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复习专题10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2020年高考生物母题题源全揭秘(解析版)
- 格式:docx
- 大小:733.07 KB
- 文档页数:36
专题09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11.(2023·山东·高考真题)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可分别将自身两端粘在一起,着丝粒分开后,2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如图所示。
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交换的部分大小可不相等,位置随机。
某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Ee,其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子细胞。
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关于该卵原细胞所形成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5种可能B.若卵细胞为Ee,则第二极体可能为EE或eeC.若卵细胞为E且第一极体不含E,则第二极体最多有4种可能D.若卵细胞不含E、e且一个第二极体为E,则第一极体最多有3种可能【答案】C【解析】正常情况下,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E或e,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EE或ee,着丝粒(点)分开后,2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EE、ee、__(表示没有相应的基因),若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卵细胞的基因组成还可以是Ee,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6种可能,A错误;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若卵细胞为Ee,则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第二极体基因型为__,第一极体产生的第二极体可能为E、e或Ee和__,B错误;卵细胞为E,且第一极体不含E,说明未发生互换,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第二极体,为E,另外两个极体为e或ee、__,C正确;若卵细胞不含E、e且一个第二极体为E,若不发生交换,则第一极体为EE,若发生交换,则第1极体只能是Ee,综合以上,第一极体为Ee和EE两种,D错误。
2.(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用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下列相关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F1全部为红眼,推测白眼对红眼为隐性B.F1互交后代中雌蝇均为红眼,雄蝇红、白眼各半,推测红、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C.F1雌蝇与白眼雄蝇回交,后代雌雄个体中红白眼都各半,结果符合预期D.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的杂交后代有白眼雌蝇、红眼雄蝇例外个体,显微观察证明为基因突变所致【答案】D【解析】白眼雄蝇(X a Y)与红眼雌蝇(X A X A)杂交,F1全部为红眼果蝇(X A X a、X A Y),雌、雄比例为1:1,推测白眼对红眼为隐性,A正确;F1中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代出现性状分离,雌蝇均为红眼,雄蝇红、白眼各半,雌雄表型不同,推测红、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B正确;F1中雌蝇(X A X a)与白眼雄蝇(X a Y)杂交,后代出现四种基因型(X A X a:X a X a:X A Y:X a Y=1:1:1:1),白眼果蝇中雌、雄比例1:1,后代雌雄个体中红白眼都各半,结果符合预期,C正确;白眼雌蝇(X a X a)与红眼雄蝇(X A Y)杂交,后代雄蝇(X a Y)全部为白眼,雌蝇全为红眼(X A X a),若后代有白眼雌蝇、红眼雄蝇例外个体,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但不能用显微观察证明,D错误。
2020-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讲解与练习:人类遗传病[考纲展示]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Ⅰ)3.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4.实验: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核心概念及重要结论】1.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受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4.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体内可能不含有致病基因。
5.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监测和预防遗传病的主要手段。
6.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的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考点速览】考点一: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和特点1.人类遗传病(1)概念: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病因、类型及实例(连线):2.人类遗传病的特点3(1)措施: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开展产前诊断等。
(2)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①体检、诊断: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
②分析: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③推算: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
④建议: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
(3)产前诊断①手段: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
②目的: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4)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4.人类基因组计划(1)内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2)结果:测序结果表明,人类基因组由大约31.6亿个碱基对组成,已发现的基因约为2.0万~2.5万个。
(3)意义:认识到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有利于诊治和预防人类疾病。
(4)不同生物的基因组测序1.实验原理(1)人类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2)遗传病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和家系调查的方式分别了解发病率及遗传病遗传方式情况。
专题突破练10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一、单项选择题1.(2020山东枣庄、临沂6月模拟)果蝇的灰体和黑檀体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a控制,但是基因A的外显率为75%,即具有A基因的个体只有75%是灰体,其余25%的个体为黑檀体。
现将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果蝇杂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亲本的杂交组合方式有2种B.只考虑控制体色的基因,F1黑檀体都是纯合子C.若F1灰体与黑檀体之比为9∶7,亲本的基因型一定相同D.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灰体和黑檀体的比例与F1相同2.(2020山东德州4月一模)某闭花授粉植物的花色有紫色和白色,株高有高茎和矮茎。
现用矮茎紫花植株与高茎白花植株进行杂交,结果发现F1中只有一株表现为矮茎紫花(记作植株A),其余均表现为高茎紫花。
F1中高茎紫花自交,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27∶21∶9∶7,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植物的株高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F2中高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9种C.F2高茎紫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27D.植株A的产生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3.(2020山东威海4月一模)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对a、B对b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
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导致基因无法表达。
用纯合的黑毛和黄毛亲本杂交得到F1,F1毛色呈白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该动物白毛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B.含A、B基因的个体毛色呈白色的原因是不能翻译出相关蛋白质C.若F1的不同个体杂交,F2中黑毛∶黄毛∶白毛个体数量之比接近3∶3∶10,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D.若F1的不同个体杂交,F2中白毛个体的比例为1/2,则F2中黑毛个体的比例也为1/24.(2020山东潍坊4月一模)某昆虫(XY型)的红眼与白眼、裂翅与正常翅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某种配子致死现象。
高考生物《伴性遗传》真题练习含答案1.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A.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遗传现象叫做伴性遗传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能决定生物性别C.人类的X和Y染色体在大小和携带的基因种类上都有差异D.若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在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没有关系答案:C解析:伴性遗传是指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中出现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从性遗传是指同一基因型在雌雄中表现型不同的现象,虽然也与性别相关联,但由于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故不属于伴性遗传,A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红绿色盲基因不能决定性别,B错误;人类的X和Y染色体为异型的性染色体,所以无论在大小还是携带的基因种类上都有差异,C正确;若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在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对于由其上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如X a X a×X a Y A后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男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女性,D错误。
2.[2024·浙江1月]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 型,张翅(A)对正常翅(a)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红眼(B)对白眼(b)是显性,位于X 染色体。
从白眼正常翅群体中筛选到一只雌性白眼张翅突变体,假设个体生殖力及存活率相同,将此突变体与红眼正常翅个体杂交,子一代群体中有张翅个体和正常翅个体且比例相等,若子一代随机交配获得子二代,子二代中出现红眼正常翅个体的概率为()A.9/32 B.9/16C.2/9 D.1/9答案:A解析:分析知,雌性白眼张翅突变体的基因型为A_X b X b,红眼正常翅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 B Y,由题干信息“将此突变体与红眼正常翅个体杂交,子一代群体中有张翅个体和正常翅个体且比例相等”可知,该雌性白眼张翅突变体的基因型为AaX b X b,子一代群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X B X b∶AaX B X b∶aaX b Y∶AaX b Y=1∶1∶1∶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伴性遗传专题练习(附答案)伴性遗传指在遗传进程中的子代局部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以下是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温习伴性遗传专题练习,请考生检测。
一、选择题1.与常染色体遗传相比,伴性遗传的特点是()①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②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反③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或女性患者多于男性④可代代遗传或隔代遗传A.③④B.①④C.①③D.②③解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往往与性别相关联,再加上有些基因在一对性染色体上的散布状况不一样,所以伴性遗传表现出和常染色体上的遗传不一样的特点,如正、反交结果不同,与性别有关等。
常染色体遗传中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反。
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中都会出现代代遗传或隔代遗传。
答案: C2.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
在以下杂交组合中,经过眼色即可直接判别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答案: B3.以下关于遗传方式及特点的描画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遗传方式遗传特点 A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常表现交叉遗传 B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代代相传 C 伴Y染色体遗传病男女发病率相当,有清楚的显隐性 D 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女发病率相当,有清楚的显隐性解析:伴Y染色体遗传病是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女性因无Y染色体而不能够发病,所以也就无显隐性关系。
答案: C4.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完全相反,但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下图)。
由此可以推测()A.Ⅱ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议的基因B.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有关C.Ⅲ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女性D.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解析:剖析图示可知,Ⅲ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议的基因;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应高于女性;由于Ⅲ片段为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所以Ⅲ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虽然Ⅱ片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但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并不相反,而是与性别有关,有时男性患病率并不等于女性,如①XaXaXAYa后代中一切显性集体均为女性,一切隐性特性均为男性;②XaXaXaYA后代中一切显性集体均为男性,一切隐性集体均为女性。
母题10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母题来源一】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山东卷)【母题原题】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和各家庭成员基因检测的结果。
检测过程中用限制酶处理相关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替换后的序列可被Mst II识别C.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两个Bam HI识别序列之间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导致D.II4不携带致病基因、II8带致病基因,两者均不患待测遗传病【答案】CD【解析】【分析】分析甲病家系图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分析乙病家系图,再结合DNA电泳图可判断,乙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致病基因位于XY同源染色体上的伴性遗传。
【详解】A.由II-3患病而I-1和I-2均正常可知,甲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可能位于XY同源区段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A错误;B.根据电泳结果,II-3只有1350一个条带,而I-1和I-2除1350的条带外还有1150和200两个条带,可推知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替换前的序列能被MstII识别,替换后的序列则不能被MstII 识别,B错误;C.I-6为隐性纯合子,故1.0×104为隐性基因的条带,1.4×104为显性基因的条带,所以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两个BamHI识别序列之间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导致,C正确;D.II-4电泳结果只有1150和200两个条带,为显性纯合子,不携带致病基因;II-8电泳结果有两条带,为携带者,二者都不患待测遗传病,D正确。
故选CD。
【点睛】解答家系图的问题时,先利用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
一女病。
其父子有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一男病,其母女有正非伴性。
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如果某种遗传病的女性患者远远多于男性患者,这种病最可能是()A.伴X染色体遗传B.细胞质遗传C.伴Y染色体遗传D.常染色体遗传2.根据下图所示的内容,该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细胞质遗传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3.一对夫妇,他们的母亲都是色盲患者,父亲都正常.这对夫妇生有4个孩子,其中1个完全正常,2个携带者,1个色盲,他们的性别是()A.三女一男或全是女孩B.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C.三女一男或二女二男D.三男一女或二男二女4.在开展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时,某校部分学生高度近视的家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高度近视的遗传方式是()A. X染色体隐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 X染色体显性遗传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II—l与II—6不携带乙病基因).对该家系描述错误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乙病由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C.Ⅲ—l与Ⅲ—4结婚生出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l/16D.Ⅲ—2与Ⅲ—3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是l/86.下图是某遗传病系谱图,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若3、4号为同卵双生,则二者性状差异主要来自基因重组C.若3、4号为异卵双生,则二者都为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9D. 1、2号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7.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那么预测该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C.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患病8.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C.子代雌雄各半,全是宽叶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1:19.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设眼色基因为A、a,翅长基因为B、b.亲本的基因型是()A. AaX B X b 、AaX B YB. BbX A X a、BbX A YC. AaBb 、AaBbD. AABb 、AaBB二、非选择题10.下图为某遗传病系谱图(由一对等位基因B——b决定),某同学对此作了如下假设:“如果该遗传病属于隐性性状,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该家庭中第Ⅱ代不可能出现女性患者.”(1)该同学的假设是否全面?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遗传图解说明.(2)若该同学的假设成立,6号的第一个孩子患病,则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3)若5号与一正常男子婚配后,生下一女孩患该病,则3号的基因型_______.11.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形态、大小却不完全相同,X染色体稍大,Y染色体较小,下图为某人X和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的比较图解,其中A 与C为同源区段.请回答:(1)在A段上的基因在C段可以找到对应的_________________,此区段的基因遵循孟德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2)色盲和血友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段上(3)从发病率概率来看,如女性患者的数目高于男性,则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段,为性遗传.如果女性患者的数目低于男性,则致病基因位于段,为性遗传,如果此病只能由男性传给其的儿子,则致病基因位于段.(4)如此人B区段和D区段都有一致病基因,则其与一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正常女性结婚,所生的后代中发病几率是12.下面为果蝇三个不同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与反交的结果,试分析回答问题.(1)组数①的正交与反交结果相同,控制果蝇突变型a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突变.(2)组数②的正交与反交结果不相同,用遗传图解说明这一结果(基因用B、b表示).(3)解释组数③正交与反交不同的原因.13.在下列人类生殖细胞中,哪种生殖细胞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愚型的男患儿()①23A+X ②22A+X ③2lA+X ④22A+Y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4.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分为两类,一类致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另一类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分别与正常人婚配,总体上看这两类遗传病在于代的发病率情况是:①男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②男性患者的女儿病率不同;③女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④女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5.基因检验可以确定胎儿的基因型.有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另一方面表现型正常,妻子怀孕后,想知道所怀的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请回答:(1)丈夫为患者,胎儿是男性时,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吗?为什么?(2)当妻子为患者时,表现型正常胎儿的性别应该是男性还是女性?为什么?一、选择题1—9 ACCBDCCAB二、非选择题10.(1)不全面,假设①如题中情况,假设②如遗传病属隐性性状,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那么该家庭中第II代可能出现女性患者遗传图解如下:X B X b X X B Y Bb X Bb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 BB Bb bb(2)1/2 (3)bb11.(1)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基因的分离规律(2)B(3)B 显 B 隐D(4)如B段为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则100%;如B段为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则50%12.(1)常隐(2)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为隐性突变.因此,正交与反交的遗传图解如下图:(3)突变的基因最可能位于细胞质中,属于细胞质遗传,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点,即杂交所得的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13. C(精子类型必须是含Y染色体的.无论卵细胞或精于中任一者中,比正常的22条常染色体多出一条第21号染色体即得到异常卵细胞或精子)14. A(在显性前提下,女性有2条相同的XX性染色体,其发病率与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相同)15.(1)需要.表现型正常女性有可能是携带者,她与男患者婚配时,男性胎儿可能带有致病基因.(2)女性.女患者与正常男性婚配时,所有的女性胎儿都带有来自父亲的X 染色体上的正常显性基因,因此表现型正常.。
第3讲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B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 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 伴性遗传指性染色体控制的遗传方式B. 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含W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C. 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D. 正常情况下,表现正常的夫妇不可能生岀色盲儿子2. (2018 •南通模拟)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次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B. 与单基因遗传病相比,多基因遗传病对个体的影响更大C. 产前诊断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预防18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出生D. 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先确定其遗传方式3. (2018 •启东中学)下图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o证常女□ H滋男•患榔女■患病男A. 若该遗传病是红绿色盲,则儿子一定是携带者B. 若该遗传病是红绿色盲,则母亲一定是携带者C. 若该遗传病是白化病,则儿子只能为显性纯合子D. 若该遗传病是白化病,则女儿婚后所生子女一定是患者4. 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长翅仃)对残翅(t)为显性,其中W w位于X染色体上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雄果蝇与一只红眼长翅雌果蝇交配,若子代的红眼长翅雄果蝇占()A. 红眼长翅果蝇占9/16B.白眼长翅雄果蝇占3/8C.红眼残翅果蝇占3/8D.白眼残翅雌果蝇占1/165. (2018 •海门中学)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和基因组测序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类中患红绿色盲的女性多于男性,T、t位于常染色体3/16,则子代中B. 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体细胞中所有DNA碱基序列C. 产前诊断能有效地检测岀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D. 不携带致病基因就不会患遗传病6. (2018 •江苏模拟)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需要对多个患病家系进行调查B. 红绿色盲、白化病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C. 抗维生素D佝偻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 患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女性所生后代全为患者,说明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7. (2018 •南京市、盐城一模)右栏上图为某遗传病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u 8I ft I n1A-—X染u nA. 患者表现为女性,该遗传病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 患者的性腺中,初级性母细胞内能形成23个四分体C. 患者体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可能是0条或1条或2条D. 该图是从患者体内提取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观察获得8. (2018 •苏州一模改编)右图表示某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示意图。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专题时间:2021.02.02 创作:欧阳术1、概念: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一定要记住各种遗传病类型的实例)、软骨发育不全镰刀型细胞贫血病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错误!1、右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Ⅱ-l与Ⅱ-6不携带乙病基因)。
对该家系描述错误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乙病由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C.Ⅲ-l与Ⅲ-4结婚生出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l/16 D.Ⅲ-2与Ⅲ-3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是l/82、下图是某遗传病系谱图。
如果Ⅲ-6与有病女性结婚,则生育有病男孩的概率是A.1/4 B.1/3C .1/8D .1/63、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 )对窄叶(b )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 )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A .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B .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C .子代雌雄各半,全是宽叶D .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1:14、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
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A 、9/16B 、3/4C 、3/16D 、1/45、右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A .1号B .2号C .3号D .4号 6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子常于30岁左右就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
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已生育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如再生一个孩子,为男孩且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A .1/2B .2/3C .1/4D .3/87、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II-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II-5和II-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D.III-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8、果蝇的红眼基因(R )对白眼基因(r )为显性,位于X 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 )对残翅基因(b )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专题07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一、单选题1.(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依据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雄,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
已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
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
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A.正交亲本中雌鸡为芦花鸡,雄鸡为非芦花鸡B.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均为杂合体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D.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2.(2022·山东·高考真题)家蝇Y染色体由于某种影响断成两段,含s基因的小片段移接到常染色体获得XY'个体,不含s基因的大片段丢失。
含s基因的家蝇发育为雄性,只含一条X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其他均可存活且繁殖力相同。
M、m是控制家蝇体色的基因,灰色基因M对黑色基因m为完全显性。
如图所示的两亲本杂交获得F1,从F1开始逐代随机交配获得F n。
不考虑交换和其他突变,关于F1至F 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所有个体均可由体色判断性别B.各代均无基因型为MM的个体C.雄性个体中XY'所占比例逐代降低D.雌性个体所占比例逐代降低3.(2022·广东·高考真题)遗传病监测和预防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儿子(致病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由单对碱基突变引起)。
为了解后代的发病风险,该家庭成员自愿进行了相应的基因检测(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女儿和父母基因检测结果相同的概率是2/3B.若父母生育第三胎,此孩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3/4C.女儿将该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概率是1/2D.该家庭的基因检测信息应受到保护,避免基因歧视4.(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果蝇(2n=8)杂交实验中,F2某一雄果蝇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来自F1雄果蝇,这4条染色体全部来自亲本(P)雄果蝇的概率是()A.1/16 B.1/8 C.1/4 D.1/25.(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等位基因本B/b控制,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Ⅱ5不携带致病基因。
高三生物新题专项汇编(1)考点10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1.(2020·全国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是某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垂体性侏儒的家系图(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调查中还发现仅II4患有红绿色盲(显、隐性基因用B、b表示)。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垂体性侏儒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II6为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C.II9I的基因型为AAX B Y的概率为1/3D.若III9和III10近亲婚配,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8【答案】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
A、根据题意分析已知,3号和4号均正常,但他们却有一个生病的女儿8号,可见垂体性侏儒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B、因为仅4号患有红绿色盲,可知1号为红绿色盲携带者X B X b,而6号表现正常,其为色肓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关于垂体性侏儒而言,8号基因型为aa,3号和4号基因型均为Aa.故9号基因型为1/3AA或2/3Aa。
因为仅4号患红绿色盲,则9号基因型为X B Y,III9的基因型是AAX B Y的概率为1/3.C 正确;D、由题意和上述分析可知,9号基因型为1/3AAX B Y或2/3AaX B Y,因为6号表现正常。
其为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故10号其因型为X B X b的概率为1/4。
关于垂体性侏儒9号和10号两者后代患病率aa=2/3X×1/2=1/3,正常概率为2/3。
关于色盲两者后代患病概率X b Y=l/4× 1/4=1/16,正常概率为15/16,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2/3×15/16=5/8,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5/8=3/8,D错误。
故选D。
2.(2020·黑龙江香坊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高三开学考试)对图中1~4号个体进行基因检测,将含有该遗传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各自用电泳法分离。
专题10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2020年高考题组】1.(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和各家庭成员基因检测的结果。
检测过程中用限制酶处理相关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替换后的序列可被Mst II识别C.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两个Bam HI识别序列之间发生破基对的缺失导致D.II4不携带致病基因、II8带致病基因,两者均不患待测遗传病2.(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遗传病,纯合子患者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约1/100000。
图是某FH家系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H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FH患者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FH患者C.杂合子患者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约为1/500D.Ⅲ6的患病基因由父母双方共同提供3.(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32)已知黑腹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偶然出现的XXY个体为雌性可育。
黑腹果蝇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
现有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设计实验①与实验②的主要目的是验证__________。
(2)理论上预期实验①的F2基因型共有_________种,其中雌性个体中表现上图甲性状的概率为__________,雄性个体中表现上图乙性状的概率为__________。
(3)实验②F1中出现了1只例外的白眼雌蝇,请分析:Ⅰ.若该蝇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则该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Ⅱ.若该蝇是亲本减数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则该蝇产生的配子为__________。
Ⅲ.检验该蝇产生的原因可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果蝇与其杂交。
考点23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1.(2017·课标Ⅰ,6,6分)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C.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 r的极体【解析】由题可知,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B_X R_和B_X r_,交配产生的雄性中1/8为白眼残翅bbX r Y=1/2X r Y×1/4bb,可推知亲本雌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雄蝇的基因型为BbX r Y,A正确;F1中出现长翅雄蝇B_XY的概率为3/4×1/2=3/8,B错误;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均为1/2,C正确;白眼残翅雌蝇(bbX r X r)可形成基因型为bX r的极体,D正确。
2.(2016·课标Ⅱ,6,6分)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
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
据此可推测:雌蝇中(D)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解析】因为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可推测该性状可能为伴X染色体遗传。
又据题干可知,亲本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可推测亲本杂交组合为X G X g、X g Y,理论上,其子代基因型有X G X g、X g X g、X G Y、X g Y,又因为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可推测X G Y 的个体致死,从而出现子一代中雌∶雄=2∶1。
考点23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1.(2018·山东青岛一中期末,6)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以下哪项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C) 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形成的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解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表现在:基因、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的完整性、独立性;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二者都单个存在;成对的基因、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都可自由组合。
C项仅阐明DNA分子的结构,而不涉及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2.(2017·安徽江淮十校第三次联考,6)X染色体上有1 098个蛋白质编码基因,这1 098个基因中只有54个在对应的Y染色体上有相应功能的等位基因,而Y染色体上仅有大约78个基因。
这些基因的异常会导致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 A.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是24条染色体上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X、Y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C.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0或1或2条X染色体D.伴X染色体遗传病具有交叉遗传、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的特点【解析】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是24条染色体上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不是基因中,A错误;只要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遗传就与性别有关,所以X、Y染色体同源区上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有关,B错误;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数目为0(含有Y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或1(减二前期、中期)或2(减二后期),C正确;只有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才具有交叉遗传、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的特点,显性遗传病不具有,D错误。
专题13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1.(2021·1月浙江选考)遗传病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遗传物质改变引发的疾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友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X连锁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传女不传男”C.重度免疫缺陷症不能用基因治疗方法医治D.孩子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有关【答案】D【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详解】A、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由于男性和女性的细胞内都有X染色体,故对于X连锁遗传病,男性、女性都有可能得病,如红绿色盲患者中既有女性又有男性,B错误;C、可以采用基因治疗重度免疫缺陷症,比如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可以通过向患者的T淋巴细胞转移腺苷脱氨酶基因的方法进行治疗,C错误;D、孩子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有关,如21三体综合征,女性适龄生育时胎儿先天畸形率低,超龄后年龄越大,胎儿先天畸形率越大,D正确。
故选D。
2.(2021·1月浙江选考)小家鼠的某1个基因发生突变,正常尾变成弯曲尾。
现有一系列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
第①组F1雄性个体与第③组亲本雌性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2。
F2雌性注:F1中雌雄个体数相同A.4/7 B.5/9 C.5/18 D.10/19【答案】B【分析】分析表格,由第②组中弯曲尾与弯曲尾杂交,F1的雌雄个体表现不同,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相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又由F1中雌性全为弯曲尾,雄性中弯曲尾∶正常尾=1∶1,可推测控制尾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弯曲尾对正常尾为显性,该小家鼠发生的突变类型为显性突变。
母题10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母题来源一】2020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山东卷)【母题原题】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和各家庭成员基因检测的结果。
检测过程中用限制酶处理相关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替换后的序列可被Mst II识别C.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两个Bam HI识别序列之间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导致D.II4不携带致病基因、II8带致病基因,两者均不患待测遗传病【答案】CD【解析】【分析】分析甲病家系图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分析乙病家系图,再结合DNA电泳图可判断,乙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致病基因位于XY同源染色体上的伴性遗传。
【详解】A.由II-3患病而I-1和I-2均正常可知,甲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可能位于XY同源区段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A错误;B.根据电泳结果,II-3只有1350一个条带,而I-1和I-2除1350的条带外还有1150和200两个条带,可推知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替换前的序列能被MstII识别,替换后的序列则不能被MstII 识别,B错误;C.I-6为隐性纯合子,故1.0×104为隐性基因的条带,1.4×104为显性基因的条带,所以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两个BamHI识别序列之间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导致,C正确;D.II-4电泳结果只有1150和200两个条带,为显性纯合子,不携带致病基因;II-8电泳结果有两条带,为携带者,二者都不患待测遗传病,D正确。
故选CD。
【点睛】解答家系图的问题时,先利用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
一女病。
其父子有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一男病,其母女有正非伴性。
”进行判断,有些家系图含有的个体较少,可能无法判断具体的遗传方式,则利用假设法,如本题的乙家系。
解答本题还要结合DNA的电泳图进一步进行分析判断。
【命题意图】通过对不同类型人类遗传病比较,培养归纳与概括、推理和逻辑分析能力;通过对人类遗传病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了解,提高关注遗传病的意识,辩证地看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成果,培养现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人体健康。
【命题规律】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并已造成一定危害,可能导致人类的遗传物质的损害而影响下一代。
高考题中加大了本部分考题与生活的联系,针对人类的遗传病问题,高考常借助文字信息、表格数据和遗传图谱考查遗传病的亲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推导、遗传病遗传方式分析、某种遗传病的患病概率计算等。
【得分要点】1.巧用分解组合法解答遗传病概率问题(1)只患甲病的概率是m·(1-n);(2)只患乙病的概率是n·(1-m);(3)甲、乙两病均患的概率是m·n;(4)甲、乙两病均不患的概率是(1-m)·(1-n)。
2.XY型的三种遗传类型的比较3.“三步法”快速突破遗传系谱题4.口诀法区分常见的遗传病类型5.表格法比较不同类型人类遗传病1.(2020·天津南开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
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
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6基因型为DDX AB X ab或DdX AB X abC.Ⅱ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Ⅱ6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两条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产生X Ab的配子D.若Ⅱ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Ⅱ15和Ⅱ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2【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系谱图:“甲病是伴性遗传病”,且具有“父患女必患”的特点,说明甲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6和Ⅱ−7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患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已知“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因此乙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0和Ⅱ−11都不患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该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根据分析,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B、根据1号只患甲病,故基因型为X AB Y,1号的XAB染色体传递给6号,同时根据12号只患乙病的男孩,说明基因型为X ab Y,而12号中的X染色体也来自6号,因此6号的基因型为DDX AB X ab或DdX AB X ab,B正确;C、Ⅱ−6基因型是DDX AB X ab或DdX AB X ab。
由于其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两条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产生X Ab的配子,所以Ⅱ−13患两种遗传病,C正确;D、根据题意可知,Ⅱ-15号的基因型为1/100DdX aB X ab,Ⅱ-16号的基因型为1/3DDX aB Y或2/3DdX aB Y,单独计算,后代患丙病的概率=1/100×2/3×1/4=1/600,正常的概率=1−1/600=599/600;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4,正常的概率为3/4,因此Ⅱ−15和Ⅱ−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599/600×1/4+1/600×3/4=301/1200,D错误。
故选D。
2.(2020·四川省高三二模)腓骨肌萎缩症(CMT)是一种特殊的遗传病,其遗传方式有多种类型。
某一CMT 患者的母亲也患该病,但其父亲、哥哥和妹妹都不患病。
下列相关分析一定正确的是A.若该患者为男性,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若该患者为女性,则该患者的哥哥为隐性纯合子C.若该患者的父亲是携带者,则其妹妹也是携带者D.若该患者的母亲是杂合子,则该患者就是纯合子【答案】C【解析】【分析】某一CMT患者的母亲也患该病,但其父亲、哥哥和妹妹都不患病。
说明这种病可能为常染色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等,患CMT,与不患是一对相对性状,用A和a表示。
【详解】A、若该患者为男性,由于该患者及母亲均患病,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此家庭中的儿子(他哥哥)也应该会患病,A错误;B、若该患者为女性,如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该患者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其母亲的基因型也为(aa),其哥哥正常,应该为Aa,为杂合子,B错误;C、若该患者的父亲是携带者,则该患者的基因型为aa,该病一定为常染色隐性遗传,母亲的基因型为aa,则其妹妹也是Aa,是携带者,C正确;D、若该患者的母亲是杂合子,则为显性遗传,父亲为aa,则该患者也是杂合子,D错误。
故选C。
3.(2020·全国高三一模)如图为某家族中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患者家系进行调查可得出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B.I-2、Ⅱ-6均为杂合子,且Ⅱ-4和Ⅱ-8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C.由Ⅱ-5和Ⅱ-6及Ⅱ-9个体,可推知理论上,该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D.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该遗传病的最有效途径【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5号和6号患病,而9号正常,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因此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详解】A、要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A错误;B、据上分析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I-2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Ⅱ-4、Ⅱ-5、Ⅱ-6均为杂合子,Ⅱ-8是杂合子的概率是2/3,B错误;C、由Ⅱ-5和Ⅱ-6及Ⅱ-9个体,可推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理论上该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C正确;D、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隐性遗传病的最有效途径,该病是显性遗传病,D错误。
故选C。
4.(2020·天津实验中学高三一模)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答案】C【解析】【分析】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基因型XX代表雌性个体,基因型XY代表雄性个体,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即表示雄配子X b不育,而雌配子X b可育。
【详解】由于父本无法提供正常的X b配子,故雌性后代中无基因型为X b X b的个体,故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植株中,A正确;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 B X-,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 B Y,若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当雌株基因型为X B X b时,子代中可能会出现窄叶雄株X b Y,B正确;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 B X-,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 b Y,由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X b不可育,只有Y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不会出现雌株,C错误;若杂交后代中雄株均为宽叶,且母本的X b是可育的,说明母本只提供了X B 配子,故该母本为宽叶纯合子,D正确。
故选C。
5.(2020·四川省高三二模)人的听觉形成与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密切相关。
a基因纯合导致传导性耳聋;b基因纯合导致神经性耳聋;aabb个体表现为综合性耳聋。
下图为某家系遗传图谱,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1号和2号个体均不可能是综合性耳聋B.8号和10号个体都有可能为纯合子C.若7号和8号婚配,子女可能出现3种类型的耳聋D.若3号和4号再生一个女孩,患神经性耳聋的概率为7/16【答案】D【解析】【分析】通过题干信息可知,aaB-为传导性耳聋,A-bb为神经性耳聋,aabb表现为综合性耳聋。
5号为传导性耳聋基因型为aaB-;6号为神经性耳聋,基因型为A-bb;9号为综合性耳聋,基因型为aabb;10号为传导性耳聋,基因型为aaB-。
【详解】A、通过图示可知,1号和2号个体均不可能是综合性耳聋,A正确;B、正常的3号和4号生出9号综合性耳聋,基因型为aabb;推测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故8号和10号个体都有可能为纯合子,8号为AABB,10号为aaBB,B正确;C、8号正常,其基因型为A-B-,7号也是正常个体,其基因型为A-B-,由于7号的家庭出现5号为传导性耳聋基因型为aaB-;6号为神经性耳聋,基因型为A-bb;8号家庭出现aabb的个体,故7号和8号的基因型都有可能为AaBb,若7号和8号婚配,子女可能出现3种类型的耳聋,C正确;D、通过B选项可知,若3号和4号的基因型都为AaBb,若3号和4号再生一个女孩,患神经性耳聋(A-bb)的概率为3/4×1/4×1/2=3/32,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