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市上半年地税收入情况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94 KB
- 文档页数:2
国家统计局介绍200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间: 2007年7月19日上午10时地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内容:国家统计局介绍200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要点:6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4.4%上半年达到3.2%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 肉禽制品涨20.7%上半年我国GDP总值106768亿同比上涨11.5%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同比增25.9%文字实录[李晓超]: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投资目前还面临着反弹的压力,这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特别是把各项政策稳定好、完善好、落实好,投资反弹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2007-07-19 10:21:40)[李晓超]:第四,部分行业投资成本还比较低,准入门槛不高,部分资源产品的成本较低,相应来说也促进了一些企业对这些行业的投资的增加。
(2007-07-19 10:20:06)[李晓超]:第二,受国际收支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当前流动性过剩还比较突出,整个社会资金还比较宽松,为投资提供了较多的资金。
第三,企业利润增加还比较多,部分行业利润前景还比较好。
比如钢铁行业,现在目前我们国内钢材的价格比国际市场钢材价格要低100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利润空间还比较大,相应来说就激发了企业投资的动力。
(2007-07-19 10:19:27)[李晓超]: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比去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但与一季度相比是在加快,加快2.2个百分点。
事出是有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开工项目由降转升,受去年下半年国家控制新开工项目政策的影响,一年来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一直在低速增长,今年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6.4%,是5月份以来第二次正增长。
(2007-07-19 10:16:05)[经济观察报记者]:上半年的投资增长又出现了一些反弹的趋势,为什么我们综合采取了信贷、土地、财税等各项措施之后,投资反弹的压力还是这么大?第二个问题,看到6月份的CPI增长还是很快,这主要是由于食品的带动因素,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商品零售的价格也出现了上涨,这一轮由食品价格带动的CPI 增长,会不会引起全面的物价上涨,有没有这样的风险和压力?(2007-07-19 10:13:55)[李晓超]:今年,关于7月1日出台的降低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和加征部分产品的出口关税,对出口肯定是要产生一定的影响。
辽宁省地方税务局关于2007年全省地方税收收入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地方税务局•【公布日期】2008.01.24•【字号】辽地税发[2008]8号•【施行日期】2008.0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税务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地方税务局关于2007年全省地方税收收入情况的通报(辽地税发〔2008〕8号)各市地方税务局:2007年,全省地税系统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两基”建设为重点,以“金税三期”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依法治税,全面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认真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地方税收收入实现了新的历史突破,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
一、地方税收完成情况2007年地税部门组织的各项税费收入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38亿元,比上年增收228亿元,增长28%。
其中:全口径税收收入完成721.6亿元,比上年增收170.3亿元,增长30.9%,完成计划的115.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07.1亿元,比上年增收141.7亿元,增长30.4%,完成计划的114.7%;省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2.1亿元,比上年增收12亿元,增长17.2%,完成计划的103.4%。
收入的主要特点:1.增收多、增幅高,多项指标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
收入总量、增量、增幅均实现历史最好水平。
全口径地方税收宏观税负6.5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总局口径税收收入总额在全国列第7位,增幅在全国列第15位,在东部沿海省份中列第5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比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连续4年实现20%以上高增长。
2. 营业税和所得税贡献大,其它地方小税全面增长。
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3个主体税种收入分别增长22.7%、34.7%和33.4%,增收额合计91.5亿元,占地方税收总增收额的53.7%,拉动地方税收增长16.6个百分点。
2007年上半年财税工作总结2007年上半年财税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县财税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财税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生态旅游县”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三个三”工作措施,团结奋进,扎实工作,文秘部落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全面完成全年预算收支任务和各项财税工作奠定基础。
一、上半年财税工作情况半年来,我县财政、税部门努力增收节支,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在全县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1至5月份,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6536.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919.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5.3%,比上年同期增长16.6%;地税部门共组织收入5818万元,同比增长5%,其中税收收入2966万元,同比增长-2%。
1至5月份财政总支出13900.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36.4%,同比增长32.4%。
回顾上半年我县财税运行情况,财税各项工作开局良好。
概括起来,主要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税收征管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是加强税源监控。
积极开展税源调查,认真清理基础数据,加大对重点税源的监控力度,今年,我们将重点税源范围扩大到占税收收入的60%以上,分行业、分片区建立责任制和责任区,加强平时数据采集,为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提供参考依据。
明确各类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做到人机结合,管理到户,健全纳税人户籍档案。
积极开展纳税评估,对纳税人情况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堵塞征管漏洞,提高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和申报质量,淡化征管矛盾,融洽征纳关系。
切实加强税收计划管理,认真搞好收入分析预测,及时掌握收入变化的重大因素,探索建立收入风险防范机制,确保收入及时均衡入库。
二是加强对漏征漏管理的清理,拓宽税基,抓大不放小,加大小税种的征管力度,做到应收尽,在增加收入的基础上,公平税负。
三是分税种加强征管。
从行业入手加强建筑安装、房地产、金融保险、邮电通讯、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的营业税征管,并努力规范娱乐业、饮食业、旅馆业等营业税征管。
8 4 蒲建平关于呈报《天祝县地税局2007年度工作总结暨2008年重点工作》的报告武威市地方税务局:现将《天祝县地税局2007年度工作总结暨2008年重点工作》随文报来,请审阅。
妥否,请指正。
二00八年元月七日抄送: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委常委李建斌、本局正、副局长、纪检组长。
天祝县地方税务局办公室2008年1月7日印校对:办公室张国林天祝县地方税务局2007年度工作总结暨2008年重点工作2007年,我局在市地税局和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省局“11531”工作要点,全面落实市局在“两大平台上”努力践行“两提两抓”思路,以提高组织收能力促进科学发展、以转变税收增长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以加强队伍建设保证科学发展的目标,善于谋划,精心部署,提出了“四抓”、“一创”(抓合力、抓责任、抓具体、抓落实、创“亮点”。
)的工作方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综合治税取得明显成效,地税工作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空前支持。
税费征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组织收入再创历史新高,两项收入达到7800万元。
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创建的层次和水平明显提升,“三个满意”(县委、政府满意、纳税人满意、上级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工作得到了各级的充分肯定。
现将2007年度的主要工作和2008年的重点工作汇如下:一、2007年工作回顾2007年,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组织收入任务与实际税源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就是在10月份税收任务调低700万元的情况下,全局还有500万元的税收收入缺口。
500万元的税收缺口,对我们这样一个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来说困难是巨大的。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一年来,我们从年初一开始就始终绷紧组织收入这根弦,早动手,早谋划,自觉树立跳起来摘桃子的理念,不断自我加压,顾全大局,特别在上半年过半和年末后两个月的工作中,全局干部职工加班加点,夜以继日,苦干、实干,采取10项征管措施不松手,靠实责任严奖惩,圆满完成了组织收入任务,两项收入达到了7600万元,组织收入再创历史新高,为自治县解决民生问题、推进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武安市地方税务局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安排一、团结一心,扎实工作,二○○七年地税工作取得优异成绩2007年,是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加快推进地税事业整体跨越的重要一年。
一年来,全市地税系统在武安市委、市政府和邯郸市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各项工作保持了快速前进、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地税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税费收入再创历史新高。
全系统坚持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切实抓紧、抓细组织收入工作,加强税源监控,挖掘增收潜力,堵塞管理漏洞,积极加强征管,税费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收入任务。
全局累计入库地方税费70685万元,同比增收10899万元,增长18.23%。
其中:地方税收完成52191万元,占年任务52177万元的100.03%,同比增收7191万元,增长16%;社会保险费完成9679万元,同比增收1104万元,增长12.87%;教育费附加完成5799万元,同比增收1566万元,增长37%;地方教育附加完成1935万元,同比增收601万元,增长45.05%;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完成260万元,同比增收20万元,增长8.33%;工会经费完成200万元,同比增收50万元,增长33.33%;征收社会公益金613.87万元。
税费收入的圆满完成为武安建设中等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全面落实新的税费任务考核办法。
坚持实行按月考核,季度平衡,综合考核与分类考核相结合,经济利益与政治荣誉挂钩,并实行连带责任制,加大了对个人所得税和乡镇县级收入部分的考核力度,对未完成任务的分局,分包局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连带责任,按比例相应扣发有关津贴和奖金。
新的考核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各单位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占全局整体税费任务三分之一强的第一税务分局牵住“牛鼻子”,掌握工作主动权,努力强化重点税源管理和分行业管理,促进了整体任务的圆满完成;磁山税务分局面对增幅达27%的收入任务,理思路,定措施,抓重点,攻难点,确保了任务的超额完成;矿山税务分局成立了一把手亲自负责的重点税源管理组,全年重点税源查补入库税款100余万元;康二城和阳邑税务分局,以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为契机,加大了重点税种检查力度,促进了全年任务的圆满完成;贺进税务分局采取“以票管税”和“以电控税”的办法,强化对小铁矿和小选厂的管理,年增税费收入300万元;第二税务分局通过开展漏征漏管和零散户清理及实行定额调整,增收120万元;征收分局不断优化服务质量,努力提升业务技能,确保了税费款的及时征收入库,再次被邯郸市局评为“最佳办税服务厅”。
市地方税务局2007年工作总结***市地点税务局2004年工作总结2004年,***市地税局在省地税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仔细贯彻降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巩固、规范、完善、提高”为主线,坚持税收为经济服务、为稳定服务、为大局服务的指导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地税各项收入大幅增长截止到12月31日,全系统共组织各项税费收入***亿元(别含上半年社保经办机构征收84,318万元)。
组织各项税收收入***万元,增长26.64%,增收**万元,完成年度税收打算的116.31%。
其中,市级收入完成221,938万元,增长13. %,增收25,662万元,完成年度打算的104.97%。
区级收入完成278,963万元,增长40%,增收79,700万元,完成年度打算的127.24%.其中,征收企业所得税10.2亿元,增长83.7%,增收4.65亿元,完成年度打算的152%;征收个人所得税6.66亿元,增长36.81%,增收1.79亿元,完成年度打算的110.63%。
征收河道工程维护费8,060万元。
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1,662万元。
全年共征收社会保险费283,270万元(含上半年社保经办机构征收84,318万元)。
其中,征收养老保险费255,029万元,完成年度打算的108.75%,增收20,529万元;征收失业保险费21,050万元,完成年度打算的100.24%,增收50万元;征收医疗保险费5,760万元;征收工伤保险费1,431万元。
在组织收入工作中我们做到了5个强化:一是强化打算调度,确保税款均衡入库。
年初,我们明确提出要在坚持“七别”[别短收、别借探、别“造税。
第三十二期丽水市统计局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2007年丽水经济开局良好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基础之年,全市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三市并举”的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一季度经济发展开局总体良好。
经济平稳协调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回落,消费稳步增长,出口需求强劲,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主要特征:(一)经济平稳协调发展。
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生产总值9.28、34.48、41.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9.5%、14.4%。
工业生产增长快速。
一季度,全市工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部工业实现总产值122.8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8个百分点。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98.22亿元,增长31.9 %,实现销售产值95.13亿元,增长30.9 %,产销衔接- - 1良好,产销率达到96.85%。
重工业比重不断增大。
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4.64亿元,增速达到41.8%,所占比重由2006年的64.0%提高到65.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贡献率达80.2%,增长速度比轻工业快25.5个百分点。
私营企业高唱主角。
规模以上私营企业一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62.49亿元,增长41.6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3.6 %,比增速高于全市12.7个百分点。
工业园区拉动力明显。
一季度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48.20亿元,增长44.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2.4个百分点,集聚效应日趋明显。
出口交货值增长强劲。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09亿元,增长43.9 %,增幅比去年一季度高出39.5个百分点,占销售产值的11.7%,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平稳。
一季度,我市农业总产值15.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07年上半年个人所得税收入情况的通报【法规类别】个人所得税【发文字号】国税函[2007]912号【发布部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日期】2007.08.28【实施日期】2007.08.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07年上半年个人所得税收入情况的通报(国税函[2007]912号2007年8月28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2007年上半年,各级税务机关坚持依法治税原则和"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工作宗旨,认真贯彻落实个人所得税"四一三"工作思路,推进个人所得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积极开展首次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及其后续工作,在组织个人所得税收入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上半年个人所得税收入情况2007年上半年,全国税务机关累计入库个人所得税1677.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46%,增收371.64亿元。
(一)地税局入库个人所得税1390.28亿元,同比增长31.72%,增收334.78亿元。
个人所得税收入额前10名的地区依次为:上海206.82亿元;北京157.61亿元;广东136.91亿元;江苏125.11亿元;浙江96.24亿元;深圳70.95亿元;山东44.41亿元;四川41.67亿元;福建35.97亿元;河北32.88亿元。
与2006年同期相比,个人所得税收入增幅前10名的地区依次为:青海83.16%;四川60.21%;新疆56.14%;内蒙古51.72%;大连48.23%;天津43.92%;江苏39.26%;宁夏39.14%;安徽36.85%;深圳36.06%。
(二)国税局入库个人所得税287.34亿元,同比增长14.72%,增收36.87亿元。
其中,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以下简称利息税)入库280.39亿元,同比增长14.42%,增收35.34亿元。
2007年地税工作总结2007年,全市地税系统围绕“三个一流”目标,突出“三型税务”主题,抢抓机遇谋发展,勇挑重担求实干,保持了各项收入较快增长的好势头,打造了依法治税、科学征管、文明服务的好机制,出现了干部素质稳定提高的好形势,整个地税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一)税收职能进一步发挥2007年全系统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依靠政策增收和管理增效,各项收入指标体现了又好又快的态势。
收入规模持续扩大。
全系统共入库各项收入63.09亿元,比上年增收15.32亿元,增长32.06%。
其中,地方税收40.28亿元,比上年增收10.28亿元,增长34.26%。
基金费收入22.81亿元,比上年增收5.04亿元,增长28.35%。
过去五年,地税各项收入累计211.17亿元,年均增长28.28%,高于全市GDP年均增幅6.58个百分点。
贡献份额稳步提升。
2007年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0.08亿元,比上年增收8.38亿元,增长38.62%,占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50.08%。
地税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占国地税一般预算收入比重、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比重继续保持苏州周边县市前列。
五年来,累计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8亿元,年均增长33%。
全局上下围绕税源管理,突出税源转化,增强组织收入能力。
进一步深化行业管理和建筑业项目属地管理,开发启用新的建筑业、销售不动产项目管理系统,落实货物运输业警戒线和网上比对措施,全年累计征收营业税14.86亿元,比上年增收近4亿元,增长35.46%。
其中房地产业营业税达5.62亿元,比上年增收2.02亿元,增长56.19%。
第一分局先后四次对纳税人经营地址、房产、土地数据登记、税收鉴定等1万余条信息进行清理、维护、补录、修正,及时纠正企业少报、漏报税的行为,夯实了税源转化基础。
第二分局采取以票控税、保底定额、实地调查、专项检查、倡导个体大户建账建制等办法,加强服务行业管理,提高税源转化能力。
2007 年全市上半年国税收入情况分析 文章标题 2007 年全市上半年国税收入情况分析一、上半年国税税收 完成情况一全口径税收完成情况上半年,国税收入完成 58621 万元,同比 增长 2845,增收 12984 万元,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
二济南市国税局计划口径完成情况 1、分级次完成情况上半年,完成 市局计划口径税收 54535 万元, 占济南市局下达计划 104505 万元的 5218%, 同比增长 2538%,增收 11040 万元。
其中中央级 39764 万元,占全年计划的 5219%,同比增长 2554%, 增收 8090 万元; 省级 836 万元, 占全年计划的 5408%, 同比增长 2440%, 增收 164 万元;市以下级 13935 万元,占全年计划的 5207%,同比增长 2499%,增收 2786 万元;市本级 2872 万元,占全年计划的 5253%,同比 增长 2663%, 增收 604 万元; 县区级 11063 万元, 占全年计划的 5195%, 同比增长 2457%,增收 2182 万元。
2 、分税种完成情况见表一增值税完成 44663 万元,占年度计划的 5149%,同比增长 2405%,增收 8660 万元;消费税完成 791 万元,占年 度计划的 6592%, 同比增长 8226%, 增收 357 万元; 企业所得税完成 5680 万元,占年度计划的 5164%,同比增长 2511%,增收 1140 万元;涉外企 业所得税完成 1678 万元,占年度计划的 6992%,同比增长 7317%,增收 709 万元;个人利息所得税完成 1654 万元,占年度计划的 5234%,同比增长 747%,增收 115 万元;车辆购置税完成 69 万元,同比增长 590%, 增收 59 万元。
三免抵调库收入完成情况上半年,共办理税收免抵调库收入 4086 万 元,同比增长 9076,增收 1944 万元。
文章标题:2007年全市上半年地税收入情况分析上半年,全市实现各项地税收入39908万元,占年计划的50.45%,同比增长23.3,增收7538万元。
其中,地方财政口径收完成25611万元,同比增长29.84,增收5886万元。
一、收入基本特点(一)地方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上半年,地方财政口径收入同比增长29.84%,高于总收入增幅6.54个百分点,占总收入的64.18%,比上年同期提高3.17个百分点。
(二)地方小税种增幅高于主体税种。
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三大主体税种平均增长16.86%,其他税种平均增长43.69%,其中房产税增长98.24%、印花税增长96.92%、土地使用税增长113.51%、土地增值税增长109.3%,地方税种的快速增长拉动了总体税收的增长。
(三)第三产业收入增幅快于第二产业,房地产业成为增收的主导行业。
第二产业完成27413万元,同比增长16.72%,增收3926万元;第三产业完成12495万元,同比增长40.65%,增收3611万元,高于二产23.93个百分点。
其中房地产业完成5817万元,同比增长65.82%,增收2309万元,占增收总额的30.63%,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四)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增势强劲,国有和集体企业税收继续下降。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完成32691万元,同比增长36.88,占地税收入的81.92,比上年提高8.36个百分点,增收8808万元。
国有和集体企业税收进一步下降,共完成7217万元,同比下降6.49。
二、主要增减收因素分析(一)全市经济的健康快速协调发展是地税收入增长的基础和保障。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加,消费市场活跃,招商引资有了新进展,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1、工业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带动作用明显。
1-6月,全市工业企业共完成地税收入20156万元,同比增长16.72,增收2888万元。
如果剔除煤炭业,则同比增长40.6%。
增收较多的企业如日月化工增收684万元、中国重汽集团动力有限公司净增508万元、鼓风机厂增收302万元、圣泉集团增收300万元。
2、受投资拉动影响,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发展快速,拉动了相关税收的增长。
房地产业完成5817万元,同比增长65.82,增收2309万元;建筑业完成7257万元,同比增长16.69,增收1038万元;金融业完成1321万元,同比增长22.31%,增收241万元。
3、城市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以及改制企业分红增加为个人所得税提供了税源。
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1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3。
职工工资的增长使适用税率提高,税款增加。
个人所得税完成5294万元,同比增长57.17,增收1925万元。
(二)强化征收管理,是税收增长的重要因素。
1、加强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
今年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范围调整后,我局在做好宣传的同时加大了清理力度,使两税实现大幅增长,房产税完成1181万元,同比增长98.24%,增收585万元。
土地使用税完成700万元,同比增长113.51%,增收372万元。
2、强化印花税核定征收和土地增值税预征。
继续加大印花税核定征收力度,该税种同比增长96.92;加强对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的预征,使该税种增长109.33。
(三)强化综合治税,加强对零散税收的管理。
全市综合治税暨税源普查会议召开后,我局加大了综合治税力度。
上半年,新增税收1187万元,其中,委托交通局对明刁路等道路改造工程代征税收520万元,委托胶济线铁路管理办公室代征税收430万元,委托大学园区管理办公室代征税收237万元。
三、税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一)煤炭业减收幅度较大。
今年以来,由于几个煤井关停,煤炭行业安全整顿,影响生产,煤炭产量下降。
上半年煤炭业共完成税收3662万元,同比下降33.88%,减收1876万元。
据预测,下半年形势也不容乐观,将影响地税收入的增长。
(二)一次性税收制约地税收入的总量及增长速度。
近几年,地税收入中每年的建筑业一次性税源都在10%以上。
今年上半年入库4540万元,占总收入的11.38%,对收入任务的完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
给地税收入的预测带来很大难度,导致月份之间入库不均衡,影响进度。
(三)地方财政口径收入进度落后时间进度。
上半年地方财政口径收入完成25611万元,占我市人代会计划的48.26%,落后时间进度1.74个百分点,下半年收入压力依然很大。
四、对策及建议(一)地税部门进一步加大税务稽查和纳税评估力度,对重点
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检查、评估,实现以查促收。
(二)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综合治税暨税源普查会议精神,积极开展税源普查,全面摸清税源底数,尤其是纳税人的房产、土地、车船等信息情况及纳税情况,做到边普查、边清理、边入库。
(三)利用社会综合治税体系,切实抓好建房、售房、租房、装修房等“四房”管理,委托综合执法局对房屋出租、房屋装修业税收进行代征。
(四)加大对外地施工企业的管理力度,特别是随时了解掌握济莱高速公路、胶济客运专线等重点项目的施工进度、资金拨付情况,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2007年全市上半年地税收入情况分析》来源于,欢迎阅读2007年全市上半年地税收入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