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学制六年级第一学期《伯牙鼓琴》
- 格式:pptx
- 大小:189.14 KB
- 文档页数:15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21《伯牙鼓琴》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伯牙鼓琴》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是一篇古代寓言故事,主要讲述了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以及“知音”一词的由来。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背景,理解友谊的珍贵,同时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古代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这篇文章中所涉及的一些成语和文化背景,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友谊这一主题有一定的理解,但仍需要通过课文学习,进一步深化对友谊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知音”、“鼓琴”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语文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友谊的珍贵,学会珍惜身边的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关键词语的意思。
2.难点:体会友谊的珍贵,理解“知音”一词的由来。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讲授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文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及相关资料2.PPT或黑板3.录音机或播放器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播放器播放《高山流水》的琴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简要介绍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以及课文的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知音”、“鼓琴”等,并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如:“伯牙为什么喜欢鼓琴给钟子期听?”“钟子期为什么能听懂伯牙的琴声?”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关键词语,让学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如:“我能找到一个知音吗?”“我应该如何对待我的知音?”等,以此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上21《伯牙鼓琴》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伯牙鼓琴》是一篇文言文,出自《吕氏春秋》,讲述了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
文章通过描述伯牙善于观察、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与钟子期的深厚友谊,传达了“知音难觅”的主题。
本课内容丰富,情节感人,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文言文阅读。
但是,对于本文中的词语、句式以及表达方式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友谊、知音等主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文言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珍惜友谊,尊重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培养良好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
2.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式理解;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文言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文言文中的词语、句式特点。
3.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让学生体会友谊的珍贵,培养良好的品质。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PPT课件3.生字词卡片4.字典、注释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伯牙鼓琴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的把握。
学生跟读,体会课文韵律美。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文言文。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词语、句式,引导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上21《伯牙鼓琴》名师精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伯牙鼓琴》是一篇文言文,出自《吕氏春秋·本味》,讲述了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节感人,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真挚友谊的向往和赞美。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高尚情操,体会到知音难遇的珍贵,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但是,对于文言文的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结构的理解仍有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音乐、友谊等题材可能较为陌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体会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深厚友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悟到知音难遇的珍贵,学会珍惜友谊,培养自己高雅的情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体会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深厚友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知音”为话题,引导学生谈论自己身边的知音好友,从而引出课文《伯牙鼓琴》。
2.自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探讨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友谊。
4.讲解分析: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分析,重点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5.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深厚友谊,领悟知音难遇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