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课堂观察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表(1)
教学互动的观察记录汇总表
备注:1.设计意图:统计各种互动方式中学生参与的人数及人次,从而便于分析活动参与的广度和有效性,观察记录与分析将有利于教师从学生对互动的反应及目标达成的指向性方面,更好的调整教学案,并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更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2.参与度取参与次数与总人数之比。
教学互动的观察记录(1)
教学互动数据分析及建议:
备注:1.设计意图:统计各种互动方式中学生参与的人数及人次,从而便于分析活动参与的广度和有效性,观察记录与分析将有利于教师从学生对互动的反应及目标达成的指向性方面,更好的调整教学案,并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更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2.参与度取参与次数与总人数之比。
教学互动的观察记录(2)
教学互动数据分析及建议:
备注:1.设计意图:统计各种互动方式中学生参与的人数及人次,从而便于分析活动参与的广度和有效性,观察记录与分析将有利于教师从学生对互动的反应及目标达成的指向性方面,更好的调整教学案,并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更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2.参与度取参与次数与总人数之比。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表
教学互动的观察记录(3)
教学互动数据分析及建议:
备注:1.设计意图:统计各种互动方式中学生参与的人数及人次,从而便于分析活动参与的广度和有效性,观察记录与分析将有利于教师从学生对互动的反应及目标达成的指向性方面,更好的调整教学案,并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更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2.参与度取参与次数与总人数之比。
课堂观察量表课堂观察记录表一教师提问记录观察内容次数认知难度候答时间1.常规管理性问题2.记忆性问题提问类型3.推理性问题4.创造性问题5.批判性问题1.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2.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教师回答方式3.重复自己问题或学生答案4.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5.鼓励学生提出问题1、无回答2、机械性判断是否学生回答3、认知记忆性回答4、推理性回答5、创造性评价回答1、提问后没有停顿2、提问后停顿过长停顿3、提问后适当停顿3-5 秒4、学生答不出,耐心等几秒新课程有效教学观摩课课堂教学观察表二(教师行为等级量表)时间、地点课题观察者资姓名年龄教龄料观察中心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者、引导者、促进者单位——学生学习的组织视角1、教学态度是否沉稳、愉快得分2、课堂教学语言用辞是否浅显易懂3、对教室秩序的管理是否到位观 4、学习前是否就学习目标与方法与学生讨论察 5、能否通过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调控学习气记氛录 6、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对学生反应的注意8、对学生突如其来问题及状况的处理9、能否通过恰当评价引导对学习主题的深入思考10、能否学生的意见,并与学生平等交流新课程有效教学观摩课课堂教学观察表三(师生互动等级量表)时间、地点课题观察者资料姓名年龄教龄单位观察内容次数效果评价ABCDE1、描述性问题教师提问类2、判断性问题型3、论证性问题5、理解性疑惑学生提问类6、判断性疑惑型7、实证性疑惑8、师生互动观察10、师班互动记11、以问题推进互动录教师对互动过程的推进 12、以评价推进互动13、以非语言推进互动言语互动过 14、30 秒以下程记时15、30 秒以上教师对学生 16、热情提问的态度17、冷漠18、忽视互动管理19、有效调控20、放任。
张课堂观察之羽翼,沐师生互动之芬芳——关于“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观察量表菏泽市巨野县凤凰办事处人民路小学董青春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也就给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以重新定义:交往互动关系。
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者和学习者,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
师生双方应当产生积极的交往和互动。
师生之间的互动意味着对话和参与,它不仅是一种活动方式,更体现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
能否“把课堂还给学生、精彩留给学生”,打造高效课堂,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科学合理的师生互动。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
因此,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让课堂真正成为展示学生风采的舞台,是本课堂观察的重要任务。
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是师生交流信息、情感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重要手段。
通过师生互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地学习,轻松地突破难点,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
一、观察要点在师生互动中,学生是如何学习教学内容,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师是怎样展现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如何提高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二、核心问题分析⒈教师提问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且明确、具体,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且有层次性、梯度性,教师能循序渐进地点拨学生的思维,便于学生及时理解知识,教得有效。
⒉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应及时给予评价。
教师明确的评判,不仅使回答问题的学生本身会获得积极的体验,也将激发其他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回答以及共同学习的热情。
⒊对于学生不会回答或回答得不准的问题,教师要调动学生利用原有认知去联系、去引导、去推理,懂得如何分解问题,给学生思维“搭脚手架”,通过转变提问方式或借助某种媒介去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课堂教学观察记录表
学校上课教师班级学科
说明:
在教师的观课议课活动中,课堂观察的内容很多,在进行课堂教学研究中,可以根据研究的内容设计相应的课堂观察记录表,用以收集学生学习活动相关资料,分析学生学习结果,达到教学目标程度,实施课堂学习测评。
以上是从15个方面设计的初中地理课堂观察记录表。
1、该《观察记录表》涵盖了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
主要用于“发展性评价”,为听课以后15个方面反思、分析、改进课堂教学所用,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能逐步“优化”。
2、等级评价: A(优) B(良) C(一般) D(较差)
记录者2013年月日
记录者2013年月日
记录者2013年月日
课堂教学观察记录表四:课堂文化维度的观察
五、教学情境观察表
数学课堂细节观察记录表。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表(1)
教学互动的观察记录
教学互动数据分析及建议:
设计意图:以数轴的形式来统计各种互动方式中学生参与的人数,可以直观地看到参与的人数、从而便于分析活动参与的广
度和有效性,互动方式可根据每节课具体情况添加记录。
观察记录与分析将有利于教师从学生对互动的反应及目标达成的指向性方面,更好的调整教学案,并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更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表(2)
设计意图:通过对教师评价语言、过渡语、语言问题几方面内容和次数的观察与记录,分析反馈教师课堂语言准确性、丰富性、激励性、趣味性等,引导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素质。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表(3)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堂中学生对教材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进行观察,分析与总结教材的使用在课堂教学的地位。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表(4)
教学资源使用情况观察记录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记录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反应,分析总结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帮助。
便于教师从学生的反应及目标达成两方面,更好运用整合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
课堂教学互动情况观察记录量表课堂教学互动情况观察记录量表高娟娟(学员)发布时间: 2011-03-03 13:05:10课堂教学互动情况观察记录量表互动类型互动性质互动行为观察到的次数学生1学生2学生3学生4学生5师生互动上行型互动1、请求22、征询133、展示24、汇报115、寻求帮助和指导其他下行型互动1、要求12、指令113、提醒14、约束15、帮助指导和照顾1其他1平行型互动1、发表个人见解12、共同游戏3、提问114、替教师做事其他生生互动被动型互动1、讨论、交流111112、帮助他人13、共同游戏其他1主动型互动1、讨论、交流111112、帮助他人13、共同游戏其他14、为中下学生参与提供了机会。
能为中下学生普遍参与提供机会和创造条件,是发展学生的主题作用、促进全体学生独立学习的重要一环。
如果每次互动都是学习好、反应灵敏的学生在表现,而中下学生只是附和几声,不但争不到发言权,而且丧失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样的互动,只能使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教师要正确引导,适当调控,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见解的机会。
课堂教学观察量表观察视角: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学科:研制教师:张英功(龙中)被观察者:课题:观察视角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维度观察点课堂实录观察结果评价问题设计的科学性问题设计的目的性与价值性问题设计的准确性与科学性问题的思维容量问题设计与学生的匹配度问题的呈现方式提问的有效性提问的方式提问后等待回答的时间学生回答的方式即时性评价讨论的实效性讨论问题的价值性讨论运用的方式学生回答的方式教师对讨论的调控讨论的时间及效果生成问题处理的艺术性问题的生成与捕捉教学中遇到了哪些生成性的问题生成问题的处理方式生成问题的处理结果观察结果总体评价及分析课堂教学观察量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视角)时间地点课题被观察者观察者维度观察点教学实录等级评定创设情境巧妙导入自主读书建构知识质疑问难合作共享拓展探究深化主题反馈总结巩固提高A B C D思考①学习目标的呈现方式(问题式/叙述式)②教学驱动方式(问题驱动/讲述驱动/练习驱动)③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独立/小组合作/教师提示)④针对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思考的程度(人数/时间/水平)⑤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的方式(生成/忽略)民主①教师的提问的方式(个别提问/集体提问)②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意识及课堂气氛(主动热烈/消极沉闷)③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创新①问题设计有没有新意?②问题设计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创新性思维?③课堂生成了哪些新问题?教师是如何处理的?关爱①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②特殊(学习困难、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③叫答机会是否均等?④教师是否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评价?总评课堂教学观察视角量表观察视角:师生互动学科:地理研制教师:朱珑研制学校:龙山中学被观察人:课题:时间:观察记录维度观察点课堂摘录评价教师提问1.问题类型2.准确程度3.合理程度学生回答4.准确程度5.合理程度6.积极程度互动类型7.师生互动8.生生互动教师对互动过程的推进9.以问题推进互动10.以评价推进互动11.以非语言推进互动言语互动时间12.时间长短13.合理性师对生提问的态度14.热情15.冷漠16.忽视互动管理17.有效调控18.放任课堂总评课堂教学观察量表(样表)[来源:教科室| 作者:原创| 日期:2012年10月9日| 浏览5463次] 【大中小】观察视角:学生是课堂学习的活动主体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应呈现积极参与、主动建构的状态;学习的最终追求是有效目标的达成。
师生互动课堂观察记录表
注释:
一.观测项目
观测项目是所观察到的师生互动的命名。
在本研究中,我们重点关注以下师生互动项目:
(一)由教师引发的师生互动
1、GW 个别提问:由教师向个别学生提问引起的师生互动。
(在个别提问记录时,要注意如果一个学生被个别提问,那么他/她下次再次被个别提问时,记录为GW2;第三次被提问时,记录为GW3)
2、JJ 集体提问,集体回答:由教师对全班学生提问引起的互动。
3、JG 集体提问,但最后是找个别举手或者不举手同学回答。
4、GJ 管理纪律:教师的言行主要是管理个别人的课堂违纪行为。
5、GQ 管理全班纪律:教师的言行主要管理全班的纪律问题。
6、SST 师生讨论:由教师所引发的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讨论。
7、XST 学生讨论:由教师布置,学生进行讨论。
8、ML 向学生下命令:布置作业、要求完成某个任务等。
(二)由学生引发的师生互动
9、SW 学生提问:个别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师生互动。
这类互动在教师回答问题后,往往学生没有评价。
10、KY 学生抗议: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不满,通过各种方式做出的抗议活动,引发师生互动。
11、SST2:师生讨论:由学生引发的关于教学内容的师生讨论。
12、XST2:学生讨论:由学生引发的关于教学内容的学生之间的讨论。
13、XST3:学生非教学内容讨论:由学生引发的关于教学内容之外的讨论。
二、回应
回应是在教师或者学生发起互动行为之后,对方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也就是说,教师发起,学生回应;学生发起,教师回应。
常见的回应行为有:
1、CM 沉默
2、ZC 遵从
3、BH 表示不会
4、DS 大声喊出
5、QS 齐声回答
6、SFN 学生愤怒
7、SXK 学生羞愧
8、SGX 学生高兴
9、TMY 教师满意
10、TZZ 教师指责
11、TFN 教师愤怒
12、TDD 教师打断
13、TJJ 教师讲解
14、TXC 教师巡查
三、教师反馈
教师反馈是学生在回应之后,教师做出的再回应。
如果是学生引发的互动,教师已经做出了回应,后面往往不会有再回应了。
如果这样,这里就不用记录了。
教师反馈通常有以下几种:
1、PJ 评价
2、BY 表扬
3、PP 批评
3、PJ+BY 评价+表扬
4、PJ+PP 评价+批评
5、TJJ 教师讲解
三、占用时间
一般来说,上述三个程序为一个互动回合,这里所说的占用时间,就是这一回合的占用时间。
这个时间可以是精确的,也可以是估计的。
四、表格的统计和分析
记录完毕后,要对照上述注释对表格进行统计和分析。
统计主要包括三项内容:第一,每个观测项目的频次;第二,每个观测项目所耗费的时间以及总时间占课堂教学总时间的比例;第三、对方回应和教师反馈所呈现出来的频次。
分析时则要从以下方面对师生互动进行分析:
1、师生互动的时间是否足够;
2、从师生互动中分析师生各自在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
3、从师生互动中分析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关系状态如何;
4、从师生互动中分析要提升教学效能,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做出改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