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11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一题一变看维C计算释疑解析素材(新版)鲁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56.00 KB
- 文档页数:1
一题一变看维C计算例题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
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B.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解析本题以维生素C在人体中重要的作用为切入点,考查化学式知识的简单计算,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几种题型,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故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176×100%=4.5%。
答案选A。
变式题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
下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Array(1)根据说明书总结出维生素C的性质:(写出一点即可)(2)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患病。
(2)维生素C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若正常成人每天对维生素C的最低需要量为①若维生素C完全来自右图的“维生素C”,每天至少服用次。
②当维生素C完全来自某种新鲜蔬菜(每1000 g这种蔬菜含维生素C120 mg)时,每天至少应食用这种蔬菜 g。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式计算的技能和应用化学式计算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时一定要看懂说明书的内容,认识化学式在量方面的意义,正确理解化学式中各符号数字的含义,处理好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问题(1)可根据维生素C片颜色、保存方法推知维生素C具有的性质;问题(3)根据说明书提供的信息可知,每片含维生素C质量为100 mg×10%=10 mg,依据用法和用量推知每天至少服用60 mg÷20 mg=3次;设需要这种蔬菜质量为x,则有1000 g︰120 mg=x︰60 mg,解得x=500 g。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 6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C.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放出热量 D.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放热2.下列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是( )。
A.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 B.镁条和盐酸反应C.生石灰和水反应 D.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乙醇 D.天然气4.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
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潮汐能 C.地热能 D.煤气5.下列过程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
A.利用炸药爆炸开山炸石 B.利用煤燃烧发电C.利用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D.利用水力发电6.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属于氮肥B.凡施用过化肥的蔬菜都会危害健康C.硫酸钾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D.合理施用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7.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X一定是CuCl2B.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C.Y可能是H2O D.Y可能是Na2SO4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红热铁丝插入氧气中,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B.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C.充分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生成黑色物质D.“铜绿”与盐酸混合,得到无色溶液9.下列实验不正确的....是( )。
10.某同学种植的花草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有的叶脉呈淡棕色,你认为应该施加下列哪种化肥A.氯化钾 B.过磷酸钾 C.硫酸钾 D.尿素11.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各种复杂的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特色训练一鲁教版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下列气体在空气屮点燃前必须检查其纯度的是()A. H2C.沼气B. C0D.都必须要2.煤矿井下禁止吸烟,以防点燃坑道内的可燃性气体而引起爆炸,这种可燃性的气体主要是A.氨气C.氢气()B.甲烷D.液化石油气3.手机屮使用的锂(Li)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02====LiMn02o此反应屮锂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0-*+1,下列对猛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 +4一>+3()B. +2->+3C. 0-*+2 C.—4—一24.6月5 口是“世界环境LI”。
我国的环保主题是“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
下列有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氢能是理想的新型能源,它具有资源丰富、燃烧放热多、产物不污染环境等优点B.为减少空气污染,应提出使用乙醉汽油C.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能源D.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应禁止使用5.我国登山运动员多次登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登山运动员登山时所带的能源绘氢化钙(CaH2),它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登山运动员需要热量时,将上述反应屮生成的氢气点燃,该过程屮实现了能最转化, 能转化为6.利用己所学知识或生活常识,解帑或完成下列问题:(1)在清洗沼气池时,能不能在池内点火吸烟?为什么?(2)汽油是石油分憎的产物,它其中可能含有哪些元素,你能证明吗?7.请冋答:氢气作为一种优质能源,目前为什么不能广泛使用?8.供选择的仪器装置如下图所示(图屮AT为装置代号,①■•⑧为仪器的接口符号)。
供选择的药品有:金属钠、铜片、锌粒、炭粉、硝酸、稀硫酸。
U NaOHliM 体 A完成下列问题:(2)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常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的是()A、汽油B、太阳能C、核能D、氢能2、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
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A.家用电器中使用干电池 B.家庭烧煤取暖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D.利用海洋潮汐发电3、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棉花 B.蛋白质 C.维生素 D.塑料4、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羊绒衫——天然纤维 B.汽车轮胎——塑料C.食品袋——塑料 D.不锈钢餐具——铁合金5、2010年5月,孙中山先生铜像回迁至南京市新街口。
铜及铜合金属于( ) A.天然材料 B.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 D.合成材料6、福娃是2008年奥运吉祥物。
制作它的外部材料为纯羊毛绒,内充无毒的合成纤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福娃内充物是引起白色污染的主要物质B、纯羊毛和合成纤维可用燃烧法区别C、制作福娃的外部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合成纤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比纯羊毛好7、小明发现菜地里许多植物出现了倒伏现象,并伴有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的现象。
请你帮他选出一种复合肥料()A.NH4Cl B.CO(NH2)2 C.KNO3 D.KCl8、下列物质中,含氮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A.NH4HCO3B.(NH4)3PO4C.NH4NO3D.CO(NH2)29、下列化肥不宜与熟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是( )A.氯化铵B.尿素C.硝酸钾D.磷酸钙10、化肥中的氮肥很多是铵盐。
已知氨气通入水中后,其溶液呈碱性。
将硫酸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后放入试管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这是检验铵盐的方法。
上述实验现象说明()A.铵盐和碱的反应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B.氨气比空气轻C.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就是氨气D. 铵盐能和碱反应放出氨气11、小丽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如下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性质与用途 B.生活常识天然最硬的物质——镶玻璃刀头防菜刀生锈——用湿布包起来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士壤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C.元素与人体健康 D.环保与物质的利用人体缺碘——甲状腺肿大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人体缺氟——易生龋牙减少水质污染——禁止生产含磷洗衣粉12、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高效能和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3·陕西)两会期间,中央领导提出“陕西要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要求。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加强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B.支持用煤火力发电C.推广使用甲醇汽油D.城市道路定期洒水,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2.氢燃料电池是当前为保护环境各国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能源装置,它的基本原理是:以氢气和氧气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直接产生电能,运行时产生的温度一般不超过80 ℃,反应后的产物只有水。
以下对氢燃料电池的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氢燃料电池使用的燃料是H2C.氢燃料电池的特点是无毒、热值高D.该电池使用的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3.我国“十二五”规化对“低碳经济”给予政策支持,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
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A.Zn+H2SO4(稀)ZnSO4+H2↑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气)H2+COC.太阳光分解水:2H2O2H2↑+O2↑D.电解水:2H2O2H2↑+O2↑4.下列有关化学电池的说法不科学的是()A.化学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氢氧燃料电池是能够将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化学电池用完后和生活垃圾一起扔掉D.化学电池不用时最好从电器中拆下,防止时间久了电池中的化学物质流出腐蚀电器5.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B.都是可再生能源C.都属于混合物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6.(2013·北京)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7.(2013·成都)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天然纤维的是()A.尼龙绳B.汽车轮胎C.纯棉T恤D.塑料薄膜8.(2012·百色)下列塑料制品用热固性塑料制造的是()A.雨衣B.食品包装袋C.手电筒外壳D.盖大棚蔬菜用的薄膜9.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复合材料是新型材料研制的重要发展方向。
11.1化学与能源开发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 石油 B. 煤C. 天然气 D. 乙醇2.目前,循环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热门话题。
从物质转化角度看,循环经济是化学物质循环流动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而传统的工业生产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
氢气是未来理想的能源,水是未来氢气之源。
理想的氢元素循环如右图所示。
氢气是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但近来有研究表明,氢气的大量使用可能会大面积破坏臭氧层。
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 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解决我国的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B. 化学反应不仅能为人类提供有用的物质,而且能够消除对人类有害的物质C.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废物就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D. 在“资源产品废物”的生产过程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下列变化表现为吸收热量的是()A. 镁和盐酸反应B. 氢气燃烧C. 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D. 氢氧化钠固体投入水中4.胡锦涛在2009年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上特别强调:“……要注意开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节能环保意识……”。
下列做法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 用流水漂洗衣物B. 在实验中,按任意量取用药品C.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D.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5.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nH2O.下列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可燃冰”不是冰,是化合物B. 因其外观象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C. “可燃冰”是混合物D. “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6.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 天然气B. 太阳能C. 石油 D. 煤7.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 太阳能 B.石油C. 风能 D.地热8.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约能源.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A. 电解水:2H20 2H2↑O2↑B. 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 ↑H2COC. 太阳光分解水:2H2O 2H2↑ O2↑D. 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CH4H2O CO3H2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煤油燃烧产生火焰和黑烟,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光能B. 干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C.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释放能量 D.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二、填空题(共4题;共15分)10.现有下列能源:化石燃料、太阳能、煤气、汽油、沼气、氢能、生物燃料、水能、电能.请根据能源的类型填空:11.电池是一种将________能直接转化成________的装置,在电池放电时,电池中的物质发生________变化,将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
化学与社会发展单元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塑料的使用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由此也带来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下列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禁止使用任何塑料制品B.尽量用布袋代替塑料袋C.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D.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2.为了减少“酸雨”的产生,下列措施中有效的是( )①减少用煤作燃料②将燃料脱硫③把工厂的烟囱建高④开发新能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近几年西安市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们又见到了蓝天白云。
以下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①焚烧农作物的秸杆②公交车由燃油改为燃气③植树种草扩大绿地面积④回收废旧电池⑤随意焚烧垃圾⑥限制使用燃煤锅炉A.②③④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⑥4.“可燃冰”是由水与天然气形成的一种外观形状似冰的白色晶体,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CH4·n H2O。
“可燃冰”主要存在于冰土层和海底大陆架中,被称为“21世纪清洁能源”。
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 )A.冰、干冰、可燃冰都含有氧元素B.可燃冰可作为未来的清洁能源C.形成可燃冰的基本条件是:低温、高压D.可燃冰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2n∶n5.钾肥能促进作物茎秆粗壮,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
下列物质中能用作钾肥的是( )A.尿素〔CO(NH2)2〕B.硝酸铵(NH4NO3)C.磷酸二氢钙〔Ca(H2PO4)〕D.硫酸钾(K2SO4)6.可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的条件下能够自行分解的塑料。
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目的是( )A.节省制造塑料的原料B.便于加工塑料产品C.扩大塑料的使用范围D.解决“白色污染”问题7.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减少使用塑料袋,重新提起菜篮子B.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喜庆气氛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增加农业产量D.走先发展后治理环境的路子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乙醇9.当钾元素充足时,植物细胞壁增厚,茎秆坚韧,抗寄生菌穿透的机械阻力增加,同时作物体内的低分子化合物减少,病原菌缺少食物来源,便阻止了病害的发展。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检测题参考答案1.B 解析:加强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保护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用煤火力发电会产生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不符合“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要求;推广使用甲醇汽油可以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城市道路定期洒水,可以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2.D 解析:氢燃料电池是发生化学变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该电池是借助氢气与氧气的燃烧产生能量;氢气在反应中生成水,放出大量的热,产物是水,无毒;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或重复利用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
3.C 解析: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消耗化学药品,既不经济又不节能;故A不正确;焦炭与水蒸气反应需要高温,不节约能源,故B不正确;太阳光分解水不需要消耗地球能源,只需太阳光和催化剂即可,是最节约能源的方案,故C正确;电解水需要消耗电能,故不是最节能的方案,故D不正确。
4.C 解析:电池中含有的汞等对环境具有污染性,用完后应集中处理,C项说法错误。
5.B 解析: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6.A 解析:制作塑料玩具的材料是塑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A正确;制作纯棉帽子的材料是棉纤维,棉纤维属于天然纤维,B错;制作陶瓷餐具的材料是陶瓷,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错;制作黄金饰品的材料是金,金属于金属材料,D错。
7.C 解析: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尼龙,尼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属于天然纤维,A错;汽车轮胎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橡胶、钢丝、尼龙线等,不存在天然纤维,B错;纯棉T恤中含有棉纤维,棉纤维属于天然纤维,C正确;塑料薄膜属于塑料制品,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含天然纤维,D错。
8.C9.A 解析:复合材料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的。
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普通玻璃是石灰、砂子等物质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硅酸盐,是硅酸盐材料;合金是金属和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得到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塑料王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化学与能源开发特色训练二鲁教版我夯基我达标1.煤、石油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必须()A.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得氢气作燃料B.大量砍伐树木作燃料C.用高粱、玉米酿造酒精作能源D.开发太阳能、核能、风能等新能源2.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我们的义务。
下列说法中,属于伪科学的是()A.氢气可用作高能燃料B.以石油为原料可蒸馏出汽油等产品C.农业上主要施用含氮、磷、钾元素的肥料D.气功使铜变金3.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20 g贮于密闭容器中,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后,冷却,仍有2 g 气体剩余,这2 g气体是()A.氢气B.氧气C.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D.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氧气4.氢气作为新能源普遍被人们看好。
它有许多其他燃料所不及的优点。
石油、煤、天然气等资源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而氢气可以用水做原料来制取。
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气和汽油,前者放出的热量约是后者的三倍。
氢气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一种——水,不污染环境。
根据以上短文的内容,请你归纳总结出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原料来源广泛 (2)燃烧热值高 (3)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5.使用电池的过程是将_________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
目前甲醇汽车已进入我省部分城市。
甲醇汽车是利用甲醇(用R表示)燃烧提供的_________能,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3O2点燃4H2O+2CO2。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纯棉毛巾B. 尼龙丝袜 C. 真丝围巾 D. 纯羊毛衫2.下列哪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A. CH4、CO2、H2B. CO2、SO2、N2C. SO2、CO、NO2D. CO、N2、O23.近年来,严重的雾霾天气使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城市遭受了严重污染。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 C. PM2.5D. 二氧化氮4.下列有关生产、环保、能源、资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 PM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B.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等气体引起的C.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混合物,是不可再生能源D. pH<7的雨水说明空气已受到污染5.下图是某菜农使用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该化肥属于( )A. 氮肥B. 磷肥 C. 钾肥 D. 复合肥料6.材料的应用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紧密相关,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聚乙烯B. 陶瓷 C. 青铜 D. 玻璃钢7.能造成水质污染的是①工业“三废” ②生活污水③天然森林的乱砍滥伐④滥用农药化肥⑤水生植物的繁殖⑥暴雨洪水激增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③④⑤D. ④⑤⑥8.2016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C. 自带布袋购物D. 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9.水污染主要来自()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②雨水和土壤接触;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④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0.(2017•北京)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A. 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 使用一次性餐具 C. 自带水杯出行 D. 对垃圾进行分类11.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是“节能减排”,下列相关的做法不符合该会议精神的是()A. 将煤加工成气体和液体,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B. 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碳的排放量C. 推广使用压缩天然气(CNG)替代汽油和柴油作公交车和出租车的燃料D. 将工厂的烟囱造高,以减少工厂周围的大气污染12.下列四个选项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A. 火力发电B. 风力发电C. 氢燃料客车D. 太阳能电池路灯13.(2016•槐荫区一模)2016年3月19日,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中国区主题是“为蓝生活”,倡导每个人从日常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着手,选择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为保护我们的蔚蓝星球和蓝天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下做法中,不符合全球性节能活动主题的是()A. 大力提倡使用化石燃料 B. 提倡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C. 发展新能源环保动力汽车 D.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报等14.(2017•扬州)下列物质可用作氮肥的是()A. K2SO4B. Ca3(PO4)C. NH4HCO32D. NaCl15.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下列与形成雾霾无关的是()A. 水力发电B. 汽车尾气 C. 工业扬尘 D. 焚烧秸秆16.合理施肥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措施。
一题一变看维C计算
例题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
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
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
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B.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
解析本题以维生素C在人体中重要的作用为切入点,考查化学式知识的简单计算,
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几种题型,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
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故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
6=176,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维生
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176×100%=4.5%。
答案选A。
变式题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
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
下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
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Array(1)根据说明书总结出维生素C的性质:
(写出一点即可)
(2)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患病。
(2)维生素C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若正常成人每天对维生素C的最低需要量为
①若维生素C完全来自右图的“维生素C”,每天至少服
用次。
②当维生素C完全来自某种新鲜蔬菜(每1000 g这种蔬
菜含维生素C120 mg)时,每天至少应食用这种蔬菜 g。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式计算的技能和应用化学式计算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解题时一定要看懂说明书的内容,认识化学式在量方面的意义,正确理解化学式中
各符号数字的含义,处理好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问题(1)可根据维生素C片颜色、
保存方法推知维生素C具有的性质;问题(3)根据说明书提供的信息可知,每片含维生
素C质量为100 mg×10%=10 mg,依据用法和用量推知每天至少服用60 mg÷20 mg=3次;
设需要这种蔬菜质量为x,则有1000 g︰120 mg=x︰60 mg,解得x=500 g。
参考答案(1)白色(或受热易分解)(2)坏血(3) 3︰4 (4) 3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