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量复测报告修订稿
- 格式:docx
- 大小:43.94 KB
- 文档页数:7
目录一、工程概况 (1)1.1 测区概况 (1)1.2 完成的工作量 (1)二、主要作业依据与要求 (1)2.1 作业依据 (1)三、控制测量 (2)3.1 控制测量等级 (3)3.2 GPS平面控制施测技术要求 (3)四、地形图测绘 (4)4.1 地形图数据采集 (4)4.2 南方CASS数据编辑 (4)4.3 外业地形图测绘 (6)4.4 地形图的精度要求 (8)五、投入的人员与设备 (9)5.1、投入人员 (9)5.2、投入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 (9)六、质量管理与检查 (10)*********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报告一、工程概况受*******的委托,******公司承担了“*********1:500地形图测量”的测绘任务。
1.1 测区概况该工程位于**********。
该项目范围内地势落差大,地形起伏较大,通视条件较差。
场内以回填土、建筑垃圾为主。
位置详见下图:图1位置示意图1.2 完成的工作量我公司于****年***月**日进入测区开始作业至***年**月***日完成全部内外业工作,完成工作量如下:1)GPS控制点3个;如图2所示。
****图2:控制点成果2)测绘1:500地形图面积****平方公里;如图3所示。
*****图3:地形图成果二、主要作业依据与要求2.1 作业依据1.《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73-2010;2.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3.《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17;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7.《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17(J271-2017))8. 委托方的技术要求。
2024年地形测量技术的总结报告范文____年地形测量技术总结报告摘要:地形测量技术是研究地球表面地形特征的科学方法,对于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总结了____年地形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卫星测量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方面的进展。
通过对新技术的应用,地形测量技术在精度、效率和应用领域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一、激光雷达测量技术的发展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地形测量方法,通过激光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可以获取地表特征的三维坐标信息。
____年,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在精度和效率上得到了显著提高。
首先,激光雷达设备的传感器技术得到了改进,增加了测量距离和角度范围,提高了数据收集的准确性。
其次,数据处理算法的改进使得数据的处理速度更快,同时提高了数据的质量和精度。
此外,激光雷达测量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得到拓展,包括建筑工程、环境资源管理和地质勘探等领域。
二、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发展无人机遥感技术是一种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地形测量方法,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遥感传感器,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地表特征数据。
____年,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形测量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首先,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和传感器的功能得到了提升,实现了更高的测量精度和更全面的地表特征获取。
其次,数据处理软件的发展使得数据的处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同时提高了数据的处理速度和精度。
此外,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扩展,包括农业、林业、水资源管理和灾害监测等领域。
三、卫星测量技术的发展卫星测量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搭载的遥感传感器对地表进行测量的方法。
____年,卫星测量技术在地形测量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首先,卫星的飞行性能和测量设备的精度得到了提升,使得卫星测量数据的分辨率和精度有了显著提高。
其次,卫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式也得到了改进,数据的获取更加高效、快速。
此外,与其他测量技术的结合应用也使得卫星测量技术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包括海洋测绘、城市规划、地质灾害监测等领域。
原地貌复测报告模板
1. 简介
- 背景介绍:原地貌复测是指对某一地区已经进行过地貌调查和测量的地点进行再次测量和比较,以评估地貌变化的程度和特征。
- 目的:本报告旨在呈现原地貌复测的结果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地貌的演变过程。
2. 方法
- 地点选择:选择已进行过地貌调查和测量的地点作为研究对象,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 数据收集:采用地貌测量仪器和方法,例如全站仪、GPS测量等,对选定地点进行测量,得到一系列地貌数据。
- 数据比对:将新测量数据与之前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和变化。
3. 结果
- 地貌特征描述:详细描述地点的地貌特征,包括地形、地表覆盖、水文特征等。
- 结果分析:根据对比结果和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分析,解释地貌变化的原因和机制。
4. 讨论
- 地貌演变机制:讨论地貌变化的主要机制,包括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水文过程等对地貌的影响。
- 地貌保护与管理:根据地貌演变情况,提出相应的地貌保护和管理建议,以保护和维护地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结论
- 地貌变化评估:总结地貌复测的结果和分析,评估地貌环境的演变程度和特征。
- 研究价值:讨论原地貌复测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6. 参考文献
附录:详细测量数据和图表,以及其他与地貌复测相关的附加信息。
以上是一个原地貌复测报告的模板,根据具体研究的内容和数据,可以对每个章节进行进一步展开和详细描述。
测量复测报告一、复测的原因哎呀,咱为啥要做这个测量复测呢?其实就是之前的测量啊,心里总有点不踏实。
你想啊,测量这事儿多重要,就像盖房子打地基,要是地基没量准,那房子可就歪歪扭扭啦。
之前测量的时候,可能环境有点复杂,仪器说不定也有点小毛病,或者操作人员当时状态不是最佳,就怕有那么一点点误差,所以必须再来一次复测,这样才能安心呀。
二、复测的准备工作1. 人员召集我就跟我的小伙伴们一说要复测,大家都特别积极。
我们这些大学生啊,虽然没多少经验,但是热情满满。
有擅长操作仪器的,有细心记录数据的,就像组成了一个超级战队。
2. 仪器检查我们把那些测量仪器都拿出来,像对待宝贝一样。
什么水准仪、全站仪之类的,先给它们擦擦干净,然后检查各种参数设置,看看镜头有没有模糊,数据线有没有插好。
就像给战士检查武器装备一样,可不能在战场上掉链子。
3. 资料整理把之前测量的那些资料都找出来,什么图纸啊,数据表啊。
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就感觉责任重大。
我们要根据这些旧资料来确定复测的重点区域和关键数据。
三、复测的过程1. 测量地点选择我们根据项目的需求,先确定了几个关键的测量地点。
有些是在建筑物的角落,有些是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方。
比如说那个小山坡旁边,因为之前在那里测量的时候就感觉有点拿不准。
2. 测量操作测量的时候可认真了。
拿着仪器,眼睛紧紧盯着显示屏,一点一点地移动着仪器,确保每个角度都测量到。
记录数据的小伙伴也不含糊,每一个数字都写得工工整整的,就像在写书法作品一样。
而且我们还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就怕出一点差错。
3. 数据对比测量完一部分,我们就赶紧把新数据和旧数据拿出来对比。
哎呀,这个时候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既紧张又期待。
要是数据相差不大,那就松了口气;要是数据差很多,那可就要好好找找原因了。
四、复测结果1. 数据差异分析还好,大部分数据的差异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那些有点差异的数据呢,我们仔细分析了一下。
有的是因为测量时的天气不同,比如之前有点风,这次没风,对仪器有一点点影响。
给甲方写路面复测报告
路面复测报告:XX高速XX标段(K10+500K16+780.988),全长约XX公里,主要工程项目有路基、桥涵、互通、分离立交等。
根据合同文件要求,我部于XXXX年X月XX日至XXXX年X月XX 日对全线导线点(及加密导线点)进行了严格的一级附合测量,于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对全线水准点(及加密水准点)进行了四等附合水准测量。
本项目采用的平面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XX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XX年国家高程基准。
经过我方一系列标准的检测后,此路段长为XXX米,宽为XXX米。
路面情况符合(不合符)基准。
已圆满完成目标。
GPS复测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分析和总结GPS复测的步骤,并以详细的步骤思考为基础,提供一份系统的GPS复测报告。
本报告将介绍GPS复测的背景和意义,并详细描述每个步骤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1. 引言GPS复测是通过再次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来验证初始测量结果的过程。
由于GPS信号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建筑物或地形等,因此复测是确保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2. 步骤1:收集原始测量数据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原始测量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初始GPS测量的坐标值、测量设备的详细信息和使用的测量方法。
确保记录所有关键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比较。
3. 步骤2:选择复测时间选择复测时间是确保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应考虑天气条件、GPS信号强度和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
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段,并尽量避免极端天气条件或其他干扰因素。
4. 步骤3:设置测量设备在进行GPS复测之前,确保测量设备已经妥善设置和校准。
检查设备的电池电量、信号强度和其他相关设置。
确保设备能够稳定地接收GPS信号并准确记录测量数据。
5. 步骤4:复测测量在复测期间,使用同一种测量方法和设备进行测量。
确保在相同的位置和条件下进行复测,以便比较结果。
确保记录每次测量的时间、日期和位置信息。
6. 步骤5:数据分析与比较在完成所有复测测量后,进行数据分析与比较。
使用专业的软件工具或算法,将原始测量数据与复测数据进行比较。
分析差异并确定准确的测量结果。
7. 步骤6:报告撰写最后,根据数据分析和比较结果撰写GPS复测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背景介绍、步骤摘要、数据分析结果、可能的误差源、结论和建议等。
确保报告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结论GPS复测是确保GPS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详细的步骤思考和操作,我们可以有效地进行GPS复测,并提供一份系统的GPS复测报告。
这将有助于确保GPS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为进一步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土地面积测绘报告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景白路测量报告
测绘成果编号:JG
项目名称:景白路测量
测绘单位:婺源县精工测绘有限公司
测量日期:2015年6月20日
目录
测量技术目录 (1)
测量技术说明 (2)
该公司资质 (3)
测量现状图 (4)
测量地块面积说明 (5)
测量坐标成果表 (6)
测绘成果图 (7)
景白路测量技术说明
施测方法: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RTK进行现状测量,内业使用AutoCAD平台的数字化地形地基成图系统和地形矢量化软件CASSCAN完成图型绘制、面积量算,MS-OFFICE办公系统制作文字和表格汇总。
成果依据《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测绘成果图技术质量结论》执行。
项目负责人:舒李钧
2015年6月20日。
平面高程复测报告一、引言平面高程复测是地理勘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旨在通过测量和计算,对已勘测地区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数据进行精确的再测量和验证,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报告将对某地区的平面高程复测工作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地理特征和地形变化情况。
二、复测目的本次平面高程复测的目的是对某地区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数据进行再次验证,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并为后续工程和规划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同时,通过对比前后两次测量结果,可以了解地区地形的变化情况,为地理勘测和地质灾害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三、复测方法本次复测采用了全站仪和GPS测量仪等先进的测量设备,结合实地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对目标地区进行了精确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测量。
在实地测量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并根据地形特点合理布设了测量点。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严格的数据筛选和校正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复测结果经过仔细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获得了目标地区的平面坐标和高程数据,并与前次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
结果显示,在大部分测点上,两次测量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前次测量的准确性。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部分测点存在一定的误差,可能是由于地形变化或测量仪器精度等因素造成的。
因此,我们对这些测点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以得到更准确的数据。
五、数据分析通过对复测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目标地区的高程数据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
其中,部分地区的高程有所升高,可能是由于地壳运动或自然地貌演变等因素导致的。
而在其他地区,高程有所降低,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侵蚀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变化的高程数据对地区的规划和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也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防范提供了重要依据。
六、问题与建议在本次复测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例如,部分测点的地形复杂,给测量带来了困难;另外,天气条件不稳定,也对测量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复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我们建议在测量前要充分了解目标地区的地形特点,合理设置测量点;同时,应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进行测量,以减少外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原地面复测报告说明xxxxxx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我部进场以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I级导线和原地面进行复测,采用科利达全站仪(KTS-442L)进行测设;经复测,I级导线和原地面作如下说明:1、I级导线采用全站仪水平角二测回测设,边长二测回测定,高程采用科利达(DS3)自动安平水准仪往返测设,经内业计算,I级导线精度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满足规范要求。
2、原地面复测后,转入内业计算,从土石方计算表中发现,复测后工程数量与原设计有较大的差值;原设计挖方数量为:xxxxm3,(其中挖土方:xxxx3,挖石方:xxxxxm3),填方数量为:xxxxm3;复测后挖方数量为:xxxxm3 (其中挖土方:xxxxx m3,挖石方:xxxxx m3),填方数量为:xxxxm3;挖方共增加xxxxx m3(其中挖土方增加xxxxm3,挖石方增加xxxxx m3),填方增加xxxm3。
3、K2+045钢筋混凝土线外盖板涵进出水口标高xxxxm与改渠工程K1+455处的标高xxxxm不吻合,K0+638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原设计为正交涵洞,建议改成斜交涵洞,主线K2+180处有一拱涵未考虑排水问题,建议增设拱涵连接至改渠处,但与改渠处的沟底设计高程不吻合。
4、挡墙设置有掉角现象(K0+390~K0+400段M7.5浆砌片石挡墙没有埋置深度、K0+530~K0+550段M7.5浆砌片石挡墙没有埋置深度、K0+710~K0+770段M7.5浆砌片石挡墙没有埋置深度)。
5、改渠部分K3+420~K3+435段落,填方边坡的坡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即填方坡脚在改渠沟边。
6、原设计改渠工程的沟槽挖方包含在路基土石方计算表中,我部复测后发现,原设计挖沟槽土石方砌体部分的挖方未进入计算,由于改渠的沟底处于挖方地段的底部,其土石比与路基挖方的土石比不同,该部分的挖方量请予确认,但土石比现场确认。
7、填方地段K2+700左测、K2+830~K2+870左侧等地段,由于地形限制形成水潭,建议借土填平,使路基临时排水沟贯穿全线,排水顺畅。
旧州“山里江南”休闲文化旅游区项目
原地面复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旧州镇,我合同红线范围测区为丘陵地区。
丘谷之间地势起伏延绵,海拔高1270.469米至1303.950米之间山地多为树林。
山上灌木丛生,通视条件较差,测量带来了较大困难。
二、测量及计算软件情况
导线点复测后,我单位立即组织人员对红线内原地面进行复测,使用经检定合格全站仪进行测量。
测量红线内的原始数据。
计算方式:方格网。
计算软件:南方CASS7.1。
附件:
1、方格网
2、原地面复测数据
3、全站仪检测证书
施工单位:
年月日。
地形测量复测报告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XXX农业产业化园区整体城镇化建设项目(一、二期)EPC总承包(三标段)
地
形
复
测
报
告
XXX公司
XXX农业产业化园区整体城镇化建设项目(一、二期)
EPC总承包(三标段)
XX年XX月XX日
目录
1.项目概况
XXX农业化园区整体城镇化项目建设内容涉及“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农特产品交易市场、农民工经济适用房、企业标准厂房、园区培训中心、景观绿化等。
项目位于XXX.
2.外业数据采集
控制点交接
点名X Y H
N04
N06
N11
N13
经现场指认控制点,并已移交控制点成果。
控制点坐标如上表所示。
坐标系统
本次地形复测的坐标系统平面城建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中央子午线为东经XXX°,高斯投影3°带。
技术依据
测绘成果满足《DB33/T552-2014 DB33/T 552-2014 1:500 1:1000 1:2000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
人员仪器配备
人员:测量人员3人,草图注记人员3人;
仪器:南方测绘RTK基站1台+2移动站;思南基站1台+3移动站。
数据测量
(1)基站架设,基站架设所选区域为开阔无湖面,水域,电缆线及电塔的区域,避免信号干扰,并使用外挂电台,以确保数据接收的高效,准确;
(2)已知点的校正及检核。
设置好坐标系统、高程基准、中央子午线等参数,利用四参数求解方法,把经纬度转换成当地城建坐标。
并再检核另一个控制点,检核均在误差范围内,满足此次测量精度要求。
(3)数据采集,每隔3~5米测量一点,地形起伏不大区域4~6米一点,并测量地类分界区域,作相应的草图记录。
(4)本次测量采取编码法和草图记录,当遇到有林地,有陡坎,和相应地类界时,详细记录。
这样有利于内业成图。
(5)测量中遇到的诸如房屋,电杆等地物都已测量齐全,遇到圆形水池时亦采用偏心测量,这样可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
3.内业数据成图
设备软件
设备:笔记本电脑(I7处理器,GTX960,16G,SSD+1T HDD);
软件:AUTO CAD+南方.
处理方法
(1)本次成图比例为1:500将所有的测量成果加载到软件后,本次由于使用编码法测量,直接利用处理软件的简码识别功能,把测量数据以.dat格式加载后可自动识别出地类,地物。
遇到一些不能正确识别的编码采用重新编码或利用草图记录的点号和对应地物来绘制。
地貌与地物真实可靠,位置准确。
(2)DTM的建立,依图面高程点生成DTM三角形,并以实际地物为准,将多余的三角形予以删除,不正确的三角形删除后增加或者直接修改等操作,直
至再次生成的等高线平滑、符合原始测量地貌。
制图审核
按照绘图规范要求,仔细检查地物点的绘制,高程点的注记,等高线的绘制是否有误,不完整和需要修改的地方均已改正完成。
4.复测结果
本次地形复测历经XX天,测量前在测量区域内对原测量数据放样采集高程,误差均在精度范围内,测量完成后对原测量图进行对比,除了被破坏的区域,其余高程均在误差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