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海水与二氧化氯的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5
电解法及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的比较
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原料食盐盐酸及氯酸钠
产物ClO2、Cl2、H2O2
O3
ClO2、Cl2
优点原料来源方便,全国各地都有货源 1.设备结构简单,安装、操作、维护方便。
2.设备配有安全防爆配件,避免爆炸。
3.二氧化氯产率高,只有少部分的氯气产
生,杀菌能力强,消毒效果好,几乎无致
癌物质产生。
4.设备型号种类多,可有压投加或无压力
投加。
5.设备可与其他控制相联系,提高自动化
程度
缺点1.设备系统复杂,配件多,不利于维修,投资
成本大。
2.电流效率低,用电成本大。
3.电极放电可能引发爆槽,较危险,设备规格
不能做成很大,可供选择较少。
4. 电极需要定期表面重涂,维护成本较高。
5. 电解法产生的二氧化氯量较少,主要是氯气
及次氯酸,消毒效果不是很明显,且在消毒过
程中有致癌物质产生
6.设备气密性较差,会有氯气等刺激性、腐蚀
性气体产生,会腐蚀设备及使得设备操作间气
味较大
原料采购不方便,在偏远地区及部分危险
品控制很严格的地区,盐酸不易采购。
干货!水产养殖必备,这些常用渔药的差别和用法要清楚漂白粉漂白粉俗称含氯石灰,一般情况下含有效氯25-30%左右,遇水后生成次氯酸,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在全国水产养殖中被广泛采用。
一、漂白粉的用途漂白粉在水产养殖中,主要应用于养鱼的清塘消毒和预防、治疗细菌性鱼病。
1、清塘消毒。
一般施药量为每立方米水体20-30克。
先将漂白粉加水溶解,然后全池泼洒,能杀死水体中的水生昆虫、蛙卵、害鱼、螺蛳及各种鱼病病原体。
2、防治病害。
采用漂白粉防治鱼病,在鱼病发生时或流行季节,一般每立方米水体用药品1-3克,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续2次,能治疗鱼类烂鳃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竖鳞病、肠炎病等。
漂白粉不论是用于清塘,还是用于治疗鱼病,均符合水产品生态养殖和无公害化养殖要求。
二、漂白粉的施用方法1、抽样测定定量法。
施用前必须对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进行抽样测定,以便确定使用量。
测定漂白粉有效氯含量,可采用蓝黑墨水滴定法。
在防治鱼病方面,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要求达到30%,一般每立方米水体用药量为1-2克。
2、溶解过滤泼洒法。
利用漂白粉防治鱼病时,不管池塘大小,用药量多少,在施用时,必须做到先用水溶解后,滤去残渣,然后进行全池泼洒,防止鱼类误吞漂白粉而造成死鱼现象发生。
3、疗程施用法。
使用漂白粉防治鱼病,一定要坚持疗程施用法。
一般1个疗程为3--5天,即在第1天施用漂白粉后,间隔1天再使用第2次,连续施用2--3次。
4、调节水质施用法。
一般清水池塘或池水呈中性或微碱性时施用效果好。
所以在施用漂白粉防治鱼病前,可采用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0--15千克调节水质,然后再施用漂白粉。
三、使用方法鱼池消毒,一般在起鱼以后至下次鱼种放养之前进行。
空池灌满水,用漂白粉清池消毒,每平方米20克以上(每亩13.33公斤)的用量,均匀撒入池中。
1~2天后,把池水放出。
为促使池底土泥氧化,将池底耕耙一遍,让太阳曝晒一周左右。
防治鱼类赤皮、烂鳃等病,以10ppm漂白粉在水温10——15℃时浸洗20~30分钟,水温15~20℃时浸洗15~20分钟。
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原理
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设备,通过电解盐水来产生二氧化氯,具有高效、环保、安全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二氧化氯的性质。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强
烈的氧化性和杀菌性,能够有效地消毒污水和饮用水。
因此,二氧化氯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原理是利用电解盐水产生次氯酸钠,再通过次氯酸钠
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氯。
具体而言,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主要由电解槽、电解电极、电源和控制系统组成。
在电解槽中,盐水经过电解电极通电,发生电解反应,产生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
然后,次氯酸钠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氯。
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工作过程相对简单,但需要严格控制电解条件和操作
参数。
首先,需要控制电解槽的温度和电解电极的距离,以保证电解反应的进行。
其次,需要控制电解槽中的盐水浓度和电解时间,以调节二氧化氯的产生量。
最后,需要对二氧化氯进行合理的储存和使用,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是一种高效、环保、安全的水处理设备,其
原理是利用电解盐水产生次氯酸钠,再通过次氯酸钠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氯。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控制电解条件和操作参数,以确保二氧化氯的产生量和质量。
希望本文能够对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原理有所帮助。
二氧化氯在水产养殖中的利和弊二氧化氯(ClO2)又称百毒清。
二氧化氯既是一种氧化剂,又是一种含氯制剂。
继第一代消毒剂漂白粉、第二代消毒剂优氯精、第三代强氯精后,被称之为第四代消毒剂。
是世界公认并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A1级广谱、安全、高效消毒剂。
是目前水产养殖中一种新型消毒剂。
已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病害防治。
二氧化氯含有效氯含量是漂白粉的9倍、是二氯异氰尿酸的4.2倍。
一、二氧化氯在水产养殖业上应用的好处1、二氧化氯易溶于水,消毒作用不受水质酸碱度的影响。
2、二氧化氯能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真菌、细菌芽胞及噬菌体。
在水中,由于二氧化氯的有效成分分子与病毒的衣壳蛋白之间有吸附作用,致使病毒颗粒表面聚集了高浓度的消毒分子,从而加强了它的杀灭作用。
二氧化氯在pH6—10范围内均能发挥良好的灭菌作效果,在pH8.5的水中,灭菌速度比氯快20多倍。
二氧化氯除酚臭作用特别强,并且可使水中的致癌物3,4—苯芘氧化成无致癌性的醌式结构。
3、二氧化氯的杀菌能力较氯为强,杀菌作用较氯为快,杀菌持效性是氯的10倍以上,且剩余剂量的药性持续时间也较长。
实验表明,用2.0毫克/升作用30分钟能杀死几乎100%的微生物,而剩余的二氧化氯浓度尚有0.9毫克/升。
在施用过程中,并不产生有机氯等有毒副作用的物质,因此对鱼虾无刺激作用,不影响鱼虾摄食和正常发育。
不损害浮游生物,能改善水质,除臭防腐,是真正的绿色消毒剂。
4、0.3—3毫克/升浓度的二氧化氯制剂可使养殖水体中细菌总数下降92%以上,并可增加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对无机氮盐的影响不明显,0.3毫克/升的二氧化氯制剂对浮游植物无明显影响;1.2毫克/升以下对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水蚤的影响不明显。
3毫克/升可抑制浮游植物的繁殖和生长;2.4毫克/升以上的浓度可影响浮游动物水蚤的繁殖和生存。
在对水质的影响方面,二氧化氯制剂也优于其它的含氯消毒剂。
二、二氧化氯杀灭病菌和病毒的作用1、二氧化氯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它对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芽孢、配水管网中的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及真菌等均有很高的杀灭作用。
试析LNG接收站海水系统处理现状及问题1 LNG接收站海水微生物处理的必要性以福建LNG接收站为例,福建LNG接收站是选用开架式海水汽化器ORV进行LNG的气化外输,一期配套设计选用四台海水泵,利用海水资源通过ORV与LNG热交换来达到LNG气化外输的目的。
海水预处理不当,海水微生物会附着在过滤器、管道、开架式海水气化器海水槽及换热翅片表面,会造成管道、过滤器堵塞及设备腐蚀,影响海水气化器的气化效率。
另外,微生物的分泌物会加剧系统污垢的形成,微生物生成的生物膜污垢,也会降低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增加额外大量能耗。
2 LNG接收站海水处理现状2.1 接收站海水处理设施以福建LNG接收站为例,海水取水口区域配备了一套电解氯系统(PEPCON Chlormaster),是利用电解海水产生次氯酸钠,注入海水取水口,用次氯酸钠的氧化性来杀死海水中的微生物。
2.2 电解氯工作原理(2)电解氯系统运行弊。
系统运行易出现的故障及问题:系统仪表故障损坏,无法实现自动控制模式,药剂泵机械密封不好,时常发生泄漏;系统运行不稳定,经常出现跳车状况;系统不间断24h运行,电解槽酸洗效果不佳,影响设备长期安全运行。
(3)对生产、环境的影响。
如果电解溶液中的次氯酸含量控制不当,会有以下影响:浓度太高会造成ORV翅片的腐蚀及环境的污染;浓度偏低、药效不够会使微生物附着管道及ORV翅片、海水分布槽表面,损坏设备及管道,缩短管道设备使用寿命,也会影响气化效率,降低产能。
3 新型海水处理方案的探讨3.1 氧化性杀菌剂的局限性氧化型杀菌剂(如氯气、次氯酸盐、二氧化氯等)对海生物的刺激性相当大,即便是ppb级的浓度也可被感知到。
这时贝类、滕壶会立即缩回虹吸管并关闭外壳,停止滤食。
由于这种躲避反应,因此必须非常频繁地投加氧化型杀生剂才可见效,但是长时间使用单一的电解制氯化学氧化杀生技术使海水中的生物产生耐药性,也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处理方式是在取水泵前以电解海水产生次氯酸钠24小时不间断投加并在过滤器后的前池每6小时冲击性投加,每次加药半个小时以此来控制、杀灭海水中的污染生物。
一、氯气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有毒。
2、化学性质:( 1)制备:① 工业制法: 2NaCl+2HO2NaOH+ H↑+ Cl2↑(在阳极生成黄2绿色的氯气,阴极生成氢气)阴极阳极②实验室制法: MnO2+(浓)MnCl 2+ 2↑十24HCl Cl2H O( 2) 与金属: 2Na+ Cl22NaCl 现象:剧烈燃烧,有白烟( NaCl 小颗粒)生成。
Cu+Cl2CuCl22Fe+3Cl22FeCl3( 3)与非金属:H2+Cl22HCl(4)与水: Cl2+H2O= HCl+HClO注: HClO 的性质:①弱酸性:酸性比H2CO3还要弱;②强氧化性: 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因此它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用作漂白剂和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剂;③不稳定性: HClO 不稳定,见光受热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2HClO 2HCl+O2↑。
所以久置的氯水中含有H2分子和+、Cl-、OH-离子,相当于稀盐酸。
O H新制氯水中含有 H2、、Cl2 分子和H+、Cl-、OH-、ClO-离子。
O HClO( 5) 与碱溶液的反应Cl 2+2NaOH=NaCl+NaClO+H2Cl 2+2Ca(OH)=CaCl2+Ca(ClO)2+ H2O( 制漂白粉 )Ca(ClO) 2+CO2+H2O=CaCO3↓+2HClO(漂白原理)Ca(ClO) 2+2HCl=CaCl+2HClO( 6)与其它卤素: Cl +2NaBr=2NaCl+Br Cl +2NaI= 2NaCl+I2Br + 2NaI=2222NaBr+ I2(2222还原性 I—---氧化性 F > Cl>Br > I>Br>Cl >F )-33( 7) Cl的检验:与 AgNO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 HNO的白色沉淀 ( 原理:AgNO+ NaCl =AgCl↓+NaNO)33二、溴、碘1、物理性质:溴( Br2):深红棕色的液体,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在水中溶解度小,易溶于有机溶剂。
一、填空题1.按要求填空:(1)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过氧化钠的颜色为:___________,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写出工业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钙,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名不符实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酸过量时),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酸过量时):__________,_______;(3)向一定量的Ba(HCO3)2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4溶液,直至不再生成沉淀,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沉淀完全后,继续滴加NaHSO4溶液,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烧碱、纯碱溶液均可吸收CO2。
向含有7.2 gNaOH的溶液中通入CO2,当通入的CO2与溶液中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7∶9时,则所得溶液中NaHCO3的质量为______g。
3.氯气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氯气可以用于制备“战略金属”钛,其中有关反应如下,用双线桥(或单线桥)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TiO2+2C+2Cl2TiCl4+2CO。
___(2)反应8NH3+3Cl2=N2+6NH4Cl可用于氯气管道的检漏,在该反应中,N2为__产物(填“氧化”或“还原”)(3)氯气可与NaOH溶液反应制备“84”消毒液,在2020年初抗击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疫情中,“84”消毒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 ↑【学海导航】专题 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导学海水是化学元素宝库,海水中溶解了大量气体物质和各种盐类。
人类在陆地上觉察的 l00 多种元素,在海水中可找到 80 多种。
海水是人类猎取氯、溴、碘、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资源。
一、氯、溴、碘的提取〔一〕氯碱工业——电解食盐水生产氯气和烧碱的化学工业我国主要以海盐为原料。
海盐中含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镁等杂质,要净化后制成饱和食盐水再电解。
2NaCl + 2H O 通=电= 2NaOH + H Cl 222氯碱工业面临问题:①产品对设备腐蚀严峻、环境污染显著。
②电能消耗量大。
〔二〕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常见工艺① 浓缩并酸化海水后, 通入适量的氯气, 使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2NaBr+Cl 2 =Br 2+2NaCl②向含溴单质的水溶液中通空气和水蒸汽,将溴单质吹入盛二氧化硫溶液的吸取塔内以到达富集的目的:Br +SO +2H O==2HBr+H SO 〔也可用 NaOH 或 Na CO溶液吸取〕2222423③向吸取塔内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2HBr+Cl 2==2HCl+Br2④用四氯化碳〔或苯〕萃取吸取塔内的溶液中的溴单质。
〔三〕从海洋植物中提取碘的主要工艺①用水浸泡海带或海藻灼烧后的灰烬②向水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使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2NaI+Cl2 == I2+2NaCl③过滤,用有机溶剂萃取碘单质。
二、氯、溴、碘的性质和用途〔一〕氯气〔chlorine gas〕的性质和用途氯自1774 年被舍勒觉察,到1810 年被戴维确认为一种元素,经受了36 年。
试验室制备:①原理:MnO2+4HCl(浓) △MnCl2+Cl2↑+2H2O②装置:固液加热型③收集:向上排空气法④验满:潮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等⑤尾气吸取:NaOH 溶液。
1、物理性质:通常是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能溶于水,有毒。
2、化学性质:氯原子易得电子,氯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文章编号:1007 2284(2003)12 0044 02不同方法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在水处理中的比较陆崖典,章国军(上海技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摘 要:介绍了在饮用水处理中消毒剂二氧化氯的不同制取技术,并比较了不同发生技术的优劣及副产物的危害,为减少有害副产物的生成,要求二氧化氯的浓度大于90%以上,因此在选择二氧化氯发生器时,应综合考虑环境效益、处理效果及设备性能等因素,经应用比较认为高纯型二氧化氯发生器比复合型二氧化氯发生器具有更大优势。
关键词:二氧化氯;水处理;副产物中图分类号:T U991.25 文献标识码:B1 不同二氧化氯发生技术的介绍二氧化氯很不稳定,无论气态还是液态,均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其储存运输也比较困难。
因而,二氧化氯一般采用现场发生制取。
根据其制备的原理,可以分为电解法和化学法。
不管采用哪一种发生工艺,评价发生器性能优劣的标准应该是一致的,即转化率、二氧化氯纯度、有害副产物和安全性。
1.1 电解法该方法由美国四价公司首先研制开发成功。
其原料为食盐,采用隔膜电解的方法制取二氧化氯,所制得的二氧化氯纯度较低,一般在30%以下,同时混有Cl2、H2O2、O3等,且氯气的含量较高,用于饮用水消毒是否能够避免氯消毒的副作用,还很值得怀疑。
另外,该方法制作设备造价较高,电极易于腐蚀,管理复杂,故目前已很少使用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
1.2 化学法化学法制备二氧化氯根据采用原料不同分为氯酸钠和亚氯酸钠两种方法。
1.2.1 氯酸钠法以氯酸钠和盐酸等为原料,采用负压恒温工艺,制得的二氧化氯产率和纯度均不高,目前通常称为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
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以有效氯计一般在70%以下,仍含有一定数量的氯,而且原料转化率低,操作较复杂。
从理论上说产品应用于消毒实践中,不可避免会有氯化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因此发达国家不推荐采用氯酸钠为原料生产二氧化氯。
1.2.2 亚氯酸钠法以亚氯酸钠为原料的二氧化氯生产方法统称为高纯发生方法,其二氧化氯发生器被称为高纯二氧化氯发生器。
电厂循环水杀菌除藻中
海水型次氯酸钠发生器和电化法二氧化氯发生器技术经济比较
河北乾元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简述
在火力发电厂补给水、循环水等水处理过程中,杀菌除藻是主要措施之一。
在90年代以前液氯作为主要的杀菌除藻剂广泛应用于电厂水处理,主要加氯设备为加氯机。
从90年代中期开始,次氯酸钠发生器开始进入电厂水处理领域,并广泛推广应用。
本世纪初二氧化氯作为新一代杀菌剂开始应用于电厂水处理。
二氧化氯作为新一代杀菌剂与次氯酸钠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为了使二氧化氯这一新技术在电厂尽快推广,下面就以DH系列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和电解海水次氯酸钠发生器在技术性能上、运行方式上和经济性诸方面进行比较。
二、药剂杀菌除藻效果比较
1、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系统杀菌除藻要求:
(1)杀菌效果强于传统的杀菌除藻剂;
(2)杀菌除藻效果不受PH值的影响;
(3)具有较长的维持杀菌消毒能力的时间;
(4)无毒无害,操作安全性高;
2、杀菌机理与性能比较
次氯酸钠溶液为淡黄色或无色液体,分子式为NaClO,有效氯含量为0.953。
其杀菌原理是在酸性或微酸性环境下,次氯酸钠在水中以次氯酸分子的形态存在,次氯酸分子极易穿透微生物细胞,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次氯酸钠的杀菌过程以氯代反应为主。
二氧化氯溶液为黄色或淡黄色液体,分子式为ClO2,有效氯含量为2.63。
二氧化氯以分子态在水中存在,其分子以对微生物细胞的高穿透力和强氧化性迅速杀灭微生物。
二氧化氯作为第四代高效、广谱杀菌剂,杀菌过程为氧化还原反应,杀菌速率快,杀菌效果是次氯酸钠的4~5倍。
3、环境对杀菌效果影响
次氯酸钠杀菌效果受PH值的影响很大,在碱性环境下NaClO以次氯酸根的形态存在,杀菌效果大幅度下降。
而电厂水处理水质一般均呈碱性,次氯酸钠杀菌效果较差已成为共识。
以分子态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氯,其杀菌效果基本不受水质PH值的影响。
在水质较差微生物含量较高或污染较严重的情况下,由于次氯酸钠杀菌速率
较慢,杀菌效果也很差。
而二氧化氯由于氧化性强杀菌速度快,在水质差的情况下更凸现其杀菌的高效性能。
与次氯酸钠相比,二氧化氯在水中的扩散速度更快,在较低浓度下可以更快速地有效杀灭有机物。
4、维持杀菌时间比较
二氧化氯以分子态存在于水中,稳定性较高,而次氯酸钠较易分解;因此,二氧化氯可以维持更长的杀菌时间。
5、有害性分析
次氯酸钠的杀菌过程以氯代反应为主,易于有机物生成大量的有害物质,据分析,次氯酸钠杀菌过程中可产生三氯甲烷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二十多种;另外,次氯酸钠杀菌过程中易产生具有较大难闻气味的酚类物质,长期使用会使水质气味难闻,影响工作环境。
二氧化氯在杀菌过程中,不但不会产生异味,而且会消除由于水中酚类及其它有机物产生的异味。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基本上可以达到上述电厂对杀菌除藻剂的要求。
三、设备性能比较
1、设备简述
电解海水制取次氯酸钠发生器工作原理是:采用无隔膜电解槽,电解海水生成浓度大约为2g/l的次氯酸钠溶液。
工艺流程:海水过滤电解次氯酸钠溶液储存电解槽酸洗除垢
DH型二氧化氯发生装置是我公司在汲取国内外技术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水处理设备。
该装置采用独创的新型运行机理和结构,成功的在一台设备上实现了电解法和化学法的完美结合,以极低的生产成本产出二氧化氯溶液。
其基本原理是:采用特殊的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氯酸钠、次氯酸钠、双氧水及臭氧等,加酸反应后生成高浓度二氧化氯气体,吸收后形成二氧化氯溶液。
工艺流程:电解加酸反应气体吸收二氧化氯溶液储存
2、设备效率比较
电解海水制取次氯酸钠发生器由于原料是含多种物质的海水,电解效率一般低于60%,无用电耗较大。
同时由于海水中多种金属离子的存在,电解槽内的极板很容易结垢,这样电解的效率也会降低。
DH型二氧化氯发生装置采用特殊电解液电解,电解效率大于95%;在反应生成二氧化氯的过程中只消耗定量的酸,反应后生成的盐返回电解槽重新使用。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气体溶解后,形成二氧化氯溶液,不含任何杂质。
消耗物质利用率接近100%。
3、设备结构、布局及安装性比较
电解海水制取次氯酸钠发生器由于日处理水量较大,加之每吨水用药量大,势必采取主体结构比较庞大的的电解装置,维护量也相应的增大。
DH型二氧化氯发生装置采用整体结构,电解与反应器集成于一体,室外只有酸储罐和成品液储罐。
较易安装和布置,占地面积小。
4、极板的使用寿命比较
由于海水的成分比较复杂,微生物的含量多,含沙量大,大流量海水长期冲刷,从而使得阳极的使用寿命较短。
极板活性涂层一般需1~2年重新涂敷一次。
DH型二氧化氯发生装置采用特殊电解液电解,电解液相对比较纯净,对极板的腐蚀较小,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一些。
极板活性涂层寿命可达5年以上。
5、环保方面的比较
次氯酸钠的杀菌过程以氯代反应为主,易于有机物生成大量的有害物质,据分析,次氯酸钠杀菌过程中可产生三氯甲烷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二十多种;另外,次氯酸钠杀菌过程中易产生具有较大难闻气味的酚类物质,长期使用会使水质气味难闻,污染海水,影响工作环境。
二氧化氯在杀菌过程中,不但不会产生异味,而且会消除由于水中酚类及其它有机物产生的异味。
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形成内部循环,反应后的残液直接回收重新投入使用,除有少量的氢气排到大气之外,无任何“三废”排放。
6、经济性比较
耗电量比较:
电解海水生产次氯酸钠:每生产1 kg有效氯大约耗电10度,以厂电0.3元/度,生产1 kg有效氯大约3.0元左右。
DH型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生产1kg有效氯运行成本计算:
电耗: 3度 0.9元
盐酸(30%): 1.2kg 0.6元
合计: 1.5元
按2000kg/日有效氯,年运行300天计算
电解海水生产次氯酸钠年运行费用为:180万元
DH型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年运行费用为:90万元
检修发费用比较:
由于电解海水次氯酸钠阳极涂层使用1~2年需重新涂敷,即设备1~2年需大修一次;
DH型二氧化氯发生装置阳极寿命达3~5年,因此检修费用可降低70%。
设备购置费用比较:
由于DH型二氧化氯发生装置生产的二氧化氯溶液浓度高(有效氯6~8g/l),因此,储存相同的有效氯,其储罐体积是电解海水的1/3~1/4。
从而可大幅度降低设备购置费用。
以上分析比较较为粗浅,请参考。
胡建平
2007、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