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的感受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
安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静脉留置针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医疗器械,用于输液、注射药物、采血等操作。
正确使用和护理静脉留置针对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安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中应用安全静脉留置针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医护人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静脉留置针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留置针的留置技术和操作要点。
在选择留置针型号和留置部位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和留置目的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
医护人员还需要严格遵守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确保留置过程中不引入外源性感染因素。
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医疗知识和技能,医护人员才能安全、准确地完成留置工作。
临床护理中应用安全静脉留置针需要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
由于患者的体质、病情和治疗方案各不相同,因此在留置针的选择和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对于年幼患者和老年患者,需要特别注意留置针的选择和固定方式,避免因不当操作而引发并发症。
对于有静脉曲张、静脉衰竭等情况的患者,更需要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技能和细心呵护,以保证留置针的安全留置和有效使用。
对于留置针的护理巡视和更换,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确保留置针的稳定性和通畅性。
临床护理中应用安全静脉留置针需要注重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血栓形成、感染、渗液等。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留置针周围的情况,对留置针的固定和维护进行及时的巡视和护理。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
患者在留置针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和观察,主动报告异常症状和感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安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同时也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护理经验,才能确保其安全、有效地应用。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安全静脉留置针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为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
安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体会针刺伤及其有关的侵害成为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的一个很严重的职业性健康问题。
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最常见最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
然而,就这大量的日常工作中,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
有数据显示,与血液有关的医疗事故当中有85﹪就是与针刺伤有关而感染上致命的疾病。
而头号杀手就是肝炎、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至于肝炎,特别是乙肝,我国是高发国,乙肝总感染率高达60﹪。
因此,有效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是保持健康的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环节。
使用传统的静脉留置针时,当钢针从留置套管中抽出后,由于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淡漠或不正确传递或随意丢弃而时常发生针刺伤。
现介绍我科最近使用的由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Introcan Safety -专为保护医护人员设计的安全留置针。
1安全留置针的构造有直型和翼型(如图)2穿刺步骤:2.1用2.5﹪碘酒和75﹪酒精消毒穿刺部位,穿刺前检查留置针,调整穿刺角度大约30°~45°进行穿刺。
2.2穿刺安全留置针进入血管同时观察回血,见回血后减低穿刺角度大约10°与皮肤平行,推进留置针入血管5毫米后,将留置针继续推进,并将钢针回撤。
2.3用3M小贴膜固定留置针套管,将钢针留置套管内,防止血的溢出。
2.4用中指按压血管內留置套管的尖端,阻断血流,同时用食指按压套管后座,将钢针从套管抽出。
2.5当钢针从套管中拔出时,你会听到"咔嚓"一声,具有专利保护的安全装置会自动启动锁住针尖,将钢针放入锐器回收器。
2.6连接输液器,按照医院规定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
3体会:3.1易教易学,使用简单,把你在岗培训时间降到最小。
与传统静脉留置针相同的穿刺手法,不需要改变既往的操作手法。
3.2装置了具有自动启动的保护夹,该保护夹在钢针从留置套管中拔出时能自动锁闭针尖。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静脉留置针其操作简单,安全方便,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静脉,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适合于老人、小儿患者及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
护理体会简要报告如下。
静脉的选择应选择相对较粗、直、有弹性、远离关节、无静脉瓣等利于固定的静脉。
成人多选用上肢静脉,以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为宜。
由于人体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易发生静脉炎,故常不为首选,如必需选择,应注意留置时间不能过长。
穿刺方法穿刺前检查好留置针,严格无菌操作,用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拇指和示指持针翼使针尖斜面向上,于静脉的上方与皮肤呈30°角缓慢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约15°,继续进针1~2mm,松开止血带,右手固定针芯,左手向穿刺血管方向推进塑料套管完全进入静脉,右手拔出针芯,(掌握好针芯不能回退过早,如回退过早,软管腔内无支撑,造成送管时针体折曲,导致穿刺失败或不能维持较长的输液时间。
)证实回血通畅后用透明敷贴将针眼处针翼周围皮肤覆盖并固定。
封管方法封管液一般为3~5ml。
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边注边旋转,或退出针头的方法进行封管,也可选推注2~3ml封管液再将剩余的封管液边推边旋转退出针头。
封管液一般为肝素盐水。
有研究表明,生理盐水可代替肝素盐水。
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和凝血机制障碍及其他不能使用肝素的病人,均选择生理盐水。
堵管的预防及处理正确正压封管,封管后的留置针在启用时必须先抽回血,见到回血后才可接上液体,如遇阻力,不宜用注射器用力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内,以免发生堵塞。
如果滴速较慢可用一次性注射器回抽出小血栓或局部注入肝素钠生理盐水(1:625)25ml,封管30分钟,以刺激血管内皮释放纤维溶解酶原活化素促进纤溶,如仍不通畅再考虑拔管。
如输注黏稠度较大的药物,如20%甘露醇、脂肪乳等,用生理盐水10ml冲管后再封管。
封管后,应避免病人过度活动以及局部肢体受压和封管肢体下垂。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在医疗护理中常用的设备,用于给患者提供静脉输液、注射药物和监测血液等服务。
作为一名护士,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频繁使用静脉留置针,并积累了一些关于其应用的护理体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这些体会,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首先,选择正确的插入部位是非常重要的。
在选择插入部位时,我们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求来进行判断。
常见的插入部位有手背、前臂和手臂等,在选择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血管情况、输液速度和输液时间等因素。
此外,为了避免对患者的不适和疼痛,我们在插入前应该充分与患者沟通,告知他们插管的目的和过程,并尽量选择疼痛感较小的部位进行插入。
其次,正确的操作技巧是保证留置针安全的关键。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应该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插管时不会引入细菌感染。
在插入过程中,我们应该掌握合适的角度和深度,避免针头的穿透过深或过浅。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插管时的速度,过快的插管可能导致针头在血管内滑动,增加插管失败的风险。
插管后,我们要手动检查血管的回血情况,确保留置针插入的位置准确。
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留置针的情况,及时进行护理干预。
一旦发现留置针周围出现红肿、疼痛或渗液等症状,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并将情况及时报告给医生。
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我们还应定期更换留置针,避免因长时间使用而导致感染或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合理管理留置针的管路也很重要。
我们应该定期检查和更换输液的管路,防止老化和污染。
保持管路通畅也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应该注意避免过高或过低的输液速度,避免因过快或过缓的输液速度而导致不良反应。
同时,我们还应该定期检查输液的容量和时间,确保患者的治疗计划得到正确执行。
总之,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为护士,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技术和护理技能,准确地插入留置针,并及时观察和处理相关的并发症。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贴心的护理服务。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体会【关键词】静脉留置针;体会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是专门为静脉输液设计的一种新器械。
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不仅为患者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痛苦,保护了静脉,而且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
现将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自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的住院患者共应用静脉留置针600例,其中行手部静脉留置560例,40例行颈外静脉留置。
其中留置时间最短1天,最长9天,平均以4—5天者为多。
2 操作方法2.1血管的选择:对使用留置针的患者,操作前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静脉、机体营养、病情、所用药物进行评估,然后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注射部位及血管。
一般以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血管,对一般病人可选择四肢表浅静脉;小儿可选择耳后静脉、颞浅静脉、额正中静脉;对于抢救危重休克病人,可采用颈外静脉留置。
2.2留置针的选择:常规输液我们应选用细、短的留置针,小儿宜选择型号较小的;而对颈外静脉,需快速输入大量液体者,可选择型号相对大的留置针。
2.3穿刺方法:先检查并取出留置针,将输液器通过肝素帽连接后排尽空气,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留置针和套管座,取下护套。
按常规选择血管并消毒注射部位后,操作者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刺入皮下血管内,进针速度宜慢,采取边退针芯、边送管的方法,直至软管全部送入血管。
3 封管为保证留置针通畅,在输液完毕时进行封管。
封管液为稀释肝素溶液,用1支肝素钠稀释于500—1000毫升生理盐水中,拔管前将封管液推入3毫升,以边推边退的方法拔出头皮针。
4 护理体会4.1做好健康教育:在静脉置管前,护士应告知患者及家属静脉置管的好处,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常识,一边取得合作,积极配合。
静脉留置针实验课心得总结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很常见的医疗技术,它可以帮助医生在患者需要输液、注药等情况下,快速、安全地将需要的物质输送到患者体内。
在本次的实验中,我们通过模拟人的静脉模型,在模拟情况下学习了静脉留置针的基本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这对于以后临床实践非常有帮助,同时也对我们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启发。
首先,静脉留置针操作是一项高风险技术,需要正确掌握每一个步骤才能保证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操作。
应该选择合适的静脉,对于手术经验较少的医生来说,可以选择较深的静脉进行穿刺。
针头的进入角度应该是平行于血管表面的,并且需要注意针不要进入血管的侧壁。
如果出现血管震荡或反弹,则可以稍稍放轻按压,换个位置进行操作,以减少损伤和疼痛。
其次,我们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合适的导管和使用方式。
在一些需要较长时间输液的情况下,可以选择Teflon材质的导管,其具有良好的耐用性,能够至少在24小时内保持通畅。
我们还学习了静脉留置针的拆除技巧,需要先拆除固定器固定导管,然后用快速拉脱法将导管拔出,最后对创口进行护理。
此外,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还学习到了一些注意事项。
例如,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保证操作区域无菌,仪器和材料也需要做好消毒。
此外,为了防止溢血现象的发生,我们需要预留一定量的管内空气,以避免出现压力不平衡的情况。
最后,我们还需要时刻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不适,需要及时停止输液、拆除导管并进行相应处理。
通过本次静脉留置针的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这对于日后的医疗实践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同时,这也提醒我要保持温故知新的态度,不断学习和进步,提高自己的医学素养和技术水平。
急救护理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
近日,我在一次急救护理中应用了静脉留置针。
在护理过程中,
我深刻体会到了静脉留置针在急救护理中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的体会:首先,静脉留置针是常见的急救护理手段之一,它可以快速地为
患者输液、输血等,从而满足病人在急救过程中的生理需求。
在一些
需要紧急救治的情况下,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可以极大地缩短治疗的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
其次,静脉留置针的应用需要护士具备一定的技术和实践经验。
在插入针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消毒,以免交叉感染。
同时还
要准确地找到血管,插入正确的位置,确保输液顺畅。
因此,护士需
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确保能够熟练地操作静脉留置针。
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及时更换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外界
物体,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感染,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在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更换留置针,保证患者的安全。
总之,静脉留置针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它为患者提供
了极大的便利和帮助。
但同时也需要我们护士具备专业的技能和实践
经验,以及时更换留置针,确保患者的安全。
静脉留置针护理心得黄银燕留置针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它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头皮针。
优点是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
而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静脉留置针对以下几种患者特别有利:1危重患者,留置针为患者争取了抢救时静脉给药时间,时刻保持静脉通道开放。
2烦躁不安患者,留置针有利于静脉输液顺利完成,不容易发生外渗,而造成患者肢体因为外渗而水肿,减少穿刺次数。
3长期需要静脉给药患者,由于长期的静脉注射往往会造成血管变细变沉,加大了静脉穿刺的难度。
留置针可以在血管停留3到5天,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
4 手术患者,有利于手术中静脉给药,需要抢救时能保证静脉通道开放,赢得抢救时间与给药时间。
5神志不清者需要静脉给药患者,对于这种患者我们应该选择患者接触不到部位进行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自行拔针的机率。
必要时可以将患者双手进行约束。
静脉留置针操作时的注意事项:软管是经过微波处理后导管壁变薄,呈圆锥形,导管的材质不变,在穿刺皮肤与组织时更为容易、顺利,不易劈叉,减少医院的材质,减少病人的痛苦。
但处理后,软管与针芯紧密粘合,故穿刺前一定要转动针芯,以便送管或拔针芯顺利,确保穿刺成功。
在操作时,我们在血管上方以15-30度角直刺血管,绷紧皮肤,缓慢进针,在针芯侧孔处仔细观察回血,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继续进针0.2cm。
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芯0.2cm,送管,撤针芯。
在贴一次性敷料帖前先在针柄处贴上一道胶布,因为每天都需要更换敷料帖,如果没有贴好针柄,撕敷料帖时容易带出留置针。
所以加一道胶布有利留置针固定。
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血管特别细与沉者、水肿者、皮肤十分皱折、血管不直、弯曲者我们应该在操作时做出一些特殊的处理。
老年患者的血管一般不明显,在操作前可以让病人用温水泡水或者是扎两条止血带,使血管得到明显暴露。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工作总结在医疗工作中,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给患者输液、输血或注射药物。
作为医护人员,正确地使用静脉留置针对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许多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工作,通过这些经验,我对这项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使用静脉留置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留置静脉针之前,我们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静脉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准确地找到合适的静脉位置,并且采用正确的留置技术,以确保留置针的安全和有效。
此外,我们还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其次,使用静脉留置针需要具备耐心和细心。
留置静脉针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全神贯注地进行操作。
在找到合适的静脉位置后,我们需要缓慢而稳定地进行留置,以避免损伤患者的静脉或造成其他不良后果。
同时,我们还需要密切观察留置针的情况,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脱落或堵塞等问题。
最后,使用静脉留置针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多名医护人员共同合作,才能完成静脉留置针的工作。
在团队合作中,我们需要相互配合,密切沟通,以确保留置针的操作顺利进行。
同时,我们还需要相互协助,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总的来说,使用静脉留置针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技能和细心耐心的工作,同时也需要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这些工作经验,我深刻体会到了使用静脉留置针的重要性,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项工作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急救护理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体会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用于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治疗手段的常规设备。
在急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作为一名急救护士,我深刻认识到了静脉留置针的重要性,同时也体会到了在实际操作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首先,静脉留置针需要准确找到适合的静脉。
在急救现场,由于时间紧迫、环境复杂,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静脉留置针的操作。
因此,护士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适合留置针的静脉。
同时,由于急救现场的环境复杂,如何保证操作的洁净和安全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其次,静脉留置针需要进行有效的固定。
在急救现场,患者往往需要进行紧急转运,因此静脉留置针的固定非常关键。
如果固定不牢,留置针可能会移位或者脱落,导致输液的中断,甚至可能出现危险。
因此,护士需要在操作中注意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和方法,确保留置针能够稳定可靠地固定在患者的静脉上。
最后,静脉留置针需要进行有效的护理。
在留置针使用期间,护士需要定期检查留置针的状态,确保留置针的通畅和安全。
如果留置针出现堵塞或者其他异常情况,护士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同时,护士还需要注意对留置针周围的皮肤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的发生。
总之,静脉留置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也是急救护士必备的技能之一。
在实际操作中,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
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适合留置针的静脉。
同时,护士还需要注意留置针的固定和护理,确保留置针能够稳定可靠地使用。
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急救护理服务。
在参加留置针规范培训之前,我对留置针的应用和操作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对于实际操作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知之甚少。
然而,通过这次系统的培训,我对留置针的应用有了全新的认识,不仅操作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而且对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培训之前,我对留置针的理解主要来自于教科书和理论课程,觉得留置针的操作简单,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穿刺技巧就可以。
但实际工作中,我发现留置针的使用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尤其是在穿刺手法、固定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上存在不少问题。
培训过程中,专家详细讲解了留置针的操作流程、穿刺手法、固定方法以及冲封管的重要性。
通过分组实操,我亲身体验了留置针的穿刺过程,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纠正了之前错误的操作方式。
以下是我对培训前后的感想:一、理论知识的提升培训前,我对留置针的理论知识了解有限,对临床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也难以应对。
培训后,我对留置针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这对我以后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操作技能的提高通过实操环节,我掌握了正确的留置针穿刺手法和固定方法,学会了如何处理穿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逐步克服了紧张情绪,操作更加自信,这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三、安全意识的增强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留置针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如穿刺部位感染、导管移位等。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预防这些并发症的方法,提高了对患者的安全护理意识。
四、团队协作的加强在培训过程中,我与其他护士一起讨论、交流,共同解决操作中的难题。
这种团队协作的精神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团结协作,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五、工作态度的转变通过培训,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护士,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将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总之,这次留置针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心得总结
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心得总结
静脉留置针是医护人员经常使用的一种进针方式,尤其对于长期输液或需要多次采血的患者来说,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总结了以下一些心得,供大家参考。
首先,患者的心理状态很重要。
不少患者在看到静脉留置针的器械和穿刺过程后会感到害怕紧张,这会增加静脉穿刺的难度和疼痛感。
因此,医护人员必须通过仔细的解释和耐心的沟通,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尽量减少静脉穿刺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
其次,术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消毒器械、准备好所需的穿刺材料、确定穿刺部位等等。
针头的选择也很关键,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肤色、体格等因素进行选择,并保证穿刺的深度和角度适宜。
再次,穿刺技术要正确。
一般来说,首先要找到静脉,一般在表浅的皮下组织中,然后进行消毒,用正确的角度和深度将针头插入静脉,并确定针头的位置是否合适。
使用无菌技术和合适的消毒材料,可有效地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
最后,静脉留置针应该得到良好的管理。
医护人员应该定期检查静脉留置针是否存在堵塞、漏液等问题,并妥善处理。
同时,为了避免患者感染,必须严格消毒器械,注意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卫生。
总之,静脉留置针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
正确的穿刺技术、全面的准备工作、良好的术后管理、以及尊重患者的心理需求都是为了提高静脉留置针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留置针视频心得体会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和静脉营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感觉比较舒适,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实施抢救,减少了普通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浅表静脉的损伤。
看了留置针视频之后,我有些感悟:1、评估1.1 病人的评估告知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优点及注意事项。
既可以取得病人的配合,又能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
根据年龄、性别、疾病轻重缓急及病程,病人的活动能力、配合程度等因素综合评估,选择最佳方法执行。
心血管病人以老年患者为多数,由于其生理、心理、行为功能减退,皮肤松弛.痛感减退.静脉脆弱,穿刺时容易导致失败;同时还应评估病人的皮肤是否完整、清洁,弹性是否正常,局部有无炎症.破溃等。
选择合适的静脉,有计划的准确穿刺,能很好地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1.2 评估护士的心理素质保持环境良好,用物准备齐全。
因为每一位病人都希望自己输液时一针见血,护士有备而来,使患者感到温暖.安全.意识到自己没被忽视,加之平时工作中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能提高病人的信任和配合度。
护士应加强基本功训练,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有关方面的解剖学知识。
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好穿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保持自信、沉着、稳定的心态.精心选择血管,便于穿刺和固定。
详细了解病情,对穿刺困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必要时请有经验高年资护士帮忙。
加强与患者的交流,真心关爱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严格遵循静脉留置针操作程序和技术规范,熟练掌握穿刺技巧和护理方法,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一定会大大提高。
1.3认真交接班。
加强巡视观察静脉留置针输液是否通畅,防止静脉留置针的脱落,液体外渗。
2、操作2.1 静脉血管的选择选择静脉血管中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容易固定者(2),尽量选择上肢前臂静脉、避免下肢远端静脉,防止穿刺处皮肤感染、曾反复穿刺或有皮肤疾病,另外避开受伤的肢体。
静脉留置针学习心得体会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对护理技术的学习中,静脉留置针是必须要掌握的护理技能之一。
在学习和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希望可以与大家分享。
首先,学习静脉留置针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学习静脉留置针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作用,以及静脉留置针的必要性和适应症。
只有对此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静脉留置针技术。
其次,需要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状态,选择适当的部位和静脉,掌握好静脉穿刺的角度、深浅和技巧。
同时,要注重操作时的卫生,保证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等不良反应。
还有,需要注重团队协作的学习。
在医院中,静脉留置针操作通常需要多人配合完成,如医生和护士要密切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够完成手术。
因此,在学习静脉留置针时,需要注重团队协作的学习,提高协作能力和配合能力,以及相互之间的沟通。
同时,在静脉留置针的学习中,需要注重患者安全的重要性。
由于静脉留置针操作的风险较高,如果操作不当或操作者技术未到位,很有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因此,在学习中,需要对患者安全有足够的认识,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最后,需要注重不断学习的精神。
由于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静脉留置针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和更新,因此我们需要注重不断学习的精神,以保持技能的更新和进步。
总之,学习静脉留置针技术需要全方位的学习和实践,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实践操作的训练、团队协作的学习、患者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不断学习的精神。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才能够真正掌握静脉留置针技术。
安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安全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可以在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或静脉采血时使用。
其优点在于可以减少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和不适感,保持管路的稳定性,并且降低局部血管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临床应用中,安全静脉留置针常常被用于静脉输液、输血、化疗和检查等治疗和检验过程中。
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先仔细排除患者是否有素有静脉输液或留置针的禁忌症,如感染、皮肤炎症、静脉血栓等,并进行充分的消毒和穿刺技巧培训,避免操作不当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为保证留置针的安全和有效性,护理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更换留置针: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血栓、菌斑等,定期更换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并保持管路的畅通。
2. 理性使用留置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留置针的规格和使用时间,避免过度使用和滥用,防止引起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3. 防止留置针拔出: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管路的稳固性和漏液情况,当患者进行活动或运动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留置针被拔出或移位。
4. 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留置针的高度:留置针的高度应根据患者的呼吸、体位、输液速度等情况进行调整,避免输液过快或过慢,造成不适或其他并发症。
5.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拆除留置针:在患者病情好转或治疗结束后,应及时拆除留置针,避免无谓的感染和并发症。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留置针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和沟通交流。
总之,安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使用可以减少多次穿刺的痛苦和不适,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有着重要意义。
护理人员应切实做好留置针的评估、操作、监测和记录工作,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留置针的安全和有效性。
安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安全静脉留置针,是一种用于医院内静脉输液、营养、药物等治疗用途的穿刺管道,其相对于传统插管方式,在安全性、疼痛感、使用寿命等方面均有所改进和提高,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护理应用时,本人有以下体会:一、操作前应细心检查术前细心检查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在手术前,应对患者的拍片、抽血样品等资料进行细致检查,确保留置部位正确、通路畅通,采用无菌技术操作,避免引起感染等医疗风险。
二、操作环境应清洁术中手术外环境的清洁对术后伤口愈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术前应在手术部位周围填充大量的巾、纱,以便在留置针插入时预防细菌的侵入。
三、针头插入要慢在插管术时,应缓慢插入,每次只插进一部分,避免损伤到组织或血管。
属于新型留置针的盲插针,插入时应观察患者的面色变化,观察有无刺痛感及插入深度等因素,防止插入过深导致胸膜积气和气胸等突发状况。
四、注射液体要缓慢使用时应注意注管内的灌流速度,尤其是对于对输液速度有严格要求的药物,应用注射泵进行控制,防止药物过量引起病情恶化。
在液体完成输入后,应及时将管路清洗并封闭,防止细菌感染。
五、留置针周围需保持清洁留置针在治疗过程中,防止孕育机会菌的感染,要保证留置针周围的皮肤清洁,每天进行消毒。
并注意观察患者的插管部位,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
六、定时更换留置针留置针的更换四个小时内最好完成,且应尽量避免使用不同品牌或二次使用的留置针,以免出现安全事故和污染瑕疵。
七、依法依规使用留置针良好的法规政策对留置针的使用,对违法人员有强制的惩治,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必须遵循相应的法规要求,不得擅自修改或随意更换留置针。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
多年来,世界一些较先进的国家和地区早就用他取代了头皮针。
静脉留置针穿刺方便,对血管刺激小,可较长时间留置使用,无需反复穿刺,不影响患者活动,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等。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各个科室被普及应用.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是防针刺伤的一种新型静脉留置针,现已经广泛的应用与临床。
它独特的针尖保护系有效的防止了护士免受针刺伤的痛苦及血液污染的发生率。
护士是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护士双手上时常见到割伤、针刺伤等伤口。
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由于针尖保护系统具有伸缩式专利设计,拔出针芯时针尖自动收纳于保护套内,并无法复原,表面不留残血,使护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避免了与血液的接触,从而也达到了使其远离针尖扎伤的威胁的目的.。
众所周知,针刺伤的最大职业危害就是感染血源性传播。
研究表明,医务人员中职业性感染血源性疾病的80%-90%是由针刺伤引起的。
其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的流行率也在上升。
国外也有文献指出:由针刺伤引起的职业暴露是一个医疗领域颇受重视的问题,针刺伤可以引发多种传染病。
所以,护理人员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职业群体。
对于儿科而言,安全型筋脉留置针的能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并减少患儿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和对静脉所带来的伤害。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儿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并且为紧急抢救危重患儿赢得时间,同时也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传统静脉输液的方法是每次输液完成即拔掉钢针,下一次输液时再重新寻找合适的穿刺点进行穿刺,如此反复的穿刺及穿刺在视觉、痛觉上的反应,易导致患者的耐受力下降,给患者带来痛苦,小儿患者不易合作,尤其是长期住院需静脉注射患者,找不到合适的穿刺点,无法一次性穿刺成功,给输液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小儿病人的静脉结构,浅表静脉细小分布少,易损伤,给护理工作者的穿刺技术提出新的要求
静脉留置针具有明显的优点
(1)静脉留置针具有质地柔软而富有弹性,不易压瘪的特点,可随血管形状而弯曲,且留置针在血管内有一定的长度,有利于患儿的活动及搬动。
(2)静脉留置针的套管对血管壁的刺激性小,减少静脉炎和液体外渗的发生,对患儿的周围静脉具有保护作用,同时易调节滴速,不易形成血栓,对患儿,特别是危重监护的新生儿,需要限制液体速度的极为方便。
(3)小儿静脉留置针可以保留5~7天,对于需要反复多次静脉输液患儿,不需要每次都进行静脉穿刺,只需要将输液器与静脉留置针连接即可,避免了由于病情需要反复多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4)患儿经过多次反复的静脉穿刺,使得手背、足背、头皮浅静脉遭到很大程度破坏,再次静脉穿刺十分困难,反复多次穿刺失败,既影响用药又破坏血管,而放置静脉留置针等于保留1条开放的静脉通道,对于患儿随时静脉给药,特别是新生儿危重监护紧急抢救时,具有重要意义。
(5)静脉置留针的留置,给患儿静脉采血带来方便,静脉采血时可先弃去封管液,然后留取血标本,留取的血标本与肘静静采血检测值差异无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