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例小脑髓母细胞瘤全脑全脊髓照射疗效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99.08 KB
- 文档页数:3
107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4 No.11·临床研究·血管母细胞瘤[1]是在中枢神经所产生一类高度分化的血管致密物,一般为良性,多发于小脑和脊柱。
对死亡患者解剖发现[2],在其脑和脊髓中出现许多肿瘤,多发于小脑部,这类患者多有平衡感弱,肢体不协调,称之为小脑血管母细胞瘤。
研究指出[3],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具有固体状和囊泡状两种形态,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会对脑组织以及神经组织进行压迫,产生神经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平衡感差,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
具有小脑血管母细胞瘤临床症状者可以考虑该病的可能性,如具有并发症如视网膜血管瘤,内脏囊肿或血管瘤,红细胞增多症,家族史等均可以基本确定,但大多数患者需要CT的辅助诊断。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MR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到脑血管瘤的诊断过程中[4],通过显影剂在脑血管中走行能够较好的观察到复杂的脑血管网络中的血管母细胞瘤所在位置。
本文旨在采用CT和MR对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患者进行诊断,分析影像学特点,并比较二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3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具有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症状同时经手术病理确定者共6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35例,年龄35~72岁,平均为(52.2±11.7)岁;临床症状32例平衡感差,35例头晕头痛,11例恶心呕吐,8例视力下降,4例耳聋、耳鸣。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外周血红细胞为(5.87±2.35)×1012/L;外周血红蛋白(132.05±13.19)g/L,均有所增高。
将检查结果分为CT组与MR组。
1.2 方法CT扫描使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扫描仪,平扫及注射碘佛醇注射液增强扫描。
MR扫描使用西门子1.5T磁共振扫描仪,平扫及注射顺磁性造影剂Gd-DTPA增强扫描,常规扫描序列:横轴位T1WI、T2WI、FLARE,轴位、矢状位、冠状位TIWI增强扫描。
儿童复发髓母细胞瘤综合治疗及疗效分析彭其斌;赵建农;王鹏程;陈宝智;刘颖【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mprehensive therapy and treatment results of medulloblastoma (MB) in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57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medulloblastoma from January 2014 to August 2017 were enrolled in thi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mong which 51 children had total resection and 6 children partial resection during initial treatment. Following surgery, patients accepted three-dimensional radiotherapy(3DCRT) an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During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patients underwent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or radiotherapy alone after which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5 courses of chemotherapy. The median follow-up period was 15 months. Results: Of all patients, the median survival length was 29.12 months. The 6-month, 1-, 2-, and 3-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 was 91.23% , 73.68% , 54.38% , and 40.35%, respectively.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survival rate of children with medulloblastoma was affected by the range of surgical resection (P=0.005), tumor size (P=0.048), and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during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P=0.002).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greater the tumor size, the worse the prognosis (P=0.041) and that simultaneous chemotherapy during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could improve prognosis (P=0.002). Conclusion: Medulloblastoma in children is predominantly a high-grade tumor with poor prognosis and can cause considerable damage to thechildren’s nervous system. The tr eatment program should consist of comprehensive therapy combining surgical resection with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and also chemotherapy during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to improve patient survival rate.%目的:分析儿童复发髓母细胞瘤病例综合治疗方案和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确诊为复发髓母细胞瘤的患儿57例.初次治疗接受手术全部切除51例,次全切除6例.术后分别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术后放疗期间同步化疗、单纯放疗,放疗期间同步化疗后持续5疗程化疗、单纯放疗后持续5疗程化疗.中位随访时间15月.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时间29.12月,6月、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23%、73.68%、54.38%和40.35%.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髓母细胞瘤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因素包括手术切除范围(P=0.005)、肿瘤尺寸(P=0.048)及术后放疗期间同步化疗(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尺寸越大患儿预后越差(P=0.041),术后放疗期间同步进行化疗可以改善患儿预后(P=0.002).结论:儿童髓母细胞瘤多为高级别肿瘤,预后较差,对儿童神经系统损伤较大,治疗方案应为手术切除结合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性治疗,且在术后放疗期间同步进行化疗,以提高儿童患者生存率.【期刊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年(卷),期】2018(013)011【总页数】4页(P555-557,571)【关键词】髓母细胞瘤;综合治疗;儿童;神经外科;预后【作者】彭其斌;赵建农;王鹏程;陈宝智;刘颖【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海口 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海口 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海口 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海口570311;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武汉 43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R739.41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是最常见的儿童恶性颅内肿瘤,占儿童期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2%~25%[1],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WHOⅣ级[2]。
儿童髓母细胞瘤12例CT影像回顾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髓母细胞瘤CT的影像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12例,均行CT检查。
结果 12例中,肿瘤位于小脑蚓部10例,小脑半球2例。
CT平扫肿瘤呈等或稍高密度,内伴斑片状低密度灶及囊性变3例,有斑点状及斑片状钙化1例,CT增强扫描呈中等至明显强化。
增强肿瘤均匀强化3例,中等强化6例,无或轻微强化3例。
12例中6例见有第四脑室变形偏移及幕上脑室扩张。
结论髓母细胞瘤好发于男性儿童,常见于小脑蚓部,CT平扫为等或稍高密度影,注药后轻至中度增强。
【关键词】脑肿瘤/诊断;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脑脊髓液;儿童髓母细胞瘤多见于儿童,约占儿童后颅窝肿瘤总数的18.5%[1]。
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笔者搜集了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总结分析了本病的CT影像学特点,并就其影像学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讨论,以供参考。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102~200702本院收治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儿童髓母细胞瘤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15岁,平均7.6岁;最小年龄为80 d,13岁以下9例,占75%。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8例患儿有头痛、恶心、呕吐及走路不稳等症状,6例伴有2周内症状加重。
2例发病半个月至1年后行影像学检查,10例(83%)发病在3个月以内进行检查。
1.2 检查方法 CT扫描使用美国GE CT扫描机,层厚为5或10 mm,扫描时间为5~10 s。
CT增强造影剂使用泛影葡胺或优维显,注药剂量为1 mL/kg,注药后立即行增强扫描。
1.3 发病部位本组肿瘤发生于小脑蚓部10例(83.3%),其中3例直接突入第四脑室,1例病灶主体位于小脑蚓部,其旁一结节位于左侧小脑半球。
肿瘤发生于小脑半球2例(16.7%)。
1.4 CT表现肿瘤最大者为5 cm×4 cm×3.5 cm,最小为3 cm ×2 cm×2 cm。
小脑髓母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44例疗效观察
张玲;何方志;雷自重
【期刊名称】《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年(卷),期】1990(000)003
【摘要】自1964年6月至1986年6月经本科术后放疗的44例小脑髓母细胞瘤,男性34例,女性10例,44例中行肿瘤全切或大部切除36例,肿瘤部分切除7例,仅取活检1例。
放射治疗采用250kv X线照射13例,180—220 kv X线加
<sup>60</sup>C<sub>o</sub>照射3例,单用
<sup>60</sup>C<sub>o</sub>照射28例。
小脑加脊髓照射23例,全脑加脊髓照射21例。
全脑剂量20.3~51.05Gy,小脑剂量22.75~51.05Gy;脊髓剂量20~36Gy。
【总页数】1页(P10-10)
【作者】张玲;何方志;雷自重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预防髓母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J], 方恒虎;康静波;赵向飞;吴姗珊;路泽军
2.29例髓母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 [J], 成芳;苏茂昆
3.小脑髓母细胞瘤合并小脑血管畸形1例 [J], 许晶廷
4.髓母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 [J], 张云波;郑丽萍;赵允正;李锦秋;张建光
5.小脑星形细胞瘤的术后放射治疗 [J], 高耀明;许昌韶;姚德元;俞志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髓母细胞瘤的CT和MRI检查与影像学表现分析李鹏【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髓母细胞瘤的CT和MRI检查与影像学表现。
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并通过病理诊断髓母细胞瘤患者56例,均通过CT 和MRI检查,探析影像学病理特征。
结果40例(71.43%)髓母细胞瘤患者病灶集中在小脑上球蚓部中线,并伴有第四脑室突入发展迹象;余下16例髓母细胞瘤患者中12例小脑半球,脑室遭受压迫,4例桥小脑角区;36例(62.50%)CT密度呈中高密度状,11例(19.64%)呈中低混杂密度,10例(17.86%)呈低密度;44例(78.57%) T1WI扫描呈中低信号,5例(8.93%)T1WI扫描呈等信号,7例(12.50%)T1WI扫描呈略低信号;39例(69.64%)T2WI扫描呈略高信号,8例(14.29%)T2WI扫描呈高信号,4例(7.14%)T2WI扫描呈等、高混杂信号,5例T2WI扫描呈等信号;水抑制成像检测51例(91.07%)呈略高信号,余下5例呈等信号。
结论髓母细胞瘤在实施CT、MRI检测小脑上球蚓部中线并伴有第四脑室突入位置病灶有着较高的诊断辨识度,通过MRI与CT联检可提高髓母细胞瘤术前诊断准确率。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T and MRI findings and imaging features of medulloblastoma. Methods 56 cases of CT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6 and MRI were examined by pathology. Results 40 cases (71.43%) were medulloblastoma in cerebellar vermis in the ball on the midline, accompanied by signs of development into the fourth ventricle; the remaining 16 cases of medulloblastoma patients in 12 cases of cerebellar hemisphere, ventricle oppressed and 4 cases of cerebellopontine angle;36 cases (62.50%) were in the density of CT high density, 11 cases (19.64%)showed low mixed density, 10 cases (17.86%) showed low density;44 cases (78.57%) T1WI scan showed low signal, 5 cases (8.93%) T1WI scans showed signal, 7 cases (12.50%) T1WI scan showed slightly low signal;39 cases (69.64%) T2WI scan slightly high signal, 8 cases (14.29%) T2WI scan showed high signal, 4 cases (7.14%) showed high T2WI scanning, mixed signal, 5 cases of T2WI scan showed equisignal;water suppression imaging detection of 51 cases (91.07%) showed slightly high signal, the remaining 5 cases showed equisignal. Conclusion Medulloblastoma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T, MRI detection of cerebellar vermis and midline ball with fourth ventricle into the location of lesions with a high diagnostic accuracy, can improve the medulloblastoma the accuracy of preoperative diagnosis by MRI combined with CT.【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02【总页数】2页(P79-80)【关键词】髓母细胞瘤;CT;MRI;影像学【作者】李鹏【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市第二人民医院CT核磁共振科,吉林通化134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髓母细胞瘤患者56例作为观察对象,均通过CT和MRI检查,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做对比,探析CT和MRI诊断准确性,分析髓母细胞瘤影像学病理特征,为今后临床诊治髓母细胞瘤提供参考指导。
儿童颅内髓母细胞瘤放射治疗的护理
张玉霞;尹爱芹;王思慧;刘晓英
【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
【年(卷),期】2006(14)6
【摘要】目的:探讨28例儿童颅内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的方法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放疗患儿实施心理护理、放疗知识的宣教及放射野皮肤的保护措施,密切观察患儿的血象情况及颅内高压症的临床表现,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其次做好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及出院指导工作.结果:28例患儿中,16例出现轻度头疼,25例Ⅰ°皮肤反应,7例Ⅰ级白细胞下降,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都顺利完成全程放疗,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应加强髓母细胞瘤病儿在放疗期间的护理,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总页数】3页(P770-772)
【作者】张玉霞;尹爱芹;王思慧;刘晓英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放疗科,山东,聊城,252000;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放疗科,山东,聊城,252000;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放疗科,山东,聊城,252000;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放疗科,山东,聊城,25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3
【相关文献】
1.14例颅内多发淋巴瘤放射治疗的护理干预 [J], 甘燕玲;王新莉;徐伟莉
2.儿童髓母细胞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护理干预 [J], 陈立新
3.儿童小脑髓母细胞瘤全脑脊髓放射治疗的护理体会 [J], 赵春樱;张翠萍;葛玉红
4.儿童颅内髓母细胞瘤放射治疗的护理体会 [J], 张玉霞;尹爱芹;王思慧;刘晓英
5.儿童颅内髓母细胞瘤放射治疗的护理措施分析 [J], 赵贵芹;张晓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中枢放射治疗的进展杨美玲【摘要】全中枢放射治疗是治疗易沿脑脊液或脑膜播散的脑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但最佳的治疗方案,包括照射野的设计、照射剂量、照射技术以及是否联合化疗一直存在争议.该文探讨了降低全中枢剂量的可行性、联合化疗是否必要、不同放疗技术在全中枢治疗中的优劣势及应用前景,认为不应该盲目降低放疗剂量,螺旋断层放疗在全中枢放疗中具有剂量的均匀性、适行性及对正常组织保护的优势.【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4(020)002【总页数】4页(P276-279)【关键词】全中枢放射;放疗剂量;放疗技术;化疗;进展【作者】杨美玲【作者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螺旋断层放疗中心,广州,510010;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全中枢照射(craniospinal irradiation,CSI)主要用于容易沿脑脊液或脑膜播散的脑恶性肿瘤,如髓母细胞瘤、高危生殖细胞瘤和分化差的室管膜母细胞瘤等。
随着现代放射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放疗技术已经从简单方形野的二维照射发展到了适形度和精确度越来越高的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等。
该文就近年来CSI治疗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1 放疗靶区的定义及剂量学研究CSI靶区包括全脑和全脊髓,全脊髓下界至脊髓圆锥部,包括磁共振成像显示的硬膜囊下界。
因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等对放射治疗敏感,采用常规分割方式即可达到根治目标,即每次1.8~2 Gy,每周5次。
通常给予全脑30~36 Gy,全脊髓24~30 Gy,肿瘤区域推量50~54 Gy。
由于全中枢放疗照射范围大,易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胃肠反应和骨髓抑制,对于儿童患者,因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CSI易对其生长、内分泌及智力造成损伤。
文献报道[1],髓母细胞瘤患者经全脑平均剂量35 Gy照射治疗后,已经显现出认知功能受损。
目前的研究多聚焦于在保障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照射体积及剂量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27例儿童髓母细胞瘤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儿童髓母细胞瘤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
方法:27例经手术切除及病理确诊的儿童患者,单纯手术治疗组12例,手术+全脑全脊髓放疗组15例。
结果:单纯手术组1年生存率33.3%,3年生存率8.3%,手术加全脑全脊髓放疗组1年生存率93.3%,3年生存率53.3%。
术后全脑全脊髓放疗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
结论: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组织,术后予以全脑加全脊髓段放射治疗,可有效的降低复发转移率,显著延长生存期。
关键词母细胞瘤手术放射治疗资料与方法2001年6月~2006年8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27例小脑髓母细胞瘤患者,其中男14例,女13例,中位年龄8岁,均属于低危组病人。
头痛25例,恶心呕吐20例,头晕5例,行走不稳18例。
视乳头水肿者21例,Romberg′s征阳性22例,躯干性共济运动失调21例,眼震13例,颈抵抗6例。
本组均经枕下正中入路肿瘤切除术,12例术前脑积水严重伴颅高压症状明显者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术中见肿瘤呈灰红色,边界清,质地松软,较易切除,血运较丰富,肿瘤均为镜下全切,无手术死亡病例。
均建议术后10~21日开始行全脑全脊髓放疗,仅有15例行全脑全脊髓放疗,另外12例仅接受单纯手术治疗。
15例术后接受全脑全脊髓照射,全脑照射采用两个相对侧野水平等中心照射,包括颅底线以上的脑部和颈5、6椎体以上的脊髓部,照射至全脑Dt35~40Gy/4~5周,缩野至原发灶加量,总剂量50~55Gy/5~6周。
全脊髓照射野宽为3.5~4.5cm,长度根据病人实际长度分为2~3个照射野,垂直照射,骶部包括第3、第4骶孔,上界与全脑照射野相邻,Dt30Gy/4~5周[2],放疗中各野使用6MV X线。
治疗中各野间均留0.5cm间隔。
结果全部病例随访至2009年2月,随访率100%,随访时间8~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
单纯手术组1年生存率33.3%(4/12),3年生存率8.3%(1/12),手术加全脑全脊髓放疗组1年生存率93.3%,3年生存率53.3%。
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分析髓母細胞瘤放疗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观察最常见的放疗副反应。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髓母细胞瘤患者32例。
术前中枢神经系统MRI检查无蛛网膜下腔播散迹象。
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照射源为6MV-X线,6MV-X线或60Coγ射线,部分患者全脊髓照射采用电子线。
全脑照射21.2~36 Gy,单次剂量1.6~2.0 Gy,后颅窝瘤床部位缩野补量照射17.5~48.6 Gy,单次剂量1.6~2.5 Gy,全脊髓髓腔照射剂量21.2~36 Gy,单次剂量1.6~2.0 Gy。
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析,生存率的差别显著性检验采用Log-rank法。
结果32例髓母细胞瘤患者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40.50%和52.30%。
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长径、手术是否切除彻底是影响髓母细胞瘤预后的因素,肿瘤最大径22.8 cm3的患者,预后明显不良(RR=1.76,P=0.02)。
而在RECIST标准中强调以CT、MRI等检查手段测量的肿瘤单径为治疗疗效评价的依据。
在本组资料中,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长径是影响髓母细胞瘤预后的一个因素,肿瘤长径<4 cm 的患者的后要明显好于长径≥4 cm的患者。
颅内原发肿瘤是否被完全切除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预后因素[8]。
本组32例患者中,有23例手术完全切除肿瘤,9例手术未能完全切除肿瘤,两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50% 、0(?字2=25.456,P=0.000),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3.60%、0(?字2=18.569,P=0.000),这与上述文献报道的结果是一致的。
手术与放疗间隔的长短是否影响肿瘤治疗的预后,目前的文献报道结论不一。
Hanprasertpong等[9]认为手术与放疗间隔时间超过4 w会显著影响治疗效果;但是Kim等[10]认为手术与放疗的间隔时间不影响肿瘤的生存率,而在王孝深[6]、刘巧丹等[11]的研究结果中均未发现术后放疗的间隔时间影响生存率。
髓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附20例报告)
江志贤;邓家骏;张晋宁;田进军
【期刊名称】《中国医刊》
【年(卷),期】2013(048)002
【摘要】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髓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和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结果 20例均采用显微手术,肿瘤全切15例,近全切5例,无手术死亡.18例行术后放疗、化疗并随访,获得良好疗效,2例失访.本组14例按足疗程进行放疗、化疗,其中1例仍出现肿瘤的原位复发.4例未按足疗程行放、化疗,其中2例出现肿瘤的原位复发,1例出现肿瘤的种植转移.结论髓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手术全切肿瘤后辅以足够剂量的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及定期随访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并延长生存时间.【总页数】3页(P65-67)
【作者】江志贤;邓家骏;张晋宁;田进军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福建泉州362000;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福建泉州362000;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福建泉州362000;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福建泉州3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
【相关文献】
1.髓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附13例报告) [J], 李太红;史益民
2.髓母细胞瘤CT诊断(附93例报告) [J], 李廷
3.儿童髓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24例报告 [J], 张文波;叶敏;赖湘;谢锋;黄进兴;梁明礼
4.儿童髓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附20例报告) [J], 徐继学;徐如祥
5.髓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28例报告) [J], 梁瑞嘉;丰育功;唐万忠;李环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