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复习共38页
- 格式:ppt
- 大小:305.50 KB
- 文档页数:19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课)————————————————————————————————作者: ————————————————————————————————日期: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活中的能源、材料、环境,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初步认识物质构成,了解物质变化,认识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1.能用文字、图表等不同形式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交流和讨论,表达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和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4.发展善于独立自主、勤于思考、求实创新和积极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1.《化学与社会发展》中能源、材料、环境三者的联系。
2.《化学与社会发展》与物质构成、变化、性质的联系。
三、教学思路学生首先整理归纳课本知识点,理解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的联系,然后通过讨论《化学与社会发展》与初中化学学习的关系,把所学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还通过自主寻找生活问题并把它设计成课堂学习问题,学以致用,认识到化学学习在生活中的价值。
四、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用多种形式对第九章学习内容作整理归纳。
2.寻找可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并转化为课堂学习问题。
【教师准备】1.根据学生总结得出的素材,组织课堂讨论与评价,进行学习指导。
2.把学生寻找的问题作有序组合,并运用于课堂学习。
3.做好课堂教学使用的辅助软件。
五、教学设计学习课题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引入人类社会需要充足的能源,丰富的材料,良好的环境,而能源、材料、环境这三个领域的研究都离不开化学。
“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化学视角认识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2.了解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合成材料及其应用。
3.了解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进行讨论、交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2.本主题内容综合性强,学习本主题,有利于学生加深、扩展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学会综合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保护水资源活动和化石燃料储量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以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内容标准分析】本主题涉及面很广,涉及初中教材许多单元的内容,是体现化学教育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主题对增强化学教育的实践性,体现sts的理念,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都是极其重要的。
本主题与生物、物理、地理等学科都有联系,能帮助学生加深、扩展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认识到化学物质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起着巨大作用,但也要看到处理、使用化学物质不当时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如:“水污染”“白色污染”。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新成就、新发展,认识化学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上发挥的重大作用,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积极性。
具体标准和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的主要分布范围如下表所示。
【教学策略分析】本主题的复习靠单纯的讲解和阅读是不行的,本主题的内容大多未涉及较深的学科知识,复习时要重视学习情景创设和探究活动,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比一比、赛一赛、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讨论和辩论等活动,进行有效的复习。
复习时要注意从化学视角研究资源、能源、环境和营养保健问题,避免与其他学科的有关内容雷同。
《化学与社会发展》重难点知识汇总考点1:化学与生活(一)化学元素与健康1.常量元素(7种):O、C、H、N、K、Ca、Na2.微量元素(5种):Zn、Fe、F、I、Se3.缺乏症:缺Ca(青少年得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骨质疏松、易骨折);缺Zn(食欲不振,生长迟缓);缺Fe会引起贫血;缺I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缺Se会引起癌症,缺F会引龋齿。
(二)人体重要的营养素1.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2.富含有营养素食物:鱼、肉、蛋、奶、豆类、花生中营养素是蛋白质;大米、小麦、面粉、馒头、玉米、土豆、甜菜、甘蔗中营养素是糖类;素菜和水果中营养素是维生素。
采油、豆油、猪油、牛油中营养素是油脂。
3.缺乏症:缺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缺维生素B会引起脚气病;缺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缺维生素D会引起佝偻病。
4.蛋白质变性:甲醛、重金属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性。
重金属中毒可以喝牛奶、鸡蛋清、豆浆解毒。
(三)有损人体健康的物质1.生活中常见的有毒物质:一氧化碳、甲醛、甲醇、黄曲霉素、亚硝酸钠2.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会损害人体肝脏,诱发肝癌;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饮用轻则双目失明,重则死亡;装修材料中含有甲醛,会使蛋白质变性;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气体,易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工业盐中含有亚硝酸钠,有毒性,不能使用。
考点2:化学与材料1.金属材料:纯金属(铁、铜、铝等)合金(生铁、钢、青铜、黄铜、白铜、不锈钢、钛合金、铝合金等)2.非金属材料:陶瓷、普通玻璃等3.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胶、麻、蚕丝4.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合成纤维(涤纶、腈纶、丙纶、锦纶、维纶、氨纶)、合成橡胶5.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石棉网、玻璃钢、6.鉴别棉花、羊毛、合成纤维方法:点燃闻气味有烧纸气味的是棉花,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有特殊气味的是合成纤维。
专题十 化学与社会发展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能源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燃烧条件:有可燃物、氧气、达到着火点天然材料:棉、麻、羊毛等天然纤维、天然橡胶高分子 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有烧焦羽毛味是羊毛纤维 材料 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灼烧法 有烧纸气味是棉纤维 有特殊气味是合成纤维 糖类: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蛋白质:主要由鱼、肉、豆、蛋、奶制品提供 六种营养素 油脂: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油(脂肪)维生素:调节人体新陈代谢 水: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无机盐 常量元素:碳、氢、氧、钙等 微量元素:铁、锌、碘、氟、硒等化学物质 缺钙:会造成佝偻病、骨质疏松与健康 元素与健康 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缺锌:会造成智力低下、发育不良 对人体有害物质:一氧化碳、甲醛、亚硝酸钠(工业盐)空气污染 有害气体:CO 、NO 、SO 2、NO 2、O 3等粉尘:可吸入颗粒物环境问题 工业三废任意排放水污染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温室效应:主要由CO 2过多造成酸雨:主要由SO 2、NO 2过多造成臭氧层空洞:含氟物质的排放等造成一、主要知识脉络化学与社会发展二、学习目标1、知道三种化石燃料、六种营养素、三种有机合成材料。
2、知道燃烧条件及防火、灭火、防爆炸措施。
3、能识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织成的布料。
4、知道钙、铁、锌三种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5、知道一氧化碳、甲醛等物质有损人体健康。
6、知道空气污染、水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三、目标达成练习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08,北京)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A.氧气B.氮气C.氢气D.甲烷2.(2008,北京)为防止骨质疏松,应补充的元素是()A.铁B.锌C.钙D.碳3.(2008,北京)北京是极度缺水城市。
作为北京市民,下列生活习惯应该摒弃的是()A.用盆接水洗菜B.用养鱼水浇花草C.使用节水龙头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瓶4.(2007,北京)能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CO B.CO2C.SO2D.NO25.(2007,北京)小东发现野营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方便添加木柴6.(2008,莆田)下列表示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7.(2009,海淀期末)一些公共场所严禁存放易燃物品。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资料九化学与社会发展一、复习内容和要求1、认识能源与材料的利用。
2、了解日常生活熟知的合成材料以及应用。
3、了解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关系。
4、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料,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姓的意识。
5、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典型题例与解析:例1.山于不重视环境保护,某市一•条长约150km的作为饮用水源的河水受到严重污染,被污染的河水pH在2〜6之间,河水中氮、磷、铅的含量都超过可作为饮用水源的I类、II类地表水的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对地表水质量作了明确规定,部分指标如下(除pH夕卜,各项目的单位:mg/L):项目及标准水质分类项目及标准水质分类I类II类III类IV类V类磷(P) W0.020.10.20.30.4M (N) W0.2().5 1.() 1.5 2.0铅(Pb) W0.010.010.050.050.1pH6〜96〜96〜96~96〜9(1)如果让你测定该河水样的酸碱度,应选用°A.石蕊试液B.酚猷试液C. pH试纸D.碳酸钠溶液(2)针对上表中的各项指标,如果要防止自然界中的II类水质变为III类水质,在我们的生活中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写出两点即可)o(3)某化学兴趣小组要研究被污染的河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在相邻的两块土质、周边环境、而积一样的土壤上同时种植了同品种、同数量、同样生长状况的向日葵,一块浇被污染的河水,一块浇未被污染的河水,其余的栽培条件都一样,对照观察两块地上向口葵的生长情况,你认为他们的实验设计合理吗?,理山O解析:解此题的关键在于了解水资源的污染和治理,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环境保护中的实际问题。
水质分为五类,被污染的水中N、P、Pb超标,不能饮用。
进行对照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变量,除一个变量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
例2.人类能自主补充食物转化成能源来维持生命活动,而机器人主要是靠事先储存的电能来进行活动的,但目前科学家已制造出了一种能捕食苍蝇的生态机器人,它能将捕到的苍蝇体内的糖类物质通过微生物燃料电池直接转化为电能,供自身活动需要。
2019中考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复习课件和复习题1.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潮汐能B.太阳能C.风能D.石油2.“低碳”生活是一种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符合“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氢气D.天然气3.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粉尘B.一氧化碳C.甲烷D.二氧化硫4.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5.(2019•泰安)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6.下列有关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回收废旧电池能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B.海洋资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C.天然气是较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7.据报道,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上海世博会上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总装机容量超过4.68兆瓦。
(1)发展太阳能产业主要优点是_________(填一点即可)。
(2)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下图是我市某多晶硅生产企业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发生的反应为:①SiO2+2C====Si+2CO↑②S i+3HCl====SiHCl3+H2↑③SiHCl3+H2 Si+3HCl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
在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达到绿色化学和节约资源的目的,上述流程中某化合物需要循环使用,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8.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
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1)氧气可用于__________(填一种用途),但氧气也是导致铁锈蚀的因素之一。
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条件【提问】燃烧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但是如果控制不当,往往会导致火灾的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你能举出身边的火灾及具体的灭火方法和原理吗?【投影】灭火原理【强调】着火点是指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它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轻易是不会改变的。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并让同学们加以举例,走出知识误区。
【补充】可燃冰的相关新进展: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成功在南海完成可燃冰试采,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中国科技工作者已经将蕴藏在海底的“冰块”点燃成熊熊燃烧的火焰,让“冰火交融”从梦想变成现实。
这一成果对促进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优化能源结构甚至对改变世界能源供应格局,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以此来了解我国的科技水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投影】为了保障人身安全,我们要能识别一些消防图标。
【讨论】在哪些地方见过该图标?【投影】与燃料相关的知识网络【投影】三大化石燃料及相关知识点。
【补充】可燃冰的相关新进展: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成功在南海完成可燃冰试采,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这一成果对促进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优化能源结构甚至对改变世界能源供应格局,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投影】乙醇和氢气的知识点【讨论】使用乙醇汽油的意义何在?氢气作为燃料有哪些优点?为什么没有普及?普及前还需解决哪些问题?【提问】新能源有哪些呢?【强调】水能是常规能源,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但是淡水资源却是有限的。
聆听回答倾听思考、回答分析回答思考倾听回忆并思考交流、回答思考、回答思考观看投影:金鱼洗手盆回忆并回答把学生表述错误提出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走出认识的误区引导复习旧知,加深学生印象。
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
明确化石燃料是有限的且不可再生,形成节能和低碳意识。
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专题化学与社会发展可分为: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环境,此外还有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等。
一、中考透视化学源于生活、生产,更要服务于生活、生产和社会。
社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能源、丰富的的材料、良好的环境,运用学过的的化学知识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是学好化学的最终目标,也是近年中考中逐渐加强的考查的重要内容。
从近几年的实验区和其他省市中考化学试题来看:关于化学与社会发展方面的试题是热点题、难点题,试题类型有选择、填空以及开放性、探究性试题,预计今年会加大这部分知识的考查。
通过考查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健康等方面的试题,引导和培养同学们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树立用所学知识去改造环境的信心,理解化学的魅力和价值。
2006年开始实施的“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平稳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因此,有关这方面试题的解法需要同学们扎实掌握。
二、教学目标:1、认识能源与材料的利用。
2、了解日常生活熟知的合成材料以及应用。
3、了解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1、认识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2、了解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合成材料及其应用。
3、了解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1、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料,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学法:收集资料、交流讨论,练习。
教法:创设问题、主持讨论、引导归纳。
课时安排:3课时六、知识的归纳整理一、化学与能源1、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料的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燃料的选择;燃烧、缓慢氧化和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水资源及节水、护水;化石燃料及海洋资源;石油及石油加工产物;(1)燃烧的概念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课题名称】第五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能源、材料、环境,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初步认识物质构成,了解物质变化,认识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能主动交流和讨论,表达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社会问题。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和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化学与社会发展》中能源、材料、环境三者的联系。
2、《化学与社会发展》与物质构成、变化、性质的联系。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学生准备】
1、用多种形式对第九章学习内容作整理归纳。
2、寻找可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并转化为课堂学习问题。
【教师准备】做好课堂教学使用的辅助软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于都二中集体备课教案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编号:Ydezg1sx001 课时 2 课时课题: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 课型 复习等主备人:孙燕使用时间 2017.5.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能源、材料、环境,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情感目标: 1、 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 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和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重点:能源的综合利用、型材料的研制;难点:环境污染的防治 多媒体课件(或仪器设备、化学材料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特 色 备 课 修 改 区 域 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特 点可以手写。
(也可以在对应的 例题、习题旁修改)一、教师导学 化学发展与社会发展关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有着重要的意 义,在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环境的保护。
二、合作探究 一)、能源的综合利用 1、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的种类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在地层下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的复杂的 混合物。
煤又有“黑金”、“工业的粮食”之称。
石油是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混合 物。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重要的气体燃料。
是在隔绝空 气的情况下,主要有埴物残体分解而生成的。
天然气被称为“洁 净的天然燃料”。
(2)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1 燃料中碳燃烧后转化为 CO2 进入大气,使大气中 CO2 浓度增 ○ 大,造成“温室效应”。
2 化石燃料在燃烧时会排放出 SO2、NO2 等污染物,它们溶解 ○ 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专题之化学与社会发展复习要点点拨:1.化学与能源:(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2)化石燃料大量使用的后果会导致温室效应。
(3)煤、石油中的微量硫元素可导致硫酸型酸雨,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氮氧化物可导致硝酸型酸雨(4)氢气是最为理想的能源,然而电解水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现在正在寻找高效分解水的方法。
5、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会转化。
2.化学与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材料分类:金属材料无机硅酸盐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1)自然界中没有天然的塑料,只有人工合成的塑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2)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鉴别方法:燃烧,有刺激性气味的是聚氯乙烯(产生了HCl气体),聚氯乙烯有毒,不适合包装食品。
合成纤维①分类: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天然纤维如棉、麻、蚕丝、羊毛等;合成纤维是利用煤、石油以及农副产品做原料,经聚合反应制成的纤维,如涤纶、锦纶等。
②鉴别:识别各种纤维最简便的方法是燃烧法。
动物纤维:主要含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植物纤维:主要是糖类中的纤维素,灼烧有烧纸气味合成纤维:由石油产品加工而成,加热易熔化结球,有的有刺激性气味3.化学与人体健康:(1)六大营养素:水、无机盐、维生素、蛋白质、糖类、油脂。
糖类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油脂可以储存能量和提供能量。
水、无机盐属于无机物。
(2)重金属离子(Ba2+、Cu2+、Hg2+)、强酸、强碱、甲醛、酒精等物质能够使蛋白质变性而丧失其生理功能。
重金属盐中毒应多喝鲜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来解毒。
(3)钾、钙、钠为人体大量元素,其中钙主要存在于骨骼中,钠、钾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液中维持适当的酸碱度。
化学与环境:(1)大气污染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和有害气体(CO(碳的不完全燃烧)、SO2(来自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NO2(汽车尾气))。
(2)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但不是空气污染物。
(3)白色污染指难分解的塑料垃圾造成的污染(4)赤潮、水华通常是水中富含氮、磷元素(主要来自化肥)。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生活中地能源、材料、环境,以及三者之间地关系..初步认识物质构成,了解物质变化,认识物质性质与用途地关系..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地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地简单问题.【过程与方法】.能用文字、图表等不同形式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地信息进行加工..能用变化与联系地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地化学问题..能主动交流和讨论,表达观点,逐步形成良好地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地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地兴趣..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地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逐步树立珍惜资源和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地观念..发展善于独立自主、勤于思考、求实创新和积极实践地科学精神.二、重点、难点.《化学与社会发展》中能源、材料、环境三者地联系..《化学与社会发展》与物质构成、变化、性质地联系.三、教学思路学生首先整理归纳课本知识点,理解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地联系,然后通过讨论《化学与社会发展》与初中化学学习地关系,把所学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生还通过自主寻找生活问题并把它设计成课堂学习问题,学以致用,认识到化学学习在生活中地价值.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课前准备【学生准备】.用多种形式对第九章学习内容作整理归纳..寻找可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地实际问题,并转化为课堂学习问题.【教师准备】.根据学生总结得出地素材,组织课堂讨论与评价,进行学习指导..把学生寻找地问题作有序组合,并运用于课堂学习..做好课堂教学使用地辅助软件.进行组织与适当调控.围绕能源、材料、环境寻找身边地问题能用已经学过地化学知识解决设计成练习题。
能源开发化学电池化学与社会发展Y 材料‘研制'纯金属合金硅酸盐材料一玻璃金属材料原料原理有机高分子材料—塑叫麒环境保护水与空气污染及防治绿色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学习目标】1.掌握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了解氢能开发的意义及存在的困难。
2.了解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及电池的能量转化。
3.掌握常见的化学材料的性能、用途、鉴别及使用对环境的煤响。
4.了解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知识网络】氢能优点【亟待解决的问题工作原理特点复合材料——玻璃钢【要点梳理】要点一、化学与能源1.化学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主要是指埠藏在地下不能再生的燃料资源,主要包括煤、石汕、天然气等。
化学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1)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产物祁会有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气候变暧。
(2)化石燃料屮,特别是煤和石油,含有硫、氮等杂质,燃烧产物屮含有SO?、NOx等酸性物质,造成酸雨等大气污染物。
(3)燃烧产生的热量,对周囤的环境造成热污染。
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化学电源: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常见的电池是化学电源。
(2)化学电源的优点:既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又可以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
(3)实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蛍能源(1)氢能源的优点:①来源广;②热值高;③生成物不会污染环境。
故称为“绿色能源(2)氢能源的缺点:①®备氢气的能耗问题(成木高);②氮气的储存和运输等问题(安全问题)。
3.氢能源的发展前景:要利用太阳能来分解水制取氢气,制备高效、廉价的储氢材料。
【要点诠释】1.废旧电池丢弃对环境的影响:废|口电池的危害主要集屮在重金属上,如汞、铅、镉。
这些物质汕露出来进入水或土壤,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了人体的食物链,最终带来危害。
因此务必要正确使用电池,并妥善回收。
2.实验室制取氢气:(1)反应原理:Zn+H2SO4==ZnSO4+H2t□(2)实验装置:同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固液反应,不需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