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道路立体交叉
- 格式:ppt
- 大小:7.16 MB
- 文档页数:81
第六章分离式立交和人行立交 (1)第一节分离式立交 (2)一、分离式立交设置条件 (2)二、铁路与道路立交方式选择 (2)第二节下穿式立交 (4)一、下穿式地道设计 (4)(一)地道引道的平面线形 (4)(二)地道引道的纵坡度 (5)(三)地道引道横断面 (6)(四)城市地道洞体净空 (6)二、道路与道路分离式立交 (7)(一)下穿式立交设计 (8)(二)下穿立交的排水 (8)(三)附属构造物 (9)第六章分离式立交和人行立交立体交叉系用跨线桥或地道使相交路线在高程不同的平面上互相交叉的交通设施。
立体交叉,以空间分隔车流的方式,保证交通安全,并提高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
因此,立体交叉常用于高速公路、快速路、一级公路和部分城市主干路。
立交按其交通功能,则可分为分离式和互通式。
高速公路、快速路、一级公路与各级道路交叉必须采用立体交叉。
符合下列条件者应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与通往市(县)级及以上城市或其它重要政治、经济中心的主要道路相交时。
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与通往重要的工矿区、港口、机场、车站和游览胜地等的主要道路相交时。
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与连接其它重要交通源的道路相交而使该道路成为其支线时。
4、快速路与快速路或重要主干路相交。
第一节分离式立交一、分离式立交设置条件1、高速公路与其它公路交叉除已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外,其余均必须设置分离式立体交叉;2、一级公路与直行交通量较大的公路相交叉,在不考虑交通转换或地形条件适宜时,宜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3、二、三、四级公路间的交叉,直行交通量很大,在不考虑交通转换或地形条件适宜时,宜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4、铁路、二级公路相交时应设置立体交叉;5、由于铁路调车作业对公路或城市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会造成较严重延误时,应设置立体交叉。
6、自行车道路与铁路相交遇下列三种情况之一时,应设分离式立体交叉:(1)与Ⅱ级铁路正线相交、高峰小时自行车双向流量超过10000辆;(2)与Ⅰ级铁路正线相交、高峰小时自行驶双向流量超过6000辆;( 3)火车调车作业中断自行车专用路的交通,日均累计2h以上,且在交通高峰时中断交通15min以上。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立体交叉施工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施工方法,在道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道路工程立体交叉施工的概念、特点、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立体交叉施工的概念立体交叉施工是指在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室内、室外、底层、楼层部分的土建、水电和设备安装等各项工程结合起来,实行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多工种多工序相互穿插、紧密衔接,同时进行施工作业的一种施工方式。
这种施工方式充分利用了空间和时间,尽量减少以至完全消除施工中的停歇现象,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成本。
二、立体交叉施工的特点1. 快速施工:立体交叉施工可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实现多工种、多工序同时进行,从而缩短施工周期。
2. 高效施工:立体交叉施工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停歇现象,提高了施工效率。
3. 紧密衔接:立体交叉施工要求各工种、各工序紧密衔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 空间利用:立体交叉施工充分利用了空间,减少了施工占地面积。
5. 安全可靠:立体交叉施工注重施工安全,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设备安全。
三、立体交叉施工的实施步骤1. 全面准确分析工程施工内容:根据施工图纸、合同及现场情况,细致分析并列出所有的分部及分项工程内容,涵盖基础、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地下室、主体、屋面、装修、钢结构、水电、机电、通风、设备、智能、消防等全过程。
2. 明确各施工内容和各专业的关系和顺序:a. 理顺施工内容和专业之间的联系,明确是平行关系还是先后关系,是时间关系还是空间关系,以及各工序之间的顺序;b. 明确每道工序的上一道和下一道工序分别是什么;c. 实现最优的小流水施工;d. 最大限度的为后续施工创造条件。
3. 制定施工方案:根据施工内容和顺序,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设备、施工人员、施工材料等。
4. 施工准备:a. 施工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环境安全、整洁;b. 施工设备准备:确保施工设备齐全、完好;c. 施工人员准备:组织施工队伍,明确各工种人员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