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第九章 标准成本法
- 格式:pptx
- 大小:5.54 MB
- 文档页数:51
标准成本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它以设定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来评估和控制企业成本的效率和效益。
它的实际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成本控制系统,通过对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比较,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偏差,从而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
2. 绩效评价:标准成本法可以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从而评估员工、部门和项目的绩效。
通过对绩效的评估,可以发现绩效优秀的人员和项目,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整体绩效表现。
3. 决策支持:标准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不同决策方案在成本上的差异,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例如,在新产品开发决策中,标准成本法可以评估不同产品的制造成本,帮助企业选择最具竞争力的产品。
然而,在应用标准成本法时,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标准成本的设定要准确:标准成本的设定是标准成本法的关键一步。
标准成本应该基于充分的数据分析和精确的预测,因此需要企业具备准确的数据和预测能力。
2. 成本差异的分析要深入: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可以来源于多种原因,可能是由于市场环境、生产工艺、人员能
力等方面的变化所导致。
企业需要进行深入的差异分析,找出成本差异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 标准成本法的适用范围有限:标准成本法适用于以成本为核心的生产活动,对于非标准化、创新性强的活动,标准成本法的应用效果可能不佳。
企业在应用标准成本法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调整。
标准成本法如何核算标准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用于核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它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来评估企业的绩效和效率。
在这种方法中,标准成本是基于预先确定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企业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首先,标准成本法的核算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标准成本,企业需要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标准成本。
这些标准成本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市场调研和技术分析等方法来确定。
核算实际成本,企业需要对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包括实际直接材料成本、实际直接人工成本和实际制造费用。
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企业可以评估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和绩效。
如果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说明生产过程效率较高;如果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说明生产过程存在问题,需要采取改进措施。
分析差异原因,企业需要对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差异的原因。
差异可能是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效率低下、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的,只有找出差异的根本原因,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
采取改进措施,一旦找出差异的原因,企业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这可能包括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员工技能、改进生产工艺等方法。
总结,标准成本法的核算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需要不断地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在实际应用中,标准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成本控制体系,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掌握标准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对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标准成本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成本管理体系,以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成本性态和变动成本法一、简答题1、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2、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3、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 D )。
A、保险费B、房屋及设备租金C、电费D、职工培训费2、下列项目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A )。
A、照明费B、广告费C、职工教育培训费D、业务招待费3、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是指( B )。
A、固定生产成本B、变动生产成本C、全部生产成本D、变动生产成本加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4、企业从年初开始由完全成本法改为变动成本法,不会影响( C )。
A、年末存货成本的计价B、今年营业利润的计算C、今年销售量的计算D、今年销售成本的计算5、下列各项混合成本中可以用y=a+bx表示的是(A)A、半变动成本B、半固定成本C、延伸变动成本D、阶梯式变动成本成本6、管理会计为了有效地服务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必须(D)A、反映过去B、反映现在C、表述历史D、面向未来7、变动成本计算法下,某期销货成本包括(D)A.变动成本B.固定生产成本C.制造成本D.变动生产成本8、假设每个质检员最多检验1000件产品,即产量每增加1000件就必须增加一名质检员,且产量一旦突破1000件的倍数时就必须增加。
那么,该质检员的工资成本属于(B)A.半变动成本B.半固定成本C.延伸变动成本D.变动成本9、将成本区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的分类标志是(A)A.经济用途B.成本性态C.可追踪性D.可控性10、在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a(固定成本总额),然后才能计算出b(单位变动成本)的方法是(C )A、直接分析法B、高低点法C、散布图法 D 、回归直线法11、当本期产量小于销售量时,按变动成本法与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相比,前者较后者为(B )A、小B、大C、两者相等D、可能大也可能小12、变动成本计算法,将固定成本(D )A、在已销售产品、库存产品之间分配B、在已销售产品、库存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C、结转到下期D、全额直接从本期销售收入中扣减13、延期变动成本属于( B )。
标准成本法的实施步骤引言标准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通过以预定的标准来评估和控制成本,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益和竞争力。
在实施标准成本法时,企业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以确保准确有效地评估和控制成本。
本文将介绍标准成本法的实施步骤及其相关要点。
步骤一:制定标准成本计划在实施标准成本法之前,企业需要制定标准成本计划。
这包括确定标准成本的基准、制定标准成本的计算方法、明确标准成本的要求和目标等。
标准成本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目标,以确保标准成本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确定标准成本的基准:企业需要确定标准成本的基准,即衡量成本的标准。
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或行业标准来确定。
•制定标准成本的计算方法:企业需要确定标准成本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以及成本分配的方法等。
•明确标准成本的要求和目标:企业需要明确标准成本的要求和目标,包括成本节约比例、成本效益等。
步骤二:收集和分析成本数据在实施标准成本法之前,企业需要收集和分析成本数据,以建立成本数据库。
这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数据收集、成本分析等。
•收集直接成本数据:企业需要收集直接成本数据,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等。
可以通过财务报表、生产记录等方式进行收集。
•收集间接成本数据:企业需要收集间接成本数据,包括设备折旧、管理费用、租金等。
可以通过会计记录、费用明细等方式进行收集。
•进行成本分析:企业需要对收集到的成本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成本构成分析、成本变动分析等,以了解和掌握成本的情况。
步骤三:制定标准成本在收集和分析成本数据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制定标准成本,即按照标准成本计划确定的标准,对各项成本进行预定和计划。
制定标准成本需要考虑成本节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制定直接成本的标准:企业需要制定直接成本的标准,包括原材料成本的标准、人工成本的标准等。
可以根据成本数据分析的结果和标准成本计划进行制定。
•制定间接成本的标准:企业需要制定间接成本的标准,包括设备折旧的标准、管理费用的标准等。
标准成本法会计分录1. 标准成本法简介标准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可以评估制造成本和效率。
该方法的本质在于通过制造过程的成本分析,进行成本控制、计划和决策。
标准成本法会计分录就是在标准成本法下,产生的会计记录。
标准成本法会计分录是指为了评估制造成本和效率而记录的会计记录。
其中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主要制造成本项。
通过这些记录,可以计算出单位产品成本,以及探究成本差异的原因,进而进行成本的管控和决策制定。
(1)可以评估制造成本和效率:标准成本法会计分录可用于计算并评估制造成本以及效率,有利于发现管理上的问题。
(3)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标准成本法会计分录可以发现制造过程中的问题,以便企业采取措施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假设企业为生产一台产品,需要使用200元的原材料、直接人工成本为100元,制造费用为50元。
按此标准制造1,000台产品,共需消耗200,000元原材料成本,100,000元直接人工成本,50,000元制造费用,总制造成本为350,000元,每台产品制造成本为350元。
下面对几种情况分别进行标准成本法会计分录。
1. 实际成本等于标准成本的情况分录内容借方贷方原材料消耗200,000元直接人工消耗100,000元制造费用消耗50,000元生产成本300,000元制造成本差异0元第三部分:结论标准成本法会计分录对于企业的管理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制造成本情况,以便企业更好地管理成本、控制成本、提高效率。
在企业实施标准成本法时,合理地处理会计分录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践中,标准成本法会计分录的制定需要考虑成本差异的类型和原因。
成本差异包括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
有利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的情况,这通常是好的结果。
不利差异则是指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的情况,这通常是管理不善的结果。
管理人员需要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以确定差异是否是可控的。
如果差异不可控,例如由于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或技术变革引起的成本上升,管理人员可以以有利成本差异的形式记账。
《管理会计》习题2019年8月第九章标准成本法一、名词解释标准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成本差异价格标准数量差异二、判断题1、标准成本制度不仅可以用于制造类企业,也可以用于服务类企业。
()2、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和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三者形成的原因是相同的,只是程度不同。
()3、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属价格差异。
()4、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属价格差异。
()5、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指单位产品耗用工时差异对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影响。
()6、在成本差异分析中,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价格高低决定的。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在标准成本控制下的成本差异是指()。
A、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B、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C、预算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D、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2、下列选项中,属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前提和关键的是()。
A、标准成本的制定B、成本差异的分析C、成本差异的计算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3、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称为()。
A、预算差异B、能量差异C、效率差异D、闲置能量差异4、标准成本控制的重点是()。
A、标准成本的制定B、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C、成本控制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5、实际工作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标准成本是()。
A、理想的标准成本B、宽松的标准成本C、现实的标准成本D、正常的标准成本6、下列属于用量标准的是()。
A、材料消耗量B、小时工资率C、原材料价格D、小时制造费用率7、在标准成本制度下,分析计算各成本项目价格差异的用量基础是()。
A、标准产量下的标准用量B、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C、标准产量下的实际用量D、实际产量下的实际用量8、本月生产A产品8000件,实际耗用甲材料32000公斤,其实际价格为每公斤40元。
该产品甲材料的用量标准为3公斤,价格标准为45元,其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