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年高考题考点题型归纳分析--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 格式:pdf
- 大小:85.77 KB
- 文档页数:14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人类遗传病【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与预防。
3、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要点梳理】要点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概念人类遗传病通常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发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的特征。
要点二、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人类遗传病未发布遗传病的类型】1、单基因遗传病:由染色体上的单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见的有:多指(趾)、软骨发育不全等1905年美国报道一个家族多指症家系图特点:a、家族中有世代的连续性b、男女患病的机会相等c、患者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患者(双亲无病时,子女一般不发病)d、双亲患病,子女可能正常(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见的有:苯丙酮尿症和白化病等特点:a、家族中无世代的连续性b、男女患病的机会相等c、患者两个正常双亲都是携带者d、患者正常同胞约有 2/3的可能性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3)X连锁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a、家族中有世代的连续性b、人群中女患者多于男患者c、患者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患者d、男患者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4)X连锁隐性遗传伴(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5)Y连锁遗传(Y染色体遗传)特点:a、患者全为男性b、男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要点诠释:((2)单基因遗传病类型的判定Ⅰ.首先画出图谱,然后确定遗传病的显隐性。
①若双亲正常,其子代中有患者,此单基因遗传病一定为隐性遗传病(即“无中生有”)。
(见图1) ②若患病的双亲生有正常后代,此单基因遗传病一定为显性遗传病(即“有中生无”)。
(见图2)Ⅱ.其次确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性染色体上。
①在确定是隐性遗传病的情况下,要特别关注以下特殊情况:a .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儿子正常,母亲患病,则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见图3)b .母亲有病,儿子一定有病,则为伴x 隐性遗传病。
高中生物重难点分析16:人类遗传病考点一、常见的遗传病类型考点分析:1.人类遗传病的来源及种类2.多基因遗传病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常表现为家族聚集(即:一个家庭中不止一个成员患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4.5.假设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2n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某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或者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导致产生含有(n+1)、(n-1)条染色体的配子,如下图所示。
性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与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染色体分配的异常有关。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分配异常,产生的结果不同,现总结如下:1.(2013安徽卷,4)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A.①② B..①⑤ C.③④ D.④⑤答案 C解析人类XYY综合征,是由于精子异常,卵细胞不可能提供Y染色体,所以YY染色体来自于精子,减II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线粒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不形成染色体,无法进行减数分裂;21三体综合征,主要是由卵细胞异常导致的(异常精子受精的概率低),可能是由于减I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也可能由于减II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从而产生了21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卵子,而胚胎发育过程中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属于有丝分裂异常;三倍体无籽西瓜与联会紊乱有关;杂合子自交,在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分离导致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
所以选C答案。
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B.抗维生素D佝偻病、哮喘和猫叫综合征三种遗传病中只有第一种遗传时符合遗传定律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D.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解析遗传病是指因遗传物质不正常引起的疾病,通常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类。
高考生物:遗传类型题十大总结一、显、隐性的判断:①性状分离,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②杂交:两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④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的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①测交: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②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三、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①测交:选择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1:1(或者1:1:1:1),则符合;反之,不符合;②自交: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自交,若子代出现3:1(1:2:1)或者9:3:3:1(其他的变式也可),则符合;否则,不符合;③通过鉴定配子的种类也可以;如:花粉鉴定;再如:通过观察雄峰的表型及比例推测蜂王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进而验证是否符合分离定律。
四、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①自交:只要确定一方的基因型,另一方的出现概率为“1”(只要带一个系数即可);②自由交配:推荐使用分别求出双亲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再进行雌雄配子的自由结合得出子代(若双亲都有多种可能的基因型,要讲各自的系数相乘)。
注意:若对自交或者自由交配的后代进行了相应表型的选择之后,注意子代相应比例的改变。
五、遗传现象中的“特殊遗传”:①不完全显性:如Aa表型介于AA和aa之间的现象。
判断的依据可以根据分离比1:2:1变化推导得知;②复等位基因:一对相对性状受受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但每个个体依然只含其中的两个)的现象,先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确定出不同表型的基因型,再答题。
③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或者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现象;⑤致死现象,如某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可以根据子代的分离比的偏离情况分析得出,注意该种情况下得到的子代比例的变化。
高考生物人类遗传病要点知识专题复习_尽管说科技进步了,医疗水平提高了,但是对于某些人类遗传病,医务人员还是束手无策。
也许是受这个因素的影响,高考对于这部分知识点加大了重视。
作为高中生而言,同学们在这部分知识点上,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呢?哪些内容是考试的重难点呢?接下来,在线教育就同大家一起来看看这部分高中生物知识点。
【知识点梳理】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人类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一)单基因遗传病1、概念: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分类:(1)显性遗传病:由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2)隐性遗传病: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等。
(二)多基因遗传病1、概念: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2、特点: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容易受环境影响。
3、类型:主要包括一些先天性发育异常和一些常见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和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概念:指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
2、分类:(1)染色体结构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
(2)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二、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一)手段:主要包括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二)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三)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1、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
2、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3、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
4、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
(四)产前诊断:指在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如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 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考点41 人类遗传病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人类遗传病(1)概念:由于遗传物质变更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人类遗传病的特点、类型及实例(连线)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手段:主要包括遗传询问和产前诊断等。
(2)遗传询问的内容和步骤3.人类基因组安排及其影响(1)目的: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2)意义:相识到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有利于诊治和预防人类疾病。
4.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综合分析(1)明确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定律之间的关系①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别定律的关系: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伴性遗传符合基因的分别定律。
②伴性遗传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在分析既有由性染色体上基因限制又有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限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性状的遗传现象时,由性染色体上基因限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常染色体上基因限制的性状按基因的分别定律处理,整体上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2)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推断①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推断,即:正反交试验⇒⎩⎪⎨⎪⎧ ①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相同⇒常染色体上②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不同⇒X 染色体上 ②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推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方法推断,即:隐性雌×显性雄⎩⎪⎨⎪⎧ ①若子代中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在X 染色体上②若子代中雌性、雄性均为显性⇒在常染色体上(3)基因是伴X 染色体遗传还是X 、Y 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 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限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①基本思路一:用“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视察分析F 1的性状,即: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 ①若子代全部雄性均为显性性状⇒ 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②若子代全部雄性均为隐性性状⇒ 仅位于X 染色体上②基本思路二: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视察分析F 1的性状。
避躲市安闲阳光实验学校人类遗传病的类型(2012天津)2.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
油菜有两对遗传的等位基因(H 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
下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两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分化B.与④过程相比,③过程可能会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C.图中三种途径中,利用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植株(HHGG)的效率最高D.F1减数分裂时,H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G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联会【答案】D【解析】①、②两过程为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分化,A 正确。
在花药离体培养中,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因此花药离体培养可能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因此B正确。
采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成功率高,并且不会发生性质分离,育种年限短,因此选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效率最高,C正确。
减数分裂时,发生联会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即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可以发生联会,H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G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未非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联会。
D项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遗传知识在育种中的应用,减数分裂。
突出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难度适中。
(2012浙江)32.(18分)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杆和矮杆(基因为B、b)是两对遗传的相对性状。
现有不抗病矮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杆1株(乙)和不抗病高杆1株(丙)。
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杆、抗病矮杆、不抗病高杆、不抗病矮杆。
选F1中的抗病高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杆植株(丁)。
原创shandongsheng人类遗传病的类型(2012天津)2.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
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 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
下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两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分化B.与④过程相比,③过程可能会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C.图中三种途径中,利用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植株(HHGG)的效率最高D.F1减数分裂时,H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G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联会【答案】D【解析】①、②两过程为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分化,A正确。
在花药离体培养中,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因此花药离体培养可能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因此B正确。
采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成功率高,并且不会发生性质分离,育种年限短,因此选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效率最高,C正确。
减数分裂时,发生联会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即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可以发生联会,H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G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未非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联会。
D项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遗传知识在育种中的应用,减数分裂。
突出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难度适中。
(2012浙江)32.(18分)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杆和矮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
现有不抗病矮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杆1株(乙)和不抗病高杆1株(丙)。
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杆、抗病矮杆、不抗病高杆、不抗病矮杆。
选F1中的抗病高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杆植株(丁)。
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杆。
请回答:原创shandongsheng原创shandongsheng(1)对上述1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
(2)上述培育抗病高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
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获得再生植株。
来源:](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杆植株能产生种配子。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
【解析】(1)叶绿素是相关基因表达的结果,白化苗是由于其叶绿素相关基因发生缺失所引起的,说明该植株的叶绿素相关基因无法正常表达。
植物缺乏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这种变异属于有害的变异。
由于基因的部分发生缺失而产生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2)这里的育种运用了射线,导致植株的基因型发生改变,这种育种方式为诱变育种;后面的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加倍,属于单倍体育种;利用不同表现型的植株杂交得到优良性状的后代为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是利用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基因发生重组,所以其原理为基因重组。
花药离体培养所利用的技术手段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种技术手段的途径有二:①通过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和根,形成再生植株;②通过诱导分化成胚状体,获得再生植株。
(3)乙和丙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
其中抗病高杆个体的基因型有AaBb,这种基因型个体能够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
(4)如图(注意亲代,子一代,配子,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等)【答案】(1)表达有害性基因突变(2)诱变育种基因重组胚状体(3)4(4)【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表达,遗传规律在育种中的应用。
题目比较常规,难度不大。
(2012江苏)28.(8分)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见图。
图中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7条染色体,C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原创shandongsheng原创shandongsheng(1)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AABB与CC远源杂交形成的后代,经方法培育而成,还可用植物细胞工程中方法进行培育。
(2)杂交后代①染色体组的组成为,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3)杂交后代②中C组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易丢失,这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
(4)为使杂交后代③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
【答案】(1)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植物体细胞杂交(2)AABBCD 14 42(3)无同源染色体配对(4)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1)A、B、C、D表示4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植物AABB产生AB的配子,植物CC产生含C的配子,结合后形成ABC受精卵并发育为相应的种子,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形成可育的后代AABBCC;还可以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AABBCC的个体。
(2)AABBCC产生的配子为ABC,AABBDD产生的配子为ABD,配子结合形成AABBCD的受精卵,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染色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C染色体组和D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形成四分体,两个A染色体组可形成7个四分体,两个B染色体组可形成7个四分体,共计14个四分体。
由于①中有6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7条染色体,共42条。
(3)杂交后代②,减数分裂过程中C组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配对而丢失。
原创shandongsheng原创shandongsheng(4)射线可能会导致C染色体断裂,断裂的部分如果含有抗病基因,抗病基因可通过易位的方式转移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这种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试题点评】本题以小麦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为背影材料,考查了育种方案设计、染色体组、减数分裂和染色体变异等知识。
分裂。
(3)为了在短期shandongsheng原创shandongsheng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2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一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D.若Ⅲ一4与Ⅲ一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答案:A.C.D(2011广东) 6.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II-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 II-5和II-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D.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答案:B(2010上海)27. 右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
a、b 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B. 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C. 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原创shandongsheng原创shandongshengD. 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答案:D(2010上海) 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
(11分)图1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
66. Ⅲ-14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1代中的。
67. 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是性遗传病。
68. 若Ⅲ-14与一个和图2中Ⅲ-15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女子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甲后的概率是。
69. 假定Ⅲ-11与Ⅲ-15结婚,若a卵与e精子受精,发育出的Ⅳ-16患两种病,其基因型是。
若a卵与b精子受精,则发育出Ⅳ-17的基因型是,表现型是。
若Ⅳ-17与一个双亲正常,但兄弟姐妹中有甲病患者的正常人结婚,其后代不患病的概率是。
70. 采取措施,可估计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并提出预防措施。
答案:66.Ⅰ-3或Ⅰ-4(3或4)67.常隐68.1/6 69.70.遗传咨询(2010江苏)29.(7分)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原创shandongsheng原创shandongsheng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回答(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来源:学*科*网](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
(3)如果II-4、II-6不携带致病基因.按照甲、乙两种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请计算:①双胞胎(IV-1与IV-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②双胞胎中男孩(IV-I)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女孩(IV-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慨率是。
【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伴X显性遗传(3)1/1296 1/36 0【解析】本题以系谱图为载体,考查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和概率计算(1)甲病具有“无中生有”特点,且女患者的父亲不患病,故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乙病具有男患者的母亲、女儿不患病的特点,因此不可能伴X显性遗传病(3)设控制甲病的基因为a,则II8有病,I3 、I4基因型均为Aa,则II5基因型概率为2/3Aa和1/3AAII6不携带致病基因,故其基因型为AA,因此III2基因为AA的概率为2/3.*1/2=1/3,为Aa概率为2/3,同理III1基因概率2/3Aa或1/3 AA,因此其子代患病概率为1/3*1/3*1/4=1/36,正常概率为1/36,因此双胞胎同时患病的概率为1/36*1/36=1/296②因乙病具有代代相传且患者全为男性,因此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伴Y传,因III2患病,则双胞胎男孩患病,故IV-1同时患有甲乙两种病的概率为1/36*1=1/36。
子代女孩不一定会患乙病,故IV2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0【规律总结】遗传病遗传方式判定方法:1遗传方式判定顺序:先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是否患者全为男性)→确定是否为母系遗传(是否为母系遗传)→确定是显、隐性→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2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中原创shandongsheng原创shandongsheng(1)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为伴X隐性遗传。
(2)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中①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为伴X显性遗传。
②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如果系谱中无上述特征,就只能从可能性大小上判断:(1)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性,则该病很可能是显性遗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