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果中总酸的测定

水果中总酸的测定

水果中总酸的测定
水果中总酸的测定

水果中总酸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水果中的总酸度。

2.掌握测定总酸度的放法。

3.明白实验原理。

二.实验原理

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用碱标准溶液滴定试样液中的酸时,以酚酞威指示剂。当滴定至终点溶液呈浅红色,30s不褪色时,根据滴定时消耗的标准碱溶液的体积,可算出试样中的总酸度。其反应如下:

RCOOH+NaOH→RCOONa+H2O

三、仪器和试剂

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酚酞指示剂,酸碱滴定管,水浴锅,水果试样

四.实验步骤

1.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称取在105~11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0.38~0.42g,加无CO2的蒸馏水50mL振摇,加粉酞数滴,用待标定的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红色30s不褪色,记录NaOH消耗量V1.平行标定三次,做一次空白试验,记录NaOH消耗量V2。

2.试样处理: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至少200g,将试样用高速组织捣碎机捣碎并混合均匀。取适量试样,用150mL无CO2的蒸馏水将其移入250mL容量瓶中,在75~80℃水浴上加热0.5小时,冷却后定容,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25mL,收集滤液备用。

3.测定:准确吸取25mL试样制备液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数滴酚酞,滴定至浅红色30s内不褪色,记录NaOH消耗量V3,平行测定三次,做一次空白试验,记录NaOH消耗量V

4.

五.数据处理

1.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C=m·1000/[(V1-V2)·204.2]

C------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

m------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称样量

V1-----标定时消耗NaOH的体积

2.总酸度的测定X=C·(V3-V4)·K·F·1000/m

C------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

V3------消耗NaOH的体积

V4------空白试验消耗NaOH的体积F------试样的稀释倍数

m-------试样质量或体积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1、学习强碱滴定弱酸的基本原理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2、掌握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3、熟悉移液管和容量瓶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 3COOH )常简写为HAc ,此外还含有少量其他有机弱 酸,如乳酸等。当以NaOH 标准溶液滴定时,凡是C 810-?θ a K 的弱酸均可以被滴定,因 此测出的是总酸量,但分析结果通常用含量最多的HAc 表示。CH 3COOH 与NaOH 的反应为:NaOH + CH 3COOH = CH 3COONa + H 2O 由于这是强碱滴定弱酸,计量点时生成CH 3COONa ,溶液的pH 大约为8.7,故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但必须注意CO 2对反应的影响。食醋是液体样品,通常是量其体积而不是称其质量,因而测定结果一般以每升或每100mL 样品所含CH 3COOH 的质量表示,即以醋酸的密度ρ(HAc)表示,其单位为g 〃L -1或g/100mL 。 食用醋往往有颜色,会干扰滴定,应先经稀释或加入活性炭脱色后,再进行测定。食醋中含CH 3COOH 的质量分数一般在3%~5%,应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滴定。 仪器与试剂 碱式滴定管(50mL ),移液管(10mL ,25 mL ),容量瓶(250mL ),锥形瓶(250mL ),洗耳球。 0.1 mol 〃L -1 NaOH 标准溶液(要求实验前标定),0.2%酚酞乙醇溶液, 食醋(白醋)样品。 实验步骤 用移液管吸取25.00 mL 食醋样品,放入250 mL 容量瓶中,然后用无CO 2的蒸馏水稀释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用移液管吸取25.00 mL 已稀释的食醋样品于250mL 锥形瓶中,滴加2~3滴酚酞指示剂。 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呈微红色,30s 内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所消耗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平行测定3次,要求每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大于0.3%,计算食醋的总酸量ρ(HAc),ρ(HAc)按下式计算: ρ(HAc)= )(1) ()()(-????L g f V HAc M NaOH V NaOH c 样

水果蔬菜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测定

水果蔬菜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测定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水果蔬菜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测定 摘要:以橘子、猕猴桃两种水果及胡萝卜一种蔬菜为材料,依次测定三种材料的VC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测定VC含量时利用氧化型2,6-二氯酚靛酚(DCPIP)在酸性条件下滴定VC酸性溶液,滴定终点为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的那一刻。测定蛋白质含量时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在595nm处测其吸光度进而计算含量。测定可溶性糖含量时,则采用蒽酮法进行测定。 关键词:滴定法;分光光度法;蒽酮法;VC含量;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 子课题一水果蔬菜中VC提取及含量测定 引言 Vc 是人类膳食营养中非常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分布于水果(柑橘、草莓、山楂、苹果),蔬菜(辣椒、西红柿)中,部分饮料中也含有水溶性 Vc。人、猴等在肝脏中缺少一个古洛内酯氧化酶,因此,在体内不能合成 Vc,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现在很多商家为了增加产品竞争力,提高知名度,在很多饮料产品中也加入部分 Vc,例如脉动、激活、水溶 C100 等。缺乏 Vc 易得坏血病(毛细管脆弱,牙龈发炎出血,肌肉出血),所以 Vc 又称为抗坏血酸。 1.1实验原理: 天然 Vc 有还原型和氧化脱氢型两种,还原型 Vc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本实验即利用还原型 Vc 还原染料 2,6-二氯酚靛酚的反应来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型

2,6-二氯酚靛酚为红色,还原型 Vc 能将红色的氧化型 2,6-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的还原型 2,6-二氯酚靛酚,同时还原型 Vc 自身被氧化成脱氢型 Vc。 在酸性条件下,利用氧化型 2,6-二氯酚靛酚滴定 Vc 酸性溶液,当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那一刻,即为滴定终点。如无其他杂质干扰,则消耗的染料与样品中还原型 Vc 含量成正比。 1.2材料、仪器与试剂: 材料:橘子、猕猴桃、胡萝卜 仪器:研钵、锥形瓶、微量滴定管等 试剂:(1)2%的草酸溶液;(2)0.2mg/ml 的标准 Vc 溶液(用 2%的草酸溶液配) 。(3)0.1mg/ml 的 2,6 一二氯酚靛酚溶液 (棕色瓶装 4℃保存)。 1.3实验方法: 1.3.1标准液的滴定:(1)取标准 Vc 液 5ml 于锥形瓶中,用 2.6 一二氯酚靛酚滴定至粉红色,15 秒不褪色;(2)取5 ml 2%草酸作空白对照,按以上方法滴定; 1.3.2样品Vc含量的测定:取 1g 水果或蔬菜,加入 2%草酸溶液 3ml 研磨成匀浆,转入10ml 离心管,再用 4ml 2% 草酸溶液分两次冲洗研钵,一并转入离心管中,3000r/min 离心 10 分钟,上清液转入 25ml 容量瓶并定容,取 5ml 溶液立即用 2,6 一二氯酚靛酚滴定至出现粉红色,15 秒不褪色,重复三次。 1.4结果与讨论 1.4.1 标准液滴定 标准 Vc 溶液 0.1mg/ml 滴定时所消耗的染料体积(ml) (滴定标准 Vc 溶液所用染料体积减去滴定空白溶 液所用染料体积) 每 1 毫升染料溶液 所氧化的 Vc 的量 (mg/ml) (T) 5ml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 0.0714 7 7 7 7 1.4.2样品滴定 样品名称样品液的总体积 (ml) 滴定时所用样品 液的量 (ml) 滴定样品所用染料量Va(ml) 1 2 3 平均 橘子 25ml 5ml 0.4 0.2 0.4 0.333 猕猴桃 4.8 3.85 3.45 4.033 胡萝卜0.15 0.25 0.2 0.2

水果中总酸度的测定方法

实训一:水果中总酸度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学会水果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2.掌握用酸碱滴定法测水果样品中总酸度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合理制定分析项目的顺序,做到合理安排分析时间,合理处理样品。 4、能熟练制备实训过程中所需要的标准溶液。 5、能规范记录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二、实训原理: 1.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NaOH易吸收水分及空气中的CO2,因此,不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需要先配成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进行标定。以酚酞为指示剂,当滴定至终点溶液呈浅红色,且30S不褪色时。反应如下: KHC8H4O4+NaOH=KNaC8H4O4+ H2O 2.水果总酸度的测定 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用碱标准溶液滴定试样液中的酸时,以酚酞威指示剂。当滴定至终点溶液呈浅红色,且30S不褪色时,根据滴定时消耗的标准NaOH溶液的体积,可算出试样中的总酸度。其反应如下: HAC+NaOH→NaAc+H2O 三、实训所需仪器、试剂:洗仪器:袁驰 仪器:酸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量筒、烧杯、容量瓶、胶头滴管、洗耳球、水浴锅、铁架台、电子天平、玻璃棒、小纸片、干燥的纱布、试剂: 0.1000mol/LNaOH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酚酞指示剂、水果试样、的蒸馏水、 无水CO 2 四、实验步骤: 1. 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配制:马佳红 称取固体NaOH约2g放置在500ml的烧杯中,先加入100ml少溶解,再加水稀释成500ml溶液,混匀,放入烧杯中,待标定。标定:曹芬芳用减量法准确称取0.41~0.45g邻苯二甲酸氢钾3份,分别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25mL无CO2蒸馏水溶解。

总酸度的测定

一、总酸度的测定(滴定法) (根据GB/T12456-1990) 1.原理 用标准碱液滴定食品中的酸,中和生成盐,用酚酞做指示剂。当滴定终点 (pH=8.2,指示剂显红色)时,根据耗用的标准碱液的体积,计算出总酸的含量。 反应式:RCOOH+NaOH →RCOONa+H2O 2. 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各类色浅的食品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3.试剂 ①0.1000mol/L NaOH 标准溶液 称取110g NaOH 于250mL 烧杯中,加入100mL 无CO 2的蒸馏水振摇使其溶解,冷却后倒入聚乙烯塑料瓶中静止数日,澄清后备用。量取上清液5.4mL ,加入无CO 2的蒸馏水稀释至1000毫升,摇匀。 ②1%酚酞乙醇溶液 称取酚酞1g 溶于60mL 95% 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 mL 。 4、仪器: 碱式滴定管 水浴锅 5、分析步骤 (1)样液的制备 液体试样:不含CO2的试样混合均匀后直接取样。含CO2的试样,如饮料、酒等,将试样置于40℃水浴上加热30min ,以除去CO2,冷却后备用。 (2)测定准确吸取50mL 试样制备液,于250mL 的锥形瓶内,加3~4滴酚酞指示液,以0.1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浅红色,30S 内不褪色,记录消耗0.1mol/L 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V1,同一试样必须平行测定两次,以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同时做空白试验。 两个平行样的测定值相差不得大于平均值的 2%。 式中: c------标准NaOH 溶液的浓度,mol/L V -----滴定消耗标准NaOH 溶液的体积,mL m------样品质量或体积,g 或ml V 0 ----样品稀释液总体积,mL; ) 1.......(%.........10025050K c 21???-=m V V X )(

水果总酸度的测定

实训一:水果总酸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水果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2、掌握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水果样品中总酸度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合理指定分析项目的顺序,做到合理安排分析时间,合理处理样品。 4、能熟练纸杯实过程中所需要的标准溶液。 5、能规范记录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二、实验原理 ? 1.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NaOH易吸收水分及空气中的CO2,因此,不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需需要先配成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进行标定。以酚酞为指示剂,当滴定至终点溶液呈浅红色,且30S不褪色时。反应如下:?KHC8H4O4+NaOH=KNaC8H4O4+ H2O ? 2.水果总酸度的测定 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用碱标准溶液滴定试样液中的酸时,以酚酞为指示剂。当滴定至终点溶液呈浅红色,30s不褪色时,根据滴定时消耗的标准碱溶液的体积,可算出试样中的总酸度。其反应如下: ?HAc+NaOH →NaAc+H2O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试剂: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酚酞指示剂、无CO2的蒸馏水、水果试样(梨) ?仪器:洗耳球、玻璃棒、量筒、移液管、电子天平、 ?水浴锅、锥形瓶、容量瓶、酸碱滴定管、烧杯、小纸片、胶头滴管、干燥的纱布、铁架台 四、实验步骤 ?1、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顾嘉俊王英权) ?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已经配制好,待标定。 ?用减量法准确称取0.4—0.4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25ml无CO2的蒸馏水溶解。 ?然后加1—2d 酚酞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至粉红色,并保持30s不褪色为终点)。 ?记录每次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 ?2、试样的处理:(朱方灵、陈鹏)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滴定法)

学号姓名 实验三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滴定法) 一、实验原理 果汁具有酸性反应,这些反应取决于游离态的酸以及酸式盐存在的数量。总酸度包括未解离酸的浓度和已解离酸的浓度。酸的浓度以摩尔浓度表示时,称为总酸度。含量用滴定法测定。果蔬中含有各种有机酸,主要有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果蔬种类不同,含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食品中酸的测定是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即用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 二、材料、仪器与试剂 (一)材料:西红柿、苹果、果汁等 (二)仪器:碱式滴定管(20mL)、容量瓶(100mL)、移液管(10mL)、烧杯(100mL)、研钵或组织捣碎机、100ml量筒(量酒精)、1%酚酞指示剂、胶头滴管/滴瓶、容量瓶(1000mL)、布氏漏斗+滤纸、天平、三角烧瓶、洗瓶、活性炭(脱色)、和板、蒸馏水。 (三)试剂 1).0.1mol/L氢氧化钠:称4.0g氢氧化钠定容至1000mL,然后用0.1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若浓度太高可酌情稀释。 2).1%酚酞指示剂:称1.0g酚酞,加入100mL50%的乙醇溶解。 三、操作步骤 1)0.1mol/L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将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加入干燥的称量瓶内,于105-110℃烘至恒重,用减量法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6000克,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50 mL无CO2蒸馏水,温热使之溶解,冷却,加酚酞指示剂2-3滴,用欲标定的0.1mol/L NaOH溶液滴定,直到溶液呈粉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2)样品的处理与测定:准确称取混合均匀磨碎的样品10.0g(或吸10.0mL样品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用滤纸过滤,准确吸取滤液20mL放入100mL 三角瓶中,加入1%酚酞2滴,用标定的氢氧化钠滴定至初显粉色在0.5min内不褪色为终点,记下氢氧化钠用量,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四、实验结果 式中:V——样品稀释总体积(mL)V1——滴定时取样液体积V2——消耗氢氧化

总酸度游离酸度的测定

酸度测定操作方法 一. 总酸度的测定 本法采用酸碱滴定法。取试样10ml,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 所消耗的毫升数用点数表示。 A.1 试剂 氢氧化钠:0.1mol/L标准溶液按GB/T 601规定; 酚酞指示剂:1.0/L 按GB/T 603规定。 A.2 试验方法 吸取10ml试液于250ml锥形烧瓶中,加50ml蒸馏水,加3~4滴酚酞指 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为终点。 记下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毫升数V1。 A.3 计算方法 总酸度点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总酸度(点)= 10V1 c/ 0.1V 式中: V1 —滴定时耗去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毫升数,mL;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实际浓度,mol/L; V—取样毫升数,mL。 二. 游离酸度的测定 本法采用酸碱滴定法。取试样10ml,用0.1mol/L氢氧化钠标 准溶液滴定,所消耗的毫升数用点数表示。 A.1试剂 氢氧化钠:0.1mol/L标准溶液按GB/T 601规定; 溴酚蓝指示剂:0.4mol/L 按GB/T 603规定。 A.2试验方法 吸取10ml试液于250ml锥形烧瓶中,加50ml蒸馏水,加2~3滴溴酚 蓝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由黄色变至蓝紫色 为终点。记下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毫升数A。 A.3计算方法 游离酸度点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游离酸度(点)= 10Ac/ 0.1V 式中: A —滴定时耗去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毫升数,mL;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实际浓度,mol/L; V—取样毫升数,mL。 编制苏辉审核韩娟批准 山东金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标准

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酶抑制法测定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筛选测定。 测试方法酶抑制率法 2. 原理 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正常情况下,酶催化神经传导代谢产物(乙酰胆碱)水解,其水解产物与显色剂反应,产生黄色物质,用分光光度计在410nm处测定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计算出抑制率,通过抑制率可以判断出样品中是否有高剂量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存在。 3.试剂 3.1 pH8.0缓冲溶液:分别取43.5g无水磷酸氢二钾与2.2g磷酸二氢钾,用510mL蒸馏水溶解。 3.2 显色剂:分别取160mg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DTNB)和15.6mg 碳酸氢钠,用20mL缓冲溶液溶解,4°C冰箱中保存。 3.3 底物:取25.0mg硫代乙酰胆碱,加3.1mL蒸馏水溶解,摇匀后置4℃冰箱中保存备用。保存期不超过十天。 3.4 乙酰胆碱酯酶:根据酶的活性情况,用缓冲溶液溶解,3 min 的吸光度变化D A0值应控制在0. 3以上。摇匀后置4℃冰箱中保存备用,保存期不超十天。 3.5 可选用由以上试剂制备的试剂盒。乙酰胆碱酯酶的ΔA0值应控制在0.3以上。

4 仪器 4.1 分光光度计或相应测定仪。 4.2常量天平。 4.3 恒温水浴或恒温箱 5 分析步骤 5.1 样品处理:选取有代表性的蔬菜样品,冲洗掉表面泥土,剪成1cm左右见方碎片,取样品1g,放入烧杯或提取瓶中,加入5mL 缓冲溶液,静制十五分钟,之间需振荡几次,待用。 5.2 对照溶液测试:先于试管中加入2.5mL缓冲溶液,依次加入0.lmL酶液、0.1mL显色剂、0.lmL底物摇匀,此时检液开始显色反应,应立即放入仪器比色池中,记录反应3 min的吸光度变化值ΔA0。 5.3 样品溶液测试:先于试管中加入2.5mL样品提取液,其它操作与对照溶液测试相同,但在加底物之前必须放置15分钟,记录反应3min的吸光度变化值ΔAt。 6 结果的表述计算 6.1 结果计算 检测结果按公式计算:抑制率(%)=[ (ΔA0-ΔA t)/ ΔA0]×100式中:ΔA0-对照溶液反应3min吸光度的变化值; ΔA t-样品溶液反应3min吸光度的变化值; 6.2 结果判定 结果以酶被抑制的程度(抑制率)表示。当蔬菜样品提取液对酶的抑制率≥50%时,表示蔬菜中有高剂量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存在,样品为阳性结果。阳性结果的样品需要重复检验2次以上。 对阳性结果的样品,可用其它方法进一步确定具体农药品种和含量。 7 附则

分析化学 实验二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重点:①碱式滴定管的调零、体积读数,容量瓶、移液管的正确使用;②邻苯二甲酸氢钾及有机酸样品的正确称取(差减法);③有效数字的取舍及确定。 难点:滴定终点的判断及掌握。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强碱滴定弱酸的基本原理及指示剂的选择 2.掌握NaOH的配制和标定方法以及基准物质的选择 二、实验原理 1.大多数有机酸是弱酸,如果某有机酸易溶于水,解离常数Ka>>10-7,用标准碱溶液可直接测其含量,反应产物为强碱弱酸盐。滴定突跃范围在弱碱性内,可选用酚酞指示剂,滴定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根据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c和消耗的体积V计算该有机酸的含量: 2. NaOH标准溶液是采用间接配制法配制的,因此必须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它易制得纯品,在空气中不吸水,容易保存,摩尔质量较大,是一种较好的基准物质,标定反应如下: 反应产物为二元弱碱,在水溶液中显微碱性,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邻苯二甲酸氢钾通常在105-110℃下干燥2h后备用,干燥温度过高,则脱水成为邻苯二甲酸酐。 三、仪器和试剂 邻苯二甲酸氢钾(KHP)分析纯;酚酞2g·L-1乙醇溶液;NaOH分析纯;有机酸试样。 电子天平;细口试剂瓶;容量瓶(100mL);移液管(25mL);碱式滴定管;锥形瓶(250mL)。 四、实验内容 1. 0.1mol/L NaOH溶液的配制 在台秤上取约2g固体NaOH(用小烧杯称取),另用大量筒量取500mL去离子水,倒少量水入装有NaOH固体的小烧杯中,搅拌使NaOH溶解后将其倒入试剂瓶中;再将大量筒中剩余的水倒入试剂瓶中,混匀。 2. 0.1mol/L NaOH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三份0.5-0.6g邻苯二甲酸氢钾分别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20-30mL水溶解,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淡粉色即为终点。平行滴定3次,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 3.有机酸试样的测定: 准确称取有机酸样品3.0-4.0g,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移液管取有机酸溶液25.00mL, 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30秒不褪色,即为终点。记下NaOH用量,平行测定三份,计算有机酸试样的含量。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食用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食用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熟练掌握酸碱滴定的操作技术; 2. 掌握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对基准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有所了解; 3. 掌握食用醋总酸度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4. 掌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5. 了解强碱滴定弱酸滴定过程中pH值变化、滴定突跃及指示剂的选择。 二、【实验原理】 化学分析中的酸碱滴定是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作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定物质的溶液中,到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按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完全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消耗量和化学计量关系来计算待测组分的量,这种方法快速迅速,而且操作简单,因此非常适用于一般酸碱浓度的测定。 食用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含量大约为3%~5%)和少量的其它有机弱酸等。用NaOH作标准溶液滴定食用醋时,滴定反应为: NaOH + HAc == NaAc + H2O n NaOH + H n A (有机弱酸) == Na n A + n H2O 本滴定反应类型为强碱滴定弱酸,产物是弱酸强碱盐,测定结果为食用醋中醋酸的总酸度,用ρHAc (g·L-1)表示。由于滴定突跃范围在碱性范围,故指示剂可选用酚酞、百里酚酞等,本实验选择酚酞作为滴定反应指示剂。 三、【仪器、试剂与材料】 1. 仪器: 电子天平,碱式滴定管,试剂瓶,移液管,锥形瓶,烧杯,量筒,台秤。 2. 试剂和材料: NaOH标准溶液(0.1 mol·L-1),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酚酞指示剂(0.2%的乙醇溶液),食用醋。 四、【实验步骤】 1. NaOH标准溶液(0.1 mol·L-1)的配制和标定 用烧杯在台秤上称取固体NaOH 4.3 g左右,加入煮沸除去CO2的蒸馏水少许,快速冲

水果酸度测定

水果中总酸度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学会水果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2.掌握用酸碱滴定法测水果样品中总酸度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合理制定分析项目的顺序,做到合理安排分析时间,合理处理样品。 4、能熟练制备实训过程中所需要的标准溶液。 5、能规范记录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二、原理: ,因此,不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1.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NaOH 易吸收水分及空气中的 CO 2 溶液。需要先配成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进行标定。以酚酞为指示剂,当滴定至终点溶液呈浅红色,且 30S不褪色时。反应如下: KHC8H4O4+NaOH=KNaC8H4O4+ H2O 2.水果总酸度的测定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用碱标准溶液滴定试样液中的酸时,以酚酞威指示剂。当滴定至终点溶液呈浅红色,且 30S不褪色时,根据滴定时消耗的标准 NaOH 溶液的体积,可算出试样中的总酸度。其反应如下: HAC+NaOH→NaAc+H2O 三、所需仪器、试剂: 仪器:酸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量筒、烧杯、容量瓶、胶头滴管、洗耳球、水浴锅、铁架台、电子天平、玻璃棒、小纸片、干燥的纱布 的蒸试剂: 0.1000mol/L NaOH 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酚酞指示剂、水果试样、无CO 2 馏水 四、实验步骤: 1. 0.1000mol/L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称取固体NaOH约2g放置在500mL的烧杯中,先加入100ml溶解,再加水稀释成 500mL 溶液,混匀,放入烧杯中,待标定。 用减量法准确称取0.41~0.45g邻苯二甲酸氢钾3份,分别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25mL 无CO2蒸馏水溶解。然后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至粉红色,并保持30s不褪色为终点)。记录每次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 2.试样处理: 取水果试样,需去皮、去柄、去核,切成块状,置于搅拌机中捣碎并混匀。准确移取 25mL 水果试样,加100mL无CO 的蒸馏水,稀释定容为250mL溶液。然后倒入烧杯中在 75~80℃ 2 水浴上加热30分钟。冷却后过滤,滤液倒入容量瓶中备用。 3.滴定: 准确吸取20mL滤液三份于250mL锥形瓶中,各加25mL水稀释。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至粉红色30S不褪色。记录NaOH消耗量的体积,平行三次。 五、计算公式 C NaOH=m KHC8H4O4/(V NaOH×M KHC8H4O4)X1000 ρHAc=(C NaOH×V NaOH×M Hac×10-3)/(20.00/250.0×25.00)

实验三果蔬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及含酸量的测定

实验三(1)果蔬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及原理 利用手持式折光仪测定果蔬中的总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含量,可大致表示果蔬的含糖量。 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产生折射现象,且入射角正弦之比恒为定值,此比值称为折光率。果蔬汁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折光率在一定条件下(同一温度、压力)成正比例,故测定果蔬汁液的折光率,可求出果蔬汁液的浓度(含糖量的多少)。由于果蔬汁液中除糖以外,有机酸含量也很可观,并且含有果胶、单宁、无机盐等可溶性物质,故用手持糖度计测定的实是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通过测定果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可了解果蔬的品质,大约估计果实的成熟度。 常用仪器是手持式折光仪,也称糖镜、手持式糖度计,该仪器的构造如下图所示。

二、材料与器具 果蔬、蒸馏水、烧杯、滴管、卷纸、手持式折光仪 三、操作步骤 打开手持式折光仪盖板,用干净的纱布或卷纸小心擦干棱镜玻璃面。在棱镜玻璃面上滴2滴蒸馏水,盖上盖板。 于水平状态,从接眼部处观察,检查视野中明暗交界线是否处在刻度的零线上。若与零线不重合,则旋动刻度调节螺旋,使分界线面刚好落在零线上。 打开盖板,用纱布或卷纸将水擦干,然后如上法在棱镜玻璃面上滴2滴果蔬汁,进行观测,读取视野中明暗交界线上的刻度,即为果蔬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重复三次。 四、结果与计算

实验三(2) 果蔬中含酸量的测定 一、目的与原理 果蔬中含有各种有机酸,主要的有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等。果品品种种类不同,含有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果蔬含酸量测定是根据酸碱中和原理,即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故测出来的酸量又称为总酸或可滴定酸。计算时以该果蔬所含主要的酸来表示,如苹果、梨、桃、杏、李、番茄、莴苣主要含苹果酸,以苹果酸计算,其毫克当量为0.067g ;柑橘类以柠檬酸计算,其毫克当量为0.064g ;葡萄以酒石酸计算,其毫克当量为0.075g 。 苹果酸 柠檬酸 补充说明:毫克当量数=摩尔质量/氢离子摩尔数 二、材料与用具 样品:常见果蔬,本实验用橘子; 试剂:0.1mol/L 氢氧化钠、1%酚酞指示剂; 仪器:打浆机、250ml 容量瓶、滤纸、20ml 移液管、锥形瓶、酚酞指示剂、0.1mol/LNaOH 、碱式滴定管、天平 三、操作步骤 1、称取均匀样品25g ,打浆机打浆,用纱布初滤,再用蒸馏水洗涤滤渣,后用滤纸过滤,定容至100ml 。 2、吸取滤液20ml 放入烧杯中,加酚酞指示剂2滴,用0.1mol/l NaOH 滴定,直至成淡红色为止(15秒不退色)。记下NaOH 液用量。重复滴定三次,取其平均值。 3、计算 果蔬含酸量= %100c ????A B W R V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1.实验原理 食品中的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草酸、醋酸等有机酸,其电离常数Ka均大于10^(-8),可以用强碱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试样中的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按碱液的消耗量计算食品中的总酸含量。测定结果包括了未离解的酸的浓度和已离解的酸的浓度。 2.仪器与试剂 (1)仪器酸碱滴定装置;分析天平,感量分别为0.0001g及0.001g;组织捣碎机;研钵。 (2)实验用水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规格或蒸馏水,使用前应经煮沸,冷却。 (3)试剂 ①NaOH标准滴定溶液(0.1mol/L) ②1%酚酞溶液称取1g酚酞,溶于60ml95%乙醇中,用水稀释 至100ml。 3.实验步骤 (1)样品预处理 ①固体样品。取有代表性的固体样品至少200g,用捣碎机捣碎 至均匀,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 ②固、液样品。取按比例组成的固、液样品至少200g,用研 钵或组织捣碎机捣碎混匀后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

③含二氧化碳的液体样品。至少取200g样品至500ml烧杯中置于电炉上,边搅拌边加热至微沸腾,保持2min,冷却,称量,用煮沸过的水补至煮沸前的质量,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 ④不含二氧化碳的液体样品。充分混匀均匀,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 (2)测定试液的制备 ①液体样品。若总酸含量小于或等于4g/kg,将试液用快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用于测定。若总酸含量大于4g/kg,称取10~50g 样品,用煮沸过的水定容至250ml,过滤。收集滤液,用于测定。 ②固体、半固体样品。称取均匀样品10~50g,精确至0.001g,置于烧杯中。用约80 煮沸过的水150ml将烧杯中的内容物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置于沸水浴中煮沸30min(摇动2~3次,使试样中的有机酸全部溶解于溶液中),取出,冷却至室温,用煮沸过的水定容至250ml。用快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用于测定。 (3)样品测定 ①准确吸取试样滤液25~50ml,使之含0.035~0.07g酸,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水40~60ml及0.2 1%的酚酞指示剂,用0.1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且30s不褪色。记录消耗0.1mol/L 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1)。同一被测样品须滴定两次。 ②用水代替样品做空白试验,操作相同。记录消耗0.1mol/L NaOH 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2)。 (4)实验数据记录见表

实验六 水果中总酸及pH的测定

实验六水果中总酸及pH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进一步熟悉及规范滴定操作。? 2.?学习及了解碱滴定法测定总酸及有效酸度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3.?掌握水果中总酸度及有效酸度的测定方法和操作技能。? 4.?掌握pH计的维护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总酸测定原理 水果中的有机酸在用标准碱液滴定时,被中和成盐类。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呈现微红色,? 30s不褪色为终点。根据消耗标准碱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水果中总酸的含量。? 2.?有效酸测定原理 利用pH计测定水果中的有效酸度?(pH),是将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插入榨取的果汁中组成原电池,该电池电动势的大小与果汁pH有关。即在25℃时,每相差一个pH单位就产生的电池电动势,利用酸度计测量电池电动势并直接以pH表示,故可从酸度计上直接读出果汁的pH。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水浴锅,酸度计,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现在多用复合电极。? 2.?试剂? ?/?L?NaOH标准溶液,酚酞乙醇溶液,pH=?标准缓冲溶液。 四、实验步骤? 1.?总酸度的测定? (1)?样液制备将样品用组织捣碎机捣碎并混合均匀。称取适量样品,用15mL无CO2?蒸馏水将其移入250mL容量瓶中,在75~80℃水浴上加热,冷却后定容,用干滤纸过滤,弃去初始滤液25mL,收集滤液备用。? (2)?滴定准确吸取上述制备滤液50mL加入酚酞指示剂3~4滴,用/L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不褪为终点。记录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2.?水果中有效酸度?(pH)?的测定? (1)?样品处理将水果样品榨汁后,取汁液直接进行pH测定。? (2)?酸度计的校正 ①开启酸度计电源,预热30min,连接玻璃及甘汞电极,在读数开关放开的情况下调零。 ②测量标准缓冲溶液的温度,调节酸度计温度补偿旋钮。

总酸的测定(滴定法)

-总酸的测定(滴定法)- 一、原理 果汁具有酸性反应,这些反应取决于游离态的酸以及酸式盐存在的数量。总酸度包括未解离酸的浓度和已解离酸的浓度。酸的浓度以摩尔浓度表示时,称为总酸度。含量用滴定法测定。果蔬中含有各种有机酸,主要有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果蔬种类不同,含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食品中酸的测定是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即用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 二、材料、仪器与试剂 (一)材料:桃、杏、苹果、蔬菜等 (二)仪器:碱式滴定管(20ml)、容量瓶(100ml)、移液管(10ml)、烧杯(100ml)、研钵或组织捣碎机、天平、漏斗、滤纸等。 (三)试剂 1.0.1mol/L氢氧化钠:称4.0g氢氧化钠定容至1000ml,然后用0.1mol/L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若浓度太高可酌情稀释。 2.1%酚酞指示剂:称1.0g酚酞,加入100ml 50%的乙醇溶解。 三、操作步骤 准确称取混合均匀磨碎的样品10.0g(或吸10.0ml样品液),转移到100ml 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用滤纸过滤,准确吸取滤液20ml放入100ml 三角瓶中,加入1%酚酞2滴,用标定的氢氧化钠滴定至初显粉色在0.5min内不褪色为终点,记下氢氧化钠用量,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四、计算 V C×N×折算系数 总酸度(%)=——×————————×100 W V1 式中:V——样品稀释总体积(ml) V1——滴定时取样液体积 C——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液毫升数 N——氢氧化钠标准液摩尔浓度 W——样品重量(g) 折算系数:即不同有机酸的毫摩尔质量(g/mmol),食品中的总酸度往往根据所含酸的不同,而取其中一种主要有机酸计量。食品中常见的有机酸以及其毫摩尔质量折算系数加下: 苹果酸——0.067(苹果、梨、桃、杏、李子、番茄、莴苣) 醋酸——0.060(蔬菜罐头) 酒石酸——0.075(葡萄) 柠檬酸——0.070(柑橘类) 乳酸——0.090(鱼、肉罐头、牛奶)

果蔬中有机酸的测定

实验水果、蔬菜中总酸的测定 (学号:030212011031,030212011026 李欣钰和郎琳) 【实验目的】 1、利用标准液滴定水果蔬菜,测定不同水果蔬菜中总酸度 2、练习利用滴定管滴定溶液 3、练习移液管的使用 4、练习pH计的使用 【实验原理】 1、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各种不同的有机酸,主要为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等。果树的种类不同,含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果汁或菜汁的酸性取决于游离态的酸或酸式盐的存在数量。这些算都是有机弱酸,所以在测定时,有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就能测出酸度。这样测得的数据是总酸度,包含了未离解酸和已离解酸的浓度。用下式计算: 总酸度(%)=(V 样/W 样 )x(V NaOH xc NaOH x折算系数/V取样)x100 式子中V样为样品稀释总体积;V取样为滴定时取样体积;W样为样品的质量。折算系数为不同有机酸的毫摩尔质量 2、食品中的总算度往往根据算韩算的不同,而取其中某种主要有机酸计量。食品中常见的有机酸及其毫摩尔质量折算系数如下 苹果酸——0.067(苹果,梨,西红柿) 酒石酸——0.075(葡萄) 柠檬酸——0.090(柑橘类) 【仪器试剂】 烧杯(100ml)(3-5只),洗耳球,移液管(25ml),容量瓶(250ml)(3只),滤纸,铁架台,滴定管夹,碱式滴定管,玻璃棒,胶头滴管,电子天平,研钵,酚酞指示剂,NaOH标准溶液(约为0.2mol/l),西红柿,葡萄,橘子(自备),塑料袋若干(自备),小刀(自备) 【实验内容】 1.准确称取混合均匀磨碎的样品10g 2.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加纯水至刻度线,摇匀 3.吸取5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两滴酚酞试剂 4.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溶液至淡红色,并且在30s内不退色,即到达终点。 5.记下所用的NaOH体积。重复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6.利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剩余的两种水果或蔬菜。并记录实验数据 7.用pH计测出样品稀释液的pH 8.处理实验数据,比较所测的西红柿,葡萄,橘子的总酸度的不同 实验数据处理表

实验六果蔬中含酸量的测定.doc

实验六果蔬中含酸量的测定(中和法) 一、目的及原理 果蔬中含有各种有机酸,主要有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等。由于果蔬种类不同,含有机酸的种类也不同;同一果蔬品种,其成熟度不同,有机酸 的含量也有很大差异。果蔬中含酸量的多少亦是衡量其品质优劣的一个重要指 标,它与新鲜果蔬及加工处理后成品的风味关系密切。因此,了解其含量对鉴 定果蔬品质及进行合理加工有重要作用。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果蔬总酸量测 定的原理,学会并掌握果蔬含酸量测定的方法。 果蔬含酸量的测定是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即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并根据碱溶液用量,计算出样品的含酸量。所测出的酸又称总酸度或可滴 定酸。还有少量的酸,由于受果蔬中缓冲物质的影响,不易测出。计算时以 该果实所含的主要酸来表示,如仁果类、核果类主要含苹果酸,以苹果酸计算, 其毫摩尔质量为;柑桔类以柠檬酸计算,其毫摩尔量为;葡萄以酒石酸计算,其毫摩 尔量为;蔬菜中主要含草酸,其毫摩尔量为。 二、药品与器材 桃、杏、葡萄、番茄、莴苣等; 氢氧化钠、 1%酚酞指示剂; 50ml 或 10ml 滴定管、 200ml 容量瓶、 20ml 移液管、 100ml 烧杯、研钵、分析天平、漏斗、棉花或滤纸、小刀、白瓷板、滴定管。 三、操作与步骤 称取均匀样品20g,置研钵中研碎,注入2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合均匀后,用棉花或滤纸过滤到干燥的250 ml 烧杯中。 吸取滤液 20ml 放入 100mL烧杯中,加酚酞指示剂 2 滴,用 NaOH 滴定,直至成淡红色为止。记下NaOH液用量。重复滴定三次,取其平均值。 某些果蔬容易榨汁,而其汁液含酸量能代表果蔬含酸量,可以榨汁,取定量汁液(10ml)稀释后(加蒸馏水至20ml),直接用 NaOH液滴定。

实验三 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

实验三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用基准物标定 NaOH 溶液浓度的方法。 2.了解有机酸摩尔质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绝大多数有机酸为弱酸,它们和 NaOH 溶液的反应为: nNaOH + H n A = Na n A + nH2O 当有机酸的各级离解常数与浓度的乘积均大于 10-8时,有机酸中的氢均能被准确滴定。用酸碱滴定法,可以测得有机酸的摩尔质量。测定时,n值须已知。由于滴定产物是强碱弱酸盐,滴定突跃在碱性范围内,因此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NaOH 不符合基准物的条件,必须用近似法配制,然后用基准物标定。本实验采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为基准物,酚酞为指示剂标定 NaOH 溶液的浓度,其反应式为: OH- + HC8H4O4- = C8H4O42- + H2O 三、仪器与试剂 NaOH、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有机酸试样乙酰水杨酸(C9H8O4)、酚酞指示剂(0.2%乙醇溶液)、量筒(10mL)、烧杯、试剂瓶、滴定管(50mL)、锥形瓶(250mL)、移液管、容量瓶。 四、实验步骤 1. 0.10mol/L NaOH的配制 用直接称量法在台秤上称取2g NaOH于小烧杯中,溶解后,置于500ml戴橡皮塞的试剂瓶中稀至500ml摇匀。(需要定量吗?) 2. 0.10mol/L NaOH的标定 在称量瓶中用差减法平行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7份,每份约 0.4~0.6 g ,(分子式约204)分别倒入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 40~50 mL 水使之溶解,加入 1~2 滴酚酞指示荆,

用待标定的 NaOH 溶液滴定至呈现微红色,保持 30 秒内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 3 次,计算 NaOH 溶液的浓度和相对平均偏差。

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 原理)

10粉体徐明明一.实验题目: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二.实验目的: 1、学会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掌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3、比较不同指示剂对滴定结果的影响。 4、加强移液管的使用; 5、掌握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过程,突跃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理。 三、实验基本原理 食醋是混合酸,其主要成分是HAc(有机弱酸,K a=1.8×10-5),与NaOH反应产物为弱酸强碱盐NaAc: HAc + NaOH = NaAc + H2O HAc与NaOH反应产物为弱酸强碱盐NaAc,化学计量点时pH≈8.7,滴定突跃在碱性范围内(如:0.1mol·L-1NaOH 滴定0.1mol·L-1HAc突跃范围为PH:7.74~9.70),在此若使用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如甲基橙,将引起很大的滴定误差(该反应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弱碱性,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变色时,溶液呈弱酸性,则滴定不完全)。因此在此应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酚酞(8.0~9.6)。(指示剂的选择主要以滴定突跃范围为依据,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一部分在滴定突跃范围内,则终点误差小于0.1%)

因此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利用NaOH 标准溶液测定HAc 含量。食醋中总酸度用HAc 含量的含量来表示。 四、实验基本步骤 1、进入实验室,将实验要用到的有关仪器从仪器橱中取出,把玻璃器皿按洗涤要求洗涤干净备用。 2、用配制且已标定好的NaOH 溶液润洗洗涤好的碱式滴定管,然后装入NaOH 溶液。 3、用移液管吸取食醋试样5.00mL ,移入250mL 锥形瓶中,加入20mL 蒸馏水稀释(思考题1),加酚酞指示剂2滴(思考题 2),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2~3次。记录NaOH 标准溶液的用量,按下式计算食醋中总酸量。 ()()()s r V HAc M NaOH V NaOH c HAc =)(ρ 4、用甲基红作指示剂,用上法滴定,计算结果,比较两种指示剂结果之间的差别(思考题3)。 五、注意事项 1、注意食醋取后应立即将试剂瓶盖盖好,防止挥发。 2、甲基红作指示剂时,注意观察终点颜色的变化。 3、数据处理时应注意最终结果的表示方式。 六、思考题和测试题 思考题1、加入20mL 蒸馏水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题2、为什么使用酚酞作指示剂?

实验六水果中总酸及pH的测定

实验六水果中总酸及 p H的测定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实验六水果中总酸及pH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进一步熟悉及规范滴定操作。 2.学习及了解碱滴定法测定总酸及有效酸度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3.掌握水果中总酸度及有效酸度的测定方法和操作技能。 4.掌握pH计的维护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总酸测定原理 水果中的有机酸在用标准碱液滴定时,被中和成盐类。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呈现微红色, 30s不褪色为终点。根据消耗标准碱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水果中总酸的含量。 2.有效酸测定原理 利用pH计测定水果中的有效酸度(pH),是将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插入榨取的果汁中组成原电池,该电池电动势的大小与果汁pH有关。即在25℃时,每相差一个pH单位就产生的电池电动势,利用酸度计测量电池电动势并直接以pH表示,故可从酸度计上直接读出果汁的pH。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水浴锅,酸度计,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现在多用复合电极。 2.试剂 /LNaOH标准溶液,酚酞乙醇溶液,pH=标准缓冲溶液。 四、实验步骤 1.总酸度的测定 (1)样液制备将样品用组织捣碎机捣碎并混合均匀。称取适量样品,用15mL 无CO2蒸馏水将其移入250mL容量瓶中,在75~80℃水浴上加热,冷却后定容,用干滤纸过滤,弃去初始滤液25mL,收集滤液备用。 (2)滴定准确吸取上述制备滤液50mL加入酚酞指示剂3~4滴,用 /L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不褪为终点。记录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2.水果中有效酸度(pH)的测定 (1)样品处理将水果样品榨汁后,取汁液直接进行pH测定。 (2)酸度计的校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