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体会及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体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主要病因为胆囊管梗阻及细菌感染所致,发病急,临床常见。
掌握合理的手术时机,是治疗的关键。
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30例,探讨其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选择。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1岁;首次发病10例;发作<72小时25例,>72小时5例;平均发作时间2.3天。
临床表现与体征:主诉为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或伴恶心呕吐。
查体:右上腹压痛明显,伴反跳痛6例,墨菲氏征阳性10例,黄疸2例。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血常规检查均提示WBC或N高值,肝功能异常7例,血淀粉酶均正常。
B超均提示有胆囊结石,部分患者胆囊壁增厚达1cm,结石嵌顿胆囊颈部9例,胆囊周围有渗出6例。
治疗:本组29例急诊手术治疗,1例因并发多种疾病(心肺功能不全、脑梗死后)而保守治疗。
发作>72小时的5例患者均采取了手术治疗,该5例均为结石嵌顿胆囊颈部,或已行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术后予以抗炎补液、制酸、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常规处理。
结果29例手术患者均Ⅰ期治愈,1例保守治疗患者好转出院。
平均住院时间10天。
例1:患者,男,65岁,农民。
因“右上腹痛5天”入院。
患者有胆结石病史10多年,每年均有数次发作,抗炎治疗均能好转。
本次发作2天后于村卫生室以头孢曲松、替硝唑抗炎补液3天无效,来院就诊。
查体:痛苦貌,无黄染,右上腹肌卫,压痛及反跳痛明显。
B超显示大胆囊,壁厚达1cm,结石直径约2.5cm,嵌顿于胆囊颈部,胆囊周围有渗液。
术中所见:腹腔有淡黄色渗液,胆囊大,张力极高,胆囊底、体部腐败似豆腐,有臭味,胆囊三角区高度水肿。
因无法分离胆囊管及胆囊血管,遂行逆切。
先胆囊减压(为脓性胆汁),剖开胆囊直至壶腹部,取出嵌顿结石以利操作。
小心分离直至胆囊管,切除胆囊。
术后常规治疗,Ⅰ期痊愈。
例2:患者,男,49岁,公务员。
因“上腹部疼痛4天”入院。
患者体检发现有胆结石10多年,平素偶有上腹部隐痛,能缓解,未予重视。
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手术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5月——2012年12月治疗的20例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
结果本组20例手术时间为(75.5±18.7)min,术中出血量为(92±20.6)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8±6.5)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48±8.4)h,住院总天数为(9.2±1.2)d,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结论手术治疗老年性结石性急性胆囊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手术治疗;胆结石;急性胆囊炎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0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37-02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1],由于结石的阻塞等原因导致的急性胆囊炎的发作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患者疼痛难忍。
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2],探讨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收集我院2005年5月——2012年12月治疗的20例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5年5月——2012年12月治疗的20例老年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62-81岁,平均73.5岁,表现为右上腹痛18例,恶心、呕吐12例,发热15例,体温:37.6-38.6℃,平均体温38.2℃。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8-21.2)×109/l,平均14.6×109/l。
1.2 手术方法本组20例患者采用硬膜外持续阻滞麻醉或静脉复合麻醉。
切开皮肤约5cm,电刀切开皮下脂肪,分离腹直肌前鞘及肌肉,小心提取腹膜并打开进腹[3-4]。
进腹后常规查明胆囊、肝脏、胆总管、胰腺及胃、十二指肠情况,抬高胆囊桥,以纱布向内下推开大网膜等组织,以深细的腹部拉钩协助显露胆囊,如果囊内张力过高提取困难时,可使用7-9号针头抽除部分胆汁。
胆囊结石治疗心得体会书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患者常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作为一位曾经患有胆囊结石并接受治疗的人,我想分享一下我的体验和心得。
我是一位中年女性,平时生活规律,饮食习惯良好,但是在一次体检中发现了胆囊结石。
结石的大小和数量都比较多,医生告诉我如果不进行治疗,可能会有胆绞痛发作和胆囊炎的风险。
面对这个情况,我决定尽快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目前较为常见的胆囊结石治疗方法之一。
在手术前,我首先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血液检验和影像学检查。
这些检查的结果帮助医生了解我的病情和胆囊结石的情况,从而决定最适合我的治疗方案。
手术的前一天我需要顺利完成清液饮食,并且停止进食。
手术当天,我被安排在手术室等候,医生和护士为我做好了准备。
手术室内的气氛非常专业和严肃,但是医生和护士都给予了我足够的安慰和支持,让我感到安心。
手术过程中,我接受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腹壁上的小切口放入腹腔镜和其他手术器械进行操作。
手术过程中,我处于麻醉状态,没有任何疼痛感。
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大约只用了一个小时。
术后,我被转移到恢复室进行观察和护理。
在恢复室,我感到有些恶心和乏力,但是护士给予了我适当的药物和护理,帮助我缓解不适感。
大约两个小时后,我恢复了意识和精力,开始可以进食和行动。
术后的第一天,我需要继续接受医院的观察和护理,以确保没有并发症的发生。
医生给予了我相应的药物,包括止痛药和抗生素,帮助我恢复和预防感染。
同时,护士还向我介绍了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避免胆囊结石再次发生。
术后的第二天,我感到身体明显好转,可以下床走动和洗漱。
医生给予了我出院建议,包括注意休息和饮食。
我按照医嘱坚持服用药物,并且严格遵守了医生关于饮食方面的建议。
几天后,我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通过这次胆囊结石的治疗,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健康和疾病的知识。
首先,身体的健康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各种疾病的发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与分析【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1年5月11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56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胆囊切除术,手术成功率100%;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花费、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2.1 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胆石病学》中对胆结石的诊断标准[2]:(1)典型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表现: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呈持续性,多有右肩背放射性疼痛,压痛、反跳痛阳性,恶心、呕吐,murphy 阳性。
(2)腹部b超或x线显示胆囊内不同程度的结石,胆囊壁增厚,胆囊肿大,结石直径>0.5 cm。
(3)经保守治疗无效。
1.2.2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2)腹部b超或x线显示胆囊结石直径0.05)。
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它的发生与胆汁成分异常、胆道运动功能失调有关,生成的结石阻塞胆囊管,胆汁滞留于胆囊内,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急性炎症,患者多有发热、腹痛等症状[4]。
周围组织炎症粘连范围广,术中易出现失血过多造成休克以及胆囊过度肿大等情况,因此,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曾被列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禁忌证。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步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接受和认可,并在临床广泛开展起来[5]。
手术应注意的是,手术时间宜在3 d内进行,防止3 d后严重的胆囊和周围的组织粘连增加了手术难度[6]。
认真分离肝外胆管,防止胆汁外溢。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体会及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体会及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肝胆外科接治的3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尽早地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在不必要的前提下不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中,16例患者治疗有效,只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高达94.12%;对照组中,14例治疗有效,3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2.35%;除了观察组中的1例和对照组中的3例之外,其余3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结论: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胆囊炎切除手术是可行的治疗方法,尽早地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胆囊全切术,不仅能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还能帮助患者尽早地恢复健康,提高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标签: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临床疗效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治疗中十分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的发展速度较快,并且会让患者疼痛难忍,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地治疗的话,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目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保守治疗,一种是胆囊切除术治疗。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肝胆外科接治的3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的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肝胆外科接治的3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
观察组的17例患者中,女性患者10例,男性患者7例,年龄为23~66岁,平均年龄为(40.01±1.16)岁;对照组的17例患者中,女性患者11例,男性患者6例,年龄为22~65岁,平均年龄为(39.96±1.61)岁;经过本院医生的全面检查后,34例患者均确诊为急性胆囊炎,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尽早地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在不必要的前提下不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
胆囊炎切除术术前、术后处理:在行手术前,了解患者的病史、体征、临床病症,并为患者进行腹部多普勒超声检查、血糖检查、血液检查、心电图检查、以及CT检查,了解患者有无合并病症,减少患者因合并症而影响到胆囊切除术
的手术效果。
在术中,一定要为患者做好心电监护,尤其是老年患者。
一般情况下,应该选择胆管和胆囊管交界处作为手术切除位置,把胆囊管剥离出来,并做标记后,再进行分离结扎,然后剪断胆囊动脉,并切开胆囊壁的浆肌层,把整个胆囊剥离出来,再在距离胆囊管5毫米处进行结扎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都是以统计学软件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χ-±s)来表示,百分率使用%来表示,以P<0.05来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16例患者治疗有效,只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高达94.12%;对照组中,14例治疗有效,3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2.35%;除了观察组中的1例和对照组中的3例之外,其余3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治疗中十分常见的急性疾病,急性胆囊炎具有发病快,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发病时会伴有让患者难以忍受的腹部疼痛,如果急性胆囊炎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目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法为保守治疗和胆囊切除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是包括消炎治疗和止痛治疗,手术治疗是基于消炎治疗和止痛治疗的基础之上再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通常存在胆囊水肿以及周围网膜粘连等临床表现,针对这类患者通常使用顺逆行结合法来进行胆囊切除术。
本次研究,笔者选取近期就诊于本院肝胆外科接治的3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允许之后,将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
对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即消炎治疗、止痛治疗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4.1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除了观察组中的1例和对照组中的3例之外,其余3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对进行胆囊炎患者尽早地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还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治疗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韩建平.并发肝功能损害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2):1989-1990.
[2]杨爱忠.36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227-228.
[3]李建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6):258-259.
[4]何行昌.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8):97.
[5]黄新利.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4,35(15):3303-3304.
[6]李诚财,蔡花.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