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糖尿病足治疗与护理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糖尿病足的护理心得糖尿病足的护理心得(通用7篇)糖尿病足的护理心得(通用7篇)1现代医学证明,2型糖尿病与人们的不良习惯有密切关系,治疗糖尿病,最根本的方法不只是靠药物,也要靠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来改变病人的不健康行为。
通过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实现更好的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可使心肌梗死下降14%,脑卒中下降12%,微血管并发症终点下降37%。
作为一名糖尿病教育护士,深知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意义,也一直在探索对于糖尿病患者有效的教育方式及方法。
回顾总结多年糖尿病教育工作,有一些经验或体会,也存在一些困惑,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
一、体味1.“知识改变行为”是教育的一大误区。
一名优秀的糖尿病教育护士,一定要放弃无效的说教,要知道患者要的是效果,而不仅仅是知识。
因此在教育工作中,不要以为发给患者一些教育手册或是进行一些基本的口头宣教,就是完成了教育,教育需要注重效果评价,让患者看到通过教育在血糖控制等各项指标中所起到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患者产生更好的依从性。
2.教育不是充当警察审问评判病人,而是充当朋友理解支持病人。
与糖尿病一起生存不容易,患者既要做好饮食、运动、监测等自我管理行为,同时又要掌握血糖仪等仪器的规范使用,有些还需要注射胰岛素。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护士,我们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给予患者信心和动力,帮助其将糖尿病管理的更好。
如果一味的指责患者,会打击患者的积极性,而出现适得其反的作用。
3.个案管理相比大课堂教育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
通过个案管理定期评估患者疾病控制和依从性,提供自我管理支持和更紧密的随访,有利于患者实现更好的代谢控制。
研究表明,通过护士开展的个案管理可使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76%。
4.教育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适合患者的教育内容与方式。
患者文化程度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接受程度,运用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开展教育。
教育方式也需多样化,满足不同类型的患者需求,例如:糖尿病科普书籍、糖尿病教育网站、教育单张、个体化教育档案等。
68例糖尿病足临床治疗及体会
糖尿病足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血管和神经系统受损,导致足部出现严重的损伤。
这种损伤可引发感染,最终可能造成严重的残废。
因此,糖尿病足的及早发现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我们曾经参与了一项关于68例糖尿病足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并向有关周围组织和专家介绍了治疗效果。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病人采取了多种综合治疗,包括服用药物、外科治疗、体外抗凝血治疗、氧气疗法、物理治疗、理疗、膳食治疗等,以减少足部组织的损伤和早期缓解不良症状。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血糖控制药物、外科治疗药物、抗凝血药和其他抗感染病毒药。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当病人的血糖控制得当,膳食的合理搭配和及时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延缓血管和神经系统的早期损伤,减少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同时,正确的外科治疗可以改善病人的疼痛和红肿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也是对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进行有效治疗的关键。
在我们的研究中,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给予他们有效的治疗,早日康复和及时和谐都是我们非常满意的结果。
我们最终得出结论,多方位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变进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生脉散加味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68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生脉散加味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性。
方法将68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给予中药方剂加前列地尔注射液。
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
两组疗程4周。
比较疗效差异。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
【关键词】生脉散前列地尔注射液糖尿病足自2008年以来,我院采用中药生脉散加味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病历选择选糖尿病足患者68例,中医辨证分型以气阴两虚为主要症候兼有血瘀症候者,西医符合WHO糖尿病足诊断标准,按Wanger分级法分级:Ⅰ级浅表溃疡,Ⅱ级深部溃疡但无脓肿形成及骨受累,Ⅲ级深部溃疡有骨受累,Ⅳ级局部坏疽。
治疗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5-75岁,糖尿病程5-21年。
对照组28例,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37-78岁,糖尿病程4-23年。
两组在年龄,性别,肝肾功能及合并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均在控制饮食及胰岛素控制血糖基础上,创面有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局部创面分级处理.治疗组:给予中药方剂,药物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桃仁,红花,川芎,当归,地龙)每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内服,加前列地尔注射液10u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对照组:前列地尔注射液10u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两组疗程4周。
1.3疗效判定[1]治愈:创面愈合,皮肤功能改善,自觉症状消失;有效:创面愈合≥50%,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病情改善不明显,或虽有改善但创面愈合<50%或病情继续进展,创面扩大,组织坏死加重。
1.4统计学处理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用户SPSS统计软件处理。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和血脂对比注: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3 讨论糖尿病足是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68例糖尿病足的治疗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68例糖尿病足的治疗经验与护理体会。
方法进行全身综合和局部治疗、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结果68例糖尿病足患者中43例痊愈;22例足部溃疡干燥结痂,疮面缩小;3例截肢。
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有效提高了糖尿病足的治愈率,降低了截肢率,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关键词】糖尿病足;治疗;护理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的患病率高达49.5%[2]。
糖尿病足在临床上存在的问题是:感染进展较快,早期不容易引起患者重视,导致溃疡迁延不愈,甚至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不得不选择截肢;疗程长,花费高,病情反复,使许多患者苦不堪言。
其主要表现为:足局部缺血,神经营养障碍,经久不愈且合并感染,致残率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3]。
近年来,本科通过对收住的68例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自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59~72岁,平均年龄65岁,糖尿病病程均超过10年,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足病程1个月~3年,平均9个月。
根据Wagner 分级,其中0级5例,1级20例,2级28例,3级10例,4级2例,5级3 例。
我们根据每位患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抗感染、扩血管、抗凝、营养神经、控制血糖等全身综合治疗措施,局部及早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加强创面护理,最终疗效显著。
53例痊愈;12例足部溃疡干燥结痂,疮面缩小;3例截肢。
2 治疗与护理2. 1 全身治疗与护理2. 1. 1 抗感染。
根据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选择敏感抗菌素控制感染,合理安排给药时间,维持血药浓度,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疗效,使感染尽早控制。
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护理观察【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114-01【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自身病情的认知能力的影响效果。
方法选取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68 例,然后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低;经过健康教育后,实验组中对糖尿病相关知识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我们的干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自身病情的认知能力,有利于患者治疗和自身管理。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治疗手段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
其中,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它强调的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理念,调动患者的积极性[1]。
我科于2011年4月强化患者个体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能力,给糖尿病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入治我院被首次诊断为2型dm的患者68名。
其中男性35名,女性33名,年龄42-72岁,平均(56.24±11.22)岁。
患者文化水平从小学到高中不等,均识字,理解能力正常。
1.2 研究方法对每一位入住我院的糖尿病人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主要内容:糖尿病的概念、血糖的正常值范围、主要症状、饮食治疗方法和合理运动的重要性等,并依回答:分不了解(正确率0%-19%)、不太了解(正确率20%-40%)、了解(正确率38%-59%)、比较了解(正确率60%-78%)、非常了解(正确率78%-100%)5个等级;然后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1.2.1 实验组:实验组34人,男性20名,女性14名,于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入院教育宣讲后,对患者进行糖尿病专业知识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糖尿病的基本概念、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及并发症、饮食和运动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如何自我监测记录血糖值及其意义等,随后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注重学用结合,以加深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
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面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何开展临床护理工作。
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将他们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4例。
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则使用常规护理。
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实际住院时间与治疗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实际住院时间为(14.7±5.3)d,对照组实际住院时间为(20.2±7.3)d;实验组中有31例对本次治疗满意,满意度达到90.0%;对照组中有23例对本次治疗满意,满意度为68.3%。
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等,存在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1.2抢救处理方法当患者入院后马上建立静脉通路,给予补液补充有效血容量,并纠正其水电解质平衡,如有必要,允许同时构建多条静脉通路,以尽量恢复血容量。
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精神情况、血压、尿量变化等,并结合他们的自身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通常,输液量最好为24小时4000-6000ml,对于严重的,可增至8000ml。
胰岛素采用静脉滴注,每2小时进行一次检查,确保血糖减少至安全水平内。
待稳定后,胰岛素改为皮下注射。
对于严重酸中毒患者,不仅要补充血容量,还哟啊纠正酸碱平衡,以防止对中枢神经产生影响。
1.3统计学处理将两组患者的实际住院时间与他们对治疗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选择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利用x2检验对比计数资料及率,利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实施综合护理2.1心理护理糖尿病属于长期疾病,必须终生服药,并且,病情不定,常常反复或加重。
因此,患者一般对该病存在抗拒与烦躁的心理。
比如,当酮症酸中毒患者抢救苏醒后,一般会出现悲观、恐惧情绪,觉得病治不好了。
这时,在旁的护理人员应耐心告知患者该病的相关常识,治疗方法、应注意的地方及预后前景,从而增强他们治病的信心。
68例糖尿病足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68例糖尿病足的治疗经验与护理体会。
方法进行全身综合和局部治疗、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结果68例糖尿病足患者中43例痊愈;22例足部溃疡干燥结痂,疮面缩小;3例截肢。
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有效提高了糖尿病足的治愈率,降低了截肢率,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
【关键词】糖尿病足;治疗;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的患病率高达49.5%[2]。
糖尿病足在临床上存在的问题是:感染进展较快,早期不容易引起患者重视,导致溃疡迁延不愈,甚至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不得不选择截肢;疗程长,花费高,病情反复,使许多患者苦不堪言。
其主要表现为:足局部缺血,神经营养障碍,经久不愈且合并感染,致残率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3]。
近年来,本科通过对收住的68例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自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59~72岁,平均年龄65岁,糖尿病病程均超过10年,均为2型糖尿
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足病程1个月~3年,平均9个月。
根据wagner 分级,其中0级5例, 1级20例, 2级28例, 3级10例, 4级2例, 5级3 例。
我们根据每位患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抗感染、扩血管、抗凝、营养神经、控制血糖等全身综合治疗措施,局部及早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加强创面护理,最终疗效显著。
53例痊愈;12例足部溃疡干燥结痂,疮面缩小;3例截肢。
2 治疗与护理
2. 1 全身治疗与护理
2. 1. 1 抗感染。
根据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选择敏感抗菌素控制感染,合理安排给药时间,维持血药浓度,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疗效,使感染尽早控制。
2. 1. 2 控制血糖。
严格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足的综合措施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嘱咐患者定时定量饮食,按时服用降糖药或按时注射胰岛素,避免进食含糖高、含油脂高的高热量食物。
老年患者在保持全天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来控制血糖。
除了要求患者规律饮食外,还要监测其全天血糖变化,必要时行动态血糖连续监测,及时了解血糖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控糖方案,使血糖尽快达到理想水平。
2. 1. 3 营养支持。
糖尿病足由于血管病变导致足部供血差,营养缺乏,使溃疡不易愈合。
尤其是一些高龄患者,胃肠功能弱,消化吸收差;食物营养单一;不注意营养搭配,所进食物满足不
了机体营养需求;再加上合并感染后消耗增加,特别需要加强营养。
除了在饮食上注意各种营养均衡外,必要时还可通过静脉提供胃肠外营养支持。
另外,每天还要配合应用硫辛酸、甲钴铵等药物营养神经,改善神经组织功能。
2. 2 局部创面治疗与护理局部创面处理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彻底清洁足部,如果溃疡面深,有脓性分泌物时,可用3%的双氧水冲洗创面,再用0.9%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视创面大小分次清除局部坏死组织,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正常组织。
如患者疼感明显,可应用康乐保清创胶和银离子敷料来逐步溶解坏死组织,同时也可配合使用康乐保泡沫贴贴敷创面吸收渗液,必要时放置引流条引流分泌物。
初期感染重、创面分泌物多时,可每日换药1~2次。
坏死组织清除干净、新鲜肉芽开始生长时,可减少换药次数, 2~3 d换药一次。
如果创面肉芽生长不良,可涂疮疡灵粉,促进组织再生。
嘱咐患者卧位时间断抬高足部,促使静脉回流。
保持足部清洁,穿宽松鞋袜,注意冬季足部保暖。
2. 3 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患者多存在焦虑、沮丧心理,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多和患者交流。
特别要对患者及家属给予疏导和耐心细致解释,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向患者说明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4],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4 健康教育(1)饮食管理是控制糖尿病“五驾马车”当中的一项基础措施,住院期间要教会患者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
活动量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计划,既保证了机体营养需求,又避免了血糖波动。
应向患者讲解控制饮食的重要性,因为长期高血糖可使下肢组织产生营养障碍,导致缺血性坏死[5]。
(2)让患者改掉吸烟、饮酒、暴饮暴食、赤足行走等不良生活习惯。
(3)每天用温水泡足部,水温不宜过高,以38~40℃水温为宜。
泡脚时间不超过20 min,保持足部皮肤清洁,脚趾间皮肤保持干燥[6]。
(4)每日检查足部:足底可用小镜子帮助观察,观察足部皮肤有无红肿、破裂、胼胝、擦伤、水泡等。
(5)避免赤足在室内外行走,穿棉质、透气性好的鞋袜。
每次穿鞋前注意检查鞋内有无异物。
(6)不使用热水袋等取暖工具取暖,以免出现烫伤。
(7)皮肤干燥者,泡脚后涂护肤膏。
(8)避免过多活动,并选择平坦的场地。
糖尿病足危害很大,如果不重视,可能引来截肢之祸,给患者带来终生遗憾。
3 总结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
全世界每年约有550 万例行肢端截除术,约占全年非创伤性截肢总数的50%[7],糖尿病足病程长、愈后差、花费高、危害很大,多数患者对糖尿病足预防知识缺乏,出现了糖尿病足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往往在家自行处理,使病变进展很快,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使更多的患者掌握预防糖尿病足的知识,及早采取防护措施,做好自我防护,发现足部异常,及早到正规医院治疗和护理,从而使他们远离糖尿
病足带来的危害。
近几年来,我们科不断探索治疗糖尿病足的新方法,统计住院的68例糖尿病足患者,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疗效显著,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截肢率,避免了患者更大的精神痛苦及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李建芳.15例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吉林医学, 2012, 33(15): 3318-3319.
[2] 廖二元,赵楚生.内分泌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2.
[3]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 内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759.
[4] 钟俊娥. 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吉林医学, 2012,33(26): 5812.
[5] 谢彩芬. 糖尿病足的护理. 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11):144.
[6] 孟鸿丽,郭元红. 糖尿病足病的健康教育. 家庭护士,2007, 5(8):76-77.
[7] 樊建开. 糖尿病肢端坏疽研究动态.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 20( 6): 407-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