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四章 青春期生长发育
- 格式:ppt
- 大小:3.76 MB
- 文档页数:78
1. 让学生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理解生长激素、营养、运动等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关注自身生长发育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1. 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2.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3. 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4. 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5. 促进生长发育的健康生活方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促进生长发育的健康生活方式。
2. 教学难点: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心理变化。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游戏互动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模型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生长发育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3.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身高体重测量、生长发育曲线绘制等,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婴儿和成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长发育的过程。
2. 讲解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介绍胚胎发育、婴儿期、幼儿期、青春期等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
3. 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讲解遗传、营养、运动、心理等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4. 讲解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介绍身高、体重、年龄等指标在评价生长发育中的应用。
5. 探讨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心理变化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6. 引导学生了解促进生长发育的健康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睡眠、心理等方面的建议。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生长发育监测计划和生长发育日记,评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技能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图表、图片等。
儿童少年卫生学(下划线为本科期末重点)绪论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出生后的婴儿到发育成熟的青年,年龄范围是0~25岁,重点对象是中小学生群体(7-18岁)。
中小学生的发展特征:1、正在旺盛生长发育2、生长的同时在接受教育;3集体生活在学校这一特殊环境里。
儿少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生长发育;疾病防治;童年期及青春期的心理卫生;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校卫生监督和学校建筑设备卫生;教育过程卫生;残疾儿童卫生。
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生长growth: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分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成分的变化,为量的改变。
发育development是指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为质的改变。
生长是发育的前提,发育包含了生长;成熟maturity:指生长发育过程达到一个比较完备的阶段,个体在形态、功能方面达到成人的水平。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2、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3、程序和时间性的协调4、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的生长轨迹现象growth canalization:是指在正常环境下,生长过程按遗传潜能所决定的方向、速度和目标发育。
个体的生长轨迹与遗传、疾病等因素有关。
追赶性生长catch-up growth:当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个体受到疾病、营养、心理应激stress等因素作用时,会出现暂时性的生长发育迟缓,一旦这些影响因素解除,机体表现为向原有正常轨迹靠拢并具有生长发育强烈的倾向。
追赶型生长的意义:积极:为那些生长发育受障碍的儿童提供了赶上正常的机会。
消极:体重过快的赶上生长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多种成人疾病相关联。
关键生长期critical period: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的发育都有关键生长期,此时的正常发育受干扰,常成为永久性的缺陷或功能障碍,一旦不能抓紧时间治疗,这些器官、组织即便出现赶上生长,也往往是不完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