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荷斯坦牛的繁殖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10
中国荷斯坦牛育种原理
中国荷斯坦牛是一种优良的奶牛品种,其育种原理是通过选择、配种和遗传改良等手段,不断提高牛的产奶量、肉质和抗病能力,以满足人们对奶制品和肉制品的需求。
荷斯坦牛的育种原理涉及到遗传学、生理学和营养学等多方面知识,下面将从这些方面来探讨中国荷斯坦牛的育种原理。
首先,荷斯坦牛的育种原理与遗传学密切相关。
在育种过程中,通过对牛的遗传背景进行分析,选择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优秀个体作为繁殖对象,以期望获得更优良的后代。
同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可以更精确地选择和繁殖优质的荷斯坦牛,加速育种进程。
其次,荷斯坦牛的育种原理还涉及到生理学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牛的生殖生理特点和生殖激素的调控机制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牛的繁殖规律,提高繁殖效率。
同时,科学合理地控制牛的饲养管理,保证牛的健康生长,也是提高育种效果的重要手段。
此外,荷斯坦牛的育种原理还需要结合营养学知识。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牛的产奶量和肉质,为育种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同时,科学的饲养管理还可以增强牛的免疫力,提高其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对育种工作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荷斯坦牛的育种原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包括遗传学、生理学和营养学等。
只有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育种方案,才能更好地提高荷斯坦牛的产奶量、肉质和抗病能力,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荷斯坦牛养殖技术中国荷斯坦奶牛是由我国黄牛与国外引进的荷斯坦牛进行杂交,并经过长期选育而形成的一个品种,具有明显乳用型牛的外貌特征,体格高大,结构匀称,乳房庞大,泌乳性能良好,毛色呈黑白斑块,是比较高产的奶牛品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中国荷斯坦牛养殖技术吧!品种选择以中国的黑白花奶牛为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可以利用美国优质奶牛品种荷斯坦为父本,进行杂交改良。
中国荷斯坦奶牛个体的选择。
选择乳用牛的体型,体格茁壮,结构均匀,皮薄而富饶弹性,体躯长宽深,背腰平直,尻部长平宽,胸部发育良好,腹大而不下垂,其侧望、俯望、后望的轮廓均趋于三角形,后躯显著发达。
被毛细、短、光泽、皮薄、有弹性。
皮下脂肪少,血管显露,乳房发育充分,呈圆形。
乳头分布均匀,呈圆柱状,粗细长短适中,乳静脉粗大而多弯曲,乳井大而深,个别奶牛出现3个或3个以上乳井,这是乳静脉分支多的标志,这类奶牛一般产奶量都高。
在购买时还要做好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的检查。
牛场建设1、中国荷斯坦奶牛场址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等相结合。
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缓坡(北高南低),但总体平坦的地方,严禁建在低凹处、风口处。
沙壤土最理想,沙土较适宜,黏土最不适。
2、中国荷斯坦奶牛场址与公路主干线距离不小于500米,距居民点不小于1000米,位置在居民点下风处。
远离其他畜禽养殖场,周围1500米以内无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屠宰厂、医院、兽医院等。
为方便生鲜乳运输,周边50公里内最好有乳品加工厂。
距离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2000米以上。
周边饲料资源尤其是粗饲料资源丰富,且尽量避免周围有同等规模的饲养场。
3、奶牛场应依据功能合理分区,一般包括3~5个功能区,即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粪尿污水处理、病畜管理区。
为加强奶牛运动,促进奶牛健康与高产,应配置足够面积的运动场。
饲喂管理1、饲料搭配:喂给中国荷斯坦奶牛的饲料应以青绿多汁饲料为主和优质干草为基础,营养物质不足部分用精料和其他少量添加剂补充。
中国荷斯坦奶牛养殖技术荷斯坦奶牛是由中国黄牛与引进荷斯坦牛杂交而成的一种品种,这也是我国唯一的奶牛品种,在我国养殖也特别普遍,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荷斯坦奶牛养殖技术。
一、牧场选址建设符合村镇建设发展规划、距离居民区至少300m以上、地势高燥、向阳、易于排水、附近无污染源、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良好等;消防设施符合GBJ39之规定;粪污处理设施完善。
奶牛选择被毛光亮、整齐,富有弹性,不易脱落,皮肤颜色正常,无肿胀、溃烂、出血等。
三、乳牛的饲养管理1.母牛临产前2-3天进入产房,产房提前消毒并铺干草,专人进行看护。
2.刚出生的乳牛,用净干草或净布片把小牛口、鼻端的粘液擦净,让母牛自然舔干乳牛身上的胎水。
3.用消毒(2-5%碘酒)剪刀距乳牛脐孔20-25厘米处剪脐带,断口消毒。
4.半小时以内给乳牛吃到初乳,犊从生后3-4月龄断乳。
四、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1.犊牛一般60天断奶,可降低成本。
2.出生5-7天投给开食料和优质柔软干草。
3.常观察犊牛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等情况,出现稀便时,适当减少喂奶量和在奶中加1-2倍温开水。
4.犊牛料水按1:1的比例搅拌均匀后,加入等量优质干草或4-5倍青贮料搅拌均匀后饲喂,当每头进食精料量达500克时,犊牛可以断奶,精料采食量达2千克后,保持水平直到6月龄。
冬季、早春、晚秋要给犊牛温水。
精料参考配方:玉米50%,豆饼25%,鱼粉3%,麸皮18.5%,石粉1%,食盐0.5%,骨粉1%,预混料1%。
早断奶母犊生长受阻,在后期补偿。
五、泌乳牛的饲养管理1.泌乳初期(产犊-70天)。
此阶段比泌乳后采食量还低15%,应该注意饲料的适口性及饲料的品质。
最高日产奶量出现在产后4-8周,最高干物质在产后10-14周。
当泌乳牛日粮中精料过多,其粗纤维为13-14.5%时,为保持瘤胃的正常环境和消化机能,防止前胃弛缓和乳脂含量下降,应另加0.5-0.8%氧化镁与1-1.5%碳酸氢钠,对酸度有缓冲作用。
中国荷斯坦奶牛(1997年以前称中国黑白花奶牛)是19世纪末期,由中国的黄牛与当时引进我国的荷斯坦牛杂交,经过1970-1980年的不断选育,而逐渐形成的。
中国荷斯坦奶牛体格健壮,结构匀称。
毛色呈黑白花,花片分明。
中国北方的黑白花奶牛体性高大,多偏于奶用型,南方黑白花牛多属于奶用型。
中国荷斯坦奶牛特点中国荷斯坦牛多属于乳用型;它具有明显的乳用型牛的外貌特征。
乳用牛的外貌特点是:全身清瘦,棱角突出,体格大而肉不多,活泼精神。
后躯较前躯发达,中躯相对发达,皮下脂肪不发达,全身输廊明显,前躯的头和颈较清秀,相对较小,所以,从侧面观看,背线和腹线之间成一三角形,从后望和从前望也是三角形。
整个牛体像一个尖端在前,钝端在后的圆锥体。
乳牛的头清秀而长,角细有光泽。
颈细长且有清晰可见的皱纹。
胸部深长,肋扁平,肋间宽。
背腰强健平直。
腹围大而不下垂。
皮簿,有弹性,被毛细而有光泽。
乳房是乳牛的重要器官和部位。
发育良好的乳房大而深、底线平、前后伸展良好。
整个乳房在两股之间附着良好。
四个乳头大小适中,间距较宽。
有薄而细致的皮肤,短而稀的细毛,弯曲而明显的乳静脉。
中国荷斯坦奶牛分类中国荷斯坦牛,因受荷兰兼用荷斯坦牛的影响,近似兼用型。
毛色一般为黑白相间,花层分明,额部多有白班;腹底部,四肢膝关节以下及尾端多呈白色,体质细致结实、体躯结构匀称,泌乳系统发育良好,蹄质坚实。
中国荷斯坦牛因在培育过程中,各地引进的荷斯坦公牛和本地母牛的类型不一,以及饲养条件的差异,其体型分大、中、小三个类型。
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地与分布中国黑白花奶牛是引用国外各类型的黑白奶公牛(弗里生公牛)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本地母牛杂交选育而成的,是我国唯一的乳牛品种,现已遍布全国。
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周围、工矿区和乳品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据中国奶牛协会1981崐年统计,总头数达到万头以上的有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崐四川、江苏、广东、山西等省、直辖市。
中国荷斯坦奶牛中国荷斯坦奶牛是19世纪50年代之后,由中国的黄牛与当时引进我国的荷斯坦牛杂交,经过1970-1980年的不断选育,而逐渐形成的。
1987年育成,1992年更名为中国荷斯坦牛。
中国荷斯坦奶牛体格健壮,结构匀称。
毛色呈黑白花,花片分明。
母牛腹大而不下垂,胸部发育良好,乳头大小适中、分布均匀,乳静脉大而弯曲,乳井大而深。
母牛泌乳性良好,泌乳期270-305天,产奶量在4500-10000公斤,乳脂率3.5%。
肉用价值高,淘汰母牛屠宰率49.7%,净肉率40.8%;营养良好的淘汰公牛,屠宰率可达58.1%,净肉率50.1%。
繁殖性能良好,产后发情为53天,发情周期21.2天,怀孕期280天。
遗传稳定、适应性强,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饲养培育历史:一百多年的历史,其育种过程非常复杂。
总之,它是由纯种荷兰牛与本地母牛的高代杂交种经长期选育而成。
育种简史可由下面流程图表示:1、引进各品种牛纯繁2、各纯种牛与我国当地黄牛杂交3、各杂交种互交;4、后代自群繁育出中国荷斯坦奶牛。
外貌:毛色呈黑白花,体质细腻结实,体躯结构均匀。
泌乳系统发育良好,乳房附着良好,质地柔软,乳静脉明显,乳头大小、分布适中。
肢势端正,蹄质坚实。
由于各地引用的黑白花公牛和本地母牛类型不同,以及饲养环境条件的差异,我国黑白花牛多为乳用型,乳用特征明显,但体格不够一致,基本上可划分为大、中、小三个类型。
大型:主要引用美国荷斯坦公牛与北方母牛长期杂交和横交培育而成,成年母牛体高为136cm以上。
中型:主要引用日本、德国等中等体型的黑白花公牛与本地母牛杂交及横交培育而成,成年母牛体高133cm以上。
小型:主要引用荷兰等国欧洲类型的黑白花公牛与本地母牛杂交,或引进荷斯坦公牛与体型小的本地母牛杂交而成。
成年母牛高130cm左右。
成年体高: 公150.4cm 母133.0cm成年体重: 公1020kg 母575kg性成熟年龄: 12月龄适配年龄: 14-16月龄平均单产: 5000kg-7000kg乳脂率: 3.4%适应性: 适应性能良好,遗传稳定,很多地区均可饲养,抗病力强,饲料报酬高。
奶牛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奶牛奶牛是乳用品种的黄牛,经过高度选育繁殖的优良品种,我国引奶牛主要以黑白花奶牛为主,从1990年山东省畜牧局牛羊养殖基地开始引进此品种,此品种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产奶量高、耐粗饲。
黑白花奶牛也叫中国荷斯坦奶牛,中国荷斯坦牛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育种过程非常复杂。
总之,它是由纯种荷兰牛与本地母牛的高代杂交种经长期选育而成。
目录简介1.黑白花奶牛一、产地二、外貌特征三、生产性能2.中国黑白花奶牛(一)产地与分布:(二)生产性能(三)繁殖性能:(四)适应性能:(五)杂交效果:(六)评价:(七)公奶牛的重要(八)检疫注意3.关于奶牛4. 母奶牛的产奶周期1、奶用型2、兼用型奶牛品种奶牛胎衣不下如何诊治简介1.黑白花奶牛一、产地二、外貌特征三、生产性能2.中国黑白花奶牛(一)产地与分布:(二)生产性能(三)繁殖性能:(四)适应性能:(五)杂交效果:(六)评价:(七)公奶牛的重要(八)检疫注意3.关于奶牛4. 母奶牛的产奶周期1、奶用型2、兼用型奶牛品种奶牛胎衣不下如何诊治展开编辑本段简介牛奶营养全面,是适合饮用和现代乳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奶牛奶牛头部轮廓清晰,略长。
颈薄有皱褶。
皮薄,毛细短,皮下脂肪少,全身结构匀称,细致紧凑,棱角清晰。
后躯较前躯发达,乳房庞大,重可达11~28千克,乳静脉明显。
耐热性较差,对饲养管理要求较高。
世界上奶牛品种近百个,其中最著名的有黑白花牛、娟姗牛、更赛牛、爱尔夏牛等。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开始引入西方专门化奶牛品种。
经用黑白花牛与中国黄牛杂交,并对其后代进行长期选育,已培育出中国黑白花奶牛品种。
编辑本段1.黑白花奶牛一、产地原产于荷兰,也称荷兰牛。
其毛色为黑白花片。
该牛风土驯化能力强,世界各国都有引进饲养,并经长期的风土驯化和系统的繁殖或同当地牛进行杂交,而育成较适应当地环境条件且各具特点的黑白花奶牛。
二、外貌特征体型高大,结构匀称,头清秀,皮薄脂肪少,被毛细短,毛色为明显的黑白花片,后躯较前躯发达,乳房大而丰满,乳静脉粗而弯曲,奶牛只有四只乳头,一般两列均匀,常5-8cm,多余的副乳头一般都短小不出奶,自然萎缩。
中国荷斯坦牛育种原理
中国荷斯坦牛育种原理是一种基于选配和繁殖的方法,旨在改良荷斯坦牛的遗传特性。
该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建立选配目标:中国荷斯坦牛的选配目标通常包括改进乳蛋白质含量、乳脂肪含量、产奶量、体形、繁殖性能和抗病能力等方面。
2. 选择优良个体:在中国荷斯坦牛种群中,通过对个体的表现进行评估,选择具有理想遗传特性的优良个体作为繁殖种公牛和母牛。
这些个体在乳制品产量、疾病抗性、遗传稳定性等方面表现出色。
3. 进行遗传评估:选定的优良个体需要进行全面的遗传评估,以确定其遗传特性。
这可以通过DNA分析、基因测序和家族记录等方式来完成。
4. 进行人工授精:优良种公牛将与其他母牛进行人工授精,以传递其优良基因。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扩大优良遗传特性的传递,并确保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5. 进行后代评估:当后代牛群出生后,它们将被评估其表现,包括乳制品产量、体形、健康状况等。
只有满足选配目标的个体将被保留作为种畜,用于后续的选配。
6. 循环迭代:以上步骤将不断循环迭代,以逐渐改良中国荷斯坦牛的遗传特性。
每一代都会根据育种目标,选择更加优秀的
个体进行繁殖,从而提高整个种群的遗传水平。
通过以上的育种原理和步骤,中国荷斯坦牛的遗传特性可以逐渐改良和提高,使得该品种在乳制品产量、疾病抵抗力和繁殖性能等方面更加优越。
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项目简介项目名称: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推荐单位意见: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针对我国奶牛育种的落后状况和我国奶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的迫切需求,瞄准现代动物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奶牛育种中的巨大应用价值,历时19年,对奶牛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技术开展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在奶牛重要性状功能基因挖掘、基因组参考群体构建、基因组育种值预测方法、奶牛主要遗传缺陷基因诊断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完整的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技术体系。
该技术体系2012年被农业部指定为我国荷斯坦牛青年公牛的遗传评估方法,并在全国推广应用,极大提升了我国奶牛育种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了我国自主培育种公牛的能力,大大加快了我国奶牛群体的遗传改良速度,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多方客观评价,该成果的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部分达到国际领先。
该项目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4项,发表学术论文94篇,其中SCI 收录期刊论文62篇,获201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该项成果科技支撑体系完整,创新明显,技术先进成熟,经济效益显著。
推荐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推荐单位:北京市2015年12月29日项目简介:奶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选育优秀种公牛为核心的奶牛育种,是实现群体遗传改良、提高奶业生产水平和效率的关键。
我国奶业生产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根本原因是我国奶牛群体的遗传水平低,依靠传统的育种技术难以改变这种状况。
以基因组选择为核心的分子育种技术提供了机遇,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该技术可大大提高群体遗传改良速率。
项目组自1996年起,系统开展了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建立了完善的技术体系,并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主要技术创新点为:(1)挖掘了奶牛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
专利名称:与中国荷斯坦奶牛繁殖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马彦男,贺鹏迦,马正才,董艳娇,朱静,马永生
申请号:CN201710443851.7
申请日:20170613
公开号:CN107267605A
公开日:
2017102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与中国荷斯坦奶牛繁殖性状相关的SNP标记及其应用,属于分子育种技术领域。
本发明从牛PPARG基因中扩增一特异片段,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其中在序列表SEQ ID NO.1的第118bp处有G→T的单碱基突变。
此SNP标记位点上碱基为G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后第一次配种天数、空怀天数和受胎指数显著低于碱基为T的中国荷斯坦奶牛。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检测上述SNP标记的引物及含有该引物的试剂盒。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SNP标记在鉴定高繁殖性能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优势品种中的应用以及在中国荷斯坦奶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强,检测成本低的优点。
申请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地址:747000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知合玛路233号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中国农业成就的例子
中国农业成就的例子有很多,以下列举几个:
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研发了奶牛遗传缺陷和亲子关系的分子鉴定技术,成为我国荷斯坦青年公牛遗传评估的唯一方法,创建了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分子育种技术体系,育种周期由5-6年转变为1.5年,成本由10万元降至2万元,育成我国唯一的自主奶牛品种----中国荷斯坦奶牛。
华西牛的培育。
历时43年的杂交改良和持续选育,我国成功培育出肉牛新品种"华西牛",已经审定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生产性能和综合品质与国外主要凭证性能持平。
预计到2027年,年提供进站种公牛500头,主导品种核心种源进口替代率达80%,将大幅度降低核心种源的进口比例,实现核心种源自主可控。
此外,中国农业成就的例子还有超级杂交稻、矮败小麦、杂交玉米、杂交油菜等。
中国荷斯坦牛的饲养与管理朱旭(潍坊市经济学校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2200)中图分类号:S823.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20)05-0020-04我国饲养的奶牛是以“中国黑白花奶牛”为主,本品种是利用引进国外各种类型的荷斯坦牛与我国的黄牛杂交,并经过了长期的选育而形成的一个品种。
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国荷斯坦奶牛的犊牛、育成牛、成母牛以及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方法,同时讨论了中国荷斯坦奶牛的常见普通疾病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中国荷斯坦奶牛的饲养1.1 犊牛的饲养犊牛是指出生到6月龄的牛。
犊牛培育是奶牛生产的关键,培育好坏直接影响奶牛一生中生产性能的发挥,因此应根据犊牛的特点来掌握犊牛科学的饲喂技术。
1.1.1 及时喂初乳(1)母牛产后5~7d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
初乳中含有多种抵抗疾病的免疫物质和维生素,其中蛋白质含量比常乳多4~5倍,脂肪含量多1倍左右,维生素A、胡萝卜素和各种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
(2)刚刚出生犊牛对免疫球蛋白的吸收率为50%,出生后20h后吸收12%,36h后吸收极少或不吸收。
初乳的酸度高,能有效地刺激胃黏膜产生消化液,能抑制细菌活动,使机体免受侵害。
初乳中的蛋白质可被消化道迅速吸收入血液,以补充仔畜血浆蛋白的不足(周其虎,2008)。
并且初乳中含有的溶菌酶和抗体,溶菌酶能杀死多种细菌。
r-球蛋白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活动,K-抗原凝集素。
能够抵抗特殊品系的大肠杆菌。
初乳中含有较多的镁盐,具有轻泻作用,能促使胎便排除,初乳中这些作用会随着时间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
所以犊牛出生后1h内必须吃到初乳,没有吃到初乳的犊牛很难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
1.1.2 补食 补喂干草,犊牛7~10日龄开始训练其采食优质干草任其自由采食,这样可以促进瘤胃发育。
1.2.3 断奶至6月龄阶段的饲养犊牛一般是在60日龄,采食犊牛量0.7~1.0kg时断奶。
刚刚断奶的犊牛,犊牛粗料应以优质干草为主,适当补喂一些青绿饲料,少喂青贮饲料。
中国荷斯坦牛育种原理中国荷斯坦牛是一种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的优良奶牛品种,其育种原理对于提高牛的产奶量和改良牛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荷斯坦牛育种原理主要包括遗传改良、选种、繁殖管理等方面,下面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遗传改良是荷斯坦牛育种的基础。
通过对荷斯坦牛的遗传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对产奶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的遗传因素。
在育种过程中,科学家们通过选择具有良好遗传特性的种牛和母牛,将其进行配种,以期望获得更加优良的后代。
同时,科学家们还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编辑和胚胎移植等,来加速优良遗传特性的传递和固定,以达到提高牛的产奶量和改良牛的品质的目的。
其次,选种是荷斯坦牛育种的重要环节。
在选种过程中,饲养员需要根据牛的生长发育情况、产奶量、产奶质量等指标,对荷斯坦牛进行精确的评估和筛选。
通过对牛只进行精准的选种,可以有效地提高牛只的遗传质量,进而提高牛的产奶量和改良牛的品质。
最后,繁殖管理是荷斯坦牛育种的关键环节。
在繁殖管理过程中,饲养员需要根据牛只的生理周期和繁殖特性,采取科学合理的繁殖措施,以保证牛只的生育健康和繁殖效率。
同时,繁殖管理还包括对牛只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对于保证牛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荷斯坦牛育种原理涉及到遗传改良、选种、繁殖管理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为提高牛的产奶量和改良牛的品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合理的重视和有效的实施,才能够真正实现对荷斯坦牛的科学育种,提高牛只的产奶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国荷斯坦奶牛培育原理
中国荷斯坦奶牛培育原理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品种选择:荷斯坦奶牛是一种外来品种,但在中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在品种选择时,需要考虑到其产奶量、脂肪含量、乳蛋白含量、抗病性等多个因素,确保选出优良品质的母牛。
2. 饲养管理:荷斯坦奶牛需要定期接种疫苗,进行消毒除虫等预防工作。
同时,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确保其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如合理饲喂、定期检查副产物和粪便、保持环境卫生等。
3. 繁殖技术:荷斯坦奶牛的繁殖技术主要包括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两种方式。
在进行人工授精时,需要先对母牛进行发情检测,确定最佳受精时间。
此外,还需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公牛,确保后代品质优良。
4. 奶牛健康管理:荷斯坦奶牛的健康管理是保证其生产性能的关键。
在健康管理方面,需要定期进行疾病检查和防治,保证奶牛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同时,还需要对奶牛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解决健康问题。
总之,中国荷斯坦奶牛培育原理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支持,以确保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品质。
- 1 -。
中国荷斯坦牛育种原理中国荷斯坦牛是一种优良的奶牛品种,其育种原理主要包括遗传育种和遗传改良两个方面。
遗传育种是通过选育出优良的公牛和母牛,使其后代具有更好的遗传性状;而遗传改良则是通过基因编辑、基因组学等技术手段,对荷斯坦牛进行基因改良,以提高其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
在遗传育种方面,首先要选择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公牛和母牛进行配种。
这些性状包括产奶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体型、疾病抗性等。
通过对这些性状进行评估和选择,可以选育出更优秀的后代。
同时,还可以利用遗传标记技术,对牛只进行基因型分析,从而更准确地选择出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个体,加速育种进程。
除了选择优良的父母牛进行配种,荷斯坦牛的育种还需要注重对后代的遗传改良。
通过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手段,可以将优良的遗传性状传递给更多的后代,提高整个种群的遗传水平。
同时,还可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荷斯坦牛的基因进行精准调控,使其具有更好的生产性能和适应力。
遗传改良是荷斯坦牛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荷斯坦牛基因组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一些与产奶量、抗病能力等性状相关的基因,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精准改良,使荷斯坦牛具有更优秀的遗传性状。
同时,基因组学研究还可以为育种工作提供更多的遗传信息,帮助育种人员更好地选择配种对象,加速育种进程。
总的来说,中国荷斯坦牛的育种原理主要包括遗传育种和遗传改良两个方面。
通过选择优良的父母牛进行配种,利用遗传标记技术进行精准选择,以及通过基因编辑、基因组学等技术手段进行遗传改良,可以提高荷斯坦牛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为我国乳制品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荷斯坦牛的繁殖技术繁殖是增加中国荷斯坦牛牛群数量和提高奶产量与质量的关键措施,其任务是要多、快、好、省、的发展奶牛业,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为达到此目的,熟练地掌握繁殖技术,采用先进的繁殖技术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它是提高牛群繁殖力、保证育种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措施。
一、母牛发情鉴定发情鉴定是通过综合的发情鉴定技术,判断母牛的发情阶段,确定最佳配种时间,以便及时进行人工授精,达到较少的输精次数和较少的精液消耗量,最大限度的提高奶牛配种受胎率的目的。
同时可判断母牛的发情是否正常,若发现异常,则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必要治疗。
此外,也可为进行妊娠诊断提供参考。
(一)性成熟、体成熟和配种时间犊牛出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各系统的发育,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也日趋完善和成熟。
母牛的卵巢能够产生成熟的卵子,公牛的睾丸能够产生成熟的精子,此时期,称为牛的性成熟。
性成熟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一个延续若干时间的逐渐发展过程。
性成熟过程的开始阶段叫初情期,母牛达到初情期的标志是初次发情。
在初情期,母畜虽然开始出现发情症状,但这时的发情是不完全、不规则的,而且常不具备生育能力。
性成熟是牛的正常生理现象,性成熟的早晚与品种、性别、营养、管理水平、气候等遗传方面和环境方面的多种因素有关,也是影响奶牛正常生产的因素之一。
春夏季出生的母牛性成熟较早,秋冬季出生的母牛性成熟较晚。
牛在性成熟后就具有了正常的性行为,即母牛表现为规律性的发情,一般母牛性成熟的年龄为8~12月龄。
体成熟是指公母牛的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已基本发育完成,而且具备了成年牛固有的形态和结构。
因此在整个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成熟期要比性成熟期晚的多,这时虽然性腺已经发育成熟,但个体发育尚未完善。
育成母牛交配过早,不仅会影响其本身的正常发育和生产性能,缩短利用年限,并且还会影响到幼犊的生活力和生产性能。
因此育成母牛达到5~6个月龄时,就应与育成公牛分群饲养,以免过早交配。
那么母牛多大年龄开始配种好呢?据经验,其初配年龄为:16~18月龄。
决定初配年龄不仅仅从年龄考虑,还要考虑其体格发育的程度。
由于受品种、饲养管理、气候、和营养等因素的影响,牛的生长发育的速度很不一样,所以,不能将所有的牛规定在同一年龄配种。
育成母牛初配年龄,具体的看个体的生长发育状况,以成年牛为标准,当个体的体重达到成年牛的65%~70%(350公斤左右)、体高达到90%、胸围达到80%时为初配年龄,此时开始配种经济效益最好。
(二)母牛的发情规律和表现母牛常年发情,在均衡饲养的条件下总是间隔一个周期出现一次发情。
从这一次发情开始到下一次发情开始的间隔时间,叫发情周期。
如果母牛已怀孕,发情周期即中止,待产犊后间隔一定时间重新恢复发情周期。
1.正常母牛发情表现母牛从性成熟到年老性机能衰退之前在没有妊娠的情况下,都在进行周期发情。
母牛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18~24天),一般青年母牛的发情周期比经产母牛短1~2天。
母牛在生理行为上发生以下一系列的性活动表现。
(1)接受其他母牛爬跨,在运动或放牧时接受其他母牛爬跨会静立不动。
(2)行为变化:母牛发情时会出现眼睛充血,眼神锐利,常表现兴奋不安,有时出现哞叫,还有的伴随食欲减退,排粪、排尿增多,泌乳牛会出现乳量下降等变化。
(3)生殖道的变化:发情母牛外阴部充血、肿胀,子宫颈松弛、充血、颈口开放、分泌物增多,这些变化为受精及受精卵的发育作好了准备。
(4)卵巢的变化:在发情前2~3天,卵巢内的卵泡发育开始加快,逐渐地卵泡液不断增多,卵泡体积增大,卵泡壁变薄,最后成熟卵排出,排卵后逐渐变成黄体。
2.母牛的发情周期母牛的发情周期,根据精神状态、卵巢的变化及生殖道的生理变化有可分为以下四种时期:(1)发情前期:是母牛发情的准备阶段。
卵巢内黄体萎缩,新的卵泡开始发育,卵巢稍增大,生殖器官开始充血,粘膜增生,子宫颈口稍开放,分泌物稍增加,母牛无性欲表现。
(2)发情期:根据发情周期不同时间的外部症状及性欲表现,又可分为发情初期、发情盛期和发情末期。
发情初期:卵泡迅速发育,性激素含量增加,母牛表现兴奋不安,哞叫,食欲下降,放牧时尾随公牛,但不接受爬跨,外阴肿胀,阴道壁潮红,有少量稀薄粘液分泌,子宫颈开放。
发情盛期:一侧卵巢增大,有突出于卵巢表现的卵泡,直径约一厘米左右,触摸波动性较差。
母牛接受爬跨,阴道粘液显著增多,稀薄透明,能够拉成丝状。
发情末期:卵泡增大到一厘米以上,卵泡壁变薄,触之波动增强。
母牛由兴奋转为安静,不再接受爬跨。
阴道粘液减少而变粘稠。
(3)发情后期母牛已无发情表现,卵巢已排卵,并出现黄体,体内孕激素增加,发情结束。
(4)休情期是母牛发情后的相对生理静止期。
若卵子没有受精,黄体逐渐萎缩,同时卵泡开始发育,过度到下一个发情周期。
若卵子受精,则黄体持续存在,直到分娩。
3.牛的发情持续期母牛发情开始到中止的时间称为发情持续期。
在一般情况下,成年母牛平均18小时,范围在6~36小时,育成牛约为15小时,范围在10~21小时,这段时间的长短,受气候、年龄、营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气温高的季节,母牛发情持续期要比其它季节短。
在炎热的夏天,除卵巢黄体正常分泌孕酮外,还从母牛的肾上皮质部分泌孕酮。
4.排卵时间排卵时间通常发生在发情结束后10~12小时,母牛的排卵时间与营养状况有很大关系;营养正常的母牛约75.3%集中在发情开始后21~35小时之间,而营养水平低的母牛,则只有68.9%集中在21~35小时之间。
5.母牛产后第一次出现发情的时间母牛产后需要一段生理恢复的过程,而主要是让母牛子宫有一段恢复时间,子宫要恢复到受孕前的位置和大小,约需30~72天,难产或分娩时有疾病的母牛时间稍长。
6.母牛发情特点奶牛与其它家畜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发情时间持续短,平均18小时,最短6小时,最长只有36小时。
(2)排卵在发情结束之后,一般在发情结束后6~15小时(平均7.51小时)(3)大部分母牛发情后有子宫内膜出血现象,70%~80%的青年母牛、30%~40%的成年母牛发情后,2~3天发生子宫内膜出血,并由阴道流出。
3.发情的鉴定方法在牛群中,及时发现发情母牛并适时配种,是保证牛群生产力的重要环节。
对母牛的发情鉴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外部观察法这是鉴定母牛发情的主要方法,特别是在上次发情15天以后,要天天、时时注意母牛是否有发情表现。
发情母牛兴奋不安,来回走动,大声哞叫,拉开后腿,频繁排尿,食欲减退,反刍时间停止或减少,相互舔嗅后躯和外阴部,发情母牛稳定站立并接受其他母牛爬跨。
被爬跨的母牛如发情,则站着不动,并举尾。
否则弓背逃走。
发情母牛爬跨其他牛时,阴门抽搐并滴尿,具有公牛交配动作。
发情前期阴唇开始肿胀,阴门湿润,粘液流出量逐渐增加,呈牵缕状悬垂在阴门下方(俗称"吊线")。
发情末期外阴部肿胀稍减退,流出较粗的乳白色混浊柱状粘液,此时是输精最佳时期。
至发情后期,粘液量少而粘稠,由乳白色逐渐变为浅黄红色。
若观察到母牛排出较多的血液(俗称"排红"),一般是发情后两天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多数母牛发情症状比较明显,但仍有少数牛没有明显的外部变化,称为"安静发情"。
这时应注意观察,也可根据繁殖记录来预测母牛发情时间,也可采用直肠检查法。
另外,少数妊娠母牛还有发情的表现,这称为"假发情",这时要注意鉴别,以防发生错配以至流产。
其鉴别方法是:假发情的牛一般发情症状不强烈或持续时间短,阴户肿胀不明显,粘液流量不多或没有粘液,直肠检查没有成熟卵泡。
总之,母牛外阴肿胀、有粘液、接受爬跨并爬跨其他牛,是母牛发情的明显标志:母牛外阴肿胀消失,且出现皱纹时,由接受爬跨回到拒绝爬跨,是发情结束的标志。
2.试情法用切除输精管或切除阴茎的公牛进行试情,发情母牛接受爬跨,不发情母牛则不接受爬跨,此法也可用喜欢爬跨的母牛代替公牛。
3.阴道检查法用开膣器开张阴道,观察阴道粘膜、分泌物和子宫颈口的变化来判断母牛发情与否。
操作方法是:将母牛保定在配种架内,用绳子将尾巴栓向一侧,外阴部清洗消毒。
将开膣器清洗擦干并用75%酒精消毒,涂上已灭菌的润滑剂。
左手指将阴唇分开,右手持开膣器插入阴门。
打开开膣器用手电筒光线照射,检查阴道子宫颈变化情况。
发情母牛表现为,阴道粘膜充血滑润,子宫颈口充血,松弛开张,有粘液流出,发情前期粘液稀薄,随着发情时间的推移而变稠,粘液量由少变多,发情后期逐渐减少,不发情母牛阴道壁苍白、干燥,子宫颈口紧闭。
在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以免损伤阴道或阴唇。
此法不能确切地判定母牛的排卵时间,因此,生产中不常用,仅在必要时作为发情鉴定的辅助手段。
4.直肠检查法这是目前应用广泛且较为准确的发情鉴定方法,即用手经直肠壁触摸卵巢上卵泡发育程度,判断母牛发情所处时期。
操作方法是,检查者将指甲剪短、磨光,手臂上涂润滑剂,先用手抚摩肛门,然后将手指收拢成锥形,以缓慢的旋转动作伸入肛门,排出粪便,再将手伸入肛门,手掌展开,掌心向下,按压抚摩,在骨盆腔底部,可摸到一个长圆形质地较硬的棒状物,即子宫颈,再向前摸,在正前方可摸到一个浅沟,即为角间沟。
沟的两旁为向前向下弯曲的两侧子宫角,沿着子宫角大弯向下稍向外侧,可摸到卵巢。
发情母牛子宫颈稍大,子宫收缩反应比较明显,不发情母牛子宫颈硬而细,而子宫较松弛,触摸不那么明显,收缩反应差。
牛卵巢的变化一般分为五个期:第一期:卵泡出现期。
卵巢稍增大,卵泡直径为0.5~0.75厘米,触诊时为软化点,波动不明显,这时母牛开始发情。
第二期:卵泡发育期。
卵泡增大到1~1.5厘米,呈小球状,波动明显,这时牛外部发情症状表现非常明显,第三期:卵泡成熟期。
卵泡仍保持第二期大小,但卵泡壁变薄,紧张度增加强,有一触即破之感,这是人工授精最佳时期。
第四期:排卵期。
卵泡破裂,泡液流失,泡壁变松软,形成一个凹陷。
第五期:黄体形成期。
排卵六小时后,原来卵泡破裂处,可摸到一个柔软肉样组织,即黄体,以后黄体呈不大的面团状,突出于卵巢表面。
5.其他鉴定法如:仿生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孕酮含量测定法、光感排卵记载法等实验室方法。
二、母牛的人工授精技术(一)母牛人工授精的意义人工授精是采用假阴道采集公牛精液,经检查并稀释、平衡和冷冻后,再用输精器将精液输入母牛生殖器,与母牛排出的卵子受精后妊娠。
母牛人工授精技术的优点:(1)可提高优良公牛的配种效率,扩大与配母牛头数。
(2)加速母牛育种工作进程和繁殖改良速度。
(3)减少种公牛饲养头数,减低饲养管理费用。
(4)有利于扩大公牛配种地区范围和提高母牛配种受胎率。
(6)可及时发现繁殖疾病,可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治疗。
人工授精技术已成为养牛业的现代化繁殖技术,对提高养牛业的遗传繁殖速度和生产效率起到重大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