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一年级科学五官兄弟
- 格式:ppt
- 大小:637.50 KB
- 文档页数:10
五官兄弟教学目标:(1)能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知道这些感觉器官的功能。
(2)通过观察会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3)激发学生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产生观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知道这些感觉器官的功能。
(2)通过观察会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产生观察、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积一段自然或生活音效;几个软硬、粗糙、轻重不一的物体;几种气味不同的常见物体;几种不同味道的可尝物。
(2)活动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3)学生分组:4~6人一个探究小组。
激趣导入:1.我们来到一个新的教室,你看到了什么?(观察)2.听一段音乐,然后听老师的指令去做:“眨眨你的大眼睛,摸摸人的小鼻子,张开你的小嘴巴,伸出你有小舌头,拍拍你的小小手”。
3.在刚才的音乐中,我们提到了身体的哪些器官?小结:“眼睛、鼻子、耳朵、口(舌头)、手”是这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五官兄弟”二、讲授新课(一)研讨眼睛的作用1.我们刚才观察教室,是通过哪个器官?眼睛。
2.下面,我们就用眼睛观察图片(幻灯片1),请把自己看到的信息描述出来。
我们通过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哪些信息?3.我们的眼睛还能看到教室里的哪些信息?4.小结:(幻灯片2)总结眼睛的作用:分辨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
刚才,老师看到一些同学在东张西望,不认真听讲,希望大家认真听课,不然老师的眼睛会发现的。
(二)研讨耳朵的作用1.闭上眼睛,听一段音乐(MP3),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声音?我们刚才明明没用眼睛,怎么还听到声音了呢?是通过什么器官感知到这些信息的?2.紧紧的捂住耳朵,在心里默数10个数,然后松开手,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和刚才听到的有什么变化。
看来,耳朵可以听到声音,再美妙的音乐,没有耳朵也听不到,并且人有两只耳朵,这样,才能让我们听到的声音更清晰,并且能准确的确定声音的位置。
《“五官兄弟”游乐场》教学分析本册教材要培养和训练的主要探究能力是“观察与提问”的能力。
本单元是整套教材的第一个综合探究活动单元,主要承担的“二级目标”是“能利用各种感官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
”《五官兄弟游乐场》作为整个单元的引入,起着激发探究兴趣和欲望的作用。
同时它又是本单元的活动主题,是引导学生认识五官功能与局限的重点活动,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的前提和基础。
三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科学课程,在这一时期是培养其学习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素养的重要时期。
三年级的孩子非常爱玩,在本课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游戏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把科学教育悄悄渗透在孩子们的“玩乐”中。
然后再引导他们进行反思和总结,使学生能在玩乐中尽情体验,在玩乐后的反思中有所收获,把学生平时的随意玩耍升华为一种科学探究活动,形成“玩中有学,乐中有获”的科学学习境界。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到人体五种感官在观察活动中的作用及局限性。
2、通过游戏,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仔细体验,观察及积极提问的习惯。
3、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1.3~4种常见水果各2~3个、儿童玩具2~3个。
2.自然音效。
3.蒙眼罩,鼻夹若干。
4.香水、咖啡各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五个谜语,在谜语中认识眼睛、鼻子、小手、耳朵和嘴巴。
欢迎你们来到“五官兄弟”游乐场,我是善于观察、喜欢提问的游乐场场主,你们想进“五官兄弟”游乐场玩吗?好,请买门票。
我的门票是背第一单元我们学过的爱因斯坦的名言。
(指名背、齐背: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好,请进。
本场主先介绍一下“五官兄弟”游乐场:人体的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皮肤,“五官兄弟”游乐场共需闯五关,眼睛关、耳朵关、小手关、鼻子关、舌头关。
你们有信心闯关成功吗?好,让我们进入第一关,鼻子关。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一个进游乐场闯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第一单元“五官”兄弟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儿童的提问又源自他们的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而好奇心又源自我们的感官对周围事物的观察。
因此,要让学生对周围事物提出更多问题,就必须教会他们学会观察。
同时,观察也是科学探究的核心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将直接影响科学探究的效果。
因此,在学生学习科学之初,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显得非常重要。
人体感官是观察活动赖以进行的器官。
了解各种感官的观察功能,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是学生学会观察的基础。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以五种感觉器官为内容,设计了《五官兄弟》单元,从引导学生认识五官的功能入手,以真实的观察活动为载体,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方法,同时指引他们了解感官所能观察到的物体的相关外部特征,如颜色、大小……本单元是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整套教材的第一个综合探究单元。
本单元承担的科学探究目标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会综合运用五官进行观察,并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课程标准提出的分段目标“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的分解目标。
本单元着手培养学生正确的感官观察的方法以更好提出问题。
本单元的科学知识目标是“10.1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
1.1-1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1.1-2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围绕上述目标,本单元设计了《“五官”兄弟》、《观察水果》、《不一样的豆子》三课。
第一课《“五官”兄弟》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五方面设计了感官观察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各种观察活动,学习感官观察的方法,了解各种感官的功能(各种感官所能观察到的物体外部特征)。
第二课《观察水果》以班级组织观察水果会为情境,提出让学生描述介绍自己所带水果的任务,然后让学生展开观察和描述(介绍)活动。
为了增加观察描述活动趣味性,同时训练学生提问的能力,教材还设计了“猜水果”的游戏。
即让学生向水果的主人提出一些有关水果特征信息的问题,再根据这些信息来猜出是哪一种水果。
《“五官”兄弟》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到人体五种感官在观察活动中的作用。
2.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乐趣。
3.培养学生仔细体验、观察及积极提问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以及识别眼、耳、鼻、口、手等器官。
教学难点:1.对教材活动设计的现场生成、游戏活动的灵活开展、掌控丰富的课堂活动等。
2.让学生按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教学方法:游戏法、实验法教学准备:与眼睛有关的活动材料:眼罩、积木人课件(不同形状、颜色等)。
与耳朵有关的活动材料:四种小动物叫声的录音。
与手有关的活动材料:眼罩、硬硬的积木、软软的布偶。
与嘴巴有关的活动材料:糖水、盐水、醋。
与鼻子有关的活动材料:香水。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大家根据我的指令做动作,伸出你们的小手,预备,开始!小手小手拍拍,宝宝的小手拍一拍,小手小手拍拍,宝宝的小手捂眼睛!一、二、三,变!小眼睛露出来了!小手小手拍拍,宝宝的小手拍一拍,小手小手拍拍,宝宝的小手捂耳朵!一、二、三,变!小耳朵露出来了……游戏做完了,老师有一个问题要考考大家,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其实是和五位“兄弟”在做游戏,你们知道是哪五位“兄弟”吗?生:眼睛、耳朵、嘴巴、鼻子。
师:好!你请坐,你真是个认真的孩子。
这位同学只说出来四位,还有一位是谁呢,哪位小朋友能回答出来?生:手。
师:你真棒!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生:想!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地了解了解《“五官”兄弟》。
教学意图:本环节巧妙地通过“小手拍拍”游戏引出课题,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充满欢声笑语,提高了学生对上课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律动游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专注力,为后续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2.学习新课师:老师刚才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收到了“五兄弟”的求救信。
他们在游玩时,被可恶的大坏蛋抓走了,“五兄弟”请老师去帮忙解救他们,可是老师身单力薄没有办法去解救,我听说你们是一群乐于助人、善良、勇敢的孩子,所以老师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生:愿意!师:大坏蛋为了不让你们轻易地把“五兄弟”都救出来,设计了很多很难的关卡,你们敢不敢闯关,把“五兄弟”解救出来?师:好!下面我们进入第一关。
1“五官”兄弟一、教材分析:《“五官”兄弟》是大象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五官”兄弟》中的第一课。
在学生学习科学之初,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人体感官是观察活动赖以进行的器官。
了解各种感官的观察功能,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器官进行观察是学生学会观察的基础。
本课要研究的是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方面设计了感官观察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各种观察活动,学习感官观察的方法,了解各种感官器官的功能,并能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如:颜色、大小、轻重、薄厚、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知道这些感觉器官的功能。
(2)通过观察会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3)激发学生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产生观察、探究的兴趣。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学会分工与合作,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学习用感官观察到方法,了解人体感官的作用。
难点:让学生按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学这一课的时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系列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活动使他们对身体的器官有一个更深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去探究问题,探索新的知识,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件事情想请你们帮忙,老师有五位好朋友,他们是五兄弟。
昨天他们在游乐场玩时,被可恶的坏蛋抓走了,分辨关在游乐场的五处地方,大坏蛋还设置了很多很难的问题来看守他们。
老师希望你们能勇敢的解决这些难题,救出五兄弟。
你们能做到吗?生:能!师: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做到。
设计意图:本环节老师以求助的方式来引导本课,让学生看到老师的低姿态,该受到“哦!原来老师也有做不到的事情,来请我帮忙。
1“五官”兄弟【学情分析】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而观察又是提问的基础。
要让学生提出更多问题,就必须教会他们学会观察。
观察还是科学探究的核心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将直接影响科学探究的效果。
因此,在学生学习科学之初,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显得非常重要。
人体感官是观察活动赖以进行的器官。
了解各种感官的观察功能,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是学生学会观察的基础。
本单元,特别是本节课,将开始从认识感官入手,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学习运用感官进行观察。
【学习目标】(1)能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知道这些感觉器官的功能。
(2)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3)激发学生对常见的物质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学习准备】PPT;三段自然音效;鲜花;盒子;四种水果【学习过程】一、回顾引入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进行了吹泡泡的实验,课下回家后,你们在家里完成的怎么样呢?要不要来分享下独家秘方?师:好了同学们,现在我了解到了大家真的是神通广大。
老师这里也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大泡泡,今天由它带领我们一起去旅行。
在这趟旅途中,你可一定仔细观察噢!睁大你的眼睛,竖起耳朵,我们比一比谁的收获最大!生:好!二、观察描述1、师:好了,我们乘坐着热气球安全回来啦。
在这趟旅途中,你们都观察到了些什么呢?生:气球、小鸟、小猫、树林、马路、白云贴画:眼睛板书:看师:你们还观察到了什么呢?(做动作:用耳朵听)生:小鸟叫、风声、还有雷雨声贴画:耳朵板书:听贴画:声音师:刚在我们都用到哪些器官观察的呢?(指黑板:眼睛、耳朵)2、师:我们看到了树林和小猫,我们听到了风雨声和鸟叫声,眼睛和耳朵是帮助我们观察了解世界的好朋友。
在这趟旅途中你们的收获真丰富。
老师的收获也很多,今天我把他们带来了,你们猜猜看是什么?(展示盒子)生:是……师:你们是什么办法猜的呢?盒子里的东西我们看不到怎么办?生:晃一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