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练习题4套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3.88 MB
- 文档页数:15
初中物理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慢D.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快答案:A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5N的推力,同时受到3N的摩擦力,那么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A. 2NB. 8NC. 5ND. 3N答案:A3. 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B.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C. 电流一定时,电压与电阻成正比D. 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反比答案:A4.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A. 340m/sB. 1000m/sC. 3000m/sD. 5000m/s答案:A5. 下列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间转化B.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C. 能量的总量是恒定的D. 能量的总量是不断增加的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______单位,表示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答案:长度2. 牛顿是力的单位,以______的名字命名。
答案:艾萨克·牛顿3. 电流的国际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4.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这被称为______。
答案:开尔文-普朗克表述5.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______。
答案:无线电波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求它在10秒内行驶的距离。
答案:200米2.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2A的电流,求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答案:20伏特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答案:将物体放在天平的一端,然后在另一端放置已知质量的砝码,直到天平平衡。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
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想象一下,假如地球周围没有了大气层,以下现象不会再发生的是()A.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B.水往低处流C.将衣服上的灰尘抖下D.用吸盘挂钩挂衣服2.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A.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3.如图所示,取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体1块、2块、3块分别竖放、平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则()A.p a=p c>p b B.p a=p c<p b C.p a>p b>p c D.p a<p b<p c4.下列有关压强与浮力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液体内部具有压强B.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C.升空时,飞机机翼的升力和热气球的升力产生的原理相同D.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沉入水里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5.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6.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漂浮在水面的木块受浮力,而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不受浮力B.夏天向教室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D.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1、ρ2的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两容器中,小球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①F1>F2;②ρ1>ρ2;③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④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8.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B.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220HzC.一只老母鸡的质量大鸡20kgD.一个初中生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1.2×104Pa9.如图所示,A、B、C三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ρ水>ρ酒精)()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B>p C D.p A>p B=p C10.水平桌面上,甲、乙两相同的杯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
初中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含解析)决胜中考,中考必胜20**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人说话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色。
专题:应用题。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每个人说话声带都会振动发出声音,但由于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色.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及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2.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考点:光的色散。
专题:应用题。
分析:(1)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2)透明物体颜色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光的颜色相同.(4)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它的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解答:解:(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2)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一块红色光屏,白屏上只在原来出现红光的中央出现一条红色光带;这表明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故答案为:色散;不能.点评:本题考察了不透亮物体和透亮物体的颜色的决定因素和太阳光是复合光.3.XXX加入立定跳远测验,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够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是利用了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况.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
专题:应用题。
分析:(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1决胜中考,中考必胜(2)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况.解答:解:(1)XXX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脚对地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同时也对脚施加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人就能向前运动了;(2)XXX立定跳远之前是静止的,脚向后蹬地后,人就向前运动了,说明力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相互的;运动状况.点评:平时生活中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不断积累生活经验,认识到生活处处是物理,物理时时在身旁.4.如图所示,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上扎一个小孔,水便从小孔喷出.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是因为小孔处水的压强逐渐变小.堵住瓶口,水很快就停止流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比瓶外大气压小.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干系。
初中物理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光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慢C. 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D.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都相同答案:A2. 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10N,它的质量是()A. 1kgB. 2kgC. 5kgD. 10kg答案:B3. 下列关于声音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C.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D. 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4.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橡胶B. 塑料C. 玻璃D. 铁答案:D5. 电流的单位是()A. 瓦特B. 安培C. 伏特D. 焦耳答案:B6. 以下哪种能量转换是正确的()A. 电能转化为热能B. 热能转化为电能C.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 以上都是答案:D7. 以下哪种现象是利用了光的折射()A. 镜子反射B. 透镜成像C. 影子形成D. 光的直线传播答案:B8.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铜B. 银C. 铝D. 木头答案:D9. 以下哪种现象是利用了电磁感应()A. 磁铁吸引铁B. 电磁铁吸引铁C. 发电机发电D. 以上都不是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半导体()A. 金B. 银C. 硅D. 铁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米/秒。
答案:3×10^82. 物体的重力大小可以用______来测量。
答案:弹簧秤3.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米/秒。
答案:3404.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产生______。
答案:热量5. 电路中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6.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表明能量在转化过程中______。
答案:总量不变7.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的现象。
初中中考物理复习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每小题都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B.电能是二次能源C.能量是守恒的,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D.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进行发电【答案】B2.(2分)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钢尺伸出桌边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声音响度越大B.乙: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变大C.丙:戴防噪耳罩可以消除噪声产生D.丁: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答案】D3.(2分)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故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在物理中,水亦有多种状态的变化。
如图中判断不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B.夏季,清晨白雾—汽化C.秋天,叶上露珠—液化D.冬天,美丽“雾凇”—凝华【答案】B4.(2分)《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
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启发了量子通信,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湖中倒影B.日食现象C.海市蜃楼D.放大镜使用【答案】B5.(2分)预计2024年通车运营的西安高新有轨电车是西安首条采用云巴模式建设的轨道交通系统。
当电车运行时,由于高速摩擦,在电车跟架空电线的接触点上会产生高温。
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易导电的性质。
石墨是制作该触点的材料的首选。
石墨不可以用来制成()A.电极B.耐火材料C.颜料D.钻头【答案】C6.(2分)1月17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托举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点火升空,随后将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4年发射任务首战告捷。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燃料燃烧向下喷射气体就能起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飞船随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火箭对飞船的作用力大于飞船对火箭的作用力C.飞船随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飞船的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D.飞船进入太空后,通过电磁波与地面通讯【答案】D7.(2分)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B.一块0℃的冰融化成0℃的水,内能增加C.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的内能减少,一定是物体对外做功【答案】B8.(2分)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知识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知识,下列有关图文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图中家庭电路元件的连接顺序是正确的B.乙图:甲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乙站在地上,则甲、乙都不会触电C.丙图: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尖金属体D.丁图:使用电冰箱时,金属外壳不需要接地【答案】B9.(2分)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
中考物理光现象练习题及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光现象1.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B. 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C. 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D. 演员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像也以0.5m/s 的速度运动【答案】 D【解析】【解答】A.平面镜成的是虚像,A不符合题意;B.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等大,B不符合题意;C.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相等, C不符合题意;D.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在异测,像距与物距相等,故运动速度大小也相等,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平面像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光年是时间的单位C. 水0℃时结冰是因为分子停止运动D.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答案】D【解析】【解答】解:A、宇宙由众多的星系组成,银河系是其中一个星系,而太阳是银河系中众多恒星中的一颗,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地球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B、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距离的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故B错误;C、水结冰状态发生变化,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发生变化,但分子不会停止运动,故C错误;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D正确.故选D.【分析】(1)从宏观上,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我们常用光年来描述天体间的距离;(2)从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由更小的原子组成,原子还可以再分,目前发现最小的粒子为夸克;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彩色电视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3种基本色光合成的,这3种基本色光是()A. 红、橙、黄B. 黄、绿、蓝C. 橙、靛、紫D. 绿、红、蓝【答案】D【解析】【解答】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解答.4.如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 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反射到了空气中C. 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D. 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答案】B【解析】【解答】A、石拱桥在水中的倒影等同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正确,不符合同意;B、倒影看起来比桥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桥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了折射,B 初物,不符合题意;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C正确,不符合同意;D、照相机的原理:凸透镜满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1)桥在水中的倒影应用的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2)倒影是景物反射的光线到水面,在被水面吸收一部分后再反射出来,所以亮度肯定不及景物本身了;(3)照相机的原理:凸透镜满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凹透镜的中间比边缘薄,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用于矫正近视眼.5.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漂浮在水面的木块受浮力,而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不受浮力B. 夏天向教室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C. “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D. 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答案】 C【解析】【解答】解:A、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其浮力小于重力,故A错误;B、在夏天,人们在地面上洒水时,水蒸发吸热,利用水的蒸发可以降温,故B错误;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C正确;D、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故D错误.故选C.【分析】(1)浸在液体(或空气)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空气)的浮力;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或空气)受到的重力;(2)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蒸发有致冷作用;(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4)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6.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 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B. 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C. 看起来水没那么深D. 光亮勺子中形成的像【答案】 D【解析】【解答】A、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B、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看起来水没那么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D、光亮勺子中形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光在反射时,遇到障碍物,反射到原来的介质中,平面镜成像是反射现象.7.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A. 1mB. 1.5mC. 2mD. 2.5m【答案】 C【解析】【解答】已知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但房间空间太小,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人与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因为视力表距平面镜3m所以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距离平面镜为3m,所以人距平面镜应为5m﹣3m=2m.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中的“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计算解答本题 .8.如图所示,一根长度为L的直薄木条上有两个观察小孔.两小孔之间的距离为d,d恰好是一个人两眼间的距离,当木条水平放置时,此人想通过两观察孔看见此木条在平面镜M里完整的像,那么选用的平面镜宽度至少是()A. B. C. D.【答案】 D【解析】【解答】解:用左眼看右边的,用右眼看左边的.如图所示(绿橙部分的长度即所求的平面镜宽度)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以及光的反射定律,AM=BM,AO=BO,CQ=DQ,CN=DN,BD=AC,由图可知,四边形BDAC为矩形,过点F作ED的平行线,与平面镜所在直线交于点P,与BD的延长线交于点G,则四边形EFGD、EFPO是平行四边形,则EF=QP=DG=d,OP是△BFG的中位线,OP=BG=(BD+DG)又因为OP=OQ+QP,AC=BD=L,所以OQ=OP﹣PQ=(BD+DG)﹣PQ=(L+d)﹣d=故选D.【分析】要使平面镜宽度CD最小,必须:左眼看的是C,右眼看的是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以及光的反射定律,AM=BM,AO=BO,CQ=DQ,CN=DN,BD=AC,过点F作ED的平行线,与平面镜MN交于点P,与BD的延长线交于点G,则四边形EFGD、EFPO是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解答.9.对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芳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在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变小B. 针孔照相机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的C. 小猫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 侧面看到白纸很亮,是因为光照到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答案】 B【解析】【解答】A.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与像等大,A不符合题意;B.针孔照相机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的,B符合题意;C.小猫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不符合题意;D.侧面看到白纸很亮,是因为光照到白纸上发生了漫反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要熟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与像对称,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等知识.10.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手影的形成B. 豹子在水中的倒影C. 放大镜将字放大D. 水中的铅笔“弯折了”【答案】 B【解析】【解答】解:A、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平静水面上豹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初三中考试题及答案物理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将: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正确答案:A2. 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当导体两端电压增大时,导体中的电流将: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正确答案:A3. 以下关于能量守恒的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机械能C.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D. 能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化学反应正确答案:C4.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1×10^8 m/sC. 3×10^5 km/sD. 1×10^5 km/s正确答案:A5.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 总是相等的B. 总是相反的C. 总是同向的D. 总是不同向的正确答案:A6.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与:A. 物体的质量有关B. 物体的速度有关C.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D. 物体的加速度有关正确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电磁波:A. 无线电波B. 可见光C. X射线D. 声波正确答案:D8.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被称为:A. 焦耳定律B. 欧姆定律C. 基尔霍夫定律D.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正确答案:A9. 以下关于物质的三态变化,正确的是:A. 冰化成水是升华现象B. 水蒸气变成冰是凝华现象C. 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D. 水蒸气变成水是液化现象正确答案:C10.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守恒:A. 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B. 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C.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自由落体D. 物体在斜面上加速下滑正确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电压的单位是______。
潍坊市二〇二四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某新款AI(人工智能)音箱可以识别主人说出的“指令”,进而调控家庭物联网中的设施,而当别人说出同样的“指令”时,却无法调控相关设施,该功能主要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速2. 手机是常用的电子工具。
图示是某款国产手机,使用功率为60W的充电器半小时可充满一次电。
下列对于该款手机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A. 质量约为500gB. 正常使用时,后壳温度约为65℃C. 充满一次电消耗的电能约为0.3kW·hD. 长度约为1.2dm3. 物理学的宗旨是发现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使人们可以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所学物理学知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使用杠杆可以同时省力又省距离B. 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C.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消除误差D.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4. 为保证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稳定性,铁路两侧安装了许多封闭的中空热棒。
如图所示,热棒下端插在冻土中,内部填充低沸点的液态氨,利用氨的物态变化给冻土降温,把冻土中的热量“搬运到”热棒上端,通过散热片向空中放热,从而使冻土保持稳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氨在热棒下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B. 氨在热棒上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C. 应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热棒D. 为降低成本,可以使用液态水替代液态氨5. 在水平路面上玩滑板车,蹬地后人站在车上,如图甲所示,滑板车速度会减小;再次蹬地,如图乙所示,滑板车速度又会增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滑板车速度减小是因为受到阻力B. 滑板车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 蹬地过程,人和车的惯性增大D. 蹬地过程,蹬地脚受到的摩擦力是阻力6. 图示为某家庭电路示意图,关于该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线b是火线B. 电能表上计数器示数的单位是千瓦C. 空气开关跳闸,原因可能是电路中出现短路D. 正确使用试电笔插入三孔插座的某一孔,氖管灯不亮,该孔一定接零线7. 共享电动助力单车极大方便人们的出行。
初中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C.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快D.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2.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流的方向:A. 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B. 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C. 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D. 质子的定向移动方向3.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阻的物理量:A. 电压B. 电流C. 电阻D. 电荷4.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能量守恒定律的: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D. 能量可以无限制地增加5.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磁铁的:A. 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装置B. 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制成的装置C. 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装置D. 利用磁场对电荷的作用制成的装置6.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欧姆定律的:A.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B. 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C. 电流与电阻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D. 电压与电阻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7.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光的折射现象的:A.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B.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C. 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D. 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8.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声音的三要素的:A. 音调、响度、音色B. 频率、振幅、音色C. 音调、频率、音色D. 响度、振幅、频率9.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热力学第一定律的:A. 能量守恒定律B. 能量转换定律C. 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D. 能量不守恒定律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C.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但速度会逐渐减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______的单位,表示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中考物理《压力和压强的综合计算》专项练习题(附有答案解析) 1.图甲所示是我市的新景点——江面上的步行桥,人称“南京眼”,该桥总长约800m,是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去处,图乙所示是一辆四轮观光游览车。
(1)若游览车以1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它通过该桥约需多少小时?(2)已知游览车的质量为1200kg,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取10N/kg)(3)游客乘坐游览车在水平桥面上观光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00cm2,人的总重为8000N,则游览车对桥面的压强是多少帕?2.2015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保日”。
今年“环保日”的活动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
为此,李明采取骑山地车的方式参与活动,则(1)李明周末骑车去距家30km远的动植物园游玩,途中的平均速度为15km/h,他从家到达动植物园需要多长时间?(2)若李明和他的山地车的总质量为60kg,车轮胎和地面总的接触面积大约15cm2,他骑行时对地面的压强约是多大?(g取10N/kg)(3)李明想估测匀速骑行过程中的功率,通过查资料得知人骑自行车的阻力大约为人车总重的0.06倍,他从家到动植物园这一骑行过程中的功率?3.图是小王同学在参加学校运动会200m比赛时的情景。
他跑步时对地面的压力为500N,鞋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80cm2,跑完全程用时32s。
求:(1)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2)他跑步时对地面的压强;(3)若一只鞋子的质量为150g,跑步过程中鞋子离地面的高度均为20cm,脚落地一次重力对鞋子做的功。
4.云门屯景区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三渡镇的国家4A级景区,该景区核心景点之一“天门洞”是乐安江在此穿山而过留下的宽80余米、高100余米的巨型山洞,十分壮观。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江上游船采用电力驱动,如图为一艘电动游船正驶过天门洞。
这种游船满载时,船和人的总质量为2800kg。
(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1)该游船满载时,外船底最深处距离水面0.5m,该处所受水的压强;(2)该游船满载时,游船排开水的体积;(3))该游船满载时,在平静的乐安江上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此时游船所受水的阻力为400N,驱动电机的工作电压为60V,且消耗的电能有80%用来克服水的阻力做功,则此时驱动电机的工作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