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运代理的法律
- 格式:ppt
- 大小:766.50 KB
- 文档页数:15
货运代理管理规定细则--------------------------------------------------------------------------------第一条为维护国际货运代理市场秩序,促进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和现代物流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指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以下简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注册并商务部或其授权的机构备案的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企业。
第三条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可以作为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和其他委托方的代理人或独立经营人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作为代理人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和其他委托方或其代理人的委托,以委托人名义或者以自己的名义办理有关业务,收取代理费、佣金或其他服务报酬的行为。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作为独立经营人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和其他委托方或其代理人的委托,承办货物运输,签发运输单证、履行运输合同,收取运费以及服务报酬的行为。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以无船承运人身份从事经营业务,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条商务部负责对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的监督管理,完善国际货运代理业的管理制度,鼓励国际货运代理物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第五条国家鼓励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加入行业中介组织。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和地方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作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依法自愿成立的行业中介组织,应依照章程维护会员企业合法权益和行业经营秩序。
第六条在中国境内从事业务活动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经营。
第二章企业设立条件第七条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应当依法取得中国企业法人资格。
第八条设立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应符合下列条件:(一)有固定的营业场所;(二)注册资本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 经营海上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务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万元人民币;(2) 经营航空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务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00万元人民币;(3) 经营陆路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务或者国际快递业务的,注册资本最代限额为200万元人民币。
国际货运代理的责任限制在国际货物运输的途中,往往会由于责任人(船长船员或货运代理)的过失造成货物的损害,或造成第三人的财产损失。
这种损害或损失常常是严重,涉及的索赔金额也是巨大的。
有时甚至会超过货物的本身价值或者是船舶的价值。
无了保护本国的航运业,各国通常将这种索赔用法律来加以限制。
货运代理与承运人一样,均有权将其责任限制在合理的限额内。
当货运代理人为承运人时,则要享受有关承运人的权利,承运人的责任限制适用于对船上货物的损害赔偿,基于合同关系产生的赔偿责任。
这种限制一般是按照损失一件货物或是一个货物单元如(一个集装箱)来确定索赔的限额。
承运人的责任可由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先各自上另约定。
货运代理通常在标准交易条件中规定其最高的责任限额,其赔偿限额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得高于货运代理在接受货物是货物的市价。
各国有关货运代理的责任和责任的限制是不一致的,有些国家采用的严格责任制,有些国家采用的是对过失或是疏忽负责,而且赔偿的限额也不一相同。
这完全取决于每宗案件中所涉及的法律和合同的规定。
但是,许多国家有关于货物运输的法律,尤其是有关货运代理的法律是很不完备的,多数情况下,只有些原则性的规定。
FIATA推荐的标准交易条件范本成为各国制定本国标准的总原则。
除外责任除外责任,又称免责,根据国家的法律国际公约运输合同的有关规定,责任免于承担责任的事由。
货运代理与承运人一样享有除外责任对于承运人我国《海商法》规定了12项免责事由,《海牙规则》和《海牙—维斯比规则》规定了17项事由;《海牙规则》规定17想免责事项:可分为两类:一类过失免责,值(1)船长、船员、引航员或是承运人的雇佣人员在驾驶或管理船舶上的行为、疏忽或是过失引起的货物的灭失,承运人可以免除赔偿责任;第二类为无过失责任,包括不可抗力、货方过失、货物本身原因等。
即(2)火灾,但是由于承运人的实际过失引起的货物的灭失或谋私所造成的除外;(3)海上或是由于其他通航领域所造成的、危险或是意外事故,(4)天灾;(5)战争行为;(6)公敌行为;(7)君主、当权者或是人民的扣留或拘禁,或依法扣押;(8)检疫限制;(9)货物托运人或货主、其代理人或是代表的行为或是不为;(10)不论由于任或原因引起的局部或全部的罢工、关闭、停工或劳动力受限制;(11)暴动或是骚动;(12)在救助或是企图救助人命或是财产;(13)由于货物的固有缺陷、质量造成的容积的或重量的损失、或任何其他损失或灭失;(14)包装不固;(15)标识不清或是不当;(16)经谨慎处理人不能发现的潜在缺陷;(17)非由于承运人的实际过失或谋私,或是承运人的代理人或雇佣人的过失或疏忽所引起的谋私所造成的其他任何原因,但要求承运人负举证责任。
fiata国际货运代理业示范法
"Fiata国际货运代理业示范法"指的是国际货运代理业的规范法律准则,由国际运输代理协会(FIATA)制定并推动实施。
该法规旨在规范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经营行为,保障货主、托运人、货运代理等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健康发展。
"Fiata国际货运代理业示范法"包括了以下内容:
1. 经营许可:规定货运代理及相关企业必须获得有效的许可证件和资质才能经营国际货运代理业务。
2. 代理合同:规定代理合同中应包括的基本条款和义务,确保代理人和委托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3. 责任和赔偿:规定货运代理在履行代理合同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对因失职或疏忽引发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4. 保险要求:规定货物保险的必要性和要求,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得到适当的保险保障。
5. 信息交流:鼓励和规范货运代理与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6. 争议解决:规定货运代理与委托人之间的争议应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Fiata国际货运代理业示范法"旨在建立国际货运代理业的行业规范和标准,为从事该行业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准确的经营指导,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全球化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合同条款不明确等原因,国际货运代理过程中产生的法律纠纷也日益增多。
本案即是一起典型的国际货运代理法律纠纷案例,涉及货损赔偿问题。
二、案情简介原告:XX货代公司(以下简称“货代公司”)被告:YY货主公司(以下简称“货主公司”)案由:货损赔偿纠纷案情:2019年5月,货主公司与货代公司签订了一份国际货运代理合同,约定由货代公司负责将一批货物从中国出口至美国。
合同中明确了货物的运输方式、保险条款、费用支付等内容。
同年6月,货物由货代公司委托的承运人运输,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承运人操作不当,导致货物在途中发生严重损坏。
货主公司在收到货物后,经检验发现货物损失价值约人民币50万元。
货主公司遂向货代公司提出索赔,要求其承担货损赔偿责任。
货代公司认为,货损是由于承运人操作不当造成的,责任应由承运人承担,货代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双方协商未果,货主公司将货代公司诉至法院。
三、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货损赔偿责任主体:货代公司是否应承担货损赔偿责任?2. 货损原因:货损是由于承运人操作不当造成的,还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3. 货损赔偿金额:货损赔偿金额应如何确定?四、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后认为:1. 货代公司与货主公司签订的国际货运代理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2. 货损是由于承运人操作不当造成的,货代公司作为货物的代理人,在委托承运人运输货物时,未尽到合理审慎的义务,对货损的发生存在一定过错。
3. 货代公司应承担相应的货损赔偿责任,但考虑到货主公司未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损失扩大,货代公司的赔偿责任应适当减轻。
根据以上认定,法院判决货代公司赔偿货主公司货损损失人民币30万元。
五、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的国际货运代理法律纠纷具有以下特点:1. 合同关系复杂:本案中,货代公司与货主公司之间存在直接的货运代理合同关系,同时货代公司与承运人之间存在委托运输合同关系。
国际货运代理知识点国际货运代理是指在跨国货运活动中,根据货主的委托,以其自己的名义但实际上是代表货主进行国际货物运输和相关的服务的企业。
国际货运代理有着重要的角色和职责,在国际贸易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下面将重点介绍国际货运代理的相关知识点。
1.国际货运代理的概念和职能:-国际货运代理是在国际货物运输中,为货主提供综合性服务的中介机构。
其主要职能包括安排货运船舶和飞机运输、订舱、报关报检、仓储、货物保险、代理结算等。
-国际货运代理的任务是为货主提供一揽子服务,确保货物从起运地到目的地的顺利运输,同时协助货主处理运输过程中的相关事宜和问题。
2.国际货运代理的工作流程:-接受委托:货主将货物运输的委托书交给货运代理,包括货物的基本信息、目的地和运输要求等。
-报关报检:货运代理负责办理货物的报关报检手续,以确保货物在目的港能够顺利通关。
-仓储和运输:货运代理负责为货物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包括货物的入库、出库、装卸和运输等。
-货物保险:货运代理可以代理货主购买货物运输保险,以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代理结算:货运代理负责与货主进行结算,包括向货主收取服务费用,并将费用支付给相关运输公司和其他服务提供商。
3.国际货运代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管理办法》:是中国海关对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进行管理的法规,包括代理人的资质要求、业务规范等。
4.国际货运代理的分类:-航运代理:负责安排船舶运输,包括订舱、滞期费用、拼箱和拆箱等。
-空运代理:负责安排飞机运输,包括订舱、安排航班和航线等。
-多式联运代理:负责将不同运输方式(如船舶、铁路、公路等)进行整合,为货物提供一站式的运输服务。
-报关代理:负责办理货物的报关手续,以确保货物能够顺利通关。
-仓储代理:负责为货物提供仓储和物流配送的服务。
5.国际货运代理的发展趋势:-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货运代理业务也逐渐向信息化方向转变,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信息系统,提高业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跨境货物运送代理协定(标准模板)1. 背景本跨境货物运送代理协定(以下简称“协定”)是由以下签约方共同制定,旨在规定跨境货物运送代理的权责和义务。
2. 定义在本协定中,以下术语定义如下:- 委托方:指需要将货物从一个国家运送到另一个国家的当事方。
- 代理方:指具备合法资质和能力,愿意代表委托方进行跨境货物运送的当事方。
- 货物:指委托方需要运送的物品或商品。
3. 代理权责和义务3.1 代理方应当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协助委托方进行跨境货物运送,并确保按时交付货物到指定目的地。
3.2 代理方应当遵守国际贸易和运输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货物运送过程合法合规。
3.3 代理方有责任提供准确、完整的货物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货物名称、数量、质量等,并确保遵守目的地国家的相关申报和报关要求。
3.4 代理方应当为货物提供必要的保险,以确保货物在运送过程中的安全。
4. 委托方权责和义务4.1 委托方应当提供准确、完整的货物信息,并确保货物符合国际贸易和运输的相关要求。
4.2 委托方应当按照约定时间和方式支付代理费用,并承担与货物运送相关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装卸费、保险费等。
4.3 委托方应当配合代理方提供的运输文件和信息,以确保货物顺利通过海关和其他相关检查机构。
5. 争议解决5.1 对于因本协定引起的争议,双方应当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可提交争议至所在地法院进行解决。
5.2 本协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6. 其他条款6.1 本协定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三年。
有效期届满,双方如有需要,可协商续签。
6.2 本协定的任何修改或补充应当以书面形式经双方签字确认后生效。
6.3 本协定的附件和补充协议均为本协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以上为跨境货物运送代理协定的标准模板,双方如有特殊约定,可进行相应修改和调整。
---。