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课堂片断作文训练三法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作文片断训练方法写作是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学阶段学生应该培养起良好的写作能力。
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初中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片断训练。
阅读优秀作文。
阅读优秀作文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与前提。
初中生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进行阅读,并学习其中的语言表达、文笔运用和构思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还可以阅读一些名人的散文和随笔,了解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思维方式,从而为自己的写作提供新的灵感和思路。
模仿好文章。
初中生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文章,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尝试模仿其中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优秀作品的语言特点和形式结构。
通过模仿好的文章,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提高文章的质量和水平。
进行写作练习。
写作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动手写作,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初中生可以每天都写一篇短文,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表达,并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指导和修改。
通过反复锤炼和改进自己的作文,可以逐步提高写作的能力。
多参加作文比赛。
作文比赛是检验写作能力和展示自己的平台,初中生可以积极参加各类作文比赛,锻炼自己的写作技巧和竞赛心态。
在参加比赛前,可以查找一些往届的优秀作文,学习和借鉴其中的经验和技巧。
在参赛作品的写作过程中也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和讨论,获得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初中生提高写作水平需要进行片断训练,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模仿好文章、进行写作练习和多参加作文比赛等方法,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能力。
写作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和积累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地写作,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初中作文片断训练方法初中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
下面是一种适用于初中生的作文训练方法,供参考。
第一步:积累素材作文的第一步就是积累素材。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报纸、杂志等各种文字材料来积累素材。
还可以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思考其中的道理和人物性格,这些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
第二步:背诵范例为了提高作文的水平,初中生可以背诵一些优秀作文范例。
通过背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作文的结构、语言和表达技巧。
背诵范例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学习到一些优秀的句子和词汇,从而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
第三步:模仿写作在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和背诵了一些范例之后,学生可以开始模仿范例进行写作。
模仿是初中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通过模仿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运用一些常用的句式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四步:写作指导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生还需要老师的指导。
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并给出一些写作上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逐步改进。
老师还可以讲解一些作文技巧和写作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第五步:反思总结每次写完作文后,学生应该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和成果。
他们可以思考自己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掌握的技巧和改进的方向。
通过反思总结,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帮助初中生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积累素材,背诵范例,模仿写作,并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反思总结。
相信通过这种方法的训练,初中生的作文水平会有所提高。
浅谈七年级语文课堂小练笔的训练方式七年级语文课堂小练笔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写作能力而设计的一种训练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短文写作训练,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七年级语文课堂小练笔的训练方式。
首先是主题选择。
在进行七年级语文课堂小练笔的训练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文写作练习。
主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兴趣爱好、社会热点等来确定。
通过灵活选择主题,可以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是写作技巧。
在进行七年级语文课堂小练笔的训练时,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并逐步引导他们运用这些技巧进行文章写作。
如何构思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主体部分,如何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美化文章,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标点符号等。
通过这些技巧的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再次是语言表达。
七年级语文课堂小练笔的训练也要求学生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学生应该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事物,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还要训练学生的语法和修辞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进行写作。
最后是写作习惯。
在进行七年级语文课堂小练笔的训练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学生应该养成每天写作的习惯,不断积累写作的素材和经验。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规范自己的写作流程,如构思、草稿、修改等,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方法。
七年级语文课堂小练笔的训练方式包括主题选择、写作技巧、语言表达和写作习惯等方面。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更好地应对语文考试和日常写作任务。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对待这种训练方式,不断探索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初中作文片断训练方法初中阶段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他们的整体语文素养发展至关重要。
而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初中作文的片断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首先是模仿训练法。
模仿可以培养学生对优秀作文的感受力和模式意识。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给学生阅读,并告诉学生其中的亮点和特点,然后要求学生模仿其中的语言表达和写作结构,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可以给学生阅读一篇有关描写春天的作文,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该作文的框架和表达方式,写一篇描写其他季节的作文。
通过模仿,学生可以借鉴到一些优秀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其次是主题扩展法。
有时候,学生在写作时思路比较狭窄,难以展开内容。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叫学生扩展主题的方法进行训练。
教师给学生一个主题,比如“家庭”,然后要求学生在写作时不仅要描述家庭的基本情况,还要围绕主题展开,写出与家庭相关的人物、事情、感受等等,使文章更加丰富、有趣。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培养拓展思维的能力,提高写作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是词语搭配法。
词语搭配是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的词语搭配可以使文章更加地道、生动。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常用的词语和短语,然后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的需要,准确、恰当地选择词语进行搭配。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句子“天空中飘着细雨”,要求学生将“细雨”这个词语与其他词搭配,使描述更加具体。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灵活运用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是修改改编法。
修改已有的作文可以让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通过修改改进来提高作文的质量。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篇写作,要求他们对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并给出改进的建议。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写作中的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初中作文片断训练方法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如模仿、扩展、词语搭配和修改改编。
初中作文片断训练方法初中作文是学生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提高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想要提高初中作文水平,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
下面是一些初中作文片段训练方法。
一、背诵优秀作文初中作文种类繁多,优秀作文具有一定的风格和规范,背诵一些优秀中学作文有助于了解它们的结构特点、语言习惯及表达方式。
在背诵的过程中,可以逐渐了解和学习到一些优秀的表达方法和技巧,以此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同时,背诵优秀作文也有助于扩大词汇量,学习常用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水平。
模仿是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
选择一篇优秀作文,认真研究它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主题,再进行模仿练习。
模仿的过程中,不必限制自己的创造力,可以在模仿的基础上改动,并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想象。
通过模仿,不仅可以学到一些好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更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练习写作素材初中作文的材料来源广泛,可以从日常生活、书籍、电影、历史人物等多方面获取。
选择一个写作素材,逐步展开思路,并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和写作。
注意要抓住素材的特点和重点,尽可能的表达清晰、准确且具有感染力的文章。
在写作中,可以适度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喻方法和排比方式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四、反复分享或重写写作是一个磨练的过程,初中生写作水平不高,可能需要反复修改和洗礼。
写好一篇作文之后,可以分享给别人,或重新进行修改、润色和改写。
反复分享和修改,可以让自己的写作水平越来越高,也可以增加一些写作的信心。
总的来说,初中作文的提高,需要不断积累和实践。
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的掌握写作技巧,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最终达到写好一篇优秀作文的目的。
初中语文作文训练方法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考察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想要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需要通过训练来不断提升。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语文作文训练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一、多读优秀作文,积累素材要想写好作文,首先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广泛的阅读素材。
同学们可以多读一些优秀的作文,包括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片段和篇章,以及一些优秀中学生的作文。
通过阅读,可以学习到一些优秀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写作思路,同时也可以积累一些素材和观点,为写作提供支持。
二、模仿写作,锻炼基本功初中生在写作方面的经验相对较少,因此可以通过模仿写作来锻炼自己的基本功。
选取一篇优秀的作文,可以是自己喜欢的也可以是老师推荐的,通读几遍,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和观点来重新表述。
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渐渐掌握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写作习惯。
三、多写多练,形成自己的风格写作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没有长期的积累和反复的训练是无法写出好的作文的。
同学们需要每天坚持写作练习,无论是短文、日记还是小作文,都可以认真对待。
只有通过不断的写作实践,才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并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多找老师点评,及时改正错误在写作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多找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改进建议,帮助同学们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通过老师的指导,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五、参加作文竞赛,增加写作动力参加作文竞赛是一个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作文比赛,积极参与,并将自己的作品投稿。
参加比赛能够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应对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加一些写作的动力和紧迫感。
总之,初中语文作文的训练需要坚持和耐心,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
通过多读优秀作文、模仿写作、多练多写、找老师指导和参加作文竞赛等方式,同学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年级作文片段训练一、人物外貌描写片段训练。
1. 描写目的。
- 在作文中,生动的人物外貌描写能够让读者迅速在脑海中勾勒出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更加鲜活。
2. 描写方法。
- 整体到局部。
- 例如描写一位老师:“站在讲台上的李老师,身材中等,身姿挺拔,就像一棵苍松。
他的头发总是梳得一丝不苟,那乌黑的头发中夹杂着几根银丝,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他的脸方方正正,皮肤略显黝黑,额头宽阔,就像一片能承载知识的广袤土地。
眉毛又浓又黑,像是两条毛毛虫趴在眼睛上方,生气的时候,眉毛会紧紧地皱在一起,像两座小山。
他的眼睛不大,却深邃有神,像一湾深不见底的湖水,里面似乎藏着无尽的智慧。
高挺的鼻梁下,是一张总是带着微笑的嘴,那嘴角微微上扬时,就像一弯月牙,让人感觉格外亲切。
”- 抓住特征。
- 比如描写一个小胖子:“我的同桌是个小胖子,他的身体就像一个圆滚滚的皮球。
那胖嘟嘟的脸上,肉多得都快把眼睛挤成一条缝了,一笑起来,眼睛就完全消失在那两团肉里。
他的双下巴特别明显,一层一层的,就像叠起来的千层饼。
他的肚子大得像个孕妇,每次走路的时候,肚子都一颤一颤的,仿佛里面装着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在跳动。
”3. 注意事项。
- 避免使用过于笼统的词汇,如“好看”“漂亮”等,要具体描写出好看在哪里。
- 描写外貌时要与人物的性格、身份相符合。
二、景物描写片段训练。
1. 描写目的。
- 景物描写可以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还能为故事的发展提供背景。
2. 描写方法。
- 多感官描写。
- 以描写春天的公园为例:“走进春天的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片嫩绿的草地。
眼睛看到的是那如地毯般柔软的草,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欢快地跳舞。
耳朵听到的是鸟儿欢快的歌声,它们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演奏一场盛大的音乐会。
鼻子闻到的是那混合着泥土芬芳和花朵香气的味道,那是一种清新而又甜美的气息,让人陶醉其中。
用手触摸那新生的柳枝,它们柔软而又有韧性,就像少女的发丝。
初一年级写作训练的有效方法在初一年级的写作训练中,方法的有效性往往决定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程度。
面对初中生这一特定群体,他们正处于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采取适合他们的训练方法尤为重要。
以下几种策略可以显著提高初一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启发式写作训练尤为关键。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通过观察和体验来激发写作灵感。
例如,可以鼓励学生记录每日的所见所闻,描述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人物。
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培养细致的观察力,还能使他们学会如何将感受转化为文字。
其次,教师应重视写作技能的逐步培养。
初一年级学生的写作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应从基本的句型结构和段落安排开始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分析优秀范文,让学生了解写作的基本框架,逐步掌握如何组织内容。
通过分步骤的练习,如写简单的描述性文章,再到逐渐过渡到议论文和记叙文,能够帮助学生在逐渐掌握写作技巧的同时,不至于感到挫败。
另外,鼓励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也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互评,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提出意见和接受反馈。
小组讨论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让他们在互动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写作。
同时,互评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这种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能有效拓宽他们的写作视野。
此外,针对性练习也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写作练习,涵盖不同类型的文章,如叙事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
这些练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适应各种写作要求,还能使他们在写作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长处。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写作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提高整体写作水平。
写作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持续练习,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支持。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的反馈尤为重要。
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给予及时且建设性的意见,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改进写作技巧。
反馈不仅应关注文章的语言表达,还应涉及文章的内容组织和逻辑结构,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年级作文训(三)——学会记事班级:姓名:教学目标:1、写一件生活小事,清楚地交代记叙文的六要素。
2、进行适当的描写,还原生活情景,抒发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1、掌握将事件叙述完整、清楚的方法。
2、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写好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掌握将事件叙述得生动具体的方法。
教学策略: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并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又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所选材料立足教材及课外名著,促进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教学过程:(一)、观看剧情,列情节思路1、学生观看86版电视剧《西游记》第3集中孙悟空被派看守蟠桃园,偷吃仙桃的情节(时长:5分33秒)。
看完后,请同学们先列出写作的情节思路。
注:①本集主要内容为“大圣闹天宫”:太白金星奉玉帝之命前往花果山招安孙悟空,封他作齐天大圣。
玉帝担心孙悟空闲游生事,便派他看守蟠桃园。
王母娘娘蟠桃会没有邀请孙悟空,惹怒了他。
孙悟空大闹蟠桃会,天兵天将与之展开激战,但无法降伏他。
最后太上老君将悟空带回,投入八卦炉中,用三味真火烧炼。
不料猴王炼就一双火眼金睛,盛怒之下,打上灵霄宝殿。
②学生观看的视频是截取的本集中一个较完整的情节:玉帝被告知孙悟空整日闲游,与众仙称兄道弟,怕他惹是生非,便派他去看守蟠桃园(时长:33秒);入园后,土地神为孙悟空介绍仙桃的神奇功效(时长:3分13秒);孙悟空忍不住偷吃仙桃(时长:2分05秒);吃完仙桃悟空变成一个仙桃睡去(时长:17秒)。
【设计意图】确定写作的情节思路,将事件讲完整,将经过讲清楚。
2、通过展示、交流,发现所呈现的问题。
教师预设:(其中有些还可细分,如:偷吃仙桃时,孙悟空先在树下摘吃,后来又脱掉冠服跳上树吃。
) 教师小结:我们在记叙事件时,最基本的一点是把事情讲清楚,这就要求下笔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想清楚,并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
初中语文作文技巧训练第一篇范文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考察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体现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
尤其在初中阶段,作文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评价。
因此,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技巧,既是教学目标,也是学生自我提升的必然需求。
一、明确作文要求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首先让学生明白作文的要求。
这包括对作文的主题、结构、内容、语言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目时,应尽量明确这些要求,让学生在写作时有明确的指向性。
二、培养观察能力观察是写作的基础。
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学会观察周围的人、事、物,体会其中的情感和道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日记写作,让学生每天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丰富语言表达语言是作文的载体,丰富的语言表达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优秀文章,学习其中的词汇和句式,并鼓励他们在写作中运用。
同时,教师也可以教授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让学生在作文中灵活运用,提高作文的表现力。
四、注重逻辑结构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有清晰的逻辑结构。
初中生在写作时,应注意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的安排,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一些过渡词语,如“首先”、“其次”、“再次”等,来连接文章的各个部分,使文章更加连贯。
五、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是作文的灵魂。
初中生在写作时,应力求有独特的见解和表达。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同时,教师也应注意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他们的作文给予积极的评价。
六、反复修改提升修改是写作的重要环节。
初中生在写作后,应学会自我审视,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教师也可以组织作文讲评课,让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通过反复修改,使作文更加完善。
总之,初中语文作文技巧的训练,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促进他们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七年级语文课堂片断作文训练三法
胡莉玲
我校中学生均来自农村,阅读面窄,视野不开阔,思维闭塞,因此写作水平低,底子薄,基础差,文章往往出现话不成句,文不成篇的现象。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试着渗入作文训练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片断仿写法
一个有成就的书法家首先是从“入帖”始,以“出帖”终,句子、段的仿写,犹如书法上的临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意识地模仿他人成功的做法,写出一些独到的语句(段),从而渐渐地使自己的作文水平获得提高。
如语段(一)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此语段形、色、神兼备,跃然纸上,给人以由表及深的形象,“非独树为然,世上物皆然”,无物不形,有形可感;无物不色,有色可观;无物不神,有神可思。
自古就有对好的语段评价为形神兼备,多彩多姿,其不外乎是针对形、色、神而言的。
形——即形状、形态、形貌;
色——即色彩、颜色、褒贬;
神——即灵魂、本质、意境;
可见,要想写好一段优美的文字,抓住形、色、神这三个特点进行生动的叙述,形象的描绘,深邃的思考,则会给人不尽的艺术享受。
我指导学生对这段话进行了成功的仿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又熟悉的一种植物,先观察形,再描绘色,继而展开联想绘出神,即观形、描色、绘神。
例如有的的学生这样写到:当你走进桃园,你会发现那粉红的“云霞”原来是一簇簇美丽的桃花,数不清的棵棵桃树生机勃勃,婀娜多姿。
那枝条上的花朵更加令人沉迷,粉里透红的花瓣一层裹着一层,淡黄的花蕊缀在花心,多像是叠着丝绸!那花有的已绽开笑脸,有的羞涩地打着朵儿,还有的更逗,俨然是一个个淘气的小不点儿……它们就这样挤挤挨挨地拥在那修长的枝条上好像故意要把新生的绿叶挤下枝条,好让自己独享春光。
语段(二):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
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我指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学习:学习作者以儿童的眼光看事物,抓住事物特点,符合儿童心理;开放五官,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抓住事物的形、声、色、味,描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观察景物要抓住顺序,做到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学习整段话的结构、句式。
学生这样写到:不必说金黄的麦田,狭长的土坯,高大的玉兰树,嫩绿的小草;也不必说鸣蝉在树间卖唱,强壮的青蛙伏在田坯上,轻捷的蝴蝶在顾影自舞。
单是短短的田坯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大家在田里顺着田坯如鸟雀般追来追去,有时会遇见蟋蟀,还有青蛙,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扑哧一声,跳入田中,不见身影,我们几个小伙伴也常会捉几只蟋蟀,让它们斗一斗,但大家抓住的几乎都是缺胳膊少腿的,也还能玩的,等它们有气无力的时候,我们便把它们放到蚂蚁洞附近,观看昆虫大战,不一会儿,便有成千上万的蚂蚁到来,它们把蟋蟀嘶咬至死,便排好整齐的队伍抬着战利品浩浩荡荡回到老营了。
除了语段仿写,在每天的语文课中还时常有针对性地对课文中有特点的精彩的语句进行仿写,当堂仿写,当堂提问。
还有课文仿写,读了课文,有所收获,有时很想模仿它写一下,萌发创作欲。
例如七年级上册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许多同学学完这篇课文都仿照该篇文章的写法写下类似的经历和感悟,文章做到了三真,即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又如《散步》在温馨和美中体现亲情,《羚羊木雕》在误解和冲突中体现亲情,是表现亲情主题仿写的佳作,同学们可以从中选择进行仿写。
仿写是学以致用、培养语感的有效又有趣的读写训练形式之一;仿写是我国古今文人积累总结出来的一条成功的写作经验;仿写是一座积累继承走向创新写作的桥梁;仿写是整合读写内容,简化头绪,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片段大赛法
这是在每周的作文课上进行的。
这种比赛不计较语句、语法等错误,从而使学生解除顾虑,随意去写他们喜欢的事情,如有人物、地点和事件的真实描写,愿望的表达,或编造的故事、童话,在限定的时间内写的字数最多的优胜。
通过“大赛”发现有些平时语文遣词造句能力极低的学生,在解除顾虑并自己主动写作时,是很有写作能力的。
我要求学生每周课内写作半小时,题目不拘,内容不限,重要的是不停顿地写,作文写后,无需批改,对多数学生来说,首要的是加强写作实践,尤其是写一些有关他们自己的事情。
这样,学生就会逐渐感到自如,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把一些思想的火花写下来。
在课堂片段大赛中,我鼓励并引导学生写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写有意的,所谓有意,就是有社会意义,这个“有意”是与“无聊”相对的。
现在班里许多学生喜欢讲一些无聊物话,写些无聊的文字,这于为人,写作都是不利的,于是我把他们引导到写于社会、于自身有益的内容上来。
(二)写有理的,所谓有理的,就是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发现生活哲理,写这方面的内容,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发现能力和联想能力。
(三)写有情的,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人物的思想总是硬梆梆的,行动也是直来直去,没有多少活人的感情,因此我提倡学生在片段中描写人的感情。
(四)写有趣的,学生写出的作文,往往不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原因之一,是一些学生虽然年纪小,但写起文章来却操起一副大人腔,一本正经的,他们不懂得如何把文章写得轻松愉快,如何引起读者的兴致,我就鼓励学生写一些有趣的事,只要认真观察,趣事随时随地都能捕捉到的。
(五)写有感的,学生的感想,并不是在老师规定写一篇什么文章以后才会产生的,而是在平时看书报或耳闻目睹一些事情时,往往就会产生。
平时的感想比“规定”的感想更有价值,因为这是真的东西,所以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每周及时把平时点滴感想在比赛中写出。
(六)写小景,在比赛中,我还允许学生写一些小景,以培养写景状物的能力。
除了这些,只要不是无聊的文字,我们都是允许学生海阔天空地,无拘无束地写作,诸如提出一个什么数学或历史问题,发表点什么意见,或有点什么新发现等。
三、即兴训练法
教师可对课堂中出现的特殊情况进行引导,使其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这学期我安排的课前说话是自我介绍,有的学生只会介绍一两句,我就要求全班学生每人写自己对这位同学印象最深的几句话,再请几名学生即兴朗读并交流,虽然时间是多花了点,但收到的效果很好。
这是教师随机应变,将一些特殊情况因势利导地变成了学生作文训练素材的“即兴训练”,可谓一箭双雕。
在学习七年级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在教学文中对贝多芬的肖像描写时,即兴要求学生对班级里的任一同学由远到近,由上到下进行肖像描写,抓住特征,注意顺序,要达到以形传神。
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我在教学文中对人物群像描写时,即兴要求学生对上课前最后几位同学从语言、行动、肖像、神情进行描写,有的同学这样写到:
上课铃声响起,在走廊玩耍的同学陆续回到班级。
第一个进来的是一位穿白色略带点黑色衣服的男同学A,他一坐下就与同桌开起玩笑,仿佛世界上的每一件小事都充满乐趣,他用略长的句子把课后发生的事情与周围同学聊了起来。
B同学也进来了,他的头很小,头上的头发是竖立的,小鼻子,小嘴巴,给人感觉总是小小的,天生爱美,一笑就露出两颗小虎牙,用他的话说:“晚上也能拿虎牙来吓人的哦”
过了一会儿,又进来了C、D、E三个女生,C一个圆头,齐眉的刘海下嵌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D、E两人形影不离,哪儿都见得到她们,她们总是在谈衣食方面,几句话后,时常会传来一阵轰笑。
铃声再次响起时,课堂渐渐安静了下来。
即兴训练,即兴即用,既复习巩固了课文内容,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水平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