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放疗护理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肿瘤放射治疗的护理常规放射治疗系利用辐射能对生物组织作用后的临床效应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由于放疗是一种无选择性的损伤性治疗,即治疗过程对肿瘤和正常组织器官产生同样作用,因此要注意放疗副作用的防护和处理。
一、护理评估1、身体状况病人一般状况;病情、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已接受的手术方式和其他治疗的疗效及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等,评估有无放疗适应证和机体对放疗的敏感程度。
2、心理和认知状态评估肿瘤病人对放疗的认知和配合程度、心理承受状态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判断其对放疗的接受程度。
3、放疗后的机体反应评估有无放疗毒副作用出现,包括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改变和胃肠道反应等。
二、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放疗所致食欲下降、进食困难、恶心呕吐等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放疗所致疲乏、虚弱、头晕等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放疗所致皮肤、粘膜反应性充血水肿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与放疗所致白细胞计数减少有关。
三、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放疗前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为患者讲解有关放射治疗的知识,消除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鼓励患者战胜肿瘤的信心,消除对放射治疗的不正确认识和恐惧心理,使之愉快接受治疗。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饮食,鼓励患者多进食蔬菜、水果,每日饮水3000ml。
对食管粘膜反应较重导致进食困难者,给予滑、软、无刺激性的半流质饮食,滴水不进或呕吐严重者应及时补液。
3、照射野皮肤护理(1)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保持照射野界限清楚,切勿洗脱照射标记。
(3)局部皮肤避免刺激。
(4)切勿用手指瘙痒,忌洗擦肥皂,禁贴胶布,勿剃毛,颈部照射者勿穿硬衣领,内衣要柔软宽松。
避免冷热的刺激,勿吹风、日晒,禁止热敷。
勿做红外线等各种理疗。
勿涂擦刺激性或含重金属的药水,如碘酒、红汞等。
4、皮肤反应护理:(1)【度皮炎(红斑、色素沉着、干性脱皮):用消毒滑石粉或樟脑粉撒扑,尽可能暴露局部皮肤。
第三章放疗科护理常规放疗科护理常规(一)评估观察要点1、了解放射治疗的部位、面积、照射剂量。
2、观察病情变化和放疗反应。
(二)护理要点1、做好放疗前准备:洗澡、处理个人卫生。
2、向病人讲解放射治疗的基本知识,说明放疗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全身和局部反应。
3、每周查血常规一次,白细胞低于3×109/L时,遵医嘱暂停放疗,给予升白细胞治疗,并采取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预防感冒。
4、做好疾病护理及放疗并发症的护理。
(三)指导要点1、进行放疗知识宣教,安定情绪,树立信心2、戒烟酒,忌热、硬、酸、辣、麻的食物。
3、穿柔软宽松吸水性强的棉质内衣。
4、照射野皮肤禁贴胶布,禁用冰袋和暖具,禁用碱性肥皂搓洗,不可涂酒精等刺激性药物,避免日光曝晒,保持清洁干燥。
5、保持标记清晰,及时请主管医生描绘。
6、定期查血象,预防感冒。
7、如出现皮肤放射性反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脑瘤放射治疗护理常规(一)评估观察要点1、了解放射治疗的部位、面积、照射剂量。
2、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瞳孔、意识及放疗反应。
3、观察患者肢体活动及语言交流功能(二)护理要点1、做好放疗前准备:洗澡、理发、处理个人卫生。
2、遵医嘱用药。
3、放疗后毛发脱落外出可戴假发、帽子、头巾;注意局部皮肤的保护,外出时打伞,避免阳光爆晒、摩擦等刺激。
4、及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瞳孔、意识。
5、头疼、呕吐等颅内压升高时遵医嘱用药。
指导其卧位抬高头部,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大便通畅。
6、有视力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的病人要加强陪护,被动活动肢体,保持其功能。
尤其长期卧床的患者,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
(三)指导要点1、进行放疗知识宣教,安定情绪,树立信心2、戒烟酒,活动时注意安全。
3、注意保护照射野皮肤。
4、保持标记清晰,及时请主管医生描绘。
5、定期查血象,预防感冒。
上颌窦癌放射治疗护理常规(一)评估观察要点1、了解放射治疗的部位、面积、照射剂量。
2、依据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评估口腔粘膜的损伤程度。
喉癌喉癌(carcinoma of larynx)是发生于喉腔黏膜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
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
喉癌的高发年龄为40-60岁,男性多发,男女发病率之比为7-10:1,城市发病率大于农村。
【护理评估】1.健康史询问病人发病前的健康状况,有无长期慢性喉炎或其他喉部疾病如喉白斑、喉角化症、喉乳头状瘤等,了解病人发病的危险因素,如有无长期吸烟、饮酒、接触工业废气、肿瘤家族史等。
2.身体状况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喉癌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声门上癌、声门癌、声门下癌、跨声门癌。
3.辅助检查间接喉镜检查、纤维喉镜或电子咽喉镜检查、影像学检查。
4.心理-社会状况喉癌的确诊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极大的精神打击,喉癌的手术治疗又将会使病人丧失发音功能以及颈部遗留永久性造口,给病人的心理和形象上造成双重恶性刺激,病人和家庭成员都需要重新适应,如果适应不良,病人易产生恐惧、抑郁、悲观、社会退缩等心理社会障碍,家庭则易产生应对能力失调等障碍。
应了解病人的年龄、性别、文化层次、职业、社会职位、压力应对方式、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经济收入、医疗费支付方式、家庭功能等。
年龄越年轻,社会地位和文化层次越高的病人对术后失音和形象改变可能越难以接受,因此,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以便协助病人选择有效的、能够接受的治疗方案,同时有利于术后心理问题的疏导。
【常见护理诊断/护理问题】1.焦虑与被诊断为癌症和缺乏治疗、预后的知识有关。
2.有窒息的危险与术前癌肿过大、术后造瘘口直接暴露于环境中有关。
3.急性疼痛与手术引起局部组织机械性损伤有关。
4.语言沟通障碍与喉切除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完整性受损,切口经常被痰液污染,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6.潜在并发症:出血、肺部感染、咽瘘、气管瘘口狭窄、乳糜漏、呃逆等。
7.有营养失调的危险: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术后营养摄入途径、种类改变有关。
喉癌护理常规一.定义喉癌是来源于喉粘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喉癌为喉鳞状细胞癌。
二.症状、体征(一)声门上癌,早期症状有痒感、异物感、吞咽不适,渐发展为声嘶,呼吸困难、咽下困难、咳嗽、痰中带血或咳血等。
(二)声门癌:早期症状为声音改变,时轻时重,随着肿瘤增大,声嘶逐渐加重甚至失声。
呼吸因难是声门癌的另一常见症状。
(三)声门下癌:早期不易发现,当肿瘤发展至相当程度时,可出现喷嗽、声嘶、痰中带血和呼吸困难等。
三.护理问题(一)术前1.焦虑与健康受到威胁、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2.有窒息的危险与癌肿过大有关。
3.营养失调风险与疾病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本病相关知识。
(二)术后1.疼痛与手术引起局部组织机械性损伤有关。
2.语言沟通障碍与喉切除有关。
3.进食能力缺乏与鼻饲有关。
4.皮肤切口与手术有关。
5.舒适改变与气管切开及带多种管道有关知识缺乏缺乏对手术的认知。
6.知识缺乏缺乏对手术的认知。
7.自我形象紊乱与术后对喉部结构和功能的丧失不能适应有关。
8.自理能力缺陷与术后疼痛、身体虚弱、各种引流管和导管限制活动有关。
9.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完整性受损,切口经常被痰液污染,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10.有窒息的危险术后造瘘口直接暴露于环境中有关。
11.有跌倒的危险与术后带管及肢体无力有关。
12.出血的危险与手术有关。
13.营养失调后营养摄入途径、种类改变有低于机体需要。
14.潜在并发症出血、肺部感染、皮下气肿、咽瘘、乳糜漏等。
四.护理措施(一)病情评估:评估患者呼吸及营养状况。
询问是否有吞咽异物感、吞咽困难: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了解患者饮食及营养状况,根据身高体重估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
(二)术前准备1.皮肤准备:根据患者手术部位做好术区备皮。
上起下唇,下至胸骨,左右至肩部皮肤:有颈部淋巴结清扫患者需剃术侧耳后四指毛发或剃全头,男性患者剃净胡须。
2.术晨准备:遵医嘱完善术前准备。
术晨为患者留置胃管。
喉癌手术护理常规一、概述喉癌是喉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大致可分为四类:声门上型、声门型、声门下型、声门旁型。
【临床表现】声音嘶哑、疼痛、咳嗽和出血、呼吸困难、颈部淋巴结转移。
【特殊检查】 X线颈侧位拍片、喉部 CT 或 MRI,喉镜下取活检病理检查。
【治疗要点】手术、放射、化疗及免疫治疗,根据喉癌的范围及扩散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二、护理诊断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多痰液粘稠、咳嗽无力和放置套管等因素有关2、语言沟通障碍与术后气管切开、喉切除丧失发音功能有关4、潜在并发症:误吸、出血、口腔粘膜改变三、护理措施1、按放疗护理常规。
2、治疗前应洁牙,治疗牙疾,并嘱咐戒烟酒,以减少对喉部的刺激。
3、注意口腔粘膜反应,常用生理盐水、朵贝尔氏液或 1.5%双氧水含漱,预防感染。
咽喉粘膜充血疼痛可用氯酮喷喉。
4、部分喉切除后的患者进食时多为呛咳,要少食多餐。
进软、烂、易消化的饮食,逐渐进半流饮食,下咽疼痛较重者饭前可利多卡因。
5、对喉反射功能减低者应嘱患者尽量将痰及脱落坏死组织吐出,预防吸入性肺炎。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者有可能因肿瘤压迫或放疗后喉头水肿引起呼吸不畅,甚至窒息,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随时备好气管切开包、吸痰器、氧气等以应急需。
7、有气管切开的患者,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8、健康教育(1)预防感冒,少去公共场所活动,不洗淋浴、游泳,防止水进入气管,防止异物或灰尘吸入。
(2)带管出院的病人,教会其掌握取放、消毒内套管的方法。
(3)饮食清淡多样富有营养,禁烟、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4)尽快学会食管发音或学习人工喉、电子喉发音。
(5)出院后按时复查,若出现颈部肿块、呼吸困难及时就诊。
(6)根据肿瘤的部位、病理结果,辅以放射治疗。
鼻咽癌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涕血、耳鸣、听力减退、耳内蔽塞感、头痛、视力障碍等情况。
2.观察有无张口困难、颈部硬结、抬肩受限等放射治疗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3.评估口腔情况以及张口、肩颈等康复功能锻炼情况。
二、护理措施
1.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增强体质,戒烟、酒,调节全身情况。
2.保持放射野皮肤清洁、干燥,勿用肥皂擦洗,勿自行涂药及搔抓、摩擦,皮肤脱屑忌用手剥撕,禁贴胶布,避免冷热刺激及日晒雨淋,照射区皮肤禁止注射,不宜做供皮区,保持标记线清晰。
3. 放射治疗前需洁齿,拔出麟齿,患牙周炎或牙龈炎者应采取相应治疗,再行放射治疗。
4.指导功能锻炼,预防由于放射治疗导致面颈部软组织及肌肉纤维化而引起张口困难及颈部硬结。
5.鼻腔大出血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床旁备负压吸引器,保持呼吸道通畅,鼻部置冰袋冷敷止血,协助医生进行前后鼻孔填塞,遵医嘱输液、止血、抗感染。
三、健康教育
1.加强营养,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以促进黏膜的修复。
2.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3.注意口腔卫生,使用含氟牙膏,坚持进行张口、转颈、鼻咽冲洗等康复功能锻炼。
四、出院回访
1. 定期复查,如有异常,及时复诊。
2.指导自我护理方法如漱口、鼻腔冲洗等。
3.放射治疗后3年勿拔牙。
4.放射治疗结束后的半年内应避免太阳光照射,育龄妇女应避孕2-3年,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生育问题。
放疗科护理常规(总4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放疗科护理常规文件属性:修订修订时间: 2016 修订部门:放疗科审核部门: 批准部门: 批准日期:放疗科一般护理常规【治疗概述】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辐射对生物组织作用后的临床效应来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放射线能使肿瘤体积缩小,杀灭肿瘤外围散在的细胞,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一定的损害。
护理要点1.放射治疗前解释放射治疗的重要性及其他放疗的反应,介绍流程,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2.放疗期间,患者生活上做好安排,节省精力,放疗后休息30分钟,减轻疲劳感,适当运动。
3.饮食指导:放疗期间鼓励患者多饮绿茶,以减轻辐射对正常组织的辐射损伤,多饮水(每日3000山1),可使放疗所致肿瘤细胞大量破裂、死亡而释放的毒素随尿液排出,对食欲差的患者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并少量多餐,饭前有效的控制疼痛,营造清洁舒适的进餐环境。
4.根据放疗计划评估照射野的部位及范围,指导患者保持照射野标线的清晰,切勿搽洗标记,发现照射野标线模糊不清,立即与床位医生联系补描标线,切勿自行涂描。
5.保护照射野皮肤,选择柔软、宽大、吸湿性强的棉质内衣,忌用刺激性的药物及洗剂,可外涂皮肤保护剂,避免抓挠,并防止日光照射,照射野区的皮肤位于腋下、腹股沟、颈部等多汗、皱褶处时,要保持清洁干燥。
6.密切观察放射反应,每周监测外周血象变化,白细胞下降者遵医嘱给予升白细胞治疗,当白细胞低于3X10/L时.应给予相应的处理,必要时暂停放疗,并预防感染,注意体温变化,如超过38.5℃ 者视情况暂停放疗。
7.每周监测体重一次,作为观察放疗反应的参考。
8.根据病种及放疗部位进行护理。
9.做好患者的出院随访,放疗后1-2月保持照射野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损害,忌用肥皂及沐浴露擦洗局部的皮肤,可用清水轻轻沾洗,均衡膳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预防感染,加强相关功能锻炼,介绍定期随访的重要性。
肿瘤科放射治疗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1、放疗前应做全面的体格检查,如胸透、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等,根据病人的一般情况作好放疗前的辅助处理(例如:理发、拔牙、气管切开等)。
2、放疗前应向病人耐心解释放疗的进程、作用及可能发生的反应和治疗期间应注意的事项消除病人紧张感和不必要的顾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放疗期间,注意保护放射野皮肤。
放疗部位保持清洁干燥,禁贴胶布和涂抹刺激性药物,勿用肥皂等碱性清洁剂搓洗。
避免照射野皮肤受机械物质刺激,如粗糙毛巾,衣领摩擦等,头颈部可用柔软的绸巾保护,忌用手抓痒或剥皮。
避免阳光照射,禁用热水袋热敷,保持照射野标记清晰完整。
黏膜部位保持清洁。
4、放疗后应定期复查,按时随访。
2保持口腔清洁。
进食前后漱口,刷牙用软毛牙刷。
3粘膜反应明显者,可服清热解毒药、消炎止痛药,也可由口腔溃疡贴、锡类散等局部涂拭及维生素B12或其混合液含服。
4疼痛严重者,进食前可用2%普鲁卡因或1%丁卡因含服,以缓解疼痛。
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按化疗护理常规处理放射治疗的副作用观察及护理(一)全身反应及处理放疗引起的全身反应表现为一系列的功能紊乱与失调,,如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身体衰弱、疲乏、恶心呕吐、食后涨满等,轻微者可不做处理,重者应及时治疗,调整病人的饮食,加强营养,全身给以支持疗法,可结合中医中药治疗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嘱病人大量饮水或输液增加尿量,迅速排出体内毒素,以减轻反应。
此外,还应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
(二)局部反应及护理1 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分级:(1)一度反应照射后5-7天,皮肤色素沉着、肿胀、发痒、有烧灼感,可用冰片滑石粉。
(2)二度反应局部水肿,水泡形成、糜烂、表皮脱落成浅溃疡,有渗出液,凝固结痂,并可化脓。
可用暴露疗法,亦可涂1%龙胆紫。
化脓者每日可用生理盐水清洗1-2次,涂硼酸油膏包扎或用氢化考的松油膏涂局部,1-3天后暴露。
(三)三度反应溃疡及坏死的范围扩大加深,可以将坏死溃疡组织剪掉,经常清洗换药。
放射治疗护理常规一、评估与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治疗时间及治疗不良反应等情况。
2.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心理状态、放射区域皮肤情况及定位标记是否清晰。
二、护理措施1.放疗前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介绍放疗相关知识和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需配合的事项。
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积极接受治疗。
2.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为主,放疗期间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 3000ml 以上。
3.头部放疗患者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呕吐等症状,每日做张口练习,预防放疗所引起的张口困难。
4.面部照射时,应注意保护视力,治疗后用氢化可的松油膏涂眼,头面部及胸部照射均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5.喉癌患者放疗时禁用金属套管,口腔癌患者放疗时禁戴假牙、金属牙托,以防电离灼伤。
6.消化道照射时,应注意保持腔道清洁。
口腔照射时,宜用软牙刷,每日4次用漱口液含漱,避免过冷过热食物;食管癌放疗后应注意饮食宜细软,忌粗糙、硬食;直肠癌放疗后应保持大便通畅。
7.脊髓较大剂量照射时,应谨防发生瘫痪,如发生瘫痪时,按瘫痪患者护理常规。
8.密切观察放射治疗后反应,观察有无骨髓抑制,预防感染及出血。
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时立即给予对症处理。
9.注意保护照射野皮肤,建议穿棉质内衣,局部皮肤禁用肥皂水、刺激性药物、禁粘贴胶布及紫外线照射。
局部皮肤红斑、灼痛、刺痒等反应者可用烫伤膏局部涂擦,局部感染按外科常规换药。
三、健康教育1.放疗照射次数、强度应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可任意增减。
2.放疗时不能带金属物品。
3.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加强照射区域的功能锻炼,预防局部功能障碍。
四、出院回访1.指导保护照射野皮肤,防紫外线照射,避免摩擦。
2.放射治疗结束后的半年内应避免太阳光照射,育龄妇女应避孕2-3年,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生育问题。
3.放疗后3年内不行拔牙术。
喉癌放疗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喉癌是指来源于喉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常见的喉癌为鳞状细胞癌,以中老年男性多见,亦按肿瘤所在部位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声门上型、声门型、声门下型。
喉癌因类型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常有声音嘶哑、咽部不适或异物感、疼痛感、气促、呼吸困难,吞咽障碍及颈部肿块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放疗前护理】
1、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干预。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放疗知识、副作用及需要配合的事项。
2、评估患者身体及营养状况,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纠正贫血、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
检查血象、肝肾功能等,如白细胞低于4×109/L,血小板低于10×109/L应及时治疗,升高后再放疗。
3、如有伤口,照射前妥善处理。
全身或局部有感染情况者,须先控制感染后再行放疗。
【放疗期间护理】
1、照射野皮肤的护理嘱患者避免照射野皮肤的摩擦,保护皮肤干燥,清洁勿用酒精、碱性肥皂及粗毛巾擦照射野。
内衣应穿全棉、柔软的,照射野禁贴胶布,不涂碘酊或敷用金属药物,防止在烈日下暴晒,避免瘙痒或剥皮,皮肤上有疖等不能抓破,以免感染。
2、营养和饮食护理,在食品的调配上注意色、香、味、少量多餐,饭前适当控制疼痛,进食环境清洁舒适,放疗期间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3000ml,以增加尿量,减轻全身放疗反应。
3、定期检测血象、体温变化。
每周检查血象1次,如果发现白细胞及血小板有降低情况或出现血象骤降,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禁用易使白细胞下降的药物。
体温超过38°C应暂停放疗,及时处理。
4、加强呼吸道管理,严密观察患者有无眼睑下垂、发音、吞咽、呼吸异常等情况胸腺瘤压迫呼吸道,导致通气不畅,出现气短,呼吸困难及发绀患者取半卧位、吸氧、药物雾化吸入,必要时气管切开,给予辅助呼吸,以确保气道通畅,防止并发症当咽肌无力时,可出现吞咽困难,咽喉部分泌物增多,必须及时吸出咽部
分泌物,以免堵塞呼吸道而窒息。
5、注意口腔黏膜反应,用漱口液漱口。
6、咽喉反射功能减低应嘱病人尽量将痰及脱落坏死组织吐出,预防吸入性肺炎。
放疗病人可因肿瘤不适或喉水肿而引起呼吸不畅,甚至窒息,应随时备好气管切开盘、吸痰器及氧气应急使用。
【放疗后的护理】
1、放疗结束后,应做一次全面体格检查及肝肾功能检查。
2、照射野皮肤仍须继续保护,为期至少一月。
3、随时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反应消退情况。
4、嘱患者按计划复查
【健康指导】
1、教育病人避免说话过多,可采取其他方式交流,使喉得到休息。
2、保持稳定情绪,消除消极的心理反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疾患指导患者进行各种力所能及的功能锻炼。
4、合理调配饮食,进粘稠状饮食,防止误咽。
5、教会病人气管切开自我护理方法,学会更换套管,保持气管暴露口清洁干燥。
6、出院后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