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表格5月高燕青
- 格式:doc
- 大小:6.68 MB
- 文档页数:4
表1 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记录表日期姓名班级晨检情况全日健康观察(症状与体检)处理检查者家长主诉与检查1 / 15备注:记录晨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中发现的儿童异常情况。
表2 在园(所)儿童带药服药记录表日期班级姓名药物名称服用剂量和时间家长签字喂药时间及签字2 / 15儿童出勤登记表班级:年月姓名日期备注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3 / 15备注:1.“√”代表出勤,“〇”代表缺勤;2.缺勤儿童查明原因后在“〇”内补全相应的符号:“×”代表病假,“—”代表事假;3.因病缺勤,需在备注栏注明疾病名称。
表4 儿童传染病登记表姓名性别年龄发病日期传染病名称诊断单位诊断日期处置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痢疾麻疹风疹传染性肝炎其它4 / 15合计备注:患某种传染病在该栏内划“√”。
无传染病发生的园所,应在登记本上注明。
表5 儿童营养性疾病及常见疾病登记表班级姓名疾病名称确诊日期干预与治疗转归5 / 15备注:登记范围包括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先心病、哮喘、癫痫、听力障碍、视力低常/视力不良、龋齿等。
表6 班级卫生消毒检查记录表日期班级消毒物体开窗通风餐桌床围栏门把手水龙头图书晾晒玩具被褥晾晒厕所其他┄6 / 15备注:以“√”的方式完成此表。
表7 健康教育记录表日期地点对象形式内容备注:1.对象是指儿童、家长、保教人员等;2.形式是指宣传专栏、咨询指导、讲座、培训、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等;3.内容是指园(所)内各项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7 / 15表8 膳食委员会会议记录表时间:出席会议人员:主持人:会议议题:会议记录:1.由负责召开膳食委员会会议的人员记录;2.会议议题:简单注明主要讨论及需解决的问题;3.会议记录:记录围绕会议议题讨论的主要内容。
观 察 记 录 表龙池实验幼儿园 日期: 2017、5、9 幼儿姓名:王沐晨 观察者: 吴琳开始时间:10:28结束时间: 10:31 观察目标 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编织的技巧 观察实录 今天的美术活动《美丽的竹花篮1》结束以后,我发现有很多的孩子都想将自己的区域牌子插在巧手工坊,因为我将活动中的材料也投放到了巧手工坊,过了一会儿我看到了王沐晨的身影,只见沐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将竹篾穿过海绵纸,但是每次都因为力气太大将海棉纸拉断,或者直接将穿好一般的竹篾又拉了出来,反反复复的试过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一旁的王浩晨说:“王沐晨我来帮你吧!”王沐晨抬起头,将皱紧的眉毛放松了下来:“不要,我可以的”。
又经过了两次尝试,沐晨急的都留下了眼泪,在一边抹眼泪,一边继续穿。
这时候我默默地做到美工区:“我也想加入你们可以吗?”“可以”只见沐晨将眼泪迅速擦干,我在与他们一起操作的过程中总是像念口诀一样:“第一根小竹篾,轻轻地做游戏,一会儿钻上一会儿钻下,真有趣。
第二根小竹篾一会儿钻下,一会儿钻上,完成了。
”王沐晨也跟着我一起听我一边念,一边操作,不一会儿我们的竹花篮就编好了。
分析评价 今天的美工区投放的材料是对活动《美丽的竹花篮1》的一个延伸,希望孩子们通过区域游戏能够练习编织的技能。
沐晨是一个非常执着的孩子,她在今天的美术活动的操作过程中也是同样在没有完全掌握编制方法,在展示作品的环节,发现她的竹篾都没有规律的穿插在海绵纸条里。
活动结束以后她希望通过在美术区不断的练习,从而干山自己的编织机能。
支持策略 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从沐晨拒绝同伴的帮忙可以看出来,它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孩子,教师想给与指导但是不能强行介入,而是通过平行介入游戏的方式,参与他们一起玩编织的游戏,巧妙地将编制的方法通过口诀的形式念出来,一边念,一边慢慢的示范,通过观察和倾听之后沐晨终于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竹花篮,初步的了解了编织的方法和过程。
与此同时也要与沐晨多交流,让他了解到同伴和老师的重要性,遇到问题不仅可以一遍遍的多练习,也可以找老师或者同伴帮忙。
通棉三厂幼儿园观察故事记录表
在荡秋千的地方,四个孩子安安静静地坐在秋千架上,没有人推动,也没有欢声笑语。
与这块区域的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于是我走近看看。
几个孩子在各荡各的秋千,荡起的高度似乎与自身的重量成正比。
汤茗荔是个瘦小的女孩子,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还是能够荡起一定的高度。
可是旁边的杨倾城就不同了,在同龄孩子中,她算是高大的,自然就荡不起来,百无聊赖地坐在秋千架上。
杨倾城透露着一丝无奈,问我:“老师,你可不可以帮我推?”我说:“你跟汤茗荔互相帮忙呀,可以互相推。
”她仍是坐在那里,迟疑不决。
“怕被拒绝吗?”我接着说:“你先去推她,然后请她来推你。
”似乎觉得这是一个好点子,她终于喜笑颜开。
她走至汤茗荔身旁,两人轻声耳语,相视一笑,互相推了起来。
旁边的毛语菲和茅瑾萱也互相帮忙了。
再也没有紧张、不安的情绪,取而代之的,是彼此依靠、相互支撑的温暖。
5月大班角色游戏观察记录5月大班角色游戏观察记录5月大班角色游戏观察记录1观察实录:“双桂坊”是我们班孩子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游戏。
根据幼儿的需要现在小吃街的食品有:糕点、烧烤、常州特产等,很多幼儿都喜欢参与“双桂坊”的游戏,摆弄这些形象逼真的材料。
角色游戏“双桂坊”已经开展两个月了,在今天的活动开始前,幼儿们一起回忆了“双桂坊”游戏中的主要角色和他们各自的工作任务。
游戏开始前,我问幼儿是自己商量分配角色还是老师分配,幼儿的回答是自己分配角色。
我就让他们分组商量。
游戏开始了,我把材料分配到各个组。
幼儿利用材料进行游戏。
我发现有的组分配角色较好,有厨师、服务员和顾客。
有的组只有厨师和服务员,而没有顾客,在我的提醒下,他们就改变了一些角色。
在游戏过程中,A和B扮演得比较好,当顾客时就很耐心地坐在位置上等待,我看到A当厨师当得很认真,而且还有对顾客说“你觉得好吃吗?”“要不要加点调料”等。
还有几个幼儿也表现得不错。
可还有一部分幼儿对材料不感兴趣,忘记了自己的角色。
在老师的提醒下,有几个幼儿回到游戏中。
在游戏过程中,有些幼儿朦胧了角色意识,以致游戏没办法玩下去。
游戏结束时,幼儿会整理材料,但整理得不够整洁。
分析与思考:一、大班幼儿有一定的角色意识和自我的主见,在游戏中,教师不需要一味地为孩子们解决问题,而是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
二、教师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要以平行介入的方式帮助幼儿,让游戏继续开展下去。
指导策略:一、教师在角色游戏中介入的时机幼儿难以将游戏顺利延续的时候、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不良因素的时候和幼儿主动寻求教师帮助的时候是教师有效介入的良好时机。
二、教师在角色游戏中介入的策略介入儿童不应盲目。
教师应细致观察,判断介入需求。
根据游戏内容,选择语言提示、行为暗示、或者通过直接干预等介入方式进行介入。
在观察幼儿反馈后,应及时退出游戏。
活动反思:在游戏开始,全班幼儿都会积极主动地参加游戏,而且还有了自我的主见,但角色意识不够强,有的幼儿只会摆弄材料,不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与的有幼儿能按角色要求行动,但表演一般。
5月观察记录
观察儿童:
观察时间:2017.5.5
观察教师:
观察实录
今天在益智区,你玩完五子棋之后,就去拿关于数与物一一对应的玩具玩。
最开始他看到横纵格子上有数字和图案,就先点树横格子上的没有规律的数字,然后他又开始观察纵格子里的图案,然后他从装有卡片的格子里拿出对应数字的图片。
他取出一张开始观察是什么图案的,然后上面有几个图案。
然后放到对应的格子里。
不一会,他找到的图片就都放到板子上了,但是他发现,那个装有图片的格子里的卡片不太全,就向其他的格子里去寻找,他把其他的格子里的图片都翻一个遍,终于找到剩余的图片。
于是他就把剩余的卡片按照数与物一一对应的关系放到它应该在的位置。
但是格子里的卡片都让他随便放了,没有整理好,等他玩下一张对应板的时候,他开始犯难了,怎么很多的卡片我都找不找了,于是他向我求助。
我告诉他,如果你在一开始就将卡片都分类整理好,你就不会找不到卡片了。
所以,你还是先从整理卡片开始吧。
在我的指导下,他开始整理盒子中的卡片。
等他整理完之后,才开始玩下一张对应的卡片。
分析
王雨凡是一个很聪明的小朋友,他知道如何玩这个玩具,就是他没有整理玩具的好习惯,所以他在玩第二次的时候,很多的玩具他都找不到了,所以,只能想向我去求助。
我提示他,先将玩具都整理好,然后再玩,这就快了。
他按照我提出的建议去做了,结果很快他就将第二块板完成了
措施
平时在区域或者是上课的时候,有意去培养幼儿的整理玩具的习惯,这样一来他们在结束区域的时候,就不会让幼儿在整理玩具的时候,手忙脚乱了。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升大班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园于五月份开展了大班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提升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为主题,旨在探讨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5月15日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三、活动参与人员活动主持人:张老师参与教师:大班全体教师特邀嘉宾:教研员李老师四、活动流程1. 主持人开场张老师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强调了提升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2. 教师经验分享(1)教师A分享:在主题活动《美丽的家园》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B分享:在科学活动《神奇的磁铁》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设置实验环节,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科学的乐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教师C分享:在语言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教研员点评教研员李老师对三位教师的经验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针对每位教师的分享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4. 小组讨论大班全体教师分成四个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3)如何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4)如何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5. 小组汇报各小组代表对讨论成果进行汇报,分享小组的见解和经验。
6. 总结与反思张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五、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提升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今后教学工作的方向。
2. 教师们在小组讨论中积极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 教研员李老师的点评和指导,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幼儿园班级全日观察记录表
1 / 1 下载后可编写可打印
班级整日察看记录表
班级日期填表人
应到人数实到人数少勤人数
□ 无异样□ 有异样(请填写以下内容)
姓名问题办理建议晨检状况
□ 无异样□ 有异样(请填写以下内容)
姓名少儿状况(精神、体温、
办理建议食欲、活动等)
整日察看
少勤原由(如患病
姓名要写明主要症状和教师建议
就诊医院)
少勤状况
填表说明:此表作为教师对班级少儿身体异样状况的察看与记录,此表中的信息应与少儿园保健老师
实时交流互动。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打马球观察记录表一、活动背景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幼儿园举办各种有趣活动的好时机。
为了丰富幼儿的节日体验,我们决定在幼儿园举办打马球的活动。
打马球是一项古老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既能增强幼儿们的体质,又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二、活动准备1. 设备准备为了进行打马球活动,我们需要准备以下设备: - 马球:选择适合幼儿使用的小号马球。
- 球棒:为每个幼儿准备合适的球棒。
- 球场:在幼儿园的室外场地搭建马球场。
- 安全设施: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我们还需要设置一些安全设施,如护栏、安全警示标志等。
2. 活动策划•时间安排:确定活动的具体时间,一般在端午节当天进行。
•分组安排:将幼儿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不超过6人,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规则说明:在活动开始前,向幼儿们详细介绍打马球的规则,包括如何使用球棒、如何传球等。
3. 老师准备•技能培训:老师需要提前学习打马球的技巧,并能够示范给幼儿们看。
•安全意识:老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问题。
三、活动过程1. 活动开始在活动开始前,老师向幼儿们简单介绍了打马球的起源和规则,让他们对这项活动有一定的了解和期待。
然后,老师将幼儿们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发了马球和球棒。
2. 游戏规则说明老师为每个小组详细讲解了打马球的规则,包括: - 球场范围:幼儿们需要在规定的球场范围内进行活动,不得越界。
- 传球方式:幼儿们需要用球棒将球传给队友,队友接到球后再传给下一个队友,直到将球传到对方球门。
- 进球规则:将球传入对方球门后得1分,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争取得到尽可能多的分数。
3. 活动进行活动开始后,幼儿们积极参与,互相配合,用球棒传球。
他们发扬团队合作精神,相互帮助,共同争取进球。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幼儿们克服困难,提高技能。
4.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老师组织幼儿们进行总结。
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范同舟(白色T恤)
牛群策(绿色条纹T恤)
年龄
范同舟7岁
牛群策6岁
观察者观察方法轶事记录
观察时间2016年6月 830日(上午
9:50——10:45班级区域
游戏)
观察地点中三班教室
观察目的了解中班幼儿雪花片拼搭能力和合作能力。
观察内容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操作表现和语言交流。
观察背景上午区域游戏,自由选择区域中的玩具进行游戏,已有一定的游戏经验,以独自游戏为主,教师参与引导进行合作。
观察实录照片
准备游戏:小A将雪花片筐子端放在桌
子上。
喜欢玩雪花片的小朋友自由围桌开
始拿雪花片拼插。
雪花片所有颜色混合在
一起,数量多无争抢。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雪花片吧!
大家一起来打一个新的造型,很有挑战
性,需要大家一起来拼搭!”
小A:“我不想搭那个形状,我要搭
一个很厉害的飞机!”
小B:“我也不想搭那个。
”一边从筐
子中拿雪花片拼搭一边说。
范同舟:“我来学,那个形状很厉害
的!”边说边从筐子中选择雪花片拼插。
小C:“对,我上次看到那个树了,
重叠在模型上拼搭
我来拼这个。
”
教师:“这个需要很多小朋友一起拼
才能很快完成的,你能一起完成就说明你
非常厉害的。
”(鼓励大家一起拼搭,进行
合作组合作品)
教师拿出一个单个形状给大家看,能
不能照着老师的这个样子再拼一个一模
重叠在模型上方比较一样的。
(小A,小B不感兴趣自由拼搭)
范同舟看着我的圆形,选择两个雪花
片拼在一起,然后继续一个一个拼插,在
这过程中发现拼插的形状是直的,此时已
经连续拼插了4个雪花片。
在观察老师的
模型中发现了问题。
范同舟将第四片拔下
来换旁边的插口的进行拼插。
接着按照样
子继续拼插直至形成一个封闭的圈。
范同
舟非常高兴完成第一个基本圆形,并向我
展示。
教师:“你看一看,这个圈圆不圆,
哪里不太对?”(我将我的圈和他的圈并
列放桌子上观察比较)
范同舟发现问题并照样子重插突出
的两片雪花片。
牛群策默默在旁边边插变比对。
在范
同舟完成圆形后把模型拿到面前,拼一个
就把自己的叠在模型上比一下。
大概1分
多钟完成一个圈并且无误差,时间比范同
舟短很多。
教师将三个圈接口对准向上叠加转
成圆柱形底部。
学习他人方法范同舟观察牛群策的方法后,照其方
法拼搭第四、第五个··一边拼搭一边放
在上方一一比对。
牛群策在旁边不断做圆
形,并一直抬头看范同舟在组合。
方同舟
按照学习的组合方法向上叠加,成功达到
第六层。
在第七层圆形开始出现误差。
在
组合的过程中一层有两个插口没对准并
且还在不断往上叠加。
最后六层以上的圆
柱形开裂,范同舟在不断调整中,在修理
过程中插好一边比较牢固,但另一边又开
裂,最后放弃。
圈和圈
分析:
根据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来看,孩在雪花片这个游戏中合作不是特别感兴趣,他们更喜欢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有很多的想法,自我意识比较强。
他们更喜欢拼搭自己喜欢的东西。
虽然在拼搭过程中是一个独自游戏的过程,但是在完成拼搭后又是一个平行游戏的过程。
在牛群策和范同舟之间看似合作完成圆柱形,但是他们的合作并不是理想的合作状态。
他们俩在合作中没有语言交流也没有共同去完成圆形与圆形的组合,特别是没有去一起解决在组合中遇到的问题。
在修理的过程中需要两个人一起修理才能完成,但在修理的过程中没有互动,修理失败后另一位合作者也没有主动去帮助他,他们还是一种平行游戏状态。
牛群策在重复做圆形的过程中抬头一直看范同舟,他的行为表现是期待与他一起合作的,但他没有上去加入合作,调整了自己的行为适应他人,说明他在游戏中是属于被动的,交往的主动性不够。
两个小朋友的拼搭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在范同舟拼搭过程中他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问题并进行自我修改。
在圆柱体开裂后,也是在尽力修理,手部力道很足,修理的位置比较牢固。
牛群策在拼搭中的学习能力很强能找到很好地方法。
范同舟的自我学习能力相对弱一些,但能尝试他人的办法能调整自己去完成游戏。
跟进策略:
1.教师行为
(1)活动前的兴趣培养。
欣赏成品作品,对这样的复杂构造有兴趣。
(2)调整介入行为,合作的孩子坐在一起,鼓励孩子积极主动一起解决困难。
2.课程跟进
(1)将颜色进行分类,在拼搭过程中有意识去选择颜色,复杂的造型更美观。
(2)选择造型更美观孩子更感兴趣的作品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