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管理规定
- 格式:docx
- 大小:88.48 KB
- 文档页数:10
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惠州炼油工程建设项目绝热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规定0 版本方新目 编制胡勇 校对刘新中 审核姚德彬 批准2006-11-29 发布日期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项目组目录1 目的 .......................................................2 2 适用范围.......................................................2 3 术语和定义.....................................................2 4 项目文件和执行标准...........................................3 5 质量职责.......................................................3 6 施工质量管理流程.............................................5 7 施工前质量管理 ..............................................7 8 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9 9 主要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10 10 不合格品质量处理和工程质量持续改进.......................13 11 交工资料管理和交工验收.....................................14 12 附则 .......................................................15 13 附件 .......................................................15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项目1目的 针对中海石油惠州炼油项目建设绝热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明确各主体在质 量控制方面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以及所执行的标准规范,规范 施工工序和强化产品质量控制,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设备绝热管理工作,提高绝热工程旳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做到经济运营,为生产装置旳“安、稳、长、满、优”运营发明条件,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合用于公司系统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旳绝热(保温或保冷)管理。
第三条保温(保冷)旳设计、选材、施工及验收必须符合GB4272《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11790《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GB38175《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8174《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旳测试与评估》、GBJ126《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J10《石油化工公司设备和管道隔热设计规范》、SDGJ95《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和管道保温油漆设计技术规定》、DLJ5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设备处是设备绝热管理工作旳责任部门,组织实行生产部旳设备绝热管理。
1. 负责对检(维)修中旳保温绝热工程项目(计划)旳审核,组织保温绝热工程旳施工、质量检查、验收等工作。
2. 负责对施工使用旳绝热材料旳抽检、验收工作。
3. 负责与保温绝热工程旳施工队伍签订工程合同,明确质量原则和违约经济责任。
4. 负责保温性能测试工作。
第五条车间负责保温绝热设施旳平常维护保养和检查,掌握所管辖区域内旳设备和管道旳保温(冷)状况,涉及采用旳材料、保温(冷)层厚度、施工状况、检修状况等,并做好记录以便检修时参照。
第三章绝热材料旳选用第六条需保温绝热旳设备范畴1. 具有下列状况之一旳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必须保温:A:外表面温度高于323K(50℃)且需要保持此温度旳物料设备。
B:工艺生产中需要减少介质旳温度损失或延迟介质凝结旳部位。
C:所有热力设备、管道及附件旳外表面均应有保温层。
当周边空气温度为25℃时,保温层表面最高温度不得超过50℃。
对于个别不易保温旳设备和管道,其外表面温度低于60℃(避免烫伤运营人员旳温度界线)时可以不保温。
2. 具有下列状况之一旳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必须保冷:A: 需制止或减少冷介质及载冷介质在生产和输送过程中旳冷损失者或温度升高者。
2023年化工装置安全、消防设施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化工装置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化工装置的安全管理和消防设施的设置、使用和维护。
第三条化工装置安全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装置的正常运营、预防事故发生,并及时控制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二章化工装置的安全管理第四条化工装置应当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和改建。
第五条化工装置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
第六条化工装置应当设有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装置的日常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第七条化工装置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第八条化工装置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九条化工装置应当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条化工装置应当建立完善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机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事故和灾害事件。
第三章消防设施的设置、使用和维护第十一条化工装置应当根据装置的性质、规模和危险程度,合理设置消防设施,并保证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化工装置应当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试。
第十三条化工装置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消防栓和消防水炮,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十四条化工装置应当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演练和实战训练,提高从业人员的灭火和逃生能力。
第十五条化工装置应当建立消防档案,记录消防设施的设置、使用和维护情况,并定期进行整理和归档。
第四章监管和处罚第十六条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化工装置的安全管理和消防设施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对违反本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监管部门可以采取警告、罚款、停产整顿等措施,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对因违反本管理规定造成的事故,监管部门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作者:————————————————————————————————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26-89条文说明前言根据原国家计委(1984)10号文的要求,由化学工业部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26-89,经建设部1989年3月27日以(89)建标字第( 151)号文批准发布。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有关单位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组根据国家计委关于编制标准、规范条文说明的统一要求,按《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章、节、条的顺序,编制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 供国内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参考。
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函寄化工部施工技术研究所《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国标管理组。
本《条文说明》仅供有关部门和单位执行本规范时使用,不得外传和翻印。
第一章总则第l.0.1条本条系参考《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4272-84)的引言规定的。
第1.0.2条本条温度范围,系根据国内石油化工等生产厂的介质温度和国内绝热材料的使用温度,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技术资料规定的。
一、国内外标准划分保温、保冷的温度范围:1.美国凯洛格公司的标准规定:保温为十21.3~+1038℃;保冷为1.3~-23.2℃。
2.日本《保温、保冷工程施工标准》(JISA9501-1984)规定:绝热温度为-180~+1000℃。
3.国标《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金属管道篇(GBJ235-82)规定:绝热温度为-200~+850℃;4.国标《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J307-77)规定:绝热温度为-196~+570℃。
企业制度-执行类制度名称茂名石化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管理规定制度编号JMMSH-B04050-1-M3.05.021制度文号/制度版本1主办部门机动部所属业务类别生产经营管理/设备管理/设备专业管理会签部门生产监测中心、物资供应中心监督检查者机动部审核部门法律事务部企业管理部解释权归属机动部签发日期2011年04月28日废止说明/生效日期2011年05月01日制定目的对设备、管线的绝热进行有效的管理,减少能量损失,保证装置的节能降耗及正常运行。
制定依据规范公司绝热管理的实际需要。
适用范围公司各单位约束对象公司设备及管道绝热管理涉及的相关制度茂名石化承包商安全管理规定业务类别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专项安全监督管理所属层级企业制度-执行类1 基本要求本规定所称绝热管理范围包括公司的设备及管道、建构筑物等绝热。
对设备、管线、建构筑物等的绝热进行有效的管理,减少能量损失,保证装置的节能降耗及正常运行。
对绝热实行全过程管理是指绝热工程从规划、设计、选材、安装、使用、监测、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过程管理。
2 职责机动部2.1.1 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总部的设备管理制度、规程和标准,负责公司的设备及管道绝热日常管理,组织制(修)订本公司的绝热管理规定,并依照《茂名石化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2.1.2 参与新、改、扩建公司关键设备绝热技术协议的签订、设计图纸审查及竣工验收。
2.1.3 参与公司关键设备绝热的改造方案、检修方案的审查、施工管理及竣工验收。
2.1.4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经验、新成果技术。
生产设备监测中心负责进厂的绝热材料检测。
物资供应中心2.3.1 负责组织绝热材料采购技术协议的签订。
2.3.2 负责绝热材料的采购和到货验收、发放、保管。
二级单位2.4.1 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总部、公司的设备管理制度、规程和标准,负责本单位的设备及管道绝热管理,制(修)订本单位的绝热管理规定,并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贯彻国家的节能政策,提高绝热工程施工工艺水平,保证施工质量,减少工艺设备、管道及其附件的能量损失,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经济效益,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设备及管道内介质温度范围为大于等于负196℃、小于等于正850℃的外部绝热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本规范不适用于核动力、航空、航天工业的设备及管道、埋地长输管道的绝热工程和工业炉窑的炉墙隔热工程。
第1.0.3条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的施工,必须按设计文件及本规范的规定执行。
当需要修改设计、材料代用时,或采用新材料,必须经原设计单位同意。
第1.0.4条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的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后,方可开工。
一、设计文件及有关技术文件齐全,施工图纸已经会审;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业已批准,技术交底和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已经完成。
第1.0.5条绝热工程的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材料第一节质量要求第2.1.1条绝热层材料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绝热层材料应有随温度变化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
当用于作保温层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其平均温度小于等于623K(350℃)时、导热系数值不得大于0.12W/(m·K)[0.103kcal/(m·h·℃];当用于作保冷层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其平均温度小于300K(27℃)时,导热系数值不得大于0.064W/(m·K)[0.055kcal/(m·h·℃)]。
二、用于保温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其容重不得大于400kg/m3;用于保冷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品,其容重不得大于220kg/m3。
三、用于保温的硬质绝热制品,其抗压强度不得小于0.4MPa(4kgf/cm2);用于保冷的硬质绝热制品,其抗压强度不得小于0.15MPa(1.5kgf/cm2)。
1.目的为了使设备防腐绝热管理工作规范化,提高工作质量,阻止或减缓设备腐蚀,减少能量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保障设备运行安全和生产正常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各单位设备、设施、管道、钢结构防腐绝热工作管理。
3. 相关/支持性文件《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50126-2008《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185-2010《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252-2010《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2013《工业设备及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727-2011《石油化工隔热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3522-2003《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T 3503-2007《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工程设计规范》SH/T 3010-2013《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 8174-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 4272-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 8174-2008《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GB/T 21558-2008《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50212-20144.定义防腐是防止材料(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由于与周围环境作用而产生的损坏和变质。
绝热也常称为隔热或保温(热保温)、保冷(冷保温),是保温和保冷的统称。
5. 管理职责5.1主管副总5.1.1 组织制定本制度。
5.1.2 审批防腐绝热外委申请。
5.1.3 审批防腐绝热施工方案。
5.2设备部5.2.1负责制定并完善本制度,督促检查、考核本制度的执行情况。
5.2.2负责防腐绝热管理工作,包括工程计划审核、实施、检查、上报和技术管理。
5.2.3负责对主要设备和重点技改、更新项目中防腐绝热工作的监督、检查及验收工作。
第一章总第一条为加强XXX集团有限公司和XXX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为XX集团公司)设备防腐蚀与绝热管理工作,提高防腐蚀与绝热管理水平,保证设备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保证生产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切实做好节能降耗第二条设备防腐蚀管理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凡受到工艺介质、冷却水、大气、土壤等腐蚀的各类设备、管道、建构筑物等(以下统称设备),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
本制度中设备的防腐蚀管理包括设备的材料防腐、第三条绝热是指为减少设备和管道内介质热量或冷量损失,或为防止人体烫伤、设备外壁凝结露、稳定操作等,在其外壁或内壁设置隔热层,以减少热传第四条 XX集团公司加工含硫、高含硫原油装置的腐蚀管理遵循《炼油生产装置工艺防腐蚀管理规定》、《加工高含硫原油部分装置在用设备及管道选材指导意见》、《加工高含硫原油储罐防腐蚀技术管理规定》、《加工高含硫原油装置设备及管道测厚管理规定》以及《关于加强炼油装置腐蚀检查工作的管理规定》等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XX第二章第六条公司设备部是XX集团公司设备防腐蚀与绝热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公司生产管理部是XX集团公司工艺防腐蚀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在主管经理和副总工程师领导下开展防腐蚀与绝热管理工作,设置专职或兼职的防腐蚀与绝热第七条各单位主管设备工作的领导负责本单位设备防腐蚀与绝热管理工作,主管生产技术的领导负责本单位工艺防腐蚀管理工作。
各单位设备主管部门是本单位设备防腐蚀与绝热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各单位生产技术管理部门是本单位工艺防腐蚀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设置专职或兼职的防腐蚀与绝热管理人员,第八条1、贯彻执行国家和股份公司有关防腐蚀与绝热管理的有关标准、制度和规2、审批、下达设备防腐蚀与绝热施工项目计划,按照内控制度的要求和程3、参与厂际公用系统、重点生产装置和重要设备防腐绝热工程总体方案的4、审批XX5、针对设备腐蚀问题如加工高含硫原油的设备腐蚀问题,协同生产技术管6、组织防腐蚀与绝热技术交流与培训,推广应用新的防腐蚀技术和新型防第九条公司生产技术管理部门12、贯彻执行国家和股份公司有关工艺防腐蚀工作的标准、制度和规定,结合实际组织制定XX集团公司工艺防腐蚀规定及相关管理措施,并对实施情况进3、组织编制生产装置工艺防腐蚀的技术方案,参与技术改造或引进项目中45、针对工艺防腐蚀措施出现的问题,组织进行研究、攻关、技术交流与培第十条1、各单位主管设备的领导全面负责本单位设备防腐蚀与绝热管理工作。
换热设备管理规定1 根本要求1.1 管理围本规定围所指换热设备,包括管壳式换热器以及板式换热器。
1.2 管理原那么1.2.1 坚持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确保设备平安可靠运行。
1.2.2 坚持设备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检验、更新和报废等过程进展管理。
1.3 引用文件"压力容器"GB150.1~4-2011"热交换器"GB/T 151-2014"石油化工静设备安装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461-2008"加工高硫原油重点装置主要设备设计选材导那么"SH/T3096-2012 "管壳式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SHS01009-20042 分工与职责2.1 设备管理部职责2.1.1负责换热设备的归口管理,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部门颁发的有关条例、规程、规定、技术标准等,制(修)订本公司相应的换热设备管理制度,并监视、检查执行情况。
2.1.2负责设备采购前技术谈判和签订技术协议。
2.1.3负责审查换热设备改造方案和施工方案,参与新建装置、技改、大修或更新工程中换热设备设计图纸的审查。
2.1.4负责建立换热设备台帐和主要换热设备技术档案。
2.2 生产技术部2.2.1负责组织制定换热设备的工艺操作规程及运行指标,负责其工艺操作条件符合换热设备设计运行条件。
2.2.2负责组织新建装置、技改、大修或更新工程中换热设备设计图纸的审查,参与技术协议的审核。
2.3 生产车间2.3.1 负责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换热设备管理的有关标准、条例、规定和制度。
2.3.2 负责本单位换热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
2.3.3 负责健全本单位的换热设备台账、技术档案,收集、保存换热设备的图纸资料。
2.3.4 负责编制换热设备的检修方案。
3 管理要求3.1 设计3.1.1换热设备的设计由取得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批准书〞的单位承当,设计单位(设计人员)应对所设计的换热设备的平安性能负责。
企业制度-执行类1 基本要求本规定所称绝热管理范围包括公司的设备及管道、建构筑物等绝热。
对设备、管线、建构筑物等的绝热进行有效的管理,减少能量损失,保证装置的节能降耗及正常运行。
对绝热实行全过程管理是指绝热工程从规划、设计、选材、安装、使用、监测、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过程管理。
2职责机动部2.1.1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总部的设备管理制度、规程和标准,负责公司的设备及管道绝热日常管理,组织制(修)订本公司的绝热管理规定,并依照《茂名石化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2.1.2参与新、改、扩建公司关键设备绝热技术协议的签订、设计图纸审查及竣工验收。
2.1.3参与公司关键设备绝热的改造方案、检修方案的审查、施工管理及竣工验收。
2.1.4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经验、新成果技术。
生产设备监测中心负责进厂的绝热材料检测。
物资供应中心2.3.1负责组织绝热材料采购技术协议的签订。
2.3.2负责绝热材料的采购和到货验收、发放、保管。
二级单位2.4.1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总部、公司的设备管理制度、规程和标准,负责本单位的设备及管道绝热管理,制(修)订本单位的绝热管理规定,并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2.4.2负责编制本单位年度设备与管道绝热计划。
2.4.3负责本单位设备与管道的绝热材料选用,签订技术协议。
2.4.4负责审批本单位设备、管线绝热的各类方案。
2.4.5负责本单位设备、管线实施绝热工程的监督和质量验收。
2.4.6建立位设备、管线的绝热档案、数据等基础资料。
2.4.7组织本单位的设备、管道绝热效果测评。
工程管理部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管理部门的有关标准、规范,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绝热设计的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并组织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按规定向使用单位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
3管理内容和方法绝热方案设计3.1.1绝热方案应根据生产装置的工艺条件并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设计,主要执行《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SH 3010、《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 4272 )、《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 8175 )。
3.1.2绝热方案完成后应征求所在车间的意见并经二级单位同意。
3.1.3绝热设计选材应符合材料来源广、经济、施工方便的基本原则。
施工管理和质量验收3.2.1绝热工程施工单位应选择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并符合《茂名石化承包商安全管理规定》。
3.2.2绝热工程施工方案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写,经二级单位审批。
3.2.3绝热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管理部门的有关标准、施工技术规范,符合《石油化工隔热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T 3522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 50126)要求。
3.2.4绝热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接受工程所在车间和二级单位管理人员的检查、监督。
3.2.5绝热材料施工前必须进行抽查、检测。
3.2.6施工现场的绝热材料必须妥善保管,在雷雨季节必须采取防雨措施。
因保管不善而引起性能下降的绝热材料,禁止使用。
3.2.7利旧的绝热材料应严格挑选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使用超过7年的绝热材料不得利用。
3.2.8必要时,绝热工程可组织中间验收。
3.2.9绝热工程完工后,由二级单位组织工程所在车间和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共同验收。
3.2.10绝热工程正常投用后 60天内应按《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GB /T 6422 )及《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 8174 )进行绝热性能的测评。
测评合格的,测评费用从施工费用列支;测评不合格的,测评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测评不合格的绝热工程必须返工至合格为止,所发生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日常管理3.3.1设备、管道的档案资料应有相应的绝热数据,各二级单位应不断完善相应的记录。
3.3.2各单位应定期组织检查设备、管道绝热状况,发现破损、裸露或热(冷)损失异常部位应做记录,安排整改。
3.3.3设备、管道绝热层因检修施工而损坏的,检修施工后应恢复原状。
3.3.4加强设备、管道绝热效果测评管理。
开展定期的绝热效果测评,设备、管道绝热效果测评每7 年为一个周期,发现绝热性能下降的部位应安排整改。
3.3.5各单位应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推广绝热新材料、新结构。
4 检查与考核二级单位须建立定期绝热检查制度和日常检查制度,绝热检查可与岗位经济责任制检查、"三基”工作检查或集团公司设备安全大检查等工作结合进行。
检查结果与经济责任考核挂钩。
机动部根据总部《中国石化炼化企业设备检查细则》、《茂名石化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及本规定对二级单位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5相关记录无相关记录。
6附加说明本规定起草人:朱华平本规定审核人:庄晓峰本规定批准人:韩建宇7附件附件1公司绝热材料的性能检测指标附件1公司绝热材料的性能检测指标1绝热层材料的性能要求绝热层材料应选择能提供具有随温度变化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的产品。
对于松散或可压缩的绝热材料,应选择能提供在使用密度下的导热系数方程式或图表的产品。
绝热层材料的性能应符合表2《常用绝热材料性能》规定的数据。
在运行中,保温材料的平均温度低于350 C时,其导热系数不得大于(m.C );保冷材料的平均温度低于(27 C)时,其导热系数不应大于(m.C )。
保温的硬质材料密度不得大于300kg/m 3;软质材料及半硬质制品密度不得大于200kg/m 3;保冷材料的密度不得大于200kg/m 3;用于保温的硬质材料抗压强度不得小于;用于保冷的硬质材料抗压强度不得小于。
保温材料的含水率不得大于%(重量比,下同);保冷材料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绝热层材料应选择能提供具体允许使用温度和不燃性、难燃性性能检测证明的产品;对保冷材料,尚需提供吸水性、吸湿性、憎水性检测证明。
对硬质绝热材料尚需提供材料的线膨胀或收缩率数据。
用于与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接触的绝热材料应符合《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有关氯离子含量的规定。
绝热材料及其制品的化学性能应稳定,对金属不得有腐蚀作用。
当用在奥氏体不锈钢设备或管道上时,其氯离子含量指标应符合图1的允许范围,也可按下式进行验证:igy w +式中:y ---- 测得的 C「含量(mg/kg );x——测得的 Na++SiC32-( mg/kg )。
mg/kg100 1WQ 10000(Na++SiO2-)含量,mg/kg图1绝热材料中Cl-含量允许范围绝热层材料按被绝热的工艺设备和管道外表面温度不同,其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 8624)标准规定的燃烧等级,并就符合下列规定: 1.8.1 被绝热的设备与管道外表面温度 1.8.2被绝热的设备与管道外表面温度 的性能要求。
1.8.3被绝热的设备与管道外表面温度 低于一般可燃性B 2级材料的性能要求。
用于充填结构的散装绝热材料,不得混有杂物及尘土。
纤维类绝热材料中大于或等于 0.5mm 的渣球含量应为:矿渣棉小于 10%,岩棉小于6%,玻璃棉小于%。
直径小于0.3mm 的多孔性颗粒类绝 热材料,不宜使用。
2防潮层材料性能要求防潮层材料应选择具有抗蒸汽渗透性能、防水性能和防潮性能,且其吸水率不大于 1%的材料。
防潮层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本规范第条的规定。
防潮层材料应选用化学性能稳定、 无毒且耐腐蚀的材料,并不得对绝热层和保护层材料产生腐蚀或溶 解作用。
防潮层材料应选择在夏季不软化、 不起泡和不流淌的材料, 且在低温使用时不脆化、 不开裂、不脱落 的材料。
涂抹型防潮层材料,其软化温度不应低于65C ,粘接强度不应小于;挥发物不得大于30%。
3保护层材料性能要求保护层材料应选择强度高,在使用的环境温度下不得软化、不得脆裂,且应抗老化, 其使用寿命不得小于设计使用年限,国家重点工程的保温保护层材料的设计使用年限应大于 10年。
保冷时应达到12〜18年。
保护层材料应具有防水、防潮抗大气腐蚀、化学稳定性好等性能;并不得对防潮层或绝热层产生腐蚀 或溶解作用。
保护层材料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或难燃性材料。
但贮存或输送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及管道,以及与其邻近的管道,其保护层必须彩不燃性材料。
4粘接剂、密封剂和耐磨剂的主要性能要求T o 大于100 C 时,绝热层材料应符合不燃类 A 级材料性能要求。
T o 小于或等于100C 时,绝热层材料不得低于难燃类B 1级材料T o 小于或等于50 C 时,有保护层的泡沫塑料类绝热层材料不得保冷采用的粘接剂应在使用的低温范围内保持粘接性能,粘接强度在常温时应大于,软化温度应大于65C。
泡沫玻璃采用的粘接剂在- 196 C时的粘接强度应大于。
采用的粘接剂、密封剂和耐磨剂不应对金属壁产生腐蚀及引起保冷材料溶解。
在伸缩、振动情况下, 耐磨剂应能防止泡沫玻璃因自身或与金属相互磨擦而受损。
粘接剂、密封剂应选择固化时间短、具有密封性能,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不得开裂的产品。
注:a)本技术数据必须是产品生产厂商必须达到的检测数据。
b)各种绝热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及数据应符合各自的产品标准规定。
c)导热系数参考方程中(T m-70),( T m-400)等表示该方程的常数项:如A),九等应对应代入T m为70'C, 400 C 时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