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育概况
- 格式:docx
- 大小:56.18 KB
- 文档页数:22
英国现代教育介绍
英国是一个致力于发展教育的国家,其教育体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质量。
在英国,教育分为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多个层次。
幼儿教育是英国教育体系中的第一步,通常从3岁开始,包括托儿所和幼儿园。
基础教育是从4岁到11岁,主要包括小学教育。
中等教育是从11岁到18岁,主要包括中学教育,其中GCSE是英国中学教育的重要考试。
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英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职业教育则是针对那些不想上大学但想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的学生而设立的。
除了不同的教育层次,英国的教育还有非常多样化的课程和教学方法。
例如,英格兰的教育体系推崇单科学习,而苏格兰的教育体系则强调全面发展。
此外,英国还有许多著名的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这些学校以其高质量的教育和丰富的课外活动而闻名于世。
总的来说,英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和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英国的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备受赞誉的原因之一。
- 1 -。
英国教育1. 引言英国教育系统享有盛誉,被许多国家视为典范。
英国的教育体系历史悠久,融合了传统和创新。
本文将介绍英国教育的历史、体系结构和特点。
2. 历史背景英国教育的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修道院学校。
在16世纪的英国宗教改革中,教育开始向民众普及。
19世纪工业革命后,英国正式建立了公立教育系统,并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国家职业培训学校,即伦敦的皇家工艺学院。
20世纪初,英国通过教育法案确立了免费和强制教育的原则。
如今,英国教育体系包括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3. 教育体系结构3.1 学前教育英国的学前教育主要包括幼儿园和托儿所。
幼儿园通常接受3至5岁的孩子,托儿所则主要为0至3岁的婴幼儿提供照顾和教育。
3.2 初等教育初等教育对应于学龄前和学龄的孩子,包括小学和初中。
小学一般为5至11岁的儿童提供教育,而初中一般为11至16岁的学生提供教育。
英国小学的学科涵盖了语言、数学、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和体育等领域。
3.3 中等教育中等教育是接受高中教育的阶段,学生通常在16岁毕业。
英国的中等教育包括普通中等教育(GCSE或IGCSE)和高级水平教育(A-Level)。
GCSE是普通认证中等教育,持有GCSE证书的学生可以选择进入就业、技工学校或继续高级水平教育。
高级水平教育通常持续两年,学生需要选择三到四个主修学科,准备高考。
3.4 高等教育英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是世界闻名的,拥有许多著名的大学和学院。
大学通常提供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以及博士研究项目。
英国大学的录取标准严格,因此被广泛认为是高素质教育的标志。
4. 教育特点英国教育系统的一项独特特点是分层制度,即通过考试和成绩来分类和评估学生。
这种评估制度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能力和兴趣选择相应的学校和课程。
此外,英国教育系统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独立思考。
5. 教育价值观英国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个人发展。
一.英国教育的特点1.历史悠久:英国有组织的教育是和基督教(Christianity)的传入同时开始的。
基督教的两支即凯尔特(Celtic)教会和罗马(Roman)教会从南北两方传入英国。
公元563年.凯尔特教会的传教士科伦巴从爱尔兰到苏格兰,在艾欧纳建立寺院,传播基督教。
其后逐步南移到英格兰,寺院既训练新皈依的教徒,也进行普通教育。
公元597年,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从欧洲大陆来到英格兰的东南部,在坎特伯雷(Canterbury)建立大教堂,教育新皈依的教徒并培训牧师。
宗教和教育都是教会的工作,不可分割。
从公元6世纪到宗教改革的1000年间,教会垄断了英国教育。
17世纪后期,宗教和慈善团体对普及初等教育,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18世纪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推动了初等教育的发展。
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工厂法,规定限制童工劳动时间并提出应对童工进行读、写、算教育。
国家干预教育始于19世纪30年代。
从1833年起,议会开始拨款补助教育事业,其拨款数量逐年增加,并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19世纪50—70年代的20年英国教育发生了大变革。
政府为推进教育改革,建立了一系列皇家委员会。
他们通过对学校的调查研究,写出报告,为制订教育改革方案提供依据。
这一措施,逐渐形成英国教育行政管理的一个独特传统。
2.法律完备:随着历史变迁,英国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法规体系,现有教育法(Education Act)和与教育有关的法律多达100部。
对英国教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法有以下几部:①.《1870年初等教育法》(1870 Elementary Education Act)。
此法旨在完善已有的宗教和慈善团体办理的初等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公立的初等教育制度.奠定整个英国教育制度的基础。
此法也是英国实施义务教育的第一个法规,规定实行4年义务教育,但并非要建立一个义务的、免费的新国民教育制度,而是补充教会学校的不足。
介绍英国小学的教育概况小学教育是英国教育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为孩子们提供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扎实基础。
英国小学教育的概况非常丰富多样,它既注重学术的发展,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英国的小学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 (EYFS,早期教育基础阶段)、Key Stage 1 (KS1,1-2年级)和Key Stage 2 (KS2,3-6年级)。
以下将对这三个阶段进行详细介绍。
EYFS阶段是孩子们开始教育旅程的起点,通常从3岁开始,到孩子们开始上正式学校的年龄为止,一般是在5或6岁。
在EYFS阶段,学校会提供一个安全、刺激和有趣的环境,让孩子们通过游戏和探索来学习。
重点是培养孩子们的社交技能、沟通技能和自理能力,并且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进入KS1阶段后,学生开始学习更多的学科,包括英语、数学、科学、艺术、音乐和体育等。
他们会接触到更加结构化的学习,但依然是以温和、游戏化的方式进行。
学校会为学生制定个人学习目标,并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以确保他们的学习进程和需要得到充分的照顾。
一旦进入KS2阶段,学生们将更加专注于学术知识的学习。
他们将学习更加复杂的数学和英语知识,如语法、拼写和写作等。
此外,他们还将涉及科学、社会科学、外语、艺术和体育等其他学科。
在KS2阶段,学生们也将参加一些标准化的考试,如年度全国阅读和数学测试,以评估他们的学术水平和进展。
除了传统的学术课程外,英国小学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许多小学在课程中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比如音乐、艺术和运动等,使学生们能够发展他们的特长和兴趣。
另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和义工工作,以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责任感。
在英国小学中,学生们大部分时间是在一个班级里度过的,每个班级通常由一个固定的老师负责。
这有助于建立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紧密关系,并为学生提供安全和稳定的学习环境。
英国教育英国教育概述英国的教育体系是世界上最为知名的教育体系之一,被誉为“教育王国”,其历史悠久,教育质量极高,拥有多所享誉世界的大学,如牛津、剑桥等。
英国教育体系包括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包括了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大学等,并为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基础教育英国的基础教育主要分为小学和中学两个阶段,小学是学龄儿童必须接受的9年制义务教育,7岁至11岁的学生在小学接受教育。
中学阶段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初中为11岁至14岁的学生接受的3年制教育,之后进入高中,高中为14岁至18岁的学生接受的2年制教育。
英国的教育体系强调早期教育和学生个性化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接受全面性的教育,包括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和地理等课程,使学生在不同领域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中等教育英国的中等教育主要是高中教育,有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
公立高中分为学术型和职业型两类,学术型高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让学生具备高等教育的入学资格;职业型高中则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学生提供技术和职业教育。
私立高中教育质量一般比公立高中更好,学费较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优秀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
高等教育英国的高等教育主要由大学和大学学院组成,与其它国家相比,其教育体系更为灵活,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是独立的,拥有自己的特色和专业优势。
英国的大学制度比较开放,学生不仅可以通过A-Level考试,还可以通过国际通用考试,比如托福和雅思等,来入读大学。
同时,英国的大学在科学研究上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总的来说,英国的教育体系在教育与产业,教育与科研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发展及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英国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包括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
公立学校通过政府公共资金资助,由地方教育局监管,所有学生都有权免费接受教育。
私立学校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但学费较高,并且学校管理更加独立。
英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英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的教育体系架构之上的,有明
确的招生和毕业标准,设立英国统一学分及认证体系以及英国教育标准协会,以保证英国的高等教育均符合国家定规。
英国有许多百年名校,而这
些百年名校也一直被视为领先世界的知名学府。
英国高等教育主要有三个
特点:一是英国的学术水准非常高,英国的学术水平在欧洲乃至世界处于
领先地位,受到各国认可;二是英国的高等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英国的高等教育建立在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上,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高等
教育文化资源;三是英国的高等教育承载着国家教育政策,英国教育政策
以及国家标准设立的高等教育体系为英国的师生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学习机会。
英国的高等教育拥有独特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英国教育
英国教育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其系统完善且具有灵
活性。
本文将探讨英国教育的特点、教育政策以及高等教育。
英国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多样性。
英国有多种类型的学校,包括国立学校、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
此外,英国还有许多专门的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如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这些学府因其卓越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另一个特点是英国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国
的教育体系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自主性,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育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的挑战。
英国教育政策也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英国政
府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其中,最著名的政策之一是《教育法案》,该法案规定了学校运营和管理的要求,同时确保在教育方面不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此外,英国政府还鼓励学校与当地社区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在高等教育方面,英国拥有世界上一些最好的大学和学
术机构。
英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通过提供广泛的学科选择和高质量的教学来吸引国际学生。
此外,英国政府还提供了多种奖学金和资助计划,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来英国就读。
这些举措为英国高等教育赢得了国际声誉。
总之,英国教育在多样性、自主学习和教育政策方面具
有独特的特点。
通过这些特点的结合,英国教育为学生提供了
全面发展和实现自我潜力的机会。
无论是在学术还是在个人成长方面,英国教育都为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他们的未来做好充足准备。
英国学前教育概况在世界学前教育的领域中,英国的学前教育体系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显著的特点。
它不仅为儿童的早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政策支持等方面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英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早期的学前教育主要侧重于对儿童的基本照顾和监护,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转变为更加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教育。
英国学前教育的目标主要集中在促进儿童在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让儿童在快乐和充满关爱的环境中成长,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创造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在英国,学前教育的机构类型多种多样。
其中,最为常见的包括托儿所(Nursery)、幼儿园(Kindergarten)和学前游戏小组(Preschool Playgroup)。
托儿所通常接收 0 5 岁的儿童,提供全日制的照顾和教育服务。
幼儿园则主要针对 3 5 岁的儿童,一般为半日制。
学前游戏小组则更加灵活,通常由家长自愿组织,为儿童提供游戏和社交的机会。
英国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强调综合性和游戏化。
通过游戏、故事、音乐、艺术等活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例如,在艺术活动中,儿童可以自由地绘画、手工制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音乐活动中,感受节奏和旋律,培养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课程还注重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数学思维、科学探索精神以及社会交往能力。
教育方法上,英国学前教育注重以儿童为中心。
教师更多地是作为引导者和观察者,鼓励儿童自主探索和学习。
尊重每个儿童的个性和发展节奏,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例如,当儿童对某个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教师会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机会,帮助他们深入探索。
英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发展。
在资金投入方面,政府为学前教育机构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以确保儿童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时,政府还对学前教育教师的资质和培训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一.英国教育的特点1.历史悠久:英国有组织的教育是和基督教(Christianity)的传入同时开始的。
基督教的两支即凯尔特(Celtic)教会和罗马(Roman)教会从南北两方传入英国。
公元563年.凯尔特教会的传教士科伦巴从爱尔兰到苏格兰,在艾欧纳建立寺院,传播基督教。
其后逐步南移到英格兰,寺院既训练新皈依的教徒,也进行普通教育。
公元597年,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从欧洲大陆来到英格兰的东南部,在坎特伯雷(Canterbury)建立大教堂,教育新皈依的教徒并培训牧师。
宗教和教育都是教会的工作,不可分割。
从公元6世纪到宗教改革的1000年间,教会垄断了英国教育。
17世纪后期,宗教和慈善团体对普及初等教育,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18世纪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推动了初等教育的发展。
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工厂法,规定限制童工劳动时间并提出应对童工进行读、写、算教育。
国家干预教育始于19世纪30年代。
从1833年起,议会开始拨款补助教育事业,其拨款数量逐年增加,并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19世纪50—70年代的20年英国教育发生了大变革。
政府为推进教育改革,建立了一系列皇家委员会。
他们通过对学校的调查研究,写出报告,为制订教育改革方案提供依据。
这一措施,逐渐形成英国教育行政管理的一个独特传统。
2.法律完备:随着历史变迁,英国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法规体系,现有教育法(Education Act)和与教育有关的法律多达100部。
对英国教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法有以下几部:①.《1870年初等教育法》(1870 Elementary Education Act)。
此法旨在完善已有的宗教和慈善团体办理的初等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公立的初等教育制度.奠定整个英国教育制度的基础。
此法也是英国实施义务教育的第一个法规,规定实行4年义务教育,但并非要建立一个义务的、免费的新国民教育制度,而是补充教会学校的不足。
②.《1902年教育法》(1902 Education Act)(亦称《巴尔福教育法》(The Balfour Act)。
《1902年教育法》建立了公立中等教育制度。
该法案废止《1870年初等教育法》所设置的教育委员会,规定在郡议会(County Council)和郡市议会(Borough Council)设地方教育当局,负责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在人口10000以上的市和20000人以上的城镇设地方教育当局,负责初等教育。
③.《1918年教育法》(1918 Education Act)(亦称《费希尔教育法》(The Fisher Act))。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议会通过的一部教育法。
法令规定:①延长义务教育年龄至14岁;②受完义务教育的儿童受补习教育至16岁。
以后补习教育的年龄又延长到18岁。
④.《1944年教育法》(1944 Education Act)(亦称《巴特勒教育法》(The Buder Act))。
此法确立了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至继续教育的公共教育体系,对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为英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⑤.《1988年教育改革法》(1988 Education Reform Act)。
此法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行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The National Curriculum)。
建立国家课程委员会(National Curriculum Council)负责实施和评估国家课程。
⑥.《1992年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1992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Act)。
此法规定了继续教育学院(Further Education Colleges)从地方教育当局独立出来,经费由中央政府通过新成立的英格兰继续教育拨款委员会和威尔士继续教育拨款委员会(FEFC—Furt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提供。
第六学级学院也从不受地方教育当局(LEA)控制,经费也由FEFC拨付。
高等院校的经费,由原来的大学拨款委员会(University Funding Council)和理工学院拨款委员会(Polytechnics and Colleges Funding Council)改为统一由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EFC—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提供。
国家学术评定委员会(Council for National Academic Awards)被撤销.学科由枢密院(Privy Council)个案审批,高等学院达到一定标准可享有大学资格,有权授学位。
3.体系健全:英国公共教育制度,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继续教育和大学教育相互衔接的阶段。
①.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初等教育以前为学前教育阶段(2—5岁)。
幼儿园招收2岁儿童入学,幼儿园小班(Reception Class)招收3岁儿童入学。
所有幼儿园和幼儿园小班都实行男女同学。
每班儿童人数最多30名。
公立的或公助的幼儿园的教师必须是合格教师。
幼儿园和幼儿园小班不进行正规的课堂教学,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生活、游戏和活动。
学前教育非常重视优良的个人习惯和社会习惯的训练以及儿童身体的发育。
3—4岁的儿童入园率由1970/1971的21%提高到2000/2001学年的63%。
②.初等教育(Elementary Education):5—11、12岁之间为初等教育阶段。
又可分为幼儿部(5—7岁)和小学部(7—11岁)。
1964年后,各地可设立中间学校(Middle School),入学年龄为8岁、9岁或10—12岁、13岁。
中间学校可以认为是小学,也可以认为是中学。
中间学校前的学校通称第一级学校(First School)。
③.中等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从1945年以来的30多年间,英国中学的结构进行了较大改革。
原先严格划分的文法中学(Grammar School)、现代中学(Secondary Modem School)和技术中学(Technical School)三类学校的组织形式于1945年开始解体。
不同类型的中学合并成为双科中学(如文法和现代中学)、多科中学和综合中学。
60年代早期,综合中学在数量上开始有明显的增长,1965年起迅速发展。
1970年保守党政府停止中学综合化。
1974年工党重新执政,又重申强制实行综合中学的方针。
综合中学(Comprehensive School)主要有3种类型:一贯制综合中学(11—18岁);与中间学校衔接的高级综合中学(12、13或14岁—16或18岁);中学(11或12岁—16岁)和第六学级或第三级学院(16岁以上)合设的综合中学(Secondary Schools With Sixth Form)等。
其中以一贯制综合中学为多。
不读综合中学的学生多数经11岁儿童中学入学考试分别进文法中学和现代中学。
文法中学(Grammar School)原为20%智力较高的儿童提供学术性课程,准备参加中学教育普通证书考试,升大学或其他高等学校。
技术中学开设职业课程,准备就业。
现代中学提供多种类型课程,有些是几乎和文法中学相同的学术性课程,有些是和技术中学相似的职业性课程,有些主要是英语、数学和各种手工艺课程。
现代中学学生毕业,参加中学教育普通证书(GCSE)考试。
英国现有私立学校(Independent School)2414所。
从规模很小的幼儿园到著名的公学(Public School),所有私立学校都必须向教育部登记。
半数以上的私立学校经自己申请受到陛下督学的视察,被教育部承认为合格的学校。
私立学校不能接受公款的补助,但是地方教育当局可与私立学校协议,由私立学校招收学生,其学费全部或部分由地方教育当局负担。
④.继续教育(Further Education):英国号称继续教育之乡。
继续教育可分为三大类:职业性课程;非职业性课程;社会及娱乐活动。
职业性课程又可分全13制、工读交替制、半读制、日校和夜校4种。
非职业性课程和社会及娱乐活动主要在夜间进行。
继续教育学院(Further Education College)开设各种普通和职业课程;农学院、园艺学院、艺术和设计学院以及技术学院等开设普通和高级课程;多科技术学院(Polytechnic College)和高等教育学院(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只开设高级课程。
继续教育学院和其他各类技术学院学生毕业,参加各种证书和文凭考试(如GCSE、GNVQ、NVQ、A—LEVEL、HNC、HND)。
1967年,全国商业和技术员教育管理委员会(BTEC—Business And Technician Education Council)研究了各级技术人员的课程设置和非技术性职业的等级问题。
1973年成立技术人员教育委员会。
1974年成立商业教育委员会,负责计划、调整和办理全国技术员和商业考试和职称事宜。
并制订统一的课程以代替原有的证书制度。
⑤.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英国是世界上举办大学最早的国家,有800多年的历史,如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1096年开始办学,1167年得以快速发展;剑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建于1209年。
但是.在20世纪中叶,英国高等教育通过调整改革才得以大规模发展。
1961年,政府任命罗宾斯委员会研究英国高等教育问题,1963年《罗宾斯报告》建议把10所高级技术学院改为大学(1966—1967年见诸实行);成立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1964年正式成立)。
1965年教育和科学大臣、哲学家C·A·R·克罗斯兰提出实行高等教育的双重制,由自治的大学和不属大学性质的公立高等学校两部分组成。
到1973年,共创立了30所多科技术学院。
从1948—1967年,英格兰的大学几乎增长两倍,其中包括60年代成立的10所新大学;大学生人数增长3倍以上。
1971年成立了开放大学。
英国现有大学101所(1945年为17所),其他高等学院47所。
大学本科学位分普通学位和荣誉学位两种。
普通学位课程通常为3年;荣誉学位.多数课程为3年,有些课程在4年以上。
学生45%住校,37%住公寓,20%以下走读;90%以上的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得到财政资助,主要来自政府拨款。
大学人学条件。
要求申请者通过5门中学教育普通证书(GCSE)考试科目。
其中有2门高级水平(A—Level)的科目、3门普通水平(GCSE)的科目或者3门高级水平(A—Level)的科目、1门普通水平(GCSE)的科目,或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GN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