校竹文化教学发展的教学模式。
学校校本课程在江苏省校本课程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二等奖。
2014年,学校又不断总结、完善,进行了校本教材的第三稿编辑(分上下册,共六个单元),已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学校不非常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我们确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突出主体、联系生活、回归生活、注重反思与实践。
”我们结合乡村少年宫建设,利用每周三下午二、三两节课,全校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能力、表演才能、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三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或命名为: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建设特色项目、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课程基地、常州市竹文化特色课程基地建设、常州市第四届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评选一等奖、溧阳市第三轮学校管理特色项目获特等奖、溧阳市学生安全接送工作先进单位、溧阳市学校档案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中国教育报》、《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江苏教育》,常州电视台、溧阳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了我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办学质量、效益、声誉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