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拱桥钢管拱肋加工与控制
- 格式:pdf
- 大小:67.02 KB
- 文档页数:2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研究钢管混凝土拱桥是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它由钢管和混凝土构成,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大型跨河、跨海、跨山等工程中。
拱桥拱肋是拱桥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其施工线形控制技术对整个桥梁的质量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一、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特点钢管混凝土拱桥是在传统混凝土桥梁的基础上进行了新型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改进而成。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轻巧: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拱桥,钢管混凝土拱桥具有结构轻巧、自重小的特点,能够减少地基开挖量,降低桥梁对地基的要求。
2. 施工方便:由于采用了钢管作为桥梁主体结构,其施工周期较短,可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3. 抗震性能好:钢管混凝土拱桥在抗震性能上具有卓越的表现,能够更好地保障桥梁的安全性。
4. 节约材料:由于采用了钢管混凝土结构,桥梁所需的混凝土和钢材用量相比传统桥梁更少,能够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上述特点为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了便利,使得其成为了当今桥梁工程中的一种重要结构形式。
二、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的重要性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拱肋是其主要受力构件,其形状和位置对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整体结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在拱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其线形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线形控制的核心是对拱肋的水平线形、垂直线形和平面线形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调整,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符合设计要求。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想实现对拱肋线形的精确控制,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严格的施工操作规范。
只有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精确的测量手段,才能够保证拱肋施工线形的准确度和稳定性,进而保证整个桥梁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针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技术指标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提高拱桥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的水平和效率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研究钢管混凝土拱桥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结构形式,具有承载能力强、抗震性能优秀、美观大方等优点,因此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拱肋作为桥梁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座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对于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的特点1. 结构复杂:拱桥的结构设计多样复杂,要求拱肋的线形控制精确,以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和安全性。
2. 施工难度大:拱肋的施工需要考虑拱顶和拱脚的高度、曲率等因素,要求施工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施工经验。
3. 现场环境复杂:拱桥施工现场通常处于高空或水下等复杂环境中,对施工安全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以上特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和提升工程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拱肋线形的因素在进行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研究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影响拱肋线形的因素。
拱肋的线形受到以下因素影响:1. 材料质量:钢管混凝土作为拱肋的主要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拱肋的线形。
材料的选用和检测尤为重要。
2. 施工工艺:拱肋的施工工艺包括浇筑、模板安装、收模等环节,对于每一个环节的操作都需要严格把控,以确保拱肋的线形符合设计要求。
3. 施工现场环境: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如气候、温度、湿度等,也会对拱肋的线形产生影响。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我们需要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技术手段,以保证拱肋的线形符合设计要求。
三、拱肋线形控制技术研究1.材料质量控制在拱肋的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对钢管混凝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对于材料的选用,需要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且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试验,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工艺控制拱肋的施工工艺包括浇筑、模板安装、收模等环节,需要有效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且需要控制浇筑的速度和压力,以避免产生空洞和裂缝。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研究钢管混凝土拱桥是一种结构优美、技术先进的桥梁形式,其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对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施工线形的准确性和施工效率。
一、钢管混凝土拱桥概述钢管混凝土拱桥是指以钢管混凝土为构件材料,以拱形结构为主体形式的桥梁。
它具有抗震、耐久、经济等优点,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对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施工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研究现状目前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施工线形控制精度不高,容易造成施工误差。
2.传统的手工施工方式效率低,成本高。
3.缺乏针对性的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研究,无法满足不同桥梁结构的施工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开展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技术改进方案。
三、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研究内容1.施工线形控制理论研究:通过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特点和施工要求的分析,建立相应的施工线形控制理论模型,探讨施工线形控制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2.施工线形控制技术改进:结合现代化施工技术,研究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提出高效、精准的施工线形控制解决方案。
3.施工线形控制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工程项目,对其施工线形控制过程进行实地观测和数据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四、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研究展望1.利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数字化辅助设备,提高施工线形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加强与相关领域的学科交叉,借鉴其他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方法,推动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的施工控制摘要:分析了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中影响拱肋线形的主要因素,并介绍了拱肋施工过程中线形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控制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arch bridge arch rib alignment effects of the main factors, and introduced the arch rib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linear control method.Keywords: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arch bridge; The arch rib; Construction control1、前言钢管混凝土是将混凝土填充到钢管内形成的一种组合结构,它使2种材料充分发挥了各自的特长,具有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耐疲劳、抗冲击等优点。
同时,由于在施工中钢管既可作为劲性骨架,又可作为混凝土模板,因而施工非常方便、快捷,降低了工程造价,缩短了工期。
由于其独特的优点,钢管混凝土拱桥被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建设中。
在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中,如何保证拱肋的施工精度是该桥型受力及稳定的重要环节。
2、影响拱肋线形的主要因素拱肋的施工精度控制贯穿于该型桥施工的全过程,分析其施工的整个过程,拱肋线形主要受加工精度、安装方法、温度、风荷载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拱肋的施工控制过程是一个复杂和系统的过程,也是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3、拱肋线形控制3.1拱肋的加工控制在拱肋的加工过程中,杆件的温度变形、焊接的收缩、划线的粗细等均将导致加工的误差,因此,应在开工前做充分的技术准备工作,如设计工装、编制工艺等,对拱筒的筒体成型,运输单元的组装、焊接、涂装等制定详细的工艺要求和制作标准。
钢管拱肋(桁架)加工1、钢管混凝土拱桥所用钢管直径超过600mm的应采用卷制焊接管,卷制钢管宜在工厂进行。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优先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系列的成品焊接管。
2、成品管及制管用的钢材和焊接材料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具备完整的产品合格证明。
3、钢管拱肋(桁架)加工的分段长度应根据材料、工艺、运输、吊装等因素确定。
在加工制作前,应根据设计图的要求绘制施工详图,包括零件图、单元构件图、节段单元图及组焊、拼装工艺流程图等。
加工前应按半跨拱肋进行1:1精确放样,注意考虑温度和焊接变形的影响,并精确确定合龙节段的尺寸,直接取样下料和加工。
4、工地弯管宜采用加热顶压方式,加热温度不得超过800℃。
钢管对接端头应校圆,除成品管按相应国家标准外,失圆度不宜大于钢管外径的0.003倍。
钢管的对接环焊缝可采用有衬管的单面坡口焊和无衬管的双面熔透焊。
两条对接环焊缝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直缝焊接管不小于管的直径,螺旋焊接管不小于3m。
对接径向偏差不得超过壁厚的0.2倍。
为减少运输及安装过程中对口处的失圆变形,应适当在该处加设内支撑。
5、拱肋(桁架)节段焊接宜要求与母材等强度焊接。
所有焊缝均应按规定进行强度和外观检查,宜要求主拱的焊缝达到二级焊缝标准。
对接焊缝应100%进行超声波探伤,其质量检查标准可按照本规范第17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桁架式钢管拱主管与腹管采用相贯焊接时,宜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的加工方式来保证相贯线和坡口的制作精度,对焊接材料和工艺的选择在满足焊接接头强度的原则下,应尽量提高接头的韧性指标。
要力求避免和减少焊缝多次相交的不良结构细节。
6、在钢管拱肋(桁架)加工过程中,应注意设置混凝土压注孔、防倒流截止阀、排气孔及扣点、吊点节点板。
如拱肋(桁架)节段采用法兰盘连接,为保证螺栓连接的精度,宜采用3段啮合制孔工艺。
对压注混凝土过程中易产生局部变形的结构部位(如腹箱)应设置内拉杆。
7、钢管拱肋(桁架)节段形成后,钢管外露面应按设计要求做长效防护处理,宜采用热喷涂防护,其喷涂方式、工艺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管拱桥拱肋制作的质量控制随着科技进步,钢管混凝土拱桥陆续被交通和市政工程所采用。
而钢管拱肋制作和组拼的施工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1、工程特征攀枝花市某大桥属钢管混凝土拱桥,采用二肋拱,拱肋断面成桁架型,主拱管直径为φ750mm,由厚为12mm的Q345C钢板卷制焊接而成,再用φ351×10的腹杆和钢板厚16mm的缀板与四根钢管组焊成桁架型。
钢管拱肋分节段制作成运输段,再运到桥台上组拼成吊装段,经过起吊安装成悬链线钢管拱肋。
该拱桥拱肋拱轴系数m=1.756,设计拱顶预拱度为L/1000=19.2cm,其余各点预拱度值按二次抛物线分布。
轴线偏差控制按不大于L/6000mm计算。
节段对接错台不超过0.2壁厚(2.4mm),接口间隙6±1mm。
较高的精度要求对如此大型的钢结构焊接组装件进行制作加工,要确保加工质量,其工艺手段和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因此要控制好质量,就必须健全责任制,相互配合,加强各道工序的自检和互检,前道工序不合格,后道工序不施工,共同对质量负责。
2、控制首先要从施工技术准备和基础工作做起钢管拱肋制作在工厂进行,由于没有一部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规范来指导施工,又缺乏经验,对于如何帮助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是一个重要课题。
钢管拱肋节段加工制作开始,我们紧紧围绕质量控制,这一难题,研究设计图纸,分析构件结构、尺寸、公差及加工技术要求,统一使用规范及标准等,做好施工前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
2.1首先健全质量管理机构,确定技术负责人;明确场地规划;配置设备能力;校核检测仪器;加工好工装夹具等施工准备。
2.2确保九项质量保证体系:设计、核审、材质、制造、焊接、检验、工艺手段、计量、理化探伤等齐全。
在施工过程中,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加强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做好自检、互检工作,严把质量关。
2.3考核焊接技工技术,查阅焊工操作许可证及钢印代码。
并对上岗焊工进行焊接试验评定,合格后才能上岗,参与拱肋焊接工作。
黑龙江交通科技HEILONGJIANG JIAOTONG KEJINo.4,221 (Sum No326)2021年第4期(总第326期)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拼装施工控制要点张乙彬4张君翼2(7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贵阳554001贵州交建投资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1)摘要: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线型控制是保障大桥正常运营的重要手段,而拱肋节段拼装质量对主桥线型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将某特大桥施工作为案例,对该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控制展开分析,阐述拱肋拼装质量控制要点等相关内容,希望可以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拼装;施工控制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83(2021)04-0083-021工程概况某特大桥左幅跨径组合为(22X46m+612m +3x42m),桥梁全长1448.5m;右幅跨径组合为(21x46m+612m+3x46m),桥梁全长1465.5m,主跨采用上承式钢管混凝土变截面桁架拱桥,拱轴线采用悬链线,计算跨径410m,矢高为88m,矢跨比f=1/4.659,拱轴系数m=754°主拱圈采用等宽度变高度空间桁架结构,断面高度从拱顶9m变化到拱脚12.6m(中到中)。
单片拱肋宽度19m(中到中),横桥向三片拱肋间的中心距为275m°拱肋间设置横联和米撑°上、下弦拱肋均采用等截面钢管,拱肋管径①1250mm,拱肋钢管壁厚35mm、32mm、28mm°钢管拱肋对接接头采用内法兰盘栓接、管外焊接的形式进行连接。
拱顶采用内置式瞬间合拢连接构件。
2钢管拱肋加工制作施工控制钢管拱肋是桥梁中的关键受力结构,本项目拱肋采用厂内预拼达到符合规定的精度线形质量等要求后,再拆分发往工地进行片体拼装。
针对本项目拱肋制作特点,重视拼装精度是保障桥梁线形和尺寸正确性的关键°2.1片体拼装质量控制地样刻画及胎架设计制作控制41)通过全站仪依据技术图样进行放线,来确保放样精度,采用钢盘尺结合激光经纬仪刻画各个型值点的地标、纵横向基准线,并进行清楚标记,地样偏差精度不大于1mm°(2)利用胎架模板的水平高度控制弦管水平,整体水平不大于2mm°控制要点:底样线及水平精度需满足工艺要求、胎架需稳定牢固、标记标识需清晰明了。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研究钢管混凝土拱桥是一种结构优美、使用寿命长、承载能力强的桥梁形式,因其独特的优点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在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过程中,拱肋的施工线形控制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旨在研究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优化。
一、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特点钢管混凝土拱桥是一种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辅以钢管等材料构成的桥梁形式。
相比传统的混凝土桥梁,钢管混凝土拱桥具有以下特点:1. 结构轻巧: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结构形式优美,拱肋构造轻巧,能够有效减少桥梁自重,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
2. 使用寿命长:采用优质混凝土和防腐钢管,能够有效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3. 抗震性能好:钢管混凝土拱桥在抗震设计上具有较好的性能,能够有效保障桥梁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安全性。
4. 施工周期短:与传统的混凝土桥梁相比,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周期相对较短,能够有效缩短工程周期,节约工程成本。
二、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研究在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过程中,拱肋的线形控制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拱肋的线形控制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整体形态和承载能力,而线形控制技术的优化则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工程质量。
1. 施工图纸设计:拱桥拱肋的线形控制首先需要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进行规划和设计。
在设计拱肋的线形时,需要考虑桥梁的整体结构形式、荷载特点以及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拱肋的线形尺寸和布置方式。
2. 模板制作:拱肋的施工需要合理的模板支架,模板的制作质量和精度将直接影响拱肋的线形控制。
在模板制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作,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和精度。
3. 施工工艺控制:在进行拱肋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浇筑的速度和浇筑顺序,保证拱肋的整体线形形成。
施工现场需要加强对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质量监控,确保拱肋的线形符合设计要求。
4. 检测与调整:在拱肋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线形的检测和调整。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控制结合钢管商品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的实例,探讨钢管商品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的主要内容与控制方法,对监控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施工中需注意的事项提出几点建议。
工程概况大桥主桥为60 m(钢筋商品混凝土箱形拱) + 3 ×98 m(钢管商品混凝土拱) + 60 m(钢筋商品混凝土箱形拱) ,总体布置见图1。
其中钢管拱肋的主拱圈均采用哑铃形截面,上、下钢管均为厚14 mm <900 mm ,与腹板一起组成高2.2 m 的竖哑铃,内灌C50 商品混凝土。
钢管拱肋采用缆索吊装法施工。
钢管商品混凝土拱桥的施工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钢管拱肋制作; ②架设空钢管拱肋; ③灌筑管内商品混凝土; ④桥面系的安装施工。
2 施工控制的目的和原则2.1 施工控制的目的钢管商品混凝土只有在受压时才能充分体现出其优越的技术经济性能,合理的拱轴线可以使拱肋在成桥后处于受压状态,能够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
大跨度拱桥的设计拱轴线虽是经过设计人员精心计算确定的,但施工中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难免与设计间存在误差,特别是拱肋的施工方法,往往会给结构带来复杂的内力和位移的变化,对倮裹大桥进行施工控制的目的就是使其成桥后的内力和线形最大限度地接近理想设计状态。
2.2 施工控制的原则根据钢管商品混凝土拱桥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总的控制原则是,在确保拱肋稳定的情况下,采取以变形控制为主、兼顾应力控制的双控原则。
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施工控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1) 钢管拱肋架设阶段由于钢管拱肋一经合龙,在此后的施工过程中无法再进行大的调整,或者说调整的余地非常有限,因此,本阶段的控制重点是对钢管拱肋的轴线和标高进行控制,即以线形控制为主,应力控制为辅。
2) 管内商品混凝土浇筑阶段拱肋截面特性随施工进程不断变化,先期浇筑的商品混凝土与钢管拱肋一起参与后期商品混凝土的荷载,在整个浇筑过程中拱肋截面的应力和变形都在变化,该阶段以应力控制为主,变形控制为辅。
钢管拱桥拱肋制作的质量控制随着科技进步,钢管混凝土拱桥陆续被交通和市政工程所采用。
而钢管拱肋制作和组拼的施工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1、工程特征攀枝花市某大桥属钢管混凝土拱桥,采用二肋拱,拱肋断面成桁架型,主拱管直径为φ750mm,由厚为12mm的Q345C钢板卷制焊接而成,再用φ351×10的腹杆和钢板厚16mm的缀板与四根钢管组焊成桁架型。
钢管拱肋分节段制作成运输段,再运到桥台上组拼成吊装段,经过起吊安装成悬链线钢管拱肋。
该拱桥拱肋拱轴系数m=1.756,设计拱顶预拱度为L/1000=19.2cm,其余各点预拱度值按二次抛物线分布。
轴线偏差控制按不大于L/6000mm计算。
节段对接错台不超过0.2壁厚(2.4mm),接口间隙6±1mm。
较高的精度要求对如此大型的钢结构焊接组装件进行制作加工,要确保加工质量,其工艺手段和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因此要控制好质量,就必须健全责任制,相互配合,加强各道工序的自检和互检,前道工序不合格,后道工序不施工,共同对质量负责。
2、控制首先要从施工技术准备和基础工作做起钢管拱肋制作在工厂进行,由于没有一部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规范来指导施工,又缺乏经验,对于如何帮助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是一个重要课题。
钢管拱肋节段加工制作开始,我们紧紧围绕质量控制,这一难题,研究设计图纸,分析构件结构、尺寸、公差及加工技术要求,统一使用规范及标准等,做好施工前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
2.1首先健全质量管理机构,确定技术负责人;明确场地规划;配置设备能力;校核检测仪器;加工好工装夹具等施工准备。
2.2确保九项质量保证体系:设计、核审、材质、制造、焊接、检验、工艺手段、计量、理化探伤等齐全。
在施工过程中,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加强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做好自检、互检工作,严把质量关。
2.3考核焊接技工技术,查阅焊工操作许可证及钢印代码。
并对上岗焊工进行焊接试验评定,合格后才能上岗,参与拱肋焊接工作。
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和质量检验要求1施工控制1.1钢管拱肋节段宜采用卧式耦合制造工艺。
拱肋节段预拼装时,应计入温度的影响。
1.2拱肋节段安装标高应按施工监控指令确定,轴线偏位宜控制在IOmm以内。
拱肋节段安装坐标和索力的计算宜采用扣索一次张拉优化计算方法。
1.3斜拉扣挂系统的塔架宜设置塔顶偏位主动调控系统。
1.4管内混凝土灌注顺序应符合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T/CECS1047的相关规定,宜遵循先灌注拱肋下弦管后上弦管、先内侧管后外侧管的原则,控制钢管初应力、拱顶上挠和管内混凝土拉应力,必要时可采用预留扣索方式调控。
1.5管内混凝土灌注施工宜采用真空辅助,施工前应开展抽真空密闭试验。
管内混凝土灌注施工分级参考现行标准《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T/CECS1047的相关规定。
1.6桥面梁安装前,应计算确定吊、系杆及钢构件的无应力制造参数;桥面铺装前,应对吊索或拱上立柱的标高进行检测;桥面铺装后,宜对桥梁线形、应力、索力进行一次通测。
1.7施工过程宜结合BBR信息化管理系统、物联网等技术提高拱桥施工质量。
2质量检验1.11钢管制作完成后,应对外形尺寸进行检验,钢管制作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结构桥梁制造和安装施工规范》JTG/T3651的相关规定。
1.2应对所有焊缝外观检查,外观检验合格后应对焊缝质量等进行无损检测。
焊缝外观检查和无损检测质量等级及检测范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结构桥梁制造和安装施工规范》JTG/T3651的相关规定。
1.3应对各道涂层和涂层体系的外观质量、涂层厚度和附着力进行检验。
涂层外观应100%检查、整个表面均要满足外观要求。
可采用漆膜测厚仪和磁性测厚仪检验厚度,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GB/T13452.2和《热喷涂涂层厚度的无损测量方法》GB/T11374的相关规定;可采用划格法、划叉法和拉开法检验附着力,并应符合现行漆膜附着力测定标准。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钢管混凝土拱桥在现代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结构稳定、施工方便等优点,成为了桥梁工程中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过程中,拱肋的线形控制技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直接影响着拱桥的结构稳定性和施工进度,因此对于这一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国内外对于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以提高拱桥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本文旨在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为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的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从而推动拱桥建设的进步和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1. 系统总结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实践案例,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2. 探讨拱桥拱肋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3. 分析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导未来技术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促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通过本次研究,旨在为提高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质量、推动行业发展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钢管混凝土拱桥是一种结构性能优异、施工工艺复杂的特殊桥梁形式,其拱肋的施工线形控制技术对于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工程质量问题,降低施工成本,推动桥梁建设的良性发展。
在当前桥梁建设中,特别是在拱桥施工中,线形控制技术的应用日益重要,因此对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的研究,能够为未来桥梁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总结和分析现有的施工线形控制技术方法,可以为未来桥梁工程的施工和管理提供指导,促进桥梁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研究钢管混凝土拱桥是一种使用钢管和混凝土组合材料构建的桥梁结构,由于采用了钢管的优点,使得该桥梁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而拱肋作为钢管混凝土拱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施工精度直接影响整个桥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对于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的特点1.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受限制:由于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的特殊性,拱肋的施工往往受到场地、环境、设备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施工条件较为复杂。
2. 拱肋形状复杂: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等高拱,有的是不等高拱,有的是非对称拱等,这就要求施工线形控制技术需要根据特定的拱肋形状来进行调整和控制,难度较大。
3.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精度要求高:在拱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拱肋的形状、尺寸、位置等方面的精度,以满足设计要求,这对施工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 拱肋线形控制理论研究:针对不同形式的拱肋,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和构造力学原理,进行拱肋线形控制的数学建模和力学分析,确定拱肋施工过程中的线形控制方案和方法。
2. 施工工艺技术研究:通过实际的拱肋施工试验和现场观测,总结和归纳出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的常见问题和技术难点,提出相应的施工工艺技术,包括模板支撑、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方面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3. 数值模拟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拱肋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不同施工工艺条件下拱肋的变形规律和变形控制方案,为实际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4. 施工现场监测技术研究:通过现场监测技术,对拱肋的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利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拱肋的位移、变形、应力等进行监测和分析,为及时调整和控制施工过程提供技术支持。
5. 施工线形控制技术标准制定:结合上述研究成果,制定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的相应标准和规范,为拱肋施工提供标准化的技术指导和约束。
南河钢管砼系杆拱桥钢管拱肋的加工与控制
要:本文通过介绍南河钢管砼系杆拱桥,重点阐述了钢管拱肋的加工与控制要求,意在为同类桥梁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钢管砼拱桥拱肋施工控制
1、前言
钢管砼结构是将混凝土填充到钢管内形成的一种组合结构,兼有钢结构和砼结构的特点,有效的发挥砼和钢材的力学特性,并利用钢管的环箍作用,大大提高结构的抗压能力和抗变形能力。
钢管砼系杆拱桥造形美观、结构严谨、受力科学、经济合理,近年来在公路、城市桥梁建设中被广泛采用。
但由于其技术含量高、工艺严格、工序繁多、施工难度大,因此,认真总结此类桥梁的施工和管理经验,对今后的设计、施工、管理有实际指导意义。
本文以南河桥为例,简要谈谈其钢管拱肋的加工制作和施工控制。
2、工程概况
南河桥位于江苏省溧阳市西侧,为新建国道主干线南京至杭州高速公路上跨南河的一座特大型桥梁,全长659.44m.技术标准:设计荷载汽-超20、挂-120;桥面净宽为净-215.25m;航道等级为规划5级;净空标准为50.05.0m;地震烈度为基本烈度7。
南河桥主跨为下承式预应力砼系杆拱结构,采用刚性系梁刚性拱,计算跨径126.28m,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矢高25.256m,矢跨比为1∶5.拱肋采用哑铃型钢管砼,上下钢管外径110cm,钢管与腹板壁厚1.4cm,内充40号微膨胀混凝土。
风撑采用K型,由外径110cm和80cm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