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辅锅炉的结构与附件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62
《船舶辅机》考试大纲 船舶辅机》 841:3000 kW 及以上船舶轮机长/大管轮 41: 843:3000 kW 及以上船舶二/三管轮 842:750-3000 kW 船舶轮机长/大管轮 844:750-3000 kW 船舶二/三管轮 考 试 大 纲 841 1.船用泵 1.船用泵 1.1 基础知识 1.1.1 泵的分类 1.1.2 泵的性能参数 1.1.2.1 泵的流量、扬程(排出压力) 、转速 1.1.2.2 泵的功率、效率、允许吸上真空度和汽蚀余量 1.2 往复泵 1.2.1 往复泵的工作原理 1.2.2 往复泵的结构(包括空气室、泵阀) 1.2.3 往复泵性能特点 1.2.4 电动往复泵的使用管理 1.2.5 往复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1.3 齿轮泵 1.3.1 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3.1.1 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包括油封)和工作原理 1.3.1.2 带隔块的内啮合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3.1.3 转子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3.2 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1.3.3 各种齿轮泵的性能特点 1.3.4 齿轮泵的使用管理 1.3.5 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1.4 螺杆泵 1.4.1 螺杆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4.1.1 三螺杆泵的结构(包括机械轴封)和工作原理-1-适用对象 842 84384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1.2 双螺杆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4.1.3 单螺杆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4.2 螺杆泵的受力分析 1.4.3 螺杆泵的性能特点 1.4.4 螺杆泵的使用管理 1.5 离心泵 1.5.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1.5.2 离心泵的一般结构(包括密封装置) 1.5.3 离心泵的轴向力及其平衡装置;径向力的简单知识 1.5.4 离心泵的性能 1.5.4.1 离心泵的扬程方程式 1.5.4.2 离心泵的定速特性曲线 1.5.4.3 离心泵的装置特性曲线 1.5.4.4 离心泵的性能特点 1.5.4.5 离心泵的额定扬程和流量估算 1.5.5 船用离心泵自吸方法;水环泵及其引水装置;空气喷射器引水装置 1.5.6 泵的比转速; 离心泵按比转速分类 1.5.7 离心泵的使用管理 1.5.7.1 离心泵使用管理的一般注意事项 1.5.7.2 离心泵的工况调节(节流、回流和变速) 1.5.7.3 离心泵的串联或并联工作 1.5.7.4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1.5.7.5 离心泵输送粘性液体 1.5.7.6 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 1.5.7.7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检修 1.5.7.8 离心泵的叶轮切割 1.6 旋涡泵 1.6.1 闭式和开式旋涡泵的工作原理 1.6.2 闭式和开式旋涡泵的结构 1.6.3 旋涡泵的性能特点 1.6.4 旋涡泵的管理-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喷射泵 1.7.1 水喷射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7.2 水喷射泵的性能曲线和特点 1.7.3 水喷射泵的使用管理 1.7.4 其它船用喷射器的特点 1.8 泵的综述 1.8.1 泵的性能综合比较 1.8.2 泵的正常吸入和排出工作条件 2.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2.1 理论基础 2.1.1 理论工作循环和实际工作循环 2.1.2 容积流量和输气系数 2.1.3 功率和效率 2.1.4 多级压缩的意义,级数和级间压力的选定 2.2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和控制 2.2.1 典型结构和主要部件(气阀、安全阀、气液分离器) 2.2.2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润滑和冷却 2.2.3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自动控制的特点 2.3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管理 2.3.1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维护与运行管理 2.3.2 对空压机油的要求;防止着火与爆炸 2.3.3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3.液压元件 3.液压元件 3.1 液压控制阀 3.1.1 方向控制阀(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液压锁、各种换向阀、梭阀)的功用和图形符号 3.1.2 压力控制阀(直动式和先导式溢流阀、电磁溢流阀、卸荷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的功用 和图形符号 3.1.3 流量控制阀(节流阀、调速阀、溢流节流阀)的功用和图形符号 3.1.4 比例控制阀的功用和图形符号 3.1.5 主要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5.1 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 3.1.5.2 电磁和电液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3.1.5.3 先导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3.1.5.4 卸荷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3.1.5.5 先导式减压阀的工作原理 3.1.5.6 顺序阀的工作原理 3.1.5.7 调速阀的工作原理 3.1.5.8 溢流节流阀的工作原理 3.1.6 各种液压控制阀的分类和综合比较 3.1.7 几种常用液压控制阀的性能 3.1.7.1 节流阀的性能特点 3.1.7.2 换向阀的性能特点(包括中位机能) 3.1.7.3 溢流阀的性能特点(包括稳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3.1.7.4 调速阀和溢流阀的性能特点比较 3.1.8 重要液压控制阀的故障分析 3.1.8.1 先导式溢流阀的故障分析 3.1.8.2 先导式减压阀的故障分析 3.1.8.3 换向阀的故障分析 3.2 液压泵 3.2.1 液压泵图形符号和工作原理(单、双作用及恒压式叶片泵;液压伺服式、恒压式、恒功率式斜 盘泵和斜轴泵) 3.2.2 单、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和特点 3.2.3 斜轴泵的结构和特点 3.2.3 液压泵的使用管理 3.3 液压马达 3.3.1 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转速、扭矩和输出功率 3.3.2 液压马达的功用和图形符号 3.3.3 船用低速液压马达的结构和特点 3.3.3.1 叶片式马达的结构特点 3.3.3.2 连杆式马达的结构特点 3.3.3.3 五星轮式马达的结构特点-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3.4 内曲线式马达的结构特点 3.3.3.5 叶片式、连杆式、五星轮式、内曲线式马达的比较 3.3.4 液压马达的使用管理 3.4 液压辅件 3.4.1 滤油器的性能参数、主要类型、选择及使用管理 3.4.2 油箱的功能和应满足的要求 3.4.3 蓄能器的功能和使用管理 4.甲板机械 4.甲板机械 4.1 舵机 4.1.1 舵的作用原理 4.1.2 对舵机的要求 4.1.3 转舵机构(十字头式、拨插式、滚轮式、摆缸式、转叶式)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4.1.4 阀控型舵机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其远控系统 4.1.5 泵控型舵机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其远控系统 4.1.6 舵机的充油、调试和日常管理 4.1.7 舵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4.2 起货机、锚机和绞缆机 4.2.1 起货机、锚机和绞缆机应满足的要求 4.2.2 单、双吊杆起货机、锚机和绞缆机的主要设备 4.2.3 液压起货机操纵机构的主要类型和工作原理 4.2.4 回转起货机(克令吊)的安全保护装置 4.2.5 自动绞缆机的功用和主要类型的工作原理 4.3 甲板机械的液压系统 4.3.1 起重机构液压系统的负荷特点 4.3.2 回转机构液压系统的负荷特点 4.3.3 阀控型开式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4.3.4 阀控型闭式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4.3.4 泵控型闭式(半闭式)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4.3.5 液压甲板机械限制功率的主要方法 4.4 液压甲板机械的管理-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1 4.4.2 4.4.3 4.4.4 4.4.5 4.4.6液压油的性能要求和选择 液压油的污染及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液压油的污染度标准、污染控制 液压油温度对工作的影响 液压油温度过高的原因 液压机械的检查(包括漏泄、负荷和噪音)和维护√ √ √ √√ √ √ √ √ √ √ √5. 船舶制冷装置 5.1 理论知识 5.1.1 冷库冷藏条件:温度、湿度、CO2 浓度、臭氧的应用 5.1.2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5.1.3 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5.1.4 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 5.1.5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工况及影响工况的因素 5.1.5.1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名义工况 5.1.5.2 影响冷凝温度的因素 5.1.5.3 影响蒸发温度的因素 5.1.6 工况变化对制冷的影响 5.1.6.1 冷凝温度变化对制冷量、轴功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 5.1.6.2 蒸发温度变化对制冷量、轴功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 5.1.6.3 供液过冷度对制冷量、轴功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 5.1.6.4 吸气过热度对制冷量、轴功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 5.1.7 回热循环及蒸发式过冷循环 5.1.8 R22 及 R134A、共沸和非共沸冷剂的热力、理化性质 5.2 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设备 5.2.1 制冷压缩机 5.2.1.1 开启式活塞制冷压缩机的结构特点 5.2.1.2 半封闭式活塞制冷压缩机的结构特点 5.2.1.3 活塞制冷压缩机的性能曲线 5.2.1.4 活塞制冷压缩机能量调节的意义和方法 5.2.1.5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结构-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1.6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能量调节方法和性能特点 5.2.2 制冷装置的主要辅助设备 5.2.2.1 滑油分离器、储液器、气液分离器、干燥器的功用 5.2.2.2 冷凝器、蒸发器、滑油分离器、储液器、气液分离器、干燥器的结构 5.2.3 自动控制元件 5.2.3.1 热力膨胀阀和电磁阀、温度控制器、高低压控制器、油压差控制器、直动式蒸发压力调 节阀、直动式水量调节阀的功用 5.2.3.2 热力膨胀阀的结构与原理 5.2.3.3 热力膨胀阀的选用、安装及调试 5.2.3.4 热力膨胀阀的常见故障分析 5.2.3.5 电磁阀、温度控制器、高低压控制器、油压差控制器、直动式蒸发压力调节阀、直动式 水量调节阀的结构与原理 5.2.3.6 电磁阀、温度控制器、高低压控制器、油压差控制器、直动式蒸发压力调节阀、直动式 水量调节阀的选用、安装及调试 5.3 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的管理 5.3.1 制冷装置的气密试验、抽空及冷库隔热试验 5.3.2 制冷装置的启用、运转、停用和冷剂的充注、取出、检漏 5.3.3 对冷冻机油的要求及其添加与更换 5.3.4 不凝气体的危害及其检查与排除方法 5.3.5 蒸发器融霜 5.3.5.1 蒸发器结霜对工作的影响 5.3.5.2 电热融霜 5.3.5.3 顺流式和逆流式热气融霜 5.3.6 装置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 6.船舶空气调节装置 6.船舶空气调节装置 6.1 船舶空气调节装置理论知识 6.1.1 对船舶空调的要求 6.1.2 船舶空调系统的主要类型(完全集中式、区域再热式、末端电加热式单风管系统和双风管 系统)的特点 6.2 船舶空气调节装置的主要设备-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1 中央空调器 6.2.2 直布式布风器 6.3 船舶空调装置的自动控制 6.3.1 船舶空调装置冬、夏的温度自动控制 6.3.2 船舶空调装置冬、夏的相对湿度自动控制 6.4 空调装置的使用管理和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7.海水淡化装置 7.海水淡化装置 7.1 基本知识 7.1.1 船舶对淡水含盐量的要求 7.1.2 真空沸腾式淡化装置的工作原理 7.2 典型设备 7.2.1 板式换热器和管式换热器淡化装置的结构和系统 7.2.2 盐度计的检测原理和调试方法 7.3 工作分析 7.3.1 真空度建立与保持的条件, 真空度过高或过低对工作的影响及处理方法 7.3.2 影响海水淡化装置加热器换热面结垢的因素 7.3.3 影响产水量的因素及处理方法 7.3.4 影响产水含盐量的因素及处理方法 7.4 维护管理 7.4.1 海水淡化装置的启用、停用、运行管理 7.4.2 海水淡化装置的维护保养 8.船舶辅锅炉装置 8.船舶辅锅炉装置 8.1 锅炉的性能参数和结构 8.1.1 性能参数 8.1.1.1 锅炉的蒸发量、蒸气参数、受热面积 8.1.1.2 锅炉的效率、蒸发率、炉膛热负荷 8.1.2 锅炉的结构 8.1.2.1 燃油锅炉主要结构类型和特点 8.1.2.2 废气锅炉的主要结构类型和特点 8.1.2.3 燃油锅炉和废气锅炉的联系方法-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3 锅炉的附件 8.1.3.1 水位计的结构及维护管理 8.1.3.2 安全阀的结构、要求、调节和试验 8.2 锅炉燃油系统 8.2.1 燃烧设备及其管理 8.2.1.1 喷油器(压力式、回油式、转杯式、气流式)的结构和特点 8.2.1.2 配风器(旋流式、平流式)的结构和特点 8.2.1.3 电点火器及火焰感受器的结构和特点 8.2.1.4 燃烧器的管理要点 8.2.2 燃油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 8.2.3 燃油燃烧的过程及特点;保证燃烧质量的主要条件 8.2.4 燃烧方面的主要故障及处理 8.3 锅炉汽、水系统及其管理 8.3.1 蒸气、凝水、给水、排污系统的组成和管理 8.3.2 保持锅炉的良好汽水循环的措施 8.3.3 汽、水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8.4 锅炉的管理 8.4.1 锅炉自动控制的主要要求 8.4.2 点火前准备和点火升汽注意事项 8.4.3 运行和停用的注意事项 8.4.4 水质化验与处理 8.4.5 锅炉长期停用时的保养 8.4.6 锅炉的清洗 8.4.7 锅炉检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附件: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1.2.3 往复泵的空气室、泵阀合并到 1.2.1 中并将“、主要部件”改为“和结构”以求表达准确。
《船舶辅机》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二、课程性质与作用《船舶辅机》是高等职业院校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轮机员(三管轮)考证的考证科目之一。
从事船舶机械设备运行、维护、安装、调试,航运部门机务管理必备的课程。
三、课程目标(一)课程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通过任务引导的项目活动,掌握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公约)关于船舶辅助机械的理论知识;掌握船舶辅机设备的工作原理、工作性能、管、用、养、修技能,具有一定的船舶辅机设备故障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满足国家海事局对海船三管轮适任标准的要求和航运企业对操作级轮机员的技能要求。
(二)具体目标1)思政目标: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为目标,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结构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突出职业技能,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综合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个性的协调发展,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1)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
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课程教学全过程。
(2)坚持标准引领,确保科学规范。
以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强化课程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3)坚持遵循规律,体现培养特色。
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历证书与各类职业培训证书之间的关系,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船用辅助锅炉的原理是啥船用辅助锅炉是船舶上用来提供辅助动力的热能设备。
它的原理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转化为蒸汽,进而驱动发电机、泵浦和其他机械设备的工作。
船用辅助锅炉通常使用液体燃料(如重油、煤油)或气体燃料(如天然气、液化气)作为能源。
燃烧燃料产生的热能通过锅炉壁的传导和对流传输到水中,使水加热并产生蒸汽。
这些蒸汽在锅炉的蒸汽生成器中形成,并通过管道输送到船舶的各个部位以提供热能。
船用辅助锅炉的组成包括:燃烧器、锅炉壳体、烟气管道、水循环系统、控制系统等。
燃烧器负责将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并在锅炉燃烧室中进行燃烧。
锅炉壳体是保护锅炉内部部件的结构,同时承受锅炉压力。
烟气管道将燃烧产生的烟气引导到锅炉的烟囱,同时也通过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回收部分热能。
水循环系统包括给水系统和蒸汽排放系统,负责向锅炉提供水源和排放产生的过剩蒸汽。
控制系统对锅炉的燃烧过程、水位、压力等参数进行监测和调节,以确保锅炉安全稳定运行。
船用辅助锅炉的热能输出通常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即蒸汽和热水。
蒸汽是最常用的输出形式,可用于提供动力、加热和驱动其他船舶设备。
热水则可用于船舶的供暖、洗浴和厨房等设备的热水供应。
船用辅助锅炉的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1. 燃烧与热能产生:燃料在燃烧器中与空气充分混合,通过火焰燃烧产生高温烟气和余热。
2. 烟气传输:烟气通过烟气管道进入锅炉的烟囱,并通过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回收部分热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水加热:水通过锅炉的水循环系统进入锅炉,同时流经锅炉壳体,从而使锅炉壁将热量传导给水。
水的温度逐渐升高,形成热水。
4. 蒸汽产生:当水温升至一定程度时,水变为蒸汽。
蒸汽在锅炉的蒸汽生成器中形成,并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蒸汽的设备,如发电机、泵浦等。
5. 控制与调节:控制系统对锅炉的燃烧过程、水位、压力等参数进行监测和调节,以确保锅炉安全稳定运行。
总体来说,船用辅助锅炉的原理是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热能,通过加热水,使水变为蒸汽,并将蒸汽输送到船上各个部位,以提供热能和动力。
LSK系列立式针形管燃油辅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无锡威力特船用锅炉有限公司目录一、总则二、锅炉安装三、锅炉结构简介四、锅炉工作原理五、锅炉运行六、锅炉受热面清洗方法七、锅炉检修八、停炉后的保养九、煮炉一、总则1、本系列锅炉以轻柴油或燃料油为燃料,提供蒸汽。
可作为船舶辅锅炉,供暖缸、燃油加热和生活杂用所需。
二、锅炉安装1、安装前的准备锅炉运送到船厂后,装船前须做好下列准备工作:a 、须按锅炉出厂清单,对照锅炉总图,对锅炉附件进行清点检查,检查是否完整,或有损坏变形等情况。
b 、锅炉大件起吊时,其起吊能力应大于锅炉总重量,一般在锅炉上部的吊耳进行起吊,起吊时应避免破坏绝热层。
c 、对于较大附件,如燃烧器、烟箱等,若单独装船困难时,应在码头上与锅炉组装在一起,整体吊入机舱内。
2、锅炉本体的安装锅炉安装时,应确保锅炉水位线平面与船舶纵舯剖面平行。
a、锅炉整体吊装时,应防止碰坏附件。
锅炉在基础上就位后,应校正方位和水平。
b、锅炉本体在基础上固定后,用弹簧吊架进行辅拉撑。
3、锅炉附件的安装a 、安装烟箱时,各法兰密封面应垫加密封垫,以保证气密。
b 、阀门、附件安装时,各法兰密封面应垫加1.5~3mm密封垫片。
c 、安全阀在水压试验后安装,出口处应按规范要求装设排汽管,排汽管路的布置应尽量减小排汽阻力。
4、其余部件的安装a 、燃油系统的安装应根据船舱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安装位置,并尽量靠近燃烧器。
b 、电气控制箱应安装在易观察燃烧器又利于操作控制箱的位置。
5、密封性试验锅炉管路、阀门、仪表等安装完毕后,以1.25倍设计压力进行密封性水压试验。
三、锅炉结构简介锅炉本体由筒体、炉胆和针形管组成,采用全焊接结构型式。
针形管是由密集排布的柱状钢针焊在钢管外壁而成,分别布置在φ219或φ273大烟管中。
锅炉的炉膛是由圆筒形炉胆和上、下管板组成水冷炉膛,有效地增加了炉膛传热量。
锅炉的对流受热面是有特殊的换热元件---针形管组成,从炉膛出来的高温烟气进入针形套管内,冲刷大烟管内壁,并同时冲刷针形换热管,形成一个高效的换热管组。
锅炉考点一基本概念1蒸发率单位kg/m2h,高意味着蒸发受热面积平均传热系数大。
蒸发量常用单位为t/h。
炉膛容积热负荷为kw/m3h,炉膛容积热负荷为单位时间单位容积内燃烧释放出的热量。
但是其比较高并不意味着效率高。
2锅炉热损失最大为排烟损失。
工作良好的一半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几乎为零。
效率=工质得到的有效热量/消耗燃料的阀热量。
蒸发率=蒸发量/蒸发受热面积3主要工作指标为蒸发量、效率和蒸发温度(为饱和蒸汽,所以与蒸发压力一致),一般供应饱和蒸汽的用蒸汽压力表示,而过热蒸汽用蒸汽温度和蒸汽压力表示。
选择燃油锅炉的主要参数为蒸发量和蒸汽参数。
4废气锅炉的主要参数为蒸汽工作压力和受热面积,尾部受热面指在烟道后部装经济器(加热给水)和空气预热器,叫尾部受热面,也是附加受热面。
表示容量大小一般以受热面积来衡量。
受热面积包括炉膛、针形管和烟管。
二本体和附件知识点——锅炉结构和特点1汽包出口蒸汽为饱和蒸汽,过热器不属于尾部受热面。
2水管锅炉汽包与水筒间有连接不受热的较粗水管为下降管,作用是增强自然循环。
水冷壁吸热多,含汽量大,密度小,构成强制循环的上升管。
(水管锅炉的辐射换热面是水冷壁,主要对流换热面是沸水管),如有时候考沸水管的主要换热方式是对流。
而烟管锅炉对流的换热面为烟管,辐射换热再炉膛。
3 水管锅炉比烟管锅炉水质要求高是因为受热最强,容易结垢。
但比烟管锅炉(好处为汽压稳定,原因为蒸发量小)效率高。
水管锅炉特点:(1)蓄水量热量小;(2)负荷变化时压力波动大,适应变负荷能力弱(3)升汽时间短;(4)效率高原因为换热好,烟气离开锅炉时温度低。
也叫排烟损失小。
(5)蒸发率高,原因烟气流过沸水管流速高,辐射换热面比例大。
4 海船规定炉膛和炉外衣表明温度不大于60度。
盘香管式废气锅炉进口设置截流孔板及节流阀,作用是调节各层进水量,从而均衡上下层进水量,使出口蒸汽干度为0.1左右为宜。
5 盘管式废气锅炉是一种强制循环水管锅炉,因为盘管阻力大,烟气绝对不能在管内流动,否则柴油机背压太大,管内水的如果自然循环,则循环效果不良。
LSK系列立式针形管燃油辅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无锡威力特船用锅炉有限公司目录一、总则二、锅炉安装三、锅炉结构简介四、锅炉工作原理五、锅炉运行六、锅炉受热面清洗方法七、锅炉检修八、停炉后的保养九、煮炉一、总则1、本系列锅炉以轻柴油或燃料油为燃料,提供蒸汽。
可作为船舶辅锅炉,供暖缸、燃油加热和生活杂用所需。
二、锅炉安装1、安装前的准备锅炉运送到船厂后,装船前须做好下列准备工作:a 、须按锅炉出厂清单,对照锅炉总图,对锅炉附件进行清点检查,检查是否完整,或有损坏变形等情况。
b 、锅炉大件起吊时,其起吊能力应大于锅炉总重量,一般在锅炉上部的吊耳进行起吊,起吊时应避免破坏绝热层。
c 、对于较大附件,如燃烧器、烟箱等,若单独装船困难时,应在码头上与锅炉组装在一起,整体吊入机舱内。
2、锅炉本体的安装锅炉安装时,应确保锅炉水位线平面与船舶纵舯剖面平行。
a、锅炉整体吊装时,应防止碰坏附件。
锅炉在基础上就位后,应校正方位和水平。
b、锅炉本体在基础上固定后,用弹簧吊架进行辅拉撑。
3、锅炉附件的安装a 、安装烟箱时,各法兰密封面应垫加密封垫,以保证气密。
b 、阀门、附件安装时,各法兰密封面应垫加1.5~3mm密封垫片。
c 、安全阀在水压试验后安装,出口处应按规范要求装设排汽管,排汽管路的布置应尽量减小排汽阻力。
4、其余部件的安装a 、燃油系统的安装应根据船舱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安装位置,并尽量靠近燃烧器。
b 、电气控制箱应安装在易观察燃烧器又利于操作控制箱的位置。
5、密封性试验锅炉管路、阀门、仪表等安装完毕后,以1.25倍设计压力进行密封性水压试验。
三、锅炉结构简介锅炉本体由筒体、炉胆和针形管组成,采用全焊接结构型式。
针形管是由密集排布的柱状钢针焊在钢管外壁而成,分别布置在φ219或φ273大烟管中。
锅炉的炉膛是由圆筒形炉胆和上、下管板组成水冷炉膛,有效地增加了炉膛传热量。
锅炉的对流受热面是有特殊的换热元件---针形管组成,从炉膛出来的高温烟气进入针形套管内,冲刷大烟管内壁,并同时冲刷针形换热管,形成一个高效的换热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