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

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

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
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

冷战中的对峙

我说课的题目是《冷战中的对峙》,它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的第14课。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在这一课中,主要介绍了二战后美苏的对峙,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的三个阶段。通过学习,使学生增强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对于学习下一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起着铺垫作用,因此,教好本课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冷战政策的含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使学生能够简述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美国陷入越战泥潭,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②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冷战对峙局面的理解。

在教师与同学的协作下,学会用表格的形式总结美苏争霸的史实。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认识美苏争霸攻守转换与其具体国情有关,训练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通过讲述美苏争霸中双方战略态势及政策的演变,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既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更由本国的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制约;同时还应意识到大国的对外政策既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国际局势,还会对其本国实力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2、难点:如何理解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的决定性因素。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多的课改熏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初三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归纳和表述能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能主动获取基础的历史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进一步得到升华。

三、教法和学法

(一)教学法:讲述法与导学法相结合。

(二)学法:通过讨论法、探究法和表演等,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不断思考与讨论、分析和归纳,获取基础的历史知识,既增强了创新意识,又提高了创新能力,也增强了民族忧患意识。

(三)制定教学法的依据

1、实践依据:根据本课的教情和学情,只有处理好“教”与“学”的互动关系,才能将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2、理论依据:导学法、讲述法加上学生积极参与的讨论法、探究法和表演,是以学生合作学习为基础,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全体学生交流,创造了让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自己学,合作参与,张扬个性,符合当今课改的方向和理念。

四、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以合作探究、创设历史情境、体验历史发展变化为主要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探究和感悟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独立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丰富和健全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所以本课教学设计紧扣教学目标,把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变为探究和体验历史发展、描述和感悟历史变化,增强历史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一)导入:导入本课时,采取了如下形式:①引导学生回顾二战中美、苏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情况,如:1944年6月,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西线配合苏军对德作战;1945年4月双方在易北河会师。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②悬挂《二战形势图》,指出二战快结束时,西方国家、苏联控制的领土。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③引用英国人的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复习导入,悬挂《二战形势图》,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了美苏双方根据实力已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对峙的局面。引用英国人的外交名言,使学生认识到: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为了各自的利益,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达标程序

1、出示文字资料:材料1: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工业生产量占2/3,外贸出口额占1/3,黄金储备占3/4。材料2:1945年,美国军队总人数达到1200多万,国防预算超过800亿美元,美国陆军规模小于苏联,但其海、空军力量天下第一。美国军队驻扎在50多个国家,在海外建立了400多个军事基地,还垄断着原子弹。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与探究:①材料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②什么是冷战政策?③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而没有采取直接军事行动?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本组问题从文字资料入手,锻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了冷战政策的含义以及冷战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这样既为学生突破了教学重点“冷战政策”的含义,又为突破另一教学重点“冷战政策的表现”打下了基础。

2、请一位同学扮演杜鲁门在国会中发表演说的历史场景,教师以美联社记者的角色对杜鲁门进行采访,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①我们将如何实施冷战政策,有什么具体的表现(措施)吗?②苏联会不会也采取措施?”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再现历史情境中,学生积极参与,踊跃报名充当角色,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既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增强了学生搜集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学生的表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也理解和掌握了冷战政策的表现,从而突出了重点。

问题②的提出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习下一目美苏争霸起着铺垫作用。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与探究:“①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是什么?②美苏争霸有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③美苏争霸攻守转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本组问题由浅到难,循序渐进,环环紧扣,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了美苏争霸攻守转换的决定性因素,这样也就突破了难点。

(三)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经济实力的增强是美、苏推行霸权主义的基础,但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和平的环境。故而,激烈的军备竞赛、疯狂的扩张活动必然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遭爱好和平人士的唾弃。

(四)板书

1、冷战政策的含义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一、冷战政策2、美国的冷战政策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北约”组织

3、两极格局的形成

1、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美攻苏守

二、美苏争霸2、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苏攻美守

3、20世纪80年代:双方实现有限的缓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16课《冷战》 说课讲稿

第16课《冷战》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第五单元主要内容是世界现代史,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而社会主义的苏联是这一时期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国家,美苏两国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峙局面。二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调整统治政策,逐步实现经济复苏,并出现了新的变化。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也遇到不少挫折,改革遭到失败。与此同时,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围绕上述内容本单元共安排了《冷战》、《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四课教学。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世界现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了解世界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总趋势;能够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论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增强国际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树立热爱和平的观念和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志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本课教学承载着实现上述内容和目标的任务,为此,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准备、板书设计等全方面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部编版)要求:“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冷战》是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的第1课。本课主要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推行冷战政策。冷战开始后,出现了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斗争。本课包括“冷战的发生”、“德国的分裂”和“北约与华约对峙”三部分内容。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为什么美国和苏联从战时的盟友转变为战后的敌手,冷战对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 (二)教学目标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新人教版

2019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互有攻守的美苏争霸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二战中美国与苏联的国家关系怎样?(他们联合打击轴心国法西斯集团。如:1942年发起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配合苏军对德作战,结束欧洲战事;其间举行了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确定了对法西斯作战的统一步调;1945年与中国等亚洲国家共同对日作战,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2.教师根据地图和资料导入:二战快结束时,西方国家和苏联分别控制了原来被轴心国占领 的领土。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正如英国的一句外

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苏外交战略的相互遏制,他们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美国为什么要采取“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本质是什么? 2.“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各有什么表现?苏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西方国家的“冷战”? 3.“冷战”政策开始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 4.美苏争霸怎样开始? 5.美苏争霸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表现有什么特点?相应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6.本课哪些地方涉及了中国历史?当时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7.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课件演示相关图表,辅导学生阅读和解答,教师讲评,分层解析、归纳概括) 冷战政策 1.美国为什么要采取“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本质是什么? A.原因:①美国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③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④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B.本质:“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2.“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各有什么表现?(课件展示表格,学生“接龙”回答)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教案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6课冷战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美国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对杜鲁门主义本质的认识和德国分裂的实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46年3月5日,在杜鲁门陪同下,丘吉尔到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了反苏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丘吉尔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 富尔顿演说后不到10天,斯大林发表谈话,严厉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什么是冷战?冷战表现在哪些方面?冷战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冷战的发生

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冷战的内涵和美苏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归纳总结:(1)冷战的内涵: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主要原因: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2 阅读教材,说说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影响与实质。 材料一: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宣称:“美国的政府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二:美国著名评论家李普曼在谈到杜鲁门主义的真实目的时指出:“我们选择希腊和土耳其不是因为它们特别需要援助,也不是因为它们是民主的光辉典范,而是因为它们是通向黑海和苏联的心脏的战略大门。” (1)材料一“自由国家人民”“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分别指的是什么?材料一反映了杜鲁门怎样的主张? 提示:“自由国家人民”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少数武装分子”是指这些国家国内的进步力量。“外来压力”是指苏联。反映了美国政府支持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阻止革命力量发展,遏制苏联对“自由国家”的控制。这个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你认为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宣言书,其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称霸世界)。 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归纳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与实质。 3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说说马歇尔计划的内容、目的(本质)与评价。 设问:漫画反映了什么事件?美帝国主义的“援助”真正目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一事件? 提示:漫画讽刺了马歇尔计划。目的是以援助西欧复兴经济为名,达到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欧洲)的目的。看法:美国加强了对西欧各国的控制;帮助西欧各国度过了困难;防止了欧洲革命爆发,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上元中学俞学文 一、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历史资料和历史图片,了解冷战政策的表现及影响; 2.通过了解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典型历史事件,理解美素争霸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3.通过对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学习,认识到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世界历史价值观。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美国冷战局面的形成 2.难点: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阅读1945年美国驻苏参赞凯南的语录,通过设问,引出“冷战”,导入新课 2.新课: (1)什么是“冷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找出冷战政策的含义; (2)为什么要“冷战”?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出冷战局面出现的原因; (3)冷战局面如何形成?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找出冷战政策的三个表现。 教师点拨: ①通过观看《杜鲁门主义的提出》视频片段,知道杜鲁门主义是怎么出台的?其实质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②通过阅读材料和历史漫画,理解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③通过示意图和材料的展示,让学生知道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了解两极格局的形成。 (4)美苏争霸: ①概述美苏争霸的起止时间; ②通过表格的展示,让学生知道美苏争霸的大致过程。 (5)深度探究: ①设问:美苏为什么要展开“冷战”而非直接军事冲突?那么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苏联占领阿富汗等史实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两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得出美苏冷战的影响; ②学以致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发展壮大,我们应该给世界带来什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建立在充分理解美苏冷战的原因和影响的基础上,如何正确地看待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6)小结本课:通过“年代尺”示意图,小结本课知识点,帮助学生梳理考点,完善课堂笔记。 (7)巩固练习:当堂完成导学案上的《巩固练习》部分。 上课时间:2013年12月24日

说课·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说课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从教材的空间角度讲,,教材主要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以及对世界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学习本课,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二战后世界国际关系的发展走向,而且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形成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高尚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高考的时间角度讲,本课在高考中占有重要位置。自07年来,全国共考过23道选择题,2到简答题。山东无命题。具体题目是2.(2012·全国大纲卷·23)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A.第一次柏林危机 B.两个德国分立 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 【解析】考查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影响。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签订了《巴黎协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西欧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政府曾照会23个欧洲国家和美国政府,要求他们不要批准《巴黎协定》,并建议召开欧洲集体安全会议,讨论“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再起”等问题,并缔结《欧洲集体安全条约》,但遭西方国家的拒绝。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综上,高考题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才是硬道理。 接下来,根据刚才时空角度的教材分析,从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理解“冷战”的概念,分析“冷战”形成的原因。⑵了解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⑶理解“冷战”和“热战”的关系。 ⑷认识“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能力与方法 ⑴分析“冷战”的原因,探究“冷战”和两极格局之间的关系。学会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⑵辨证地看待“冷战”对世界和平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冲突而形成的遏制和对抗不符合世界发展的需要,只有和平合作才能实现国家间的共赢。接下来,说重难点(三)教学重点: “冷战”兴起的原因;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四)教学难点: “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二、教材分析完了,再分析一下学情由于在中考中,历史为非考试科目,初中生对历史课普遍不重视,因此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学科素养较低。而目前,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以专题形式进行,内容比较抽象,这种体系只有在对总体历史有相当了解的前提下才具有合理性,因此要达到教学目标还有一定难度。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我非常重视学法指导,从课本基础知识入手,先帮助学生建立通史观,再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帮助其把握专题史的内容。 三、针对教材和学情,说一说教法和学法教法上 1、在重点落实上采用: ①分析归纳法:通过对史料的引导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②自主探究法:通过学生对教材的自主把握,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在难点突破上采用: 问题引导、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法。学法上 课前:通读教材,了解的历史概况。课上:剖析教材,结合问题,自主思考,构建。课下:画出本课结构脉络,进行宏观把握;同时填充具体内容,进行微观处理。 四、下面,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人教版历史九下《冷战中的对峙》word教案

人教版历史九下《冷战中的对峙》word教案 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互有攻守的美苏争霸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二战中美国与苏联的国家关系如何样?(他们联合打击轴心国法西斯集团。如:1942年发起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创欧洲第二战场,配合苏军对德作战,终止欧洲战事;其间举行了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确定了对法西斯作战的统一步调;1945年与中国等亚洲国家共同对日作战,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2.教师依照地图和资料导入:二战快终止时,西方国家和苏联分别操纵了原先被轴心国占据的领土。战后,双方依照实力确立了势力范畴,形成美苏相持的局面。正如英国的一句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终止后,由于意识形状的不同和美苏外交战略的相互遏制,他们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究、交流、讨论、练习。) 1.美国什么缘故要采取“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本质是什么? 2.“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各有什么表现?苏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西方国家的“冷战”? 3.“冷战”政策开始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 4.美苏争霸如何样开始? 5.美苏争霸能够划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表现有什么特点?相应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6.本课哪些地点涉及了中国历史?当时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7.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课件演示相关图表,辅导学生阅读和解答,教师讲评,分层解析、归纳概括) 冷战政策 1.美国什么缘故要采取“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本质是什么? A.缘故:①美国大发战争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大增;②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③然而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④二战刚刚终止,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B.本质:“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3.苏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西方国家的“冷战”?(先后建立“经互会”和“华约”) 4.“冷战”政策开始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 A.“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 出台 B.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成立 美苏争霸 1.美苏争霸如何样开始?(苏联的赫鲁晓夫对外开始争取取得与美国平等的国际地位,妄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2.美苏争霸能够划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表现有什么特点?相应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3.本课哪些地点涉及了中国历史?当时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50年代的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理想军与朝鲜人民进行了英勇斗争,战争以美国的失败告终。60~7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中国大力援助越南人民战胜了美国。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1月1日,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如时刻许可,练习巩固 1.苏联1979年占据阿富汗的目的中,不包括(C) A.与美国争夺霸权 B.打击反对阿富汗政府的游击队 C.与中国改善关系 D.扩大自己的势力范畴 2.以下两位同学中,谁说得对?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学习目标: 1.记住“冷战政策”的内容及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表现。 2.理解“冷战政策”的目的、本质、影响。 3.了解“美苏争霸”的史实及霸权主义的危害。 学习过程: 1.阅读“冷战政策”,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冷战政策”?“冷战”的背景是什么? (2)“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开始于何时?“冷战”在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分别是什么? (3)面对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冷战政策”,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对世界局势造成了什么影响? 2.阅读“美苏争霸”,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美苏争霸”开始于何时? (2)在下列不同的阶段,“美苏争霸”各有什么特点? ①五六十年代: ②七十年代: ③八十年代: ④九十年代: 3讨论: (1)“冷战”的目的有哪些?由此可看出“冷战”的实质是什么? (2)“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3)“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强化练习: 1.列举不同时期对立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一战前: 一战时: 二战: 二战后:

2.“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组织的建立 3.把“冷战”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 4.二战后,美苏从盟友走向对抗,其根源是() A.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B.二战消灭法西斯总目标的实现 C.为互相抢夺彼此的势力范围和控制区域 D.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5.20世纪60年代,美苏争霸最典型的事件是() A.美国侵鲜战争 B.美国侵略越南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 D.苏联入侵阿富汗 6.右图漫画描绘的世界格局是() A.美苏“冷战” B.美苏争霸 C.美苏和平竞赛 D.美苏和平相处 7.材料一1947年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到1952年,美国共拨款130多亿美元帮助西欧和土耳其渡过了难关。 材料二《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对于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该计划的提出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一个什么组织?该组织成立的目的是什么?操纵者是谁? (3)为了与美国对抗,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 8.“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斯大林(1)材料中的“战时”、“共同敌人”、“同盟”分别指的是什么? (2)战后的历史验证了斯大林的话,请举出一例战后苏联与战时盟友相互敌对的史实。 (3)你能说说“使同盟分裂”的“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都有哪些吗? (4)标志着“同盟分裂”的事件是什么?发生在何时?

《冷战中的对峙》教案完美版

《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一、课程标准 1.以“冷战”的形成和结束为线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格局的变化。 2.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分析雅尔塔协定的有关内容和具体事件,理解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 (2)阅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版图,说明“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是东西方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2、过程与方法 收集课内课外资料,列举美苏争霸与“冷战”的种种表现,解释“冷战”的含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从多种角度看待、分析某个历史事件。 三、教材结构分析 二战后,从资本主义世界看,德意日三国被打败,英法被削弱,只有美国实力大增,概而言之,资本主义力量相对减弱;从社会主义阵营看,亚欧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当“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相继建立之时,东西方对峙局面形成。战后初期,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是美苏两国的主要矛盾。 美国凭借急剧膨胀的实力欲称霸世界,并对苏联展开了“冷战”。随着苏联霸权主义的膨胀,逐渐成为能够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军事强国。在这种情况下,美苏争霸日益加剧。这一时期,国家利益的争夺成为美苏争霸的焦点。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争霸的极端体现。 由于种种原因,双方虽未公开发生过直接的、大规模的“热战”,但间接的“热战”和各种形式的“冷战”却持续了近四十年。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应放在分析两极格局的形成及演变,使学生认识到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的危害。难点是分析战后新格局形成及演变的深刻的历史背 五、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为主,对一些难解的问题加以讲解。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展开探究。 六、教学过程 利用教材上的地图,首先在地图上指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地理位置,然后简要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消长,帮助学生树立起二战后国际形势的整体印象,由此导入新课 回顾二战中美、苏联合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情况,如:1944年6月,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在西线配合苏军对德作战,在打击法西斯的同时,美国、苏联的实力得到了加强,纷纷确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战后,双方根据实力确立了势力范围,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引用英国人的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 一、“冷战”政策 阅读书本84页英国首相的演说,提出以下问题。 战后,美国为什么要推行“冷战”政策? 结合课文,说说杜鲁门演说的核心内容。杜鲁门政府上台后,改变以往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政策,认为强大的苏联是美国建立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强调要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1947

部编版九下历史第16课 冷战教案

部编版九下历史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6课冷战 1.掌握冷战的定义以及冷战的原因。 2.知道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影响,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3.知道德国分裂,基本形成欧洲冷战对峙局面。 4.分析冷战的影响,启发学生感受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

如何认识冷战的原因和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创设情境法、知识结构法、列举归纳法、对比分析法。1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第一个“战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个战争指的是“冷战”。什么是冷战?1946年1月20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在国会发表演说,他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成是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大敌人,提出“对付这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进行渗透。……我为这种渗透取个新名词,叫作‘冷战’”。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1.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__美、苏__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__对峙__与__竞争__状态。 2.二战后,__美国__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3.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__社会制度__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4.1947年3月,美国总统__杜鲁门__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

冷战中的对峙教学设计方案样本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学设计方案) 本课介绍了二战后美苏的对峙, 其中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是重点。二战结束后, 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不同, 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美国经过二战, 实力大增, 妄图称霸世界。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成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组成了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 至此, 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 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 双方互有攻守。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 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针对本课内容及特点, 采取探究式教学方式, 由教师设计探究问题, 学生对过小组讨论, 互相合作得出结论, 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讲解。经过本课学习, 认识到美苏争霸会结世界和平带来严重的威胁,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和平意识。 知识目标 1.了解”冷战”政策, 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 2.掌握”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3.学生还应掌握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 20世纪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陷入侵越的泥潭,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能力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 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 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 2.经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二战后, 美苏从盟友关系转变为敌对关系, 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形成, 双方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对峙。美国、苏联两国的争霸, 不但影响了世界和平, 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 2.经过对本课的学习, 注意对学生进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美苏在争霸的过程中互有攻守, 两国的国力和彼此关系的变化, 影响到双方争霸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特点。 教学重点 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 美苏争霸经历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 讲稿: 教学过程 [导入语示例一] 同学们, 我们平常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冷战”, 关于这个词的来历, 与一个人有关, 她就是二战中领导英国人民抗击法西斯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1946年3月应美国总统杜鲁门之邀, 在美国小城富尔顿发表的演说中的一段话。这次演说很快被称为”铁幕演说”。”铁幕演说”成为即将开始的美苏冷战的信号。那么, 什么是冷战, 它是如何开始的? 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经过这一课的学习, 我们会解决这些问题的。 [板书]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一段内容, 回答二战后的世界形势和”冷战”政策的含义。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冷战”政策,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 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2、通过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归纳历史事物的 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 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难点: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 三、课前预习 填空题: 1.二战后,美国带领,对苏联等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 2.1947年,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干涉、加紧控制其它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3.20世纪50年代,担任苏联领导人后,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五六十年代,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 4.1979年12月,出兵占领了阿富汗。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二战中美国与苏联的国家关系怎样?(他们联合打击轴心国法西斯集团。如:1942年发起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配合苏军对德作战,结束欧洲战事;其间举行了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确定了对法西斯作战的统一步调;1945年与中国等亚洲国家共同对日作战,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美国为什么要采取“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本质是什么?

九下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课题: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着重介绍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情况。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美国针对苏联展开冷战,最终形成两极争霸的格局。美苏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的和平,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所以本课的历史在世界现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课程标准 知道杜鲁门主义、“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冷战政策及其表现,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古巴导弹危机等。 能力目标:通过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和运用能力。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 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美苏两国的争霸,认识到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到世界的局势,对学生进行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反对霸权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两极格局形成、结束的标志。 难点:美苏争霸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 美国国旗苏联国旗 教师:这是哪两个国家的国旗? 学生:美国和苏联的。

教师:在二战中美国和苏联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1942年,随着《联合国家宣言》的颁布,两国确立了盟友的关系,并肩作战,为打败法西斯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展示: 美苏领导人在雅尔塔会议中美苏会师 二战中美、苏士兵亲切拥抱二战时美苏士兵合影 教师:二战结束了,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大国的关系由战时的紧密合作变成了战后的拔刀相向,这道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设计意图:利用两国国旗导入,较为自然。通过二战中的一些图片让学生了解到两国的关系,然后进行一下转折,给学生设一个悬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一个新战场的开启 展示:美国二战后经济占世界的比重

《冷战》说课稿

创设情境,适时追问,培养能力 ——《冷战》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就执教的《冷战》一课进行说课,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生本理念、课后反思五方面说课。 一、说教材 《冷战》一课主要介绍二战后国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美苏关系。课标上对这一课做了这样的说明:学习本课,学生要知道杜鲁门主义、“北约”“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九年级学生对世界历史有初步的了解,储备一定的中外历史知识,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对感性的事物容易理解,但是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有限,所以依据这些我确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冷战政策及其具体表现,理解冷战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和导学案进行自学,通过对美苏关系转变与其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用唯物史观点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冷战给国际局势造成了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和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反对霸权主义。 掌握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是本课学习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课教学采用提问法、讲述法、图示法、多媒体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多媒体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的教学目的。 学生结合导学案采用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归纳法学习本课。“自学法”是本课最大的特点。 三、说教学流程 整个教学我才用了“三学小组”的模式,课堂分为预学、互学、评学三个环节。 导入我采用了做小游戏的方式。我说:“上新课前我们轻松一下,请这两位同学做个游戏。要求他们表演扳手腕,看谁力气大?”然后每人给他一个话筒,并告诉他们:“假如(书)这是手榴弹,特别规定:输的人会拉响手榴弹。”比赛开始后他们都没有把对方扳倒。然后我问:“结果如何?”同学们说:“平手”。由此引出漫画“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导入新课。在学生预学环节,我为

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

冷战中的对峙 我说课的题目是《冷战中的对峙》,它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的第14课。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在这一课中,主要介绍了二战后美苏的对峙,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的三个阶段。通过学习,使学生增强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对于学习下一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起着铺垫作用,因此,教好本课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冷战政策的含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使学生能够简述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美国陷入越战泥潭,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②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冷战对峙局面的理解。 在教师与同学的协作下,学会用表格的形式总结美苏争霸的史实。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认识美苏争霸攻守转换与其具体国情有关,训练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通过讲述美苏争霸中双方战略态势及政策的演变,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既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更由本国的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制约;同时还应意识到大国的对外政策既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国际局势,还会对其本国实力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2、难点:如何理解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的决定性因素。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及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及导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冷战”政策,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 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 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2.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 重点: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难点: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形成美苏两极格局(“冷战”),长达半个世纪。那么,什么是冷战,它是如何开始的?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下面我们学习14课《冷战中的对峙》,探索这些问题。 一:冷战政策 引导学生看《世界政区图》,回忆二战后在欧洲、亚洲建立的人民民主国家。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害怕共产主义影响扩大,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等一系列手段,极力遏制共产主义。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总结:从二战后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大增,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二战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所以美国采取了“冷战”政策。 讨论: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杜鲁门主义提出的目的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它的特点是:以反苏反共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以维护美国的利益和安全为借口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其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也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同时也标志着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走向公开对抗,成为敌手。 过渡: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那么在经济方面美国采取了什么做法呢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创设情境 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但美国感到这样的西欧还不足以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经济上发展、政治上稳定、军事上强大的西欧。 那么在军事上美国是怎样实行冷战的?为什么要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出示教材资料,公约第5条是怎样规定。85页《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图 教师指出:1949年4月,在美国的一手操纵下,美国、加拿大和英、法等西欧国家共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根据这项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个军事集团的建立也就意味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 讨论:针对美国的冷战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有什么反映? 面对杜鲁门政府咄咄逼人的攻势,社会主义的苏联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针对美国的“马歇尔计划”采取的相应的措施(建立了经互会)针对“北约”组织采取的相应措施是(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这样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也随之形成,最终美苏为首的两局格局形成,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两大阵营对峙与斗争,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大军事集团日益成为美苏争霸的工具。 二、苏美争霸 教师出示材料: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doc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通过讲述美苏争霸中双方战略态势及政策的演变,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既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更由本国的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制约;同时还应意识到大国的对外政策既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国际局势,还会对其本国实力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简述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 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美国深陷侵越泥潭,1979年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等。 引导学生思考“在美苏争霸过程中,既有紧张又有缓和”这一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地、历史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利用电脑多媒体创设“古巴导弹危机”的历史情景,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冷战对峙局面的理解。 在教师和同学的协作下,学会用表格的形式总结美苏争霸的史实。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认识美苏争霸攻守转换与其具体国情有关,训练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 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推行全球扩张政策。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既是美国在全世界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美苏冷战,使美苏由盟友变成了敌人。美苏冷战,在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在经济上互相封锁;在军事上,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 难点:如何认识美苏冷战和美苏争霸的异同点。美苏冷战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美苏争霸是争夺世界霸权的冲突,它超过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美苏冷战是除战争以外的敌对和对抗行动;美苏争霸则既有和平方式的对抗,也有局部战争,如美军侵略越南和苏军入侵阿富汗的战争。美苏冷战和争霸在形式上有相同之处,在实质和结果上是一致的。 教学准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14 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14)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是()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板书),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说说我的认识和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的第一课,上接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下承苏联的解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特别是霸权主义不断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因而本课有重要地位和教育意义。 过渡: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教学目标为: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冷战政策及其表现,美苏争霸的阶段及其特点和典型事件。 (2)通过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和运用能力。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比较美国、苏联争霸的局面,加强学习的条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战后,美苏从盟友关系变为敌对,随着北约和华约的形成,双方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对峙。美苏两国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到世界的局势。注意对学生进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是重点; 美苏争霸中变化的实质是难点。 学习方法:归纳法、指导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关键点:牢牢抓住二战后美苏关系的变化。 二、说学生 1、九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世界历史有初步的了解,储备一定的中外历史知识。 2、他们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对感性的事物容易理解,但是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结合中国历史与现实,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说教法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课教学采用提问法、讲述法、图示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多媒体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的教学目的。 四、说学法 学生结合导读提纲采用自学法、讨论法、归纳法学习本课。“自学法”是本课最大的特点。因此,我一方面要教给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方法和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猜谜:打雪仗——打一历史名词 2、引用一个英国人的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指出: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成了战后敌对关系,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那么,什么是冷战,它是如何开始的?冷战的基本情况如何?下面我们学习14课《冷战中的对峙》,探索这些问题。 一:冷战政策 创设情境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 新人教版 (优选.)

wo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rd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是()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板书),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说说我的认识和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的第一课,上接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下承苏联的解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特别是霸权主义不断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因而本课有重要地位和教育意义。 过渡: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教学目标为: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冷战政策及其表现,美苏争霸的阶段及其特点和典型事件。 (2)通过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和运用能力。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比较美国、苏联争霸的局面,加强学习的条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战后,美苏从盟友关系变为敌对,随着北约和华约的形成,双方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对峙。美苏两国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到世界的局势。注意对学生进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是重点; 美苏争霸中变化的实质是难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