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分析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中村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的改造工作也在逐步展开。
城中村改造中村民的积极参与,对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背景及意义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化进程较快,吸引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和定居。
由于城市扩张和规划不够完善,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城中村。
这些城中村多是老旧、拥挤、脏乱差的住宅区,不仅影响城市形象,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太原市政府决定对城中村进行改造,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改造的重点是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而村民作为城中村的居民,他们的参与对于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他们是改造的受益者,也是改造的主体之一。
城中村改造中要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改造的参与者和建设的主人。
二、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方式城中村改造中,如何引导和鼓励村民的参与至关重要。
太原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政策倾斜、资金支持、法律保障等方面,来吸引和引导村民参与改造工作。
在政策方面,太原市政府出台了《太原市城市更新条例》,明确规定了城中村改造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在这个政策的指导下,城中村改造的规划、设计、实施等各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村民的利益和需求,尊重村民的意愿,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在资金方面,太原市政府设立了城市更新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城中村改造工程。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居住环境、促进社区和谐等方面。
在资金的使用上,太原市政府要求要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资金的使用符合村民的利益和需求。
在法律方面,太原市政府加强了城市更新工作的法律保障。
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规章,明确规定了村民在城中村改造中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政府和村民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确保了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太原市义井村城中村项目改造研究论文[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太原市义井村城中村项目改造研究论文摘要:城中村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城中村”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积极妥善解决“城中村”问题,促进其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向现代城市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转变,使“城中村”真正融入城市从而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化进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和城中村问题的研究现状,而后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较为彻底的剖析了案例太原市义井村,并指出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义井村,城市化,城中村,改造1.绪论近年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深入,城市人口规模在不断增长,城市建设急剧扩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离城区较近的村庄及其耕地被逐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区域内,逐渐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大片原来的农用地变更为城市建设用地,他们在城市发展的带动与影响下发生了明显的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型,农村社区与生产方式逐渐消失。
然而由于我国特有的包括土地所有制、户籍、行政管理等多方面在内的城乡二元体制,这些村庄没能真正纳入到城市的统一规划和建设管理之中,伴随着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和改造,它们在土地利用、生产和生活方式、建设景观及小区组织等各方面更是保留了传统的农村居民点特征,与现代城市文明产生冲撞,随之而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现象一一“城中村”。
一方面,城中村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城中村”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障碍,有待于进一步的改造,因此对于肩负现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政府来说,对其改造具有必然性。
如何使其成为城市功能意义上的一部分、让其有机参与新的城市分工和产业布局,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另一方面,土地是农民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城中村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和最有效的社会保障手段。
失去土地对农民生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失去土地实际上是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基础。
城中村改造下村民的发展问题研究作者:申军强来源:《辽宁经济》2020年第05期〔内容提要〕城中村改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今,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城中村改造工作。
但在进行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遇到诸多阻碍,本文以太原市为例,对城中村的村民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机制,摆脱城中村改造下村民发展问题的桎梏。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太原市村民发展一、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基本概况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农村被城市包围成为了“城中村”。
为优化农村面貌,打造现代化城市,我国逐渐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
太原市是城中村改造的对象之一,未实施城中村改造之前太原市共有170个“城中村”,总面积为191平方公里。
其中,109个村在城区范围之内。
从“城中村”数量到“城中村”面积可得知,其改造的规模比较大。
二、太原市城中村村民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发展后劲不足主要体现如下三个方面:一是通常情况下大部分村民可以获得一笔丰厚的改造资金,但个别村民认为“这些资金可以保证家庭衣食无忧,逐渐产生懒惰的思维,最终整天待业在家,无所事事”。
二是伴随着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村民外出打工,而外出务工的村民势必要寻找居住的场所。
由于城中村距离城市的距离近,并且租房价格低,城中村成为外出务工村民侧重选择居住地点。
受到“驻村经济”利益驱动城中村建了各种建筑,而很多建筑并不符合相关规范。
三是我国近年来格外重视农村农业的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但在村民土地被征收之后就得不到政策扶持,而原来以土地为职业的村民容易产生迷茫的状态,不清楚如何规划未来。
(二)劳动技能欠缺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社会各大领域对劳动力的需求层次也在提高。
劳动技能愈强,愈能够适应社会发展。
对于城中村村民而言,其欠缺劳动技能,不能快速适应社会变化,但为了生存发展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设置的工作岗位。
如进入工厂成为工人,做一些体力工作。
浅谈太原城中村改造中的二元体制及破解作者:刘惠君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19期摘要:自2003年启动城中村改造,太原始终进展不快,这与其二元管理体制及其内在困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分析这种困境,并对造成城中村改造中的各种矛盾进行探讨,对破解这种困境亦做出一些探索。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二元体制;困境破解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214-02随着各地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中村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山西太原亦不例外。
根据《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2020年太原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360平方公里,此范围内共有城中村154个,现有村民77 634户,总人口约35.6万人,土地面积约为286.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89.9平方公里,未利用地约21.2平方公里,掌控了太原城郊可开发用地的绝大部分。
然而,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却困难重重,自2003年太原市启动城中村改造,至2013年已经过了整整十年,太原市城中村仍有146个[1],城中村改造进展缓慢,与城市发展和人们期望有着巨大差距。
一、城乡二元体制与太原城中村改造困境城中村改造难以推进,与现实存在的许多问题密切相关,其中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对于太原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比起全国许多城市,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已经落后,土地资源饱和,发展后劲受制,这对其招商引资、争取新项目落地及尽快实现产业转型,提高发展水平,以辐射周围,带动山西经济的目标都造成了严重阻碍。
如何在现行体制和制度下寻求突破,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社会转型和制度深层障碍之间的矛盾,妥善处理和安排政府、社会和农村集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利益,是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总体上说,城中村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城乡二元的政策与管理体制,这种体制造成了城乡之间的各种对立与矛盾,以及城中村改造中的种种困难。
中国《宪法》规定,土地实行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所有制形式。
城中村改造调研报告推进“城中村”改造,是落实省、市推进城镇化进程决策,拓宽小店区发展空间,加快建设现代化都市新区、巩固全省第一区、跨入全国一流省会城市一流城区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城市整体形象、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迫切要求。
XX年以来,小店区启动了“城中村”改造工程,按照全市部署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如何科学地开展“城中村”改造,进一步加快“城中村”改造进程,真正使“城中村”改造成为民生工程、幸福工程,我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此报告。
一、小店区“城中村”改造的现状“城中村”基本情况根据XX年太原市公布的“城中村”名录,我区建成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共有42个城中村,涉及7个街办1个乡,涉及城中村人口78963人,27222户,土地总面积101874.1亩,其中建设用地38097.73亩,农用地63991.32亩。
这些城中村普遍存在建筑安全、火险隐患和环境脏乱差、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治安混乱等问题,也从社会形态上将“城中村”拒之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潮流之外,使“城中村”居民在社会保障、就业、上学等方面无法享受“同城同等”的权益,严重制约了小店区产业空间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和城市功能、形象的提升,与中心城区的功能、人居环境和土地利用价值极不相符,与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差距较大。
同时,部分“城中村”与周边老旧小区相交织,基本无可整合闲置用地,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较高,流动人口庞大,改造难度很大。
“城中村”改造推进情况近年来,我区将“城中村”改造工作纳入全区重点工作中,提出“分步推进、以点带面、量力而行、和谐稳定”原则,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同时,积极完善城中村改造政策,研究制定出《城中村改造工作流程》。
一些局部改造项目已完成或正在实施,部分村正在编制整村改造计划。
目前,亲贤、杨家堡、大马等24个村已完成村改居工作;亲贤、杨家堡、许东等9个村完成集体经济改制工作;31个村完成了集体土地测量;王村、许西、郑村等11个村完成133用地规划编制工作。
山西省太原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摘要】:城中村现象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特殊产物。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土地利用、建设景观、规划管理、消防治安、环境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有着巨大差异的城中村问题突显出来,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协调发展、功能提升和市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的突出问题。
因此,研究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中村改造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发展和形成方面看,城中村的形成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各国各地区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都有类似的问题存在,只是由于其形成条件的差异,程度和形式不同而已。
我国城中村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的扩张,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客观原因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廉价住房需求激增。
城中村改造是必须的,但是,在改造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治理,有序推进。
按照这些原则,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应分三类进行,第一类是位于城市建成区内的成熟型城中村;第二类是位于城市建成区内中心区外的发展型城中村;第三类是城市建成区边缘的潜在型城中村。
对于这三种类型城中村改造,要采取不同对策,解决四大问题,即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城中村改造的拆迁补偿问题、城中村改造的资金筹集问题和城中村外来人口的妥善安置问题。
城中村改造的问题很多,但归根结底是土地问题。
对于土地问题的解决,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才能使城中村改造顺利进行。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必要性原则【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F299.2【目录】:摘要6-7Abstract7-111导言11-161.1论文研究背景、目的111.1.1论文研究背景111.1.2论文研究目的11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1-141.2.1国外相关研究11-141.2.2国内相关研究141.3研究方法14-162城中村概述16-242.1城中村定义162.2城中村特征16-172.3城中村形成的原因17-212.3.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城中村形成的根本原因17-202.3.2城市化经济发展及相应的城区建设用地扩张是城中村产生的直接原因20-212.3.3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廉价住房需求激增是城中村问题形成的客观原因212.4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21-242.4.1城中村改造是加快城市化总体过程的需要21-222.4.2城中村改造是解决村民长远出路的需要222.4.3城中村改造是建设现代化城市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需要22-232.4.4城中村改造是加强城市治安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23-243太原市城中村的分布及改造基本情况24-283.1太原市城中村的分布与概况24-253.2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基本原则25-263.2.1城乡统筹,科学规划25-263.2.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263.2.3依法治理,有序推进263.3太原市城中村的改造情况26-284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模式分析28-344.1城中村改造的博弈分析28-294.2现有城中村改造的主要模式分析29-314.2.1从城中村改造主体来分析29-304.2.2从规划方式来分析30-314.3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模式建议31-324.3.1位于城市建成区内的成熟型城中村31-324.3.2位于城市建成区内中心区外的发展型城中村324.3.3位于城市建成区边缘的潜在型城中村324.4村民自治改造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太原市亲贤村32-345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与对策34-455.1城中村失地农民生存问题与对策34-375.1.1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345.1.2城中村失地农民生存问题解决的必要性34-355.1.3对策35-375.2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问题与对策37-395.2.1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问题375.2.2对策37-395.3城中村改造资金筹措问题与对策39-415.3.1城中村改造所需资金的筹措问题395.3.2对策39-415.4城中村改造外来人口妥善安置问题与对策41-435.4.1城中村改造外来人口的安置问题41-425.4.2对策42-435.5其他对策与建议43-455.5.1城中村改造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435.5.2城市用地扩展应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方式43-45结论45-46参考文献46-48致谢48-49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9-50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及改造策略研究——以太原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人口向城市中心集聚的趋势,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
然而,城市化进程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城市中村的存在。
城中村是指在城市中心地带形成的、尚未获得城市化改造的低收入人群聚居区。
这些区域通常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污染严重、治安问题突出等多种问题。
由此带来的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因此,城中村的治理也成为当前城市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如何有效开展城中村改造,如何实现低收入居民的合理安置,如何提升改造后的区域的功能和品质,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针对城中村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太原市是一个典型的老工业城市,城市化进程较为成熟。
然而,太原市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城中村问题。
针对太原市城中村的改造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城市治理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1.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太原市城中村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城中村的治理及改造策略和途径,为城市治理和规划提供参考和建议。
2.研究内容(1)城中村的概念和现状:介绍城中村的概念和现状,分析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和原因;(2)太原市城中村的现状:介绍太原市城中村的现状和分布情况,分析太原市城中村存在的问题;(3)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和法规:介绍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和法规;(4)城中村改造的策略和途径:针对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具体情况,提出城中村改造的策略和途径,包括财务、技术、组织等方面;(5)案例研究:选取太原市的城中村改造典型案例,分析其改造过程和成效,以此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研究、调查问卷、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
2.研究步骤(1)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城中村改造的理论和实践;(2)设计调查问卷,对太原市城中村住户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个人和家庭情况、居住环境和对城中村改造的期望等方面的情况;(3)观察和拍摄太原市城中村现状,了解其真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4)分析太原市城中村治理和改造的政策和法规;(5)通过专家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寻找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策略和途径;(6)整理、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科技·探索·争鸣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自20世纪末我国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后,城市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其中城中村改造已成为各地大中城市旧城改造和城市扩张中最典型的问题之一。
山西省太原市城中村启动和推进速度都较快,对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影响最明显,在可预期的时间范围内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也最强烈,因此,以该市为例的研究有较典型的现实意义。
1山西省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概况太原市待改造的城中村共有30个,截止到2013年4月,其中已启动或完成改制的有21个,已完成规划或进入改造阶段的达17个。
以小井裕的新庄村为例,村集体在主动改制之后,与万科(太原)房地产有限公司合作,从2009年开始,陆续开发了金棫国际一期和二期楼盘,向市场提供了3642套住宅。
即使是尚待改造的城中村,比如南上庄、南屯村等,实际上已经完成了集体经济体制的转变,并开发了部分楼盘进行商业运作。
2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对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2.1对房地产市场供给的影响2.1.1城中村改造增加了商品住房的供给量根据太原市房地产交易信息中心的数据,2008年至今,太原市共有70个房地产项目交易,建筑面积达509.61万m 2,总套数110123套。
其中项目选址在城中村的有10个,共向市场提供了105.73万m 2的商品房,占该时期房地产交易总数的20.75%。
2009年,城中村改造向市场提供了2432套房,占到了该年市场总量的17%,2008年下降到9.04%,2012年为25.6%,而2013年上半年达到了65.2%。
城中村改造在2011-2012年比例下降,可能是房地产市盘销售需要一定时间且城中村改造存在大量的拆迁工作和补偿纠纷,从而延长了项目的开发周期,因此,城中村改造在2013年大幅度地增加了太原市房地产市场的供给。
另外,笔者在太原市城中村居民的走访中,发现私下交易“还建房”的现象屡见不鲜。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城中村是太原市最为突出的城市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中村的老旧、拥挤、治理混乱等问题逐渐凸显,给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市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太原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城中村改造工作,试图通过更新改造提升城中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居民的参与度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城中村改造往往是由政府或者开发商主导,村民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容易导致施工质量低下、居民不满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太原市政府鼓励城中村居民积极参与改造过程,倡导“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市场运作”的改造模式,力图实现政府、市场和居民三方共赢的局面。
本文旨在对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中村民参与对城中村改造的积极影响,为今后的城中村改造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讨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分析其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影响,从而为城中村改造提供有效参考和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通过调查分析中村民参与城中村改造的方式,了解他们在改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通过对中村民参与的效果进行细致分析,揭示他们参与城中村改造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评价其贡献和成就;探讨中村民参与对城中村改造的积极影响,为未来的城中村改造工作提供建议和展望。
通过研究,旨在为提升城中村改造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城中村改造是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而中村民参与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促进城中村改造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中村民参与,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提高改造项目的实施效率和效果。
中村民参与可以增强他们对改造项目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减少可能产生的抵触情绪和阻力,有利于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
中村民参与可以促进城中村的社会和谐发展,增强居民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小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研究【摘要】:城中村是中国大陆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的现象。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间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建成面积迅速扩张,原先分布在城市周边的农村被纳入城市的版图,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所包围,成为了“都市里的村庄”。
随着城市成长步伐的不断加快,与城市有着巨大差异的城中村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协调发展、功能提升和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的突出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各界关注。
同样,城中村问题也是困扰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最复杂、最集中的问题之一。
直接表现为村内环境卫生差,居民生活质量不高,存在社会安全隐患,长远角度阻碍了太原市结构的完善和土地使用效益的提升,侵蚀了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及本可以实现的经济价值,城中村有效合理的改造会为太原市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改造的城中村带来真正的经济价值。
本论文在比较国内外城中村改造的基础上,对太原市城中村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城中村问题的普遍性。
在充分认识这一现象的根源与特殊性后,根据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对太原市城中村进行改造的建议。
本文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第二章从认识、了解城中村开始,从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出发,参考国内外成功城中村改造模式;第三章分析太原市城中村的现状及城中村改造概况;第四章重点分析太原市城中村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第五章针对性的提出相对应的改造建议,以太原市亲贤村改造的成功案例作为本论文的结束。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现状建议【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TU984.114【目录】:摘要6-7Abstract7-101引言10-131.1研究的背景10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21.3研究方法121.3.1文献研究法121.3.2对比研究法121.4本文研究的结构框架12-132.城中村改造的理论基础13-172.1城中村改造的内涵和特征13-142.1.1城中村改造的基本内涵132.1.2城中村的特征13-142.2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理论14-172.2.1城乡一体化理论142.2.2核心边缘理论14-152.2.3产权理论152.2.4层理论15-162.2.5治理和善治理论16-173.太原市城中村的现状分析17-253.1太原市城中村概况17-183.2太原市城中村现状18-223.2.1经济现状18-193.2.2文化现状193.2.3社会现状19-203.2.4土地状况203.2.5建筑现状203.2.6环境状况20-213.2.7消防隐患21-223.3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情况22-253.3.1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空间规划22-243.3.2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及措施24-254.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25-314.1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25-294.1.1改造规模艰巨,改造成本巨大25-264.1.2难以协调利益关系26-274.1.3城中村改造后,村民生活转型问题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27-294.2现有问题产生的原因29-314.2.1二元经济社会制度29-304.2.2住房供给结构失衡304.2.3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30-315.国内外典型地区城中村改造作法与经验借鉴31-385.1国外城中村改造经验借鉴31-345.1.1美国的社区发展计划31-325.1.2“历史街区”修复32-345.2国内城中村改造作法与经验借鉴34-385.2.1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模式345.2.2深圳市城中村改造模式34-355.2.3杭州市城中村改造模式35-375.2.4太原城中村改造博采众长37-386.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建议38-466.1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应遵循的原则38-396.1.1政府主导386.1.2市场运作386.1.3整村拆除38-396.1.4安置优先396.2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对策与建议39-446.2.1城中村改造所需资金的筹集39-406.2.2城中村改造外来人口的安置406.2.3城中村改造利益主体关系的协调40-426.2.4城中村改造后,村民转型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42-446.3太原市亲贤村改造成功案例借鉴44-466.3.1目前亲贤村概况446.3.2城中村改造前后的对比44-456.3.3亲贤社区的文化建设456.3.4社会保障体系建设45-46结论46-47参考文献47-49致谢49-50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0-51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分析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以工业和煤炭资源闻名的城市。
在城市化进程中,太原市的城中村改造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城中村改造的背景太原市的城中村改造是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跟不上城市化的发展。
城中村改造是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提高城市品质和居住舒适度。
进行城中村改造是当务之急,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二、村民参与的重要性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村民是城中村的居民,是城中村改造的受益者,他们对城中村的情况、需求最为了解。
村民是城中村改造的参与者,他们参与其中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和建议,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
村民是城中村改造的执行者,他们参与其中可以提高改造的效率和质量。
村民参与是城中村改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参与的情况太原市在城中村改造中,注重村民的参与。
在实际工作中,太原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村民参与城中村改造。
设立了城中村改造咨询热线和网络平台,每年定期开展村民代表大会,组织村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鼓励村民踊跃提出意见和建议。
太原市政府还建立了城中村改造专项基金,用于奖励那些积极参与城中村改造的村民,提高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四、效果分析1. 促进了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村民的积极参与,为改造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信息和建议,有利于城中村改造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村民的参与也提高了改造的效率,让改造工作更加顺利进行。
2. 提高了城中村改造的质量有了村民的积极参与,城中村改造的设计和施工阶段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提高改造的质量。
村民可以对改造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3. 增强了村民对城中村改造的认同感村民的参与让他们更加了解改造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增强了他们对改造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社会调查报告太原城中村改造调查报告太原城中村改造调查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是针对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汇总。
本调查旨在了解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为城中村改造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目的本调查的主要目的是:⒈了解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整体情况。
⒉分析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⒊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三、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⒈文献资料收集:收集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相关文件、政策等资料。
⒉实地调研:走访太原市的城中村,了解实际情况。
⒊访谈调查:与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相关的部门、社区居民以及相关专家进行访谈。
四、调查结果⒈城中村改造的进展情况:a)整体进展情况概述。
b)已完成的改造项目。
c)正在进行中的改造项目。
⒉存在的问题:a)建设质量问题。
b)居民迁居问题。
c)社会稳定问题。
d)环境污染问题。
e)资金投入问题。
⒊解决方案:a)加强监督,提高建设质量。
b)完善迁居政策,关注居民权益。
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d)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e)增加资金投入,确保改造顺利进行。
五、调查总结根据对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情况的调查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⒈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诸多问题。
⒉需要加强监督,提高建设质量。
⒊应关注居民权益,完善迁居政策。
⒋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⒌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⒍增加资金投入,确保改造顺利进行。
六、附件⒈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相关文件、政策等资料的复印件。
⒉实地调研记录。
⒊访谈调查笔录。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城中村改造:指对城市内数量众多、治理难度大的城中村进行整治、改造,提升其居民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
⒉居民权益:指居民在住房、物业、服务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⒊社会稳定:指社会秩序稳定、社会关系和谐的状态。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研究
【摘要】:城中村是中国大陆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的现象。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间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建成面积迅速扩张,原先分布在城市周边的农村被纳入城市的版图,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所包围,成为了“都市里的村庄”。
随着城市成长步伐的不断加快,与城市有着巨大差异的城中村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协调发展、功能提升和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的突出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各界关注。
同样,城中村问题也是困扰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最复杂、最集中的问题之一。
直接表现为村内环境卫生差,居民生活质量不高,存在社会安全隐患,长远角度阻碍了太原市结构的完善和土地使用效益的提升,侵蚀了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及本可以实现的经济价值,城中村有效合理的改造会为太原市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改造的城中村带来真正的经济价值。
本论文在比较国内外城中村改造的基础上,对太原市城中村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了城中村问题的普遍性。
在充分认识这一现象的根源与特殊性后,根据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对太原市城中村进行改造的建议。
本文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第二章从认识、了解城中村开始,从城中村改造的必要性出发,参考国内外成功城中村改造模式;第三章分析太原市城中村的现状及城中村改造概况;第四章重点分析太原市城中村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第五章针对性的提出相对应的改造建议,以
太原市亲贤村改造的成功案例作为本论文的结束。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现状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4.114
【目录】:摘要6-7Abstract7-101引言10-131.1研究的背景10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21.3研究方法121.3.1文献研究法121.3.2对比研究法121.4本文研究的结构框架12-132.城中村改造的理论基础13-172.1城中村改造的内涵和特征13-142.1.1城中村改造的基本内涵132.1.2城中村的特征13-142.2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理论14-172.2.1城乡一体化理论142.2.2核心边缘理论14-152.2.3产权理论152.2.4层理论15-162.2.5治理和善治理论16-173.太原市城中村的现状分析17-253.1太原市城中村概况17-183.2太原市城中村现状18-223.2.1经济现状18-193.2.2文化现状193.2.3社会现状19-203.2.4土地状况203.2.5建筑现状203.2.6环境状况20-213.2.7消防隐患21-223.3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情况22-253.3.1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空间规划22-243.3.2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及措施24-254.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25-314.1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25-294.1.1
改造规模艰巨,改造成本巨大25-264.1.2难以协调利益关系26-274.1.3城中村改造后,村民生活转型问题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27-294.2现有问题产生的原因29-314.2.1二元经济社会制度29-304.2.2住房供给结构失衡304.2.3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30-315.国内外典型地区城中村改造作法与经验借鉴31-385.1国外城中村改造经验借鉴31-345.1.1美国的社区发展计划31-325.1.2“历史街区”修复32-345.2国内城中村改造作法与经验借鉴34-385.2.1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模式345.2.2深圳市城中村改造模式34-355.2.3杭州市城中村改造模式35-375.2.4太原城中村改造博采众长37-386.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建议38-466.1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应遵循的原则38-396.1.1政府主导386.1.2市场运作386.1.3整村拆除38-396.1.4安置优先396.2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对策与建议39-446.2.1城中村改造所需资金的筹集39-406.2.2城中村改造外来人口的安置406.2.3城中村改造利益主体关系的协调40-426.2.4城中村改造后,村民转型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42-446.3太原市亲贤村改造成功案例借鉴44-466.3.1目前亲贤村概况446.3.2城中村改造前后的对比44-456.3.3亲贤社区的文化建设456.3.4社会保障体系建设45-46结论46-47参考文献47-49致谢49-50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0-51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