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名单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太原市晋源区义井星光二小区拆迁计划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太原市晋源区义井星光二小区拆迁计划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这一计划涉及着数千户居民的生计和家园,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该拆迁计划进行全面评估,并展开深入探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
1. 义井星光二小区的历史和现状义井星光二小区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老旧小区。
在这里,有着许多家庭数代人居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社区文化。
然而,受限于旧有建筑和基础设施的老化,小区的环境和居住条件已经逐渐变得恶劣。
这引发了政府部门对于拆迁改造的考虑,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2. 拆迁计划的动机和影响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拆迁计划的动机主要是出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提升城市形象的考量。
而对于居民来说,拆迁则可能意味着失去生活的根基和原有的社交网络。
拆迁也可能引发居民的经济问题,例如房屋补偿和重新安置的困难。
拆迁计划所带来的影响是复杂且多层次的,需要全面评估和善后规划。
3. 社会对拆迁计划的关注和呼吁面对义井星光二小区拆迁计划,社会各界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关注和呼吁。
有人支持拆迁计划,认为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和进步的象征。
另也有人呼吁政府应更加人性化地对待这一问题,尊重居民的意愿和诉求,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这种多元化的声音凸显了义井星光二小区拆迁计划所涉及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博弈。
义井星光二小区拆迁计划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和理性的态度去理解和解决。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更加细致地制定拆迁规划和安置方案,以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居民也应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共享社区建设的责任和成果。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义井星光二小区的拆迁改造才能真正实现其社会效益和人文关怀的目标。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义井星光二小区拆迁计划所涉及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
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探讨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兼顾社会公平和个体权益,实现城市和谐发展。
太原市柴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施工方案一、现场自然条件本工程拟建地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北侧为金桥北街,南侧紧邻昌盛东街的昌盛小区,西侧为汾西路及退水渠,东侧为其他小区,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
自然地面黄海高程797.900m,基本风压0.44KN/m²,基本雪压0.35KN/m ²,场地冻深0.74m。
二、工程结构设计概况1.本工程主楼结构为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主楼地上二十九层,地下三层,结构总高度89.17米,主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地基处理。
2.抗震: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剪力墙及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3.使用活荷载标准值卧室、厨房、餐厅、上人屋面: 2.0kN/㎡;阳台、卫生间: 2.5kN/㎡;楼梯、电梯厅、门厅: 3.5kN/㎡;地下二层顶板: 4.0 kN/㎡;地下一层、三层顶板:5.0 kN/㎡;电机房顶: 7.0 kN/㎡;不上人屋面: 0.5 kN/㎡;其他未注明处均按(GB 50009-2001)取值。
施工期间超过上述荷载时应加设临时支撑。
4.主要结构材料:钢筋:圆钢为符合抗震性能指标HPB300热轧钢筋Ф6,螺纹钢为符合抗震性能指标HRB400 热轧钢筋。
混凝土:基础垫层C15;主楼基础C30;剪力墙:基础-9.040采用C40,9.040-21.040采用C35,21.040以上采用C30;框架梁、框架柱、楼板、楼梯板采用C30;构造柱、过梁、圈梁C25。
本工程-0.110标高以下外墙、基础车库顶板等与土接触构件,均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6,型钢、钢板为Q235-B。
砌体填充墙:±0.000以下及卫生间、管道井采用蒸压粉煤灰砖,非承重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第二章施工部署及现场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一、施工部署总体原则(一)施工方案确立1.优先安排好直接影响项目施工经济效果的、为全场服务的施工设施,如现场供水、供电、供热、通讯、道路和场地平整,以及各项生产、生活临时设施。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城中村改造有关政策进行调整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4.29•【字号】并政发〔2019〕7号•【施行日期】2019.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城中村改造有关政策进行调整的意见各区人民政府,综改示范区、不锈钢园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有效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现对城中村改造有关政策提出如下调整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城中村改造用地处置城中村改造用地已完成确权的,按照原方式办理供地手续;尚未确权的,改为转用、征收方式。
转用、征收方式为:城中村改造用地划定后,区政府启动改造用地转用、征收,并负责报批;改造用地范围内集体土地转用、征收中涉及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由市政府承担,其他费用由区政府协调统筹解决;市土地储备中心对城中村改造用地之外的土地实行红线储备。
改造用地转用、征收完成后,区政府提出土地收储申请,与市土地储备中心签订协议,依法收储。
收储完毕后,以公开出让方式供地。
城中村改造用地所有地块可一次性转用、征收、出让,也可分批分地块转用、征收、出让。
二、城中村改造用地之外土地收储城中村改造用地之外土地实施收储时,由市土地储备中心按我市现行集体土地收储政策执行,其中经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认定的合法建筑,按照财政评审机构评审价格予以补偿。
三、连片开发改造鼓励城中村改造项目结合改造村周边情况进行连片开发改造。
以城市路网为界,同一街区内城中村改造用地之外的剩余土地,在土地权属单位同意前提下,原则上连片开发改造。
受城乡规划控制、规划实施影响及根据周边情况需连片开发改造的(包括不在同一街区的)用地,由区政府提出连片改造方案,报市政府批准。
城中村改造用地与改造用地之外的连片开发用地按照《太原市城中村改造规划导则》统一编制规划方案。
改造用地之外的连片改造用地以公开出让方式供地,不享受土地出让金返还等城中村改造优惠政策。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实施计划的通知正文:----------------------------------------------------------------------------------------------------------------------------------------------------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实施计划的通知并政发〔2015〕8号城六区人民政府,经济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单位: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实施计划》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太原市人民政府2015年2月28日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实施计划根据省关于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指示精神,制定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实施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公开公正、分类指导原则,采用政府主导、规划引领、整村拆除、安置优先方法,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真抓实干,形成合力,重点突破,打好城中村改造工作攻坚战。
加快城中村与城市融合发展,彻底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增强城市功能,拉动经济发展,塑造太原新形象,发挥省会城市表率作用。
二、基本情况我市现有城中村170个,人口总计11万户、46万人,另有外来常住人口49万人;城中村常住人口总计95万人。
土地总面积191平方公里,其中旧村宅基地占用面积46.95平方公里。
旧村宅基地及公共建筑面积4163.1万平米,其中宅基地建筑面积3513.2万平米。
三、实施计划(一)总体目标力争用五年时间,在2020年左右,全部完成170个城中村改造任务。
(二)具体安排1.2015年实施54个村整村拆除和同步建设工作。
其中:小店区8个、迎泽区4个、杏花岭区8个、尖草坪区5个、万柏林区17个、晋源区9个、经济区3个。
共涉及人口3.6846万户、15万人;土地总面积39.5平方公里,旧村总建筑面积1629.4万平米。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单位:现就我市城中村改造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首批进行改造的城中村经市政府研究决定,首批改造的城中村共21个,分别为:万柏林区神堂沟、移村、闫家沟、前北屯、后北屯、南寒村;小店区亲贤、杨家堡村;杏花岭区中涧河、道场沟、享堂村;尖草坪区新城、赵道峪、东张村;晋源区晋祠、金胜村;迎泽区郝庄村;高新区殷家堡、小马村;经济区南黑窑、南畔村。
二、城中村改造的相关政策(一)城中村改造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乡统筹、一村一策”的原则进行。
(二)城中村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在有剩余土地的前提下,按每133 平方米控制,包括居住、公共设施、预留生产发展用地、道路交通、绿化等用地。
(三)城中村改照造易地置换的,应整村迁移。
由城中村所在区政府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负责选址,报市政府审定。
城中村易地改造需占用农用地的,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需占用其他村集体土地的,依法办理征用土地审批手续。
以上报市政府批准后,市国土部门以划拨或出让方式供地(包括居住用地、生产用地及经济发展用地)。
易地置换腾出的集体土地,依法转为国有土地进行储备。
城中村就地改造的,集体土地经批准依法转为国有土地;除村民住宅用地外,其余土地可以进行招商引资、有偿开发。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所获土地收益,主要用于城中村改造和缴纳有关社保费用。
(四)属于安置村民的新建住宅,所有规划费一律免收。
发展经济的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半征收;除劳保统筹费外,其他规划费一律免收。
(五)、城中村改造资金由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改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自筹、原村民共同集资、筹措银行贷款和引进投资等多种渠道筹集。
区政府财政拿出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城中村改造。
对城中村改造所涉及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建设资金,建成后纳入城市管理;对城中村改造规划、建设好、进展快的,要进行奖励。
城中村,即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6.20•【字号】并政发[2008]19号•【施行日期】2008.06.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并政发〔2008〕1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管理试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二○○八年六月二十日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管理试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城中村改造工作,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中村改造是指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村庄的村民转为居民,撤销村委会建立居委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为股份制经济组织,集体土地依法征收为国有土地,按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规定进行建设的行为。
第三条本市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城市重点发展区域的城中村改造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城中村改造以太原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按照“政府主导、以区为主、项目捆绑、各区统筹、市场运作、扎实推进”的原则实施。
第五条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协调领导组(以下简称“市领导组”)为全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领导机构。
负责领导、部署全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制定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措施、规划、计划及整体方案;确定城中村的改造村名单;考核各区(管委会)和市直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城中村改造工作;研究解决城中村改造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协调领导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城改办”)为市领导组日常工作机构。
负责拟定城中村改造有关政策;组织编制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提出城中村改造中长期计划、年度计划,下达城中村改造规划编制计划;确定城中村名录;审定各城中村改造建设方案;对城中村改造项目进行备案管理;进行城中村改造宣传、培训、调研工作;指导、督查、协调各区政府(管委会)和市直各有关部门城中村改造工作。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下达2013年市级重点工程项目的通知索引号发布机构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信息名称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下达2013年市级重点工程项目的通知文号并政办发〔2013〕25号登记号关键字发布时间2013-4-16 16:45:26更新时间2013-4-16 16:45:26主题分类主题词内容概述【打印】【关闭】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2013年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确定,现下达给你们。
要按照市重点工程管理要求,积极主动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和建设条件,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尽快发挥投资效益。
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4月6日2013年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单位:亿元序号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规模总投资2013年计划投资备注1太原星河湾住宅小区续建173.88万平方米170.00 11.96 小店区2御祥苑小区续建市政府保障房建设项目“长治82号旧城改造”,一期总建筑面积13.86万平方米,二期约20万平方米。
9.87 3.50 小店区3小店四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公安、法院、人武、财税)新建总建筑面积6.43万平方米 2.10.94小店区4首开国风上观续建本项目总占地767亩,总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
71.888.5小店区5世纪明珠商住小区续建规划净用地面积129.8亩,总建筑面积303000平方米。
2013年续建2幢28层楼、1幢21层楼及水电等配套设施。
9.20 2.20 小店区6汾东商务区大村保障续70万平方米11小店区性住房建7汾东商务区四条主干道续建道路规划设计全长14.807公里,道路红线宽度55米,绿线宽度79米。
480.5小店区8山西华泰海天大酒店续建酒店及广场占地约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层高26层,客房430间,餐饮1.6万平方米以上。
52小店区9东山五龙城郊森林公园续建规划面积21889亩,计划9年完成,高标准绿化、基础设施建设、多功能养老区及康体休闲项目建设。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规定的通知(并政发〔2024〕1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现将《太原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依据执行。
太原市人民政府2024年3月19日太原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规定第一条为规范我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顺当推动城市建设,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全部权人合法权益,依据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其次条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对被征收房屋全部权人(以下简称被征收人)赐予公允合理补偿。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
市房产管理局为本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部门,负责全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监督、指导;市房屋征收补偿管理中心接受市房屋征收部门托付,担当征收补偿方案审核、征收补偿项目备案等日常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下达本行政区域内房屋征收补偿项目的征收、补偿确定;各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房屋征收补偿工作。
第四条市发改、住建、城乡管理、公安、民政、司法、财政、人社、国土、规划、环保、文物、物价、工商、税务、国资、信访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
第五条房屋征收应符合国家平安、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须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旧城区改建,应纳入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安排。
第六条各区房屋征收部门组织征收范围内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状况调查登记,各街办、社区、产权人和被征收人应予以协作。
房屋征收部门应将调查结果告知被征收人,被征收人对调查结果有异议的,房屋征收部门应进行核实。
被征收房屋建筑面积以房屋全部权证或房屋租赁证标注建筑面积为准。
1111
太原市是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国际交流中心,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
近年来,太原市在城市更新方面成效显著,其中部分典范案例如下:- 城中村改造:2015年3月,提出在5年内完成170个城中村的整村改造,彻底改变太原市城中村脏、乱、差局面,推动社会经济结构和谐发展。
- 棚户区改造:2015年至2018年,完成了47个、31个、26个和多个城中村及棚户区的拆迁工作,新开工及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数万套。
- 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末,累计完成新建改建城市主次干道160余条、改造支路近400条,建设总里程750余公里;建成中环路等快速路213公里。
2017年以来,全面完成“九河”快速化改造,多座汾河大桥等200多公里的城市主次道路及市政道桥工程。
-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整治数以百计的背街小巷环境,新建和改扩建一大批医院、学校、幼儿园、主题公园、城市绿地、公共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市政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城市品质、精细化治理及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太原市的城市更新工作注重城市包容性、服务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实现了差异化发展,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太原市小店区城中村改造的经验探讨--以太原市小店区亲贤村为例陈婕【摘要】“城中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与城市化进程、“城中村”村民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局息息相关。
文章结合亲贤村的基本情况及城中村改造进展情况,分析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的良性发展。
【期刊名称】《经济师》【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2页(P67-68)【关键词】城中村改造;拆迁管理;经验与启示【作者】陈婕【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山西太原 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3小店区位于太原市中心地带,发展前景甚好,它是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扩张区域,已成为省内外客商投资的沃土、发展的旺地,被誉为山西省经济发展最具优势的地区。
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些垃圾成灾、道路狭窄、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城中村”已经严重影响到本区的发展。
亲贤村在小店区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走在了全区的前列,并根据自身的特点总结出一系列值得借鉴的改造经验。
亲贤村坐落于长风街与体育路的交叉口一带,日租房林立,小商小贩众多,行人川流不息。
随着太原市改革步伐的加快,长风街一带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同时也带动了亲贤村的发展。
目前,亲贤村现有总人口3047人,1208户,常住人口3801人,流动人口约有3万人,土地总面积614.7亩。
本次改造范围为长风街体育路交叉口四个地块,其中包括拆迁土地260亩,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76614.2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356675.36平方米。
本次项目规划重在打造为太原市城南板块的集住宅、商业、办公于一体的城市新中心。
目前,亲贤村正在按照此方案逐步实施,于2014年10月底完成全包拆除任务。
尽管阻力很大,但是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例如征地补偿、补偿标准、安置措施等。
据了解,亲贤村396处宅基地现在的拆除面积已快达到规划的40%。
在太原市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动下,长风画卷、千禧学府苑、“百万庄园”住宅区和亲凤苑住宅区已经建成。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概况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概况:一、奋斗目标从2006年到2010年,用五年时间完成城市中心区内42个城中村的改造。
——(摘自《关于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实施意见》并发[2006]42号)二、组织实施成立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组,市长张兵生为组长。
办公室设在市建管委,与建管委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组建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市场运作实体(全额事业或国有控股),隶属办公室,具体负责市政府主导的改造项目的土地处置、招投标、资金运作、拆迁、安置小区及配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太原市辖六区、高新区、经济区政府(管委会)成立工作机构,根据“太原市城中村改造领导组”下达的试点村名单及要求,组织指导试点村编制改造实施方案,经街办(乡镇)、区政府(管委会)初审同意,报“太原市城中村改造领导组”审定。
涉及部门主要是:建管、规划、国土、公安、民政、农业、劳动保障等部门。
三、改造原则坚持建新和拆旧相结合原则,实行建一片、拆一片的流动式改造以及“一村一策”原则。
(摘自并政发[2004]29号)对村民的合法建筑拆一补一,再给一套经营性用房。
(摘自并发[2006]42号第六条(一))新建住宅必须优先保证本村村民安置,否则不得向社会销售;对改造中所涉及的城市规划道路、绿化等公共用地上建筑物的拆迁安置也要优先给予保证。
四、“城中村”改造内容及程序(摘自并政发[2003]10号)编制改造方案——村改居——集体改股份——村民转市民——集体地转国有地——规划——施工建设——安置(一)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取代原“城中村”村民委员会的自治组织职能;(区政府)(二)“城中村”原集体企业依法改制为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的现代企业。
(村民大会通过,报区政府备案)(三)“城中村”现有的村民转为市民,纳入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市公安局)(四)“城中村”集体土地依法转为国有土地。
(国土)(五)“城中村”村民由务农转为务工等多渠道就业。
(劳动)(六)将“城中村”建设成现代文明社区。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规划浅议
田江霞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07(033)036
【摘要】结合太原市城中村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太原市对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思想、改造思路和改造模式,以加快城中村的改造步伐,提高城市化水平的要求,保证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田江霞
【作者单位】太原市规划局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规划协调视角下的城中村改造规划优化研究--来自武汉市38个村湾改造规划的实证经验 [J], 罗吉;彭阳;陶德凯;何浩;哈思杰
2.走进"立体·公园":太原市万柏林区新庄村城中村改造规划设计 [J],
3.近郊型城中村改造规划模式初探——以广州市荔湾区海南村改造规划为例 [J], 毛林曼;
4.广佛同城视角下的城中村改造规划探索——以广州市海北村改造规划为例 [J], 丁卓明
5.浅谈城中村改造规划的编制——以哈尔滨市南岗区城中村改造规划为例 [J], 杨宇;周鑫;王瑞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北营北路等工程拆迁的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太原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6.05.26
•【字号】并政发〔2016〕37号
•【施行日期】2016.05.2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北营北路等工程拆迁的通告为完善城市道路网络、防洪体系,市政府决定实施北营北路、郑村沟一号渠系及建设路南段区域排水等工程建设。
现将拆迁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整治改造范围:北营北路(车站南街—民航南路),车站南街(北营北路—太行路),郑村沟(郑村西街—规划1号缓洪池),一号渠(规划1号缓洪池出口—太茅路),建设路南段区域排水工程(规划龙城北街太榆路口—龙城北街—马练营东路—1号渠—城南污水厂)。
二、上述工程红线及规划控制范围内的违法建设(包括违法设施,屋顶、墙体广告及未经批准加建、压线的建、构筑物)、临时建设,由权属单位于接到拆迁通知后三日内自行拆除,所发生费用由权属单位承担。
三、整治改造范围内违法建、构筑物,设施和临时建、构筑物一律无偿拆除;其他建筑按《太原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补偿。
四、整治改造范围内的建、构筑物,设施权属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向有关部门提供有效证件,进行规划认定和房屋确权。
望整治改造范围内各单位顾全大局,服从城市建设需要,积极主动配合工程
推进。
太原市人民政府
2016年5月26日。
太原133工程133工程和小产权房不是内行一般不好区分,现在太原好多小产权房都是以133工程住房对外销售,原因在于133工程和小产权的共同点开发主体都是村委会,我们如何区分小产权和133工程呢?通过查阅太原有关于城中村改造的相关规定,总结出一些实用信息。
1、什么是133工程简单的来说,就是太原城中村改造项目,133工程的概念是由太原在2004年发布的《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城中村改造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并政发〔2004〕29号)首先提出来的,在人均土地用地指标一文栏中规定:“城中村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在有剩余土地的前提下,按每人133平方米控制,包括居住、公共设施、预留生产发展用地、道路交通、绿化等用地”.并在2005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城中村改造有关政策的补充意见》中的人均土地用地指标相关内容调整为“人均133平方米建设用地,应包括其安置村民住宅用地、小区级公建用地、道路用地(道路红线30米以下)、小区级及以下配套公共绿地、预留的生产发展用地。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益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城市公共绿地、城市道路(道路红线30米及以上)及两侧绿化用地不计入人均133平方米建设用地中。
除此之外,城中村改造非农户房屋拆迁改造人均安置用地为30-50平方米,其中包括住宅、配套公建、道路、绿地、为实施改造的资金筹措开发用地。
”2、关于133工程开发实体的问题133工程的开发实体是当地村(居)民委员会3、关于133工程土地性质的回答133工程土地性质首先是国有土地,区别于小产权的土地性质是集体土地,政府通过村改居工程先把农村集体土地回收变成国有土地,133工程用地以协议出让方式供地的,土地出让金按评估地价的45%收取,同时城中村改造用地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这一点是小产权和133工程最重要的区别点.依据《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并政发(2008)年19号)第三十六条第二十六条二十九条4、关于133工程住房销售问题新建住宅必须优先保证本村村民安置,否则不得向社会销售;对改造中所涉及的城市规划道路、绿化等公共用地上建筑物的拆迁安置也要优先给予保证。
一、小店区:(38个)
亲贤、杨家堡、大马、坞城、北张、王村、狄村、寇庄、许西、许东、西峰、龙堡、南坪头、黑驼、老峰、岗头、道把、大吴、西吴、北营、郑村、庄儿上、小吴、北畔、窑子上、黄陵、东峰、红寺、嘉节、范家堡、李家庄、巩家堡、大村、小店、横河、西贾、西攒、薛店。
二、晋源区:(28个):
南城角、北瓦窑、梁家寨、庞家寨、五府营、南瓦窑、鹅归店、周家庄、新村、南大寺、北大寺、长巷、小站、晋祠、金胜、北阜、董茹、武家庄、南阜、城北、西寨、木厂头、贾家庄、古寨、义井、南堰、北堰、吴家堡、棘针。
三、尖草坪区:(23个):
西流、大东流、小东流、新村、赵庄、西留庄、西村、下兰、南固碾、北固碾、东张、赵道峪、新城、新店、光社、圪垛、南寨、上兰、土堂、呼延、大留、三给、摄乐。
四、万柏林区:(22个):
前北屯、移村、瓦窑、大王、后王、小井峪、大井峪、下元、沙沟、闫家沟、神堂沟、流、南社、彭村、后北屯、南寒、北寒、东社、小王、新庄、南上庄、南屯。
五、杏花岭区:(16个):
中涧河、柏杨树、七府坟、东涧河、南、丈子头、享堂、伞儿树、耙儿沟、剪子湾、道场沟、小枣沟、敦化坊、杨家峪、淖马、长江。
六、迎泽区:(10个):
郝庄、郝家沟、双塔、王家峰、东太堡、枣园、店坡、马庄、新沟、水峪、赵北峰。
七、经济区:(7个)
南畔、南黑窑、城西、下庄、圪塔营、化章堡、杨庄。
八、高新区:(2个)
殷家堡、小马。
九、龙城新区
新庄、西吴、小吴、范家堡、红寺、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