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线施工人工铺轨的配轨设计和施工流程
- 格式:pdf
- 大小:197.45 KB
- 文档页数:2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7 页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5标段轨道工程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施工。
线路测量1、有碴道床在铺轨前应精确测量线路中心线,设置中心控制桩。
2、铺轨前应接收线下施工单位的线路测量资料及桩橛,并复测线路中桩及路基表面高程,复测合格后应在路肩上设置边桩。
尤其是曲线要素桩应两侧设置边桩,并用混凝土做好防护。
中桩、基桩、变坡点及边桩均应按照设计位置设置齐全,缺失者应在铺轨前补齐。
其中中桩和边桩在铺轨前应测设桩顶高程。
1)中桩距:直线地段不大于50m,圆曲线地段为20m,缓和曲线地段应为10m。
根据现场需要,酌情加密桩。
2)高程控制桩距:直线地段不大于50m,曲线地段不大于20m,线路纵断面及竖曲线起讫点应增设桩橛。
3)平曲线要素桩,竖曲线起讫点、曲中点,道口中心点,道岔中心、岔头及岔尾等点均应以精确点位固定。
4)隧道内及明洞内中桩的边桩高程可设置在内壁或电缆槽顶上,桥上中桩的边桩高程可设置的在挡碴墙顶上。
5)以上所有中心桩点在铺轨前必须路肩上设置边桩(直线地段设置在上行左侧,曲线地段设置在内侧),并测设桩顶的高程。
路基验收路基中心线、标高复测完成后,若测量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对路基进行整改,合格后,方上报监理单位对路基表面及压实度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铺轨作业。
施工准备对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资料进行会审,并据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
复核线下工程竣工资料,如路基整修表、曲线表、坡度表、断链表、平交道口表、桥涵表、控制桩表以及水准点表等,并据此对其路基面、中线桩等进行现场复测,检查验收。
根据核准的施工文件及资料,编制轨节铺设计划表,提出人工铺轨轨料计划,并按施工组织第 2 页共 7 页设计要求下达施工计划,下达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
人工铺轨施工方案人工铺轨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1.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每个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2.检查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场地平整、无障碍物,并对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处理。
3.对施工所需的工具、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施工过程中设备正常运行。
4.与相关经营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施工期间不会对周边单位的正常经营造成影响。
二、施工步骤1.施工标记: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标记,确定轨道的位置和方向。
2.基础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和土质情况,进行基础处理,包括挖坑、填坑、夯实等工作,确保基础坚固稳定。
3.轨道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将轨道逐段安装在基础上,采用专业设备进行连接和固定,确保轨道平整牢固。
4.电气系统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电气系统,包括电缆、接线盒等设备,确保电气系统正常运行。
5.弹簧支架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弹簧支架,确保轨道的弹性和稳定性。
6.固定配重块: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配重块,调整轨道的平衡和稳定。
7.轨道调试:对已安装的轨道进行调试和检测,确保轨道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8.附属设施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附属设施,如信号系统、平交道等。
9.综合检验:对施工完成的铺轨进行综合检验,确保质量合格。
10.施工清理: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清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杂物。
三、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过程中,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设置合理的施工路线和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通行畅通。
3.加强工地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使用符合标准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随时关注气候和天气变化,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和抽查。
2.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轨道工程(既有线)作业指导书新建铁路天津至秦皇岛客运专线轨道工程(既有线)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天津至秦皇岛客运专线工程范围内的轨道工程既有线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根据设计文件提报线上料材料计划。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3.1严格按照不同等级线路的施工规范及验标进行施工。
3.2施工前根据设计文件要求,提报线上料计划,对到场材料进行取样,按照要求进行试验,并报监理。
3.3在施工前,现场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技术交底及施工作业指导书,根据技术要求进行组织施工,根据工期要求安排人员劳力的调配。
3.4道岔采用提前预铺要点封锁横移和纵移的方法进行施工。
3.5要点拨线作业预先拆除无缝线路,换铺标准轨。
一段全部完成后拨移线路,经稳定后换铺无缝线路。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区间及站内轨道根据既有线断流情况,及时进行既有线拆除并预铺不受影响的施工便线及正线轨道,并及时进行站内轨道安排换枕、换碴作业及道岔拆铺。
4.2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为:预铺不受影响线路→要点拨接或插入道岔→拆除断流既有线枕木及钢轨→铺设改建线路及道岔按照线路施工过渡方案,根据上述作业流程进行既有线的施工。
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5.1.1 办理既有线施工审批手续与既有线相关单位签订安全及配合协议,填报营业线施工申请表。
在经过相关铁路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
5.1.2现场调查准备根据设计文件中需要改建的地段和长度,工地调查,核对里程,确定曲线的直缓、缓圆、圆缓、缓直、桥梁、道岔、绝缘接头的位置以及轨道电路地段,卸轨于此地段,然后逐根丈量新钢轨的长度,并以白漆标示。
人工铺轨施工方案1.编制范围及依据1.1.编制范围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新建正线(莆田站~港湾站新建双线,港湾站~东吴作业区、秀屿作业区、罗屿作业区新建单线)铺轨、站线铺轨、架梁、铺砟、沉落整修、线路备料、新建正线无缝线路以及相关的大临工程等。
1.2.编制依据1.2.1.国家、铁道部现行的铁路工程建设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程等。
1.2.2.新建铁路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相关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
1.2.3.我单位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
1.2.4.我单位施工的类似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
1、工程概况莆田至港湾站上行线:线路自向莆田线莆田车站厦门端右侧引出(起点SCD0+204.8=DK106+700),在SCDK0+901.9处上跨在建的城港大道后在SCDK1+109处下穿在建的莆秀高速公路,经菜厝村;在SCDK2+215.2处下穿在建的福厦铁路后往南至港湾站;线路长度5.005公里。
莆田至港湾站下行线:线路自向莆线莆田车站厦门端左侧引出(起点XCDK0+201.87=福厦线DK106+700),在XCDK0+868.2上跨在建的城港大道后在XCDK1+248处下穿在建的莆秀高速公路;在XCDK2+817.9(=SCDK2+900)处与上行线并行至港湾站;线路长度4.488公里。
东吴支线:线路自港湾站引出,经温东村西侧,在DDK1+163.8处上跨规划的滨海大道。
经东圳水库鱼苗养殖基地西侧,在DDK3+562处上跨规划的工业北路;经绵山村,在DDK5+296.8处下穿S201省道;绕过栖梧村后在DDK7+550处与沁桥路交叉;往南与规则的城港大道并行至东吴港区,线路长度21.125公里。
秀屿支线:线路自东吴支线DDK5+450处设秀屿线路所引出,在XDK1+900处与沁桥路交叉后与沁桥路并行进入秀屿港区,线路长度8.5571公里。
罗屿支线:线路自东吴支线DDK15+400处设罗屿线路所引出,往西与规划的东吴大道并行进入罗屿港区,线路长度4.136公里。
人工铺轨施工工艺1 前言1.1工艺工法概况人工铺轨是在目前铁路常规铺架施工中,因各种因素影响造成现场施工条件不能满足机械铺轨,或受工期制约需增开作业面,预铺线路时采用的一种铺轨工艺。
1.2工艺原理充分展开工作面,将钢轨、混凝土枕和扣配件直接分散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由人工进行混凝土枕锚固、轨排组装和铺设作业。
2 工艺工法特点利用人工多开工作面,多点同时作业,施工组织机动灵活。
3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工程量较小的专用线、站线;既有线线路改造;工期紧、任务重、需预铺的地段;及线下路基、桥涵、站改工程不能连续贯通铺轨施工等工况。
4 主要引用标准《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客货共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技术指南》(TZ 201-2008)《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5-2009)5 施工方法人工将混凝土枕、钢轨、扣配件等轨料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硫磺锚固、轨排组装,并铺设在摊铺压实的底(面)砟上。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1。
6.2操作要点6.2.1施工准备1 复核路基断面尺寸、平整度、高程,核实线路中线测设贯通情况,确认线路中桩。
桩距为:直线上为50m,曲线上为20m,缓和曲线上为10m,曲线五大控制桩。
图1 人工铺轨工艺流程图2 编制轨排铺设计划表。
各种钢轨配件与钢轨配套,连接钢轨所需的接头夹板按需要的规格和数量备齐。
3 落实施工所需劳动力、材料和机具,确保施工机具设备状态完好。
6.2.2卸轨料按照轨排铺设计划表中的钢轨、混凝土枕数量及规格装车,根据现场情况将钢轨、混凝土枕卸在线路合适的位置,并摆放整齐。
6.2.3拖散钢轨按轨排铺设计划表中所标注的钢轨长度、顺序配对,拖拉钢轨至铺设位置,并按上、下股拨移到两侧路肩上。
6.2.4预铺底砟或道砟根据线路中桩,按设计底砟或道砟断面宽度要求放出底砟或道砟预铺边线。
用汽车将底砟或道砟运输到线路上,双层道床时,底砟按设计标准直接铺设到位;单层道床时,道砟预铺厚度不小于20cm、宽度不小于80cm的道砟带,道砟摊铺整平。
人工铺轨施工工艺及方法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人工铺轨施工工艺及方法铺轨时利用既有或已铺线路,把钢轨、轨枕及配件卸至施工路段附近,先采用履带式拖拉机或汽车将钢轨配对拖拉散开后拨到两侧路肩上,再用汽车或四轮拖拉机将轨枕及配件分段卸散,然后分段铺设。
人工铺轨施工工艺流程图详见图“图人工铺轨施工工艺流程图”。
人工铺轨施工工艺流程图.1施工准备对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资料进行会审,并据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
复核路基工程竣工资料,如路基整修表、曲线表、坡度表、断链表、平交道口表、桥涵表、控制桩表以及水准点表等,并据此对其路基面、中线桩和所铺底砟等进行现场复查。
根据核准的施工文件及资料,编制轨排铺设计划表,提出人工铺轨轨料计划,并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下达施工计划,下达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
落实人工铺轨施工所需的人员、工具、机械设备,并调迁到位。
做好配合人工铺轨施工的其他工作。
.2卸轨料利用8t~10t汽车吊或组织人力由平板车上将钢轨、轨枕及扣件卸下,分类集中堆码,卸钢轨时进行逐根检尺,并标识在轨头上。
.3拖散钢轨用履带式拖拉机或汽车,按轨排表中所标注的钢轨长度、顺序配对,将钢轨拖拉到对应铺设地点,并按上、下股拨移到两侧路肩上。
.4散布轨枕及扣配件利用汽车把轨枕、扣配件运到施工现场,根据轨排表中注明的每节轨排的轨枕根数及所需的扣配件数量均匀散布,并按线路中线桩将轨枕方正。
.5钢筋混凝土枕螺旋道钉锚固在作业区安设两口铁锅轮流熔制硫磺砂浆,每锅熔制量50kg左右,熔制锚固砂浆时,按选定的配合比,称好各材料的一次熔制量,先倒入砂子加热到100~120℃后,将水泥倒入加热到130℃,最后加入硫磺和石蜡,继续搅拌加热到160℃,溶浆由稀变稠成液胶状时即可放入保温锅保温待用,同时要不断搅拌,使砂子不致离析;同时进行人工堵孔工作,硫磺砂浆熔制好后,即可人工挑浆进行锚固作业,随着锚固进程熔浆锅亦随之迁移。
铺轨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一、施工方法:1.预施工:在实际开始铺轨工作之前,需对铺轨线路进行勘测和设计,并进行设计计算和准备工作。
2.站前工作:对铺轨施工现场进行踏勘,确定工期和资源需求,制定施工计划和方案。
3.插轨法:将已经磨好或修整好的轨对采用钢丝绳、铁链、铁丝或其他方法插入轨孔中,使轨对顺利通过。
4.张设法:利用起重机或人力将轨对从运输车辆上提起,然后人力抬起轨头,将轨对搭接,再固定轨对并加固。
5.推轨法:用推车将轨对抬起,再进行滚动推进,在轨道旁边安放好的轨垫板上推进轨对。
6.稳定固定:使用固定设备(如固定杆、安全卡子、锚固装置等)对轨道进行固定,确保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施工工艺:1.打轨基:根据设计要求,在土石方工程的基础上,按照铺轨线路的设计要求进行打轨基。
打轨基需要注意轨道的平整度和坡度要求。
2.安装轨床:在打好的轨基上安装轨床,包括纵向轨枕和横向轨枕的安装。
轨床的安装要求准确、平整、牢固。
3.安装轨道:根据设计要求,将铁轨按照一定的间距和位置安装在轨床上。
安装轨道时要确保轨道的水平度和轨头的对直度。
4.固定轨道:使用固定设备将轨道固定在轨床上,防止轨道的移动和脱离轨床。
5.调整轨道:对固定的轨道进行调整,使其符合设计要求的轨距、直线度和纵向坡度等要求。
6.调整轨面:使用轨面机进行轨面的调整,使轨道的几何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7.检测和验收:对铺设好的轨道进行检测和验收,确保轨道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技术措施:1.施工面势:根据铺轨线路和铺轨工法的要求,设置施工面势,并做好面势标志。
2.施工场布:根据施工计划和方案,合理布置铺轨施工现场,确保施工作业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3.施工机具:选择适用的施工机具,包括起重设备、推车、轨辙器等,确保施工工艺的实施。
4.施工材料:选择符合铺轨工艺要求的轨材、轨枕、轨垫板等施工材料,并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
5.施工人员:配备合格、熟练的施工人员,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进行操作和施工。
人工铺轨专项施工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轨道交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人工铺轨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其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轨道交通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人工铺轨专项施工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施工前准备在正式开始人工铺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确定工程范围和施工条件。
其次是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安全措施、人员配备等。
还需要做好材料和设备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为物资不足而造成停工。
三、施工流程3.1 铁轨敷设首先需要清理轨道基底,确保基底平整和清洁。
然后按照设计要求将轨道进行排列,并进行精确校正和定位。
接着进行轨道的焊接和固定,确保轨道连接牢固。
最后进行轨检、调整,保证轨道的使用质量。
3.2 轨道固定在轨道敷设完成后,需要对轨道进行固定。
主要采用的固定方式包括钉子固定、膨胀螺栓固定等,确保轨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移动或变形。
3.3 铺砟铺砟是保证轨道稳固性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步骤。
需要选择合适的砟石进行铺设,并进行压实和调整,确保砟石填充充实,保持轨道的水平和稳定。
3.4 后续施工铺轨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轨道的调整和检测工作,确保轨道的质量达到使用标准。
同时需要进行相关的防护措施和清理工作,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四、安全措施在人工铺轨施工过程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需要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督,保障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的安全。
五、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质量管控,对施工工艺、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把控。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人工铺轨工程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六、总结人工铺轨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环节,其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只有在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施工,并加强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才能确保人工铺轨工程顺利完成。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工程设计:在铺轨施工前,首先要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包括线路布局、轨道结构、道岔设置等,确保铺轨工程顺利进行。
2. 施工组织:根据工程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等。
3. 施工材料:提前准备铺轨所需的各种材料,如钢轨、扣件、道砟、道钉等,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供应充足。
4. 施工设备:配置铺轨设备,如铺轨机、焊轨机、轨道检测仪等,提高施工效率。
二、施工布置1. 施工场地:选择合适的施工场地,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存放有序,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操作。
2. 铺轨顺序:按照工程设计要求,确定铺轨顺序,一般从线路两端开始,逐步向中间推进。
3. 铺轨设备:将铺轨设备布置在施工场地上,确保设备运行稳定,便于操作。
4. 钢轨运输:将钢轨从仓库运至施工现场,采用专用运输车辆,确保钢轨安全、平稳地运输。
5. 铺轨作业:按照铺轨顺序,进行钢轨铺设。
在铺设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检查钢轨质量,确保钢轨无缺陷;(2)根据线路设计要求,调整钢轨间距,确保轨道平直;(3)铺设钢轨时,注意保持钢轨水平,避免出现倾斜;(4)对道岔、桥梁等特殊部位进行重点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6. 道砟铺设:在钢轨铺设完成后,进行道砟铺设。
道砟应均匀分布,确保轨道稳定。
7. 道钉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道钉,确保钢轨与道砟牢固连接。
8. 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三、施工管理1. 施工进度: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2. 施工质量: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施工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 施工记录:做好施工记录,为后续工程验收、维护提供依据。
总之,铺轨工程施工布置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通过精心准备、合理布置、严格管理,确保铺轨工程顺利进行,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人工铺轨操作规程人工铺轨时传统的铺轨方法,多适用于零星铺轨作业,及既有线改造工程,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灵活,准备周期短,受线下工程,尤其是重点长大桥梁,隧道工期限制小,可以间断地提前投入铺轨作业。
鉴于有其简单灵活的优点,也使得其为机械铺轨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
但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人工劳动强度大,不安全因素多,质量不易控制,进度慢,工期长,费用高。
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机械铺轨。
(一)人工铺轨准备工作1、轨料配备根据铺轨进度计划要求、线路资料、车站平面图等有关施工资料备好线路料。
线路料包括钢轨类型、长度、根数,轨枕类型、根数,接头配件等;2、轨料散布根据工期要求和工程项目类别确定存放线路料的地点,在实地调查基础上确定散料的施工方法。
钢轨及轨枕、配件的装车,按轨节计算表规定办理。
(1)拉轨散布钢轨;(2)拖拉机拖拉散布钢轨;(3)利用既有线散布钢轨、轨枕。
(二)人工铺轨作业1、材料装车(1)钢轨装车。
钢轨装车一般以龙门吊、履带吊、汽车吊为主。
在吊装钢轨时,应由人统一指挥,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帽,听从指挥,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害;(2)轨枕装车。
轨枕宜用平板车装运。
锚固好的灰枕装车时应侧向平码,以防损伤道钉和丝扣;在装木枕时应用钢丝扣紧。
在吊装枕木时,应戴上手套,以防钢丝或钢丝绳扎扎伤手指;(3)配件装车。
配件与钢轨同装一车,每车装的配件应与同车轨型、数量相适应。
按规格配好,装包,放在轨面上。
2、轨料散布(1)轨枕散布。
根据已测设的线路中桩,用麻线或细铁丝挂好标线,划出轨枕中线,以便方正轨枕,使其二中线互相吻合。
散布混凝土枕多为人工抬运,一次性将其对准线路中线。
抬枕时应注意挂好钢丝绳,以防混凝土枕脱落造成对人的伤害;(2)散布钢轨。
人工散布钢轨宜用小平车倒运或是拉轨。
钢轨就位后,用撬棍拨顺,卡好轨距,对齐轨头,上好夹板,为了加快作业速度,可以先拧两个螺栓,剩下的由专人补齐拧紧。
3、散配件配件散布应在布轨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