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道路立体交叉
- 格式:ppt
- 大小:3.38 MB
- 文档页数:15
铁路、公路、城市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暂行规定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81)建发交字532号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文件铁路、公路、城市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暂行规定(81)建发交字532号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日益繁忙,铁路、公路、城市道路(以下简称道路)交叉,要求设置立体交叉的数量逐渐增多,根据经济建设要量力而行的方针,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铁路、公路、道路交叉应按交通量的大小,作出技术经济比较,分别采取不同措施,以保证运输生产安全。
现就铁路、公路、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有关事项制定本暂行规定如下:一、修建标准1.铁路、公路、道路交叉,昼间12小时内通过交叉道口的火车列数、换算标准载重汽车辆数分别达到表1规定标准时,可设置立体交叉。
见表12.有调车作业的铁路、公路、道路交叉,昼间12小时内,交叉道口封闭累计时间、换算标准载重汽车辆数分别达到表2规定标准时,可设置立体交叉。
见表23.新建、改建铁路与规划公路、道路交叉;新建、改建公路、道路与规划铁路交叉,原则上不设置立体交叉,设计中应结合规划考虑将来设置立体交叉的条件。
4.铁路、公路、道路交叉,虽达到表1、表2规定标准,但工程特别困难或一方投资不落实,以及可缓期投资,而将来施工技术不过多增加困难者,均可暂缓设置立体交叉。
5.铁路、公路、道路交叉,虽达到表1、表2规定标准,但能结合排洪桥涵及地形条件,适当降低标准设置立体交叉,而工程投资又增加不多时,设计单位可考虑设置立体交叉。
二、投资划分铁路、公路、道路交叉,凡符合上述标准设置立体交叉时,其工程投资划分按以下规定办理。
1.新建铁路与既有公路、道路交叉,按既有公路、道路原有标准设置立体交叉,其工程投资(包括桥梁、引道、排水、照明、征地、拆迁等,下同)全部由铁路部门承担。
如公路、道路部门要求超过原公路、道路标准,改按规划位置、标准设置立体交叉时,由此增加的工程投资,由公路、道路部门承担。
铁路、公路、城市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暂行规定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81)建发交字532号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文件铁路、公路、城市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暂行规定(81)建发交字532号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日益繁忙,铁路、公路、城市道路(以下简称道路)交叉,要求设置立体交叉的数量逐渐增多,根据经济建设要量力而行的方针,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铁路、公路、道路交叉应按交通量的大小,作出技术经济比较,分别采取不同措施,以保证运输生产安全。
现就铁路、公路、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有关事项制定本暂行规定如下:一、修建标准1.铁路、公路、道路交叉,昼间12小时内通过交叉道口的火车列数、换算标准载重汽车辆数分别达到表1规定标准时,可设置立体交叉。
见表12.有调车作业的铁路、公路、道路交叉,昼间12小时内,交叉道口封闭累计时间、换算标准载重汽车辆数分别达到表2规定标准时,可设置立体交叉。
见表23.新建、改建铁路与规划公路、道路交叉;新建、改建公路、道路与规划铁路交叉,原则上不设置立体交叉,设计中应结合规划考虑将来设置立体交叉的条件。
4.铁路、公路、道路交叉,虽达到表1、表2规定标准,但工程特别困难或一方投资不落实,以及可缓期投资,而将来施工技术不过多增加困难者,均可暂缓设置立体交叉。
5.铁路、公路、道路交叉,虽达到表1、表2规定标准,但能结合排洪桥涵及地形条件,适当降低标准设置立体交叉,而工程投资又增加不多时,设计单位可考虑设置立体交叉。
二、投资划分铁路、公路、道路交叉,凡符合上述标准设置立体交叉时,其工程投资划分按以下规定办理。
1.新建铁路与既有公路、道路交叉,按既有公路、道路原有标准设置立体交叉,其工程投资(包括桥梁、引道、排水、照明、征地、拆迁等,下同)全部由铁路部门承担。
如公路、道路部门要求超过原公路、道路标准,改按规划位置、标准设置立体交叉时,由此增加的工程投资,由公路、道路部门承担。
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工程浅析摘要:公路立体交叉是指拟建公路与原有公路不在同高度(空间)相互交叉的一种交叉形式,其特点是要设置跨线设施。
立体交叉主线间的相互跨越方式可分为上跨式和下穿式。
上跨式采用桥跨结构跨越;下穿式采用隧道或地道的方式跨越。
跨越设施是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量可占全立交的50%~70%。
本文现就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工程施工做浅要分析。
关键词:公路立体交叉匝道工程一、立体交叉的组成立体交叉通常由跨线构造物、正线、匝道、出入口以及变速车道等部分组成。
1、跨线构造物:是相交道路的车流实现空间分离的主体构造物,指设于地面以上的跨线桥(上跨式)或设于地面以下的地道或隧道(下穿式)。
2、正线:是组成立体交叉的主体,指相交道路的直行车行道,主要包括连接跨线构造物两端到地坪高程的引道和立体交叉范围内引道以外的执行路段。
正线可分为主线和次线。
3、匝道:是立体交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供上、下相交道路转弯车辆行驶的连接道,有时也包括匝道与正线以及匝道与匝道之间的跨线桥或地道,是立体交叉的重要组成部分。
4、出口与入口:由正线驶出进入匝道的道口为出口,由匝道驶入正线的道口为入口。
5、变速车道:为适应车辆变速行驶的需要,在正线右侧的出入口附近设置的附加车道成为变速车道。
变速车道分减速车道和加速车道两种,出口端为减速车道,入口端为加速车道。
6、辅助车道:在正线的分、合流附近,为使匝道与高速公路车道数平衡和保持正线的基本车道数而在正线外侧增设的附加车道。
7、集散车道:为了减少车流进出高速道路的交织和出入口数量,可在立体交叉范围内正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的与其平行且分离的专用道路。
8、绿化地带:在立体交叉范围内,由匝道与正线或匝道与匝道之间所围成的封闭区域,一般采用以美化环境的绿化栽植,也可布设管渠、照明杆柱等设施。
立体交叉的范围,一般是指各相交道路变速车道渐变段顶点以内包含的正线、跨线构造物、匝道和绿化地带等的全部区域。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道路工程)-交叉工程-立体交叉[单选题]1.公路交叉时,一般情况下,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最大间距不宜大于()。
[2019年真题]A.15kmB.20k(江南博哥)mC.30kmD.40km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第9.2.4条第2款规定,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最大间距不宜大于30km。
在人烟稀少地区,其间距可适当加大,但应在适当位置设置“U形转弯”设施。
[单选题]2.城市道路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最小间距应满足上游立交加速车道渐变段终点至下游立交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2019年真题]A.500mB.800mC.1000mD.1200m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第9.3.3条规定,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最小间距应满足上游立交加速车道渐变段终点至下游立交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且应满足设置交通标志的距离要求;市区范围立交最小间距不宜小于1.5km。
[单选题]3.在互通立体交叉的分合流处,既要保持车道平衡,又要保持车道连续,如两者发生矛盾时,可在分流点前或合流点后在正线上增设哪类设施?()A.减速车道B.加速车道C.集散车道D.辅助车道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D21—2017)第5.6.2条规定,辅助车道是为出入主线车辆调整车道、车距、变换车道或为平衡车道等而平行设置于主线行车道外侧的附加车道。
[单选题]4.当主次分明的两条多车道公路呈三岔交叉,且左转弯交通量在合流交通量中为主交通流时,左转弯出口匝道宜采用哪种形式?()A.左出右进半直连式B.环形C.右出左进半直连式D.右出右进半直连式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D21—2014)第6.3.2条规定,三岔交叉左转弯出口匝道形式的采用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当交通量大小相当的两条多车道公路呈三岔交叉时,宜采用直连式。
立体交叉专项施工方案1
背景介绍
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立体交叉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建设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道路利用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为了保证立体交叉的施工顺利进行,需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项目概况
立体交叉专项施工方案1旨在为某城市的立体交叉桥梁施工提供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
施工前准备
在进行立体交叉桥梁施工前,需要充分准备。
包括但不限于:
•深入了解施工现场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情况;
•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步骤和时间节点;
•确保施工人员技术过硬,具备相关施工经验。
施工方案
1.施工步骤
–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保证施工高效进行;
–进行桥梁基础的施工,包括桩基、基础墩等;
–进行主体结构的搭建,确保结构稳固可靠。
2.施工安全
–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范,保证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安全;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
3.施工质量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细节,保证施工质量达标。
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解决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队伍配合不力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竣工验收
在立体交叉桥梁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并达到规定标准。
只有通过竣工验收,工程才能投入使用。
结语
立体交叉专项施工方案1旨在为立体交叉桥梁施工提供详细的指导,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工程质量达标。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执行,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保证工程顺利竣工。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文件(81)建发交字532号关于颁发《铁路、公路、城市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81)建发交字532号各省、市、自治区计委、建委,铁道部,交通部,国家城建总局,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铁道兵:关于铁路、公路、城市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问题,我们于今年二月曾印发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最近根据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及调查、测算,经国家计委、国家建委、铁道部、交通部、国家城建总局、建设银行进一步研究,制定了《铁路、公路、城市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暂行规定》,现印发你们试行。
鉴于当前国民经济处在调整时期,修建立体交叉工程花钱较多,因此凡能缓建的要尽量缓建,必须修建的,一定要根据财力、物力的可能,纳入计划,逐步修建。
本规定从颁发之日起执行,过去的有关规定,如与本规定相抵触时,以本规定为准,但在本规定下发前已签定协议者,可不再变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三日铁路、公路、城市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暂行规定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日益繁忙,铁路、公路、城市道路(以下简称道路)交叉,要求设置立体交叉的数量逐渐增多,根据经济建设要量力而行的方针,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铁路、公路、道路交叉应按交通量的大小,作出技术经济比较,分别采取不同措施,以保证运输生产安全。
现就铁路、公路、道路设置立体交叉的有关事项制定本暂行规定如下:一、修建标准1.铁路、公路、道路交叉,昼间12小时内通过交叉道口的火车列数、换算标准载重汽车辆数分别达到表1规定标准时,可设置立体交叉。
见表12.有调车作业的铁路、公路、道路交叉,昼间12小时内,交叉道口封闭累计时间、换算标准载重汽车辆数分别达到表2规定标准时,可设置立体交叉。
见表23.新建、改建铁路与规划公路、道路交叉;新建、改建公路、道路与规划铁路交叉,原则上不设置立体交叉,设计中应结合规划考虑将来设置立体交叉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