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4 河中石兽(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99.00 KB
- 文档页数:3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河中石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河中石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河中石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如今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无论是你抗拒还是接受,各种真假虚实,良莠不齐的信息都会无孔不入。
因此我们尤其需要科学的判断力,择善而从。
对于三观尚未定型的初中生而言,更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质疑精神,领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河中石兽》一文,围绕石兽的去处,写了三类人的不同态度与看法.通过对比正好凸显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因而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分析了三类人寻求石兽的不同态度与方法,并运用生活中多个类似现象进行思维延伸,旨在让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培养学生客观对待分析事情的态度.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叙述”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理解“借事说理”的方法。
理解文章内涵,领会本文主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深入理解三类人“河中寻石兽”的方法,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培养学生客观对待分析事情的态度。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世间万象皆有规律可循,真理可探。
但是人们往往会被事物的表象及已有的固定思维模式蒙蔽了自己的眼睛。
两只石兽因山门倒塌掉入河中,现在要将其打捞上岸.这看似简单的事做起来却并不简单!为什么呢?(设计意图:直接以生活中许多事实真相会被蒙蔽的事实入题,集中学生的思维重心,以课文所叙之事设问激发学生的思考,表里合一,突出教学重点。
24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 积累“圮、物理、啮”等文言词汇,借助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 . 理解文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
3 . 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知道分析问题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观臆断。
教学重、难点:1. 理解文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
2. 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知道分析问题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观臆断。
教学流程:一. 激趣导入:老师先请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将相同体积和形状的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入冰箱中冷冻,你觉得哪杯水会先结冰?(生答)有人说是冷水,有人说是热水,也有人说是一起结冰,那么实验证明是热水先结冰。
发现这个现象的是非洲坦桑尼亚的一所中学的初三学生姆潘巴,所以世界上将这一奇特的现象称为姆潘巴效应。
其实,生活当中还有很多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代大才子纪昀带给我们的故事《河中石兽》,看看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二. 预习检测:1.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是清代学者、文学家纪昀,字晓岚。
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对保存中华文化有着很大贡献。
2. 给加点字标注拼音纪昀(jǐ)(yún)河干(gān)圮(pǐ)于河募(mù)金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木杮(fèi)湮(yān)于沙上5.词义(生抢答):圮、并、求、竟、物理、暴涨、啮、然则、但如:如.是再啮如.其言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众服为确论之:闻之笑曰一老河兵闻之当求之于上流其反激之力6.重点文言语句翻译: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三. 初读感知:第六单元为我们推荐了浏览的读书方法,通过浏览,能够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请同学们说一说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能不能用5个字提取核心信息?四. 精读研析:师:如果照我们的常情去理解,你们会去哪找?文中找石兽出现了哪几种人?他们是怎么找石兽的?2.学生质疑:记录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疑惑,并在全班讨论交流中寻找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24《河中石兽》教案新人教版24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品味文中蕴含的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从实际出发,观察事物对待生活,得出结论。
导语设计设计1:(文学导入)《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齐读,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
设计2:(激发兴趣)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
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
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
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第1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重点)2.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重难点)学习过程作者纪昀,字晓岚。
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
学部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
因获罪遗戍乌鲁木齐。
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料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3.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
4.检查预习:①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并抄写词语。
圮(pǐ)募(mù)棹(zhào)柿(fèi)湮(yān)没啮(niè)齿溯(sù)流欤(yù)曳(yè) 铁钯(pá) 臆(yì)断②词语解释曳铁钯(“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二石兽并沉焉(并:一起)阅十余岁(阅:经历)盖石性坚重(盖:句首发语词)但知其一(但:只)是非木杮(是:代词,这)求之下流,固傎(固:副词,本来)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介词,被)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为:动词,成为)众服为确论(为:动词,是)一老河兵闻之(之:代词,指”“求之地中”这种观点)其反激之力(之:结构助词,的)③重点句子翻译。
24 河中石兽纪昀【课标分析】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诵读文言诗文,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通过语气、节奏等朗读方法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6、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能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汲取民族文化智慧,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河中石兽》是人教版(2016)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它是清代才子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篇志怪笔记小说。
它叙述了三种寻找河中石兽的看法好方法,告诉人们:再深的理论,不能得到实践的证明,就不是真理;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正确的。
同时还揭示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不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可主观臆断。
2.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方法的正误,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3.教学难点文章层层铺垫、运用细节描写增加文采和可读性的写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了不少的文言文,有一定的文言字词基础和翻译常识,为学生走进文本奠定了基础1.学生基本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翻译出课文大意、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寻找石兽的故事2.在理解文章层层铺垫、运用细节描写增加文采和可读性的写法方面可能存在问题,教学中注意使用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策略。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纪昀及《阅微草堂笔记》的文学常识。
(2016年秋季版)河北省安平县七年级语文下册24《河中石兽》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河北省安平县七年级语文下册24《河中石兽》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河北省安平县七年级语文下册24《河中石兽》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4《河中石兽》教案教学目标ﻫﻫ知识与能力:1、积累“棹”“傎”“圮"等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
ﻫ2、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ﻫ过程与方法: ﻫ1 、训练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ﻫ2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ﻫ1、重点: ﻫ(1)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ﻫﻫ(2) 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ﻫ2、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课时课型:两课时课内讲读课教学方法:串讲法诵读法ﻫ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ﻫ一、示标导入ﻫ1、讲一小故事:ﻫﻫ有关纪晓岚的儿时的趣事说明这一“满清第一大学士”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其才华了。
也组织学生讲一讲,引出《阅微草堂笔记》ﻫ2、作家作品简介ﻫ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
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ﻫ《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ﻫﻫ二、查学诊断:1、给下字注音ﻫ圮(pǐ)募(mù) 棹(zhào)柿(fèi)湮(yān)啮(niè)溯(sù)欤(yù)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ﻫﻫ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ﻫ(1)山门圮于河( )(2)阅十余岁 ( ) ﻫﻫ(3)曳铁钯( )(4)湮于沙上 ( )ﻫﻫ(5)尔辈不能究物理 ( ) ﻫﻫ(6)如是再啮()(7)不更颠乎( )ﻫﻫ(8)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ﻫ答案:(1)倒塌(2)年(3)牵引,拖着(4)埋没(5)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6)冲激(7)颠倒(8)按照ﻫ三、导学施教: ﻫ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教师范读课文。
(新)⼈教版七年级语⽂下册第24课《河中⽯兽》精品教案第24课《河中⽯兽》(教案)【教学⽬标】⼀、知识与能⼒:1.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
2. 积累⽂⾔词汇,训练阅读浅近⽂⾔⽂的能⼒。
3. 培养独⽴思考的习惯,训练质疑思辨的能⼒。
⼆、过程与⽅法借助注释,掌握⽂⾔字词的意思和⽤法,关注古今词义的异同,熟悉课⽂的故事,从中体验作者对僧⼈、讲学家的批评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重点】1.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
2.积累⽂⾔词汇,训练阅读浅近⽂⾔⽂的能⼒。
3.培养独⽴思考的习惯,训练质疑思辨的能⼒。
【教学难点】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
【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习⽅法】⾃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查找作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的资料,结合“思考探究”⾃学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导⼊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四库全书》吗?国学⼤师季羡林先⽣称赞《四库全书》说:“嘉惠学林,功在千秋。
”可见《四库全书》的重要意义。
那么,你们知道《四库全书》说谁主持编撰的吗?对,就是清代政治家、⽂学家纪昀。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篇⽂章《河中⽯兽》。
⼆、出⽰学习⽬标1.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
2. 积累⽂⾔词汇,训练阅读浅近⽂⾔⽂的能⼒。
3. 培养独⽴思考的习惯,训练质疑思辨的能⼒。
三、汇报⾃学,展⽰⾃我说说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介绍作者纪昀,字晓岚,直⾪献县(今河北沧州市)⼈。
清代政治家、⽂学家,乾隆年间官员。
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学⼠加太⼦太保国⼦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诗及骈⽂,尤长于考证训诂。
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境的产物。
他的诗⽂,经后⼈搜集编为《纪⽂达公遗集》。
2.《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部⽂⾔笔记⼩说,题材以妖怪⿁狐为主,但于⼈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泛。
《河中石兽》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能流畅的朗读课文.2。
能通顺的翻译文章内容。
【学习重点】流畅的朗读课文。
【难点预设】通顺的翻译文章内容。
【知识链接】1.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
清代学者、文学家。
《四库全书》的总篆官.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
”故卒后谥号文达,世称“文达公".2.《阅微草堂笔记》: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其为清代文言短篇志怪小说,是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意在劝善惩恶,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他有意模仿亚宋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隽思妙语,时足解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所以每脱稿一种,即被亲朋好友竞相传抄,展转刻印,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学法导引】朗读讨论法【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指导随堂记录(教师复备)一、读一读1。
读准字音。
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并写下来.2.读得流畅。
反复朗读,并用“/ "和“ . ”标出停顿和重音。
二、译一译3。
理解字词。
识记注释,特别注意通假字.(1)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2)……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4。
试译.根据课本注释边读边试着翻译每句,自己解决不了的字、词、句先圈注下来。
一、各展其能诵经典1.可以查字典、资料、小组内交流,之后组内听写。
2.组内讨论交流停顿和轻重音,后对读、齐读、展示读。
把握好停顿、轻重音的同时,注意把相关字音拖长,组员要从语气、表情、肢体语言等方面相互切磋、指导,以待展示时的精彩。
二、精诚合作译佳句5。
对译。
试着说给你的学习对子,借助学习资料,相互订正完善,重点字、词、句在课本上批注.6.通译。
组内相互指导完善,能通顺的说出每层的意思。
三、测一测我会翻译下列词语和句子1.词语(1)山门圮.于河(2)是非..木柿(1)棹.数小舟(2)可据理臆断..2.句子(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河中石兽》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纪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之后来对人情事故之通达,24岁便中进士,31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
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其渊博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
他的作品记录很多亲身经历,详述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对所叙内容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
本文选自他晚年所作的文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
该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
【导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齐读,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文言文,它同样强调了实践的重要。
二、基础感知:
1. 本文作者,字,是朝的、家,也是《》的总篡官。
2.本文选自《》一书,这是一部小说,全书主要记述,其中也有不少。
3、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圮.(pǐ)募.(mù)棹.(zhào)杮.(fèi)湮.(yān)啮.沙(niè)溯.流(sù)欤.(yú) 曳.(yè) 铁钯.(pá) 臆.断(yì)
4.朗读,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5.对照课下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1)结合课下注解弄懂课文意思
(2)小组内互相释疑
(3)小组内串译课文
6、解释下列加点字
山门圮.于河二石兽沉焉.
棹.数小舟曳.铁把问题记录
是.非木柿湮.于沙上
不亦颠.乎啮.沙为坎穴
反溯流
..
..逆上可据理臆断
7、古今异义
阅.十余岁 (古义:经过,经历;今义:阅读)
盖.石性坚重 (古义:因为,原因是;今义: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但.知其一 (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却)
是.非木杮(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求之下流,固.颠 (古义:副词,固然;今义:坚固)
尔辈不能究物理
.. (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物理学)
8、一词多义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介词,被)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动词,成为)
众服为.确论 (动词,认为)
之一老河兵闻之. (代词,指“求之地中”这种观点) 其反激之.力 (结构助词,的)
9、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 (名词用作动词,划船)
岂能为暴涨
..携之去 (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④特殊句式
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倒装句:当求之于上流 (状语后置,状语“于上流”放在动词“求”的后面)
省略句: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堂测】翻译下列句子
山门圮于河译:
二石兽并沉焉译:
尔辈不能究物理。
译: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
遂反溯流逆上矣译: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
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