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配合及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96.51 KB
- 文档页数:2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的手术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的手术护理体会。
方法将70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过程中实行全方位护理,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
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并记录所得数据。
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8.6%,对照组35例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1.4%。
结论临床上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胆囊结石疾病的过程中,实行全方位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囊结石;保胆取石;全方位护理;临床效果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18-01当前,临床上对于胆囊结石疾病的处理,主要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但在手术过程中的各种未知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对此,要对患者的手术过程实行有效护理,以促进患者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以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1]。
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对其实行全方位护理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7年4月——2011年10月间收治的70例胆囊结石患者,其中,男性30例,年龄在23-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岁,女性40例,年龄在25-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9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胆囊结石。
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过程中实行全方位护理,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
跟踪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并记录所得数据。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方法进行治疗,手术过程需要30-50分钟,70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没有出现由于手术配合差、器械故障等延误手术时间的情况,在手术过程中,没有发生开腹、并发症和死亡的情况[2]。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配合及体会摘要:目的:总结并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配合经验。
方法:对2009年12月-2011年12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手术室护士在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熟悉该手术的全过程并熟练掌握各种腹腔镜手术器械的使用及清洗方法,术后加强腹腔镜各种设备的保管和保养工作,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
关键词:腔镜;保胆;取石;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78-01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应用于临床使手术在损伤、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安全性等多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同时保留了胆囊,在减少胆囊切除并发症的基础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在此类手术的治疗过程中手术配合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影响手术的操作时间,对手术的疗效,并发症、胆囊的完整性及功能等均有重要的影响。
我院对手术配合的经验和技巧对手术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将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器械准备、术中配合、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等方面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的胆囊炎患者56例,男26例,女30例;年龄在18-64岁之间,平均年龄38.9岁;病程在7-28d之间,平均病程11.5d;胆囊结石大小在0.3-1.5cm之间;且均无严重的内科并发症。
其中4例中转开腹。
1.2 手术方法:麻醉成功后,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在脐上沿切开皮肤1.2cm,使用veress穿刺针建立二氧化碳气腹,腹内压设定为12-14mmhg;脐沿及剑突下各置10mm trocar,右肋缘下于锁骨中线上5mmtrocar,置入腹腔镜及相关器械;在腹腔镜观测下在胆囊底部电切一长约1.5cm的小口,取出胆囊内结石放入可置入标本袋内保留;使用胆道镜对胆囊内残余结石、胆囊管开口及胆囊粘膜进行观察,无异常则用4-0可吸收线缝合切口,缝合处喷涂生物蛋白胶防止胆漏;观察胆囊切口、术野无活动性渗血、漏胆;将结石由剑突下穿刺孔取出,并用生理盐水冲洗术野,吸出残留液体,于肝下放置腹腔引流管一根经右肋缘戳孔处引出并进行固定,清点器械、纱布纱条及缝针无误后,排除气腹,拔出各trocar,观察各穿刺孔无活动性出血,缝合关闭切口,结束手术[2]。
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息肉)患者的护理体会胆囊结石(息肉)是消化科常见病之一,既往多采用胆囊切除,但存在一定弊端。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经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是胆道镜技术对胆囊结石(息肉)治疗的又一新贡献,其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安全。
它能真正确保胆囊内结石是否取净,做到安全取净结石同时又保留了胆囊[1],且手术切口小、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我科对40例实施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息肉)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9月40例胆囊结石(息肉)患者,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8~59岁,平均年龄(38.43±7.32)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病程(3.23±0.62)年。
术前b超检查示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14例,单纯胆囊结石10例,单纯胆囊息肉9例,结石合并息肉6例。
1.2 方法: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术:患者全身麻醉成功后,常规四孔法穿刺进腹(同lc),建立人工气腹,置腹腔镜初步检查腹腔,并在腹腔镜引导下行穿刺,并提起胆囊,在其底部切开,吸尽胆汁,置入胆道镜探查胆囊腔,将所见结石以胆道镜网篮套取,置入取石袋,对于细小或泥沙样结石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吸引法取尽,在确认胆囊结石取尽后撤出胆道镜修整缝合,术毕置肝下引流管一根,并及时予以抗炎、对症治疗。
2.结果40例患者中,成功行微创保胆手术36例,成功率90%。
4例因腹腔粘连后转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本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3~9d,平均住院(5.14±1.82)d,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复查b超示无结石残留。
术后随访率82.5%,随访期6个月~1年,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3.护理体会3.1 术前护理:3.1.1 心术前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安全性、手术效果等不了解,多数患者都会担心手术能否成功,是否存在手术风险等,因而多有担忧、恐惧心理,不愿进行手术治疗。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分析【中图分类号】r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2-0128-01【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
方法:2006年8月至2008年5月我院为36例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与同期80例开腹手术对比。
结果:36例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00~160min,出血30~80ml,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次数、腹腔或切口感染率、残石率明显减少。
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患者创伤小、痛苦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微创效果,如能在取净结石后行胆总管i期缝合,微创效果则更为明显。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腹腔镜检查;胆道镜检查;临床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eopie eholeeysteetomy,lc)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得到医学界的认可,并得以广泛开展。
近年来胆道疾病的微创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亦得到了大力开展,2006年8月至2008年5月我院对36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施行了lc及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lctd),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6例中男15例,女21例。
3o~74岁,平均49岁。
通过病史、症状、体征、b超、ct或mri等检查确诊。
术前排除肝内胆管结石、狭窄及肿瘤。
36例中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17例,多为胆总管继发性结石,单纯胆总管结石19例。
合并糖尿病5例,心功能不全1例,高血压病9例。
1.2 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究。
铺巾后,于脐上、剑突下、右肋缘下锁骨中线和腋前线分别穿刺trocar,剑突下为主操作孔? 。
如行胆囊切除术先用电凝钩、超声刀或分离钳等解剖游离胆囊三角,处理胆囊动脉,钛夹夹闭或用丝线结扎胆囊管用弹簧钳向右外侧牵引胆囊。
腹腔镜下经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胆囊结石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营养、卫生状况的改善,胆囊结石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临床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常常出现各种生理功能紊乱症状,患者进食后常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术后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较未行胆囊切除者明显增加。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行微创保胆取石,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且保留了胆囊的生理功能,避免了因胆囊切除所带来的并发症。
我院与2021年6月-2021年3月对56例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6例,男22例,女34例;年龄22~76岁,平均46岁,胆囊结石36例,胆囊结石伴胆囊息肉13例,胆囊伴胆管结石7例,术前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肝胆超声、胆囊功能试验,证实胆囊单发结石或多发结石,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不适合手术者。
1.2结果:56例患者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完成保胆术,手术时间30-50分钟,出血5-20ml,其中有4例因胆囊与周围组织有严重粘连而行胆囊摘除术。
一般不放置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
无胆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观察,无复发病例。
2护理2.1术前准备2.1.1术前访视:手术前一天由巡回护士到病房进行访视,了解患者术前准备情况,向患者或家属介绍手术方法、手术的优点及手术室的环境、设备,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里,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
2.1.2手术器械及物品的准备:除备常规基础器械外,准备腹腔镜器械,包括胆道镜、取石网、取石钳、胆囊抓钳、单极线、腔镜电凝钩、10m m30°镜、冷光源、5mm及10mm穿刺锥、腔镜剪刀、钛夹钳(备用)、分离钳、、无损伤钳、持针器、镜头、冲洗吸引泵等。
耐高温的器械行高压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器械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
术前必须认真检查电视显像系统设备是否完好,使其处于备用状态。
2.2术中护理2.2.1巡回护士工作:患者入手术室巡回护士与麻醉师进行核对无误后,在右侧上肢建立有效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医生进行全身麻醉插管,全麻成功后,按手术需要摆好体位,床向左侧倾斜30度,头高15-20度,并给予保暖措施;术前将显像系统调试好,以确保其功能;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出血量及手术进展情况并及时准确记录。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通常用于治疗胆囊疾病,如胆囊结石或胆囊炎。
在这种手术中,医生会通过腹腔镜技术在腹部进行操作,所以需要术中配合和护理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以及术后的康复。
术中配合是指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密切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术中配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手术环境安全:在手术准备阶段,医护人员应该检查手术器械和设备是否齐全,确保手术环境的清洁和无菌,以防止术中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2. 保持通畅呼吸道: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全麻状态,容易出现呼吸道梗阻和呼吸困难。
医护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疏通呼吸道,保持通畅呼吸,防止术中意外发生。
3. 维持稳定生命体征:手术过程中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医护人员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4. 协助医生操作: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密切配合医生的操作,协助医生更换手术器械、清洗手术场地、固定患者的身体位置等,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除了术中配合外,术后护理同样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术后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在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出血、术后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及时处理并记录患者的不适症状,及时向医生报告。
2. 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术后疼痛,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疼痛评估,并及时给予止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 导管护理:在术后患者可能需要留置尿管、静脉输液等导管,医护人员应该定期更换导管,查看导管的通畅性,防止导管感染的发生。
4. 术后指导:术后,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术后注意事项,包括饮食、活动、休息、恢复训练等方面的指导,以使患者尽快康复。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体会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胆囊手术,通过腹腔镜技术可以减少切口、减少组织受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作为临床护士,我参与了许多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护理工作,通过这些经验,我深刻体会到了在这一手术中护理与配合的重要性。
我认识到术前准备的重要性。
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前,需要从饮食、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准备。
在饮食方面,患者需要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术前一天需要禁食,以免手术过程中出现呕吐等并发症。
在心理方面,患者需要在手术前进行心理疏导,了解手术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尽量减少焦虑和恐惧情绪。
在身体方面,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保证手术前的身体状态符合手术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护士需要做好患者的术前指导,了解患者的情况,协助医生进行术前检查,维持患者的情绪稳定,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我意识到团队配合的重要性。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是一个复杂的手术过程,需要医生、护士、麻醉师等多个团队成员的密切配合。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为医生提供协助,保持手术场地的清洁和整洁,准确提供所需的手术器械和药物。
在手术中,医生需要与护士紧密配合,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手术,以确保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
在麻醉师方面,也需要与医生和护士密切配合,掌握患者的麻醉状态,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
通过这些经验,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对手术的重要性,优秀的团队配合能够保障手术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我还意识到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严密的护理和观察,以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在术后护理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疼痛感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在伤口护理方面,护士需要及时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预防伤口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饮食护理方面,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术后情况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和胃肠道的顺利恢复。
术后护理是整个护理工作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情况和身体健康,需要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护理,及时掌握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双镜联合保胆取石的护理方法与体会。
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共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
结果50例患者通过积极与科学的护理后,最终均康复出院。
对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可得,总满意率为92.0%。
结论对胆囊结石患者采取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时,术前、术中、术后给予患者积极的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并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共进。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护理方法;满意度胆囊结石在临床上是肝胆科非常常见的疾病,根据相关文献研究显示,胆囊结石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地理位置差异有关[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最为有效、安全的方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强烈,在胆囊结石的治疗时对于胆囊保留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
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即为在治疗胆囊结石的前提下保留胆囊的方法,本文就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的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科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共50例,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为30岁至6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5.4岁。
患者均通过b超确诊为胆囊结石,其中单发结石38例,多发结石共12例,结石直径为4mm至13mm不等,平均为6.9mm。
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保胆取石术。
1.2护理方法1.2.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时一种新的技术,且利用双镜联合保胆取石在临床中的应用历史不长,患者及其家属可能对该技术缺乏了解,患者多存在紧张、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对于其治疗效果存在很大影响。
因此,术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具有微创、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并向其简要介绍手术流程,讲解相关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及恐惧等心理,以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取得手术成功的信心,并使患者保持放松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与护理人员的护理[2]。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配合及体会
发表时间:2012-07-25T15:11:59.3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4期供稿作者:刘泽君葛方英
[导读] 总结并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配合经验。
刘泽君葛方英(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643099)
【摘要】目的总结并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配合经验。
方法对2009年12月—2011年12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手术室护士在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熟悉该手术的全过程并熟练掌握各种腹腔镜手术器械的使用及清洗方法,术后加强腹腔镜各种设备的保管和保养工作,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
【关键词】腔镜保胆取石护理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应用于临床使手术在损伤、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安全性等多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同时保留了胆囊,在减少胆囊切除并发症的基础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在此类手术的治疗过程中手术配合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影响手术的操作时间,对手术的疗效,并发症、胆囊的完整性及功能等均有重要的影响。
我院对手术配合的经验和技巧对手术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将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器械准备、术中配合、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等方面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的胆囊炎患者56例,男26例,女30例;年龄在18-64岁之间,平均年龄38.9岁;病程在7-28d之间,平均病程11.5d;胆囊结石大小在0.3—1.5cm之间;且均无严重的内科并发症。
其中4例中转开腹。
1.2手术方法:麻醉成功后,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在脐上沿切开皮肤1.2cm,使用veress穿刺针建立二氧化碳气腹,腹内压设定为12-14mmHg;脐沿及剑突下各置10mm Trocar,右肋缘下于锁骨中线上5mmTrocar,置入腹腔镜及相关器械;在腹腔镜观测下在胆囊底部电切一长约1.5cm的小口,取出胆囊内结石放入可置入标本袋内保留;使用胆道镜对胆囊内残余结石、胆囊管开口及胆囊粘膜进行观察,无异常则用4-0可吸收线缝合切口,缝合处喷涂生物蛋白胶防止胆漏;观察胆囊切口、术野无活动性渗血、漏胆;将结石由剑突下穿刺孔取出,并用生理盐水冲洗术野,吸出残留液体,于肝下放置腹腔引流管一根经右肋缘戳孔处引出并进行固定,清点器械、纱布纱条及缝针无误后,排除气腹,拔出各Trocar,观察各穿刺孔无活动性出血,缝合关闭切口,结束手术[2]。
2 术前准备
2.1术前的心理护理:手术前1 d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相关事宜,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使之积极配合手术;告知患者对脐部进行认真清洗,以免脐部污垢经脐部穿刺孔造成切口感染。
2.2术前手术器械准备:术前对普通器械高压蒸汽灭菌,腹腔镜器械和胆道镜用汇日灭菌器灭菌。
术前检查腹腔镜仪器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3 术中配合
3.1巡回护士的配合
3.1.1患者入室后,平卧于手术床上,在左上肢建立静脉通道放于托手架上,外展不超过90度,右手自然平放于体侧用布单固定,左侧髋部上卡子,双膝关节用约束带固定;正确放置负极板,检查患者身体是否与金属接触,避免术中出现电击,将腹腔镜、胆道镜、吸引器安置在手术床右侧,检查其性能并处于功能状态。
3.1.2协助麻醉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消毒铺巾后,配合医生连接好腹腔镜导线、气腹管及吸引器并正确开启。
穿刺孔建立后,调整患者的手术体位,使患者呈头高脚低左倾各约30度,以便充分暴露手术野,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手术进程,在切开胆囊底前连接胆道镜,准备好生理盐水冲洗液,胆道探查完毕收回胆道镜,及时供给台上所需物品,术毕整理仪器设备,摄像头导线用保护套套好妥善固定放置,光纤及各种导线环绕时,直径最好大于15cm,防止折断光纤[3]。
3.2洗手护士的配合
3.2.1提早10-15分钟上台洗手,检查并安装腹腔镜器械,按使用顺序有序排列,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纱布、纱条、缝针、器械数目,消毒铺巾后,连接好腹腔镜各管道及导线并固定,术中管理好器械,主动配合手术,根据手术需要和进程传递分离钳、剪、电凝钩、胆道镜等相关配合,及时清除器械上的血污、焦痂,注意保护器械的尖端;关腹腔前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纱布、纱条、缝针、器械数目核对无误后缝合各穿刺孔皮肤。
3.2.2术后器械清洗及保养
将器械各关节打开,拆卸到最小单位,采用手工清洗与超声洗涤机相结合,用流动水冲洗,软毛刷去除粘在器械表面上的残余血迹、组织等,有管腔的器械用小毛刷刷洗内腔后用高压水枪冲洗,放于多酶洗液中超声洗净,管腔内注人洗液,清水冲洗、漂洗、擦干,高压气枪、吹风吹干、检查器械完整性,上油,放于专用器械柜。
设专人定期清理。
4 配合体会
4.1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①腹腔内出血:术后密切监测血压和脉搏变化,防止剧烈呕吐和咳嗽,30分钟内引流大于50ml 应警惕腹腔内出血,即加快补液速度,出血量为600ml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②胆瘘: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和有无腹痛,腹胀,黄疸,留置的腹腔引流管是否有胆汁流出。
4.2熟练地手术配合至关重要
4.3设备器械的清洗保养
4.4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减少医患纠纷的必要手段。
5 小结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年来一直困扰很多患者,但很多患者甚至是医师对胆囊的功能认识也只是片面的,认为切除胆囊对人体影响不大,使得大部分人会选择直接手术切除,更有些患者因为担心复发而在治疗上举棋不定。
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手术是一项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的新技术,但目前尚未普及开展。
我们从中体会到: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应当注重和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取得患者
的信任,增强患者对手术成功的信心,减轻患者紧张与恐惧心理,使其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室护士要熟悉手术的全过程,必须熟练掌握各种腹腔镜手术器械的使用及清洗方法,加强腹腔镜各种设备的保管和保养工作,设专人管理,具有以上各种条件,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
参考文献
[1]冯蕾.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摘除术的手术配合[J].护理与康复,2010,12:1080-1081.
[2]张琴,陆云.腹腔镜直肠手术的护理配合[J].护理与康复杂志,2008,7(8):634-635.
[3]陈蓉,邹玉香,阮艳玉.腹腔镜手术配合中常见问题处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8,30(3):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