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汽车物流.
- 格式:ppt
- 大小:156.00 KB
- 文档页数:14
一汽大众国际物流模式一、一汽大众与一汽轿车公司供应链结构示意简图及其简要说明:见下页注:1为专业的运输企业或供应商的自由车队将大批量的零部件送到中间仓库2为中间仓库调配货车将小批量零部件运送到备件库及生产线3为陆捷公司、长久集团等整车发运企业将备件及成品车送至全国各地的4S 店国内供应商:分布在全国各地,如长春、哈尔滨、浙江等地国外供应商:分布在世界各地如美国、日本、德国等中间仓库:由大众装配、国际物流等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并管理备件库:即将发往全国各地4S店的各种零部件集中存于此处,由陆捷等公司提供并管理生产线:为一汽大众或一汽轿车的焊装、涂装、分装及总装线每天一汽大众及一汽轿车的生产能顺利进行,就得益于这条供应链的顺畅流通,而要保证此供应链的顺利流通,就需要供应链上的伙伴能够共同分享他们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从而使它们能够协调运作。
更重要的是通过业务外包的资源整合,既节约了运营成本又提高了效率,实现了强强联合达到了共赢的目的。
二、运营模式简介由于本次实习活动只牵涉到大众装配的一汽轿车国产件的仓促与配送业务、国际物流的一汽大众的CKD和国产件的仓促与配送及一汽大众的生产物流,且两家物流单位在国产件业务上基本相同,因此以下将综合介绍而不再分开说明。
本报告主要围绕中间仓库进行展开说明。
(一)订货模式中间仓库的计划员根据生产线的月计划、周计划与日计划(由于备件量小,此处忽略不计),再结合仓库的实际情况及供应商的距离远近编制订货计划(举例见“仓储方式”中例子),然后以电子信息形式发送到各供应商。
其中CKD件由生产线直接向国外供应商订货,经大连港口将装有零部件的集装箱运到国际物流集装箱仓库中心,然后根据生产需要打开集装箱,将各种零部件送至指定的库房(DC或BC)等待配送。
(二)仓储方式接到订货信息后各供应商将零部件送到指定的仓库,由负责此件的保管员负责验收然后入库。
入库又包括实物入库和系统入库:实物入库即将验收合格的件送到指定的货位;系统入库是将该批次件的到货时间、数量等信息录入到电脑中的物料管理系统中去。
一汽大众应用物流系统纪实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目前仅捷达车就有七八十个品种、十七八种颜色,而每辆车都有2000多种零部件需要外购。
从1997年到2000年年末,公司捷达车销售从43947辆一路跃升至94150辆,市场兑现率已高达95—97%。
与这些令人心跳的数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零部件居然基本处于“零库存”状态,而制造这一巨大反差的就是一整套较为完整的物流控制系统。
一个占地9万多平方米、可同时生产三种不同品牌的亚洲最大的整车车间,它的仓库也一定非常壮观吧?可这里没有仓库,只有入口。
一汽大众的零部件送货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电子看板,即公司每月把生产信息用扫描的方式通过电脑网络传递到各供货厂,对方根据这一信息安排自己的生产,然后公司按照生产情况发出供货信息,对方则马上用自备车辆将零部件送到公司各车间的入口处,再由入口处分配到车间的工位上;第二种叫作“准时化(Just-in-time)”,即公司按过车顺序把配货单传送到供货厂,对方也按顺序装货直接把零部件送到工位上,从而取消了中间仓库环节;第三种是批量进货,供货厂每月对于那些不影响大局又没有变化的小零部件分批量地送一到两次。
在一汽公司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在制品是万恶之源”,用以形容大量库存带来的种种弊端。
在生产初期,捷达车的品种比较单一,颜色也只有蓝、白、红三种。
公司的生产全靠大量的库存来保证。
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997年,“物流”的概念进入了公司决策层。
考虑到应用德方的系统不仅要一次性投入1500万美元,每年的咨询和维护费用也需要数百万美元,中方决定自己组织技术人员和外国专家进行物流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
1998年年初,公司开发的物流控制系统获得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
如今,这套用了不足300万元人民币的系统经受住了十几万辆车的考验。
在整车车间,生产线上每辆车的车身上都贴着一张生产指令表,零部件的种类及组装顺序一目了然。
一汽大众入厂物流模式第3章一汽-大众入厂物流现状分析一汽-大众零件供应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口件(CKD件)和国产件。
从国外进口,在德国汉堡港装船,经海运抵达中国大连等地,再经国内公路或铁路运输到达长春,即CKD零件。
主要供应商在一汽-大众公司附近,一部分在东北地区,采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水运,即国产化零件。
3.1总装车间物料供应模式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长春建有两个总装生产厂,分别是一厂和二厂。
总装一厂于1997年8月投产;总装二厂于2004年12月建成并投产。
总装二厂在总装车间的物料供应模式及物流规划思路上都是对一厂的继承、发展和提高。
依据零件来源方式,总装车间物料主要来源于自制件、外协件及CKD件三种。
自制件是指本一汽自己加工、组装的零部件,如车身、发动机等。
外协件是指公司以外生产,通过采购使用的零件。
根据具体的物料看板、交接、结算不同,在一汽-大众又分为JIT供货和看板供货两种方式。
CKD件是主要指在德国生产,通过采购使用的零配件。
总装车间三种不同来源的物料,具体的实物运输方式有所不同。
3.2自制件物流过程如图3.1所示,本厂件运输可以利用悬挂运输和汽车短途运输。
一般来说,如果物料转移仅考虑成本中心,不考虑利润中心,自制件不必考虑企业内部的单据交接,简化了自制件实物流。
一汽-大众三种物料来源如图3.1所示。
(1)悬挂运输。
在一汽-大众,当喷漆车间完成车身喷涂工作,放置到悬挂上,由悬挂经过封闭通道运输到总装车间。
汽车零部件悬挂运输在运输设计上封闭通道能完全杜绝外界环境对于金属零部件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影响,密闭通道保证了零部件不与外部接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货物的缺失等现象。
但悬挂运输的成本较高、投资相对较大;需要规划出响应的空间,并且对于信息系统的依赖大。
(2)短距离运输。
在一汽-大众总装车间,本厂件的发动机和传动器主要采用短距离运输。
在动力总成工段,用户的订单决定工人选取的发动机和传动器型号。
物流一般标准一汽-大众汽车生产管理部适用于一汽-大众汽车供应生产零件和材料的一次配套国供应商Version:Jan.2006目录前言31.原则42.供货方式43.结算依据44.供应商的地理位置45.供货物流方案56.运输要求57.中转仓储要求58.包装要求69.零件需求计划710.要货信息系统811.处罚原则812.技术更改913.工作时间914.联系人915.应急预案916.安全管理917.物流费用报价10附件1 供货信息系统投资与费用11附件2 一汽-大众生产管理部组织机构与物流联系人员12附件3 零件费用定义13前言此《物流一般标准》是根据一汽-大众生产管理部的要求结合在日常工作中实际发生和存在的情况而制定,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在新件定点前明确其物流要求,使预选供应商能够更准确的完成物流费用报价,为今后批量供货时实施物流要求提供基础和保证。
在新零件开始实施时,一汽-大众生产管理部将按照零件定点时所确定的物流标准进一步进行明确和调整。
在日常的供货和操作过程中,所有供应商必须遵照此《物流一般标准》和其它一汽-大众书面提出的具体物流要求,履行供应商与一汽-大众合同所规定的各项义务和责任,杜绝所有不符合现象,从而提高整个物流环节的操作效率和控制能力。
一汽-大众生产管理部拥有本《标准》的最终解释权。
随着一汽-大众的发展和有关法规新要求的提出,一汽-大众将予以更新并与时重新发布。
1.原则1.1.预选供应商必须按一汽-大众的物流要求组织、规划自己的物流过程,并按此完成报价,在一汽-大众的报价单中明确各项物流费用。
1.2.供应商在供货过程中不仅须遵守本《标准》所述物流要求,亦须遵守在本《标准》未着重或未提与的一汽-大众规定的其它方面的物流标准和要求。
1.3.供应商在物流供货过程上对报价、操作方案有任何变化均须获得一汽-大众生产管理部的认可、同意后方可实施,否则将由供应商承担由此引起的后果。
2.供货方式原则上,零件供应到一汽-大众指定地点有三种供货方式:2.1.看板供货(KANBAN):供应商按照一汽-大众以电子看板(或)形式发出的要货需求送货到一汽-大众入口。
一汽大众公司汽车物流业务优化方案研究第三章一汽大众物流现状分析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及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轿车生产企业,是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轿车工业基地。
一汽大众于1991年2月6日正式成立,1997年8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2004年12月7日,一汽大众轿车二厂正式建成投产。
一汽大众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制造当今世界名牌产品—捷达、宝来、高尔夫、开迪、速腾、迈腾、奥迪系列轿车。
一汽大众的建成,使我国轿车工业进入了大规模生产的新时期,一汽大众已成为成熟的A、B、C全系列汽车生产制造基地。
从1991年生产第一批捷达轿车至今,一汽大众公司从一个注册资本只有37.12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发展到现在拥有总资产276亿元人民币的大型汽车企业。
目前,一汽大众公司累计向国家上缴的税金达到400多亿元人民币。
目前,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员工总人数超过9700人。
在欧美市场,汽车成品运输量是每年1300万辆,这是目前的汽车运输饱和数量。
不过由于中国和印度的汽车生产的崛起,汽车产品的运输市场在今后6年内可能略有增长[13]。
经过不断发展,一汽大众现已形成日产1000多辆整车的生产能力,同时实现部分整车、总成及零部件的出口。
3.1公司物流体系结构汽车物流是沟通原料供应商、生产厂商、批发商、零件商、物流公司及最终用户满意的一座桥梁,是集现代运输、仓储、保管、搬运、包装、产品流通及物流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是实现商品从生产到消费各个流通环节的有机结合。
对汽车企业来说,汽车物流主要包括生产计划的制订、采购订单的下放及跟踪、物料清单的维护、供应商的管理、运输管理、进出口、货物的接收、仓储管理、发料及在制品的管理和生产线的物料管理、整车的发运等[14]。
一汽大众是典型的制造型企业,包含了几乎全部的物流过程,采购,生产,销售。
因此对一汽大众物流体系的研究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对其他企业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