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运行基础知识[1]
- 格式:ppt
- 大小:811.50 KB
- 文档页数:27
电气运行基础知识电气运行是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电力的产生、传输、分配和使用。
以下是电气运行的基础知识概述:1. 电力系统组成电力系统主要由发电站、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网和用户端组成。
发电站负责将各种能源转换为电能,输电线路将电能从发电站传输到各地,变电站负责调整电压,配电网将电能分配到各个用户,用户端则是电能的最终使用地。
2. 电力系统运行原理电力系统运行的核心是维持电压和频率的稳定。
电压是电能传输的基础,而频率则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同步运行。
在电力系统中,通过各种控制设备和保护装置,确保电能的稳定供应。
3.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继电保护装置等。
这些设备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发电机负责产生电能,变压器负责电压转换,断路器负责电路的通断控制,继电保护装置则负责在发生故障时及时切断故障电路,保护系统安全。
4. 电气安全电气安全是电力系统运行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它包括设备的安全操作、电气火灾的预防、触电事故的防范等。
为了确保电气安全,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同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5. 电力系统的监控与调度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力系统越来越依赖于自动化的监控和调度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预测负荷变化,优化电力资源的分配,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6. 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是指在满足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发电、输电和配电等各个环节,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这通常涉及到发电资源的合理配置、输电线路的优化设计、负荷管理等方面。
7. 电力系统的环境保护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包括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清洁能源的比例,以及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通过上述基础知识的了解,可以对电气运行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设备和操作规程,不断学习和实践,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第一章 电气运行基本知识第一节 电气设备简介一、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及电气系统简介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概括起来是:先将燃料加工成适于现代锅炉燃用的形式(如把煤磨成很细的煤粉),在借助热风送入锅炉内充分燃烧,使储存于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锅炉内的水吸热后在一定压力下变为饱和蒸汽,饱和蒸汽在过热器内继续加热成过热蒸汽,沿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在汽轮机内膨胀做功,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转子旋转,将蒸汽的能量转换成汽轮发电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发动机转子旋转时,在发电机转子内由励磁电流形成的磁场也随之旋转,使定子线圈所交链的磁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在定子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势,发出电能,通过电力网将电能输送到工矿企业等用户;完成了机械能向电能的转换。
单位时间内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称为电功率。
电功率又分为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S 为发电机输出的线电压U (kV )和线电流I (kA )有效值乘积的3倍,以kVA 为单位,则有:UI S 3=(kVA );有功功率ϕcos S P =(kW ),ϕcos 为功率因数;无功功率ϕsin S Q =(kVar )。
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关系为222Q P S +=。
发电机发出电能后,为减少线路损耗,要通过主变压器将电压升高到一定值(如:330、750kV 等),然后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在到达用户之前,再通过变压器将电压降低到需要的值(如:10、6kV 和380V 等)。
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进行燃料、水、油、空气、灰等的处理和传输,也需要用电。
这部分电能称为厂用电,根据设备使用的电压等级不同分为高压(6、10kV )和低压(380V )。
我公司机组接线为单元接线,厂用电源从发电机出口引接,通过一台厂用高压变压器将电压降至6kV 。
厂用高压变压器为分裂变,低压侧有两个线圈,分别接两段母线,母线上接高压辅机和低压厂用变压器。
根据不同的作用,每台机组配置不同的专业低压厂用变压器(汽机变、锅炉变、除尘变、脱硫变、化学变、输煤变、翻车机变、公用变等)接各动力中心母线(PC 段)。
电气运行基础知识:一、名词解释:1、三相交流电: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120 °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叫三相交流电。
2、一次设备:直接与生产电能和输配电有关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
包括各种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抗器、避雷器、消弧线圈、并联电容器及高压熔断器等。
3、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测量、操纵控制和保护作用的辅助设备。
如各种继电器、信号装置、测量仪表、录波记录装置以及遥测、遥信装置和各种控制电缆、小母线等。
4、高压断路器:又称高压开关,它不仅可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而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切断过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
它具有相当完善的灭弧结构和足够的断流能力。
5、负荷开关:负荷开关的构造秘隔离开关相似,只是加装了简单的灭弧装置。
它也是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有一定的断流能力,可以带负荷操作,但不能直接断开短路电流,如果需要,要依靠与它串接的高压熔断器来实现。
6、空气断路器(自动开关):是用手动(或电动)合闸,用锁扣保持合闸位置,由脱扣机构作用于跳闸并具有灭弧装置的低压开关,目前被广泛用于500V 以下的交、直流装置中,当电路内发生过负荷、短路、电压降低或消失时,能自动切断电路。
7、电缆:由芯线(导电部分)、外加绝缘层和保护层三部分组成的电线称为电缆。
8、母线:电气母线是汇集和分配电能的通路设备,它决定了配电装置设备的数量,并表明以什么方式来连接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以及怎样与系统连接来完成输配电任务。
9、电流互感器:又称仪用变流器,是一种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的仪器。
10 、变压器: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交流电压的设备。
11 、高压验电笔:用来检查高压网络变配电设备、架空线、电缆是否带电的工具。
12 、接地线:是为了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意外地出现电压时保证工作人员的重要工具。
电气运行安全知识电气运行安全是指在电气设备的使用、操作和维护过程中,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安全的各项措施。
电气设备的使用、操作和维护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潜在的危险因素,比如电击、火灾、爆炸等。
为了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必须要了解和掌握一些电气运行安全知识。
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电气运行安全知识。
一、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在了解电气运行安全知识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些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
1.1 电气设备的分类电气设备按照用途和功能可以分为低压电器设备和高压电器设备。
低压电器设备一般工作电压不超过1000V,例如开关、插座等;高压电器设备工作电压一般超过1000V,例如高压开关设备等。
1.2 电气设备的标志电气设备上都会有相应的标志来标识其工作电压、功率等参数。
比如标明电气设备工作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绝缘等级等。
1.3 电气设备的保护等级电气设备的保护等级是指电气设备对外界的固体物体和液体物质的防护能力。
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电气设备的保护等级有不同的要求。
二、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在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
2.1 电气设备的安装在电气设备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选择电气设备,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确保其满足运行要求。
(2)合理布置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的布置需要考虑到通风、排水、维护和检修等因素,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3)正确接线,按照电气设备的接线图和接线标志进行接线,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2.2 电气设备的使用在电气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使用电气设备时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因误操作导致事故的发生。
(2)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设备发生故障。
(3)正确使用设备保护装置,电气设备一般都有相应的保护装置,如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装置等,需要正确使用这些保护装置,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电气运行基本知识与规章制度一、电气运行基本知识1. 电气基本理论电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电气工程是电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电气基本理论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电位差和电功率等内容。
2. 电路元件电路元件包括电源、电器、电容器、电阻器、电感器等。
电路元件在电路中有着不同的功能,比如电容器可以储存电荷,电阻器可以限制电流,电感器可以储存电能。
3. 电路拓扑电路拓扑指的是电路元件连接方式的形状和结构。
根据拓扑结构不同,电路可以分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合电路等。
4. 电路分析方法电路分析方法分为基本分析法和高级分析法两种。
基本分析法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等,高级分析法包括超导法和矩阵法等。
5. 电路的稳态和瞬态电路的稳态和瞬态是电路分析中必须要考虑的两个因素。
稳态是指电路中电流和电压随时间稳定的状态,瞬态是指启动、停止和切换等瞬间的电流和电压变化。
二、电气运行规章制度1. 电气安全法规电气安全法规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
电气安全法规的主要内容是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管理。
2. 电气设备维护管理规定电气设备维护管理规定包括设备管理和维护制度、设备性能检测和保养规程、设备维修政策和程序等内容。
3. 电气运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电气运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电气运行前、运行中和运行后的质量控制,主要内容包括机房维护、监控管理、容错处理等。
4. 电气运行应急处置规定电气运行应急处置规定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制定的,包括火灾、泄漏、短路、故障等场景的应急处置措施和程序。
5. 电气运行环保规定电气运行环保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包括对废气、废水、废渣等的排放控制和处理要求。
三、其他电气运行基本知识和规章制度对于电气工程师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掌握电气基本理论和电路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解决电路问题,遵守电气安全法规和设备维护管理规定可以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遵守电气运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应急处置规定和环保规定则可以使电气设备运行更加稳定、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