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单采术联合药物治疗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异常增高病人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84.59 KB
- 文档页数:2
外伤性脾切除患者术后血小板变化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处理措施。
方法:外伤性脾破裂132例,脾切除术前查血小板,术后每2日连续查血小板,持续2~6周,术后血小板上升至450~500×109/L者,使用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直至血小板降至400×109/L以下停药。
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有异常的血小板计数升高,大多数在药物处理后2~6周降至400×109/L以下。
无1例血栓形成或死亡。
结论:外伤性脾切除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血小板升高,血小板计数和血凝四项应作为常规监测指标,及时正确的抗凝治疗可避免继发血小板增多而引起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关键词】脾切除术血小板增多症血栓形成【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092-02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常伴有失血性休克,及时行脾切除术可挽救患者的生命,是临床创伤急诊外科的常规手术。
脾脏有很多重要功能,如储血、造血、毁血等。
脾切除后,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如IgM下降、IgA增加、吞噬细胞和T 淋巴细胞减少、衰老和畸形的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和血小板升高、以及循环血中血液流变学变化,如血液成分的流动性降低、黏滞性增加等,严重者可有静脉血栓形成[1]。
血栓发生率为5%~10%,血栓大多起源于脾静脉残余部,如血栓一旦发生于某些部位的血管,如视网膜血管、肠系膜静脉、门静脉等,可造成严重后果[2]。
九四医院2006~2012年共施行脾切除术132例,所有患者术后都出现血小板增高,出现时间最早术后2~3d,通常在术后1周左右升高明显,达547~1382×109/L,无1例静脉血栓形成,经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等综合性治疗,血小板均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2例患者,男性90例,女性42例,年龄14~58岁,平均38岁。
脾切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要点脾切除术后,那可真是得小心再小心!这就好比一辆刚大修完的汽车,得精心呵护才能跑得顺溜。
术后的观察那是相当重要。
首先得盯着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这些可不能有半点马虎。
要是血压忽高忽低,那不得吓死人?心率要是乱了节奏,就像乐队没了指挥,能不乱套吗?呼吸不顺畅,就感觉像是被人捂住了口鼻,多难受啊!所以得时刻留意着这些指标,有啥不对劲赶紧找医生。
伤口的观察也不能马虎。
看看伤口有没有红肿、渗液,这就像盯着一个可能会漏水的水龙头,一旦发现有情况,就得赶紧处理。
要是伤口红肿得厉害,那不是跟个熟透的桃子似的?渗液要是多了,就像小瀑布一样,那可不得了。
想象一下,要是伤口不好好愈合,那得多遭罪啊!再说说疼痛管理。
术后疼痛那是肯定的,可不能让疼痛把人给折磨得没了精神。
就像有只小怪兽在身体里捣乱,得把它给制服了。
该用止痛药的时候就别犹豫,别硬扛着。
但也不能乱用,得听医生的话。
不然止痛药用多了,说不定会有副作用呢。
饮食方面也得讲究。
刚做完手术,那可不能大鱼大肉地猛吃。
就像一辆刚加完油的车,不能一下子踩猛油门。
得从清淡的开始,慢慢过渡。
先喝点米汤、果汁啥的,等肠胃适应了,再吃点软面条、鸡蛋羹。
要是一开始就吃油腻的,那肠胃不得闹罢工啊?活动也得注意。
不能整天躺在床上不动,也不能一下子就蹦蹦跳跳的。
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得一步一步来。
可以先在床上翻翻身,活动活动手脚。
等身体恢复点了,再慢慢下床走走。
但也不能走得太多,累着了可不行。
心理状态也很重要呢。
做了这么个大手术,心里肯定会有点害怕、焦虑。
这时候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就像温暖的阳光,能驱散心里的阴霾。
多和病人聊聊天,讲讲开心的事,让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还有啊,预防感染也是关键。
病房得保持干净整洁,就像一个温馨的小窝。
空气要流通,不能有细菌病毒在里面乱窜。
医护人员和家属也要注意卫生,勤洗手。
不然感染了,那可就麻烦了。
总之,脾切除术后的观察和护理要点可不少呢。
脾切除术后护理要点
脾切除术后,患者需要经过一定的护理和康复期才能恢复健康。
以下是脾切除术后护理的要点:
1.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
如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伤口护理
脾切除术后,患者伤口部位应注意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伤口愈合期间,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更换敷料。
3.饮食调整
术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逐渐增加营养摄入,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4.预防并发症
脾切除术后,患者应注意预防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如有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5.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散步、慢跑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对伤口造成压力。
6.心理护理
脾切除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不安等情绪。
此时,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帮助其度过心理难关。
7.定期随访
出院后,患者应定期随访,以便医生了解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随访期间,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患者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总之,脾切除术后护理十分重要,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患者可以尽快恢复健康。
脾切除护理措施脾切除护理措施脾切除是一种常见的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脾功能亢进、脾囊肿、脾外伤等疾病。
在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确保身体恢复良好。
本文将详细介绍脾切除后的护理措施。
一、术后观察1.生命体征:手术结束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2.伤口:需要定期检查伤口,观察是否有渗液、感染等情况。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3.尿量:由于手术会对肾功能造成影响,因此需要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情况。
4.心理状态:手术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二、饮食护理1.饮食原则:手术后第一天不宜进食固体食物,可逐渐过渡到软食和半流质食物。
饮食应以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为主。
2.饮食禁忌:手术后应避免进食刺激性、油腻、辛辣等食物,同时也要避免饮酒。
3.进食方式:手术后需要逐渐恢复正常的进食方式,可以采用小口慢咽、多次少量的方式进食。
三、药物护理1.止痛药: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疼痛,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止痛药。
2.抗感染药:手术后可能会引起感染,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抗感染药。
3.其他药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能需要服用其他药物,如肠道动力药等。
四、活动护理1.卧床休息:手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
2.早期活动:手术后一定要注意早期活动,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如转身、抬腿等,有助于恢复身体功能。
3.康复运动:手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
五、其他护理1.伤口护理:需要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2.防止便秘:手术后可能会引起便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和适当的运动。
3.注意个人卫生:手术后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干净。
总结脾切除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在手术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术后观察、饮食护理、药物护理、活动护理和其他护理。
脾切除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脾切除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脾切除术后护理问题
1.出血问题
脾切除术后容易出血,需要在术后观察血生化数值,加强护理,及时发现出血问题并采取补救措施。
2.感染问题
脾切除术后容易发生感染,需要加强护理,及时给予抗生素、抗菌素等治疗,必要时可采用重症监护等措施,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3.免疫功能缺陷问题
脾切除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需要科学的护理,及时适当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以及采用常规的及时制动性脱敏措施,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4.运动功能问题
脾切除术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受到影响,应在术后制定合理的体育活动计划,注意动作轻柔,不要过度运动,尽量减少负荷,避免运动损伤。
二、脾切除术后护理措施
1.加强营养支持
脾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特别重要,应就餐后注意量力而行,依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营养支持,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2.注意清洁卫生
术后患者宜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及时补充水分,并定期洗澡,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3.注意体温监测
术后要经常监测体温,体温异常时及时给予治疗,以防止继发性感染。
4.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脾切除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容易发生变化,要经常对其安抚,帮助其调节情绪,积极主动参与护理。
5.观察血生化指标
脾切除术后要定期检测血生化指标,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使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外伤性脾切除对血小板的影响及治疗目的观察并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对血小板的影响及其治疗方法。
方法以86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于脾切除术前和术后每2日监测血小板变化,持续2~6周,术后血小板升高至400×109/L以上者,单独或联合应用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有血小板计数异常升高,多数在药物治疗后2~6周降至400×109/L以下。
结论外伤性脾切除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升高,及时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抗凝药物可避免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加而引起的血栓形成。
标签:脾切除术;外伤性脾破裂;血小板;治疗脾脏具有储血、造血、免疫等多重功能,脾脏切除后可引起血小板增多、畸形红细胞增多及其他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导致血液黏滞性增加,严重者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1]。
但外伤所致脾破裂,脾切除术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最有效的手术方法。
脾脏切除后,通过实时监测血液中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及时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抗凝药物等综合治疗,可使血小板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本院2011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86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3例,女性33例,年龄17~56岁,平均(37.5±6.4)岁。
合并头颅伤21例,胸部外伤30例,骨盆骨折12例,全组患者均行脾脏切除手术,术后复查全血常规,86例患者均于术后2~3 d内出现血小板异常升高,多数患者在术后1周左右有较为明显的升高,可达601×109~1 423×109/L。
术后每2日复查血小板数量,当血小板升高至800×109/L时,则每日复查全血细胞计数,并监测血凝三项,即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
1.2 治疗方法术后血小板计数若上升至400×109/L以上,则开始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每日1次;双嘧达莫50 mg口服,每日3次。
抗血小板药物的护理措施引言抗血小板药物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的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小板活化,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
然而,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也有一定的风险,其中包括出血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为了减少潜在的风险并确保药物的有效性,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时需要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
一、患者评估和监测在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之前,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患者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病史、用药史、血液凝固功能等方面的评估。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并定期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以评估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和可能的副作用。
二、教育和沟通在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进行详细的教育和沟通。
这包括以下内容:1.药物的用途和作用机制:向患者解释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帮助患者理解为什么需要使用这种药物,以及它如何预防血栓形成。
2.用药的时间和剂量:向患者说明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并告知不可随意停药或改变用药方案。
3.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向患者详细介绍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如出血等,并告知患者应该如何应对这些不良反应,以及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4.药物的相互作用:向患者说明抗血小板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尤其是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提示患者在用药期间遵医嘱,并告知医生或药师有关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5.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根据医嘱,向患者解释可能需要调整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如限制气泡饮料和饮酒等。
三、出血风险的评估和预防抗血小板药物的一个主要副作用是增加出血的风险。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出血风险评估工具:护理人员可以使用出血风险评估工具,如HAS-BLED评分,来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水平,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定期监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如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等。
血小板单采术治疗血小板增多症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探讨目的:观察采用血小板单采去除术对各种血小板异常增多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液粘滞度变化。
方法:使用德国费森尤斯血细胞分离机对各种原因引起血小板患者进行血小板单采去除,观察采后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液粘滞度变化。
结果:采集后患者血小板明显下降后粘滞度降低,临床症状缓解,统计学有显著意义。
结论:采用费森尤斯血细胞分离机,应用血小板单采去除能安全有效治疗异常血小板增多,不良反应较轻微。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latelet apheresis in the thrombocytosis patients and to observe it’s hemorrheotogy. Method: platelet apheresis was done in 20 patients with Fresenins(com..TEC) blood cell separator,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laboratory hemorrheology were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herapeutic platelet apheresis,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of patients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platelet counts of patients decreased markedly(P <0.05) and the hemorrheology index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s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5)Conclusion: Platelet apheresis with Fresenias blood cell separator is important for rapidly safely improving clinical symptoms and effective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thrombocytosis patients.[Key words] platelet apheresis ; thromboytosis; hemorrheology血小板增多癥是临床上常见一组疾病,分原发性增多和继发性增多,无论哪种病因引起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多,快速有效安全地降低血小板方法不多,药物作用也有限,特别是异常血小板增多达800×109/L以上,临床上有可能出现并发症或有出血,血栓形成倾向,就要快速降低血小板,我们用德国费森尤斯机单采血小板去除术,使血小板迅速下降,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1 20例患者为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在本院诊治,血小板计数持续>800×109/L以上,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8-72岁,其中脾切除术后8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软组织挫裂伤2例,不明显原因血小板增多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