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5: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4.04 KB
- 文档页数: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案一、课标要求理解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学习目标1.通过材料分析,运用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知识,能理解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要求和体现。
2.通过教材阅读,结合第一课时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掌握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全面掌握其内涵和基本内容。
3.通过政体对比,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进一步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
三、学习过程活动一: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情境一】【任务一】活动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情境二】材料一:【代表关注、聚焦扶贫】2018年1月30日下午江苏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江苏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50名,其中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张近东在2003年至今,一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15间,张近东共提交了70件提案,涉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为低收入群体发放消费补贴券”、“利用扶贫政策扩大农村信息家电消费”、“实施家电消费接续政策”、“发展现代流通业”等领域。
2018全国两会上“脱贫攻坚”成为今年两会受关注的热点之一。
张近东代表也带去了关于精准扶贫的建议:他建议,政府要加强对贫困县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并将扶贫方式从捐赠扶贫、销售扶贫向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创业扶贫及集体经济增收扶贫等模式转移。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经全国人大表们的审议、投票表决,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国务院机构改革草案等重大决议。
材料二:【政府得令、强力推进】“今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交由扶贫办办理的代表建议252件,其中,主办75件,会同办理156件,参阅21件。
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本框题内容涉及人大和其他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内容较陌生,在教学中要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调查方式等,感悟、体验、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涵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人民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决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务的。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二)进行新课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一组镜头反映了我国国家机构中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人民是如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建国家机关、开展管理国家的各种政治活动的。
1、我国的政体(1)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
也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制度来组建国家政权机关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专家点评、名词点击”材料,同时思考:国家机构一般由哪些国家机关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国家机构一般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组成。
不同国家在具体设置上有所不同。
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并同其他国家机关共同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人民当家作主”,探究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和中国优势的民主形式,使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制度安排上,显现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实践中。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本质要求。
第五课围绕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在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内容。
主要探究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明确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道理,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学习目标】一、教学目标:1、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表现。
2、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3、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坚持党的领导具有内在一致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
科学精神:明确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理解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其原因,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
法治意识:遵守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公共参与:自觉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参与人大及其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其优越性2、教学难点: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其优越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导课活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了解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以及和人民的关系,也知道了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来看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制度呢?二、讲授新课(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从上一节的知识我们知道了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也就是人民代表大会是一个国家机关。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25: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
二、重点难点: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民主集中制原则三、教学方法:研讨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导入老师: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学生: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并由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老师:简言之,人民是通过人大行使国家权力的。
那么,人大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处于什么地位?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学生:人大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中,全国人大居于最高地位。
学生:人大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老师:那么,同学们知道人大是如何决定全国和地方重大事务的吗?其他国家机关为什么要由人大产生并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课件展示板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讲授新课(多媒体展示几位国家领导图片)思考:他们都是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的领导人,那么你知道我国中央有哪些国家机关吗?(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反映我国部分国家机关活动情况的图片和材料。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9、60页“专家点评、名词点击”材料,同时思考:全国人大是什么机关?(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最高行政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国家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审判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军事机关).教师我国的国家机关按类别分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
2、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人民代表大会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同学们知道,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那么,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的呢?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重点讲析第一框人民怎样当家作主第二框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1、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宣称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职权: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立法权:制定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备案。
决定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依法决定国家和本行政区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任免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政体及其与国体的关系;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的内涵及其体现;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基本内容及地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在思考探究中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培养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教学背景分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中国社会实际建立的根本政治制度。
这一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从学生了解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角度,本框既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从学生的实际看,由于学生普遍对我国的历史和国情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刻,又缺乏现实的体验,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同时学生对媒体报道的某些西方国家议会民主制度,容易只看现象,不究其本质,学生在对比中西方政治制度时容易产生模糊认识。
所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式及手段】教学方式:以情境设置、问题探究、师生互动、讲述法为主。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探究导入)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它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问题探究)同学们请想一想:1.人民代表大会所决定的事情,是否由自己直接去办?2.在我国,除了人民代表大会这个权力机关之外,还有哪些重要的国家机关?我国的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是什么关系?3.什么是国家机构?我国的国家机构由哪些国家机关组成?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内容,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
四、教学设计《政治生活》第五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内容标准】课程标准内容目标: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和树立公民意识,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贡献。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难点】民主集中制原则。
【教学设计思路】以时政热点切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关注时政,关心国事的公民意识。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多方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学以致用地分析理解社会政治现象,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感,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
并在学习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教学活动过程】课前准备:1.时政社团搜集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信息资料2.学习小组结合历史知识,查阅西方议会制政体的特点。
课堂活动:导入新课:每年3月,中国北京都格外吸引各国政要和媒体的目光,为世界所瞩目的就是“两会”,两会是什么?(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将在第六课详细学习,而第五课第一框我们已经掌握了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有关知识,今天要进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学习,我们将走近这种制度,了解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为什么坚持这种制度?以及在风云变幻的今天,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活动一:关心国事明晰知识【时政社团播报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信息资料】(设计意图:发挥时政社团作用,调动学生对政治生活的兴趣,。
借助他们提供的资料,首先以预习检测的方式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原则、含义和基本内容等基础知识,然后设计两个探究,对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政体这一概念作进一步探究。
根本政治制度知识目标1.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懂得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
2.知道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
能力目标能够从具体的政治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根本政治制度对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热爱,支持人大代表的工作,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难点1.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
2.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要求。
教师准备:制作相关情境幻灯片。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了解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新课导入2018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两会。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什么叫两会?两会主要做什么?要想了解这些知识,就要学习我国的政治制度。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知识吧!二、讲授新课(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视频播放:十三届全国人一次会议召开2018年3月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的议案。
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选举和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思考:从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中,你能发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些内容?学生结合课本回答。
师总结。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基本内容(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属于《政治生活》第五课第二框题内容,第一框题讲述了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这一框题则是讲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制度保证,是对上一框题的深化,通过本课学习,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确定一下三维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①知道我国的政体及其基本内容②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理解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⑵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或网上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资料用于学习。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3.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难点:民主集中制原则——概念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二、教法与学法1.教法:①情景教学法②探究式教学法2.学法:探究学习三、过程分析(一)导入新课一、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视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大代表及国家领导人共赴人民大会堂思考:⑴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什么机关?你还知道哪些国家机关?⑵你知道这些国家机关之间是什么关系吗?设计意图:利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进入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过渡: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涉及到了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即——政体,比如,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那么我国的政体是什么呢?(二)开始新课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组织和活动的特点——民主集中制原则阅读教材,自主探究:探究一:图片:少数民族人大代表步入人民大会堂,参加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
资料:按照“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应占代表总名额的12%左右”的规定,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应选少数民族代表360名左右问题:1、人大代表如何产生,有什么作用?人民为什么有权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2、国家关于少数民族代表名额的规定有什么意义?通过这一探究活动1、回顾旧知,理清人民与人大代表,权力机关的关系。
高中政治教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高中政治教案:第五课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一、教材分析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且有制度和法律的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的权利有了制度的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四、学情分析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接触的较多一些,而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接触相对较少,有些学生对它认识很少,这样在教学中就有了一定的难度,需要对基础知识逐个分析以达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和全面了解,以便解释生活中政治现象。
五、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六、课前准备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2、导学案的编写与印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导入新课,展示目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人民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决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务的。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一组镜头反映了我国国家机构中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人民是如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建国家机关、开展管理国家的各种政治活动的。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国体与政体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决定因素及其基本内容;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及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问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导演”的角色,给予学生指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角色体验法。
即通过情景扮演,满足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需求,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②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努力的观念。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适合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难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今天和同学们一起探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即:这项制度主要就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活动来体现的。
新闻图片联播:联播中国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相关新闻图片。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胜利召开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关注。
教师通过这些图片导入新课,使学生初步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新课教学1、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多媒体展示我国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简表,让学生宏观了解我国国家机关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请学生自己概括。
多媒体展示图片及我国宪法和法律对法院、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规定。
师:探究讨论:对“一府两院”关系的上述规定有什么意义?生:保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师:这里,我们所研究的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及它们是如何行使各自权力的问题,这就是政权组织形式问题,即政体问题。
2、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政体)师:请学生阅读教材。
1、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政体及其与国体的关系。
2、结合实际理解民主集中制的主要表现。
3、明确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
4、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坚持我国政治制度的自觉性。
『知识梳理』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1.政体的含义: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
2.我国的政体是什么?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①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②具体表现:二、人民代表大会的优势1、决定因素: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__;②人民通过__________选出代表,组成各级__________作为国家__________;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__________,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④实行__________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①保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动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保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维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4、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定___________,要完善和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②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须保证和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须全面___________,必须坚持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