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起源
- 格式:pdf
- 大小:670.42 KB
- 文档页数:2
新加坡医疗保险制度筹资模式一、新加坡医疗保险制度概述(一)新加坡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新加坡的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4年以前,实施的国家医疗保险模式,主要是借鉴的英国医疗保障模式,通过国家税收来筹集医疗保险基金,并为民众提供免费的医疗。
后来,面临着医疗费用上涨带来的经济压力,新加坡政府考虑到福利成本刚性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等诸多因素,于是对福利性的医疗保障制度进行了彻底性的改革。
第二阶段为1984年改革至今,实施的储蓄医疗保险模式。
1984年新加坡在全国推行医疗保健储蓄计划(Medisave),建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强调个人责任为主的储蓄型的医疗保险制度。
该计划以个人和雇主缴费的形式建立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用于支付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医疗费用,不存在社会成员的互助共济。
与之前的免费医疗相比,属于彻底性的革新。
但是完全以个人为主的储蓄医疗保险制度也存在抵御大病风险能力不足等缺点,而后新加坡政府对储蓄医疗保险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新加坡在1990年又实施了对保健储蓄计划进行补充的制度,即健保双全计划(MediShield),健保双全计划具有大病保险的性质。
除此之外,新加坡1993年实施了专门针对贫困人群的医疗基金(Medifund)计划,用于资助那些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贫困人群,属于一种政府救济制度。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障需求,2002年实施了乐龄健保计划(Eldershield)为需要长期照顾的人员尤其是老年人提供基本保障,属于长期护理保险计划。
新加坡政府根据国家的特殊国情,考虑到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利经济效益,创造性地建立了具有特色的储蓄型医疗保障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二)新加坡医疗保险制度体系构成根据上面分析可知,新加坡的医疗保障体系包含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来源于中央公积金的医疗保险制度,一部分是来源于政府补贴的医疗救助制度。
国外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沈阳理⼯⼤学毕业设计(论⽂)题⽬:国外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摘要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社会保险制度中最复杂的⼀项,被称为“世界性难题"。
医疗保险制度改⾰是⼀项复杂的社会系统⼯程,关系改⾰、发展、稳定的⼤局。
由于涉及多⽅利益格局的调整,⼈们对其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问题。
医疗保障制度总的来说有国家医疗保险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商业医疗保险模式和储蓄医疗保险模式四种典型模式,这⼏种模式各有利弊。
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也经历了两个时期——国家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现已初步建⽴起社会统筹和个⼈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
但是,同养⽼、失业保险相⽐,医疗保险制度的改⾰步履为艰,我国⽬前现⾏医疗保险体系尚不能实现全民医保,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改进。
本⽂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沿⾰及发展背景,着眼于我国城镇医疗保险改⾰的现状,总结了国外医疗保险制度运⾏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根据当前的国情提出了完善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启⽰,医疗保障AbstractMedical care insuranc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ocial guarantee system,it is also the complicated item among various insurance systems. So it is called ‘international problem’. The reform of medical care insurance is a complex social systematic project,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reform,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People are paying much more attention to this problem than to others,because it involves the adjustment of multilateral benefits.Looking at the insurance mode worldwide it general has four typical patterns including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mode, social health insurance mode, commercial health insurance mode, and savings insurance mode, each ha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fter experienced two periods of the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and social health insurance, the basic medical care insurance system which combines society’s balance and personal account in cities and towns and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in village in China have just begun. However, it still has a hard and long way to go compared with old-age pension and unemployment insurance.Beginning from the revolution and background of present urban medical care insurance system of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the thesis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edical care insurance reform, and generalizes a series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failure lessons of medical care insurance system from abroad. According to our national situation, the thesis propose a policy to perfect the urban medical care insurance system.Keywords: system of medical care insurance, mode, enlightenment, medical security⽬录摘要.............................................................. I Abstract........................................................... I I 引⾔ (1)1 医疗保险制度概述 (2)1.1 医疗保险制度的概念及内容 (2)1.1.1医疗保险制度的概念 (2)1.1.2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2)1.2 医疗保险制度的理论综述 (3)2 国外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及经验介绍 (5)2.1 国外医疗保险模式特点 (5)2.2.1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医疗保险模式 (5)2.2.2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5)2.2.3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医疗保险模式 (6)2.2.4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储蓄医疗保险模式 (7)2.2 国外医疗保险制度模式的主要问题及改⾰⽅向 (7)2.2.1国外医疗保险的主要问题 (7)2.2.2国外医疗保险的改⾰⽅向 (8)3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现状分析 (10)3.1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及演变 (10)3.1.1城镇职⼯基本医疗保险模式 (10)3.1.2新型农村医疗合作模式 (11)3.2 以辽宁省为例分析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2)3.2.1医疗保险覆盖⾯不全 (12)3.2.2医疗保险费⽤增长过快 (12)3.2.3保险基⾦筹措不公平 (13)3.2.4医药卫⽣配套体制不完善 (14)4 国外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 (15)4.1 医疗保险制度要与经济发展⽔平相适应 (15)4.2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法体系 (15)4.3 完善医疗保险的管理、资⾦筹措制度 (15)4.4 不断扩⼤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 (16)4.5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实现医药分业 (16)结论 (18)致谢 (19)参考⽂献 (20)引⾔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发展⾄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种经济社会制度,为维护⼈们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保障作⽤。
新加坡1984年推出强制性医疗储蓄计划———保健储蓄计划(Medisave)后,由于无法解决民众对于费用昂贵的大病医疗保障需求,1990年7月,又推出健保双全计划(Medishield)。
该计划旨在帮助新加坡公积金会员及其家属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
本文全面介绍健保双全计划,以期对我国有所借鉴。
一、新加坡健保双全计划概述(一)参保资格健保双全计划是一项自愿退出计划。
除非主动选择退出,否则年满16周岁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在其首次缴纳公积金时便自动投保健保双全计划。
从2007年12月1日起,所有新生婴儿如果没有选择退出,将自动参保健保双全计划,其他参保会员在其健保双全生效前须声明自己健康状况(pre-existinghealthconditions)。
对于提供虚假或失实信息,或者在声明其健康状况时隐瞒重要信息的会员,公积金局将拒赔其索赔要求,其健保双全计划也予以取消。
从提出参保申请到健保双全正式生效,其间有两个月的等待期。
在等待期间,索赔不予支付。
如果参保人在等待期间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应及时通知公积金局。
如果未披露,公积金局将拒绝赔付此类索赔。
2013年3月1日起出生的新生婴儿不受等待期的限制。
(二)保险责任健保双全计划适用于患者支付其入住重组医院(restructuredhospitals)B2级病房(每间病房设有6张病床,根据公民收入最高补贴65%的医疗费用)和C级病房(每间病房设8~10张病床,最高补贴80%的医疗费用)时所应付的医疗费用,涵盖住院治疗费用和经批准的特定门诊治疗费用,每保单年度索赔上限为35天。
健保双全计划中保障项目和索赔限额根据医疗技术变化及医疗费用上涨等因素不定期调整。
自2013年3月1日起,健保双全计划进行下列调整:一是提高索赔限额。
为确保健保双全计划能够为巨额医疗费用提供足够的保障,保单年度索偿限额从5万新元增至7万新元。
终生索赔限额从20万新元增至30万新元。
二是将新诊断精神疾病住院治疗纳入保障范围。
新加坡医保管理制度一、历史背景新加坡的医保管理制度可以追溯到1968 年,当时政府设立了全国医疗服务体系(NHCS)来协调和管理医疗保健服务。
这个体系包括医院、卫生中心和社会医疗服务等机构,为全国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费用增加的压力不断增加,新加坡政府逐渐扩大了医保覆盖范围,引入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来提高医保制度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二、主要特点1. 普惠性新加坡的医保制度针对全国各个社会阶层和收入水平的人群,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根据个人和家庭的收入水平,政府提供不同程度的医疗补助和补贴,以确保贫困家庭和老年人等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2. 私有化新加坡的医保制度主要是建立在私人医疗市场的基础上,政府与私人医疗机构合作,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这种私有化的医疗体制鼓励医疗机构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并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3. 独特的医疗保险模式新加坡实行的是强制性医疗储蓄账户(Medisave)制度,每个工作年龄的成年人都需要向这个账户缴纳一定比例的月收入,用于支付医疗费用。
这种模式有效地激励人们妥善管理和使用医疗资源,同时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4. 多元化新加坡的医保制度采取了多元化的方式来提供医疗服务,包括公立医院、私立医院、保险公司和社会医疗服务等机构。
这种多样性的服务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5. 效率性新加坡的医保制度着重于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减少浪费和滥用,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三、运作机制新加坡的医保管理制度主要由政府和私人医疗机构共同管理,政府负责制定政策和规范,保政策和规定来接收患者和实施医疗补偿。
政府还设立了一个独立的卫生保险局(MOH),负责管理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的注册和监督。
四、取得的成就1. 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负担性新加坡的医保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负担性,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新加坡社会保险简介独立42年以来,新加坡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充分的人力资源,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创造了经济崛起的奇迹。
在社会保障方面,新加坡同样有着过人之处,成效斐然。
新加坡并不是福利主义国家,其社会保障体系完全依赖政府经营的公积金。
社会福利主要由家庭和个人而不是政府承担。
尽管政府给国民发放各种花红,但其核心理念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演变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居功至伟。
一、新加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史新加坡过去是一个长期处于英国统治之下的殖民地国家,由于受到宗主国的掠夺式的剥削和压迫因而其居民和生活条件是及其恶劣的,失去工作能力的人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社会存在着严重的危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51年5月两名立法议员倡议的公积金法案正式提交议会讨论。
英国的殖民政府为了稳固其在新加坡的统治,稳定社会秩序,于1953年12月11日通过了公积金法案,1955年7月颁布了《中央公积金法》,成立了中央公积金局,并且指出“中央公积金制度规定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相应的保险金,建成一个中央保险基金。
中央公积金局负责该基金的保值和增值,等到工人退休或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去劳动能力的时候一次性支付给本人或其家庭,以保障其基本的生活。
”从1957年开始,新加坡政府正式实行了公积金制度。
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面对当时新加坡发展的落后现状,新加坡政府把健全和完善中央公积金制度作为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1968年在公积金养老计划推行以后,新加坡政府又推出的公积金购屋计划。
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加坡政府对公积金计划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先后出台了公积金家庭保障计划、保健储蓄计划、健保双全计划、家属保障计划的一系列的措施,实行公积金投资、教育、住宅产业、非住宅产业、最低存款、公积金法令提款等投资及提款办法。
经过40年的调整和改善,这一制度逐渐成为集养老,保健、住房、家庭保障等多种功能为一身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第一章第一章、社会保障理论的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1883 年,(B )政府颁布《疾病社会保险法》,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性医疗保险制度的诞生。
A、中国B、德国C、智利D、日本2、新加坡作为典型的自我积累型国家,它于1955年7月颁布了( A )。
A、《中央公积金法》B、《济贫法》C、《国民保险法》D、《社会保险法》3、一般来说,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A)。
A、国家B、企业C、个人D、社区4、在亚洲,最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 C )。
A、伊拉克B、韩国C、日本D、印度5、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的特点是( A )。
A、社会保障制度与职业相关的单项社会保险项目出台,社会保障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尚未实现B、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作为反危机的工具来使用的C、社会保障项目趋于网络化D、社会保障水平提高6、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的特点是( B )。
A、社会保障制度与职业相关的单项社会保险项目出台,社会保障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尚未实现B、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作为反危机的工具来使用的C、社会保障项目趋于网络化D、社会保障水平提高7、在英国,强制16岁以上、退休金领取年龄以下的所有公民参加国民保险并缴费,为因为失业、疾病、伤残及各种意外事故等风险的发生而失去生活来源的人提供津贴或救济是( C )。
A、《国民卫生保健服务法》B、《国民救济法》C、《国民保险法》D、《国民福利法》8、被誉为“福利国家之窗”的国家是( C )。
A、美国B、英国C、瑞典D、德国9、1948年正式宣布第一个建成福利国家的是:( C )。
A、法国B、德国C、英国D、瑞典10、“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于( C )A、1601年英国《济贫法》B、1834年英国《新济贫法》C、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D、1944年国际劳工大会发表的《费城宣言》11、“从摇篮到坟墓”是形容( B )的社会保障模式。
A、社会保险型模式B、福利型模式C、强制性储蓄型模式D、国家保险型模式12、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理论与政策依据是1942年由贝弗里奇主持起草的研究报告(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