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MR诊断 2018
- 格式:ppt
- 大小:4.14 MB
- 文档页数:36
·127·大 医 生D O C T O R2020年第8期磁共振弥散成像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潘丹丹 汪东葵(湖北省枝江市人民医院,湖北宜昌 443299)摘要:目的 研究磁共振弥散成像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湖北省枝江市人民医院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2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观察,分别在治疗前、治疗中每周、治疗后对患者行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
根据患者异常颈部淋巴结大小分为<10 mm(22个淋巴管)和≥10 mm(34个淋巴结)两个组别,对比两组异常淋巴结治疗前的弥散系数,观察治疗过程中其弥散系数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对比残留异常颈部淋巴结和正常舌肌的弥散系数。
结果 治疗前两组异常淋巴结的弥散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的前2周,异常颈部淋巴结的弥散系数逐渐升高,之后趋于稳定;治疗前颈部淋巴结的弥散系数显著低于正常舌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残留异常淋巴结的弥散系数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正常舌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工作中,利用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患者进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及监测,能给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成像;调强放射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鼻咽癌析Application of Diffusion MR Imaging in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for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PAN Dandan WANG Dongkui(People's Hospital of Zhijiang City,Hubei Province,Yichang,Hubei 443299,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treatment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Methods Totally 20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ho received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from August 2018 to August 2019 in People's Hospital of Zhijiang City,Hubei Province were selected for observation. The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imaging before,during and after treatment,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patients with abnormal cervical lymph node size is divided into<10 mm(22 lymphatic)and 10 mm or lymph nodes(34)two categories,compared two groups of abnormal dispersion coefficient of lymph node before treatment,observation of treat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change of the dispersion coefficient,after the treatment,compare the residual abnormal cervical lymph nodes and normal dispersion coefficient of tongue muscle.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spersion coefficient of abnormal lymph nod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 >0.05). In the first 2 weeks of treatment,the dispersion coefficient of abnormal neck lymph nodes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then stabilized.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cervical lymph nod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tongue muscle,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After treatment,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residual abnormal lymph node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but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rom that of normal tongue muscle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work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the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by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imaging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up treatment.Keywords: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imaging;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nasopharyngeal carcinoma作者简介:潘丹丹,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放射。
鼻咽癌的临床鉴别诊断1、鼻咽部淋巴赘瘤淋巴赘瘤好发于青年人,原发肿瘤较大,常有较重鼻塞及耳部症状,该病淋巴结复发转移转移,不单局限在颈部,全身多处淋巴结均可受累,颅神经的损伤不如鼻咽癌多见,最后需求病理病因确定诊断。
2、增生性病理变化鼻咽顶壁、顶后壁或顶侧壁见单个或多个结节,隆起如小丘状,大小约0.5~1cm,结节表面粘膜呈淡红色,光滑,多是在鼻咽粘膜或腺样体的基础上产生,亦可由粘膜上皮鳞状化生后,角化上皮潴留而变成表皮样囊肿的变化,部分是粘膜腺体分泌茂盛,变成潴留性囊肿。
当结节表面的粘膜呈现粗糙、腐烂、溃疡或渗血,需考虑癌前病变的有可能,应予活检,以明白临床诊断检查诊断。
3、鼻咽部结核肿瘤患者多有肺结核病史,除鼻阻、涕血外,还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临床诊断检查见鼻部溃疡、水肿、色彩较淡;分泌物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可伴有颈淋巴结核;淋巴结肿大,呈马铃状,粘连,无压痛,颈淋巴结穿刺可找到结核核菌,CT实验强阳性,X线胸片常提示肺部运动性结核灶。
4、咽粘膜炎症临床诊断表现为粘膜粗糙,尤其是重度炎症时,鼻咽粘膜滤泡增殖,表面凹凸,甚至可呈桑椹样,表面附有脓性分泌物,常需与粘膜浸染性癌相辩别。
5、过敏性鼻炎鼻咽粘膜苍白、光滑呈水肿样。
6、萎缩性鼻炎鼻咽顶前粘膜有浅在性溃疡,四周有脓性分泌物,需与溃疡型鼻咽癌辩别。
【注意事项】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键词]鼻咽肿瘤;肝转移;肝肿物;循证医学;病例讨论[中图分类号]R739.63;R735.7[文献标识码]A DOI :10.12019/j.issn.1671⁃5144.2018.04.014NasopharyngealCarcinomawithPersistent “LiverMetastasis ”//TAN Pei⁃xin ,PAN YiKey words :nasopharyngeal neoplasms ;liver metastasis ;liver neoplasms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linical case conference 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Cancer Center ,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 ,Guangdong Academy ofMedic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080,China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2岁,因“鼻塞、涕血3个月”入院。
患者于2017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伴有涕血、头痛,右耳听力下降,无视物模糊、重影,无面麻等不适。
2017⁃07⁃07在我院就诊,鼻咽纤维镜检查示:鼻咽顶后壁肿物,病理活检:非角化性未分化型癌。
随后患者至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完善检查(具体见以下辅助检查)。
个人史:吸烟30余年,每天1.5包,入院时戒烟。
家族史:舅舅有鼻咽癌病史。
辅助检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08⁃01EBV⁃DNA 定量:3.58×104;2017⁃08⁃29乙肝两对半: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g (+);白蛋白37.4g/L ,AFP 3.12ng/mL (正常);其余检验未见明显异常。
2017⁃08⁃03鼻咽+颈部MRI 示:①鼻咽肿物,侵犯鼻咽腔、咽旁间隙、颅底骨、颈椎及颅内;②双侧咽后淋巴结转移(见图1)。
鼻咽癌的分期与分型标准鼻咽癌是一种在鼻咽部发生的恶性肿瘤,属于上咽喉的一部分。
它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东南亚地区常见。
准确的分期与分型标准对于鼻咽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鼻咽癌的常用分期与分型标准。
一、鼻咽癌的分期标准1. 美国TNM分期系统美国TNM分期系统是指通过对肿瘤(Tumor)、淋巴结(Lymph Node)和远处转移(Metastasis)的评估,将鼻咽癌分为不同阶段。
具体的分期标准如下:- T分期: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进行评估,分为T0至T4期,T0表示无原发肿瘤,T4表示原发肿瘤侵犯颅底、眶内或颞下窝等区域。
- N分期:根据颈部淋巴结的受累情况进行评估,分为N0至N3期,N0表示无颈部淋巴结转移,N3表示颈部淋巴结转移高度明显。
- M分期:根据是否存在远处转移进行评估,分为M0和M1期,M0表示无远处转移,M1表示存在远处转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版分期及分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版分期及分类标准是中国国内常用的鼻咽癌分期标准,具体的分期标准如下:- 分期Ⅰ期:原发肿瘤限于鼻咽部,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 分期Ⅱ期:原发肿瘤侵犯邻近组织,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 分期Ⅲ期:原发肿瘤侵犯邻近组织,存在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 分期Ⅳ期:原发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或存在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二、鼻咽癌的分型标准1. WHO分型系统WHO分型系统是国际上常用的鼻咽癌分类方法之一,根据肿瘤细胞的类型和形态特点进行分类,具体的分型标准如下:- 鼻咽鳞状细胞癌(NPC-I型):占鼻咽癌的大部分,细胞形态呈鳞状,有角化现象。
- 鼻咽未分化癌(NPC-III型):细胞变异严重,无明显分化,通常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
- 鼻咽非鳞状上皮细胞癌(NPC-II型):细胞分化程度较高,比NPC-III型肿瘤预后良好。
2. WHO-EBV谱系分类系统WHO-EBV谱系分类系统是基于肿瘤细胞对EB病毒感染的差异进行的分类,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鼻咽鳞癌非角化型(WHOⅠ型):与鼻咽鳞状细胞癌(NPC-I型)相似,但不具有明显的角化现象。
鼻癌影像诊断报告前言鼻癌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肿瘤,通常起源于鼻腔的上皮细胞。
早期诊断对于鼻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篇报告旨在通过分析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为鼻癌的诊断提供参考。
患者信息•姓名:XXX•年龄:XXX岁•性别:XXX•病史:XXX影像学检查结果高分辨率CT扫描高分辨率CT扫描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详细的鼻腔解剖结构和病变的信息。
正位扫描在正位CT扫描中,我们观察到以下异常表现:1.鼻腔肿块:在右侧鼻腔中部可见一个不规则肿块,大小约为3cm。
肿块呈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可能为恶性肿瘤的征象。
2.鼻腔变形:整个鼻腔腔隙被肿块撑开,鼻腔腔隙变小,鼻腔壁出现明显凹陷。
3.骨骼侵蚀:肿块紧邻右侧鼻腔壁,引起鼻腔骨骼局部侵蚀。
横断面扫描在横断面CT扫描中,我们进一步观察到以下异常表现:1.鼻腔内软组织肿块:肿块呈不规则形状,密度均匀,边缘模糊。
2.侧壁浸润:肿块向右侧鼻腔侧壁浸润,鼻腔侧壁局部呈现凹陷。
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信息。
T1加权成像在T1加权成像中,我们观察到以下异常表现:1.鼻腔肿块:与CT扫描结果相符,右侧鼻腔中部可见一个不规则肿块。
2.信号强度:肿块在T1加权成像中呈低信号。
T2加权成像在T2加权成像中,我们进一步观察到以下异常表现:1.鼻腔肿块:与CT和T1加权成像结果相符,肿块呈现高信号。
2.周围组织侵犯:肿块周围鼻腔软组织呈现模糊或不规则边界,提示肿块可能侵犯周围组织。
诊断结果经过综合分析高分辨率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的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信息,我们对患者的鼻癌作出以下诊断:1.鼻腔右侧肿块:高度怀疑为恶性鼻癌。
2.鼻腔侧壁浸润:肿块已侵犯右侧鼻腔侧壁。
请结合其他临床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结论该份鼻癌影像诊断报告基于患者的高分辨率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结果,对其进行了细致分析。
鼻咽癌的新型影像学检查与诊断近年来,鼻咽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对于鼻咽癌的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鼻咽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新型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探讨其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
一、MRI(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优异的软组织对比度和解剖性分辨力。
对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非常有价值。
通过对鼻咽部进行高清晰度的影像学观察,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
此外,MRI还可以对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进行评估,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二、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是一种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技术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该方法不仅可以提供肿瘤组织的代谢信息,还可以提供准确定位的解剖学信息。
对于鼻咽癌的诊断以及治疗反应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示踪剂,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肿瘤的活动程度,同时还能检测到远处转移灶,提高鼻咽癌的诊断准确性。
三、纤维喉镜检查纤维喉镜检查是一种简单、无创且可重复的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鼻咽部的病变情况。
通过将纤维喉镜插入鼻腔进入咽喉部进行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鼻咽癌的形态、位置和范围。
纤维喉镜检查的优势在于可以进行多次复查和随访,对于鼻咽癌的早期筛查和治疗效果的评估非常有帮助。
四、超声内镜检查超声内镜检查是一种通过将超声探头插入鼻咽部进行检查的方法。
与传统的超声检查相比,超声内镜检查具有更高的解剖分辨率和更好的可视化效果。
通过超声内镜的引导,可以精确观察到鼻咽癌的部位、大小以及侵袭范围,对于术前评估和手术引导起到了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鼻咽癌的新型影像学检查方法为其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手段。
MRI、PET-CT、纤维喉镜检查和超声内镜检查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并在不同的临床情况下发挥着重要作用。
鼻咽癌如何鉴别诊断?中医诊断:1.邪毒外袭,痰热结肺证候:一侧鼻塞,涕多粘稠,涕中或带血丝,或感一侧耳胀闷堵塞感,或偏头痛头胀,口干鼻焮,或咳嗽痰黄,舌质红,苔微黄,脉滑数。
鼻咽部见新生物隆起,粗糙,色淡红,表面有分泌物附着,颈部或可扪及恶核。
辨析:①辨证:鼻塞,涕粘或涕血,一侧耳胀闷堵塞感,咳嗽痰黄,鼻咽肿物色淡红,有分泌物附着,脉滑为辨证要点。
②病机:患者肺中素有痰热,又嗜烟酒或长期遭受不洁空气的刺激,则肺热更甚,肺火煎炼津液成痰,痰热上烁颃颡,日久积结而为肿块。
耳胀塞,鼻塞,头痛为痰热蒙蔽清窍而致;鼻衄或涕血为痰火的伤鼻咽血脉之征。
2.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证候:头痛较甚,耳内胀闷或耳鸣耳聋,胸胁胀痛,口苦口干,舌质红或暗红,或瘀暗紫斑,苔白或黄,脉弦细或弦涩。
鼻咽肿块暗红,或有血脉缠绕,触之易出血,颈部或有硬实肿块。
辨析:①辨证:头痛,耳内胀闷堵塞感,胸胁胀闷,口干口苦,舌暗紫斑,鼻咽肿块暗红,脉诊或弦涩为辨证要点。
②病机: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肝郁血逆,致气血膨滞,瘀阻脉络,日久结聚而为肿块,脉络瘀阻不通,或癌肿上犯颅脑,故头痛较剧;肿块堵塞,气机不利,则耳窍不道,耳鸣耳聋;气血瘀滞脉络,脉络外露,故肿块色暗红,血脉缠绕;邪毒循经结聚于颈部,故颈部有硬实肿块。
3.脾胃受伤,痰浊结聚证候:头痛头重,鼻塞涕血,痰多胸闷,体倦嗜睡,或见心悸,恶心,胃纳差,大使溏,舌质淡暗或淡红,舌体胖或有齿印,苔白或厚腻,脉弦滑或细滑。
鼻咽肿物色淡有分泌物附着,颈部明恶核。
辨析:①辨证:头重痛,鼻塞涕血,痰多胸闷,舌体胖或有齿印,鼻咽肿块色淡有分泌物附着为辨证要点。
②病机:因饮食不节或常食有毒发霉腐败食物,热毒蕴积脾胃;或因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肝脾不和,以致脾失运化,痰浊内停,郁火相凝,痰火互结,阻塞脉络而为癌肿;痰浊蒙蔽清窍,清阳之气不升,故头重头痛,鼻塞;舌质淡舌体胖或齿印为痰湿之征。
4.肝胆火旺,热毒困结证候:头痛剧烈,痰涕带血,污秽腥臭,耳鸣耳聋,或视蒙复视,咳嗽痰稠,心烦失眠,口干口苦,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滑或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