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位数乘一位估算
- 格式:pdf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13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案例教案设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刘超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数学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四舍五入”的复习。
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2、加强变式与比较,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育方面:1、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
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估算、语言归纳、思维等多种能力。
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至6题。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本课时的内容时,首先,我特别注重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一定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感受估算的意义;其次,注重合作学习,让孩子们从小就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团队意识。
还有,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服务于教学。
五、教学过程教学要点:通过买票的题例,让学生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理解估算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
【百度图片】孩子们游公园/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 A%DC%B6%E0%D1%A7%C9%FA%D4%DA%B9%AB%D4%B0%C3%C5%BF% DA%B5%C4%CD%BC%C6%AC&in=29181&cl=2&lm=-1&pn=12&rn=1&di=42405 145035&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 e=01、引课: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十一长假中安排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教学目标:1.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难点: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末尾或中间的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巩固导入1、口算2×3= 6×5= 8×9=20×3= 60×5= 80×9=200×3= 600×5= 800×9=师:同学们的口算掌握的可真不错!我相信在这节课上肯定也会表现的非常好的!2、师:在前面我们领略了大海的无限风光,并且见到了了大海给予我们的馈赠,现在我们一起再到海产品加工厂一起去看看吧!请看大屏幕。
3、师:通过观察这幅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平均每小时加工102千克。
生:平均每个车间加工820千克。
4、师:那你能不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生:4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生:2个车间加工多少千克带鱼?生:一箱带鱼398元。
如果买7箱,3000元钱够吗?生:·············二、解决问题(一)解决4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1、学生估算。
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估一估的方法,现在你来估一估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的,能不能把你估的过程给大家分享一下!2、学生独立尝试并列竖式1 0 2× 4 (十位上为什么是0 ?)4 0 8提醒:中间有零的数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3、全班交流,学生评价。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考前读一读1、口算乘法(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2、估算(先估再算)、3、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中间或末尾含零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
基础知识过关1、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2、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
求近似数,用估算.→(≈)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知识点一、提出乘法问题(一)、几个几用乘法1、9元/个 8元/个 2元/个 5元/把(1)、买4个西瓜要用多少元?(2)、买5个菠萝和一把香蕉要用多少元?(二)、一个数的几倍我们用乘法式子1、小轿车说:“我车上有3位乘客。
"吉普车说:“我车上的人是小汽车的2倍.”大客车说:“我车上的人数是小轿车的7倍。
”(1)、吉普车上有多少位乘客?(2)、大客车上有多少位乘客?(三)、知道份数与每份数用乘法1、小丽妈妈今天买了很多苹果,要小丽把苹果分给在家里的每个人,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外公、外婆。
每人分3个,一共要多少个苹果?知识点二、整百整时乘一位数的乘法(一)整十整百的计算技巧40×3= 40×3= 40×3=400×3 = 40×30= 400×30=4000×3 = 40×300= 4000×300=【计算的时候先不看零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算完后两个因数一共有多少个零均写到积后面,切记为因数零的个数和】(二)最近我们学习了时间,你知道一分钟能干多少事吗?2分钟呢?请你用秒表测一下下面的口算你只需要几分钟40×3= 2×400= 20×6= 2×7=50×3 = 4×600= 7×30= 20×7=80×9 = 700×5= 3000×2= 200×7=100×7 = 30×2 = 20×9= 2000×7=我是神算手,我只用了( )分钟.知识点三、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你还记得我们估算的要领吗?()1、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一座公园。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10.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10.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规律,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笔算方法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但是,对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和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的困惑和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探索,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的进位问题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采用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和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发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规律,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规律,并能够总结出笔算方法。
3.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要点】:(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1. 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2.估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
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注意结果要用≈。
书写格式:86×45≈4500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计算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计算时注意两点:一是连续进位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1)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2)加错进上来的数。
(3)错把进上来的数当做因数去乘。
二是三位数(中间有0)与一位数的乘法,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当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则必须加上。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不进位(包括十位上相乘进位来的数),积就是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进位,积就是四位数。
【0和1的运算】任何数加减0都得原数。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0除以任何数(不包括0)都得0。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任何数除以1都得原数。
5计算口诀:1、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不能作除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商×除数+余数4、被减数=差+减数【实际应用】(二)解决问题1、“乘加”的题型:总的座位数=台上的座位数+台下的座位数2、“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积“的题型。
剩下的相片数=相片总数-装入相册的相片数3、“两积求和”的题型。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思维导图+知识梳理+典型精讲+真题演练)知识点一:口算乘法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可以先用乘数中0前面的数和一位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得到的两个积相加。
知识点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1、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一位数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知识点三: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1、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上的数乘完,所得的积要加上进位数。
知识点四: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1、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用一位数乘多位数十位上的数时,要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有进位的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如果十位上的积加上进位数后又需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
知识点五: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1、一个因数是0的乘法。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计算因数中间没有0的乘法的方法完全相同,即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
一位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积的这一位上就是0,要在本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3、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可先用一位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四位数乘以一位数竖式计算题
竖式计算是一种常见的乘法计算方法,用于计算四位数乘以一
位数的乘法题。
在这种计算中,我们将乘法的每一步都垂直地排列,使得计算更有条理性。
以下是一个示例题目和解答的步骤:
示例题目
1532
x 7
-------
计算步骤
1. 从个位数开始,依次将每位数与乘数相乘:
1532
x 7
-------
2. 将得到的乘积写在下一行的正确位置上,并留出进位的位置。
1532
x 7
-------
3. 计算十位数部分的乘积,并将其加到正确的位置上:1532
x 7
-------
+
----------
4. 最后,将得到的结果写在等号下方:
1532
x 7
-------
+
----------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得到乘法题的竖式计算结果。
你可以通过按照相同的步骤计算其他四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题。
希望这份文档对你理解四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3.4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30,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 过程与方法: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掌握其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参观过带鱼加工厂吗?(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在参观的过程中,老师遇到一个难题,你能帮老师解决吗?出示问题:一箱带鱼398元,如果买7箱,3000钱元够吗?同学们用竖式或用计算器都能计算出具体的钱数,你能不用计算,而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乘法估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唤起对知识的回忆,提出想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感觉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提高解决问题的兴趣。
探究新知(1)自主探究应该怎么列式?你想知道怎样进行估算吗?你有什么好建议?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小组合作交流小组汇报,(课件出示)398×7。
(3)集体交流:怎样估算398×7呢?①谁愿意到前面说一说你的想法呢?学生可能出现的估算方法:方法一:398×7≈2800400方法二:398×7≈398010方法三:398×7≈4000400 10②交流自己的方法,并说明理由③师适时引导:把398估成400,把7估成10,都可以。
为什么把398看作400而不看成390呢?哪个估算结果最适合本题?为什么?④全班同学通过比较得出:一般情况下,我们只需要把三位数看作整百数进行计算,比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