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共41页
- 格式:ppt
- 大小:3.70 MB
- 文档页数:41
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Surgical Treatment of CongenitalHeart Diseases目录概述:心脏的解剖与生理一、动脉导管未闭 PDA二、肺动脉口狭窄 PS三、房间隔缺损 ASD四、室间隔缺损 VSD五、主动脉缩窄 COA六、主动脉窦动脉瘤破裂 RSA七、法洛四联症 TOF心脏的解剖Heart is in themiddle mediastinumPicture fromCardiac Surgery in the Adult3rd EditionBy Lawrence H. Cohn心脏的解剖Surfaces and margins of the heartPicture from Cardiac Surgery in the Adult3rd EditionBy Lawrence H. Cohn心脏的解剖Picture from Cardiac Surgery in the Adult,3rd Edition By Lawrence H. Cohn心脏的解剖Physiology of the heart一、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胚胎学动脉导管是胎儿期连接降主动脉峡部与左肺动脉之间的生理性血流通道,出生后肺动脉阻力下降,前列腺素E1和E2减少、血氧分压增高,85%婴儿在生后2月内导管闭合为动脉韧带,愈期不闭即成为PDA。
病理生理•出生后主动脉压升高,肺动脉压降低,PDA使主动脉血持续流向肺动脉,形成左→右分流。
分流量大小与导管粗细及主-肺动脉的压差有关。
•左→右分流增加肺血流量,既使左心容量负荷增加,左室肥大甚至心衰;又使肺小动脉反应性痉挛,长期痉挛导致肺小动脉管壁增厚和纤维化,右心阻力加重和右室肥大。
•随着肺阻力进行性增高,肺动脉压接近或超过主动脉压时,出现双向或逆向分流,病人出现发绀,称艾森门格Eisemanger’s 综合征,终致右心衰而死亡。
先天性心脏病咨询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出现畸形或发育不良,从而导致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一类心血管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也是生命威胁性最高的心脏病之一。
对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而言,及时发现、诊断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1. 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对于轻度症状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包括心脏糖苷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以改善症状和减轻负荷。
(2)手术治疗:对于一些需要立即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改善患者的病情。
(3)介入治疗:此外,对于一些较轻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来矫正,避免手术风险和创伤。
(4)心脏移植:对那些必须要进行心脏移植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这是一个最后的选择。
随着技术的发展,心脏移植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已成为治疗重度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手段。
2. 手术后注意事项(1)保持休息:手术后需要保持适当的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活动。
(2)定期检查:手术后需要及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3)药物治疗:手术后需要继续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
(4)保持心理状态稳定:手术后需要注意情绪调节,保持心理状态稳定,减轻焦虑和压力。
二、先天性心脏病的注意事项1. 定期复查先天性心脏病可能会引起多个并发症和合并症,因此需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2. 避免感染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免疫力相对较弱,更容易感染,因此需要注意避免近距离接触病人和接触有感染风险的环境。
3. 饮食注意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进食高盐、高糖、高脂肪等食物。
4. 注意舒适度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舒适度,避免受到寒冷、高温等不良环境的影响,同时注意保暖和湿度控制。
先天性心臟病及其物理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種類繁多.下列依是否發生發紺/缺損型態及血液動力學做分類.下廖以是否發生發紺現象列出先天性心臟病的種類:(一)非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Noncyanotic CHD)1.心室中隔缺損(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心室中隔缺損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約占25-30%左右。
心室中隔有一個孔洞,左心室的血液經心室中隔缺損流向右心室,也就是動脈血流向靜脈血。
分流的程度由缺損的大小及肺血管阻力決定。
典型症狀是可聽到心雜音,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 ,左右心室肥大, 容易呼吸急促,患者易感染肺炎,生長遲緩,且較早發生左心或右心衰竭1.缺損在肺動脈下方2.缺損位在心室上脊(crista supraventricularis)之下,此類最多3.缺損位在右心室入口處,及三間瓣隔葉(septal leaflet)之下4.缺損位於心室中隔之肌肉部分,靠近右心室尖處1.對於小的心室中隔缺損,有30-50% 的病人在一歲前會自動關閉。
至於中等程度或嚴重程度則較不易自動關閉。
2.絕大部分的病人是無症狀的。
3.發生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機率小於2%,且較常見於成人,兒童則少見。
發生的機率與心室中隔缺損大小無關。
4.心室中隔缺損大的病童易得上呼吸道感染及鬱血性心衰竭。
5.若大的心室中隔缺損未開刀矯正,常發生肺動脈高血壓。
2. 心房中隔缺損(Atrial septal defect,ASD)左心房含動脈血,壓力較高,血液由心房中隔的缺孔流向右心房,不會有發紺的現象;大部分是無症狀的,很少引起心衰竭,年紀大的病童偶有運動不耐受性。
於左胸骨中、上緣可聽到心縮期雜音,且第二心音有較大的分裂(widely splitted)。
1.位於原孔,在中隔較低處2.位於中隔中央在卵圓窗部分3.位於中隔較高處,靠近上靜脈開口處位於中隔中央在卵圓窗部分缺損的預後較好,可以在5歲以後開刀治療,但是中隔較低處缺損的預後較不好,最好在2至5歲間開刀修補心房中隔缺損3.開放性動脈導管(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正常的嬰兒,動脈導管(ductus arteriosus)在出生後數天內就失去作用,在3至4週前就關閉,假如動脈導管不關閉,常因導管缺乏內皮層及中央肌肉層,因此主動脈的血流就流向肺動脈,這樣不會有發紺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