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955.50 KB
- 文档页数:26
胆囊结石及胆囊炎的护理常规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护理常规
概念:胆囊结石与胆囊炎常同时存在,胆结石可引起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淤滞、细菌繁殖而导致胆道感染,胆囊炎的反复发作是胆结石形成的重要致病因素和促发因素。
(一)观察要点
1.非手术治疗者应禁食、休息,并积极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2.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术后并发症,如出血、黄疸、胆漏等。
3.“T”型管引流通畅。
(二)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术前禁食水6-8小时。
2.给予低脂饮食,以减少胆汁分泌,胆囊炎、胆结石急性发作时,患者应禁食、休息,并积极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非手术治疗者经处理后,根据病情再决定饮食。
3.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肌注V-K
1
,纠正凝血机能障碍并观察其疗效及有无毒副作用。
4.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出现寒战、高热、腹痛加重、腹痛规模扩大等,应斟酌为化脓性或坏疽性胆囊炎,要实时报告医生,主动进行处置惩罚。
术后护理:
1.患者清醒后给予半卧位,减轻胆肠吻合口张力,还有利于引流。
2.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应观察切口渗液情况,如有黄绿色胆汁样引流物,每小时大于5ml,应怀疑胆漏,应立即与医生联系进行处理同时应观察有无出血征象。
3.术后3日,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如仍高于39℃应查找感染源,给予抗感染治疗。
4.对胆囊造瘘者,应密切观察其引流性质和量并保持通畅。
老年人结石性急性胆囊炎病人的护理摘要】目的讨论老年人结石性急性胆囊炎病人的护理。
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堵塞,观察并记录引流物性质及量的变化。
【关键词】老年人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护理结石性胆囊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高。
60岁以上则属于老年人结石性急性胆囊炎。
老年人对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能力下降和防御能力减弱,增加了手术后发生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机会。
所以老年人胆囊结石病的护理成为现代护理的重要问题。
一、概述(一)病因病理老年人各生命器官功能减弱,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囊的排空速度减慢,使胆汁排空延迟、胆汁淤滞、胆汁粘稠度增高。
同时,老年人胆汁分泌减少以及经常发生的胆管感染,加深了老年人发生胆管系统感染、结石的基础。
(二)临床表现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老年病人的特点;二是老年病人胆石病的特点。
1.腹痛老年人腹痛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因此,易发展为胆囊穿孔、急性梗阻性胆管炎等。
2.发热可有低或中度发热。
3.并发病如胆囊肠道内瘘、胆囊穿孔、急性梗阻性胆管炎等。
4.胆囊结石与其他老年性疾病并存如并发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
而心血管、肺部疾病成为结石病老年人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三)治疗老年人急性期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
因此,老年人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是胆管外科的重要问题。
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有胆囊切除和胆囊造瘘、胆管引流等。
二、护理(一)术前护理[护理措施]1.评估病人疼痛的性质、部位、伴随症状,必要时给予镇痛治疗;评估病人有无躯体移动障碍,协助自理能力缺陷的病人取舒适的卧位,并定时翻身。
2.老年人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疾病史,以往对生活的体验和不正确的就医观念会阻碍病人遵从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以至延误治疗至病情恶化。
因此,应充分掌握病人主要生活经历、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老年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式之一。
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从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基本原则、术前准备工作、术后护理措施以及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在手术前,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术前洗浴等。
术后护理包括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防止感染等。
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围手术期护理需要全面的护理措施和细致的护理工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关键词】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营养支持、康复护理、重要性、基本原则、总结。
1. 引言1.1 概述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特别容易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减弱,更容易患上结石性胆囊炎。
而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方式之一就是手术治疗。
在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
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工作、手术过程中的护理以及术后的护理措施。
这些护理工作的目的是保证老年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并尽可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也是围手术期护理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可以帮助老年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本文将介绍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讨论围手术期护理的基本原则,详细说明术前准备工作、术后护理措施以及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介绍,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护理老年患者,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康复质量。
2. 正文2.1 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围手术期护理是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手术结果和患者的康复情况。
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手术风险: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帮助减少手术风险,包括感染、出血、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
《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的护理查房》一、疾病概述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由于胆囊内结石的存在,引起胆囊管梗阻、胆汁淤积,继发细菌感染而导致胆囊发生急性炎症反应。
患者常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胆囊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胆囊结石形成- 胆汁中的胆固醇、胆色素等成分比例失调,胆汁淤积等因素可促使胆囊结石的形成。
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可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容易析出结晶形成结石。
肥胖、妊娠、糖尿病等因素也会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病风险。
- 例如,一位长期喜爱吃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的患者,由于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逐渐升高,超过了胆汁的溶解能力,最终形成了胆囊结石。
2. 胆囊管梗阻- 胆囊结石在胆囊收缩或移动过程中,可能会嵌顿在胆囊管内,导致胆囊管梗阻。
一旦胆囊管梗阻,胆汁排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可引起胆囊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坏死。
- 比如,一位患者在剧烈运动后,胆囊内的结石发生移位,恰好卡在了胆囊管处,造成了胆囊管梗阻。
随后,患者出现了右上腹疼痛等症状。
3. 细菌感染- 当胆囊管梗阻后,胆囊内的胆汁淤积,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细菌感染进一步加重了胆囊的炎症反应。
- 例如,一位患者本身就有胆囊结石,近期又因为饮食不洁导致肠道细菌感染。
这些细菌通过胆管逆行进入胆囊,引发了急性胆囊炎。
三、临床表现1. 腹痛- 右上腹疼痛是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最主要的症状,疼痛通常为持续性钝痛或绞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
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感隐痛,重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
- 例如,一位患者突然感到右上腹剧烈绞痛,呈持续性发作,疼痛向右肩部放射。
患者坐立不安,大汗淋漓,只能弯腰屈膝以缓解疼痛。
2. 恶心、呕吐- 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