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系统的特点、分类及发展方向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什么是伺服系统伺服系统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
又称随动系统。
在很多情况下,伺服系统专指被控制量(系统的输出量)是机械位移或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反馈控制系统,其作用是使输出的机械位移(或转角)准确地跟踪输入的位移(或转角)。
伺服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其他形式的反馈控制系统没有原则上的区别。
伺服系统最初用于船舶的自动驾驶、火炮控制和指挥仪中,后来逐渐推广到很多领域,特别是自动车床、天线位置控制、导弹和飞船的制导等。
采用伺服系统主要是为了达到下面几个目的:①以小功率指令信号去控制大功率负载。
火炮控制和船舵控制就是典型的例子。
②在没有机械连接的情况下,由输入轴控制位于远处的输出轴,实现远距同步传动。
③使输出机械位移精确地跟踪电信号,如记录和指示仪表等。
衡量伺服系统性能的主要指标有频带宽度和精度。
频带宽度简称带宽,由系统频率响应特性来规定,反映伺服系统的跟踪的快速性。
带宽越大,快速性越好。
伺服系统的带宽主要受控制对象和执行机构的惯性的限制。
惯性越大,带宽越窄。
一般伺服系统的带宽小于15赫,大型设备伺服系统的带宽则在1~2赫以下。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发展了力矩电机及高灵敏度测速机,使伺服系统实现了直接驱动,革除或减小了齿隙和弹性变形等非线性因素,使带宽达到50赫,并成功应用在远程导弹、人造卫星、精密指挥仪等场所。
伺服系统的精度主要决定于所用的测量元件的精度。
因此,在伺服系统中必须采用高精度的测量元件,如精密电位器、自整角机、旋转变压器、光电编码器、光栅、磁栅和球栅等。
此外,也可采取附加措施来提高系统的精度,例如将测量元件(如自整角机)的测量轴通过减速器与转轴相连,使转轴的转角得到放大,来提高相对测量精度。
采用这种方案的伺服系统称为精测粗测系统或双通道系统。
通过减速器与转轴啮合的测角线路称精读数通道,直接取自转轴的测角线路称粗读数通道。
伺服系统按所用驱动元件的类型可分为机电伺服系统、液压伺服系统和气动伺服系统。
伺服技术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随着数控机床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加工过程正在向高速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而伺服系统作为数控机床的核心控制系统,其发展对数控机床的精度、速度和可靠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伺服技术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探讨其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伺服技术的概述伺服技术是指利用电机系统的反馈控制技术,通过对电机系统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进行反馈控制,实现对机器运动精度、稳定性和速度的控制技术。
伺服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于机床、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领域,使机器运动更加稳定、精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二、伺服技术作为数控机床的核心控制系统,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1、控制轴运动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实时控制工件在X、Y、Z三个方向上的运动,这就需要利用伺服系统进行轴控制,确保机床工作精度和加工质量。
2、控制进给系统伺服系统还可实现对加工进给速度的精确控制,确保加工过程中的进给速度达到要求,同时避免出现过大或过小的进给量,保障工件加工质量。
3、控制加工精度伺服系统具有极高的控制精度和定位精度,可以通过对反馈信号的实时控制,对加工精度实现高精度控制,提高了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和质量。
4、提高加工效率伺服系统对加工速度和进给速度的实时控制,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需要,实现大幅度的加工效率提升。
同时,由于控制精度高,反应迅速,不仅保证了加工效率,而且大大减少了加工过程中的废品率。
三、未来发展方向随着工业技术不断发展和更新,伺服技术也不断更新和完善。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伺服技术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1、更加高效随着数控机床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注重加工效率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伺服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高效,有望实现更高的加工效率和生产效率。
2、更加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伺服系统有望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控制,可以自动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自适应调整运动速度和加工精度,提升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机器人视觉伺服技术发展概况综述目前,在全世界的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已经在生产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机器人能够胜任更复杂的工作,机器人不但要有更好的控制系统,还需要更多地感知环境的变化。
其中机器人视觉以其信息量大、信息完整成为最重要的机器人感知功能。
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是机器视觉和机器人控制的有机结合,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其内容涉及图象处理、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控制理论等研究领域。
随着摄像设备性能价格比和计算机信息处理速度的提高,以及有关理论的日益完善,视觉伺服已具备实际应用的技术条件,相关的技术问题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对机器人视觉伺服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和分类,重点介绍了基于位置的视觉伺服系统和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系统。
对机器人视觉所涉及的前沿问题做了概括,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视觉伺服的定义:人类对于外部的信息获取大部分是通过眼睛获得的,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梦想着能够制造出智能机器,这种智能机器首先具有人眼的功能,可以对外部世界进行认识和理解。
人脑中有很多组织参与了视觉信息的处理,因而能够轻易的处理许多视觉问题,可是视觉认知作为一个过程,人类却知道的很少,从而造成了对智能机器的梦想一直难以实现。
随着照相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具有视觉功能的智能机器开始被人类制造出来,逐步形成了机器视觉学科和产业。
所谓机器视觉,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 society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s)机器视觉分会和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ria robot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 的自动化视觉分会给出的定义是:“机器视觉是通过光学的装置和非接触的传感器自动地接收和处理一个真实物体的图像,以获得所需信息或用于控制机器人运动的装置。
”机器视觉作为与人眼类似的机器仿生系统,从广义角度凡是通过光学装置获取真实物体的信息以及对相关信息的处理与执行都是机器视觉,这就包括了可见视觉以及非可见视觉,甚至包括人类视觉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内部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等。
AC伺服电机完全取代DC伺服电机?伺服系统七大技术发展方向辨析伺服系统的特性一直是影响系统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围绕伺服系统动态特性与静态特性的提高,近年来发展了多种伺服驱动技术。
可以预见,随着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网络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具有网络接口的全数字伺服系统、直线电动机及高速电主轴等将成为数控机床行业关注的热点,并成为伺服系统的发展方向。
1.交流化伺服技术将继续迅速地由DC伺服系统转向AC伺服系统。
从目前国际市场的情况看,几乎所有的新产品都是AC伺服系统。
在工业发达国家,AC伺服电机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80%。
国内生产AC伺服电机的厂家也越来越多,正逐步超过生产DC伺服电机的厂家。
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除了在某些微型电机领域之外,AC伺服电机将完全取代DC伺服电机。
2.全数字化采用新型高速微处理器和专用数字信号处理机(DSP)的伺服控制单元将全面代替以模拟电子器件为主的伺服控制单元,从而实现完全数字化的伺服系统。
全数字化的实现,将原有的硬件伺服控制变成了软件伺服控制,从而使在伺服系统中应用现代控制理论的先进算法(如:最优控制、人工智能、模糊控制、神经元网络等)成为可能。
3.采用新型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目前,伺服控制系统的输出器件多采用开关频率很高的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主要有大功率晶体管(GTR)、功率场效应管(MOSFET)和绝缘门极晶体管(IGBT)等。
这些先进器件的应用显著降低了伺服单元输出回路的功耗,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降低了运行噪声。
尤其是,最新型的伺服控制系统已开始使用一种把控制电路功能和大功率电子开关器件集成在一起的新型模块,称为智能控制功率模块(IntelligentPowerModule,简称IPM)。
这种器件将输人隔离、能耗制动、过温、过压、过流保护及故障诊断等功能全部集成于一个不大的模块中。
其输入逻辑电平与TTL信号完全兼容,与微处理器的输出可直接接口。
它的应用显著地简化了伺服单元的设计,并实现了伺服系统的小型化和微型化。
伺服电机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研究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在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伺服电机作为现代控制技术中一种重要的执行器,也逐渐在医疗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围绕伺服电机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其优势、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伺服电机在医疗设备中的优势伺服电机作为一种精准控制的执行器,在医疗设备中具有许多优势。
1.1 高精度控制伺服电机采用反馈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位置、速度和力控制。
在医疗设备中,比如手术机器人、医用导航系统等,高精度控制对于准确的定位和操作至关重要。
1.2 高可靠性伺服电机具有高可靠性的特点,能够稳定运行并保持准确的控制。
在医疗设备中,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运行的设备,如心脏起搏器、呼吸机等,高可靠性是确保设备正常工作的关键。
1.3 较低的噪音和振动伺服电机的设计和控制使其具有较低的噪音和振动水平。
在医疗设备中,这对于减少对患者的不适感和提高患者舒适度非常重要。
1.4 较小的体积和重量伺服电机相比传统的机械结构更小巧轻便,占据空间更小。
这使得在医疗设备中集成更多的功能成为可能,同时也方便设备的携带和移动。
二、伺服电机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伺服电机在不同类型的医疗设备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2.1 医用机器人医用机器人是医疗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伺服电机在医用机器人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医用机器人需要精确的位置控制和力控制,以实现精密手术、康复训练、远程手术等多种功能。
伺服电机通过其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为医用机器人提供稳定精准的动力支持。
2.2 医用导航系统医用导航系统是一种通过实时图像和定位技术来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的设备。
伺服电机可以用于驱动导航系统中的机械臂或传感器的移动,从而实现准确的导航和定位。
它能够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帮助医生在手术操作中更好地定位和判断。
2.3 医用影像设备医用影像设备如CT、MRI等需要精确的运动控制来保证成像的准确性。
伺服系统的特点、分类及发展方向
伺服电机(servomotor)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
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
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
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作用在于接受来自数控装置的指令信号,驱动机床移动部件跟随指令脉冲运动,并保证动作的快速和准确,这就要求高质量的速度和位置伺服。
以上指的主要是进给伺服控制,另外还有对主运动的伺服控制,不过控制要求不如前者高。
数控机床的精度和速度等技术指标往往主要取决于伺服系统。
一、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1.对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
(1)稳定性好:稳定是指系统在给定输入或外界干扰作用下,能在短暂的调节过程后到达新的或者回复到原有平衡状态。
(2)精度高:伺服系统的精度是指输出量能跟随输入量的精确程度。
作为精密加工的数控机床,要求的定位精度或轮廓加工精度通常都比较高,允许的偏差一般都在0.01~0.00lmm之间。
(3)快速响应性好:快速响应性是伺服系统动态品质的标志之一,即要求跟踪指令信号的响应要快,一方面要求过渡过程时间短,一般在200ms以内,甚至小于几十毫秒;另一方面,为满足超调要求,要求过渡过程的前沿陡,即上升率要大。
2、伺服系统的主要特点
(1)精确的检测装置:以组成速度和位置闭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