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果蔬中有机酸的测定

果蔬中有机酸的测定

果蔬中有机酸的测定
果蔬中有机酸的测定

实验水果、蔬菜中总酸的测定

(学号:030212011031,030212011026 李欣钰和郎琳)

【实验目的】

1、利用标准液滴定水果蔬菜,测定不同水果蔬菜中总酸度

2、练习利用滴定管滴定溶液

3、练习移液管的使用

4、练习pH计的使用

【实验原理】

1、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各种不同的有机酸,主要为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等。果树的种类不同,含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果汁或菜汁的酸性取决于游离态的酸或酸式盐的存在数量。这些算都是有机弱酸,所以在测定时,有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就能测出酸度。这样测得的数据是总酸度,包含了未离解酸和已离解酸的浓度。用下式计算:

总酸度(%)=(V

样/W

)x(V NaOH xc NaOH x折算系数/V取样)x100

式子中V样为样品稀释总体积;V取样为滴定时取样体积;W样为样品的质量。折算系数为不同有机酸的毫摩尔质量

2、食品中的总算度往往根据算韩算的不同,而取其中某种主要有机酸计量。食品中常见的有机酸及其毫摩尔质量折算系数如下

苹果酸——0.067(苹果,梨,西红柿)

酒石酸——0.075(葡萄)

柠檬酸——0.090(柑橘类)

【仪器试剂】

烧杯(100ml)(3-5只),洗耳球,移液管(25ml),容量瓶(250ml)(3只),滤纸,铁架台,滴定管夹,碱式滴定管,玻璃棒,胶头滴管,电子天平,研钵,酚酞指示剂,NaOH标准溶液(约为0.2mol/l),西红柿,葡萄,橘子(自备),塑料袋若干(自备),小刀(自备)

【实验内容】

1.准确称取混合均匀磨碎的样品10g

2.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加纯水至刻度线,摇匀

3.吸取5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两滴酚酞试剂

4.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溶液至淡红色,并且在30s内不退色,即到达终点。

5.记下所用的NaOH体积。重复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6.利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剩余的两种水果或蔬菜。并记录实验数据

7.用pH计测出样品稀释液的pH

8.处理实验数据,比较所测的西红柿,葡萄,橘子的总酸度的不同

实验数据处理表

温度:17°C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1、学习强碱滴定弱酸的基本原理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2、掌握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3、熟悉移液管和容量瓶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 3COOH )常简写为HAc ,此外还含有少量其他有机弱 酸,如乳酸等。当以NaOH 标准溶液滴定时,凡是C 810-?θ a K 的弱酸均可以被滴定,因 此测出的是总酸量,但分析结果通常用含量最多的HAc 表示。CH 3COOH 与NaOH 的反应为:NaOH + CH 3COOH = CH 3COONa + H 2O 由于这是强碱滴定弱酸,计量点时生成CH 3COONa ,溶液的pH 大约为8.7,故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但必须注意CO 2对反应的影响。食醋是液体样品,通常是量其体积而不是称其质量,因而测定结果一般以每升或每100mL 样品所含CH 3COOH 的质量表示,即以醋酸的密度ρ(HAc)表示,其单位为g 〃L -1或g/100mL 。 食用醋往往有颜色,会干扰滴定,应先经稀释或加入活性炭脱色后,再进行测定。食醋中含CH 3COOH 的质量分数一般在3%~5%,应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滴定。 仪器与试剂 碱式滴定管(50mL ),移液管(10mL ,25 mL ),容量瓶(250mL ),锥形瓶(250mL ),洗耳球。 0.1 mol 〃L -1 NaOH 标准溶液(要求实验前标定),0.2%酚酞乙醇溶液, 食醋(白醋)样品。 实验步骤 用移液管吸取25.00 mL 食醋样品,放入250 mL 容量瓶中,然后用无CO 2的蒸馏水稀释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用移液管吸取25.00 mL 已稀释的食醋样品于250mL 锥形瓶中,滴加2~3滴酚酞指示剂。 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呈微红色,30s 内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所消耗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平行测定3次,要求每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大于0.3%,计算食醋的总酸量ρ(HAc),ρ(HAc)按下式计算: ρ(HAc)= )(1) ()()(-????L g f V HAc M NaOH V NaOH c 样

分析化学 实验二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重点:①碱式滴定管的调零、体积读数,容量瓶、移液管的正确使用;②邻苯二甲酸氢钾及有机酸样品的正确称取(差减法);③有效数字的取舍及确定。 难点:滴定终点的判断及掌握。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强碱滴定弱酸的基本原理及指示剂的选择 2.掌握NaOH的配制和标定方法以及基准物质的选择 二、实验原理 1.大多数有机酸是弱酸,如果某有机酸易溶于水,解离常数Ka>>10-7,用标准碱溶液可直接测其含量,反应产物为强碱弱酸盐。滴定突跃范围在弱碱性内,可选用酚酞指示剂,滴定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根据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c和消耗的体积V计算该有机酸的含量: 2. NaOH标准溶液是采用间接配制法配制的,因此必须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它易制得纯品,在空气中不吸水,容易保存,摩尔质量较大,是一种较好的基准物质,标定反应如下: 反应产物为二元弱碱,在水溶液中显微碱性,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邻苯二甲酸氢钾通常在105-110℃下干燥2h后备用,干燥温度过高,则脱水成为邻苯二甲酸酐。 三、仪器和试剂 邻苯二甲酸氢钾(KHP)分析纯;酚酞2g·L-1乙醇溶液;NaOH分析纯;有机酸试样。 电子天平;细口试剂瓶;容量瓶(100mL);移液管(25mL);碱式滴定管;锥形瓶(250mL)。 四、实验内容 1. 0.1mol/L NaOH溶液的配制 在台秤上取约2g固体NaOH(用小烧杯称取),另用大量筒量取500mL去离子水,倒少量水入装有NaOH固体的小烧杯中,搅拌使NaOH溶解后将其倒入试剂瓶中;再将大量筒中剩余的水倒入试剂瓶中,混匀。 2. 0.1mol/L NaOH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三份0.5-0.6g邻苯二甲酸氢钾分别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20-30mL水溶解,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淡粉色即为终点。平行滴定3次,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 3.有机酸试样的测定: 准确称取有机酸样品3.0-4.0g,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移液管取有机酸溶液25.00mL, 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30秒不褪色,即为终点。记下NaOH用量,平行测定三份,计算有机酸试样的含量。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水果中总酸度的测定方法

实训一:水果中总酸度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学会水果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2.掌握用酸碱滴定法测水果样品中总酸度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合理制定分析项目的顺序,做到合理安排分析时间,合理处理样品。 4、能熟练制备实训过程中所需要的标准溶液。 5、能规范记录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二、实训原理: 1.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NaOH易吸收水分及空气中的CO2,因此,不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需要先配成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进行标定。以酚酞为指示剂,当滴定至终点溶液呈浅红色,且30S不褪色时。反应如下: KHC8H4O4+NaOH=KNaC8H4O4+ H2O 2.水果总酸度的测定 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用碱标准溶液滴定试样液中的酸时,以酚酞威指示剂。当滴定至终点溶液呈浅红色,且30S不褪色时,根据滴定时消耗的标准NaOH溶液的体积,可算出试样中的总酸度。其反应如下: HAC+NaOH→NaAc+H2O 三、实训所需仪器、试剂:洗仪器:袁驰 仪器:酸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量筒、烧杯、容量瓶、胶头滴管、洗耳球、水浴锅、铁架台、电子天平、玻璃棒、小纸片、干燥的纱布、试剂: 0.1000mol/LNaOH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酚酞指示剂、水果试样、的蒸馏水、 无水CO 2 四、实验步骤: 1. 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配制:马佳红 称取固体NaOH约2g放置在500ml的烧杯中,先加入100ml少溶解,再加水稀释成500ml溶液,混匀,放入烧杯中,待标定。标定:曹芬芳用减量法准确称取0.41~0.45g邻苯二甲酸氢钾3份,分别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25mL无CO2蒸馏水溶解。

茶叶中有机酸的测试方法概述

茶叶中有机酸的测试方法概述 谭和平,叶善蓉,陈 丽,邹燕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21) 摘 要:针对茶叶中有机酸测定前处理分析测试条件等不统一,导致测试结果无可比性的问题,该文在参阅1907 年以来国内外关于茶叶中有机酸分析的30余篇文献的基础上,对茶叶中有机酸的分析方法做了较系统的归纳阐述,并对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以及毛细管电泳色谱法等进行了评述,提出了茶叶中有机酸测定应进行标准化,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比性。 关键词:茶叶;有机酸;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中图分类号:TS272;TS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984(2008)06-0077-04 Determination Overview of organic acids in tea TAN He-ping ,YE Shan-rong ,CHEN Li ,ZOU Y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Chengdu 610021,China ) Abstract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organic acids in tea were incomparable for the different pre-treatments and test conditions.More than 30literatures since 1907about the organic acid determinations in tea had been consulted.And these 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organic acids in tea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The most general methods at present such a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on chromatograph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nd so on were emphasized.Based on which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organic acids in tea should be standardized to improve the comparability of the measurement results.Key words :Tea ;Organic acids ;Analysis ;HPLC ;IC 收稿日期:2008-05-18;收到修改稿日期:2008-07-25基金来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004DEA71180)作者简介:谭和平(1957-),男,重庆市人,研究员,主要从事 茶树生理生化研究。 第34卷第6期2008年11月中国测试技术 CHINA MEASUREMENT &TESTING TECHNOLOGY Vol.34No.6Nov.2008 1引言 茶叶中有机酸的种类较多,含量为干物质总量的3%左右。茶叶中的有机酸是香气和滋味的主要成分之一,并且参与茶树的新陈代谢,在生化反应 中常为糖类分解的中间产物。此外, 某些有机酸对茶多酚激活α-淀粉酶、胰蛋白酶酶活性具有协同效应[1]。因此有机酸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对茶叶品质开 发有重要意义,在茶叶生产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 本文就目前应用于茶叶中有机酸分析的主要方法作一综述。 2茶叶中有机酸的组成 广义地说,凡含有羧基(-COOH )的有机化合物 都可以叫做有机酸。然而从茶叶的化学成分和实际测定观点来说,某些有机酸已各有归属。例如氨基酸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而自成一类;抗坏血酸是一 种维生素;没食子酸和绿原酸可划归多酚类;而乙 酸、 丙酸、丁酸以及己烯酸则属于挥发性化合物。于是茶叶中所论有机酸,通常指以下两类:一是二元羧酸和羟基多元羧酸(在分子中含有两个或多个羧 基),如琥珀酸、 苹果酸、柠檬酸等;二是环状结构脂肪酸,如奎尼酸、 莽草酸等[2-3]。据文献报道,茶叶(汤)中经发现的有机酸有40余种。其中,茶汤中的有机酸有10余种,香气成分中的有机酸有30余 种。有些有机酸如亚油酸本身虽无香气, 但经氧化后可转化为香气成分;有些有机酸是香气成分的良好吸附剂,如棕榈酸等。 3茶叶中有机酸的分析方法 关于茶叶中有机酸分析的研究报道还不是很多, 已有报道的方法有滴定法、原子吸收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3.1滴定法 滴定法包括酸碱滴定法、电位滴定法等,常用于有机酸总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一般根据酸碱指

有机酸检测方法

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草酸、苯乙酸、阿魏酸 甲酸、乙酸、丙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草酸、 仪器与设备 waters2695 Alliance SeparationsModule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996 PhatadiodeArray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eraeus离心机;HORIBApH计。 色谱分析 (1)混标配置。分别准确称取适量上述10种有机酸并用超纯水溶解或稀释,以孔径0. 45μm 的微孔滤膜过滤,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定容,配制浓度为100mg/L的储备液,保存于4℃冰箱中。 (2)标准曲线绘制。有机酸标准液的配置:根据紫外吸收灵敏度,将草酸、酒石酸、苹果酸、甲酸、丙二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丙酸按照0. 2∶2. 5∶5∶5∶5∶2. 5∶5∶5∶5∶5的比例配制混标,逐级稀释,配制成A、B、C、D、E五个浓度级别的标准溶液,以绘制标准曲线。其中A级别标准溶液浓度为0. 2; 2. 5, 5, 5, 5, 2. 5, 5, 5, 5, 5(μg/mL);B、C、D分别为上一个级别浓度的5倍稀释,E级为D级的2倍稀释。并将这10中有机酸编号为:OA01-OA10。 (3)色谱条件。反相C18柱CAPCellPAK C18MG 4. 6mm×250mm, 5um, pH范围: 2~10,流动相: 0. 1%H3PO4的去离子水和乙腈(V/V)98∶2;检测器波长: 210nm;流速: 1mL/min;进样量: 20u;l柱温: 35℃; (4)流动相配置。取1mLH3PO4用超纯水稀释至1000mL,经孔径为0. 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超声脱气后备用。乙腈(色谱纯)超声脱气备用。

总酸度的测定

一、总酸度的测定(滴定法) (根据GB/T12456-1990) 1.原理 用标准碱液滴定食品中的酸,中和生成盐,用酚酞做指示剂。当滴定终点 (pH=8.2,指示剂显红色)时,根据耗用的标准碱液的体积,计算出总酸的含量。 反应式:RCOOH+NaOH →RCOONa+H2O 2. 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各类色浅的食品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3.试剂 ①0.1000mol/L NaOH 标准溶液 称取110g NaOH 于250mL 烧杯中,加入100mL 无CO 2的蒸馏水振摇使其溶解,冷却后倒入聚乙烯塑料瓶中静止数日,澄清后备用。量取上清液5.4mL ,加入无CO 2的蒸馏水稀释至1000毫升,摇匀。 ②1%酚酞乙醇溶液 称取酚酞1g 溶于60mL 95% 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 mL 。 4、仪器: 碱式滴定管 水浴锅 5、分析步骤 (1)样液的制备 液体试样:不含CO2的试样混合均匀后直接取样。含CO2的试样,如饮料、酒等,将试样置于40℃水浴上加热30min ,以除去CO2,冷却后备用。 (2)测定准确吸取50mL 试样制备液,于250mL 的锥形瓶内,加3~4滴酚酞指示液,以0.1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浅红色,30S 内不褪色,记录消耗0.1mol/L 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V1,同一试样必须平行测定两次,以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同时做空白试验。 两个平行样的测定值相差不得大于平均值的 2%。 式中: c------标准NaOH 溶液的浓度,mol/L V -----滴定消耗标准NaOH 溶液的体积,mL m------样品质量或体积,g 或ml V 0 ----样品稀释液总体积,mL; ) 1.......(%.........10025050K c 21???-=m V V X )(

水果总酸度的测定

实训一:水果总酸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水果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2、掌握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水果样品中总酸度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合理指定分析项目的顺序,做到合理安排分析时间,合理处理样品。 4、能熟练纸杯实过程中所需要的标准溶液。 5、能规范记录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二、实验原理 ? 1.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NaOH易吸收水分及空气中的CO2,因此,不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需需要先配成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进行标定。以酚酞为指示剂,当滴定至终点溶液呈浅红色,且30S不褪色时。反应如下:?KHC8H4O4+NaOH=KNaC8H4O4+ H2O ? 2.水果总酸度的测定 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用碱标准溶液滴定试样液中的酸时,以酚酞为指示剂。当滴定至终点溶液呈浅红色,30s不褪色时,根据滴定时消耗的标准碱溶液的体积,可算出试样中的总酸度。其反应如下: ?HAc+NaOH →NaAc+H2O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试剂: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酚酞指示剂、无CO2的蒸馏水、水果试样(梨) ?仪器:洗耳球、玻璃棒、量筒、移液管、电子天平、 ?水浴锅、锥形瓶、容量瓶、酸碱滴定管、烧杯、小纸片、胶头滴管、干燥的纱布、铁架台 四、实验步骤 ?1、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顾嘉俊王英权) ?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已经配制好,待标定。 ?用减量法准确称取0.4—0.4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25ml无CO2的蒸馏水溶解。 ?然后加1—2d 酚酞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至粉红色,并保持30s不褪色为终点)。 ?记录每次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 ?2、试样的处理:(朱方灵、陈鹏)

总酸度游离酸度的测定

酸度测定操作方法 一. 总酸度的测定 本法采用酸碱滴定法。取试样10ml,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 所消耗的毫升数用点数表示。 A.1 试剂 氢氧化钠:0.1mol/L标准溶液按GB/T 601规定; 酚酞指示剂:1.0/L 按GB/T 603规定。 A.2 试验方法 吸取10ml试液于250ml锥形烧瓶中,加50ml蒸馏水,加3~4滴酚酞指 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为终点。 记下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毫升数V1。 A.3 计算方法 总酸度点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总酸度(点)= 10V1 c/ 0.1V 式中: V1 —滴定时耗去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毫升数,mL;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实际浓度,mol/L; V—取样毫升数,mL。 二. 游离酸度的测定 本法采用酸碱滴定法。取试样10ml,用0.1mol/L氢氧化钠标 准溶液滴定,所消耗的毫升数用点数表示。 A.1试剂 氢氧化钠:0.1mol/L标准溶液按GB/T 601规定; 溴酚蓝指示剂:0.4mol/L 按GB/T 603规定。 A.2试验方法 吸取10ml试液于250ml锥形烧瓶中,加50ml蒸馏水,加2~3滴溴酚 蓝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由黄色变至蓝紫色 为终点。记下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毫升数A。 A.3计算方法 游离酸度点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游离酸度(点)= 10Ac/ 0.1V 式中: A —滴定时耗去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毫升数,mL;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实际浓度,mol/L; V—取样毫升数,mL。 编制苏辉审核韩娟批准 山东金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实验四柠檬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 柠檬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配制和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方法。 2.进一步熟练滴定管的操作方法。 3.掌握柠檬酸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主要试剂和仪器 仪器:4F 滴定管;锥形瓶;容量瓶;移液管(25mL );烧杯;洗瓶。 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100-1250C 干燥1小时,然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后备用);NaOH 固体;柠檬酸试样;%酚酞乙醇溶液。 实验原理 大多数有机酸是固体弱酸,如果有机酸能溶于水,且解离常数Ka ≥10-7,可称取一定量的试样,溶于水后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突跃在弱碱性范围内,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根据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c 和滴定时所消耗的体积V 及称取有机酸的质量,计算有机酸的含量。 n n 1 (H A) (H A)100% 1000 c V M n m ω??=??样 有机酸试样通常有柠檬酸,草酸, 酒石酸, 乙酰水杨酸, 苯甲酸等。滴定产物是强碱弱酸盐,滴定突跃在碱性范围内,可选用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30s 不褪色)为终点。 实验步骤 1. mol ·L -1 NaOH 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mol·L-1 NaOH溶液的配制同实验一。 准确称取 g邻苯二甲酸氢钾,置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20-30 mL水,微热使其完全溶解。待溶液冷却后,加入2-3 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NaOH 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如果较长时间微红色慢慢褪去,是由于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致),记录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平行测定3次。 2.柠檬酸试样含量的测定 用分析天平采用差减法准确称取柠檬酸试样约,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摇匀。 用25mL移液管移取上述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至溶液呈微红色,保持30秒不褪色,即为终点。记下所消耗NaOH溶液体积,计算柠檬酸质量分数。如此平行测定3次,相关数据填入表2中。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写出有关公式,将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填入表1和2。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NaOH溶液的准确浓度和柠檬酸的质量分数,并计算三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对标定结果要求相对标准偏差小于%,对测定结果要求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表1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氢氧化钠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滴定法)

学号姓名 实验三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滴定法) 一、实验原理 果汁具有酸性反应,这些反应取决于游离态的酸以及酸式盐存在的数量。总酸度包括未解离酸的浓度和已解离酸的浓度。酸的浓度以摩尔浓度表示时,称为总酸度。含量用滴定法测定。果蔬中含有各种有机酸,主要有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果蔬种类不同,含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食品中酸的测定是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即用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 二、材料、仪器与试剂 (一)材料:西红柿、苹果、果汁等 (二)仪器:碱式滴定管(20mL)、容量瓶(100mL)、移液管(10mL)、烧杯(100mL)、研钵或组织捣碎机、100ml量筒(量酒精)、1%酚酞指示剂、胶头滴管/滴瓶、容量瓶(1000mL)、布氏漏斗+滤纸、天平、三角烧瓶、洗瓶、活性炭(脱色)、和板、蒸馏水。 (三)试剂 1).0.1mol/L氢氧化钠:称4.0g氢氧化钠定容至1000mL,然后用0.1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若浓度太高可酌情稀释。 2).1%酚酞指示剂:称1.0g酚酞,加入100mL50%的乙醇溶解。 三、操作步骤 1)0.1mol/L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将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加入干燥的称量瓶内,于105-110℃烘至恒重,用减量法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6000克,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50 mL无CO2蒸馏水,温热使之溶解,冷却,加酚酞指示剂2-3滴,用欲标定的0.1mol/L NaOH溶液滴定,直到溶液呈粉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2)样品的处理与测定:准确称取混合均匀磨碎的样品10.0g(或吸10.0mL样品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用滤纸过滤,准确吸取滤液20mL放入100mL 三角瓶中,加入1%酚酞2滴,用标定的氢氧化钠滴定至初显粉色在0.5min内不褪色为终点,记下氢氧化钠用量,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四、实验结果 式中:V——样品稀释总体积(mL)V1——滴定时取样液体积V2——消耗氢氧化

NaOH的标定 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

第六周实验(第二次) 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时间: 一、NaOH的标定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练习滴定操作。 (2)学习酸碱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方法。 二、简要原理 NaOH标准溶液是采用间接法配制的,因此必须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简写为KHP)为基准物质,酚酞作指示剂。 三、仪器与试剂 0.1mol/L NaOH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酚酞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 在分析天平上用差减法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0.4-0.6g三份,分别置于三个已编号的250mL锥形瓶中,加入50mL去离子水,摇动使之溶解。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无色至微红色半分钟不褪,即为终点。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五、思考题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范围? 答:根据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在20---30mL,来计算基准物质的质量范围。的大多,一方面浪费,另一方面,称的太多,消耗的标准溶液的将会超过滴定管的最大体积, 造成误差;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太少,测量误差太大。 2、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称量KHC8H4O4需不需要十分准确?溶解时加水量要不要十分准确?为什么? 答:标定溶液浓度时称量不需要准确测量KHC8H4O4的质量,因为公式中KHC8H4O4的质量是实际称得的质量,称量在0.5000±0.0500范围内都是允许的。 溶解时加水量也不需要十分准确,因为计算需要的是它的质量,与溶解时的加水量无关,所以加水量不需十分准确。 3、用KHP标定NaOH溶液时为什么用酚酞而不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答:邻苯二甲酸氢钾相当于弱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的产物是邻本二甲酸二钾,若正好中合,则弱酸强碱盐溶液呈碱性;而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变色发生在酸性溶液中,无法指示碱性溶液,也就是无法指示反应的终点。 4、如果用NaOH标准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用该标准溶液滴定盐酸,以甲基橙为,对结果有什么影响? 答:1.吸收二氧化碳,溶液中有碳酸钠,果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刚开始的颜色是红色,终点是橙色,ph在3.1-4.4之间,盐酸稍过量.这种情况下碳酸钠也会被反应成氯化钠,应该没有影响.如果以酚酞为指示剂,刚开始无色,终点红色,ph在8-10之间,碱过量.这种情况下,碳酸钠会被反应成碳酸氢钠,相当于有一部分氢氧化钠没有参与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钠体积变大,结果偏大.首先,从理论上来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会生成碳酸钠,用该标准溶液滴定盐酸,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对结果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氢氧化钠之前吸收了二氧化碳,与盐酸反应后又完全释放出来,所以摩尔比是一样的.但是,如果用酚酞作指示剂,结果还是有影响的,结果应该偏高.因为吸性的二氧化碳相当于是吸收了碳酸,在滴定盐酸时,滴到酚酞变色时,二氧化碳不能完全释放出来,碳酸钠只生成了碳酸氢钠,而不会生成氯化钠,所以会造成结果的偏差.而从实际上来讲,如果装氢氧化钠瓶子的密封性很好,氢氧化钠最多也只吸收了瓶内空隙那微量的二氧化碳,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了,但如果吸收了外面的二氧化碳,那可想而知,和外面空气接触时,氢氧化钠标液中的水份也不知道挥发了多少,这样一来,结果的准确度就不好说了.

食用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食用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熟练掌握酸碱滴定的操作技术; 2. 掌握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对基准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有所了解; 3. 掌握食用醋总酸度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4. 掌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5. 了解强碱滴定弱酸滴定过程中pH值变化、滴定突跃及指示剂的选择。 二、【实验原理】 化学分析中的酸碱滴定是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作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定物质的溶液中,到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按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完全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消耗量和化学计量关系来计算待测组分的量,这种方法快速迅速,而且操作简单,因此非常适用于一般酸碱浓度的测定。 食用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含量大约为3%~5%)和少量的其它有机弱酸等。用NaOH作标准溶液滴定食用醋时,滴定反应为: NaOH + HAc == NaAc + H2O n NaOH + H n A (有机弱酸) == Na n A + n H2O 本滴定反应类型为强碱滴定弱酸,产物是弱酸强碱盐,测定结果为食用醋中醋酸的总酸度,用ρHAc (g·L-1)表示。由于滴定突跃范围在碱性范围,故指示剂可选用酚酞、百里酚酞等,本实验选择酚酞作为滴定反应指示剂。 三、【仪器、试剂与材料】 1. 仪器: 电子天平,碱式滴定管,试剂瓶,移液管,锥形瓶,烧杯,量筒,台秤。 2. 试剂和材料: NaOH标准溶液(0.1 mol·L-1),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酚酞指示剂(0.2%的乙醇溶液),食用醋。 四、【实验步骤】 1. NaOH标准溶液(0.1 mol·L-1)的配制和标定 用烧杯在台秤上称取固体NaOH 4.3 g左右,加入煮沸除去CO2的蒸馏水少许,快速冲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1.实验原理 食品中的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草酸、醋酸等有机酸,其电离常数Ka均大于10^(-8),可以用强碱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试样中的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按碱液的消耗量计算食品中的总酸含量。测定结果包括了未离解的酸的浓度和已离解的酸的浓度。 2.仪器与试剂 (1)仪器酸碱滴定装置;分析天平,感量分别为0.0001g及0.001g;组织捣碎机;研钵。 (2)实验用水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规格或蒸馏水,使用前应经煮沸,冷却。 (3)试剂 ①NaOH标准滴定溶液(0.1mol/L) ②1%酚酞溶液称取1g酚酞,溶于60ml95%乙醇中,用水稀释 至100ml。 3.实验步骤 (1)样品预处理 ①固体样品。取有代表性的固体样品至少200g,用捣碎机捣碎 至均匀,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 ②固、液样品。取按比例组成的固、液样品至少200g,用研 钵或组织捣碎机捣碎混匀后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

③含二氧化碳的液体样品。至少取200g样品至500ml烧杯中置于电炉上,边搅拌边加热至微沸腾,保持2min,冷却,称量,用煮沸过的水补至煮沸前的质量,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 ④不含二氧化碳的液体样品。充分混匀均匀,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 (2)测定试液的制备 ①液体样品。若总酸含量小于或等于4g/kg,将试液用快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用于测定。若总酸含量大于4g/kg,称取10~50g 样品,用煮沸过的水定容至250ml,过滤。收集滤液,用于测定。 ②固体、半固体样品。称取均匀样品10~50g,精确至0.001g,置于烧杯中。用约80 煮沸过的水150ml将烧杯中的内容物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置于沸水浴中煮沸30min(摇动2~3次,使试样中的有机酸全部溶解于溶液中),取出,冷却至室温,用煮沸过的水定容至250ml。用快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用于测定。 (3)样品测定 ①准确吸取试样滤液25~50ml,使之含0.035~0.07g酸,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水40~60ml及0.2 1%的酚酞指示剂,用0.1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且30s不褪色。记录消耗0.1mol/L 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1)。同一被测样品须滴定两次。 ②用水代替样品做空白试验,操作相同。记录消耗0.1mol/L NaOH 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2)。 (4)实验数据记录见表

水果酸度测定

水果中总酸度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学会水果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2.掌握用酸碱滴定法测水果样品中总酸度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合理制定分析项目的顺序,做到合理安排分析时间,合理处理样品。 4、能熟练制备实训过程中所需要的标准溶液。 5、能规范记录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二、原理: ,因此,不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1.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NaOH 易吸收水分及空气中的 CO 2 溶液。需要先配成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进行标定。以酚酞为指示剂,当滴定至终点溶液呈浅红色,且 30S不褪色时。反应如下: KHC8H4O4+NaOH=KNaC8H4O4+ H2O 2.水果总酸度的测定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用碱标准溶液滴定试样液中的酸时,以酚酞威指示剂。当滴定至终点溶液呈浅红色,且 30S不褪色时,根据滴定时消耗的标准 NaOH 溶液的体积,可算出试样中的总酸度。其反应如下: HAC+NaOH→NaAc+H2O 三、所需仪器、试剂: 仪器:酸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量筒、烧杯、容量瓶、胶头滴管、洗耳球、水浴锅、铁架台、电子天平、玻璃棒、小纸片、干燥的纱布 的蒸试剂: 0.1000mol/L NaOH 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酚酞指示剂、水果试样、无CO 2 馏水 四、实验步骤: 1. 0.1000mol/L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称取固体NaOH约2g放置在500mL的烧杯中,先加入100ml溶解,再加水稀释成 500mL 溶液,混匀,放入烧杯中,待标定。 用减量法准确称取0.41~0.45g邻苯二甲酸氢钾3份,分别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25mL 无CO2蒸馏水溶解。然后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至粉红色,并保持30s不褪色为终点)。记录每次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 2.试样处理: 取水果试样,需去皮、去柄、去核,切成块状,置于搅拌机中捣碎并混匀。准确移取 25mL 水果试样,加100mL无CO 的蒸馏水,稀释定容为250mL溶液。然后倒入烧杯中在 75~80℃ 2 水浴上加热30分钟。冷却后过滤,滤液倒入容量瓶中备用。 3.滴定: 准确吸取20mL滤液三份于250mL锥形瓶中,各加25mL水稀释。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至粉红色30S不褪色。记录NaOH消耗量的体积,平行三次。 五、计算公式 C NaOH=m KHC8H4O4/(V NaOH×M KHC8H4O4)X1000 ρHAc=(C NaOH×V NaOH×M Hac×10-3)/(20.00/250.0×25.00)

挥发性有机酸测定方法oc

网友推荐答案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 挥发性脂肪酸是厌氧消化过程的重要中间产物,甲烷菌主要利用VFA形成甲烷,只有少部分甲烷由CO 2和H 2生成。但CO 2和H 2生成也经过高分子有机物形成VFA的中间过程。由此看来,形成甲烷的过程离不开VFA的形成,但是VFA在厌氧反应器中的积累能反映出甲烷菌的不活跃状态或反应器操作条件的恶化,较高的VFA(例如乙酸)浓度对甲烷菌有抑制作用。因此在反应器运行中,出水VFA用作重要的控制指标。 在VFA测定中,常进行VFA总量测定,其单位异mmol/L或换算为按乙酸计,以单位mg/L表示。 VFA包括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以及它们的异构体。在运转良好的高速厌氧反应器中,VFA中乙酸可占有很高的比例,但是当反应器运行状态不好时,丙,丁酸浓度会上升。 滴定法分析 1.原理:将废水以磷酸酸化后,从中蒸发出挥发性脂肪酸,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馏出液。废水中的氨态氮可能对测定形成干扰,因此应当首先在碱性条件下蒸发出氨态氮。 2.药品 1) 10% NaOH 溶液; 2) NAOH标准溶液,0.1000mol/L; 3) 10%磷酸溶液,取70ml密度1.7g/cm3的磷酸用水稀释至1L; 酚酞指示剂,1%的乙醇溶液。 3.测定步骤 蒸馏瓶中放入50ml待测废水,其VFA含量不超过30mmol.放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加入10% NaOH溶液,使溶解呈碱性,并使NaOH略过量。 蒸馏至蒸馏瓶中剩余液体为50~60ml为止。 用蒸馏水将蒸馏瓶中的剩余液体稀释至原来体积,用10ml 10%的磷酸酸化,在接收瓶中放入10ml蒸馏水并使接收瓶与蒸馏瓶上的冷凝管连接,导入管应浸入接收瓶的液面以下。蒸馏至瓶中液体为15~20ml为止。待蒸馏瓶冷却以后,加入50ml蒸馏水再次蒸馏,至10~20ml液体为止。 加入10滴酚酞,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淡粉色不消失为止。 4.计算 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计算如下: VFA=V (NaOH)*C*1000/Vs (mmol/L) 式中:V(NaOH)-----滴定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 ------ 滴定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mol/L; Vs--------被测废水水样的体积,ml.

总酸的测定(滴定法)

-总酸的测定(滴定法)- 一、原理 果汁具有酸性反应,这些反应取决于游离态的酸以及酸式盐存在的数量。总酸度包括未解离酸的浓度和已解离酸的浓度。酸的浓度以摩尔浓度表示时,称为总酸度。含量用滴定法测定。果蔬中含有各种有机酸,主要有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果蔬种类不同,含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食品中酸的测定是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即用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 二、材料、仪器与试剂 (一)材料:桃、杏、苹果、蔬菜等 (二)仪器:碱式滴定管(20ml)、容量瓶(100ml)、移液管(10ml)、烧杯(100ml)、研钵或组织捣碎机、天平、漏斗、滤纸等。 (三)试剂 1.0.1mol/L氢氧化钠:称4.0g氢氧化钠定容至1000ml,然后用0.1mol/L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若浓度太高可酌情稀释。 2.1%酚酞指示剂:称1.0g酚酞,加入100ml 50%的乙醇溶解。 三、操作步骤 准确称取混合均匀磨碎的样品10.0g(或吸10.0ml样品液),转移到100ml 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用滤纸过滤,准确吸取滤液20ml放入100ml 三角瓶中,加入1%酚酞2滴,用标定的氢氧化钠滴定至初显粉色在0.5min内不褪色为终点,记下氢氧化钠用量,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四、计算 V C×N×折算系数 总酸度(%)=——×————————×100 W V1 式中:V——样品稀释总体积(ml) V1——滴定时取样液体积 C——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液毫升数 N——氢氧化钠标准液摩尔浓度 W——样品重量(g) 折算系数:即不同有机酸的毫摩尔质量(g/mmol),食品中的总酸度往往根据所含酸的不同,而取其中一种主要有机酸计量。食品中常见的有机酸以及其毫摩尔质量折算系数加下: 苹果酸——0.067(苹果、梨、桃、杏、李子、番茄、莴苣) 醋酸——0.060(蔬菜罐头) 酒石酸——0.075(葡萄) 柠檬酸——0.070(柑橘类) 乳酸——0.090(鱼、肉罐头、牛奶)

果蔬中有机酸的测定

实验水果、蔬菜中总酸的测定 (学号:030212011031,030212011026 李欣钰和郎琳) 【实验目的】 1、利用标准液滴定水果蔬菜,测定不同水果蔬菜中总酸度 2、练习利用滴定管滴定溶液 3、练习移液管的使用 4、练习pH计的使用 【实验原理】 1、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各种不同的有机酸,主要为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等。果树的种类不同,含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果汁或菜汁的酸性取决于游离态的酸或酸式盐的存在数量。这些算都是有机弱酸,所以在测定时,有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就能测出酸度。这样测得的数据是总酸度,包含了未离解酸和已离解酸的浓度。用下式计算: 总酸度(%)=(V 样/W 样 )x(V NaOH xc NaOH x折算系数/V取样)x100 式子中V样为样品稀释总体积;V取样为滴定时取样体积;W样为样品的质量。折算系数为不同有机酸的毫摩尔质量 2、食品中的总算度往往根据算韩算的不同,而取其中某种主要有机酸计量。食品中常见的有机酸及其毫摩尔质量折算系数如下 苹果酸——0.067(苹果,梨,西红柿) 酒石酸——0.075(葡萄) 柠檬酸——0.090(柑橘类) 【仪器试剂】 烧杯(100ml)(3-5只),洗耳球,移液管(25ml),容量瓶(250ml)(3只),滤纸,铁架台,滴定管夹,碱式滴定管,玻璃棒,胶头滴管,电子天平,研钵,酚酞指示剂,NaOH标准溶液(约为0.2mol/l),西红柿,葡萄,橘子(自备),塑料袋若干(自备),小刀(自备) 【实验内容】 1.准确称取混合均匀磨碎的样品10g 2.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加纯水至刻度线,摇匀 3.吸取5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两滴酚酞试剂 4.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溶液至淡红色,并且在30s内不退色,即到达终点。 5.记下所用的NaOH体积。重复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6.利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剩余的两种水果或蔬菜。并记录实验数据 7.用pH计测出样品稀释液的pH 8.处理实验数据,比较所测的西红柿,葡萄,橘子的总酸度的不同 实验数据处理表

实验六 水果中总酸及pH的测定

实验六水果中总酸及pH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1.?进一步熟悉及规范滴定操作。? 2.?学习及了解碱滴定法测定总酸及有效酸度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3.?掌握水果中总酸度及有效酸度的测定方法和操作技能。? 4.?掌握pH计的维护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总酸测定原理 水果中的有机酸在用标准碱液滴定时,被中和成盐类。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呈现微红色,? 30s不褪色为终点。根据消耗标准碱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水果中总酸的含量。? 2.?有效酸测定原理 利用pH计测定水果中的有效酸度?(pH),是将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插入榨取的果汁中组成原电池,该电池电动势的大小与果汁pH有关。即在25℃时,每相差一个pH单位就产生的电池电动势,利用酸度计测量电池电动势并直接以pH表示,故可从酸度计上直接读出果汁的pH。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水浴锅,酸度计,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现在多用复合电极。? 2.?试剂? ?/?L?NaOH标准溶液,酚酞乙醇溶液,pH=?标准缓冲溶液。 四、实验步骤? 1.?总酸度的测定? (1)?样液制备将样品用组织捣碎机捣碎并混合均匀。称取适量样品,用15mL无CO2?蒸馏水将其移入250mL容量瓶中,在75~80℃水浴上加热,冷却后定容,用干滤纸过滤,弃去初始滤液25mL,收集滤液备用。? (2)?滴定准确吸取上述制备滤液50mL加入酚酞指示剂3~4滴,用/L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不褪为终点。记录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 2.?水果中有效酸度?(pH)?的测定? (1)?样品处理将水果样品榨汁后,取汁液直接进行pH测定。? (2)?酸度计的校正 ①开启酸度计电源,预热30min,连接玻璃及甘汞电极,在读数开关放开的情况下调零。 ②测量标准缓冲溶液的温度,调节酸度计温度补偿旋钮。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溶液中的有机酸含量_图文(精)

第27卷第3期 2010年3月 应用化学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 V01.27No.3 Mar.2010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溶液中的有机酸含量 牛金刚刈梁晓静钆6刘霞4.蒋生祥”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6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摘要利用水溶液中的有机酸在高氯酸羟胺(HAP和Ⅳ,∥一二环己基碳酰亚胺(DCC存在的条件下生成的羟肟酸,以及羟肟酸在酸性高氯酸铁溶液中显色的性质,建立了一种分光光度测定水中有机酸含量的方法。对显色剂的酸度、浓度、加入体积、HAP和DCC的浓度、加入体积以及显色反应的温度、反应时间对吸光度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显色反应在反应条件:0.0687mol/L HAP 1.0mL、0.6mol/-L DCC 0.5mL、震荡均匀后室温下放置反应。15min、0.02mol/L酸性高氯酸铁溶液(高氯酸浓度o.3mol/L显色条件下具有最大的吸光度;并对正丁酸、正戊酸、苯甲酸进行了线性关系考察。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线性范围较宽、准确度高等优点,可用于那些不易从水溶液中萃取的有机酸的测定,也可用于液相色谱洗脱液中有机酸的测定。 关键词有机酸,.7、r,Ⅳ,一二环己基碳酰亚胺,高氯酸羟胺,羟肟酸,羟肟酸铁络合物,分光光度法 中图分类号:06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18(201003-0342-05 DOI:10.3724/SP.J.1095.2010.90183

羟肟酸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溶液中的酯类化合物已有较多报道¨“o,该方法是利用酯和羟胺反应生成羟肟酸,然后与三价铁反应得羟肟酸铁显色。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先将羧酸转化为相应的酯或酰氯,然后再按上述方法显色可测定无水溶液中的有机酸含量,由于该反应必须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并且反应步骤较多,操作繁琐,影响测定的准确度。Cetin等∞’利用水溶液中羧酸可以在羟胺和DCC‘的存在下一步反应生成羟肟酸,并和过量高氯酸铁反应生成紫红色的羟肟酸铁络合物的现象,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药片中赖诺普利的含量,Kostic等∞3利用相同的原理测定了人造果汁中柠檬酸的含量。本文利用该方法原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溶液中的有机酸含量,详细考察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对吸光度的影响,给出了比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并对不同种类的羧酸进行了线性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线性范围较宽准确度高等优点,可以作为水溶液中有机酸检测方法。 1实验部分 1.1试剂和仪器 Ⅳ,Ⅳ’.二环己基碳酰亚胺(DCC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高氯酸铁购于Alfa Aesar公司; 高氯酸羟胺(HAP自制"],以盐酸羟胺和高氯酸钠为原料,甲醇为反应介质60℃反应24h,取上层清液蒸干可得到白色晶体状的HAP。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Lambda 35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德国柏琴公司。 1.2实验方法 o.02mol/L酸性高氯酸铁溶液(其中高氯酸的浓度为0.3mol/L。羧酸标准溶液:分别称取 0.125g正丁酸、正戊酸和苯甲酸用蒸馏水定容至25mL,得到浓度为 500mg/L的羧酸标准溶液。在 5mL容量瓶中准确移入0.5mL羧酸标准溶液或蒸馏水,依次加入0.0687mol/L HAP的甲醇溶液 1.0mL、0.6mol/L DCC的乙醇溶液 0.5mL震荡摇匀后,于室温下(25℃反应15min,最后加入 0.02mol/L酸性高氯酸铁溶液2mL,用乙醇定容至5.0mL,震荡摇匀后,用l CI'II比色皿以未加羧酸的溶液为参比溶液,于520nnl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