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光简介 东汉宗室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任光生平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历史上姓任的名人都有谁
1、任不齐,春秋战国时期人,他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排名第十七位,擅长六艺,工诗、礼并精通于乐。
2、任敖,西汉人,与刘邦交好,后被封为广阿侯。
公元前179年,任敖去世,被汉文帝追封,谥号懿侯。
3、任安,西汉时期人,年轻时做过将军舍人,后来升迁为刺史,在”戾太子叛乱事件“中。
他按兵不动,最后汉武帝认为他不忠,判腰斩。
4、任光,东汉时期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他忠厚孝顺,成年后被举荐为乡啬夫、郡县吏。
任光后来跟从刘赐,被任命为安集掾。
更始帝刘玄到了洛阳之后,任命任光为信都郡太守。
任光同刘秀等人北上,传檄周边各郡县,继续招募士兵,号召各地投军讨伐王郎,又派诸军四处攻城,声威大震。
刘秀称帝后第二次大封功臣,更封任光为阿陵侯,食邑达万户。
5、任延,东汉时期人,更始元年(23年)任命任延为大司马部属,授予他会稽都尉一职。
建武初年,任延请求辞官回乡,皇帝让他做九真太守。
后来任延因擅自杀害羌人被降职为召陵令。
永平二年(59年)刘庄召他到学校,接着任命他为河内太守。
九年后,任延病逝。
1。
任姓姓氏探源任芷谊高一A5班【姓氏源流】共有十余种,仅摘选主要几支,其余不赘述。
源流一源自黄帝。
相传任氏始祖为黄帝子嗣之一。
《国语·晋语》“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
”源流二源于风姓,太皞,伏羲氏。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暤与有济之祀。
”任姓乃太暤之后,出自太皞(伏羲)之后裔的封地任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源流三源于帝俊(中国神话中的上古天帝)。
帝俊的儿子禺号,赐姓为任。
此后,分淫梁-番禺-奚仲-吉光、儋耳-无骨-无继-无肠血脉相传。
源流四源于天干第九位“壬”。
远古部落联盟时期,炎黄先祖,登泰山祈祷,天乃降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神州依据天意,两两而合,命名五大宗族,并铸十鼎,永铭天德。
其中,皇族标记“丁壬”。
源流五源于官位,出自商、周初期官吏壬,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壬,即西周初期六卿之一的的地官之长,就是后世的大司徒,后加“亻”偏旁俗称任。
源流六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汉化为任姓者主要有两氏⑴.满族舒舒觉罗氏,满语为Susugiolo Hala,属于满族老姓之一,源出辽国初期的古老的渤海国靺鞨族。
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任氏。
⑵.满族仁佳氏,满语为Iingiya Hala,世居司旺堡(今黑龙江铁力)。
清朝初期即多冠汉姓为任氏、仁氏。
【迁徙分布】任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八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五百十六万九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2%左右。
古老广居的任姓之间不结婚、不联姻。
先秦时期,任姓主要活动于重庆、山东滨州、河南、湖北地区。
秦汉时,任姓已扩散到陕西、四川、甘肃、广东、江苏、浙江等地。
三国两晋时,任姓的分布更为广泛,但其主体仍在北方和中原地区。
宋朝时任姓已移民福建。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官爵姓名星宿兵器太傅高密侯邓禹角木蛟大司马广平侯吴汉亢金龙左将军胶东侯贾复氐土貉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房日兔戟执金吾雍奴侯寇恂心月狐枪征南大将军舞阳侯岑彭尾火虎刀征西大将军夏阳侯冯异箕水豹建义大将军鬲侯朱佑斗木豸枪征虏将军颍阳侯祭遵斗金牛骠骑大将军栎阳侯景丹女土蝠虎牙大将军安平侯盖延虚日鼠斧卫尉安成侯铫期井木犴戟东郡太守东光侯耿纯室火猪刀捕虏将军扬虚侯马武奎木狼戟中山太守全椒侯马成胃土雉斧河南尹阜成侯王梁昂日鸡枪琅邪太守祝阿侯陈俊毕月乌刀骠骑大将军参蘧侯杜茂参水猿积弩将军昆阳侯傅俊觜火猴左曹合肥侯坚镡危月燕刀上谷太守淮阳侯王霸鬼金羊枪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柳土獐刀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星日马箭右将军槐里侯万修张月鹿鞭太常灵寿侯邳彤翼火蛇戟骁骑将军昌成侯刘植轸水蚓城门校尉朗陵侯臧宫壁水獐戟、鞭骠骑将军慎侯刘隆娄金狗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名单这二十四人为: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禹,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秦叔宝。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生卒年表及简介长孙无忌(约599-659)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友善,李渊太原起兵后投靠李世民。
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谋作用。
终身为李世民信任。
李孝恭(591-640)其父为李渊堂弟,李渊起兵后,他负责经略巴蜀。
得李靖之助,灭萧铣、辅公佑,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战功几可与李世民分庭抗礼。
杜如晦(585-630)得房玄龄推荐而受李世民重用,为十八学士之首。
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
玄武门之变主谋。
贞观年间与房玄龄共掌朝政。
魏征(580-643)原为李密谋士,后随李密降唐,为唐朝招降李世绩。
窦建德进攻河北时被俘。
窦灭亡后重回唐朝,隶太子建成麾下。
玄武门之变后,归顺李世民。
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著称。
房玄龄(579-648)李世民主要幕僚,善于谋略。
云台二十八将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大将。
东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28将的像。
这云台二十八将是:邓禹(2年-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东汉初年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
邓禹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与刘秀交好。
更始元年(23年),刘秀巡行河北,邓禹前往追随,提出“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的方略,被刘秀“恃之以为萧何”。
邓禹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既定河北,复平关中”,功劳卓著。
刘秀称帝后,封邓禹为大司徒、酂侯。
后改封高密侯,进位太傅。
永平元年(58年)去世,谥号元侯。
吴汉(?—44年),字子颜,汉族,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
吴汉曾任新朝宛县亭长,后在渔阳郡贩马为业。
更始元年(23年),被任命为安乐令。
后归顺刘秀,封偏将军、建策侯。
此后,吴汉斩杀苗曾、谢躬,平定铜马、青犊等农民军,协助刘秀建立东汉。
刘秀称帝后,吴汉任大司马、广平侯,先后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
吴汉死后,谥号忠侯。
太原郭泰赞曰:射马擒王,兵机莫测。
出险履危,不动声色。
儒雅彬彬,功名任职。
图像云台,中兴辅翼。
贾复(9年-55年),字君文,汉族,南阳冠军(今河南省邓县西北)人,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
贾复儒生出身,新朝末年聚众加入绿林军。
归顺刘秀后,随其击信都、攻邯郸、战真定、破邺城、平定郾城、召陵、新息等地,战功赫赫。
建武三年(27年),贾复出任左将军。
建武十三年(37年),定封胶东侯,食邑六县。
贾复虽然出身文士,但是临阵果敢、身先士卒,在东汉中兴功臣中以勇武见称。
耿弇(yǎn)(3年-58年),字伯昭,汉族,挟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
耿弇自幼喜好兵事,后劝父投奔刘秀,被任命为偏将军,跟随刘秀平定河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云台二十八将简介云台二十八将谁最厉害?导语:云台二十八将简介云台二十八将谁最厉害?刘秀云台二十八将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云台二十八将简介云台二十八将谁最厉害?刘秀云台二十八将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大将。
东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汉明帝刘庄在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28将的像。
称为云台二十八将。
范晔《后汉书》为二十八将立传,称“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
”这二十八人是汉光武帝在建立东汉的过程中,最具战功的将领。
西汉末年,成、哀二帝无道。
赵氏姊妹惑乱于内,王姓亲族专权于外。
狐鼠得志,豺狼当道;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及至王莽篡位,频起刀兵、乱兴古制。
礼崩乐坏,士失其德;朝令夕改,民苦于政。
不数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荆州起绿林、齐鲁画赤眉。
光武帝刘秀与其兄刘縯亦举事南阳。
秀之为人智深勇沉、胸怀韬略;开心见诚,知人善任。
后战昆阳、破蒲阳;清陇右,平巴蜀。
萧王之名威扬四海,而汉室中兴。
当是时,名臣云集,骁将雨聚。
君臣同心,始艰危,终克定。
永平中,汉明帝刘庄图画开国诸勋于南宫云台。
计二十八人,史称“云台二十八将”。
范晔《后汉书》为二十八将立传,称“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
”这二十八人是汉光武帝在建立东汉的过程中,最具战功的将领。
光武帝刘秀文治武功虽不一定高于高祖(汉),太宗(唐)。
然亦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更兼忠厚长者,云台诸将未有重蹈韩、彭覆辙者。
除岑彭、刘植早亡,余者皆得善终。
可谓得其时、遇其主。
生活常识分享。
云台二十八将【论曰:中兴二十八将,前世以为上应二十八宿,未之详也。
然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
议者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职,至使英姿茂绩,委而勿用。
然原夫深图远算,固将有以焉尔。
若乃王道既衰,降及霸德,犹能授受惟庸,勋贤皆序,如管、隰之迭升桓世,先、赵之同列文朝,可谓兼通矣。
降自秦、汉,世资战力,至于翼扶王运,皆武人屈起。
亦有鬻缯屠狗轻猾之徒,或崇以连城之赏,或任以阿衡之地,故执疑则隙生,力侔则乱起。
萧、樊且犹缧绁,信、越终见菹戮,不其然乎!自兹以降,迄于孝武,宰辅五世,莫非公侯。
遂使缙绅道塞,贤能蔽壅,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关之怨。
其怀道无闻,委身草莽者,亦何可胜言。
故光武鉴前事之违,存矫枉之志,虽寇、邓之高勋,耿、贾之鸿烈,分土不过大县数四,所加特进、朝请而已。
观其治平临政,课职责咎,将所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者乎!若格之功臣,其伤已甚。
何者?直绳则亏丧恩旧,桡情则违废禁典,选德则功不必厚,举劳则人或未贤,参任则群心难塞,并列则其敝未远。
不得不校其胜否,即以事相权。
故高秩厚礼,允答元功,峻文深宪,责成吏职。
建武之世,侯者百余,若夫数公者,则与参国议,分均休咎,其余并优以宽科,完其封禄,莫不终以功名延庆于后。
昔留侯以为高祖悉用萧、曹故人,而郭伋亦讥南阳多显,郑兴又戒功臣专任。
夫崇恩偏授,易启私溺之失,至公均被,必广招贤之路,意者不其然乎!】论曰:重建汉的事业时的二十八将,前代人认为应当是天上的二十八宿,知道得不太清楚。
但这些人都能够遇上机会,运用他们的智慧勇敢,堪称辅佐之臣,也都是有志有才的人。
舆论多责怪光武帝不用功臣担任官职,致使有英俊风姿和丰功伟绩的人,弃置不用。
但追究他的深谋远虑,本是有原因的。
至于王道衰弱之后,下降到霸道至世,还能够授予和接受官职都靠功劳,有功的有才的都按次序排列,如管仲、隰朋在桓公时交替执政,先轸、赵衰一起在文公朝掌权,可以说是兼通了。
自秦、汉以后,天下靠战争的力量,至于扶助王朝命运,都是勇武的入崛起。
云台二十八将为汉光武帝刘秀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大将。
传说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下凡转世。
后汉王朝中兴二十八将,前世以为上应二十八宿,未之详也。
然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
议者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职,至使英姿茂绩,委而勿用。
然原夫深图远算,固将有以焉尔。
若乃王道既衰,降及霸德,犹能授受惟庸,勋贤皆序,如管、隰之迭升桓世,先、赵之同列文朝,可谓兼通矣。
降自秦、汉,世资战力,至于翼扶王运,皆武人屈起。
亦有鬻缯屠狗轻猾之徒,或崇以连城之赏,或任以阿衡之地,故执疑则隙生,力侔则乱起。
萧、樊且犹缧绁,信、越终见菹戮,不其然乎!自兹以降,迄于孝武,宰辅五世,莫非公侯。
遂使缙绅道塞,贤能蔽壅,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关之怨。
其怀道无闻,委身草莽者,亦何可胜言。
故光武鉴前事之违,存矫枉之志,虽寇、邓之高勋,耿、贾之鸿烈,分土不过大县数四,所加特进、朝请而已。
观其治平临政,课职责咎,将所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者乎!若格之功臣,其伤已甚。
何者?直绳则亏丧恩旧,桡情则违废禁典,选德则功不必厚,举劳则人或未贤,参任则群心难塞,并列则其敝未远。
不得不校其胜否,即以事相权。
故高秩厚礼,允答元功,峻文深宪,责成吏职。
建武之世,侯者百余,若夫数公者,则与参国议,分均休咎,其余并优以宽科,完其封禄,莫不终以功名延庆于后。
昔留侯以为高祖悉用萧、曹故人,而郭亦讥南阳多显,郑兴又戒功臣专任。
夫崇恩偏授,易启私溺之失,至公均被,必广招贤之路,意者不其然乎!永平中,显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合三十二人。
故依其本弟系之篇末,以志功臣之次云尔。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人●耿弇字伯昭,扶风茂陵人●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岑彭字君然,南阳棘阳人●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朱祐字仲先,南阳宛人●祭遵字弟孙,颍川颍阳人●景丹字孙卿,冯翊栎阳人●盖延字巨卿,渔阳要阳人●铫期字次况,颍川郏人●耿纯字伯山,巨鹿宋子人●臧宫字君翁,颍川郏人●马武字子张,南阳湖阳人●刘隆字元伯,南阳安众侯宗室●马成字君迁,南阳棘阳人●王梁字君严,渔阳要阳人●陈俊字子昭,南阳西鄂人●杜茂字诸公,南阳冠军人●傅俊字子卫,颍川襄城人●坚镡字子伋,颍川襄城人●王霸字元伯,颍川颍阳人●任光字伯卿,南阳宛人●李忠字仲都,东莱黄人●万修字君游,扶风茂陵人●邳彤字伟君,信都人●刘植字伯先,巨鹿昌城人太傅高密侯邓禹角木蛟大司马广平侯吴汉亢金龙左将军胶东侯贾复氐土貉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房日兔(常用兵器:戟)执金吾雍奴侯寇恂心月狐(枪)征南大将军舞阳侯岑彭尾火虎(刀)征西大将军夏阳侯冯异箕水豹建义大将军鬲侯朱祐斗木豸(枪)征虏将军颖阳侯祭遵斗金牛骠骑大将军栎阳侯景丹女土蝠虎牙大将军安平侯盖延虚日鼠(斧)卫尉安成侯铫期井木犴(戟)东郡太守东光侯耿纯室火猪(刀)捕虏将军扬虚侯马武奎木狼(戟)中山太守全椒侯马成胃土雉(斧)河南尹阜成侯王梁昂日鸡(枪)琅邪太守祝阿侯陈俊毕月乌(刀)骠骑大将军参蘧侯杜茂参水猿积弩将军昆阳侯傅俊觜火猴左曹合肥侯坚镡危月燕(刀)上谷太守淮阳侯王霸鬼金羊(枪)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柳土獐(刀)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星日马(箭)右将军槐里侯万修张月鹿(鞭)太常灵寿侯邳彤翼火蛇(戟)骁骑将军昌成侯刘植轸水蚓城门校尉朗陵侯臧宫壁水獐(戟、鞭) 骠骑将军慎侯刘隆娄金狗(剑)云台列将32人,前28人为开国功臣,上应28宿,就是云台28将。
历史上的任氏名人历史上的任氏名人挚国,任姓,位于今河南省平舆县。
历史上存在时间最久的国家1700多年,传了很多代太任亦称大任,周室三母之一,王季(季历)之妻,周文王(姬昌)之母。
太任是商朝末期贵族挚任氏的二女儿,生性端正严谨、庄重诚敬,凡事合乎仁义道德才会去做。
任不齐:(前545-前468):字子选,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排名第十七位,春秋战国时楚国(今山东)人。
生于周灵王二十七年三月,殁于周元王王八年九月。
葬桃乡,墓在济宁城北房葛铺。
唐朝皇帝追封其为任城伯,宋朝天子又加封其为当阳侯,明朝改称“先贤任子”。
任鄙:(生卒年不详):任不齐五世孙,生活在距今二千三百年左右,秦始皇前的秦武王时代。
著名勇士。
《史记》有秦人谚语记载:“力则任鄙,智则樗里。
”任鄙当时是大力士,“扛鼎抃牛者”。
任嚣:(前?-前208):任不齐七世孙,秦始皇二十五年秦首次进兵岭南失利后,任嚣、赵佗率军再入岭南,于秦始皇三十三年统一岭南。
首任南海郡尉,并节制岭南南海、象郡、桂林三郡,故称“东南一尉”。
以番禺(今广州)为郡治,在今仓边路附近修筑番禺城,史称任嚣城。
任敖:(前?-前179):秦代沛县人,西汉开国名臣。
初为沛县狱吏,素与刘邦相善。
刘邦初起时,敖以客从,为御史。
亡秦后,刘邦立为汉王,与楚霸王项羽争天下。
刘邦东击项籍,敖迁为上党太守。
高后当政时,封任敖为御史大夫。
孝文元年,任敖卒,皇赐谥号“懿侯”任红昌:(貂蝉)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曾登场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与西施、杨玉环、王昭君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原名任红昌任光:(公元?-29):字伯卿,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初为乡啬夫、郡县吏。
后归降绿林农民起义军。
随刘秀参加昆阳之战,击破王寻、王邑等新莽军。
后任信都太守,坚守孤城,拒王郎以迎刘秀。
被刘秀任为左大将军,封武成侯。
谏阻刘秀加入城头子路、力子都军。
不久,助刘秀攻克邯郸,讨平王郎,建武二年(公元26年)以功封阿陵侯任尚:(公元?-118):东汉将领。
试论《后汉书》“云台二十八将”的形象塑造作者:许云瀚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1年第01期内容摘要:“云台二十八将”是一个富有特色的人物形象群体,与前代史书所塑造的开国功臣形象不同,《后汉书》把他们塑造成忠厚质朴,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的儒將形象,表现出编撰者独特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在描写这一群体时,《后汉书》对相关故事情节的安排较为平淡,但采用的描写技巧却丰富多样。
从文学发展的宏观角度看,《后汉书》对于“云台二十八将”这一群体形象的塑造继承了史传文学的优良传统,启发了后代小说的演绎创作,具有重大的史学意义和文学价值。
关键词:《后汉书》云台二十八将范晔人物形象“云台二十八将”是东汉的开国武将群体。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汉明帝时“追感前世功臣”[1],所以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以示纪念,“云台二十八将”以此得名,这也成为东汉开国功臣群体的一个代名词。
历史上相似的做法也有很多。
比如汉宣帝时就曾图画功臣于麒麟阁上,人称“麒麟阁十一功臣”;唐太宗也曾图画功臣于凌烟阁上,号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后汉书》在《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最后专门为其列了一个名单,书上记载的二十八将分别是:邓禹、吴汉、贾复、耿弇、寇恂、岑彭、冯异、铫期、王霸、任光、李忠、万休、邳彤、刘植、马武、刘隆、马成、王梁、陈俊、傅俊、杜茂、朱祐、祭遵、景丹、盖延、坚镡、耿纯、臧宫。
在历史上,“二十八将”与刘秀一样多起自南阳、颍川地区,他们多有仕宦经历,有的还是豪族大姓,在地方上有一定势力,其中有些将领与刘秀还是亲朋故旧。
这些人物为东汉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与开国皇帝刘秀关系密切,也有研究者称之为“东汉初年军功阶层”[2]。
一般情况下,面对特殊的人物群体,史传文学都会采取列专题的手法进行叙述。
比如《史记》的《游侠列传》,《汉书》的《货殖传》等等。
但是“传之为体,大抵相同,而述者多方,有时而异。
”[3]“云台二十八将”的相关传记并没有像其他传记一样单独地列出一个标题或一个章节,而是让相关人物故事分散于《邓寇列传》《冯岑贾列传》《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等八个列传中。
任光简介东汉宗室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任光生平
参加汉军任光是南阳郡宛县人。
他年少的时候就因为为人忠厚,而受到乡里之人的喜爱。
成年之后,任光先后担任了乡啬夫、郡县吏等基层官员。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绿林军、赤眉军相继起义,刘演、刘秀等汉室宗族也参加到了反对王莽的斗争中去。
公元23年(更始元年)刘演率领部队围攻宛城,五月,守将岑彭献城投降。
城破之后,汉军入城,一名汉军士兵看见任光冠服鲜明,准备把他杀掉而夺其衣服,因为怕弄脏衣服,他逼迫任光先把衣服脱下来。
正在此时,刚好刘演的部下、光禄勋刘赐从此经过,刘赐看任光有长者之风,就出面把他救了。
此后,任光就率领同伴跟从刘赐,被任命为安集掾,后经刘赐推荐,刘玄拜任光为偏将军,后因昆阳危急,刘赐所部被紧急北调增援刘秀,任光有机会与刘秀一直起参加了击破王寻、王邑的昆阳大战。
孤城迎主更始帝刘玄到了洛阳之后,任命任光为信都郡太守。
公元23年(更始元年),刘玄遣刘秀行大司马事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
刘秀到河北后不久,王郎在邯郸称帝,河北各郡国群起响应,刘秀被迫南逃。
在河北郡国基本都投降了王郎的形势之下,任光仍然效忠刘秀,任光把都尉李忠、信都令万修、功曹阮况、五官掾郭唐等人叫来,议定盟约,同心固守,誓死不降,等待刘秀南下归来。
当扶柳县廷掾拿着王郎的檄文到任光家去游说任光投降时,任光就把廷掾捆绑起来,押到闹市上斩首,以此宣示于百姓。
为了防备王郎势力的进攻,任光还派遣精兵四千人加强信都城的防守。
公元24年(更始二年)春,刘秀一行人自蓟回来,狼狈不堪,一时间都不知往何处去。
在下博城西面的三岔路口,一个白衣老人飘然而至。
他站在路边指路:“诸位!努力前进吧!信都郡依旧忠于大汉!太守任光等人依然在为长安朝廷守城!你们由此向南走八十里路,即可到达信都!”刘秀听说信都郡独为汉拒王郎,就带人奔赴信都郡而来。
任光、李忠、万脩等人独守孤城,生怕敌军来攻时保不住城池,听说刘秀到了,大喜过望,马上打开城门,任光、李忠、万脩率领官属欢迎晋谒。
官吏民众都高呼万岁。
妙计召兵刘秀在传舍之中安顿下来之后,马上就和任光讨论今后的计划,他对任光说:“伯卿,如今咱们势单力薄,我想与你一起投奔到城头子路、力子都(二人都是流民盗贼头目)的部队之中去,你看怎样呢?”任光说:“咱们绝不可以这样做。
”刘秀说:”可是你手下兵少,怎么办呢?“任光说:“眼下之计,我们可以招募奔命之兵,外出攻击周围不服从我们的各郡县。
我们可以先发一个檄文,告诉各地,要是有敢于不开门投降的,一旦城破,允许士兵任意抢劫钱财。
许多人贪图财物,这样的话,招募起士兵来就容易多了!”依汉制,“奔命兵”即是在太平盛世之时,朝廷让各郡国举荐的一些材官﹑骑士,大多是一些剽悍善战的猛士,食的是国家俸禄。
一旦国家有大难,或者是发生紧急事件,就召集这些人起来为国家效力。
当时把闻朝廷之命而奔赴险难事件,叫做“奔命”。
因而把这些“奔命”的人集合起来组成军队叫做“奔命兵”。
刘秀听了之后,同意了任光的建议。
制定了计划之后,刘秀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以任光为左大将军,封武成侯;邳彤为后
大将军、信都都尉李忠为右大将军,信都令万脩为偏将军,三人都封为列侯。
刘秀令四人带领本部人马出城招募“奔命兵”。
为了稳定后方,刘秀又任命南阳人宗广为信都太守,留守信都。
部署停当,任光立即向外界广发檄文。
文中说:“大司马刘公亲率城头子路、力子都所部百万大军从东方而来,专门讨伐各路反贼!”任光在情急之下,虽不敢让刘秀进入虎穴冒险,却也借用了城头子路、力子都等令人毛发倒竖的强盗的名号,用以震慑四方。
智取城池任光接着遣骑奔驰到巨鹿界中。
巨鹿官吏民众得到檄文,互相传告。
刘秀与任光商议之后,想出了一条妙计。
在晚上,他们率军进入堂阳县境内。
下令士兵燃起火把,点燃野外的草木。
为了能够让更远距离的人看到火光,还命士兵焚烧高大的树木,顿时浓烟翻滚,火光冲天,犹如一枝枝巨蜡一样映红天地,熊熊的烈焰照耀于湖泽之中。
堂阳县的吏民在城头上,看到东北方向火光大起,不知发生了何事。
城内外流言四起:“这肯定是城头子路、力子都的军队到了!赶快开城投降啊!”守城的官吏军民吓得魂不附体,担心城破之后玉石俱焚。
在巨大的恐慌之下,他们纷纷逃出城外,主动向刘秀投降。
随后,刘秀、任光等人继续北上,传檄周边各郡县,继续招募士兵,号召各地投军讨伐王郎,又派诸军四处攻城,声威大震。
兵溃信都就在刘秀、任光、李忠、邳彤等人率军一路高歌猛进,直取邯郸的时候,王郎另外派遣将领率军进攻信都,抄了汉军的后路,他们把太守宗广及李忠、邳彤的家人劫持起来,而令他们的亲属去招降李忠、邳彤。
为了安抚军心,刘秀决定派遣任光率兵回救信都,可是任光的士兵在路上或逃散或投降王郎,任光只身
逃回汉军大营。
恰逢更始帝刘玄派遣将领攻破了信都,李忠、邳彤的家属才得到保全。
汉军攻破邯郸之后,刘秀派遣任光回到信都郡,仍任太守。
公元26年(建武二年)春,刘秀称帝后第二次大封功臣,更封任光为阿陵侯,食邑达万户。
公元29年(建武五年),征召到京师,奉朝请。
其年冬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