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方及混合运算重要知识点总结与典型例题及答案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172.17 KB
- 文档页数:7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试题答案及解析1.科学发现:植物的花瓣、萼片、果实的数目以及其他方面的特征,都非常吻合于一个奇特的数列——著名的裴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34,55,……仔细观察以上数列,则它的第11个数应该是 .【答案】89.【解析】观察发现:从第三个数开始,后边的一个数总是前边两个数的和,则第11个数是34+55=89.试题解析:第11个数是34+55=89.【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2.将正整数依次按下表规律排成4列,根据表中的排列规律,数2014应在( )A.第672行第1列B.第672行第4列C.第671行第1列D.第671行第4列【答案】B.【解析】每行有3列,奇数开始的从左边开始排列,偶数开始的从右边开始排列.每行的最后都是3的倍数.2014÷3=671……1,所以数2014应在第672行第4列.故选B.【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3.已知在0摄氏度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cm3空气的质量是0.001293克,数0.001293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 .【答案】.【解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的数,只要将小数定向右移到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后,若共移动位,则最后乘以即可,如本题中向右移了位,变为,在后乘以,最后.【考点】科学记数法.4.计算:= 。
【答案】.【解析】【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5.在一次水灾中,大约有个人无家可归,假如一顶帐篷占地100米,可以放置40个床位(一人一床位),为了安置所有无家可归的人,需要多少顶帐篷?这些帐篷大约要占多少地方?若某广场面积为5000米2。
要安置这些人,大约需要多少个这样的广场?(所有结果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答案】(1);(2);(3).【解析】根据帐篷的数量=总人数÷每一个帐篷所容纳的人数;所占面积=帐篷数×一顶帐篷所占的面积,计算即可.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得2.5×107÷40=625000=顶帐篷,625000×100=6.25×107米2,6.25×107÷5000=个.考点: 整式的除法.6.明近期几次数学测试成绩如下:第一次85分,第二次比第一次高8分,第三次比第二次低12分,第四次又比第三次高10分.那么小明第四次测验的成绩是()A.90分B.75分C.91分D.81分【答案】C【解析】小明第四次测验的成绩是故选C.7.下列各组的两个数中,运算后的结果相等的是()A.和B.和C.和D.和【答案】B【解析】A.,,故本选项错误;B.,,故本选项正确;C.,,故本选项错误;D.,,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8.若规定“!”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且则的值为()A.B.99!C.9 900D.2!【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得:100!=100×99×98×97×...×1,98!=98×97× (1)∴=100×99="9" 900,故选C.9.若规定,则的值为 .【答案】【解析】.10.李强靠勤工俭学的收入维持上大学费用,表中是李强某一周的收支情况表,记收入为正,支出为负(单位:元):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2)照这个情况估计,李强一个月(按30天计算)能有多少节余?(3)按以上的支出水平,李强一个月(按30天计算)至少有多少收入才能维持正常开支?【答案】(1)到这个周末,李强有14元节余.(2)照这个情况估计,李强一个月(按30天计算)能有60元节余.(3)按以上的支出水平,李强一个月(按30天计算)至少有360元收入才能维持正常开支.【解析】分析:(1)七天的收入总和减去支出总和即可;(2)首先计算出平均一天的节余,然后乘30即可;(3)计算出这7天支出的平均数,即可作为一个月中每天的支出,乘30即可求得.解:(1)由题意可得:(元).(2)由题意得:14÷7×30=60(元).(3)根据题意得:10+14+13+8+10+14+15=84,84÷7×30=360(元).答:(1)到这个周末,李强有14元节余.(2)照这个情况估计,李强一个月(按30天计算)能有60元节余.(3)按以上的支出水平,李强一个月(按30天计算)至少有360元收入才能维持正常开支.11.有理数0.0050400的有效数字的个数是().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C【解析】有效数字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后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解:有理数0.0050400的有效数字有5、0、4、0、0这5个,故选C.【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点评:本题是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有效数字的定义,即可完成.12.计算:;【答案】-5【解析】先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法则计算,再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计算,最后算加减即可.解:原式.【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点评:计算题是中考必考题,一般难度不大,学生要特别慎重,尽量不在计算上失分.13.观察下列各式:31=3,32=9,33=27,34=81, 35=243,36=729…你能从中发现底数为3的幂的个位数有什么规律吗?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回答:3的个位数字是。
有理数的乘方及混合运算(基础)【要点梳理】要点一、有理数的乘方定义: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 ). 即有:n a a a a n ⋅⋅⋅=个.在na 中,a 叫做底数, n 叫做指数. 要点诠释:(1)乘方与幂不同,乘方是几个相同因数的乘法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2)底数一定是相同的因数,当底数不是单纯的一个数时,要用括号括起来.(3)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要点二、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4)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即 . 要点诠释:(1)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一样,首先应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值.(2)任何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要点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要点诠释:(1)有理数运算分三级,并且从高级到低级进行运算,加减法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法是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以后学习)是第三级运算;(2)在含有多重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有时根据式子特点也可按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的顺序进行.(3)在运算过程中注意运算律的运用.【典型例题】类型一、有理数乘方1. 把下列各式写成幂的形式:(1)22225555⎛⎫⎛⎫⎛⎫⎛⎫+⨯+⨯+⨯+ ⎪ ⎪ ⎪ ⎪⎝⎭⎝⎭⎝⎭⎝⎭; (2)(-3.7)×(-3.7)×(-3.7)×(-3.7)×5×5;(3)xxxxxxyy .2.计算:(1)3(4)-(2)(3)(4)(5)⎛⎫⎪⎝⎭335(6)335(7)22×3()(8)22×3举一反三:【变式1】计算:(1)(-4)4(2)23(3)225⎛⎫⎪⎝⎭(4)(-1.5)2【变式2】(2015•长沙模拟)比较(﹣4)3和﹣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底数相同,指数也相同B.它们底数相同,但指数不相同C.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相同,但运算结果不相同D.虽然它们底数不同,但运算结果相同类型二、乘方的符号法则3.不做运算,判断下列各运算结果的符号.(-2)7,(-3)24,(-1.0009)2009,553⎛⎫⎪⎝⎭,-(-2)2010 34-4(3)-43-举一反三:【变式】计算:(-1)2009的结果是( ).A .-lB .1C .-2009D .2009类型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4.计算: (1)()⎡⎤⎛⎫⎡⎤ ⎪⎢⎥⎣⎦⎝⎭⎣⎦211-1-0.5××2--33(2)()⎡⎤⎣⎦341-1-×2--36 (3)3201111(1+-2.75)×(-24)+(-1)--238(4)33211-+|-2-3|(-0.1)(-0.2)举一反三:【变式1】计算:4211(10.5)[2(3)]3---⨯---【变式2】计算:2421(2)(4)12⎛⎫-÷-⨯- ⎪⎝⎭5. 20032004(2)(2)-+-= ( )(A )2- (B )4007(2)- (C )20032 (D )20032-举一反三: 【变式】计算:7734()()43-⨯-【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5•郴州)计算(﹣3)2的结果是( )A .﹣6B . 6C . ﹣9D . 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数的平方一定大于这个数;B .一个数的平方一定是正数;C .一个数的平方一定小于这个数;D .一个数的平方不可能是负数.3.下列各组数中,计算结果相等的是 ( ).A .-23与(-2)3B .-22与(-2)2C .22()5与225D .(2)--与2-- 4.式子345-的意义是 ( ) A. 4与5商的立方的相反数 B.4的立方与5的商的相反数 C.4的立方的相反数除5 D.45-的立方 5.计算(-1)2+(-1)3=( )A .-2B .- 1C .0D .26.观察下列等式:71=7,72=49,73=343,74=2401,75=16807,76=117649…由此可判断7100的个位数字是( ) .A .7B .9C .3D .17.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第6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 ) .A .312⎛⎫ ⎪⎝⎭米B .512⎛⎫ ⎪⎝⎭米C .612⎛⎫ ⎪⎝⎭米D .1212⎛⎫ ⎪⎝⎭米二、填空题8.在(-2)4中,指数是________,底数是________,在-23中,指数是________,底数是________,在225中底数是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 9.(2015•湖州)计算:23×()2= . 10.()3--= ;52-= ;313⎛⎫-- ⎪⎝⎭= ;225= . 11. 3[(3)]_______---=,233(2)_______-⨯-=12.213____+= , 2135_____++=,21357_____+++= ,……,从而猜想:135+++……22005_____+=.13. 21(2)________3-=三、解答题14.(2014秋•渭城区校级期末)﹣23+(﹣3)2﹣32×(﹣2)2.15. 已知x 的倒数和绝对值都是它本身,y 、z 是有理数,并且2|3|(23)0y x z +++=,求32525x yz x y --+-的值.。
第03讲 有理数的乘除法(5大考点)一、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要点:(1) 不为0的两数相乘,先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2)当因数中有负号时,必须用括号括起来,如-2与-3的乘积,应列为(-2)×(-3),不应该写成-2×-3.2.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推广:(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2)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要点:(1)在有理数的乘法中,每一个乘数都叫做一个因数.(2)几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先根据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积的符号,然后把各因数的绝对值相乘.(3)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反之,如果积为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数为0.3.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即:ab =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即:abc =(ab)c =a(bc).(3)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即:a(b+c)=ab+ac .要点:(1)在交换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符号一起交换.(2)乘法运算律可推广为: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或者把其中的几个因数相乘.如abcd =d(ac)b .一个数同几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几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如a(b+c+d)=ab+ac+ad .(3)运用运算律的目的是“简化运算”,有时,根据需要可以把运算律“顺用”,也可以把运算律“逆用”.二、有理数的除法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要点:考点考向(1)“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是互相依存的.如-2的倒数是,-2和是互相依存的;(2)0和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因此0没有倒数;(3)倒数的结果必须化成最简形式,使分母中不含小数和分数;(4)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必定同号(同为正数或同为负数).2. 有理数除法法则:法则一: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即.法则二: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要点:(1)一般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法则一,在能整除时应用法则二方便些.(2)因为0没有倒数,所以0不能当除数.(3)法则二与有理数乘法法则相似,两数相除时先确定商的符号,再确定商的绝对值.三、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由于乘除是同一级运算,应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一般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算出结果.四、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则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如有括号,则先算括号里面的.考点一:有理数的乘法运算1.计算:(1)54(3)1(0.25)65æö-´´-´-ç÷èø; (2)(1-2)(2-3)(3-4)…(19-20);(3)(-5)×(-8.1)×3.14×0.【答案与解析】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首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因数是小数的要化为分数,是带分数的通常化为假分数,以便能约分.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零,积就为零. (1)54(3)1(0.25)65æö-´´-´-ç÷èø591936548=-´´´=-; (2)(1-2)(2-3)(3-4)…(19-20)19-(1)(1)(1)(1)1=-´-´-´×××´-=-14444244443个(1)相乘; (3)(-5)×(-8.1)×3.14×0=0.【总结升华】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与正因数的个数无关.当因数中有一个数为0时,积为0.但注意第一个负因数可以不用括号,但是后面的负因子必须加括号.2.运用简便方法计算:25×﹣(﹣25)×+25×.【答案与解析】解:25×﹣(﹣25)×+25×,12-12-1(0)a b a b b¸=¹g 考点精讲=25×+25×+25×,=25×(++),=25×,=.【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3.用简便方法计算:(1)2215130.34(13)0.343737-´-´+´--´;(2) 3.1435.2 6.28(23.3) 1.5736.4-´+´--´.【答案】(1)原式2125(13)(13)0.340.343377éùéùæöæö=-´+-´+´-+´-ç÷ç÷êúêúëûèøèøëû2125(13)0.343377éùéùæöæö=-´++´--ç÷ç÷êúêúèøèøëûëû(13)10.34(1)130.3413.34=-´+´-=--=-.(2) 3.1435.2 6.28(23.3) 1.5736.4-´+´--´=(-3.14)×35.2+(-3.14)×2×23.3+(-3.14)×18.2=-3.14×(35.2+46.6+18.2)=-3.14×100=-314.考点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1.计算: 17(49)2(3)33æö-¸-¸¸-ç÷èø 【思路点拨】对于乘除混合运算,首先由负数的个数确定结果的符号,同时应将小数化成分数,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算式化成连乘积的形式,再进行约分.但要注意除法没有分配律.【答案与解析】解:17(49)2(3)33æö-¸-¸¸-ç÷èø 331(49)773æöæö=-´-´´-ç÷ç÷èøèø331493773æö=-´´´=-ç÷èø【总结升华】进行乘除混合运算时,往往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2.计算:111(3)(2(1)335-¸-¸-【答案】原式103525(()(37621=-´-´-=-考点三: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1.计算:9481(16)49-¸´¸-【答案与解析】在有理数的乘除运算中,应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运算.9444181(16)811499916æö-¸´¸-=-´´´-=ç÷èø【总结升华】在有理数的乘除运算中,可先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乘除运算是同一级运算,再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2.计算:14410(2)893-¸´¸-【答案】 14410(2)893-¸´¸-194181941243108432843216æö=-´´´-=´´´=ç÷èø考点四: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 计算:121123031065æöæö-¸-+-ç÷ç÷èøèø【答案与解析】方法1:121123031065æöæö-¸-+-ç÷ç÷èøèø12035121303010-+-æöæö=-¸=-ç÷ç÷èøèø方法2:211213106530æöæö-+-¸-ç÷ç÷èøèø2112(30)1031065æö=-+-´-=-ç÷èø所以121121303106510æöæö-¸-+-=-ç÷ç÷èøèø 【总结升华】除法没有分配律,在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时,若除数是和的形式,一般先算括号内的,然后再进行除法运算,也可以仿照方法2利用倒数关系巧妙解决,如果按a÷(b+c) =a÷b+a÷c 进行分配就错了.2.观察下列等式(式子中的“!”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1!=1,2!=2×1,3!=3×2×1,4!=4×3×2×1,…,那么计算:= .【答案】解:==.考点五:含绝对值的化简1. 已知a 、b 、c 为不等于零的有理数,你能求出||||||a b c a b c++的值吗?【思路点拨】先分别确定a 、b 、c 的取值,再代入求值.【答案与解析】解:分四种情况:(1)当a 、b 、c 三个数都为正数时,||||||1113a b c a b c a b c a b c++=++=++=;(2)当a 、b 、c 三个数中有两个为正数,一个为负数时,不妨设a 为负数,b 、c 为正数,||||||1111a b c a b c a b c a b c-++=++=-++=;(3)当a 、b 、c 三个数中有一个为正数,两个为负数时,不妨设a 为正数,b 、c 为负数,||||||1111a b c a b c a b c a b c--++=++=--=-;(4)当a 、b 、c 三个数都为负数时,||||||(1)(1)(1)3a b c a b c a b c a b c---++=++=-+-+-=-||||b c b c++的值为:3,3,1,1--【总结升华】在含有绝对值的式子中,当不知道绝对值里面的数的正负时,需分类讨论.2.计算a b a b+的取值.【答案】(1)当a >0、b >0时,112a b a b =+=+=原式;(2)当a <0、b <0时,112a b a b-=+=--=--原式;(3)当a >0,b <0时,110a b a b=+=-=-原式;(4)当a <0,b >0时,110a b a b-=+=-+=原式.2,2,0-一、单选题1.(2021·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计算8÷(﹣2)的结果是( )A .﹣4B .﹣16C .﹣6D .10【答案】A【分析】根据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8÷2=﹣4.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熟记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2021·广东七年级期末)计算:﹣17×□=1,则□内应填的数是( )巩固提升A .﹣7B .﹣1C .17D .7【答案】A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计算可求解.【详解】解:∵1(7)17-´-=,∴□内应填的数是﹣7,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3.(2021·陕西西安·交大附中分校七年级期末)23-的倒数是( )A .32-B .32C .23D .23-【答案】A【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进行答题.【详解】解:23-的倒数是32-,故选:A .【点睛】主要考查倒数的概念及性质.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4.(2021·内蒙古七年级期末)《庄子·天下篇》讲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去它的一半,千秋万代也截不完,一天之后“一尺之捶”剩12尺,两天之后剩14尺,那么3天之后,这个“一尺之棰”还剩( )A .12尺B .14尺C .18尺D .116尺【答案】C 【分析】两天之后14尺,那么只要计算第三天截去14的一半还剩多少即可求解.【详解】解:两天之后剩14尺,那么第三天截去了14×12=18尺,所以三天后,这个“一尺之棰”还剩14-18=18尺.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运算,读懂题意并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5.(2021·全国七年级课前预习)下列把除法转换为乘法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A .()114433æö¸-=-´ç÷èøB .()()()13663æö-¸-=-´-ç÷èøC .()11414æö¸-=´-ç÷èøD .()13434æö-¸=´ç÷èø【答案】C 6.(2021·湖南七年级期末)若“!”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并且1!=1,2!=2×1,3!=3×2×1,4!=4×3×2×1,…,则2021!2020!的值等于( )A .2021B .2020C .2021!D .2020!【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式子,进而可得出结论.【详解】解:Q 1!=1,2!=2×1,3!=3×2×1,4!=4×3×2×1,…,\2021!202120202019...1==20212020!20202019...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7.(2020·浙江杭州·)若0a b +>,且0ab <,则( )A .0,0a b >>B .a ,b 异号且其中负数的绝对值较大C .0,0a b <<D .a ,b 异号且其中正数的绝对值较大【答案】D【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得a 、b 为异号,再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可得正数的绝对值较大,进而得到答案.【详解】解:∵ab <0,∴a 、b 为异号,∵a +b >0,∴正数的绝对值较大,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和加法法则,关键是掌握计算法则.8.(2021·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下列运算过程中,有错误的是( )A .(3﹣412)×2=3﹣412×2B .﹣4×(﹣7)×(﹣125)=﹣(4×125×7)C .91819×16=(10﹣119)×16=160﹣1619D .[3×(﹣25)]×(﹣2)=3×[(﹣25)×(﹣2)]【答案】A【分析】各式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详解】解:A、原式=3×2﹣92×2=6﹣9=﹣3,符合题意;B、原式=﹣(4×125×7),不符合题意;C、原式=(10﹣119)×16=160﹣1619,不符合题意;D、原式=3×[(﹣25)×(﹣2)],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9.(2021·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计算:3×(12-)=____.【答案】3 2 -【分析】利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直接计算即可.【详解】解:13322æö´-=-ç÷èø,故答案为:32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乘法,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0.(2021·全国七年级课前预习)计算:6×(-9)= __________(-6)×0=____________2 3×94-=________(13-)×14=_________(-2)×54×910æö-ç÷èø×23æö-ç÷èø=_____(-6)×5×76æö-ç÷èø×27=_______【答案】-54 032-112-32- 1011.(2020·浙江杭州·七年级期末)在数5-,1,3-,5,2-中任两个数相乘除,其中最大的积是_________,最小的商是_______.【答案】15 -5【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分别计算,再比较可得结果.【详解】解:最大的积是:-5×(-3)=15,最小的商是:-5÷1=-5,故答案为:15,-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除法和比较大小,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12.(2021·浙江七年级期中)在2021□□□的“□”内分别填入“+”,“-”,“´”三个运算符号(每个符号只能填1次),最大的运算结果=________.【答案】4【分析】由运算的结果最大先确定乘号的位置,再确定加号与减号的位置即可.【详解】解:由运算的结果最大可得:0的前面与后面都不能用“´”,从而可确定第一个2的后面是“-”,第二个2的前面是“+”,2021 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乘法运算,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与乘法运算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3.(2021·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计算:−2÷12×2=______.【答案】8-【分析】根据有理数乘除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2÷12×2=222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运算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乘除运算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14.(2021·陕西七年级期中)已知a、b都不为0,则||||||a b aba b ab++的值为___________.【答案】1-,3【分析】分4种情况讨论:①a、b都是正数;②a、b都是负数;③a是正数,b是负数;④a是负数,b是正数【详解】①a、b都是正数,||||||1113a b aba b ab++=++=;②a、b都是负数,||||||1111 a b aba b ab++=--+=-;③a是正数,b是负数,||||||1111 a b aba b ab++=--=-;④a是负数,b是正数,||||||1111 a b aba b ab++=-+-=-;综上所述,||||||a b aba b ab++的值为1-,3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绝对值定义和有理数除法法则,解答关键是根据题意对a、b符号进行分类讨论.15.(2018·山东七年级期中)定义一种新的运算:x*y=2x yx+,如:3*1=3213+´=53,则2*3=__________.【答案】4【分析】把原式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转换为有理数运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2232*342+´==,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考查了新定义运算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6.(2021·全国七年级课前预习)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探究:正数除以负数:8÷(-4)=8×(______)负数除以负数:(-8)÷(-4)=(-8)×(______)零除以负数:0÷(-4)=0×(______)可知,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_____【答案】14-14-14-倒数17.(2021·全国七年级课前预习)探究:规定一楼地面的高度为0,从一楼向上的方向为正,从一楼向下的方向为负.小亮测量学校楼梯每一级台阶都是15 cm.如果小亮从1楼向上走1、2、3级台阶时,他所在的高度分别是多少?如何用算式表示呢?15×1 =____15×2 =____15×3 =____小亮测量学校楼梯每一级台阶都是15cm.如果小亮从1楼向下走1、2、3级台阶时,他所在的高度分别是多少?如何用算式表示呢?(-15)×1 =____(-15)×2 =____(-15)×3 =_____观察上面的式子,根据你对有理数乘法的思考,填空:正数乘以正数积为_____数负数乘以正数积为______数正数乘以负数积为______数负数乘以负数积为______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_______【答案】15 30 45 -15 -30 -45 正负负正积三、解答题18.(2021·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计算:(1)(﹣4120)×1.25×(﹣8);(2)56´(﹣2.4)35´;(3)(﹣14)×(﹣100)×(﹣6)×0.01;(4)91819´15.【答案】(1)40.5;(2)65-;(3)-84;(4)414919【详解】【分析】(1)原式变形后,约分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变形后,约分即可得到结果;(3)原式利用乘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4)原式变形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原式815204=´´8=40.5;(2)原式512366555=-´´=-;(3)原式=﹣(14×6)×(100×0.01)=﹣84;(4)原式=(10119-)×15=1501519-=149419.19.(2021·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计算下列各题:(1)112136æö¸-ç÷èø;(2)151124364æöæö´-¸-ç÷ç÷èøèø;(3)1152(10)3236æö-¸-´¸-ç÷èø.【答案】(1)2-;(2)89;(3)1-.【详解】(1)原式7736æö=¸-ç÷èø76372æö=´-ç÷èø=-(2)原式41717364æö=+´¸ç÷èø4174361789=´´=(3)原式5110621035æö=-´´´ç÷èø1=-.20.(2021·全国七年级课前预习)计算:(1)()()74491647-¸´¸- (2)()41452éùæöæö-¸-¸-ç÷ç÷êúèøèøëû【答案】(1)1;(2)52-【详解】()441441(1)4949 1.77167716æö=-´´´-=´´´=ç÷èø原式()()()()4855(2)4244.5582éùæö=-¸-´-=-¸=-´=-ç÷êúèøëû原式21.(2021·江苏南京一中七年级月考)定义运算“*”为:*()a b a b a b =´-+,求2*5,(3)*(8)--.【答案】3,35.【分析】原式利用题中的新定义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a b a b a b =´-+Q ,2*525(25)1073\=´-+=-=,(3)*(8)(3)(8)(38)241135--=-´----=+=.【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理解新定义法则、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2.(2021·福建七年级期末)已知一些两位数相乘的算式:62×11,18×22,34×11,15×55,63×39,54×11.(1)观察上述算式,选出具有共同特征的3个算式,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2)分别计算你选出的算式.观察计算的结果,你能发现不经过乘法运算就可以快速、直接地写出积的规律吗?请用文字描述这个规律;(3)在已知算式中,其他算式可以用上面的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吗?如何能,写出你的变形过程并直接写出最后结果.【答案】(1)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2)两位数乘法中,如果有一个因数为11,得数的百位上的数是两个因数最高位上的积,十位上的数是第一个因数十位数与其个位数的和,个位上的数是两个因数个位上数的积;(3)18×22=36×11=396,15×55=75×11=825.【分析】(1)确定因数为11的算式;(2)计算并发现规律;(3)根据发现的规律找算式即可.【详解】(1)解:62×11,34×11,54×11,这3个算式共同特征是: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2)解:62×11=682,34×11=374,54×11=594,规律:两位数乘法中,如果有一个因数为11,得数的百位上的数是两个因数最高位上的积,十位上的数是第一个因数十位数与其个位数的和,个位上的数是两个因数个位上数的积.或表述成:某个两位数与11相乘,得数的百位上的数是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得数的十位上的数是这个两位数各位数的和,个位上的数是这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3)解:18×22=36×11=396,15×55=75×11=825,【点睛】本题是计算类的规律题,观察所给的算式,找出算式之间数与数的关系,还有与结果的关系,得出结论,在根据规律解决问题.23.(2021·西安市铁一中学七年级月考)已知x,y为有理数,现规定一种新运算“*”,满足x*y=xy﹣5例如:1*2=1×2﹣5=﹣3(1)请仿照上面的例题计算下列各题:①2*(﹣3);②(4*5)*(﹣16);(2)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分别填入下列□和〇中,并比较它们的运算结果;多次重复以上过程,你发现:□*〇 〇*□(用“>”“<”或“=”填空).【答案】(1)①﹣11;②﹣152;(2)=【分析】(1)①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即可求出值;②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即可求出值,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计算;(2)设□和〇的数字分别为有理数a ,b ,利用新定义,分别计算□*〇与〇*□,再比较大小即可.【详解】解:(1)①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原式=2×(﹣3)﹣5=﹣6﹣5=﹣11;②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原式=(4×5﹣5)*(﹣16)=15*(﹣16)=15×(﹣16)﹣5=﹣52﹣5=﹣152;(2)设□和〇的数字分别为有理数a ,b ,根据题意得:a*b =ab ﹣5,b*a =ab ﹣5,即a*b =b*a ,则□*〇=〇*□.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4.(2021·重庆七年级期末)一个四位正整数的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字分别为a ,b ,c ,d ,如果a b c d £££,那么我们把这个四位正整数叫做顺次数,例如四位正整数1369:因为1369<<<,所以1369叫做顺次数.(1)四位正整数中,最大的“顺次数”是__________,最小的“顺次数”是__________;(2)已知一个四位正整数的百位、个位上的数字分别是2、7,且这个四位正整数是“顺次数”,同时,这个四位正整数能被7整除,求这个四位正整数.【答案】(1)9999,1111;(2)1267或2247【分析】(1)根据“顺次数”的定义,直接写出答案即可;(2)分两种情况:当1a =时,当2a =时,分别写出所有的顺次数,再验证能否被7整除,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根据“顺次数”的定义,四位正整数中,最大的“顺次数”是9999,最小的“顺次数”是1111,故答案是:9999,1111;(2)当1a=时,可能是1227、1237、1247、1257、1267、1277,其中,只有1267是7的倍数;a=时,可能是2227、2237、2247、2257、2267、2277,其中,只有2247是7的倍数;当2∴这个四位数是1267或224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新定义问题,理解“顺次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专题05有理数的乘方及混合运算(含科学记数法)压轴题六种模型全攻略【考点导航】目录【典型例题】 (1)【考点一有理数幂的概念理解】 (1)【考点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考点三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的数】 (4)【考点四程序流程图与有理数计算】 (5)【考点五含乘方的有理数混合运算】 (6)【考点六乘方的应用】 (7)【过关检测】 (9)【典型例题】【考点一有理数幂的概念理解】-是底数,4是指数,则这个算式是()例题:(2023·全国·七年级假期作业)若一个算式中,3A.43-B.()43-C.34-D.()34-【答案】B【分析】根据n a中,a叫做幂的底数,n叫做幂的指数,去列式即可.-是底数,4是指数,这个算式是()43-.【详解】解: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幂的构造,底数,指数,正确理解幂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训练】【考点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变式训练】【考点三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的数】【变式训练】【考点四程序流程图与有理数计算】【答案】0【分析】按照程序流程图,把a =【详解】解:由题意得,()224-⨯【变式训练】【答案】4【考点五含乘方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变式训练】【考点六乘方的应用】例题:(2023·全国·七年级假期作业)你喜欢吃拉面吗?拉面馆的师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几次,就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了许多细的面条.如图所示:这样捏合到第6次后可拉出几根面条?【答案】第6次后可拉出64根面条.【分析】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根据题意得:6264答:这样捏合到第6次后可拉出64根面条.【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乘方的意义.【变式训练】1.(2023·全国·七年级假期作业)如图是某种细胞分裂示意图,这种细胞每过3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根据此规律可得:(1)这样的一个细胞经过2小时后可分裂成多少个细胞?(2)这样的一个细胞经过多少小时后可分裂成64个细胞?【答案】(1)16(2)3【分析】(1)根据题意,2小时是4个30分钟,从而得到答案;(2)根据题意,得到规律,设经过n个30分钟得到64个细胞,列方程求解即可得到答案.=个细胞,【详解】(1)解:经过2小时,即第4个30分钟后,可分裂成4216∴经过2小时后,可分裂成16个细胞;(2)解:根据题意,一个细胞第1个30分钟分裂成2个,即12个细胞;第2个30分钟分裂成4个,即22个;…依此类推,第n个30分钟分裂为2n个细胞;264nn=,\=,解得6∴经过6个30分钟,即3小时后可分裂成64个细胞.【点睛】本题考查幂的应用,熟记幂的相关定义及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过关检测】一、单选题1.(2023·甘肃平凉·校考三模)22-等于()A .14B .14-C .4D .4-【答案】D【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24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方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C 919国产大飞机商业首航取得圆满成功,C 919可储存约186000升燃油,将数据18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50.18610⨯B .51.8610⨯C .418.610⨯D .318610⨯【答案】B【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0时,n 是正整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 是负整数.【详解】解:将数据18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1.8610⨯;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科学记数法,熟练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3.(2023秋·山东临沂·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 .1-与2(1)-B .2与12C .2与2-D .23与32-【答案】A【分析】只有符号不同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化简判断.【详解】A .2(1)=1-,符合相反数的定义,本选项符合题意;B .2与12,不合题意;C .2=2-,不合题意;D .23=9,382-=-,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相反数的定义、乘方运算、绝对值的化简,理解相关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2023春·黑龙江绥化·六年级校联考期末)已知4个数中:2005(1)-,(1.5)--,23-,0,其中正数的个数有()A .1B .2C .3D .4【答案】A【分析】利用乘方的意义计算出2005(1)1-=-和239-=-,利用相反数的定义得到(1.5) 1.5--=,从而得到正数的个数.【详解】解:2005(1)1-=-,(1.5) 1.5--=,239-=-,0,所以正数为(1.5)--.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涉及乘方、化简多重符号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关的运算法则以及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5.(2023秋·广东中山·七年级校考期末)我们规定这样一种运算:&1b a b a ab =-+,例如:32&322313=-⨯+=,那么()3&2-值为()A .14-B .2-C .4D .16【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详解】解:()()()23&2332196116-=---⨯+=++=,故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准确计算.6.(2023·浙江温州·校考二模)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计数”.母亲甲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七进一,用来记录孩子1出生后的天数,如图1所示,孩子1出生后的天数是321017+37+27+47= 508⨯⨯⨯⨯(天),母亲乙按照母亲甲的做法记录孩子2出生后的天数,如图2所示,则孩子2出生后的天数比孩子1出生后的天数()A.少41天B.少42天C.多41天D.多42天【答案】A【分析】根据已知算法求出孩子2出生后的天数,相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已知算法可知,孩子2出生后的天数是321017273757467⨯+⨯+⨯+⨯=(天),(天),46750841-=-∴孩子2出生后的天数比孩子1出生后的天数少41天,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含乘方的有理数混合运算,理解题意,掌握“结绳计数”满七进一的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答案】4【详解】解:由图中的程序可得,三、解答题解得n=8.故答案为16,8.【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乘方的运用,根据图形,正确理解2的指数次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专题04 有理数的乘方及混合运算知识网络重难突破知识点一有理数的乘方1.乘方: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n a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2. 乘方的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典例1】(2019秋•瑞安市校级月考)下面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A.﹣22=4 B.(﹣2)2=4 C.(﹣3)2=6 D.(﹣1)3=﹣3【点拨】根据乘方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解析】解:A.﹣22=﹣4≠4,故该选项错误;B.(﹣2)2=4,故该选项正确;C.(﹣3)2=9≠6,故该选项错误;D.(﹣1)3=﹣1≠﹣3,故该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熟记乘方的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是解题的关键.【变式训练】1.(2019秋•拱墅区校级月考)下列各组数中,相等的一组是()A.(﹣2)2和|﹣2|2B.(﹣3)4和﹣34C.(﹣4)3和|﹣4|3D.(﹣3)4和﹣(﹣3)4【点拨】根据乘方的定义和绝对值的性质逐一计算即可判断.【解析】解:A、(﹣2)2=4、|﹣2|2=4,故此选项正确;B、(﹣3)4=81、﹣34=﹣81,故此选项错误;C、(﹣4)3=﹣64、|﹣4|3=64,此选项错误;D、(﹣3)4=81、﹣(﹣3)4=﹣81,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乘方的定义和绝对值的性质.2.(2019秋•永定区期中)一个有理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有理数是() A.0 B.1 C.±1 D.0或1【点拨】直接利用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得出答案.【解析】解:∵一个有理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有理数是:0或1.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3.(2019春•西湖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n和(﹣a)n一定是互为相反数B.当n为奇数时,﹣a n和(﹣a)n相等C.当n为偶数时,﹣a n和(﹣a)n相等D.﹣a n和(﹣a)n一定不相等【点拨】根据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分n是奇数和偶数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解析】解:当n为奇数时,﹣a n和(﹣a)n相等,当n为偶数时,﹣a n和(﹣a)n一定互为相反数.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难点在于分n是偶数和奇数讨论.知识点二科学记数法1.把一个数表示成a×10n(1≤|a|<10,n为整数)的形式叫做科学记数法..2.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典例2】(2019秋•诸暨市期中)在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五泄景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约11.2万人次,则数据11.2万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11.2×104B.11.2×105C.1.12×104D.1.12×105【点拨】先还原成112000,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即可.【解析】解:11.2万=112000=1.12×10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知道任何绝对值大于10的数都可以表示成a×10n的形式(1≤a<10,n为正整数)是解此题的关键.【变式训练】1.(2019秋•南浔区期中)据统计,2019年十一期间,湖州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约585万人次,数据585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5.85×105B.5.85×106C.0.585×107D.585×106【点拨】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析】解:585万=5850000=5.85×106,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2.(2019秋•富阳区期中)计算机的计算速度为每秒384000000000次,这个速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每秒()A.384×109次B.38.4×1010次C.3.84×1011次D.0.384×1012次【点拨】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析】解:3840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84×1011.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2016•富阳市模拟)﹣4.5×10﹣5表示()A.﹣000045 B.﹣0.000045 C.﹣450000 D.﹣45000【点拨】根据将科学记数法a×10﹣n表示的数,“还原”成通常表示的数,就是把a的小数点向左移动n 位所得到的数.【解析】解:﹣4.5×10﹣5表示﹣0.00004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写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原数,将科学记数法a×10﹣n表示的数,“还原”成通常表示的数,就是把a的小数点向左移动n位所得到的数.把一个数表示成科学记数法的形式及把科学记数法还原是两个互逆的过程,这也可以作为检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是否正确的方法.知识点三近似数1.准确数与近似数: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称为准确数;与实际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2.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可用四舍五入法表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典例3】(2018秋•桥西区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350是精确到0.001的近似数B.3.80万是精确到百位的近似数C.近似数26.9与26.90表示的意义相同D.近似数2.20是由数a四舍五入得到的,那么数a的取值范围是2.195≤a<2.205【点拨】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析】解:A、0.350是精确到0.001的近似数,所以A选项的说法正确;B、3.80万是精确到百位的近似数,所以B选项的说法正确;C、近似数26.9精确到十分位,26.90精确到百分位,所以C选项的说法错误;D、近似数2.20是由数a四舍五入得到的,那么数a的取值范围是2.195≤a<2.205,所以D选项的说法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精确到第几位”和“有几个有效数字”是精确度的两种常用的表示形式,它们实际意义是不一样的,前者可以体现出误差值绝对数的大小,而后者往往可以比较几个近似数中哪个相对更精确一些.【变式训练】1.(2019秋•慈溪市期中)用四舍五入法对0.4249取近似数,精确到百分位的结果是() A.0.425 B.0.43 C.0.42 D.0.420【点拨】取近似数,看千分位满5进1,不满5舍去即可.【解析】解:0.4249≈0.4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能理解四舍五入的意义是解此题的关键.2.(2019秋•义乌市期中)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3.50万,精确到()A.十分位B.百位C.十位D.百分位【点拨】先将3.50万还原,然后确定0所表示的数位即可;【解析】解:3.50万=35000,近似数3.50万精确到百位,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近似数,用到的知识点是近似数,一个数最后一位所在的数位就是这个数的精确度.3.(2019秋•乐清市期中)数4是4.3的近似值,其中4.3叫做真值,若一个数经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是12,则下列各数中不可能是12的真值的是()A.12.38 B.12.66 C.11.99 D.12.42【点拨】先找到所给数的十分位,根据四舍五入不能得到12的数即可.【解析】解:∵12.38≈12,12.66≈13,11.99≈12,12.42≈12,∴下列各数中不可能是12的真值的是选项B.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知道近似数,求真值,只需看近似数的最末位的下一位,采用的方法是四舍五入.4.(2018秋•拱墅区期末)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对其描述正确的是()A.1.20精确到十分位B.1.20万精确到百分位C.1.20万精确到万位D.1.20×105精确到千位【点拨】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分别进行判断.【解析】解:A、1.20精确到百分位,所以A选项的说法不正确;B、1.20万精确到百位,所以B选项的说法不正确;C、1.20万精确到百位,所以C选项的说法不正确;D、1.20×105精确到千位,所以D选项的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称为近似数.知识点四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2. 如果有括号,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3. 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4.如果有绝对值,要先做绝对值内的运算.【典例4】(2019秋•慈溪市期中)计算:(1)(﹣7)×5﹣(﹣36)÷4;(2)﹣12020﹣(﹣)×6+32【点拨】(1)原式先计算乘除运算,再计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解析】解:(1)原式=﹣35+9=﹣26;(2)原式=﹣1﹣(2﹣3)+9=﹣1﹣2+3+9=9.【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变式训练】1.(2019秋•瑞安市期中)下列运算中正确的个数有()①(﹣5)+5=0,②﹣3+2=﹣1,③﹣6÷3×=﹣6,④74﹣22÷70=1A.1个B.2个C.3个D.4个【点拨】①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即可判断正误;②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即可判断正误;③根据有理数的乘除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判断正误;④根据先算乘方、再算除法、最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判断正误.【解析】解:①(﹣5)+5=0,正确;②﹣3+2=﹣1,正确;③﹣6÷3×=﹣6,错误.原式=﹣2×=﹣.④74﹣22÷70=1,错误.原式=7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严格按照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2.(2018秋•拱墅区期末)计算:(1)﹣7﹣3+8(2)【点拨】(1)原式利用加减法则计算即可求出值;(2)原式先计算乘除运算,再计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解析】解:(1)原式=﹣10+8=﹣2;(2)原式=﹣×6+4﹣30=﹣30.【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3.(2019秋•奉化区期中)计算:(1)(﹣18)+(+12)(2)(3)(4)12÷()【点拨】(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2)先算乘,再算乘除,最后计算加法;(3)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解析】解:(1)(﹣18)+(+12)=﹣6;(2)=﹣4×(﹣)+8÷4=2+2=4;(3)=(﹣100+)×26=﹣100×26+×26=﹣2600+4=﹣2596;(4)12÷()=12÷=72.【点睛】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巩固训练1.(2018秋•西湖区期末)计算:|﹣2019|=2019,(﹣1)2019=﹣1.【点拨】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法则计算可得.【解析】解:|﹣2019|=2019,(﹣1)2019=﹣1,故答案为:2019,﹣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乘方的定义与运算法则及绝对值的性质.2.(2019秋•瑞安市校级月考)把5×5×5写成乘方的形式53.【点拨】根据有理数乘方的定义解答即可.【解析】解:5×5×5=53.故答案为:53.【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注意指数是底数的个数是解题的关键.3.(2018秋•三门县期中)下列各数|﹣2|,﹣22,﹣(﹣2),(﹣2)3中,负数的个数有2个.【点拨】先对每个数进行化简,然后再确定负数的个数.【解析】解:∵|﹣2|=2,﹣22=﹣4,﹣(﹣2)=2,(﹣2)3=﹣8,∴负数有﹣22和(﹣2)3这2个数,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负数的定义及乘方运算法则与相反数的定义.4.(2019秋•吴兴区期中)0.0617(精确到千分位)0.062.近似数3.7×105精确到万位.【点拨】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求解.【解析】解:0.0617精确到千分位为:0.062;近似数3.7×105精确到万位.故答案为:0.062;万.【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叫近似数;从一个近似数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数起到这个数完为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5.(2019秋•温岭市期中)已知a、b互为相反数,m、n互为倒数,x的绝对值为2,则﹣2mn+﹣x=﹣4或0.【点拨】根据题意得a+b=0,mn=1,x=2或x=﹣2,代入原式计算可得.【解析】解:∵a、b互为相反数,m、n互为倒数,x的绝对值为2,∴a+b=0,mn=1,x=2或x=﹣2,当x=2时,原式=﹣2×1+0﹣2=﹣4;当x=﹣2时,原式=﹣2×1+0﹣(﹣2)=0.综上所述,﹣2mn+﹣x=﹣4或0.故答案为:﹣4或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性质及代数式求值的能力,根据题意得出a+b、mn、x的值是关键.6.(2018秋•慈溪市期中)大于1的正整数m的三次方可“分裂”成若干个连续奇数的和,23=3+5,33=7+9+11,43=13+15+17+19,…,若m3分裂后,其中有一个奇数是1007,则m的值是32.【点拨】观察可知,分裂成的奇数的个数与底数相同,然后求出到m3的所有奇数的个数的表达式,再求出奇数1007的是从3开始的第1007个数,然后确定出1007所在的范围即可得解.【解析】解:∵底数是2的分裂成2个奇数,底数为3的分裂成3个奇数,底数为4的分裂成4个奇数,∴m3分裂成m个奇数,所以,到m3的奇数的个数为:2+3+4+…+m=,∵2n+1=1007,n=503,∴奇数1007是从3开始的第503个奇数,∵=495,=527,∴第503个奇数是底数为32的数的立方分裂的奇数的其中一个,即m=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是对数字变化规律的考查,观察出分裂的奇数的个数与底数相同是解题的关键,还要熟练掌握求和公式.7.(2018秋•余杭区期末)计算:(1)7.8+(﹣1.2)﹣(﹣0.2)(2)﹣÷﹣×(﹣3)2+32【点拨】(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有理数的乘除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解析】解:(1)7.8+(﹣1.2)﹣(﹣0.2)=7.8+(﹣1.2)+0.2=6.8;(2)﹣÷﹣×(﹣3)2+32==﹣3+9=.【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8.(2019秋•拱墅区校级月考)(1)(﹣﹣+)÷(2)﹣22×+8÷(﹣2)2(3)(﹣)×(﹣4)2﹣0.25×(﹣5)×(﹣4)3.(4)8×(﹣)÷|﹣16|;(5)(﹣1)2008+(﹣5)×[(﹣2)3+2]﹣(﹣4)2÷(﹣).(6)﹣22﹣(﹣3)3×(﹣1)4﹣(﹣1)5;【点拨】(1)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即可解答本题;(2)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除法和加法可以解答本题;(3)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法和减法可以解答本题;(4)根据有理数的乘除法可以解答本题;(5)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除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6)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法和减法可以解答本题.【解析】解:(1)(﹣﹣+)÷=(﹣﹣+)×36=(﹣27)+(﹣20)+21=﹣26;(2)﹣22×+8÷(﹣2)2=﹣4×+8÷4=2+2=4;(3)(﹣)×(﹣4)2﹣0.25×(﹣5)×(﹣4)3=(﹣)×16﹣×(﹣5)×(﹣64)=(﹣10)﹣80=﹣90;(4)8×(﹣)÷|﹣16|=8×(﹣)×=﹣;(5)(﹣1)2008+(﹣5)×[(﹣2)3+2]﹣(﹣4)2÷(﹣)=1+(﹣5)×(﹣8+2)﹣16×(﹣2)=1+(﹣5)×(﹣6)+32=1+30+32=63;(6)﹣22﹣(﹣3)3×(﹣1)4﹣(﹣1)5=﹣4﹣(﹣27)×1﹣(﹣1)=﹣4+27+1=24.【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四种考法类型一、含乘方与绝对值的混合运算【答案】3000−【分析】先计算乘方,再进行加减运算.【详解】解:()()33222313 1.26103−⎛⎫⎛⎫−⨯+−−⨯− ⎪ ⎪⎝⎭⎝⎭36271=93625100027⎛⎫⎛⎫−⨯+−−−⨯ ⎪ ⎪⎝⎭⎝⎭324274=2510003−−+ 34961=3000−【点睛】本题考查含乘方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运算法则并正确计算.【答案】【分析】按照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除法,最后计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求解即可.【详解】解:原式8156952⎛⎫⎛⎫=−⨯−−−÷− ⎪ ⎪⎝⎭⎝⎭ ()8692=−−⨯−8618=−+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含乘方的有理数混合计算,熟知相关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答案】【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可进行求解.【详解】解:原式185189=−+−⨯85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含乘方的有理数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是解题的关键.【答案】【分析】先算乘方和绝对值,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按这个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详解】解:24211224125%323⎛⎫⎛⎫−÷+−⨯+ ⎪ ⎪⎝⎭⎝⎭6491516()9234=÷+−⨯+ 936451624=⨯−+953442=+−7322=−2=.【点睛】本题考查了含乘方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分析】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3221322334⎛⎫⎡⎤−+⨯+−−÷− ⎪⎣⎦⎝⎭ ()296343=−+⨯−+⨯9412=−−+1=−.【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答案】94−【分析】先根据平方运算、绝对值运算、()1n−计算,再由有理数加减运算法则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202322531594⎛⎫−⨯−+−−+− ⎪⎝⎭2591594=−⨯−−−52154=−−−−52154⎛⎫=−+++ ⎪⎝⎭194=−.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涉及平方运算、绝对值运算、()1n−计算,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类型二、简便运算问题【答案】(1)2495−;(2)25【分析】(1)将244925改写为15025⎛⎫− ⎪⎝⎭,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2)将0.125改写为18,再根据乘法分配律的逆用,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解:原式()150525⎛⎫=−⨯− ⎪⎝⎭()()1505525=⨯−−⨯−12505=−+42495=−;(2)解:原式()1111752550888=⨯+−⨯+⨯ ()117525508=⨯−+ 12008=⨯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简便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依然适用.【分析】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通过有理数的简便计算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原式()13724()(24)(24)248=−⨯−+−⨯−−⨯121821=−+ 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有理数的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运算解出答案.是否能熟练掌握分配律的简便计算是解这题的技巧.【答案】(1)2495;(2)3【分析】(1)根据题意24244954952525⎛⎫⨯=⨯ ⎪⎝⎭+,再根据乘法分配律2424495245255⎛⎫⨯= ⎪⎝⎭++即可解答;(2)先将1118999824142894289⎛⎫⎛⎫⎛⎫⎛⎫−−⨯−=−−⨯− ⎪ ⎪ ⎪ ⎪⎝⎭⎝⎭⎝⎭⎝⎭,再利用乘法分配律即可解答. 【详解】(1)解:2449525⨯2449525⎛⎫=⨯ ⎪⎝⎭+ 24495525=⨯⨯+242455=+42495=;(2)解:11182414289⎛⎫⎛⎫−−⨯− ⎪ ⎪⎝⎭⎝⎭ 99984289⎛⎫⎛⎫=−−⨯− ⎪ ⎪⎝⎭⎝⎭241=−++3=.【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有理数乘法的分配律,熟记有理数乘法的分配律是解题的关键.【分析】先将除法转换成乘法,然后根据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详解】解:3571491236⎛⎫⎛⎫−−+÷− ⎪ ⎪⎝⎭⎝⎭ ()357364912⎛⎫=−−+⨯− ⎪⎝⎭272021=+−26=.【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及运算律是解题关键.【答案】(1) (2)28− (3)133112−(4)29− 【详解】(1)()()()()783.851313 6.150.790.791515−⨯−+−⨯−+⨯+⨯()()()7813 3.85 6.150.791515⎛⎫⎡⎤=−⨯−+−+⨯+ ⎪⎣⎦⎝⎭()()13100.791=−⨯−+⨯1300.79=+ 130.79=(2)1121111361965765353577⎛⎫⎛⎫⎛⎫−⨯+−⨯+−÷+÷ ⎪ ⎪ ⎪⎝⎭⎝⎭⎝⎭ 112111111361967635357575⎛⎫⎛⎫⎛⎫=−⨯+−⨯+−⨯+⨯⎪ ⎪ ⎪⎝⎭⎝⎭⎝⎭ 121111361967633775⎡⎤⎛⎫⎛⎫⎛⎫=−+−+−+⨯⎪ ⎪ ⎪⎢⎥⎝⎭⎝⎭⎝⎭⎣⎦ ()()1201205⎡⎤=−+−⨯⎣⎦()11405=−⨯28=−(3)()71913672⨯−()1923672⎛⎫=−⨯− ⎪⎝⎭()()192363672=⨯−−⨯−133122=−+133112=−(4)1314261413⎛⎫⨯− ⎪⎝⎭1314261413⎛⎫⎛⎫=+⨯− ⎪ ⎪⎝⎭⎝⎭ 14131426131413⎛⎫⎛⎫=⨯−+⨯− ⎪ ⎪⎝⎭⎝⎭281=−−29=−【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并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进行.有时也可以根据运算定律改变运算的顺序.类型三、实际应用【分析】(1)将0.9 加上10月1,2,3的变化量可求解;(2)分别计算每天的游客数量即可求解;(3)将每天的变化量的绝对值相加可求解总游客数.【详解】解:(1)0.9+3.1+1.78-0.58=5.2(万人),故10月3日的人数为5.2万人;故答案为5.2;(2)10月1日游客人数为:0.9+3.1=4(万人);10月2日游客人数为:4+1.78=5.78(万人);10月3日游客人数为:5.78-0.58=5.2(万人);10月4日游客人数为:5.2-0.8=4.4(万人);10月5日游客人数为:4.4-1=3.4(万人);10月6日游客人数为:3.4-1.6=1.8(万人);10月7日游客人数为:1.8-1.15=0.65(万人);故七天假期里,游客人数最多的是10月2日,达到5.78万人;(3)4+5.78+5.2+4.4+3.4+1.8+0.65=25.23(万人),答:大同云冈石窟风景区在这七天内一共接待了25.23万游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读懂题意是解题的关键.【答案】(1);;(2)元;(3)每日计件工资更多,理由见解析.【分析】(1)用表中周三数据加上计划平均每天生产量,即得周三玩具生产量;表中每天增减产量相加的和,再加上周规定生产量即得周实际生产量.(2)把表中每天增减产量正的之和乘以3,负的之和乘以2,把它们相加的和再加上周实际生产量乘以5,即得小明妈妈这一周的工资总额.(3)先计算出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情况下小明妈妈的周工资与(2)中计算的实行每日计件工资制下小明妈妈的周工资相比较可得——每日计件工资更多.−=【详解】(1)30426∴小明妈妈星期三生产玩具26个,++−+−+++−+++(10)(12)(4)(8)(1)(6)0=−−+−+=101248167∴+=(个),2107217故本周实际生产玩具217个,故答案为:26,217.⨯+++⨯+++⨯−=(元)(2)2175(1086)3(1241)(2)1123答:小明妈妈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1123元⨯+⨯=元,(3)2175731106每周计件一周得1106元,>,所以每日计件工资更多.因为11231106【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其关键是审清题意,弄准确其中正负数及0的含义,才能列出正确算式.坐出租车.【分析】(1)由题意可知: 3<4.1<10,所以车费=3千米以内的收费+超过3千米的部分×2;(2)由于14.9>13,所以应付车费由三部分组成,即3千米以内的收费十超过起步里程的部分10千米×2 +超过起步里程13千米的里程数×3;(3) 车费=基础车费+超过起步里程10千米的车费+超过13千米的车费,再比较应付车费和他所带的钱数.【详解】解:(1) 不足1千米以1千米计算,4.1≈5,又3千米以内(含3千米) 收费11元,超过3千米的部分每千米收费2元,故车费为:11+ (5-3) ×2=15(元),∴小明乘坐出租车行驶4.1千米应付车费15元;(2)不足1千米以1千米计算,14.9≈15,又3千米以内(含3千米)收费11元,超过3千米的部分每千米收费2元,超过起步里程10千米以上的部分加收50%,即每千米3元,故车费为:11+10×2+ (15-13) ×3=37 (元),∴小明乘坐出租车行驶14.9千米应付车费37元;(3)∵不足1千米以1千米计算,13.1千米≈14千米,∴小明应付的车费是: 11+10×2+3 (14-13) ×3= 34元,∵小明带了31元钱,应付34元,34>31,∴小明带的钱不够,∵11+10×2=31,∴小明可以乘坐13千米的车,13.1-13=0.1(千米),答:小明带的钱不够乘坐13.1千米,他至少先走0.1千米再乘坐出租车.【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在计算时一定要弄清题意,特别是“不足1千米以1千米计算”这句话.类型三四、24点【答案】(1)-6、10、-60;(2)3、10、3;(3)例如:选-6、0、3、4;算式是-6×(0×3-4 或选-6、0、3、10;3×10-6+0或选-6、3、4、10;算式是(10-4)-(-6)×3或4-10×(-6)÷3等等.【详解】试题分析:(1)观察这五个数,要找乘积最小的就要找符号相反且数值最大的数,所以选﹣6和10;(2)2张卡片上数字相除的商最大就要找符号相同,且分母越小越好,分子越大越好,所以就要选10和3,且3为分母;(3)从中取出4张卡片,用学过的运算方法,使结果为24,这就不唯一,用加减乘除只要答数是24即可,选-6、0、3、4;算式是-6×(0×3-4 或选-6、0、3、10;3×10-6+0或选-6、3、4、10;算式是(10- 4)-(-6)×3或4-10×(-6)÷3等等.试题解析:(1)﹣6×10=-60;我抽取的2张卡片是)-6、10,乘积的最大值为-60;(2)10÷3=103;我抽取的2张卡片是3、10,商的最大值为103;(3)方法不唯一,如:选-6、0、3、4;算式是-6×(0×3-4 或选-6、0、3、10;3×10-6+0或选-6、3、4、10;算式是(10- 4)-(-6)×3或4-10×(-6)÷3等等.考点: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图表型.【答案】(1)②,1−;(2)④⑤,14;(3)①④⑤,144−;(4)或(163)(8)−−÷⨯−等.【分析】(1)根据题意和题目中的卡片,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题意和题目中的卡片,可以解答本题;(3)根据题意和题目中的卡片,可以解答本题;(4)根据题意可以写出相应的算式,本题答案不唯一,主要符合题意即可.【详解】(1)因为-1在全部有理数大小排列里居中,所以选②卡片,故答案为:②,-1;(2)由已知可得,当选取卡片6和−8时,差值最大,差的最大值是6−(−8)=14;故答案为:④⑤,最大值是14(3)由已知可得,当选取卡片3、6和−8时,乘积最小,积的最小值是:(−8)×6×3=−144;故答案为:①④⑤,最小值是144−(4)∵[−1−(6÷3)]×(−8)=(−1−2)×(−8)=(−3)×(−8)=24,∴算式[−1−(6÷3)]×(−8)的计算结果为24(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写出相应的算式,注意第(4)问答案不唯一. 【变式训练2】小强有5张写着不同数字的卡片,请你按要求抽出卡片,完成下列各问题:(1)从中取出2张卡片,使这2张卡片上数字乘积最大,如何抽取?最大值是多少?(2)从中取出2张卡片,使这2张卡片上数字相除的商最小,如何抽取?最小值是多少?(3)从中取出2张卡片,利用这2张卡片上数字进行某种运算,得到一个最大的数,如何抽取?最大的数是多少?(4)从中取出4张卡片,用学过的运算方法,使结果为24,如何抽取?写出运算式子(一种即可).【答案】(1)抽取4−与6−,积为24(2)抽取6−与3,商为2−(3)抽取6−与4,进行乘方运算得到最大为1296(4)()()644324−⨯⨯−+=(答案不唯一)【分析】(1)要使2张卡片的乘积最大,则取同号的两张卡片,且其绝对值最大的两张,据此可求解;(2)要使2张卡片的商最小,则取异号的两张卡片,且分子的绝对值最大,分母的绝对值最小,据此可求解(3)进行乘方的运算可使相应的值最大,可选取6−与4,据此可求解;(4)利用有理数的相应的运算进行求解,符合题意即可.【详解】(1)抽取4−与6−,则其乘积为:()4624−⨯−=;(2)抽取6−与3,则其商为:632−÷=−;(3)抽取6−与4,则有:()461296−=; (4)()()64432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的关键是对相应的运算法则的掌握. 课后训练【答案】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计算除法即可.【详解】解:原式83424242424⎛⎫=÷−− ⎪⎝⎭12424=÷576=.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注意不要将乘法分配律运用到除法运算中,除法没有分配律,正确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答案】(1)18(2)88(3)249【分析】(1)先计算乘法再计算除法即可;(2)提公因数即可;(3)改变计算顺序,结合乘法结合律即可. 【详解】(1)解:原式591895=⨯÷118=÷118=(2)解:原式41888855=⨯+⨯418855⎛⎫=⨯+ ⎪⎝⎭88=(3)解:原式2527393927=⎪⨯⨯⎛⎫ ⎝⎭+ 25273927393927=⨯⨯+⨯⨯25273927393927⎛⎫⎛⎫=⨯⨯+⨯⨯ ⎪ ⎪⎝⎭⎝⎭272539=⨯+⨯54195=+249=【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观察式子形式,合理使用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答案】(1)-3;(2)1510−;(3)2−;(4)-1;(5)2;(6)3832− 【分析】(1)根据加法结合律直接求解即可;(2)根据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及结合律进行运算即可;(3)根据加法交换律及结合律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即可;(4)根据加法交换律及结合律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即可;(5)根据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进行运算即可;(6)先对带分数进行拆解,然后根据有理数的乘法分配律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1)原式123=−−=−(2)原式1113733115742015152220201010⎛⎫⎛⎫⎛⎫=−++−+=+−=− ⎪ ⎪ ⎪⎝⎭⎝⎭⎝⎭ (3)原式131********22⎛⎫=−+−−=−−=− ⎪⎝⎭ (4)原式571122316622⎛⎫=++−−=−=− ⎪⎝⎭(5)原式()11106122103⎛⎫=−⨯−⨯⨯=⨯= ⎪⎝⎭(6)原式()()11110041282040016383822⎛⎫=−⨯−−−−=−++=−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利用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简便运算是解题的关键.【答案】 【分析】先计算括号内的,并要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除,最后计算加减即可.【详解】解:原式()116227896⎡⎤=−−⨯⨯−−−−−⎣⎦1251=−−−27=−.【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分析】先计算绝对值,乘方运算和小括号里面的,再进行乘除运算,最后再加减即可.【详解】解:212|9|(3)(12)23⎫⎛−−÷−+−⨯− ⎪⎝⎭199126()()=−÷+−⨯−12=−+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且准确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6.出租车司机李师傅从上午8: 00~9:15在厦大至会展中心的环岛路上营运,共连续运载十批乘客.若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李师傅营运十批乘客里程如下:(单位:千米)8,6,3,7,8,4,7,4,3,4+−+−++−−++(1)将最后一批乘客送到目的地时,李师傅距离第一批乘客出发地的位置怎样?距离多少千米?(2)上午8: 00~9:15李师傅开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若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为:起步价8元(不超过3千米),超过3千米,超过部分每千米2元.则李师傅在上午8: 00~9:15一共收入多少元?【答案】(1)距离第一批乘客出发地的东方,距离是6千米;(2)43.2千米/小时;(3)128元【分析】(1)将所有数据相加得出结果后,即可作出判断;(2)将所有数据的绝对值相加,可得出路程,然后求出时间,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得出答案;(3)分别计算起步价,及超过3公里的收入,然后相加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得:向东为“+”,向西为“-”,则将最后一批乘客送到目的地时,李师傅距离第一批乘客出发地的距离为:(+8)+(-6)+(+3)+(-7)+(+8)+(+4)+(-7)+(-4)+(+3)+(+4)=6(千米), 所以,将最后一批乘客送到目的地时,李师傅在距离第一批乘客出发地的东方,距离是6千米;(2)上午8:00~9:15李师傅开车的距离是:|+8|+|-6|+|+3|+|-7|+|+8|+|+4|+|-7|+|-4|+|+3|+|+4|=54(千米),上午8:00~9:15李师傅开车的时间是:1小时15分=1.25小时;所以,上午8:00~9:15李师傅开车的平均速度是:54÷1.25=43.2(千米/小时);(3)一共有10位乘客,则起步费为:8×10=80(元).超过3千米的收费总额为:[(8-3)+(6-3)+(3-3)+(7-3)+(8-3)+(4-3)+(7-3)+(4-3)+(3-3)+(4-3)]×2=48(元).则李师傅在上午8:00~9:15一共收入:80+48=128(元).【点睛】此题考查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7.红红有5张写着以下数字的卡片,请你按要求抽出卡片,解决下列问题:(1)从中取出2张卡片,使这2张卡片上的数字相乘的积最大,最大值是________.(2)从中取出2张卡片,使这2张卡片上的数字相除的商最小,最小值是________.(3)从中取出0以外的4张卡片,将这4个数字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取相反数或取绝对值等混合运算,使结果为24,(注:每个数字只能对用一次,如()342122⨯−−⎡⎦=⎤⎣).请另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运算式子.【答案】(1)6(2)2−(3)()()3212−−⨯+(答案不唯一)【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找出积最大值即可;(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找出商最小值即可;(3)利用“24点”游戏规则列出算式即可.【详解】(1)解:根据题意得20123−<<+<+<+,积的最大值为()()326+⨯+=,故答案为:6;(2)解:商的最小值为()()212−÷+=−,故答案为2−;(3)解:()()342122−−⨯+=∵;()232124⎡⎤⎣−−−=⎦等,∴算式可以为:()()3212−−⨯+(答案不唯一).【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大小比较,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和运算法则.。
专题05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实际应用1.四个村庄A,B,C,D之间有小路相连,每条小路的长度如图所示(单位:km).从任一村庄出发,不重复走任意一条小路(四个村庄都要到达)的最长路线的长度是()A.83km B.86km C.87km D.98km【答案】C【解析】【分析】因为从某个村庄出发,不重复走任意一条小路(四个村庄都要到达),最多需要经过6条小路,从而可得最长线路长,再确定经过的路径即可.【详解】解:因为从某个村庄出发,不重复走任意一条小路(四个村庄都要到达),最多需要经过6条小路,所以为达到不重复走任意一条小路(四个村庄都要到达)的最长路线的长度为:+++++=14121617131587,km®®®®®®,路径为:B A B D A C D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理解题意得出为达到目的最多需要经过6条小路是解题的关键.2.小王在word文档中设计好一张A4规格的表格根据要求,这种规格的表格需要设计1000张,小王欲使用“复制一粘贴”(用鼠标选中表格,右键点击“复制”,然后在本word文档中“粘贴”)的办法满足要求.请问:小王需要使用“复制一粘贴”的次数至少为( )A.9次B.10次C.11次D.12次【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出第一次复制得2张,第二次复制最多得2×2=22=4张,第三次复制最多得2×2×2=23=8张,即可得出规律,第九次复制最多得29=512张,第十次复制最多得210=1024张,问题得解.【详解】解:由题意得第一次复制得2张,第二次复制最多得2×2=22=4张,第三次复制最多得2×2×2=23=8张,第四次复制最多得2×2×2×2=24=16张,……,第九次复制最多得29=512张,第十次复制最多得210=1024张,1024>1000,所以至少需要10次.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方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到乘方运算规律,并正确进行计算是解题关键.3.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2000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45米,乙每分钟走55米,一只小狗以每分钟200米的速度与甲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遇到乙后立即转头向甲跑去,如此循环,直到两人相遇,则这只小狗一共跑了()米A.3000B.4000C.5000D.6000【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小狗用的时间是甲、乙两人相遇用的时间,先求出甲、乙两人相遇的时间,然后乘以小狗的速度即可求出小狗的路程.【详解】解:由题意知,甲、乙两人相遇的时间为200020 4555=+分钟∴小狗共跑了202004000´=米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小狗用的时间是甲、乙两人相遇用的时间.4.甲、乙两瓶中分别有水4升和10升,现要从这两瓶中各倒一些水到空的丙瓶中,使三个瓶中水量的比为3:2:1,那么乙瓶需倒出水 _____升.【答案】3升或51 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题目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最后三个瓶中水的升数,再根据题意可以确定最少的为甲瓶中的水,然后分两种情况,列出相应的方程,再求解即可.【详解】解:(10+4)÷(3+2+1)=14÷6=73(升),则最后三个瓶中的水分别为:73=73´(升),722=433´(升),771=33´(升),∵甲、乙两瓶中分别有水4升和10升,现要从这两瓶中各倒一些水到空的丙瓶中,∴最后甲瓶中一定有水73升,则乙瓶中有水7升或243升,设乙瓶倒出水x升,则10﹣x=7或10﹣x=243,解得x=3或1 =53 x,即乙瓶需倒出水3升或153升,故答案为:3升或15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注意要分类讨论,不要漏解.5.众所周知,公元纪年中没有公元零年.历史的长河就像一条如图的“缺零数轴”一样.比如阿基米德出生于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87年就可以用“缺零数轴”中的﹣287表示,那么,公元a年和公元前b相差的年数为_____.【答案】1a b +-.【解析】【分析】根据公元1年与公元前1年相差1年,公元前b 用“缺零数轴”中的﹣b 表示,公元a 年和公元前b 相差的年数为()11a b a b ---=+-即可.【详解】解:∵公元前b 用“缺零数轴”中的﹣b 表示,∴公元a 年和公元前b 相差的年数为()11a b a b ---=+-,故答案为:1a b +-.【点睛】本题考查“缺零数轴”表示相反意义的数,利用有理数减法计算,掌握“缺零数轴”表示相反意义的数,利用有理数减法列式时与有0数轴相差1计算是解题关键.6.斐波那契数列,是由一串有数学美感的数字排列而成,因以兔子繁殖为例作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仿照“兔子数列”有如下问题:一般而言,兔子在出生两个月后,就有繁殖能力,假设一对兔子每个月能生出2对小兔子来,且兔子不会死亡.育才校园养了1对小兔子:一个月后,小兔子没有繁殖能力,所以还是1对;两个月后,兔子生下两对小兔子,所以是3对;三个月后,小兔子没有繁殖能力,老兔子生下2对小兔子,所以一共是5对;以此类推,八个月后,一共有________ 对兔子.【答案】171【解析】【分析】根据大兔,中兔与小兔进行分类大兔的2倍是小兔,小兔1个月后变中兔,三类兔子之和是总共有的兔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求和即可.【详解】解:设两月后的兔子称“大兔”,一个月后的兔子称“中兔”,刚出生的兔子称“小兔”一个月后中兔1对,共1对兔,二个月后大兔1对,小兔2对,共有1+2=3对兔,三个月后大兔1对,中兔2对,小兔2对,共有1+2+2=5对兔,四个月后大兔3对,中兔2对,小兔6对,共有3+2+6=11对兔,五个月后大兔5对,中兔6对,小兔10对,共有5+6+10=21对兔,六个月后大兔11对,中兔10对,小兔22对,共有11+10+22=43对兔七个月后大兔21对,中兔22对,小兔42对,共有21+22+42=85对兔,八个月后大兔43对,中兔42对,小兔86对,共有43+42+86=171对兔.故答案为171.【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根据分类确定大兔,中兔与小兔的对数是解题关键.7.如图,在甲,乙两个十字路口各方向均设有人行横道和交通信号灯,小宇在甲路口西南角的A 处,需要步行到对面乙路口东北角B处附近的餐馆用餐,已知两路口人行横道交通信号灯的切换时间与小宇的步行时间如下表所示:(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北)人行横道交通信号灯的切换时间小宇的步行时间甲路口每1min沿人行横道穿过一条马路0.5min乙路口每2min在甲、乙两路口之间(CD段)6min假定人行横道的交通信号灯只有红、绿两种,且在任意时刻,同一十字路口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交通信号灯颜色不同,行人步行转弯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若小宇在A处时,甲、乙两路口人行横道东西向的交通信号灯均恰好转为红灯,小宇从A处到达B处所用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min.【答案】8【解析】【分析】根据A向东过路口,等待0.5秒后,再向北过路口,在CD对面平行的路线到乙路口,共用时间7.5秒,当到达乙路口时东西向的交通信号灯正处于绿灯,不用等待,过路口后直接到达B点.解:由已知得:0.50.50.560.5=8++++(min)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理清时间,弄清路口是否等待是解题关键.8.小明有一把两条直角边都带有刻度的三角尺,直角顶点C的刻度为0.爱研究数学的小明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三角尺的直角边BC放到水平的数轴上,通过左右移动三角尺子,他发现:数轴上表示数字1-和4-的点刚好能与直角边BC上的刻度20和50分别重合,如图1,于是他又将该三角板尺子绕着此时的点C顺时针旋转了90°,结果他又发现另一条直角边AC上的点Q与数轴上表示数字2的点也重合,如图2,请你帮助小明计算一下,则点Q在直角边AC上所表示的刻度应为________.【答案】1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得C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即可求得CQ的长,进而求得点Q在直角边AC上所表示的刻度.【详解】Q数轴上表示数字1-和4-的点刚好能与直角边BC上的刻度20和50分别重合,()---=-=Q,143,502030即数轴上1个单位长度对应三角尺上10个单位,()Q,112--=\C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表示是1,Q直角边AC上的点Q与数轴上表示数字2的点也重合,\点Q 在直角边AC 上所表示的刻度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求得C 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9.仔细观察下列规律:()()()2113222433322=2212,222212,222212--=-=-=-=-=……请完成下列题目(结果可以保留指数形式)(1)计算:1009922-=_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2)发现:122n n +-=___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3)计算:2019201820172 (222221)----【答案】(1)992;(2)2n ;(3)1.【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可以发现规律2得a 次方减去2的b 次方(a ,b 为两个相邻的正整数,a >b )可得a 的b 次方,根据规律可得答案;(2)根据(1)中的规律可得答案;(3)依据(1)中的规律依次相减即可.【详解】解:(1)100999999(21)2222-=-=,故答案为:992;(2)122(1)222n n n n +=--=,故答案为:2n ;(3)2019201820172 (222221)----=201820172(21) (22221)----=201820172 (22221)---=20172 (2221)--.....=21-=1.【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乘方运算的规律、探索与表达规律.能找出题干所给的规律是解题关键.10.已知一个三角形院墙,第一条边长为3a+2b,第二条边比第一边长a﹣b,第三条边比第二条边短2a.(1)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用含有a、b表示).(2)当求a=2米,b=1米时,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米?(3)在(2)的条件下,围成院墙的材料20米以内收费每米180元,超过的部分每米只收费150元,请问围成这个三角形的院墙至少要花费多少钱?【答案】(1)9a+4b;(2)22米;(3)3900元.【解析】【分析】(1)先求出第二边长,第三边长,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利用整式的加法求和即可;(2)把a=2米,b=1米代入代数式求值即可;(3)把三角形的周长分成两部分20×180+2×150计算即可.【详解】解:(1)∵第一条边长为3a+2b,第二条边长为3a+2b +a﹣b=4a+b,第三条边长为4a+b -2a=2a +b这个三角形的周长=3a+2b+4a+b+2a+b=9a+4b;(2)a=2米,b=1米时,9a+4b=9×2+4×1=18+4=22(米);(3)围成这个三角形的院墙至少要花费20×180+2×150=3600+300=3900(元).【点睛】本题考查列代数式,整式的加法,代数式的值,有理数乘法运算,掌握列代数式,整式的加法,代数式的值,有理数乘法运算是解题关键.11.大商超市对顾客实行优惠购物,优惠规定如下:A如果一次性购物在500元以内,按标价给予九折优惠;B如果一次性购物超过500元,其中500元部分给予九折优惠,超过500元部分给予八折优惠.(1)李叔叔在该超市购买了一台标价为780元的洗衣机,他应付多少元钱?(2)王阿姨先后两次去该超市购物,分别付款198元和554元,如果王阿姨一次性购买,只需要付款多少元?能节省多少元?【答案】(1)他应付钱674元;(2)王阿姨一次性购买,只需要付款730元,能节省22元.【解析】【分析】(1)根据780元>500元,分两部分计算500元九折+超过部分八折计算即可;(2)先求出两次构买物品的标价,将两次物品标价求和,再按一次性购物计算500元九折+超过部分八折,再计算王阿姨两次购物付款总和-一次性付款即可.【详解】解:(1)∵李叔叔在该超市购买了一台标价为780元的洗衣机,780元>500元,∴他应付钱为:500×0.9+(780-500)×0.8=450+224=674元;(2)王阿姨第一次去该超市购物付款198元,该物品标价为198÷0.9=220元,第二次去该超市购物付款554元,554-450=104,450÷0.9+104÷0.8=500+130=630元,两次购物标价为220+630=850元,∴王阿姨应付钱为:500×0.9+(850-500)×0.8=450+280=730元,198+554-730=22元,王阿姨一次性购买,只需要付款730元,能节省22元.【点睛】本题考查商品打折问题,掌握分类计算标准和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12.外卖送餐为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某学习小组调查了一名外卖小哥一周的送餐情况,规定送餐量超过40单(送一次外卖称为一单)的部分记为“+”,低于40单的部分记为“-”,下表是该外卖小哥一周的送餐量: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送餐量(单位:单)-3+4-5+14-8+7+12(1)求该外卖小哥这一周平均每天送餐多少单?(2)外卖小哥每天的工资由底薪30元加上送单补贴构成,送单补贴的方案如下:每天送餐量不超过40单的部分,每单补贴4元;超过40单但不超过50单的部分,每单补贴6元;超过50单的部分,每单补贴8元.求该外卖小哥这一周工资收入多少元?【答案】(1)43单(2)1500元【解析】【分析】(1)由40单加上超过或不足部分数据的平均数即可得到答案;(2)每天的工资由底薪加上送餐部分的补贴,分别计算每天的工资,再求解代数和即可.(1)解:该外卖小哥这一周平均每天送餐为:()140+3451487127-+-+-++ 1402143,7=+´= 答:该外卖小哥这一周平均每天送餐43单.(2)解:该外卖小哥这一周工资收入为()()()()()()()730+374+404+46+354+404+106+48+324+404+76+404+106+28´´´´´´´´´´´´´´210148184140252128202236=+++++++150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负数的实际应用,平均数的计算,有理数的加法与乘法的实际应用,理解题意,正确的列代数式计算计算是解本题的关键.13.(1)观察下列各式:123456733,39,327,381,3243,3729,32187,=======L1234561313,13169,132197,1328561,13371293,134826809,======L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回答下列问题:①20223的个位数字是___________;9913的个位数字是___________;②9943的个位数字是___________;5543的个位数字是___________;(2)自主探究回答问题:①997的个位数字是___________,557的个位数字是___________;②9952的个位数字是___________,5552的个位数字是___________.(3)若n 是自然数,则9955n n -的个位上的数字( )A .恒为0B .有时为0,有时非0C .与n 的末位数字相同D .无法确定【答案】(1)①9;7 ②7;7 (2)①3;3 ②8;8 (3)A【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式子可以得到末尾数字4个一循环,据此解得即可;(2)可以先列出7的乘方及2的乘方的式子,可以得到末尾数字4个一循环,据此解得即可;(3)根据(1)(2)中的结论可知99n 与55n 个位上的数字相同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①Q 123456733,39,327,381,3243,3729,32187,=======L\3的乘方的个位数字依次是3,9,7,1,以此4个数为一个循环依次进行循环20224505 (2)¸=Q \20223的个位数字是9;Q 1234561313,13169,132197,1328561,13371293,134826809,======L\13的乘方的个位数字依次是3,9,7,1,以此4个数为一个循环依次进行循环99424 (3)¸=Q \9913的个位数字是7;故答案为:9;7;②由①可知尾号为3的数的乘方的个位数字依次是3,9,7,1,以此4个数为一个循环依次进行循环99424...355413 (3)¸=¸=Q ,\9943的个位数字是7,5543的个位数字是7;故答案为:7;7;(2)①123456777497343724017168077117649...======Q ,,,,,\7的乘方的个位数字依次是7,9,3,1,以此4个数为一个循环依次进行循环99424...355413 (3)¸=¸=Q ,\997的个位数字是3,557的个位数字是3故答案为:3;3②123456222428216232264...======Q ,,,,,\2的乘方的个位数字依次是2,4,8,6,以此4个数为一个循环依次进行循环\52的乘方的个位数字依次是2,4,8,6,以此4个数为一个循环依次进行循环99424...355413 (3)¸=¸=Q ,\9952的个位数字是8,5552的个位数字是8故答案为:8;8(3)由(1)(2)中的结论可知99n 与55n 个位上的数字相同\9955n n -的个位上的数字恒为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4.若一个三位数t=abc(其中a,b,c不全相等且都不为0),重新排列各数位上的数字必可得到一个最大数和一个最小数,此最大数和最小数的差叫作原数的差数,记为F(t).例如,246的差数F(246)=642﹣246=396,452的差数F(452)=542﹣245=297.(1)已知一个三位数2a b(其中a>b>2)的差数F(a2b)=693,则a= .(2)若一个三位数t=4ab(其中a、b都不为0)能被4整除,将百位上的数字移到个位得到一个新数4b a被4除余3,再将新数的百位数字移到个位得到另一个新数4ab被4除余2,则称原数为4的“循环数”.例如:因为344=4×86,443=4×110+3,434=4×108+2.所以344是4的一个“循环数”.求出所有三位数中4的“循环数”t,并求F(t)最大值.【答案】(1)9;(2)495【解析】【分析】(1)由一个三位数2a b(其中a>b>2)的差数F(a2b)=693,可得a=9,依此即可求解;(2)由一个三位数4ab(其中a、b都不为0)能被4整除,可得b=2或4或6或8,根据将百位上的数字移到个位得到一个新数4b a被4除余3,可得a=7或3,再根据将新数的百位数字移到个位得到另一个新数4ab被4除余2,可得b=4或8,可得4的“循环数”t为344,384,744,784,进一步求得F(t)的最大值.【详解】解:(1)∵一个三位数2a b(其中a>b>2)的差数F(a2b)=693,∴F(a2b)=100a+10b+2﹣(200+10b+a)=99a﹣198=693,解得a=9.故答案为:9;(2)∵一个三位数4ab(其中a、b都不为0)能被4整除,∴b=2或4或6或8,∵将百位上的数字移到个位得到一个新数4b a被4除余3,∴a=7或3,∵将新数的百位数字移到个位得到另一个新数4ab被4除余2,∴b=4或8,∴4的“循环数”t为344,384,744,784,∴F(344)=443﹣344=99,F(384)=843﹣348=495,F(744)=744﹣447=267,F(784)=874﹣478=396.F(t)最大值是495.【点睛】此题考查了同余问题,本题主要应用“差数”“循环数”的定义和整数性质,先将三位“差数”进行预选,然后再从中筛选出符合题意的数.这也是解答数学竞赛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第九讲 有理数乘方及混合运算(基础)【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定义;2.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并能熟练进行乘方运算;3. 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点梳理】要点一、有理数的乘方定义: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即有:.在中,叫做底数, n 叫做指数. 要点诠释:(1)乘方与幂不同,乘方是几个相同因数的乘法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2)底数一定是相同的因数,当底数不是单纯的一个数时,要用括号括起来.(3)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要点二、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4)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即 .要点诠释:(1)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一样,首先应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值.(2)任何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要点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要点诠释:(1)有理数运算分三级,并且从高级到低级进行运算,加减法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法是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以后学习)是第三级运算;(2)在含有多重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有时根据式子特点也可按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的顺序进行.(3)在运算过程中注意运算律的运用.类型一、有理数乘方例题1. 把下列各式写成幂的形式:(1); (2)(-3.7)×(-3.7)×(-3.7)×(-3.7)×5×5; (3).例题2.计算: (1) (2) (3) (4)(5) (6) (7) (8) n a a a a n ⋅⋅⋅=个na a 22225555⎛⎫⎛⎫⎛⎫⎛⎫+⨯+⨯+⨯+ ⎪ ⎪ ⎪ ⎪⎝⎭⎝⎭⎝⎭⎝⎭xxxxxxyy 3(4)-34-4(3)-43-⎛⎫ ⎪⎝⎭33533522×3()22×3【变式1】计算:(1)(-4)4 (2)23 (3) (4)(-1.5)2【变式2】(2015•长沙模拟)比较(﹣4)3和﹣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它们底数相同,指数也相同B . 它们底数相同,但指数不相同C . 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相同,但运算结果不相同D . 虽然它们底数不同,但运算结果相同 类型二、乘方的符号法则例题3.不做运算,判断下列各运算结果的符号.(-2)7, (-3)24, (-1.0009)2009, , -(-2)2010 【变式】计算:(-1)2009的结果是( ).A .-lB .1C .-2009D .2009 类型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例题4.(2016春•滨海县校级月考)计算:(1)4×(﹣)×3﹣|﹣6|; (2)(﹣1)3×(﹣12)÷[(﹣4)2+2×(﹣5)].【变式1】计算: 【变式2】计算:例题5. ( )(A ) (B ) (C ) (D ) 【变式】计算:类型四、探索规律例题6.(2014秋•埇桥区校级期中)你见过拉面馆的师傅拉面吗?他们用一根粗的面条,第1次把两头捏在一起抻拉得到两根面条,再把两头捏在一起抻拉,反复数次,就能拉出许多根细面条,如下图,第3次捏合抻拉得到 根面条,第5次捏合抻拉得到 根面条,第次捏合抻拉得到 根面条,要想得到64根细面条,需 次捏合抻拉.225⎛⎫ ⎪⎝⎭553⎛⎫ ⎪⎝⎭4211(10.5)[2(3)]3---⨯---2421(2)(4)12⎛⎫-÷-⨯- ⎪⎝⎭20032004(2)(2)-+-=2-4007(2)-2003220032-7734()()43-⨯-n第1次 第2次 第3次【变式】已知21=2,22=4,23=8,24=16,25=32,…,观察上面的规律,试猜想22008的末位数字是________.【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5•郴州)计算(﹣3)2的结果是( )A .﹣6B . 6C . ﹣9D . 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数的平方一定大于这个数;B .一个数的平方一定是正数;C .一个数的平方一定小于这个数;D .一个数的平方不可能是负数.3.下列各组数中,计算结果相等的是 ( ). A .-23与(-2)3 B .-22与(-2)2C .与D .与 4.式子的意义是( ) A. 4与5商的立方的相反数 B.4的立方与5的商的相反数C.4的立方的相反数除5D.的立方 5.(2016•宝应县一模)(﹣1)2016的值是( )A .1B .﹣1C .2016D .﹣20166.观察下列等式:71=7,72=49,73=343,74=2401,75=16807,76=117649…由此可判断7100的个位数字是( ) .A .7B .9C .3D .17.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第6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 ) .A .米B .米C .米D .米 二、填空题 8.在(-2)4中,指数是________,底数是________,在-23中,指数是________,底数是________,在中底数是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9.(2015•湖州)计算:23×()2= . 10. ; ;= ; . 11. ,22()5225(2)--2--345-45-312⎛⎫ ⎪⎝⎭512⎛⎫ ⎪⎝⎭612⎛⎫ ⎪⎝⎭1212⎛⎫ ⎪⎝⎭225()3--=52-=313⎛⎫-- ⎪⎝⎭225=3[(3)]_______---=233(2)_______-⨯-=12. , , ,……,从而猜想:…….13.三、解答题14.(2016春•浦东新区期中)(﹣3)2﹣(1)3×﹣6÷|﹣|3.15. 已知x 的倒数和绝对值都是它本身,y 、z 是有理数,并且,求的值.16. 探索规律:观察下面三行数,2, -4, 8, -16, 32, -64,… ①-2, -8, 4, -20, 28, -68,… ②-1, 2, -4, 8, -16, 32,… ③(1) 第①行第10个数是多少?(2) 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3) 取每行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213____+=2135_____++=21357_____+++=135+++22005_____+=21(2)________3-=2|3|(23)0y x z +++=32525x yz x y --+-。
第4讲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知识点1 加减运算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①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①把算式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 ②省略加号与括号;③利用运算律及技巧简便计算,求出结果. 加减混合运算技巧: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 把和为整数的加数相结合;把分母相同或便于通分的加数相结合; 既有小数又有分数的运算要统一后再结合; 把带分数拆分后再结合; 分组结合; 先拆项后结合.【典例】⎧⎪⎨⎪⎩加减运算有理数的运算乘除运算乘方运算()a b a b -=+-a b b a +=+()()a b c a b c ++=++1.计算:(1)4+(﹣6);(2)(﹣116)+(-23);(3)-2-(﹣3.5);(4)|(﹣7)+(﹣2)|-(﹣3);(5)[1.4﹣(﹣3.6+5.2)﹣4.3]﹣(﹣1.5).【方法总结】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首先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0,从而确定用哪一条法则.在应用过程中,要牢记“先符号,后绝对值”.注意:绝对值有括号的作用.2.【题干】计算:(1)﹣2.4+3.5﹣4.6+3.5;(2)(−478)−(−512)+(−414)−(+3178);(3)−200956−(+200823)−(−401834)+(−112);(4)1+(﹣2)+3+(﹣4)…+2015+(﹣2016)+2017+(﹣2018).【方法总结】(1)把和为整数的数结合在一起;(2)把分母相同或容易通分的数结合在一起;(3)拆项法,把带分数拆成整数和分数,再把所有整数和分数分别结合在一起;(4)找规律,相邻两数之和为﹣1.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将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是解题的关键.能使用运算律的要使用运算律,以简化计算,减少计算错误. 【随堂练习】1.(2017秋•小店区校级月考)计算:(1)﹣3+(﹣4)﹣(﹣5); (2)1+(﹣2)+|﹣2|﹣5; (3)﹣5﹣(+11)+;(4).2.(2016秋•靖远县校级月考)计算题: (1)27﹣28+(﹣7)﹣32 (2)1+(﹣2)﹣(﹣3)﹣4; (3)0.5+(﹣)﹣(﹣2.75)+0.25 (4)3+(﹣1)+(﹣3)+1+2.知识点2 乘除运算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相乘,都得.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步骤: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多个有理数相乘:(1)几个不是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数,即“奇负偶正”.(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那么积等于. 有理数乘法运算律:(1)乘法交换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2)乘法结合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00000ab ba(3)分配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倒数的概念:乘积是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整除:一个整数a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整数b ,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则我们说a 能被b 整除(或说b 能整除a ).【典例】1.计算:(1)(﹣2)×(﹣8); (2)(﹣8)÷(﹣1.25); (3)11÷17×(−411); (4)(−1.5)×45÷(−25)×34.【方法总结】(1)根据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2)根据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3)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根据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4)把小数转化为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根据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解.()()ab c a bc =()a b c ab ac +=+1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熟记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计算:(1)37×(﹣45)×712×58;(2)292324÷(﹣112);(3)﹣5×(﹣115)+13×(﹣115)﹣3×(﹣115).【方法总结】(1)利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把分子或分母容易约分的因数结合;(2)先把除法转换为乘法,再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计算;(3)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除法的运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选用合适的乘法运算律进行计算.【随堂练习】1.(2017秋•夏邑县期中)小华在课外书中看到这样一道题:计算:()+().她发现,这个算式反映的是前后两部分的和,而这两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她顺利地解答了这道题(1)前后两部分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2)先计算哪部分比较简便?并请计算比较简便的那部分.(3)利用(1)中的关系,直接写出另一部分的结果.(4)根据以上分析,求出原式的结果.2.(2017秋•兴化市期中)小明对小丽说:“请你任意想一个数,把这个数乘2后加12,然后除以6,再减去你原来所想的那个数与6的差的三分之一,我可以知道你计算的结果.”请你根据小明的说法探索:(1)如果小丽一开始想的那个数是﹣5,请列式并计算结果; (2)如果小丽一开始想的那个数是2m ﹣3n ,请列式并计算结果; (3)根据(1)、(2),尝试写出一个结论.3.(2017秋•盐都区校级月考)阅读下列材料: 计算:÷﹙﹣+﹚. 解法一:原式=÷﹣÷+÷=×3﹣×4+×12=.解法二:原式=÷﹙﹣+﹚=÷=×6=.解法三:原式的倒数=﹙﹣+﹚÷=﹙﹣+﹚×24=×24﹣×24+×24=4. 所以,原式=.(1)上述得到的结果不同,你认为解法 是错误的; (2)请你选择合适的解法计算:﹙﹣﹚÷﹙﹣+﹣﹚.知识点3 乘方乘方的概念:求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一般地,个相同的因数相乘,即,记作,读作“的次方”;(2)在中,叫做底数,叫做指数;(3)当看作的次方的结果时,读作的次幂. 注意:,其底数为,;,其底数为,;,其底数为,; n n a n a a a a ⋅⋅⋅⋅⋅⋅⋅ 个n a a n n a a n n a a n a n ()224-=()2-()()()22224-=-⨯-=224-=-2()()222121224-=-⨯=-⨯⨯=-239=749⎛⎫⎪⎝⎭372333977749⎛⎫=⨯= ⎪⎝⎭,其底数为,; ,带分数的乘方运算,一定要先化成假分数后再运算.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就是,指数通常省略不写.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特别的,一个数的二次方,也称为这个数的平方;一个数的三次方,也称为这个数的立方.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的数表示成的形式(其中,是正整数).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位整数,其中的指数是,的指数比整数的位数少. 万,亿 .【典例】1.一张纸的厚度为 0.09mm (毫米),将这张纸连续对折8次,这时它的厚度是多少?假设连续对折始终是可能的,那么对折15次后,所得的厚度是否可以超过你的身高?先猜猜,然后计算出实际答案.【方法总结】根据乘方的定义和题意可计算出折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得厚度,由此可算出折第8次的厚度.一张纸的厚度为0.09mm ,对折1次后纸的厚度为0.09×2mm ;对折2次后纸的厚度为0.09×2×2=0.09×22mm ;对折3次后纸的厚度为0.09×23mm ;对折n 次后纸的厚度为0.09×2n mm ,据此列出算式.即可求解.本题主要考查从实际问题中寻找规律的能力.乘方是乘法的特例,乘方的运算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来进行.乘方的意义就是多少个某个数字的乘积. 2.若|x −2|+(y −23)2=0,则y x =__________.【方法总结】绝对值和偶次方具有非负性,由“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可求出x 、y 的值,然后将x 、y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解.239=77323339777⨯==221391224⎛⎫⎛⎫== ⎪ ⎪⎝⎭⎝⎭51511010n a ⨯110a ≤<n n 101n -101410=810=3.德国科学家贝塞尔推算出天鹅座第61颗暗星距地球102000000000000km,比太阳到地球的距离还远690000倍.(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暗星到地球的距离;(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690000这个数;(3)如果光的速度大约是300000km/s,那么你能计算出从暗星发出的光线到地球需要多少秒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方法总结】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数的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正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由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关键是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随堂练习】1.(2017秋•石景山区期末)(﹣1)2018÷.2.(2017秋•蚌埠期中)﹣32×(﹣)3=______.3.(2017秋•浦东新区期中)用简便方法计算:﹣35×(﹣)5×(﹣5)6(结果可用幂的形式表示)综合运用1.若|a|=2,b=﹣3,c是最大的负整数,a+b﹣c的值为_______.2.2.5+(﹣214)﹣1.75+(﹣12)=____.3.某外贸企业为参加2016年中国江阴外贸洽谈会,印制了105 000张宣传彩页.105 000这个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4.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剪下去,第四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是_______ 米;第n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是_______ 米.5.将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如图对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第一次对折后可得到1条折痕(图中虚线),第二次对折后可得到3条折痕,第三次对折后得到7条折痕,那么第10次对折后得到的折痕比第9次对折后得到的折痕多_______条.6.计算:(﹣0.5)+|0﹣614|﹣(﹣712)﹣(﹣4.75).7.高速公路养护小组,乘车沿东西向公路巡视维护,如果约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当天的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8,﹣9,+7,﹣14,﹣3,+11,﹣6,﹣8,+6,+15.(1)养护小组最后到达的地方在出发点的哪个方向?距出发点多远?(2)养护过程中,最远处离出发点有多远?(3)若汽车行驶每千米耗油量为a升,求这次养护小组的汽车共耗油多少升?8.计算下列各式:(1)(﹣14)×(﹣100)×(﹣6)×(0.01);(2)91819×15;(3)﹣100×18﹣0.125×35.5+14.5×(﹣12.5%);(4)(1﹣2)×(2﹣3)×(3﹣4)×(4﹣5)×…(19﹣20).9.已知(x+3)2+|3x+y+m|=0中,y的平方等于它本身,求m的值.。
有理数的乘方及混合运算(基础)【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定义;2.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并能熟练进行乘方运算;3. 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要点梳理】要点一、有理数的乘方定义: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 ).即有:n a a a a n ⋅⋅⋅=个.在na 中,a 叫做底数, n 叫做指数.要点诠释: (1)乘方与幂不同,乘方是几个相同因数的乘法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2)底数一定是相同的因数,当底数不是单纯的一个数时,要用括号括起来.(3)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5就是51,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要点二、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4)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即.要点诠释:(1)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一样,首先应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值.(2)任何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 要点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要点诠释:(1)有理数运算分三级,并且从高级到低级进行运算,加减法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法是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以后学习)是第三级运算;(2)在含有多重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有时根据式子特点也可按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的顺序进行.(3)在运算过程中注意运算律的运用. 【典型例题】类型一、有理数乘方1. 把下列各式写成幂的形式: (1)22225555⎛⎫⎛⎫⎛⎫⎛⎫+⨯+⨯+⨯+ ⎪ ⎪ ⎪ ⎪⎝⎭⎝⎭⎝⎭⎝⎭; (2)(-3.7)×(-3.7)×(-3.7)×(-3.7)×5×5; (3)xxxxxxyy .【答案与解析】 (1)44222222555555⎛⎫⎛⎫⎛⎫⎛⎫⎛⎫⎛⎫+⨯+⨯+⨯+=+= ⎪ ⎪ ⎪ ⎪ ⎪ ⎪⎝⎭⎝⎭⎝⎭⎝⎭⎝⎭⎝⎭;(2)(-3.7)×(-3.7)×(-3.7)×(-3.7)×5×5=(-3.7)4×52; (3) 62xxxxxxyy x y =【总结升华】乘方时,当底数是分数、负数时,应加上括号.2.计算:(1)3(4)- (2)34- (3)4(3)- (4)43-(5)⎛⎫ ⎪⎝⎭335 (6)335 (7)22×3() (8)22×3【答案与解析】(1)3(4)-(4)(4)(4)64=-⨯-⨯-=-; (2)34-44464=-⨯⨯=-;(3)4(3)-(3)(3)(3)(3)81=-⨯-⨯-⨯-=; (4)43-333381=-⨯⨯⨯=-; (5)⎛⎫ ⎪⎝⎭33533327555125=⨯⨯=; (6)3353332755⨯⨯==; (7)3⨯(2)22636==; (8)22×32918=⨯=【总结升华】()na -与n a -不同,()()()()-=--⋅⋅⋅-nn a a a a 个,而nn a aa a -=-⋅⋅⋅个表示a 的n 次幂的相反数.举一反三:【变式1】计算:(1)(-4)4 (2)23(3)225⎛⎫ ⎪⎝⎭(4)(-1.5)2【答案】 (1)(-4)4=(-4)×(-4)×(-4)×(-4)=256;(2)23=2×2×2=8; (3)2222455525⎛⎫=⨯= ⎪⎝⎭(4) (-1.5)2=(-1.5)×(-1.5)=2.25 【变式2】(2015•长沙模拟)比较(﹣4)3和﹣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们底数相同,指数也相同 B . 它们底数相同,但指数不相同C . 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相同,但运算结果不相同D . 虽然它们底数不同,但运算结果相同 【答案】D .解:比较(﹣4)3=(﹣4)×(﹣4)×(﹣4)=﹣64,﹣43=﹣4×4×4=﹣64, 底数不相同,表示的意义不同,但是结果相同.类型二、乘方的符号法则3.不做运算,判断下列各运算结果的符号.(-2)7,(-3)24,(-1.0009)2009,553⎛⎫⎪⎝⎭,-(-2)2010【答案与解析】根据乘方的符号法则直接判断,可得:(-2)7运算的结果是负;(-3)24运算的结果为正;(-1.0009)2009运算的结果是负;553⎛⎫⎪⎝⎭运算的结果是正;-(-2)2010运算的结果是负. 【总结升华】“一看底数,二看指数”,当底数是正数时,结果为正;当底数是0时,结果是0;当底数是负数时,再看指数,若指数为偶数,结果为正;若指数是奇数,结果为负. 举一反三:【变式】计算:(-1)2009的结果是( ).A .-lB .1C .-2009D .2009 【答案】A类型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4.计算: (1)()⎡⎤⎛⎫⎡⎤⎪⎢⎥⎣⎦⎝⎭⎣⎦211-1-0.5××2--33(2)()⎡⎤⎣⎦341-1-×2--36(3)3201111(1+-2.75)×(-24)+(-1)--238(4)33211-+|-2-3|(-0.1)(-0.2)【答案与解析】(1)法一:原式=517(1)(7)(7)666-⨯-=⨯-=-;法二:原式=1117(11)(29)(7)2366-+⨯⨯-=⨯-=- (2)原式()=⎡⎤⎣⎦1-1-×2--276=1-1-×296=35-6(3) 原式=4111(+-)×(-24)-1-8384=-32-3+66-9=22(4) 原式=11-+|-8-3|-0.0010.04=-1000-25+11=-1014【总结升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确定运算顺序是关键,细心计算是运算正确的前提. 举一反三:【变式1】计算:4211(10.5)[2(3)]3---⨯--- 【答案】原式111151(29)1(7)17523666⎛⎫=--⨯--=----=--+=⎪⎝⎭【变式2】计算:2421(2)(4)12⎛⎫-÷-⨯- ⎪⎝⎭【答案】原式11116(4)11612444=÷-⨯-=-⨯⨯-=-5. 20032004(2)(2)-+-= ( )(A )2- (B )4007(2)- (C )20032(D )20032-【答案】C【解析】逆用分配律可得:20032004200320032003(2)(2)(2)[1(2)](2)2-+-=-+-=--=,所以答案为:C【总结升华】当几项均为幂的形式,逆用分配律提出共同的因数时,要提指数较小的幂的形式. 举一反三:【变式】计算:7734()()43-⨯-【答案】7773434()()[()()]14343-⨯-=-⨯-=类型四、探索规律6. (2014秋•埇桥区校级期中)你见过拉面馆的师傅拉面吗?他们用一根粗的面条,第1次把两头捏在一起抻拉得到两根面条,再把两头捏在一起抻拉,反复数次,就能拉出许多根细面条,如下图,第3次捏合抻拉得到 根面条,第5次捏合抻拉得到 根面条,第n 次捏合抻拉得到 根面条,要想得到64根细面条,需 次捏合抻拉.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答案】8; 32; 2n ; 6【解析】由题意可知,每次捏合后所得面条数是捏合前面条数的2倍,所以可得到:第1次:122=;第2次:224=;第3次:328=;…;第n 次:2n.第3次捏合抻拉得到面条根数:32,即8根;第5次得到:52,即32根;第n 次捏合抻拉得到2n;因为6264=,所以要想得到64根面条,需要6次捏合抻拉.【总结升华】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一般是:从所给的特殊情形入手,再经过猜想归纳,从看似杂乱的问题中找出内在的规律,使问题变得有章可循. 举一反三:【变式】已知21=2,22=4,23=8,24=16,25=32,…,观察上面的规律,试猜想22008的末位数字是________. 【答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