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框架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6
高中物理总体框架主要可以分为力学、光学、热学和电磁学四大部分。
1.力学: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包括运动学(描述物
体运动的物理量及其关系)、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即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二、三定律)、机械能(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内容。
2.光学:主要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本性。
包括几何光学(光的直线传播、反
射、折射定律,成像规律)和物理光学(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波动性质)两部分。
3.热学:主要研究热现象及其规律。
包括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二定律)以及气体的性质等内容。
4.电磁学:主要研究电磁现象及其规律。
包括静电场(电场强度、电势、电容等
概念及其规律)、恒定电流(电流强度、电阻、欧姆定律等)、磁场(磁感应强度、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等)、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以及交流电等内容。
这四大部分构成了高中物理的总体框架,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习时,需要按照逻辑结构逐步深入,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此外,高中物理还包括一些选修内容,如原子物理、相对论等,这些内容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学习。
高中物理总复习提纲知识点超全力学:1.力和动力学:-力的定义和性质-牛顿三定律-力的合成和分解-质点的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平衡和力的平衡条件-虚拟功和功率2.运动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直线运动的匀速和变速运动-抛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圆周运动、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力的作用下的运动3.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分解和合成的原理和方法-平面内的合力和分力-斜面上的力的分解-物体的平衡和力矩4.力学定律与公式:-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弹力和摩擦力-弹簧振子和简谐振动-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变化规律-势能、功和能量守恒定律热学:1.温度和热量:-温度的定义和测量-热平衡和热力学平衡状态-热量的传递和测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2.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温、绝热和等容过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的改变-單純物质的相变3.热动平衡和热机:-热机的基本原理和热效率-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热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光学:1.光的传播和反射:-光的传播和光速的测量-光的反射和反射率-镜面反射和球面镜原理-成像方程和光学仪器2.光的折射和透镜:-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和全反射-薄透镜和球面透镜原理-成像方程和透镜组成像3.光的波动和光的干涉:-光的波动性和光的干涉-单缝干涉和多缝干涉-条纹间距和衍射极限-杨氏双缝干涉和牛顿环电学:1.静电场与电势:-电荷的性质和库仑定律-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静电场的叠加和电场线-电势能和电势差-等势线和电势的计算2.电流与电路:-电流的概念和电流强度-电阻、电压和电阻率-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定律-简单电路的组成和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3.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的概念和磁感应强度-磁场的叠加和磁力线-安培定律和洛仑兹力-磁场对电荷运动的影响-电磁感应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上是高中物理总复习提纲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高中物理知识体系框架力学知识点1、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据相同,可以把力分成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按效果命名的力(比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形变;改变运动状态.力学知识点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力学知识点3、弹力:(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条件:碰触;应力。
但物体的应力无法少于弹性限度。
(3)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
(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4)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计算,通常情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难以承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应当融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认.力学知识点4、摩擦力:(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坚硬、存有弹力促进作用、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任意角度.2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力学部分力学的基本规律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2个方程);三力共点均衡的特点;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力学的基本规律之: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行星、人造地球卫星、万有引力完全充当向心力、近地极地同步三颗特殊卫星、变轨问题);力学的基本规律之: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力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动量守恒定律(四类守恒条件、方程、应用过程);功能基本关系(功是能量转变的量度)力学的基本规律之: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重力、分子力、电场力、引力做功的特点);功能原理(非重力作功与物体机械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力学的基本规律之:机械能守恒定律(守恒条件、方程、应用步骤);简谐运动的基本规律(两个理想化模型一次全系列振动四个过程五个物理量、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简谐运动的图像应用领域;简谐波的传播特点;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简谐波的图像应用。
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一、力学1. 运动学速度、加速度、位移运动方程、自由落体抛体运动、圆周运动2. 动力学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动能与势能3. 动量与冲量动量守恒定律冲量与动量的关系动能定理4. 机械能动能定理的应用势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5.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简谐振动波的传播与反射波的性质与特征二、热学1. 分子动理论分子的运动与碰撞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与热量的关系做功与热传递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3.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熵增原理4. 热传导与对流热传导的方式热对流的形成与特点热绝缘材料的应用三、电磁学1. 静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与电势电荷分布与电场线2. 直流电欧姆定律电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串联与并联电路3.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的概念与性质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 交流电交流电的产生与特性交流电路的分析电容与电感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四、光学1. 几何光学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折射与全反射光的干涉与衍射2. 波动光学光波的干涉光波的衍射光的偏振五、近代物理1. 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相对论效应2. 量子力学量子态与波函数薛定谔方程量子纠缠与不确定性原理六、实验与测量1. 实验方法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处理实验误差分析2. 测量技术仪器的使用与校准数据测量与记录测量误差的评估本思维导图还包含了实验与测量的内容,强调了物理实验在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提高我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希望这份高清版的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能够帮助你在学习物理时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七、原子物理1.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电子排布与能级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2. 核反应与核能核裂变与核聚变放射性衰变核能与核电站八、物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1. 信息技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光纤通信计算机原理与应用2. 能源技术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核能发电3. 生物医学核磁共振成像超声波技术放射治疗本思维导图还包含了物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展示了物理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框架
一、力学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动量与冲量
动量的定义与计算动量守恒定律冲量的定义与计算机械能
动能定理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刚体动力学
刚体的转动惯量刚体的角动量守恒刚体的平衡弹性力学
胡克定律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二、电磁学
静电场
库仑定律电场强度与电场线电势与电势能电容器与电容恒定电流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阻的串并联电源与电动势磁场
磁场强度与磁感线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安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互感与自感交流电
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变压器与电动机
三、光学
几何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薄透镜成像公式波动光学
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
四、热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量与功内能的变化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熵增原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关系理想气体的温度与内能关系
以上框架涵盖了高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下还有多个子知识点和公式需要掌握。
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和复习。
知识框架物理高中一、力学1. 运动学直线运动:这可是物理里的基础哟。
像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一直不变,公式就是v = s/t,s是位移,t是时间。
还有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是个关键,速度公式v = v0+at,位移公式s = v0t+1/2at²。
加速度要是不变的话,就可以用这些公式去计算物体的运动状态啦。
比如说汽车启动或者刹车,就可以看成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就是典型的曲线运动。
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是g。
还有圆周运动,向心力F = mv²/r,这里的m是物体质量,v是线速度,r是圆周运动的半径。
像游乐园里的旋转木马,上面的木马做的就是圆周运动。
2. 动力学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就是说物体如果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就会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F = 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这个可重要啦,知道力和质量就能算出加速度,很多题目都靠这个公式。
牛顿第三定律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比如你推桌子,桌子对你也有一个反作用力。
功和能:功W = Fs cosθ,θ是力和位移的夹角。
动能Ek = 1/2mv²,重力势能Ep = mgh,h是高度。
机械能守恒定律也很有趣,在只有重力或者弹力做功的系统里,机械能是守恒的,就是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比如从滑梯上滑下来,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二、热学1. 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就叫热运动。
扩散现象就是分子热运动的一个表现,像香水在空气中散开就是分子在扩散。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固体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W,ΔU是内能的变化量,Q是吸收的热量,W是对外做的功。
如果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高中全部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力学1.1 运动的描述1.1.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1.2 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的计算公式1.1.3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计算1.1.4 直线运动图像的绘制1.1.5 二维运动的描述和计算1.2 牛顿运动定律1.2.1 牛顿第一定律1.2.2 牛顿第二定律1.2.3 牛顿第三定律1.2.4 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1.2.5 弹力、摩擦力、重力的性质和计算1.3 动能和动能定理1.3.1 动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3.2 动能定理的概念和计算1.3.3 动能定理的应用1.4 势能和势能定理1.4.1 势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4.2 势能定理的概念和计算1.4.3 势能定理的应用1.4.4 弹簧弹力的势能和应用1.5 力的做功和功1.5.1 力的做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1.5.2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1.5.3 功的计算和应用1.5.4 功的加减法第二章:热学与物态变化2.1 物态变化和热量2.1.1 基本概念:凝固、熔化、气化、凝华2.1.2 物态变化的热量计算2.1.3 变态物质的能量转化2.1.4 水的异常膨胀2.2 热力学定律2.2.1 热平衡和热传导2.2.2 火焰的构成和燃烧过程2.2.3 热的传播和传热的应用2.2.4 热功当量和物质内能的计算第三章:波动3.1 机械波3.1.1 波的概念3.1.2 机械波的特点和参数3.1.3 立体波和平面波的传播3.1.4 波的叠加和干涉3.1.5 波的频率和波长的计算3.2 声波3.2.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3.2.2 声波和噪声的特点3.2.3 声速的测量和计算3.2.4 声的反射、折射和衍射3.2.5 声的共振和声音的应用3.3 光波3.3.1 光的特点:直线传播、波粒二象性3.3.2 光的波动理论和光的波动模型3.3.3 光的反射、折射和衍射3.3.4 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第四章:电学4.1 电荷和电场4.1.1 电荷的带电特点4.1.2 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4.1.3 电场的产生和描述4.1.4 电场的强度和公式计算4.1.5 电势差和电势能的概念和计算4.2 电流和电路4.2.1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4.2.2 电阻和电阻率4.2.3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4.2.4 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4.2.5 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4.2.6 电源和电路的能量转化4.3 磁场和电磁感应4.3.1 磁场的产生和描述4.3.2 磁感线和磁场的强度计算4.3.3 洛伦兹力和安培环路定理4.3.4 电流产生磁场和磁能4.3.5 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4 电磁波和电磁谱4.4.1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4.4.2 电磁谱的组成和特点4.4.3 电磁波的应用和危害第五章:光学5.1 光的传播和折射5.1.1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速5.1.2 折射定律和绝对折射定律5.1.3 透镜的成像和应用5.2 光的成像和透镜5.2.1 成像规律和公式计算5.2.2 成像的特点和应用5.2.3 透镜的种类和功能5.3 光的干涉和衍射5.3.1 光的干涉现象5.3.2 干涉条纹的间距计算5.3.3 光的衍射现象5.3.4 衍射格的规律和应用5.4 光的偏振和波粒二象性5.4.1 光的偏振现象5.4.2 光的波粒二象性5.4.3 光的量子论和光的粒子性第六章:原子与分子6.1 原子结构和粒子模型6.1.1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6.1.2 原子的构建和粒子模型6.1.3 原子的尺度和电子云6.1.4 原子的质谱和元素周期表6.2 电子和核的结构6.2.1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6.2.2 原子核的结构和尺度6.2.3 原子核的组成和放射性6.2.4 放射性的装置和应用6.3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6.3.1 分子的结构和形状6.3.2 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6.3.3 成键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6.3.4 分子的种类和性质第七章:一维运动7.1 平抛运动7.1.1 平抛运动的概念和参数7.1.2 平抛运动的计算和规律7.1.3 平抛运动的应用7.2 圆周运动7.2.1 圆周运动的概念和参数7.2.2 圆周运动的计算和规律7.2.3 圆周运动的应用7.3 万有引力7.3.1 万有引力的概念和公式7.3.2 行星运动和人造卫星的动力学7.3.3 引力场和引力的关系第八章:流体力学8.1 流体的性质和参数8.1.1 流体的密度、压强、密度和速度的关系8.1.2 流体的连贯和牛顿流体力学定律8.2 流体的运动和压强计算8.2.1 流体的运动和速度计算8.2.2 流体的压强和流速计算8.3 流体的压力和浮力8.3.1 流体的压力和压力计算8.3.2 流体的浮力和浮力计算8.3.3 流体的应用和压力控制总结:以上就是高中物理的全部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波动、电学、光学、原子与分子、一维运动和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高考物理:物理知识结构图(全集),存起来,慢慢看!
第一章力
第二章直线运动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
第五章曲线运动
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
第七章机械能
第八章动量
第九章机械振动
第十章机械波
第十一、十二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固体、液体和气体
第十三章电场
第十四章恒定电流
第十五章磁场
第十六章电磁感应
第十七章交变电流
第十八章电磁场和电磁波
第十九章光的传播
第二十章光的波动性
第二十一章量子论初步
第二十二章原子核
高考物理:高中物理核心公式+知识点!
高中物理模型:直线、(类)平抛圆周组合模型高考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结论,高清!
“对不起,我考不过早恋的......”。
高中物理知识框架高一上物理(必修一)专题考点存在主要问题分值比例常见题型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认识运动2、时间位移3、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4、物体运动的速度5、速度变化的快慢6、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随着高中知识层次的加深,概念的抽象性,对学生物理感知能力的要求较高,同时对学生思维力度的高要求,使得很多学生无所适从。
期中:30-40期末:10-15高考:5-10选择题计算题实验题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探究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3、从自由落体到匀变4、匀变速直线运动与公式的理解深度公式的灵活运用其中:60-70期末:20-30高考:10-15选择题计算题实验题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2、研究摩擦力3、力的等效和替换4、力的合成与分解5、共点力的平衡条件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弹力方向的判断,摩擦力计算问题,方向问题都是难点,力的合成和分解技巧的掌握。
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动态平衡是本章难点。
期末:20-30高考:10-15选择题计算题第四章力与运动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2、影响加速度的因素3、探究物体运动与受4、牛顿第二定律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6、超重和失重7力学单位惯性理解深度不够;牛二律的灵活运用,解题技巧的不熟练;三定律间的关系不明朗等造成学生不能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失重、超重运动特征的混淆期末55-70高考(运动与力学综合):45-60选择题计算题高一下物理(必修二)第一章抛体运动1、什么是抛体运动2、运动的合成与分3、竖直方向的抛体4、平抛物体的运动5、斜抛物体的运动曲线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抛体运用的类型、规律,几种经典题型解题方法的掌握(本章难度很大)期中:50-60期末:15-20高考:5-10选择题计算题第二章圆周运动1、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往往被学期中:40-50 选择题2、向心力3、离心现象及其应生误理解为分力,找不到向心力的来历,不会分析临界状态,重点题型很难理解期末:10-15高考:0-5计算题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1、万有引力定律2、万有引力定律的运用3、飞向太空天体运动的理解,开普勒三大定律一头雾水,万有引力与圆周运动的综合问题,定律的灵活运用问题都是难度很大的知识点期末(综合圆周运动):20-25高考:5-10选择题计算题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 1、功 2、动能势能3、探究外力做功与4、机械能守恒定律 5、验证机械能守恒6、能量能量转化 7、功率 8、能源的开发与利本章是这册课本的重难点。
做功的理解,动能、势能的特征、动能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贯彻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定律,在电学、磁学、原子物理等等内容都有运用,是高考的必考的重点期末:40-55高考:20-30选择题计算题第五章经典力学与物理学的革命1、经典力学的成就2、经典时空观与相3、量子化现象4、物理学——人类国际单位制的问题期末:3高考:0-3选择题高二物理(选修3-1)第一章电场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 库仑定律3 电场强度4 电势能和电势5 电势差6 电势差与电场强电场这章概念很多,错综复杂,很容易混淆,学生很难清晰地分辨知识点间的区别期中:40-50期末:15-25高考:10-15选择题计算题度的关7 电容器与电容8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二章电路1、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2、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3、研究闭合电路4、认识多用电表5、电功率6、走进门电路7、了解集成电路(后两节高考不做要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复杂电路的认识,电表的改装、电流表的内外接法,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接法,多用电表的使用等在理解的时候,就有很高的难度,同时这些知识在高考中的要求是灵活运用,所以学生在这一块的学习上问题很大期中:50-60期末:20-30高考:30-40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第三章磁场1、我们周围的磁现象2、认识磁场3、探究安培力4、安培力的应用5、研究洛伦兹力6、洛伦兹力与现代技术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学习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很高,很多学生由于空间问题得不到解决导致这部分内容理解不了,同时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以及混合场中的运动情况在考试中是重点期末:45-75高考(压轴题):10-20选择题计算题高二物理(选修3-2)第一章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现象2、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3、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往往不够全面,同时很容易错误理解,导致在这一章节上的学习问题很严重期末:35-40高考:15-25选择题计算题5、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一)6、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二)7、自感现象及其应用8、涡流现象及其应用第二章交变电流1、认识交变电流2、交变电流的描述3、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4、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5、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6、变压器7、远距离输电本章节与数学的三角函数联系很紧密,如果数学薄弱的话,对这章节的学习影响很大,同时,电感器、电容器对电流的影响题目的灵活性较大,学生较难把控期中:35-45期末:10-15选择题计算题第三章传感器1、认识传感器2、探究传感器的原理3、传感器的应用4、用传感器制作自控装置5、用传感器测磁感应强度本章节,内容较为简单,高考不做很高要求,可能会出选择题期末:0-3高考:0-3选择题计算题高二物理(选修3-3)第一章分子动理论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测量分子的大小3、分子的热运动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密立根油滴实验的实验原理较难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理解与运用,物体的内能的计算问期末:10-15高考:5-10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5、物体的内能6、气体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题,这些在微观世界里的问题,很多学生无法构建起自己的想象,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1、晶体的宏观特征2、晶体的微观结构3、固体新材料4、液体的性质液晶5、液体的表面张力6、气体状态参量7、气体实验定律(一)8、气体实验定律(二)9、饱和蒸汽空气的湿度这章内容和化学联系得比较紧密,由于化学研究的角度和物理的不同,所以在某些概念上不一样,这时,会令学生感到矛盾期末:10-20高考:5-10选择题计算题第三章热力学基础1、内能功热量2、热力学第一定律3、能量守恒定律4、热力学第二定律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6、研究性学习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能量的观点在这章体现的相当明显,同时第一、二定律以及对应的永动机不可能实现的理解是比较难的期末:10-20高考:0-6选择题计算题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1、物体的碰撞2、动量动量守恒定律3、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中的应用4、反冲运动5、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动量和冲量的理解很难,这里是与动能很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动量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阶段相当重要的定律之一,高考的要求要能灵活运用,在解题中,很多学生很难真正将这两个定律用活来。
期末:25-35高考:20-25选择题计算题第二章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光子康普顿效应及其解这章实验及内容相当抽象,特别是光的波粒二象期末:20-30高考:8-15选择题计算题释光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波性及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的理解,很多学生无法能够将自己置身在微观世界里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1、敲开原子的大门2、原子的结构3、氢原子光谱4、原子的能级结构原子的光谱是这章的难点,在计算中不会分析光谱体现出来的问题,原子的能级结构和跃迁是计算的重点期末:15-20高考:5-10选择题计算题第四章原子核1、走进原子核2、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3、放射性同位素4、核力与结合能5、裂变和聚变6、核能利用7、小粒子与大宇宙核力与结合能、裂变与聚变是这章的重难点,半衰期比较难以理解,根本原因,可能还是学生没有对微观的世界有足够的想象能力期末:5-10高考:0-6选择题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